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验探究题》专项检测卷(附带答案)_第1页
中考化学复习《验探究题》专项检测卷(附带答案)_第2页
中考化学复习《验探究题》专项检测卷(附带答案)_第3页
中考化学复习《验探究题》专项检测卷(附带答案)_第4页
中考化学复习《验探究题》专项检测卷(附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中考化学复习《验探究题》专项检测卷(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完“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将反应后锥形瓶中残留的废液过滤,并对滤液进行探究(已知大理石中所含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提出问题】滤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猜想与假设】猜想1:滤液中的溶质可能是CaCl2和CaCO3猜想2:滤液中的溶质只有CaCl2猜想3:滤液中的溶质是。【讨论与交流】小明认为猜想1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实验与结论】(1)小亮同学为验证猜想2,取少量滤液装入试管中,然后滴入酚酞溶液,发现酚酞溶液不变色,于是小亮认为猜想2正确。你认为他的结论(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2)小美为验证猜想3,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滤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4,她认为猜想3正确。对她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A.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小,结论正确B.方法正确,结果偏大,结论不正确C.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大,结论正确D.方法正确,结果偏小,结论不正确(3)小丽使用了几种物质类别不同的物质来验证猜想3,也得出了结论,请完成下表:方案使用的试剂实验现象结论A石蕊溶液溶液变红猜想3正确B镁条C氧化铁D固体溶解,溶液变成蓝色E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反思与评价】上述方案有错误及错误的原因是、(填写错误方案的序号,并解释其错误的原因)。【拓展与延伸】若猜想3成立,小聪认为无需另加试剂,只要对滤液进行操作即可除去杂质,得到CaCl2固体。(4)小明同学向一定质量的上述猜想3滤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0%的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问:①图中oa段表示生成(“气体”还是“沉淀”)的过程;②a点溶液中溶质为;③c点溶液的pH7(填>、<、=);④x值是?(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2.地球是一颗美丽的蓝色星球,海水占了全球水资源的97%.海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1)海水中含有大量的NaCl,可用于制备钠及其化合物,其流程如图:①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目的是除去CaCl2和,流程中不能用过量稀硫酸代替过量稀盐酸的原因是;②提纯过程中使用了过滤和蒸发操作,实验室过滤和蒸发操作均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是;③流程图中制备金属钠的化学方程式为.(2)工业上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备NaOH,并同时获得两种单质.补充并配平化学方程式:□NaCl+□H2O□+□+□Cl2↑(3)刘廷在实验室找到一瓶长期放置的NaOH溶液,欲对其成分进行实验探究.【查阅资料】I.NaOH与CO2分两步反应:2NaOH+CO2=Na2CO3+H2O;Na2CO3+CO2+H2O=2NaHCO3Ⅱ.NaOH与NaHCO3反应方程式为:NaOH+NaHCO3=Na2CO3+H2OⅢ.物质的溶解性:CO32﹣HCO3﹣OH﹣Ba2+不溶溶溶溶液的酸碱性:BaCl2溶液呈中性【提出猜想】刘廷根据资料中的I、Ⅱ对其成分提出了5种合理猜想,请将猜想补充完整猜想1:只有NaOH,猜想猜想2:,猜想3:只有Na2CO3,猜想4:,猜想5:只有NaHCO3.【实验验证】步骤操作现象结论步骤1取该NaOH溶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猜想不成立(填数字)步骤2取步骤1中上层清液,滴加无气泡产生证明原溶液不含(填“离子”)步骤3另取步骤1中上层清液,滴加溶液未变红证明原溶液不含(填“离子”)【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操作得出结论:猜想是正确的(填数字)3.探究活动一: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已知:试管内的镁条和铁片表面均被打磨洁净,且形状、大小均相同;同时加入两支试管中的稀盐酸的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1)该实验的目的是、。两支长颈漏斗中产生的现象的不同之处是。(2)若实验所用的金属均过量,则甲装置中产生的H2比乙装置中产生的H2质量(填“多”、“少”或“相等”)。(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Mg-24

Cl-35.5

Fe-56)探究活动二:为除去铜屑中混有的少量铁屑,并测定该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现有如下A、B两组实验方案。(3)两种方案,你认为不能达到目的的是(填“A”或“B”),理由是。(4)在你所选取的方案中,若采用加热烘干的方式干燥滤渣,会导致测定的铁的质量分数(填“偏大”、“偏小”、“不变”或“无法判断”)。4.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部分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按要求组装好仪器后,应先再添加药品。(2)实验室中可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反应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选填装置字母序号,下同)。用图E所示的方法收集氧气,主要是因为氧气。集满氧气的集气瓶移出水面后应(选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3)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中常用加热固体氯化铵(NH4Cl)和固体熟石灰(Ca(OH)2)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NH3),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4)实验室选择气体收集装置的依据是。(5)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时,下列因素中不需要考虑的是____(选填字母序号)。A.药品容易获得,能生成所要制取的气体B.反应条件易于控制,反应速率适中C.所要制取气体的颜色和气味D.操作简便易行,安全可靠,节能环保5.“铝热反应”指铝和氧化铁的反应:。如图所示,引燃镁条,漏斗内的物质熔化,镁条燃尽,漏斗下端仍持续产生大量熔融物落入沙中,该熔融物可用于焊接铁轨。(1)氧化铁和铝都用粉末状的,目的是。(2)某学习兴趣小组对所得熔融物的成分进行了探究。【查阅资料】铝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偏铝酸钠(NaA1O2)和氢气;【猜想假设】同学们猜测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物中的金属是:假设一:铁和铝的混合物

假设二:(3)【进行实验】同学们设计以下实验方案验证猜想。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冷却后的熔融物于石棉网上,用磁铁吸引熔融物能够被吸引假设一正确取少量冷却后的熔融物于试管中,加入(4)【拓展延伸】为进一步了解铝的化学性质。如图是小红同学将一根铝丝与过量的稀盐酸混合在一密闭容器内,利用压强和温度传感器测出的反应变化过程(左图是压强变化曲线、右图是温度变化曲线)。BC段变化的原因是。写出BC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6.美丽的溶洞分布在石灰岩组成的山洞中,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发生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请写出反应方程式。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思考,如果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是否也会发生同样的反应呢?(不考虑二氧化碳和碳酸作为溶质的情况。)【查阅资料】①CaCl2溶液呈中性,能与Na2CO3发生复分解反应:②碳酸氢钠溶液显碱性,可以发生两个反应:;③常温下部分物质的溶解度物质名称碳酸钠碳酸氢钠溶解度(单位:g)21.59.6【实验探究一】如图所示,小组同学先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没有观察到任何现象,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检验试剂证明有碳酸氢钠产生,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小明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0.09%的石灰水。由溶液中,得出生成了碳酸氢钠。小呁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加水稀释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0.09%的,再滴加无色酚酞。由无色酚酞变红,得出生成了碳酸氢钠。(1)上述实验方案中,有一位同学的设计方案不合理,请指出并简述理由。(2)将小明实验后所得溶液过滤,则滤液中含有的溶质可能为①NaOH;②Na2CO3;③NaOH、Na2CO3;④NaOH、Ca(OH)2;⑤。【实验反思】碳酸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没有现象,对于这一类反应除了可以通过验证反应物减少来证明反应发生,还可以通过检验。【实验探究二】小亮同学在重新进行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实验时,意外地发现产生了白色沉淀,经检验是碳酸氢钠。小组同学进一步思考,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产生沉淀物与什么因素有关?提出猜想:可能与碳酸钠溶液的浓度有关。请帮助小亮设计实验验证此猜想是否成立,实验方案和现象:。实验结论:与碳酸钠溶液的浓度有关。实验发现常温下,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就能出现沉淀现象,该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应高于(计算结果精确到0.1%)。7.化学小组同学利用老师提供的药品(铁片、锌片、铜片、FeSO4溶液、ZnSO4溶液和CuSO4溶液)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制定方案)方案编号①②③④实验方案(1)铁、锌、铜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2)上述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填数字序号)。(3)(进行实验)小华选用方案③进行实验(注:实验中所用金属片已事先打磨好)。将锌片投入到FeSO4溶液中,可观察到锌片表面析出黑色固体,溶液由变为无色;将铁片投入到CuSO4溶液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拓展延伸)实验后,大家一致认为对于实验中用过的金属应采取的处理方式是(填“回收”或“直接丢掉”),其理由是(写出一条即可)。8.气体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木炭、澄清石灰水、火柴、坩埚钳,以及下列各装置中的仪器。(1)I.制取氧气写出图中仪器④的名称:。(2)利用上述药品选择装置A制取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如用装置C收集O2,可用检验氧气是否集满。(3)若实验室要制取CO2,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如用装置F收集CO2,CO2应从(填“a”或“b”)口通入。(4)Ⅱ.性质验证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接着进行有关氧气性质的实验(如下图):图乙中的实验现象是剧烈燃烧,发出光,放出热量。(5)写出木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9.学习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并展开了拓展学习与探究。

【学习交流】(1)上述实验A中无明显现象。B中溶液颜色呈色。(2)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提出问题】反应后A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是什么?【做出猜想】猜想一:猜想二:、HCl猜想三:、【查阅资料】溶液呈中性。【讨论交流】在讨论方案时,某些同学认为可以直接将B中滴了无色酚酞的碳酸钠溶液倒入A中,根据实验现象来验证猜想,其中甲、乙、丙三位同学的观点如下表。同学预测实验现象结论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为无色猜想一成立乙产生无色气泡,溶液为无色猜想二成立丙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为红色猜想三成立(3)你认为上述同学依据预测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不合理的。【实验验证】(4)丁同学将B中溶液倒入A中进行实验,观察到有无色气泡和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为红色,与甲、乙、丙三位同学预测的实验现象有所不同。实验中产生的白色沉淀是(填化学式),丁同学的实验现象能证明猜想成立。【反思拓展】(5)大家认为还可以选择其他方案来验证猜想。你认为下列方案可行的是(填序号)。①测A中溶液的pH②向A中溶液中通入气体③向A中溶液中滴加溶液10.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想为铬(Cr)和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找个“家”。已知两种金属可能排在下列①~④的位置中。请设计实验确定它们的位置。K

Ca

Na

Mg

①Al

②Zn

③Fe

Sn

Pb(H)Cu

④Hg_Pt

Au。(1)金属活动顺序表中Hg_Pt之间所缺的金属是(填化学用语)(2)【查阅资料】a、铬是银白色金属,常温下在空气中表面能形成致密的氧化膜。b、锰是灰白色的金属。c、CrSO4溶液呈绿色,MnSO4溶液呈淡粉红色。d、Cr和Mn在下列反应形成的化合物中都显+2价。通过阅读分析资料,我们知道铬的位置肯定不在(填“①”“②”“③”“④”)。(3)【设计实验】操作现象分析及结论在锰片中滴加适量的稀硫酸锰是氢(H)前的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在铬片和锰片中分别滴加硫酸铝溶液铬片表面有固体析出,溶液变绿色,锰片表面没有明显变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铬、锰、铝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在锰片中滴加ZnSO4溶液锰片表面没有明显变化锰的位置在(填“①”“②”“③”“④”)通过以上探究,同学们成功确定铬和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位置。(4)【拓展讨论】在锰片中滴加硝酸银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一定有(填名称),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填化学用语)。11.有某固体混合物,已知该混合物中可能含有FeCl3、NaCl、NH4NO3、CuSO4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为探究其组成,做了如下实验(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以下空白:(1)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测试气体A,试纸变色;C的化学式为:。(2)固体混合物里.上述四种物质中,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3)在溶液D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是(写离子符号)。(4)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固体混合物里,上述四种物质中,还不能确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要进一步确定该固体混合物成分,可用溶液D再实验,请简要说明实验操作步骤、发生的现象及结论。12.某课外小组的同学以“铁、铜、银的化学性质”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请根据已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问题。(提出问题)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怎样的?(1)(猜想和假设)根据所学知识,猜想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猜想一:AgFeCu;猜想二:FeCuAg;猜想三:(2)(制定计划)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所示。他们在实验中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和细致的观察。(收集证据)你认为实验①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3)(解释与结论)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设计有不正确,其理由是(4)(反思)反思后甲同学对自己的实验进行了改正,其作法是由此证明了探究三者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活动中猜想正确。13.在化学实验中,经常需要对药品用量进行估算。既能确保实验成功,又能养成节约和环保的习惯。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体验估算方法,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目的】对选定实验中所需药品用量进行估算并验证估算用量足够。(1)【实验活动一】估算稀盐酸用量①写出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取2g石灰石样品进行实验(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解于水),请估算,至少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g。(2)【实验活动二】验证估算的稀盐酸用量足够方案一: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①将石灰石研细的目的是。②若图中试剂X为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估算的稀盐酸用量足够。③为达到与②相同的实验目的,试剂X还可以选择下列试剂中的(填字母序号)。AFeCl3溶液BNa2CO3溶液CAgNO3溶液DCuO方案二:④只用以下两种规定用量的药品:2g石灰石样品和估算用量的稀盐酸,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请简述实验方案。(实验仪器任选)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估算的稀盐酸用量足够【拓展延伸】药品用量的估算方法及估算结果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实验中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合理运用。1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课外实验中意外发现,将镁条放入NaHCO3饱和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固体。小组同学对此展开了如下探究。探究一: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猜想假设】甲同学认为氢气;乙同学认为是二氧化碳;丙同学认为可能是氢气和二氧化碳。同学们作出猜想的依据是。【实验探究】小组同学取一段洁净的镁条,先用砂纸打磨,其目的是,然后放入NaHCO3饱和溶液中,先将产生的气体收集并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无明显现象;再将收集的气体点燃,火焰呈淡蓝色。则该气体为。(写化学式)探究二:产生的白色不溶物是什么?【查阅资料】ⅠMg(OH)2难溶于水,MgCO3微溶于水;这两种物质受热都能分解成两种氧化物,且Mg(OH)2的分解温度比MgCO3低。Ⅱ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遇水变蓝色。【提出猜想】猜想1:Mg(OH)2;猜想2:MgCO3;猜想3:Mg(OH)2和MgCO3【定性研究】取白色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得出猜想1一定不成立。写出产生该现象的反应化学方程式。小明通过进一步实验验证得出猜想3成立,写出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工业生产中得到的碱式碳酸镁晶体是4MgCO3·Mg(OH)2·zH2O,为精确测量晶体的组成,小组同学取4.66g该晶体,用热分析仪对固体进行热分解(加热使之逐步分解,首先失去结晶水,最后完全反应),测定剩余固体质量与分解温度之间关系。

【数据处理】剩余固体质量与加热时间关系如上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t4~t5段固体为(写化学式)。(2)写出t5~t6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根据图中数据推算4MgCO3·Mg(OH)2·zH2O中z的数值是:。15.盐酸硫酸和硝酸是三种常用的酸,为什么初中化学只介绍了盐酸和硫酸,没有介绍硝酸呢?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硝酸,发现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小组的同学对此产生了好奇,并对硝酸的部分性质进行如下探究。[查阅资料]①棕色试剂瓶常用于保存见光易分解的物质;②NO是无色气体,能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NO2,NO2是红棕色气体,低温时转化成液体N2O4;③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分子数目之比;④无水氯化钙可干燥NO、NO2、H2、O2等。[提出问题]硝酸具有哪些化学性质?[提出猜想]猜想一:硝酸不稳定,易分解;猜想二:稀硝酸可与铁反应产生氢气;猜想三:硝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

取少量浓硝酸于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产生红棕色气体猜想一正确②

向稀硝酸中加入少量铁粉有气泡产生,气体在试管口由无色变为红棕色,铁粉逐渐溶解,得到黄色溶液猜想二不正确③向稀硝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猜想三不正确[交流讨论](1)小明认为铁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是NO,他的依据是。(2)小江认为实验③的结论不严谨,他重新设计方案验证猜想三,请补充小江的实验报告: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猜想三正确[继续探究]为验证硝酸分解的气体产物,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同学设计如图装置:[实验步骤]I.关闭K2,打开K,加热观察到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当有红棕色气体由导管口a逸出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a处,观察到木条复燃;II.打开K2,关闭K1,一段时间后,试管1中出现无色液体,试管2中无明显现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b处,观察到木条复燃。经进一步实验确认浓硝酸分解的产物有三种,则浓硝酸分解产生的气体为。[知识拓展]小江分析上述实验后,认为二氧化氮具有助燃性,请说明理由。16.在学习了常见的酸和碱后,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在老师引导下开展实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下列活动。【实验探究】将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混合,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为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三位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1)测定溶液pH变化的方法甲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测得叫变化如图1所示,则该同学是将______(填字母序号)。A.氢氧化钾溶液滴入稀硫酸中B.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钾溶液中(2)测混合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乙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测得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说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图2中B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3)借助于酸碱指示剂丙同学通过图3所示实验,他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也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提出问题】针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酚酞外),大家纷纷提出了猜想。【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只有K2SO4猜想二:有K2SO4和H2SO4猜想三:有K2SO4和KOH(4)老师告诉同学猜想三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进行实验】(5)为了验证猜想,学习小组选用Fe2O3粉末、BaC12溶液,进行如下探究: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一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Fe2O3粉末______。溶液中有H2SO4,猜想二正确方案二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有H2SO4,猜想二正确【实验结论】通过探究,同学们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评价与反思】(6)丁同学针对上述方案提出疑问,认为方案二是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__。(7)同学们经过反思与讨论,最后认为方案一中的Fe2O3粉末可以用下列的某些物质代替,也能得到同样的实验结论,请你选出可用药品的字母序号____。A.NaC1 B.Zn C.K2CO3 D.CuO参考答案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完“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将反应后锥形瓶中残留的废液过滤,并对滤液进行探究(已知大理石中所含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提出问题】滤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猜想与假设】猜想1:滤液中的溶质可能是CaCl2和CaCO3猜想2:滤液中的溶质只有CaCl2猜想3:滤液中的溶质是。【讨论与交流】小明认为猜想1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实验与结论】(1)小亮同学为验证猜想2,取少量滤液装入试管中,然后滴入酚酞溶液,发现酚酞溶液不变色,于是小亮认为猜想2正确。你认为他的结论(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2)小美为验证猜想3,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滤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4,她认为猜想3正确。对她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A.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小,结论正确B.方法正确,结果偏大,结论不正确C.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大,结论正确D.方法正确,结果偏小,结论不正确(3)小丽使用了几种物质类别不同的物质来验证猜想3,也得出了结论,请完成下表:方案使用的试剂实验现象结论A石蕊溶液溶液变红猜想3正确B镁条C氧化铁D固体溶解,溶液变成蓝色E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反思与评价】上述方案有错误及错误的原因是、(填写错误方案的序号,并解释其错误的原因)。【拓展与延伸】若猜想3成立,小聪认为无需另加试剂,只要对滤液进行操作即可除去杂质,得到CaCl2固体。(4)小明同学向一定质量的上述猜想3滤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0%的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问:①图中oa段表示生成(“气体”还是“沉淀”)的过程;②a点溶液中溶质为;③c点溶液的pH7(填>、<、=);④x值是?(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答案】HCl、CaCl2CaCO3难溶于水错误溶液中的溶质是CaCl2和HCl时,滴加酚酞溶液也不变色C镁条溶解,有气体产生固体溶解,溶液变成棕黄色氢氧化铜E若只有CaCl2时,加硝酸银也会产生白色沉淀蒸发气体氯化钠、氯化钙pH>7106g2.地球是一颗美丽的蓝色星球,海水占了全球水资源的97%.海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1)海水中含有大量的NaCl,可用于制备钠及其化合物,其流程如图:①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目的是除去CaCl2和,流程中不能用过量稀硫酸代替过量稀盐酸的原因是;②提纯过程中使用了过滤和蒸发操作,实验室过滤和蒸发操作均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是;③流程图中制备金属钠的化学方程式为.(2)工业上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备NaOH,并同时获得两种单质.补充并配平化学方程式:□NaCl+□H2O□+□+□Cl2↑(3)刘廷在实验室找到一瓶长期放置的NaOH溶液,欲对其成分进行实验探究.【查阅资料】I.NaOH与CO2分两步反应:2NaOH+CO2=Na2CO3+H2O;Na2CO3+CO2+H2O=2NaHCO3Ⅱ.NaOH与NaHCO3反应方程式为:NaOH+NaHCO3=Na2CO3+H2OⅢ.物质的溶解性:CO32﹣HCO3﹣OH﹣Ba2+不溶溶溶溶液的酸碱性:BaCl2溶液呈中性【提出猜想】刘廷根据资料中的I、Ⅱ对其成分提出了5种合理猜想,请将猜想补充完整猜想1:只有NaOH,猜想猜想2:,猜想3:只有Na2CO3,猜想4:,猜想5:只有NaHCO3.【实验验证】步骤操作现象结论步骤1取该NaOH溶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猜想不成立(填数字)步骤2取步骤1中上层清液,滴加无气泡产生证明原溶液不含(填“离子”)步骤3另取步骤1中上层清液,滴加溶液未变红证明原溶液不含(填“离子”)【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操作得出结论:猜想是正确的(填数字)【答案】氯化钡会生成新的杂质硫酸钠玻璃棒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钠结论1、5成立稀盐酸、酚酞OH﹣23.探究活动一: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已知:试管内的镁条和铁片表面均被打磨洁净,且形状、大小均相同;同时加入两支试管中的稀盐酸的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1)该实验的目的是、。两支长颈漏斗中产生的现象的不同之处是。(2)若实验所用的金属均过量,则甲装置中产生的H2比乙装置中产生的H2质量(填“多”、“少”或“相等”)。(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Mg-24

Cl-35.5

Fe-56)探究活动二:为除去铜屑中混有的少量铁屑,并测定该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现有如下A、B两组实验方案。(3)两种方案,你认为不能达到目的的是(填“A”或“B”),理由是。(4)在你所选取的方案中,若采用加热烘干的方式干燥滤渣,会导致测定的铁的质量分数(填“偏大”、“偏小”、“不变”或“无法判断”)。【答案】比较镁、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比较相同时间内镁、铁与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的多少甲装置长颈漏斗中的液面比乙装置中的高相等B铁未被完全除尽偏小4.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部分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按要求组装好仪器后,应先再添加药品。(2)实验室中可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反应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选填装置字母序号,下同)。用图E所示的方法收集氧气,主要是因为氧气。集满氧气的集气瓶移出水面后应(选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3)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中常用加热固体氯化铵(NH4Cl)和固体熟石灰(Ca(OH)2)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NH3),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4)实验室选择气体收集装置的依据是。(5)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时,下列因素中不需要考虑的是____(选填字母序号)。A.药品容易获得,能生成所要制取的气体B.反应条件易于控制,反应速率适中C.所要制取气体的颜色和气味D.操作简便易行,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答案】(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B;不易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正放(3)A(4)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5)C5.“铝热反应”指铝和氧化铁的反应:。如图所示,引燃镁条,漏斗内的物质熔化,镁条燃尽,漏斗下端仍持续产生大量熔融物落入沙中,该熔融物可用于焊接铁轨。(1)氧化铁和铝都用粉末状的,目的是。(2)某学习兴趣小组对所得熔融物的成分进行了探究。【查阅资料】铝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偏铝酸钠(NaA1O2)和氢气;【猜想假设】同学们猜测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物中的金属是:假设一:铁和铝的混合物

假设二:(3)【进行实验】同学们设计以下实验方案验证猜想。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冷却后的熔融物于石棉网上,用磁铁吸引熔融物能够被吸引假设一正确取少量冷却后的熔融物于试管中,加入(4)【拓展延伸】为进一步了解铝的化学性质。如图是小红同学将一根铝丝与过量的稀盐酸混合在一密闭容器内,利用压强和温度传感器测出的反应变化过程(左图是压强变化曲线、右图是温度变化曲线)。BC段变化的原因是。写出BC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答案】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铁氢氧化钠溶液有气泡产生铝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同时反应放热,使装置内压强增大6.美丽的溶洞分布在石灰岩组成的山洞中,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发生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请写出反应方程式。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思考,如果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是否也会发生同样的反应呢?(不考虑二氧化碳和碳酸作为溶质的情况。)【查阅资料】①CaCl2溶液呈中性,能与Na2CO3发生复分解反应:②碳酸氢钠溶液显碱性,可以发生两个反应:;③常温下部分物质的溶解度物质名称碳酸钠碳酸氢钠溶解度(单位:g)21.59.6【实验探究一】如图所示,小组同学先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没有观察到任何现象,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检验试剂证明有碳酸氢钠产生,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小明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0.09%的石灰水。由溶液中,得出生成了碳酸氢钠。小呁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加水稀释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0.09%的,再滴加无色酚酞。由无色酚酞变红,得出生成了碳酸氢钠。(1)上述实验方案中,有一位同学的设计方案不合理,请指出并简述理由。(2)将小明实验后所得溶液过滤,则滤液中含有的溶质可能为①NaOH;②Na2CO3;③NaOH、Na2CO3;④NaOH、Ca(OH)2;⑤。【实验反思】碳酸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没有现象,对于这一类反应除了可以通过验证反应物减少来证明反应发生,还可以通过检验。【实验探究二】小亮同学在重新进行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实验时,意外地发现产生了白色沉淀,经检验是碳酸氢钠。小组同学进一步思考,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产生沉淀物与什么因素有关?提出猜想:可能与碳酸钠溶液的浓度有关。请帮助小亮设计实验验证此猜想是否成立,实验方案和现象:。实验结论:与碳酸钠溶液的浓度有关。实验发现常温下,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就能出现沉淀现象,该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应高于(计算结果精确到0.1%)。【答案】出现浑浊CaCl2溶液小明的,碳酸钠也可以与石灰水生成沉淀Na2CO3,NaHCO3生成物的出现在相同体积的稀NaOH溶液和饱和NaOH溶液中分别通入等体积、过量的CO2气体,观察现象稀NaOH溶液不变浑浊,饱和NaOH溶液变浑浊5.7%7.化学小组同学利用老师提供的药品(铁片、锌片、铜片、FeSO4溶液、ZnSO4溶液和CuSO4溶液)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制定方案)方案编号①②③④实验方案(1)铁、锌、铜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2)上述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填数字序号)。(3)(进行实验)小华选用方案③进行实验(注:实验中所用金属片已事先打磨好)。将锌片投入到FeSO4溶液中,可观察到锌片表面析出黑色固体,溶液由变为无色;将铁片投入到CuSO4溶液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拓展延伸)实验后,大家一致认为对于实验中用过的金属应采取的处理方式是(填“回收”或“直接丢掉”),其理由是(写出一条即可)。【答案】(1)Zn>Fe>Cu(2)④(3)浅绿色;(4)回收;节约金属资源(合理即可)8.气体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木炭、澄清石灰水、火柴、坩埚钳,以及下列各装置中的仪器。(1)I.制取氧气写出图中仪器④的名称:。(2)利用上述药品选择装置A制取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如用装置C收集O2,可用检验氧气是否集满。(3)若实验室要制取CO2,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如用装置F收集CO2,CO2应从(填“a”或“b”)口通入。(4)Ⅱ.性质验证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接着进行有关氧气性质的实验(如下图):图乙中的实验现象是剧烈燃烧,发出光,放出热量。(5)写出木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答案】(1)水槽(2)略;带火星的木条(3)B;a(4)白(5)9.学习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并展开了拓展学习与探究。

【学习交流】(1)上述实验A中无明显现象。B中溶液颜色呈色。(2)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提出问题】反应后A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是什么?【做出猜想】猜想一:猜想二:、HCl猜想三:、【查阅资料】溶液呈中性。【讨论交流】在讨论方案时,某些同学认为可以直接将B中滴了无色酚酞的碳酸钠溶液倒入A中,根据实验现象来验证猜想,其中甲、乙、丙三位同学的观点如下表。同学预测实验现象结论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为无色猜想一成立乙产生无色气泡,溶液为无色猜想二成立丙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为红色猜想三成立(3)你认为上述同学依据预测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不合理的。【实验验证】(4)丁同学将B中溶液倒入A中进行实验,观察到有无色气泡和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为红色,与甲、乙、丙三位同学预测的实验现象有所不同。实验中产生的白色沉淀是(填化学式),丁同学的实验现象能证明猜想成立。【反思拓展】(5)大家认为还可以选择其他方案来验证猜想。你认为下列方案可行的是(填序号)。①测A中溶液的pH②向A中溶液中通入气体③向A中溶液中滴加溶液【答案】红丙二①10.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想为铬(Cr)和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找个“家”。已知两种金属可能排在下列①~④的位置中。请设计实验确定它们的位置。K

Ca

Na

Mg

①Al

②Zn

③Fe

Sn

Pb(H)Cu

④Hg_Pt

Au。(1)金属活动顺序表中Hg_Pt之间所缺的金属是(填化学用语)(2)【查阅资料】a、铬是银白色金属,常温下在空气中表面能形成致密的氧化膜。b、锰是灰白色的金属。c、CrSO4溶液呈绿色,MnSO4溶液呈淡粉红色。d、Cr和Mn在下列反应形成的化合物中都显+2价。通过阅读分析资料,我们知道铬的位置肯定不在(填“①”“②”“③”“④”)。(3)【设计实验】操作现象分析及结论在锰片中滴加适量的稀硫酸锰是氢(H)前的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在铬片和锰片中分别滴加硫酸铝溶液铬片表面有固体析出,溶液变绿色,锰片表面没有明显变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铬、锰、铝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在锰片中滴加ZnSO4溶液锰片表面没有明显变化锰的位置在(填“①”“②”“③”“④”)通过以上探究,同学们成功确定铬和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位置。(4)【拓展讨论】在锰片中滴加硝酸银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一定有(填名称),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填化学用语)。【答案】(1)Ag(2)④(3)锰片表面有气泡产生铬>铝>锰③(4)银Mn2+和Mg2+11.有某固体混合物,已知该混合物中可能含有FeCl3、NaCl、NH4NO3、CuSO4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为探究其组成,做了如下实验(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以下空白:(1)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测试气体A,试纸变色;C的化学式为:。(2)固体混合物里.上述四种物质中,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3)在溶液D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是(写离子符号)。(4)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固体混合物里,上述四种物质中,还不能确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要进一步确定该固体混合物成分,可用溶液D再实验,请简要说明实验操作步骤、发生的现象及结论。【答案】蓝Cu(OH)2FeCl3NO3-Na2SO4+Ba(NO3)2=BaSO4↓+2NaNO3NaCl向溶液D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出现白沉淀,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原混合物中含有NaCl;若不出现白色沉淀,则原混合物中不含有NaCl12.某课外小组的同学以“铁、铜、银的化学性质”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请根据已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问题。(提出问题)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怎样的?(1)(猜想和假设)根据所学知识,猜想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猜想一:AgFeCu;猜想二:FeCuAg;猜想三:(2)(制定计划)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所示。他们在实验中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和细致的观察。(收集证据)你认为实验①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3)(解释与结论)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设计有不正确,其理由是(4)(反思)反思后甲同学对自己的实验进行了改正,其作法是由此证明了探究三者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活动中猜想正确。【答案】(1)CuFeAg(2)银白色固体表面附着一层红色固体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3)实验中没有证明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4)将实验②(或试管②)中铁丝换成铜丝;猜想二13.在化学实验中,经常需要对药品用量进行估算。既能确保实验成功,又能养成节约和环保的习惯。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体验估算方法,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目的】对选定实验中所需药品用量进行估算并验证估算用量足够。(1)【实验活动一】估算稀盐酸用量①写出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取2g石灰石样品进行实验(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解于水),请估算,至少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g。(2)【实验活动二】验证估算的稀盐酸用量足够方案一: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①将石灰石研细的目的是。②若图中试剂X为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估算的稀盐酸用量足够。③为达到与②相同的实验目的,试剂X还可以选择下列试剂中的(填字母序号)。AFeCl3溶液BNa2CO3溶液CAgNO3溶液DCuO方案二:④只用以下两种规定用量的药品:2g石灰石样品和估算用量的稀盐酸,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请简述实验方案。(实验仪器任选)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估算的稀盐酸用量足够【拓展延伸】药品用量的估算方法及估算结果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实验中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合理运用。【答案】(1);20(2)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溶液变红;BD;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石灰石;产生气泡1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课外实验中意外发现,将镁条放入NaHCO3饱和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固体。小组同学对此展开了如下探究。探究一: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猜想假设】甲同学认为氢气;乙同学认为是二氧化碳;丙同学认为可能是氢气和二氧化碳。同学们作出猜想的依据是。【实验探究】小组同学取一段洁净的镁条,先用砂纸打磨,其目的是,然后放入NaHCO3饱和溶液中,先将产生的气体收集并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无明显现象;再将收集的气体点燃,火焰呈淡蓝色。则该气体为。(写化学式)探究二:产生的白色不溶物是什么?【查阅资料】ⅠMg(OH)2难溶于水,MgCO3微溶于水;这两种物质受热都能分解成两种氧化物,且Mg(OH)2的分解温度比MgCO3低。Ⅱ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遇水变蓝色。【提出猜想】猜想1:Mg(OH)2;猜想2:MgCO3;猜想3:Mg(OH)2和MgCO3【定性研究】取白色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得出猜想1一定不成立。写出产生该现象的反应化学方程式。小明通过进一步实验验证得出猜想3成立,写出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工业生产中得到的碱式碳酸镁晶体是4MgCO3·Mg(OH)2·zH2O,为精确测量晶体的组成,小组同学取4.66g该晶体,用热分析仪对固体进行热分解(加热使之逐步分解,首先失去结晶水,最后完全反应),测定剩余固体质量与分解温度之间关系。

【数据处理】剩余固体质量与加热时间关系如上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t4~t5段固体为(写化学式)。(2)写出t5~t6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根据图中数据推算4MgCO3·Mg(OH)2·zH2O中z的数值是:。【答案】反应物中存在氢、碳、氧元素除去镁表面的氧化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