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4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4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4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4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4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4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在生产、生活和军事上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性质应用A钠和钾的合金能导电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B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漂白纸浆、草帽等C镁燃烧时发出耀眼的强光军事上制作照明弹DAl(OH)3受热易分解塑料的阻燃剂A.A B.B C.C D.D2、下列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淀粉和葡萄糖 B.蔗糖和纤维素 C.淀粉和纤维素 D.果糖和葡萄糖3、人造的115号元素被我国命名为“镆”,取自我国古代宝剑之名“镆铘”(也做“莫邪”)。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镆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115 B.镆原子的质量数为115C.镆原子的中子数肯定为115 D.镆铘剑中肯定含有镆元素4、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从石油中分馏出汽油B.煤的气化制水煤气C.煤的干馏制焦炭D.油脂的水解制肥皂5、已知C—C键可以绕键轴自由旋转,结构简式为的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中至少有9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B.分子中至多有26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C.该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该烃属于苯的同系物6、用2g块状大理石与30ml3mol/L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若要增大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①再加入30mL3mol/L盐酸②改用30ml6mol/L盐酸③改用2g粉末状大理石④适当升高温度.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7、以下“原料→产品”的关系不符合实际的是A.海带→碘B.石油→柴油C.蛋白质→肥皂D.海水→淡水8、下列物质含有离子键的是A.Br2 B.CO2 C.H2O D.KOH9、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的两种单质(同素异形体)。在100kPa时,1mol金刚石和1mol石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分别为395.4kJ和393.5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石墨转化为1mol金刚石时要放出1.9kJ的热能B.1mol石墨比1mol金刚石的能量高C.1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mol金刚石的总键能大1.9kJD.金刚石比石墨稳定10、下列六个说法中,正确的有①已知2H2(g)+O2(g)===2H2O(g)ΔH=-483.6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ΔH=-241.8kJ·mol-1②由单质A转化为单质B是一个吸热过程,由此可知单质B比单质A稳定③X(g)+Y(g)Z(g)+W(g)ΔH>0,恒温恒容条件下达到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ΔH增大④已知:共价键C—CC=CC—HH—H键能/(kJ·mol-1)348610413436根据上表数据可以计算出C6H6(g)+3H2(g)→C6H12(g)的焓变⑤根据盖斯定律,推知在相同条件下,金刚石或石墨燃烧生成1molCO2固体时,放出的热量相等⑥25℃、101kPa时,1mol碳完全燃烧生成CO2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A.1个 B.2个 C.3个 D.4个11、在373K时,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2和SO2,发生如下反应:NO2(g)+SO2(g)NO(g)+SO3(g),平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NO和SO3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②NO2和SO2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③体系中的总物质的量一定等于反应开始时总物质的量④SO2、NO2、NO、SO3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③ D.③和④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除去粗盐中杂质(Mg2+、SO42﹣、Ca2+),加入的药品顺序为: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B.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正确方法是:海水→(加入石灰乳)得氢氧化镁→(通入氯化氢)得氯化镁溶液→熔融氯化镁→电解得到金属镁C.“海水晒盐”得原理是蒸馏D.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得金属钠13、中小学生普遍使用的修正液中含有铅、钡、苯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尤其是苯会引起慢性中毒,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如长期使用此类产品,甚至会导致白血病等并发症。对于这一“无形杀手”的评价中,不合理的是()A.修正液中的苯可以发生取代反应B.苯在修正液中做溶剂C.应该教育孩子慎用修正液D.修正液中的苯是一种白色液体14、某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g)和2molY(g)发生反应:X(g)+mY(g)⇌3Z(g)ΔH=-QkJ·molˉ1(Q>0),10min后该反应达到平衡时,X、Y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9mol、1.8mol。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m=2B.在0~10min内,X的反应速率为0.005mol·Lˉ1·minˉ1C.10min后,X的消耗速率等于Y的生成速率D.在0~10min内,X和Y反应放出的热量为0.1QkJ15、某一化学反应在0.5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物B的物质的量在5s内从2.0mol变成0.5mol,在这5s内B的化学反应速率为:A.3mol/L B.0.3mol/L•s C.0.6mol/L•s D.0.1mol/L•s16、下表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元素代号LMQRT原子半径/nm0.1600.1430.0860.1020.074主要化合价+2+3+2+6、-2-2A.L、R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B.单质与浓度相等的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Q>LC.氢化物的还原性为H2T>H2RD.M与T形成的化合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物质A、B、C、D、E、F、G、H、I、J、K存在下图转化关系,其中气体D、E为单质,试回答:(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是_______________,D是___________,K是_______________。(2)写出反应“C→F”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反应“F→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4)在溶液I中滴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室检验溶液B中阴离子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18、如图是四种常见有机物的比例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1)向丙中加入溴水,振荡静置后,观察到溶液分层,上层为_______色。(2)甲的同系物的通式为CnH2n+2,当n=5时,写出含有3个甲基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_____。下图是用乙制备D的基本反应过程(3)A中官能团为__________。(4)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5)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6)现有138gA和90gC发生反应得到80gD。试计算该反应的产率为______(用百分数表示,保留一位小数)。19、某学生在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1)在30mL的大试管①中按体积比1∶4∶4的比例配制浓硫酸、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2)按下图连接好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用小火均匀地加热装有混合溶液的大试管5~10min;(3)待试管B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出试管B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4)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干燥。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该混合溶液时,浓硫酸、乙醇、乙酸的滴加顺序是:_______。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2)试管②中所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作用为_________。A.中和乙酸和乙醇;B.中和乙酸并吸收部分乙醇;C.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更小,有利于分层析出;D.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产率。(3)步骤(2)中需要小火均匀加热,温度不能太高,其主要理由是:_____(答一条即可)。(4)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所用到的主要仪器是________;为了干燥乙酸乙酯可选用的干燥剂为(填字母):_______。A.P2O5B.无水Na2SO4C.碱石灰D.NaOH固体20、下图是苯和溴的取代反应的实验装置图,其中A为具有支管的试管改制成的反应容器,在其下端开了一个小孔,塞好石棉绒,再加入少量的铁屑粉。填写下列空白:(1)向反应容器A中逐滴加入溴和苯的混合液,几秒钟内就发生反应。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____;(2)能证明A中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试管C中苯的作用是__________。反应开始后,观察D和E两支试管,看到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3)反应2min~3min后,在B中的氢氧化钠溶液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4)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以下是用苯作为原料制备某些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已知:a.RNO2RNH2b.苯环上原有的取代基对新导入的取代基进入苯环的位置有显著影响。c.+H2SO4(浓)+H2O①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②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21、一定温度时,在4L密闭容器中,某反应中的气体M和气体N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1)t1时刻N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2)0~t3时间内用M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mol/(L·min)。(3)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与起始时容器内压强的比值为____________。(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比较t2时刻,正逆反应速率大小:v正____v逆(填“>”、“=”或“<”)。(5)其他条件不变时,采取下列措施,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如何?保持恒温、恒容:①充入少量氦气: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②充入一定量的气体N:____________。(6)下列能表示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填编号)A.v逆(M)=2v正(N)B.M与N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C.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D.容器中压强保持不变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解析】A、钠和钾的合金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是因为熔点低,而不是导电,所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表述没有直接联系,A错误;B、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以漂白纸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表述有直接联系,B正确;C、镁条燃烧发生耀眼的强光,可制作照明弹,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表述有直接联系,C正确;D、Al(OH)3受热分解生成H2O并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且生成的氧化铝熔点较高,附着在可燃物表面,从而阻止可燃物燃烧,D正确;答案选A。2、D【解析】

A.淀粉是高分子化合物,水解可以生成葡萄糖,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关系;B.蔗糖是二糖,纤维素是多糖、是高分子,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关系;C.淀粉和纤维素均是高分子化合物,但是其聚合度不同,故不是同分异构体,C错误;D.果糖和葡萄糖的分子式相同,均是C6H12O6,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D正确,答案选D。3、A【解析】

根据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115表示原子序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详解】A、镆元素的质子数为115,核外电子数为115,故说法正确;B、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质子数为115,没有告诉中子数,故不能求得质量数,故说法错误;C、原子中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镆的原子序数为115,所以镆原子的质子数为115,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质量数未知,故不能求出中子数,故说法错误;D、根据B项的分析,镆是人造元素,古代不可造,镆铘剑在古代,不可能含有镆元素,故说法错误。故选A。【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要了解对于原子来说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等于原子序数,注意镆元素是人造元素。4、A【解析】A项,石油分馏原理是根据沸点不同分离混合物,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正确;B项,水煤气是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焦炭而生成的气体,主要成份是一氧化碳、氢气,故煤的气化制水煤气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错误;C项,煤的干馏是隔绝空气加强热使煤分解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C错误;D项,油脂水解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断,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注意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5、B【解析】

A.苯是平面形结构,且C-C键可以绕键轴自由旋转,所以分子中至少有11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A错误;B.两个苯环可能处于同一个平面上,则分子中至多有26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B正确;C.该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错误;D.苯的同系物有且只有一个苯环,且侧链为烷基,该烃不属于苯的同系物,D错误;答案选B。6、B【解析】

大理石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①盐酸的浓度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变,①不合理;②盐酸的浓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②合理;③改用2g粉末状大理石,增大了固态物质与溶液的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③合理;④适当升高温度,分子之间的有效碰撞加快,更多的分子变为活化分子,反应速率加快,④合理。故可以加快反应速率的序号为②③④,选项B正确。7、C【解析】A.海带中含有碘,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得到单质碘,A不符合题意;B.石油分馏可以得到柴油,B不符合题意;C.蛋白质是由氨基酸通过缩聚反应得到,油脂可以制备肥皂,蛋白质不能生产肥皂,C符合题意;D.海水淡化可以得到淡水,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8、D【解析】

A.溴分子中两个溴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为单质,故A错误;B.二氧化碳分子中C原子和O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故B错误;C.水分子中O原子和H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故C错误;D.KOH中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O原子和H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为离子化合物,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键的判断,明确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区别即可解答,注意不能根据是否含有金属元素判断离子键,为易错点。9、C【解析】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元素的性质,需要明确键能、稳定性和元素具有的能量大小之间的关系。1mol金刚石和1mol石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分别为395.4kJ和393.5kJ,说明金刚石的能量比石墨高。据此分析解答本题。详解:A.1mol石墨转化为1mol金刚石要吸收1.9kJ热能,故A错误,B.物质越稳定,键能越大,能量越低,越不容易发生反应。由题干阐述可知,1mol石墨的键能更大,更稳定,故1mol石墨比1mol金刚石的能量低,故B错误;C.1mol石墨燃烧放出的热量比1mol金刚石少1.9kJ,说明石墨燃烧时吸收了更多的能量来破坏其共价键,故1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mol金刚石的总键能大1.9kJ,故C正确;D.物质越稳定,键能越大,能量越低。所以1mol石墨比1mol金刚石的能量低,即石墨更稳定,故D错误;答案为C。10、A【解析】分析:①根据燃烧热的概念(25℃,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分析判断①和⑥的正误;②根据能量越高越不稳定分析判断;③根据反应热与平衡移动无关分析判断;④根据苯环中不存在碳碳双键和碳碳单键分析判断;⑤根据金刚石与石墨的结构不同分析判断。详解:①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氢气的燃烧热<-241.8kJ•mol-1,故错误;②单质A转化为单质B是一个吸热过程,则B的能量比A的高,能量越高越不稳定,故错误;③一定条件下,反应热与平衡移动无关,与化学计量数与物质的状态有关,故错误;④反应热=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由于苯环中不存在碳碳双键,不能计算反应热,故错误;⑤金刚石与石墨的结构不同,能量不相同,在相同条件下,金刚石或石墨燃烧生成1molCO2固体时,放出的热量不相等,故错误;⑥碳的燃烧热指:25℃,101kPa时,1mol碳完全燃烧生成CO2所放出的热量,故正确,正确的只有1个,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燃烧热、反应热有关计算、热化学方程式等,注意对概念与热化学方程式的理解。本题的易错点为③,平衡移动影响放出的热量,但热化学方程式焓变不变。11、C【解析】

①充入的是NO2和SO2,又NO和SO3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其物质的量一定相等;②充入NO2、SO2的量不知道,平衡时不一定相等;③反应前后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则总物质的量保持不变;④充入SO2、NO2的量不确定,则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故选C。12、B【解析】

A.如果在Na2CO3溶液沉淀钙离子之后加入过量BaCl2溶液,之后的操作不能除去过量的氯化钡溶液,会产生杂质,故A错误;B.在海水苦卤中加石灰乳过滤得沉淀氢氧化镁,再将沉淀分离后加入盐酸变成MgCl2,之后经过滤、干燥、电解,即可得到金属镁,故B正确;C.海水晒盐的原理是蒸发水份,使食盐结晶析出,故C错误;D.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得到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得不到钠,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A,要注意粗盐提纯实验中,氯化钡需要在碳酸钠之前加入。13、D【解析】

A.苯分子中的氢原子能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取代,所以能发生取代反应,故A正确;B.苯是常见的有机溶剂,苯在修正液中做溶剂,故B正确;C.修正液中含有铅、苯、钡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苯属于有毒物质,所以应该慎用修正液,故C正确;D.苯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液体,不是白色液体,故D错误。故答案为D。14、C【解析】

由题意建立如下三段式:【详解】A.由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得0.1mol:0.2mol=1:m,解得m=2,A正确;B.在0~10min内,X的反应速率为=0.005mol·Lˉ1·minˉ1,B正确;C.10min后该反应达到平衡,由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可知,Y的生成速率是X的消耗速率的2倍,C错误;D.设在0~10min内,X和Y反应放出的热量为a,由X的变化量和反应热的关系可得:1mol:QkJ=0.1mol:a,解得a=0.1QkJ,D正确;故选C。15、C【解析】

化学反应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利用v=计算出v(B)。【详解】5s内,B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B)===0.6mol/(L•s)。故选C。16、D【解析】分析:L和Q的化合价都为+2价,应为周期表第ⅡA族,根据半径关系可以知道Q为Be,L为Mg;R和T的化合价都有-2价,应为周期表第ⅥA族元素,R的最高价为+6价,应为S元素,T无正价,应为O元素;M的化合价为+3价,应为周期表第ⅢA族元素,根据M原子半径大于R小于L可以知道应和L同周期,为Al元素,结合元素周期律知识解答该题。详解:由上述分析可以知道,L为Mg,M为Al,Q为Be,R为S,T为O。A.L、R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数分别为10、18,故A错误;B.金属性Mg>Be,则Mg与酸反应越剧烈,则相同条件下单质与稀盐酸反应速率为Q<L,故B错误;C.由上述分析知H2T为H2O,H2R为H2S,因为非金属性O>S,所以氢化物的还原性为H2T<H2R,故C错误;D.M与T形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溶于强酸、强碱,故D正确;答案:选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AlH2Fe(OH)3Al3++3NH3·H2O=Al(OH)3↓+3NH4+Al(OH)3+NaOH=NaAlO2+2H2O先生成白色絮状沉淀,而后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沉淀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先滴入少量稀硝酸,再滴加硝酸银溶液【解析】K为红褐色沉淀,则应为Fe(OH)3,则溶液J中含有Fe3+,所以H为Fe,D应为H2,E应为Cl2,B为HCl,则I为FeCl2,J为FeCl3,K为Fe(OH)3,白色沉淀F能溶于过量NaOH溶液,则F为Al(OH)3,G为NaAlO2,A为Al,C为AlCl3。(1)由上分析知,A为Al、D为H2、K为Fe(OH)3。(2)C为AlCl3,F为Al(OH)3,“C→F”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3)F为Al(OH)3,G为NaAlO2,“F→G”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NaOH=NaAlO2+2H2O。(4)I为FeCl2,滴入NaOH溶液,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氢氧化亚铁不稳定迅速被氧化成氢氧化铁,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先生成白色絮状沉淀,而后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沉淀。(5)B为HCl,检验溶液Cl-的方法是: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先滴入少量稀硝酸,再滴加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点睛: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主要涉及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注意根据物质间反应的现象作为突破口进行推断,如红褐色沉淀是Fe(OH)3、黄绿色气体是氯气,学习中注意积累相关基础知识。18、橙红(或橙)—OH(或羟基)加成反应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60.6%【解析】

由四种常见有机物的比例模型可知,甲为CH4,乙为乙烯,丙为苯,丁为CH3CH3OH。乙烯与水反应生成乙醇,乙醇氧化生成乙醛,乙醛氧化生成乙酸,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乙醇D为乙酸乙酯,结合四种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分析解答。【详解】(1)苯的密度比水小,溴易溶于苯,上层溶液颜色为橙红色(或橙色),下层为水层,几乎无色,故答案为:橙红(或橙);(2)当n=5时,分子中含有3个甲基,则主链有4个C原子,应为2-甲基丁烷,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3)乙烯与水反应生成乙醇,乙醇氧化生成乙醛,乙醛氧化生成乙酸,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乙醇D为乙酸乙酯,因此A为乙醇,含有的官能团为-OH(或羟基),故答案为:-OH

(或羟基);(4)反应①为乙烯与水的加成反应,故答案为:加成反应;(5)反应④为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故答案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6)138g乙醇的物质的量为=3mol,90g乙酸的物质的量为=1.5mol,则乙酸完全反应,可得1.5mol乙酸乙酯,质量为132g,而反应得到80g乙酸乙酯,则反应的产率为×100%=60.6%,故答案为:60.6%。19、乙醇、浓硫酸、乙酸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饱和碳酸钠溶液B、C因为反应物乙醇、乙酸的沸点较低,若用大火加热,反应物大量随产物蒸发而损失原料;温度过高可能发生其它副反应分液漏斗B【解析】

(1)将浓硫酸加入乙醇中是为了防止混合产生的热量导致局部过热而是液体迸溅,待溶液冷却后再与乙酸混合是为了防止乙酸挥发;(2)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主要为,中和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溶解度;(3)加热的目的是为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因为反应物乙醇、乙酸的沸点较低,若用大火加热,反应物大量随产物蒸发而损失原料,温度过高可能发生其它副反应;(4)因为乙酸乙酯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所以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分离;乙酸乙酯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会发生水解,所以选择中性干燥剂;【详解】(1)将浓硫酸加入乙醇中是为了防止混合产生的热量导致局部过热而是液体迸溅,待溶液冷却后再与乙酸混合是为了防止乙酸挥发,所以先加入乙醇,再加入浓硫酸,最后加入乙酸;酯化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2)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主要为,中和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溶解度,所以B项和C项正确;(3)加热的目的是为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因为反应物乙醇、乙酸的沸点较低,若用大火加热,反应物大量随产物蒸发而损失原料,温度过高还可能发生其它副反应;(4)因为乙酸乙酯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所以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所以用到的仪器是分液漏斗;乙酸乙酯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会发生水解,五氧化二磷属于酸性干燥剂,无水硫酸钠属于中性干燥剂,碱石灰属于碱性干燥剂,氢氧化钠属于碱性物质,所以选择中性干燥剂硫酸钠。20、吸收溴化氢气体中混有的Br2蒸汽D管中溶液变红E管中产生浅黄色沉淀红褐色沉淀底层出现油状液体【解析】

(1)反应容器A中苯和液溴在铁屑做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2)能证明A中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说明生成物为溴苯和溴化氢,由于溴易挥发,溴化氢气体中混有溴蒸汽;(3)溴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溴苯和氢氧化钠溶液不互溶,且溴苯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4)①由有机物转化关系可知,在浓硫酸作用下,苯与浓硝酸共热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②由苯生成的转化关系可知,若苯环上先引入硝基,新导入的取代基会进入苯环的间位,由苯生成的转化关系可知,若苯环上先引入溴原子,新导入的取代基会进入苯环的对位。【详解】(1)反应容器A中苯和液溴在铁屑做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2)能证明A中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说明生成物为溴苯和溴化氢,由于溴易挥发,溴化氢气体中混有溴蒸汽,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知,溴易溶于四氯化碳,所以C中苯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