清华大学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3-2024学年化学高一下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清华大学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3-2024学年化学高一下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清华大学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3-2024学年化学高一下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清华大学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3-2024学年化学高一下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清华大学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3-2024学年化学高一下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华大学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3-2024学年化学高一下期末统考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17B.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C.次氯酸的电子式:D.葡萄糖的结构简式:C6H12O62、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乙烯使溴水褪色B.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C.苯和液溴在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D.乙酸和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苯能使溴水因发生取代反应而褪色,且生成溴苯B.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苯中没有典型的碳碳双键,但能发生加成反应D.苯中各原子均在同一平面4、下列关于海水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B.从海水中可以提取铀和重水等核原料C.海水中的溴、氟等元素均为微量元素,但仍有提取的价值D.海水中金的储存量约为陆地的170倍,但它的富集程度却很低5、某溶液中仅含有H+、Al3+、Cl-、SO42-四种离子,其中H+的浓度为0.5mol/L,Al3+的浓度为0.1mol/L,Cl-的浓度为0.2mol/L,则SO42-的浓度是A.0.15mol/L B.0.25mol/L C.0.3mol/L D.0.4mol/L6、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A.由“C(s,石墨)→C(s,金刚石)△H=+119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1)△H=-285.8kJ·mol-1C.在101kPa时,1mol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D.等量的磷蒸气和磷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热量多7、对已经达到平衡的下列体系,只改变一个条件,对平衡移动的方向判断错误的是A.CaCO3(s)CaO(s)+CO2(g),减小CO2浓度,平衡正反应方向移动B.4NH3(g)+5O2(g)4NO(g)+6H2O(g):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HS-+H2OH3O+S2-,加水稀释,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H2(g)+I2(g)2HI(g):扩大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8、下列物质中,不能与SiO2反应的是A.盐酸 B.HF C.CaO D.NaOH9、下列物质不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A.NaCl B.FeSO4 C.K2CO3 D.NH4Cl10、氰[(CN)2]的化学性质与卤素(X2)很相似,化学上称之为拟卤素,其氧化性介于Br2和I2之间,下列有关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CN)2和NaOH溶液反应:(CN)2+2OH-=CN-+CNO-+H2OB.MnO2和HCN反应:MnO2+4HCN(浓)Mn(CN)2+(CN)2↑+2H2OC.在NaBr和KCN混合溶液中通入少量Cl2:Cl2+2CN-=2Cl-+(CN)2D.向KCN溶液中加入碘水:I2+2KCN=2KI+(CN)211、下列分子中各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内的是()A.乙烷 B.氯乙烯 C.甲烷 D.氨气12、下列粒子间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A.1735Cl与1737C.和属于同种物质D.CH(CH3)3和CH3CH2CH2CH3互为同分异构体13、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A.KOH B.H2O C.CaCl2 D.HNO314、进行淀粉水解实验,同时检验水解产物和水解是否完全,除加淀粉和水之外,还需加入相应的试剂及加入顺序最好的是()A.碘水→NaOH溶液→Cu(OH)2溶液B.H2SO4溶液→碘水→NaOH溶液→Cu(OH)2悬浊液C.H2SO4溶液→NaOH溶液→碘水→Cu(OH)2悬浊液D.H2SO4溶液→碘水→Cu(OH)2悬浊液15、下列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错误的是()A.O2和O3互为同素异形体B.CH3CH3和CH3CH2CH3互为同系物C.CH3CH2OH和CH3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D.和为不同种物质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蛋白质析出,再加入水也不溶解B.有萄糖在人体组织发生缓慢氧化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淀粉、蛋白质、油脂均为高分子化合物D.棉花、蚕丝、羊毛的主要成分均属于纤维素17、一定条件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4.0mol的氮气和适量的氢气,发生反应:N2(g)+3H2(g)2NH3(g)。经过5s后,测得氮气还剩余3.0mol,在这5s内用氢气表示的反应速率为()A.0.3mol/(L·s)B.0.6mol/(L·s)C.0.1mol/(L·s)D.0.2mol/(L·s)18、在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某化学反应,反应物A的物质的量在3s内从2.0mol减少到0.8mol,则3s内用A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A.0.6mol/(L·s) B.1.2mol/(L·s) C.0.3mol/(L・s) D.0.2mol/(L・s)19、对热化学方程式H2(g)+I2(g)=2HI(g);△H=+52kJ·mol-1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1mol氢气和1mol碘蒸气完全反应需要吸收26kJ热量B.1个氢分子和1个碘分子完全反应需要吸收52kJ热量C.1molH2(g)与1molI2(g)完全反应生成2molHI气体需吸收52kJ热量D.1molH2(g)与1molI2(g)完全反应放出26kJ热量20、已知NO2和N2O4可以相互转化:2NO2(g)N2O4(g);ΔH<0。现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体积为1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v正(b点)<v正(d点)B.前10min内用v(N2O4)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4mol/(L·min)C.25min时,导致平衡移动的原因是升高温度D.a和c点:Qc(浓度熵)<K(平衡常数)21、N2(g)与H2(g)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g),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I为放热过程、Ⅱ为吸热过程B.1/2molN2和3/2molH2的键能之和大于1molNH3的键能C.1/2molN2和3/2molH2所具有的能量之和低于1molNH3所具有的能量D.该过程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2(g)+3H2(g)2NH3(g)ΔH=-92kJ/mol2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1、0.3mol·L-1、0.2mol·L-1,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可能是A.Z为0.3mol·L-1 B.Y2为0.4mol·L-1C.X2为0.2mol·L-1 D.Z为0.4mol·L-1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A、B、C、D、E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处于同一周期,C、D、E同处另一周期。C、B可按原子个数比2∶1和1∶1分别形成两种化合物甲和乙。D、A按原子个数比3∶2形成化合物丙。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元素符号填写)______________。(3)写出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与A、C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D、A按原子个数比3∶2形成化合物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24、(12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①~⑫分别代表12种元素,请回答:(1)写出12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2)⑪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2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中硬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4)用电子式表示①与⑪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可以用来验证⑥⑦两种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实验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将在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块状单质分别放入水中b将形状、大小相同的无氧化膜的这两种元素的单质分别和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反应c将形状、大小相同的无氧化膜的这两种元素的单质分别和温度相同的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d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氢化物的热稳定性(6)⑧⑨两种元素的简单阴离子中还原性较强的是________(填离子名称);用一个置换反应证明这一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25、(12分)碱性氢氧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装置工作过程中,两种主要的能量转化形式为_____、____。(2)该电池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3)当电路中通过0.2mol电子时,消耗标准状况下的气体b的体积为_____L。26、(10分)俗话说“陈酒老醋特别香”,其原因是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里我们也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模拟该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试管甲中需加入浓硫酸、冰醋酸各2mL,乙醇3mL,加入试剂的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__。(2)浓硫酸的作用: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3)试管乙中盛装的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4)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只能通到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__________,长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5)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6)进行该实验时,最好向试管甲中加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是__________。(7)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由此可见,乙酸乙酯的密度比水的密度__________(填“大”或“小”),而且__________。27、(12分)用5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5mol•L﹣1NaOH溶液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4)如果用6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28、(14分)Ⅰ.肼(N2H4)又称联氨,常温时是一种可燃性液体,可用作火箭燃料。(1)已知在25℃、101kPa时,16gN2H4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氮气,放出312kJ的热量,则N2H4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I.如下图所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上述燃烧原理设计一个肼(N2H4)─空气燃料电池(如图甲)并探究某些工业原理,其中乙装置中X为阳离子交换膜(即只允许阳离子通过)。根据要求回答相关问题:(2)甲装置中通入________气体的一极为正极,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3)乙装置中石墨电极为_________极,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检验该反应产物,电解一段时间后,乙池中的溶液呈_______性。(4)图中用丙装置模拟工业中的_________________原理,如果电解后丙装置精铜质量增加3.2g,则理论上甲装置中肼消耗质量为___________g。(5)如果将丙中的粗铜电极换为Pt电极,则丙中总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10分)实施以节约能源和减少废气排放为基本内容的节能减排政策,是应对全球气候问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化工行业的发展必须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总体要求。试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某温度下某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H2O(2)已知在一定温度下,①C(s)+CO2(g)2CO(g)ΔH1=akJ/mol平衡常数K1;②CO(g)+H2O(g)H2(g)+CO2(g)ΔH2=bkJ/mol平衡常数K2;③C(s)+H2O(g)CO(g)+H2(g)ΔH3平衡常数K3。则K1、K2、K3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ΔH3=__________________(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3)煤化工通常通过研究不同温度下平衡常数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已知等体积的一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反应器时,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H2(g)+CO2(g),该反应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表所示:温度/℃400500800平衡常数K9.9491该反应的正反应方向是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若在500℃时进行,设起始时CO和H2O的起始浓度均为0.020mol/L,在该条件下,CO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4)高炉炼铁产生的废气中的CO可进行回收,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和H2反应制备甲醇:COg①若在温度和容积相同的三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容器反应物投入的量反应物的转化率CH能量变化(Q1、Q2、Q甲1molCO和2molHαc放出Q1

kJ乙1mol

Cαc放出Q2

kJ丙2molCO和4molHαc放出Q3

kJ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_。a.c1=c2b.2e.该反应若生成1molCH3OH,则放出②若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mol

H2和1mol

CH3OH,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起始的1.6倍,则该反应向__________(填“正”或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C【解析】

A.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的质量数是17+20=37,则该氯原子可表示为1737ClB.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B错误;C.次氯酸分子中含有共价键,电子式为,C正确;D.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C6H12O6表示葡萄糖的分子式,D错误。答案选C。2、A【解析】A.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1,2-二溴乙烷,选项A正确;B.甲烷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选项B错误;C.苯和液溴在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溴苯,为取代反应,选项C错误;D.乙酸和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属于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选项D错误。答案选A。3、A【解析】

A.苯与溴水不反应,发生萃取,在催化条件下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故A错误;B.苯环对甲基的性质有影响,甲苯中的甲基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B正确;C.虽然苯中没有典型的碳碳双键,但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C正确;D.苯是一个平面形分子,苯中各原子均在同一平面,故D正确;故选A。4、C【解析】试题分析:A、海水淡化的方法是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故说法正确;B、海水中可以提取铀和重水等核燃料,故说法正确;C、溴和氟元素不是微量元素,故说法错误;D、海水中许多元素富集程度很低,故说法正确。考点:考查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等知识。5、C【解析】

根据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关系:c(H+)+3c(Al3+)=c(Cl-)+2c(SO42-),代入数据计算:c(SO42-)=mol/L=0.3mol/L。故选C。【点睛】在溶液中,n价离子An+或Bn-所带的电荷总数为nc(An+)或nc(Bn-),所以,在电荷守恒式中,一个离子带几个电荷,就在其物质的量浓度前面乘以几。6、D【解析】

A.根据C(s,石墨)→C(s,金刚石)△H=+119

kJ•mol-1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则金刚石具有的能量大于石墨,物质具有能量越高,其稳定性越弱,则石墨的稳定性大于金刚石,故A错误;B.在101

kPa时,2

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2g氢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1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5kJ热量,则正确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H2(g)+O2(g)═H2O(l)△H=-285.8

kJ•mol-1,故B错误;C.在101kPa时,1

mol碳燃烧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此热效应为碳的燃烧热;若生成氧化物为CO时,属于不完全燃烧,反应中放出的热量不是碳的燃烧热,故C错误;D.等量的磷蒸气和磷固体分别完全燃烧,磷蒸气具有能量大于磷固体,且反应产物具有能量相同,则前者放出的热量多,故D正确;故选D。7、C【解析】

A.CaCO3(s)CaO(s)+CO2(g),减小CO2浓度,生成物浓度减小,反应正向移动,故A正确;B.反应4NH3(g)+5O2(g)4NO(g)+6H2O(g)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B正确;C.反应HS-+H2OH3O+S2-是水解反应,加水稀释,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C错误;D.反应H2(g)+I2(g)2HI(g)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扩大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故D正确;故选C。【点睛】化学平衡的移动受到温度、浓度、压强等因素的影响,注意判断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是否变化这一点是关键,难度不大。8、A【解析】

A项、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不能与盐酸反应,故A正确;B项、二氧化硅能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故B错误;C项、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能与碱性氧化物氧化钙反应生成硅酸钙,故C错误;D项、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故D错误;故选A。9、A【解析】

A.NaCl是强酸强碱盐,Na+和Cl-都不水解,不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A项正确;B.FeSO4是强酸弱碱盐,Fe2+会与水电离出的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Fe(OH)2,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B项错误;C.K2CO3是强碱弱酸盐,其中CO32-水解会消耗水电离出的H+,破坏水的电离平衡,C项错误;D.NH4Cl是强酸弱碱盐,NH4+会发生水解,消耗水电离出的OH-,破坏水的电离平衡,D项错误;答案选A。10、D【解析】

氰[(CN)2]的化学性质与卤素(X2)很相似,其氧化性介于Br2和I2之间,则其氧化性强、弱顺序为:Cl2>Br2>(CN)2>I2,所以还原性强、弱顺序为:I->CN->Br->Cl-,结合氯气的性质分析解答。【详解】A.根据Cl2和氢氧化钠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类推,(CN)2和NaOH溶液反应:(CN)2+2OH-=CN-+CNO-+H2O,A正确;B.根据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的方程式类推可知MnO2和HCN反应:MnO2+4HCN(浓)Mn(CN)2+(CN)2↑+2H2O,B正确;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当有多种还原剂时,往往是还原剂最强的优先反应,所以在NaBr和KCN混合溶液中通入少量Cl2,首先氧化CN-:Cl2+2CN-=2Cl-+(CN)2,C正确;D.若该反应能够发生,则说明I2的氧化性大于(CN)2,显然与题给的氧化性强、弱的信息不符,故该反应不能发生,D错误;答案选D。11、B【解析】

在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中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乙烯和苯是平面型结构,乙炔是直线型结构,其它有机物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氨气是三角锥结构。【详解】A.乙烷中含有甲基,具有四面体结构,所以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故A错误;

B.乙烯是平面型结构,氯乙烯中氯原子的位置处于乙烯中氢原子的位置,所有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上,故B正确;C.甲烷是正四面体构型,所以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故C错误;D.丙烯中含有甲基,具有四面体结构,所以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故D错误;12、B【解析】分析:根据同位素、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分析判断ABD的正误;根据甲烷的结构分析判断C的正误。详解:A.1735Cl与1737Cl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A正确;B.乙醇和乙酸的结构不相似,一个含有官能团羟基,一个含有官能团羧基,不属于同系物,故B错误;C.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和属于同种物质,故C正确;D.CH(CH3)3和CH3CH2CH2CH3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D13、A【解析】

A.KOH是离子化合物,OH-中O与H原子之间形成的是共价键,符合题意,A项正确;B.H2O为共价化合物,B项错误;C.CaCl2属于离子化合物,仅由离子键构成,C项错误;D.HNO3为共价化合物,D项错误;答案选A。【点睛】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不同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极性键,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非极性键,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14、B【解析】试题分析:要进行淀粉水解实验,首先要加入催化剂H2SO4溶液。要检验水解是否完全,可在溶液中加碘水以检验是否还有淀粉。要检验水解产物葡萄糖,可先加NaOH溶液以中和H2SO4使溶液呈碱性后,才能加入Cu(OH)2悬浊液来检验葡萄糖,故B正确考点:考查淀粉水解以及水解产物的检验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答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实验原理,并能灵活运用即可。15、D【解析】

A.O2和O3均是氧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A正确;B.CH3CH3和CH3CH2CH3分别是乙烷和丙烷,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1个CH2原子团,二者互为同系物,B正确;C.CH3CH2OH和CH3OCH3的分子式均是C2H6O,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C正确;D.和是同一种物质,均是邻二甲苯,D错误。答案选D。16、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和用途,难度较小。详解:A.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铵,蛋白质析出,属于盐析,加入水还可以溶解,故错误;B.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为人体提供能量,故正确;C.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错误;D.棉花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蚕丝和羊毛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故错误。故选B。点睛:掌握蛋白质的性质,1.盐析:加入硫酸钠或硫酸铵。2.变性:酸、碱、重金属盐等。3.显色反应:遇到浓硝酸变黄。17、A【解析】分析:经过5s后,测得氮气还剩余3.0mol,反应消耗的氮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氮气的浓度变化为:c(N2)=1.0mol2L=0.5mol/L,再根据v(N2)=△c△t详解:经过5s后,氮气的浓度变化为:c(N2)=1.0mol2L=0.5mol/L,氮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N2)=△c△t=0.5mol/L5s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达式,试题培养了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8、D【解析】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公式进行计算,3s内用A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故答案为D。19、C【解析】

A.1mol氢气和1mol碘蒸气完全反应需要吸收52kJ热量,A错误;B.热化学方程式的系数表示相应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多少,不能表示物质分子数目,B错误;C.热化学方程式H2(g)+I2(g)=2HI(g)△H=+52kJ/mol表示的意义:1molH2(g)与1molI2(g)完全反应生成2mol的HI气体需吸收52kJ的热量,C正确;D.热化学方程式H2(g)+I2(g)=2HI(g)△H=+52kJ/mol中,焓变值是正值,表明反应为吸热反应,不会放出热量,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20、A【解析】

0-10min内,Δc(X)=0.4mol/L,Δc(Y)=0.2mol/L,则可以推出X为NO2,Y为N2O4;25min时,NO2的浓度突然增大,然后再减小,而N2O4的浓度是逐渐增大,由此可以推出此时是增加了NO2的浓度引起的平衡的移动。【详解】A.经分析,X为NO2,Y为N2O4,c(NO2)b<c(NO2)d,则v正(b点)<v正(d点),A正确;B.0-10min内,v(N2O4)=0.2mol/L10min=0.02mol/(L·min),BC.25min时,c(NO2)突然增大,再慢慢减小,而c(N2O4)则慢慢增大,说明此时平衡的移动是由增加NO2的浓度引起的,C错误;D.a点,c(NO2)在增大,c(N2O4)在减小,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a点Qc>K;c点,c(NO2)在减小,c(N2O4)在增大,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c点Qc<K;D错误;故合理选项为A。【点睛】本题的突破口在起始0-10min内X、Y的浓度变化情况,通过这一点可以判断出X为NO2,Y为N2O4。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看图像一定要看全面,再仔细分析。21、D【解析】

根据图像可知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属于放热反应,反应热等于断键吸收的总能量与形成化学键所放出的总能量的差值,据此解答。【详解】A.I为断键过程,为吸热过程,Ⅱ为形成化学键的过程,为放热过程,A错误;B.由于是放热反应,则1/2molN2和3/2molH2的键能之和小于1molNH3的键能,B错误;C.由于是放热反应,则1/2molN2和3/2molH2所具有的能量之和高于1molNH3所具有的能量,C错误;D.根据图像可知生成1mol氨气的反应热是1129kJ/mol-1175kJ/mol=-46kJ/mol,因此该过程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2(g)+3H2(g)2NH3(g)ΔH=-92kJ/mol,D正确。答案选D。22、A【解析】

因为反应是可逆反应,可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也可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Z的浓度应在0mol·L-1<c(Z)<0.4mol·L-1,Y2的浓度应在0.2mol·L-1<c(Y2)<0.4mol·L-1,X2的浓度在0mol·L-1<c(X2)<0.2mol·L-1,因此选项A正确;答案选A。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第二周期ⅥA族Na>Mg>Al>N>OAl(OH)3+3H+=Al3++3H2OAl(OH)3+OH-=AlO2-+2H2OMg3N2【解析】

A、B、C、D、E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处于同一周期,应为第二周期,C、D、E同处另一周期,为第三周期;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E为铝元素,则C为钠元素,D为镁元素,C、B可按原子个数比2∶1和1∶1分别形成两种化合物甲和乙,则B为氧元素,甲为Na2O,乙为Na2O2;D、A按原子个数比3∶2形成化合物丙,A为氮元素,丙为Mg3N2。据此解答。【详解】(1)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ⅥA族;(2)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则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a>Mg>Al>N>O;(3)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Al(OH)3,A、C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是HNO3,NaOH,与氢氧化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是:Al(OH)3+3H+=Al3++3H2O、Al(OH)3+OH-=AlO2-+2H2O;(4)D、A按原子个数比3∶2形成化合物丙的化学式为Mg3N2。24、第四周期ⅠA族金刚石bcS2-Na2S+Cl2=2NaCl+S↓【解析】

由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可知,①~⑫分别为H、C、N、F、Na、Mg、Al、S、Cl、Ar、K、Br。(1)稀有气体的性质最不活泼;(2)K的原子结构中有4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1;(3)单质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4)①与⑪形成的化合物为氢化钾,为离子化合物;(5)由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对应碱的碱性、金属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等比较金属性;(6)非金属性越强,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可由非金属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说明。【详解】由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可知,①~⑫分别为H、C、N、F、Na、Mg、Al、S、Cl、Ar、K、Br。(1)稀有气体Ar化学性质最不活泼,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有3个电子层,各层电子数为2、8、8,原子结构示意图为;(2)⑪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ⅠA族;(3)12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4)用电子式表示①与⑪形成化合物KH的过程为;(5)a.将在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块状单质分别放入水中,金属可能被氧化,不能比较金属性,故不选;b.将形状、大小相同的这两种元素的单质分别和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反应剧烈的对应金属的金属性强,故选;c.将形状、大小相同的这两种元素的单质分别和温度相同的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反应剧烈且红色深的说明碱性强,对应金属的金属性越强,可比较金属性,故选;d.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可比较非金属性的强弱,故不选;故答案为bc;(6)非金属性S<Cl,则⑧⑨两种元素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较强的是S2-,如Na2S+Cl2=2NaCl+S↓可说明,故答案为S2-;Na2S+Cl2=2NaCl+S↓。【点睛】本题考查位置、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位置、元素的性质、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及化学用语的使用。25、化学能→电能电能→光能H2-2e-+2OH-=2H2O1.12【解析】分析:根据图中给出的电子流动方向可知通气体a的电极有电子流出,极为负极,电极反应为:H2-2e-+2OH-=2H2O;通气体b的电极有电子流入,为正极,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详解:(1)该装置为原电池,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该装置外接导线连接一个灯泡,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2)通气体a的电极有电子流出,极为负极,电极反应为:H2-2e-+2OH-=2H2O;(3)通气体b的电极有电子流入,为正极,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当电路中通过0.2mol电子时,会消耗0.05mol转化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05mol×22.4L/mol=1.12L。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在原电池中,活泼电极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不活泼电极作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电子从负极经外接导线流向正极。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26、先在试管甲中加入3mL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和冰醋酸催化剂吸水剂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析出防止倒吸将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蒸气冷凝分液防止试管甲中液体暴沸而冲出导管上层产生油状液体,并闻到水果香味小不溶于水【解析】

(1)为防止酸液飞溅,应将密度大的液体加入到密度小的液体中,乙酸易挥发,冷却后再加入乙酸,所以加入试剂的正确的操作是先在试管甲中加入3mL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和冰醋酸;(2)为加快反应速率需要浓硫酸作催化剂,又因为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则浓硫酸的另一个作用是吸水剂;(3)生成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醇和乙酸,则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目的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析出;(4)乙酸、乙醇与水均是互溶的,因此导管不能插入溶液中,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伸入液面下可能发生倒吸。长导管兼有冷凝的作用,可以将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蒸气冷凝;(5)分离乙酸乙酯时先将盛有混合物的试管充分振荡,让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静置分层后取上层得乙酸乙酯,因此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分液;(6)加入碎瓷片可防止液体局部过热发生暴沸现象,因此向试管甲中加入几块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试管甲中液体暴沸而冲出导管;(7)乙酸乙酯的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所以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无色油状液体出现,并闻到水果香味。【点睛】本题考查了乙酸乙酯的制备,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实验原理和相关物质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另外该实验要关注制备的细节如反应条件,催化剂的使用及其产物的除杂提纯等问题。27、环形玻璃搅拌棒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偏小不相等相等【解析】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棒;(2)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关键是做好保温工作,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会有部分热量散失,则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偏小;(4)如果用6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反应生成的水增多,则所放出的热量也增多;根据中和热的定义可知,经折算为中和热后应相等。28、N2H4(l)+O2(g)=N2(g)+2H2O(l)△H=-624kJ/mol空气O2+4e-+2H2O=4OH-阳2Cl--2e-=Cl2↑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碱粗铜的精炼0.82CuSO4+2H2O2Cu+O2↑+2H2SO4【解析】

(1)依据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量的反应热写出热化学方程式;(2)正极上氧化剂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3)乙装置中石墨电极与电源正极连接,为阳极,阳极上是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检验氯气的方法是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观察是否变蓝,根据电解总反应方程式,判断溶液的酸碱性;(4)根据同一闭合回路中转移电子相等,列出关系式:N2H4~2Cu进行分析求解;(5)Pt电极为惰性电极,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根据离子放电的先后顺序确定溶液的总反应方程式。【详解】(1)16.0g气态肼(N2H4)物质的量为n(N2H4)=16g÷32g/mol=0.5mol,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氮气和水,放出热量312kJ,1mol气态肼(N2H4)燃烧放热624kJ,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l)+O2(g)=N2(g)+2H2O(l)△H=-624kJ/mol;(2)甲装置中通入空气的电极为正极,正极上空气中的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3)根据装置图可知:乙装置中石墨电极连接甲装置的正极,作阳极,在阳极上是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检验氯气的方法是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若观察到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就证明有氯气产生;阳极为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NaCl+2H2OCl2↑+H2↑+2NaOH,可见电解一段时间后,乙池中的溶液呈碱性;(4)丙装置中粗铜连接电源的正极,作阳极,精铜连接电源的负极,作阴极,电解质为硫酸铜溶液,因此图中用丙装置模拟工业中的铜的精炼原理;由于在同一闭合回路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所以根据关系式:N2H4~2Cu,n(Cu)=3.2g÷64g/mol=0.05mol,所以n(N2H4)=n(Cu)=×0.05mol=0.025mol,则m(N2H4)=0.025mol×32g/mol=0.8g。(5)如果将丙中的粗铜电极换为Pt电极,由于Pt电极为惰性电极,因此阳极上是溶液中的OH-失去电子,变为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