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真题及答案_第1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真题及答案_第2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真题及答案_第3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真题及答案_第4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真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真题及答案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音正确的一句是(

).A.雨后的钱塘江面上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báo雾。.B.登上鹤雀què楼举目远望,黄河水正滚滚流向大海。.C.在抗击新冠疫情三年多时间里,吴尊友从未向体内的癌细胞降jiàng服,一直都在像“破案”一样与新冠疫情赛跑。.D.我郑重地为新入队的小学生系xì上红领巾。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多媒体萤光屏C.剪秋萝贺年卡3.描写“头高数丈触山回”情景的句子是(

)B.赔不是茉莉花D.流水帐樟脑丸)A.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B.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C.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D.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4.下列句子中,情感体会正确的一项是(

)A.“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从“抱着”一词可以感受到“我”的愉悦和对家乡的赞美。B.《走月亮》一文中,“啊,我和阿妈走月亮”反复出现,是在强调走月亮的人是谁,朗读时感情可以平淡一点。C.“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尖往东望去“、“只见东边水天相形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两句话中观潮者的反映,前一句比后一句热烈。D.“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展开丰富的想象,表达对蟋蟀的喜爱。5.关于“我们与环境”,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破坏环境的现象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没有必要读书、看报、上网查找资料。B.为了更好地说清目前环境的问题,可以对环境问题进行分类,同学们根据类别表达看法,不容易跑题。1/17C.当围绕“宠物随地大小便”发表看法时,有同学谈塑料对生活的危害,这都是谈环境问题,不算跑题。D.制定《保护环境小建议十条》时,只要是同学们提出来的建议都可以入选。6.佳句积累根据情境,补充诗句。(1)做小记者要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和问题,就像苏轼说的:

。(2)做小记者要有勤学好问的精神,如王充所言:智能之士,舍的精神:常

。观察事物时,还要像精卫一样,有知难而上、锲而不。7.把下列名言制成书签勉励自己。书写正确、工整、美观。处处留心皆学问。8.完善报道稿件根据提示,补充下列报道稿件。(1)今天是农历8月18日,记者来到了海宁市yán

官镇的海塘大dī

,jùshuō

这里是最佳的观潮地点。现在,kuānkuò

的钱塘江fēngpínglàngjìng领略天下qígunā

,大家都在ángshǒ的风采。

东望,děngdài(2)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平民区zāoshòu

炮弹袭击,约有9800人死亡。目前,死伤人数仍不断shàngshē

,bēicǎn

的qíngjǐ随处可见。我们强烈呼吁:9.帮助粗心的小记者。用修改符号修改句中的两处错误。ㅤㅤ桂海潮不仅是中国首位带眼镜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而是中国空间站首位科学家。10.写出下面的词语让你想到的人物或故事。腾云驾雾三头六臂炼五彩石2/17ungngungng各显神通11.交流阅读《盘古开天地》的收获。(1)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完成盘古开天地的过程。宇宙混沌,盘古沉睡→

→(2)用“____”画出片段中让你感到神奇的地方,在横线上写写自己的感受。ㅤㅤ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高极了,地变得厚极了。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精疲力竭,累得倒下了。(3)联系课文内容,盘古是一个

的神。(可多选)A.盘古甘愿奉献,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世间万物。B.盘古为了不让天地重新合拢,把自己累死了,自不量力。C.盘古与《羿射九日》中的后羿一样,都有不怕牺牲、造福他人的精神。12.播报天气。选一种天气,用上两个加点的词语进行描述。风雷雨

突然霎时一会儿

过了

会儿工夫

一13.播报蟋蟀住宅。结合住宅图纸,写出2个设计优点。①住宅建在排水优良的山坡上,能保持洞里干燥。②③3/17............................14.阅读。蝉的新家ㅤㅤ“新家一定要建在柔软的泥土里。”小幼虫(A这里的“小幼虫”是谁呢?)这样想着。终于,小家伙找到了满意的地方,开始建房了。我从放大镜下可以看见这个小家伙挥舞着自己的前足,卖力地掘土,并将土地在地面,动作专业得犹如一台挖掘机。新房子建好了,小家伙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谁也不知道它在房子里干什么。也许,它在睡大觉呢。ㅤㅤ我很好奇这台“专业挖掘机”的工作成果,于是找来一把手斧,小心翼翼地掘开了那个圆孔。ㅤㅤ看起来蝉是很讲卫生的,因为它把家门口打扫得一尘不染。这令我对它房间的内部构造充满了好奇。于是,我按照考察计划,沿着它的隧道继续挖下去。蝉的隧道大都深达十五至十六寸,但是一路畅通无阻。越往下隧道越宽,而且隧道底端是完全封闭起来的。ㅤㅤ那么,蝉在挖掘隧道时,把泥土都搬到哪里去了呢?还有,隧道的墙壁坚固吗?会不会崩塌?(B这里提出三个问题,有什么作用?)带着疑问,我仔细探查着隧道的每一个角落。终于,我我到了答案。原来,蝉还是专业的铁路工程师呢。我发现聪明的蝉在隧道的墙上涂了一层“水泥”,这种“水泥”是用它身上的黏nián液做的,可以起到稳固墙壁的作用。而且,蝉的房间一般会建在含有汁液的植物的根须上,因为这里采取汁液很方便。ㅤㅤ就这样,经过一番辛苦的建造之后,房子终于完工了。(1)阅读短文,想想文中括号里提出的问题属于哪一类问题,再试着回答这些问题。第一类:针对文中内容提出的问题第二类:针对文章写法提出的问题第三类:联系生活经验提出的问题问题A属于第问题B属于第

类问题,我的答案是:类问题,我的答案是:请再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2)读了短文,对蝉的新家有了不少的了解,再写出三个特点。4/17(3)短文中,对蝉的称呼有小幼虫、

。我最喜欢的称呼是

,理由是

。(4)读了短文,有的同学猜这篇短文跟《蟋蟀的住宅》是同一个作者,都是法国昆虫家法布尔。下面的三个理由,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作者对蝉的新家和蟋蟀的住宅都经历了长期细致的观察。B.两篇文章都从样子、建造、吃食三个方面来介绍的。C.这篇文章和《蟋蟀的住宅》一样,把蝉当作人来写,表达了作者对蝉的喜爱之情。15.为家乡做宣传ㅤㅤ我们的家乡—有许多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有风景如画的公园,有笑声飞扬的游乐场,有宁静忙碌的村庄……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家乡,请你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地方,介绍给大家吧!ㅤㅤ要求:(1)把推荐的地方介绍清楚,把推荐的理由写充分。(2)不少于350字,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姓名。5/17参考答案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音正确的一句是(

).A.雨后的钱塘江面上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báo雾。.B.登上鹤雀què楼举目远望,黄河水正滚滚流向大海。.C.在抗击新冠疫情三年多时间里,吴尊友从未向体内的癌细胞降jiàng服,一直都在像“破案”一样与新冠疫情赛跑。.D.我郑重地为新入队的小学生系xì上红领巾。【分析】考查了多音字。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解答】A.有误,薄:多音字,[báo]扁平物体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小。[bó]微;少。故“薄雾”的“薄”读“bó”,不读“báo”。B.正确。C.有误,降:多音字,[jiàng]落下(跟“升”相对)。[xiáng]投降。故“降服”的“降”读“xiáng”,不读“jiàng”。D.有误,系:多音字,[xì]1有联属关系的系统。[jì]结。给“系上红领巾”的“系”读“jì”不读“xì”。故选:B。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多媒体萤光屏C.剪秋萝贺年卡

)B.赔不是茉莉花D.流水帐樟脑丸【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解答】A.有误,荧光屏:一种电子(阴极)射线管,是电视接收机监视器重现图像的关键器件。故“萤光屏”的“萤”错误。B.正确。C.有误,剪秋罗:植物名。石竹科剪秋罗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整株多毛茸,茎高约六十公分。叶对生,卵状披针形,边缘齿毛稠密。夏秋之际开花,花瓣的顶端有剪裂及缺刻。故“剪秋萝”的“萝”错误。6/17D.有误,流水账:每天记载金钱或货物出入的、不分类别的账目,也指记流水账的账簿。故“流水帐”的“帐”错误。故选:B。3.描写“头高数丈触山回”情景的句子是(

)A.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B.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C.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D.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分析】考查了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句子指的是说出句子的表层意思,有时又要说出句子的深层含义。表层意思就是指根据字面所表达的,深层意思是指句子所包含的感情,观点,议论或主旨等。理解句子首先要读懂全文所表达的内容,了解文章的主题,再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去理解句子所表达的内容。【解答】“头高数丈触山回”意思是: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回。出自《浪淘沙九首·其七》,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A句“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描写的是“头高数丈触山回”情景。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4.下列句子中,情感体会正确的一项是(

)A.“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从“抱着”一词可以感受到“我”的愉悦和对家乡的赞美。B.《走月亮》一文中,“啊,我和阿妈走月亮”反复出现,是在强调走月亮的人是谁,朗读时感情可以平淡一点。C.“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尖往东望去“、“只见东边水天相形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两句话中观潮者的反映,前一句比后一句热烈。D.“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展开丰富的想象,表达对蟋蟀的喜爱。【分析】考查字词理解与赏析,朗读感情,修辞手法,句子理解与赏析等内容,要仔细阅读,结合所学,认真回答。【解答】A正确。每一个小水塘都倒映着月亮,从一个抱字,感受到亲切、可爱的味道,也可以看出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B有误。“我和阿妈走月亮!”在文中出现了四次,这句话看似重复,实则妙笔之句,7/17充分表达了小作者和阿妈走月亮时无比幸福和喜悦之情。细细咀嚼这种情致,意趣,虽是秋夜,却让人心中涌起融融的暖意。C有误。从句子中可以看出,后一句比前一句热烈。D有误。蟋蟀弹琴,这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不是比喻。故选:A。5.关于“我们与环境”,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破坏环境的现象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没有必要读书、看报、上网查找资料。B.为了更好地说清目前环境的问题,可以对环境问题进行分类,同学们根据类别表达看法,不容易跑题。C.当围绕“宠物随地大小便”发表看法时,有同学谈塑料对生活的危害,这都是谈环境问题,不算跑题。D.制定《保护环境小建议十条》时,只要是同学们提出来的建议都可以入选。【分析】本题考查实践作业,借助实物、实践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语文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解答】A.有误。破坏环境的现象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非常有必要读书、看报、上网查找资料。B.正确。C.有误。当围绕“宠物随地大小便”发表看法时,谈塑料对生活的危害,跟“宠物大小便”不符,算跑题。D.有误。制定《保护环境小建议十条》时,同学们要提出来有用建议,才可以入选。故选B。6.佳句积累根据情境,补充诗句。(1)做小记者要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和问题,就像苏轼说的: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2)做小记者要有勤学好问的精神,如王充所言: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观察事物时,还要像精卫一样,有知难而上、锲而不舍的精神:常

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古诗文默写,有名言警句等,完成这些习题,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8/17【解答】(1)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诗句原文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告诉我们:要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和问题。(2)出自东汉王充的《论衡·实知》。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再聪明的人,不学他不会有成就,不问他永远不会知道。出自《精卫填海》。观察事物时,还要像精卫一样,有知难而上、锲而不舍的精神: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故答案为:(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不学不成不问不知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7.把下列名言制成书签勉励自己。书写正确、工整、美观。处处留心皆学问。处处留心皆学问。【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所学汉字的书写能力。认真抄写题目中句子,将字写工整、正确、舒展、美观。【解答】故答案为:处处留心皆学问。8.完善报道稿件根据提示,补充下列报道稿件。(1)今天是农历8月18日,记者来到了海宁市yán盐官镇的海塘大dī堤,jùshuō

据说

这里是最佳的观潮地点。现在,kuānkuò宽阔

的钱塘江fēngpínglàngjìng风平浪静,大家都在ángshuǒ

昂首东望,děngdài等待领略天下qígunā奇观的风采。(2)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平民区zāoshòu遭受炮弹袭击,约有9800人死亡。目前,死伤人数仍不断shàngshnēg

上升

,bēicǎn

悲惨

的qíngjǐ

情景随处可见。我们强烈呼吁:

停止战争。【分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补充句子。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字、词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解答】故答案为:(1)盐堤据说宽阔风平浪静昂首等待奇观;(2)遭受上升悲惨情景停止战争。9/17ngng9.帮助粗心的小记者。用修改符号修改句中的两处错误。ㅤㅤ桂海潮不仅是中国首位带眼镜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而是中国空间站首位科学家。

桂海潮不仅是中国首位带眼镜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还是中国空间站首位科学家。【分析】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然后看词语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再检查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等方面仔细推敲分析。【解答】关联词使用不当,句子之间是递进关系,故用“不仅……还……”连接。故答案为:桂海潮不仅是中国首位带眼镜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还是中国空间站首位科学家。10.写出下面的词语让你想到的人物或故事。腾云驾雾三头六臂炼五彩石各显神通

孙悟空哪吒女娲八仙【分析】考查了知识百科。百科知识是对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与搜集能力的检查,包括历史、地理、文学常识等各方面知识的积累。作答此题可根据平时的阅读与积累完成,不会的可查阅相关资料。【解答】腾云驾雾:意思是乘着云,驾着雾。神话小说描写神仙、妖魔或得道的人可以乘着云雾在空中飞行。也形容人在身体、精神处于不正常状态的举止。还形容有超自然的能力或技能等。这个词语让我想到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三头六臂:三个脑袋,六条胳臂,原为佛家语,指佛的法相,后比喻神奇的本领。这个词语让我想到小说《西游记》中的哪吒。炼五彩石:指的是《女娲补天》这个神话传说中女娲首先采集了五种不同的宝石,然后使用神秘的法术和神力将这些宝石炼制成五颗五彩石。这个词语让我想到《女娲补天》这个神话故事中的女娲。各显神通:比喻在各自工作中显身手。这个词语让我想到《八仙过海》这个神话故事中的八仙。故答案为:10/17孙悟空

哪吒

女娲

八仙11.交流阅读《盘古开天地》的收获。(1)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完成盘古开天地的过程。宇宙混沌,盘古沉睡→开天辟地→顶天立地→化为万物(2)用“____”画出片段中让你感到神奇的地方,在横线上写写自己的感受。ㅤㅤ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高极了,地变得厚极了。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精疲力竭,累得倒下了。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混沌之中睡了一万八千年。盘古居然一觉睡了一万八千年!真神奇!(3)联系课文内容,盘古是一个

AC的神。(可多选)A.盘古甘愿奉献,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世间万物。B.盘古为了不让天地重新合拢,把自己累死了,自不量力。C.盘古与《羿射九日》中的后羿一样,都有不怕牺牲、造福他人的精神。【分析】语段选自课文《盘古开天地》。本文讲述了巨人盘古用神力开辟天地,以身躯化作万物的故事。【解答】(1)考查梳理故事情节。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写出即可。结合“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混沌之中睡了一万八千年”“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盘古怕他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他们的变化而变化”“盘古倒下以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概括,在混沌中睡了一万八千年的盘古醒来,拿起身边的斧头将黑暗劈开。天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合拢,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坚持千万年。天地形成,盘古也累倒,他的身体发生了变化,造就了世界。(2)考查了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可以从主人公盘古以及开辟天地的过程等角度进行分析。(3)考查了对人物形象的理解。结合盘古开天辟地,并且将自己的身体化为世间万物的行为,由此可知,盘古是个为了开创世界而勇于献身的人。故A、C正确。B项,“自不量力”错误,这里衬托了盘古的奉献精神。11/17故答案为:(1)开天辟地顶天立地化为万物;(2)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混沌之中睡了一万八千年。盘古居然一觉睡了一万八千年!真神奇!(3)AC。12.播报天气。选一种天气,用上两个加点的词语进行描述。风雷雨

突然霎时一会儿

过了

会儿工夫

一雷雨整个下午,天闷得很。突然一阵风吹来,豆大的雨点从天上落下来,“哗哗哗”,一会儿工夫,地上有了水坑,有了“小河”。【分析】考查了扩展写话。。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题目中的要求,确定写话的主题,然后结合主题进行合理的想象,组织语言写话。【解答】从所给的词语中选择几个,围绕关键词“风”或“雷雨”,写几句话即可。故答案为:雷雨

整个下午,天闷得很。突然一阵风吹来,豆大的雨点从天上落下来,“哗哗哗”,一会儿工夫,地上有了水坑,有了“小河”。13.播报蟋蟀住宅。结合住宅图纸,写出2个设计优点。①住宅建在排水优良的山坡上,能保持洞里干燥。②蟋蟀的住宅确保了充足的阳光。③有草挡在门口,隐蔽。【分析】本题考查了漫画分析。做这类考题,应当对图片资料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资料的主题或方向。【解答】②从图中可以看出,蟋蟀的住宅确保了充足的阳光。12/17............................③从图中可以看出,有草挡在门口,隐蔽。故答案为:②蟋蟀的住宅确保了充足的阳光。③有草挡在门口,隐蔽。14.阅读。蝉的新家ㅤㅤ“新家一定要建在柔软的泥土里。”小幼虫(A这里的“小幼虫”是谁呢?)这样想着。终于,小家伙找到了满意的地方,开始建房了。我从放大镜下可以看见这个小家伙挥舞着自己的前足,卖力地掘土,并将土地在地面,动作专业得犹如一台挖掘机。新房子建好了,小家伙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谁也不知道它在房子里干什么。也许,它在睡大觉呢。ㅤㅤ我很好奇这台“专业挖掘机”的工作成果,于是找来一把手斧,小心翼翼地掘开了那个圆孔。ㅤㅤ看起来蝉是很讲卫生的,因为它把家门口打扫得一尘不染。这令我对它房间的内部构造充满了好奇。于是,我按照考察计划,沿着它的隧道继续挖下去。蝉的隧道大都深达十五至十六寸,但是一路畅通无阻。越往下隧道越宽,而且隧道底端是完全封闭起来的。ㅤㅤ那么,蝉在挖掘隧道时,把泥土都搬到哪里去了呢?还有,隧道的墙壁坚固吗?会不会崩塌?(B这里提出三个问题,有什么作用?)带着疑问,我仔细探查着隧道的每一个角落。终于,我我到了答案。原来,蝉还是专业的铁路工程师呢。我发现聪明的蝉在隧道的墙上涂了一层“水泥”,这种“水泥”是用它身上的黏nián液做的,可以起到稳固墙壁的作用。而且,蝉的房间一般会建在含有汁液的植物的根须上,因为这里采取汁液很方便。ㅤㅤ就这样,经过一番辛苦的建造之后,房子终于完工了。(1)阅读短文,想想文中括号里提出的问题属于哪一类问题,再试着回答这些问题。第一类:针对文中内容提出的问题第二类:针对文章写法提出的问题第三类:联系生活经验提出的问题问题A属于第

一类问题,我的答案是:这里的“小幼虫”是蝉。13/17问题B属于第

二类问题,我的答案是:蝉在挖掘隧道时,把泥土都涂在了墙上,隧道的墙壁是坚固的,不会崩塌。请再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短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2)读了短文,对蝉的新家有了不少的了解,再写出三个特点。(3)短文中,对蝉的称呼有小幼虫、小家伙、铁路工程师。我最喜欢的称呼是小家伙,理由是

把蝉当作人来写,亲切自然,表达了喜爱之情。(4)读了短文,有的同学猜这篇短文跟《蟋蟀的住宅》是同一个作者,都是法国昆虫家法布尔。下面的三个理由,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B。A.作者对蝉的新家和蟋蟀的住宅都经历了长期细致的观察。B.两篇文章都从样子、建造、吃食三个方面来介绍的。C.这篇文章和《蟋蟀的住宅》一样,把蝉当作人来写,表达了作者对蝉的喜爱之情。【分析】短文作者详细地观察了蝉的生活和它的地洞,并进一步提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蝉是如何固定地洞中的土使地洞不塌方,另一个是蝉挖出的土放到了哪里。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和许多次实验,作者发现蝉是靠身体排出的一些尿液来混合泥土,调合成黏土来固定地洞,蝉还利用一些昆虫来把挖出的土吃掉。【解答(1)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问题A“这里的‘小幼虫’是谁呢?”,是针对文章内容提出的第一类问题。根据短文中“这样想着。终于,小家伙找到了满意的地方,开始建房了。”可知,这里的“小幼虫”是蝉;问题B“这一段一连提了3个问题,有什么作用?”是针对文章写法提出的第二类的问题。根据短文中“我发现聪明的蝉在隧道的墙上涂了一层‘水泥’,这种‘水泥’是用它身上的黏液做的,可以起到稳固墙壁的作用。而且,蝉的房间一般会建在含有汁液的植物的根须上,因为这里采取汁液很方便。”可知,蝉在挖掘隧道时,把泥土都涂在了墙上,隧道的墙壁是坚固的,不会崩塌。从短文中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即可。如:C短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2)考查了对短文内容的概括能力。结合“这令我对它房间的内部构造充满了好奇。于是,我按照考察计划,沿着它的隧道继续挖下去。蝉的隧道大都深达十五至十六寸,但14/17】】是一路畅通无阻。越往下隧道越宽,而且隧道底端是完全封闭起来的。”“我发现聪明的蝉在隧道的墙上涂了一层“水泥”,这种“水泥”是用它身上的黏液做的,可以起到稳固墙壁的作用。而且,蝉的房间一般会建在含有汁液的植物的根须上,因为这里采取汁液很方便。就这样,经过一番辛苦的建造之后,房子终于完工了。”内容概括,蝉的新家三个特点是:房间的内部构造畅通宽敞、隧道的墙壁坚固、建在含有汁液的植物的根须上。(3)考查了思维拓展。根据“终于,小家伙找到了满意的地方”“蝉还是专业的铁路工程师呢。”可知,蝉的称呼除了小幼虫,还有小家伙、铁路工程师。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称呼,写出喜欢的理由即可。如:我最喜欢的称呼是小家伙,理由是把蝉当作人来写,亲切自然,表达了喜爱之情。(4)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判断。A.阅读句子“我仔细探查着隧道的每一个角落。”“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可知,这两句话能作者对蝉的新家跟蟋蟀的住宅,都经历了长期细致的观察的说法是正确。B.这篇文章从样子、建造两个方面来具体介绍蝉的新家,故两篇文章都是从样子、建造、吃食三个方面来具体介绍的说法是错误的。C.阅读句子“小幼虫这样想着”“因为它把家门口打扫得一尘不染。”可知,这篇文章也跟《蟋蟀的住宅》一样,把蝉当作人来写,表达了喜爱之情的说法是正确的。故选B。故答案为:(1)一这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