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吠檀多瑜伽印度宗教思想家维韦卡南达思想研究_第1页
梵吠檀多瑜伽印度宗教思想家维韦卡南达思想研究_第2页
梵吠檀多瑜伽印度宗教思想家维韦卡南达思想研究_第3页
梵吠檀多瑜伽印度宗教思想家维韦卡南达思想研究_第4页
梵吠檀多瑜伽印度宗教思想家维韦卡南达思想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梵吠檀多瑜伽印度宗教思想家维韦卡南达思想研究1.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并阐述印度宗教思想家维韦卡南达的梵吠檀多瑜伽思想。维韦卡南达,作为印度近代最具影响力的宗教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融合了印度传统哲学、宗教和瑜伽实践,对现代印度及全球的精神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梵吠檀多瑜伽,作为其核心教义之一,体现了他对生命本质、宇宙奥秘以及人类精神进化的独到见解。本文首先将对维韦卡南达的生平及其思想背景进行简要介绍,以揭示其思想形成的历史和社会环境。接着,将深入探讨梵吠檀多瑜伽的核心概念和理论框架,包括其与印度传统哲学如吠陀、奥义书等的联系,以及维韦卡南达如何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文章还将分析维韦卡南达对瑜伽实践的理解和倡导,以及他如何通过瑜伽实践实现个体与宇宙的统一,达到精神的解脱和自由。通过对维韦卡南达梵吠檀多瑜伽思想的系统研究,本文旨在揭示其对现代印度及全球宗教、哲学和瑜伽实践的重要贡献,并探讨其思想对当代人类精神生活的启示和指导意义。同时,本文也期望通过深入研究维韦卡南达的思想,促进不同文化、宗教和哲学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推动人类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2.维韦卡南达的宗教哲学维韦卡南达的宗教哲学体系深受印度古典哲学的影响,特别是梵吠檀多(Vedanta)的教义。梵吠檀多,意为“吠陀的终结”,是印度六派正统哲学之一,强调对宇宙和生命本质的终极理解。维韦卡南达将梵吠檀多的哲学思想与瑜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宗教哲学体系。维韦卡南达的宗教哲学核心在于对“阿特曼”(Atman,即个体灵魂)与“梵”(Brahman,即宇宙灵魂)的关系的探讨。他认为,阿特曼与梵不是分离的,而是一体的,这种观点被称为“不二论”(AdvaitaVedanta)。他强调,通过瑜伽的修行和内在的觉悟,个体可以认识到自己真实的本性,即与宇宙灵魂的合一。这种合一的体验,被称为“摩克沙”(Moksha),是解脱轮回(Samsara)的最终目标。维韦卡南达提倡多种瑜伽修行方式,以适应不同个体的需求。这些瑜伽包括行动瑜伽(KarmaYoga)、知识瑜伽(JnanaYoga)、奉献瑜伽(BhaktiYoga)和冥想瑜伽(RajaYoga)。行动瑜伽强调通过无私的行动来实现自我净化知识瑜伽侧重于通过学习和思考来理解宇宙真理奉献瑜伽则是通过对神的虔诚奉献来寻求精神上的满足冥想瑜伽则通过冥想和专注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自我实现。维韦卡南达的宗教哲学不仅在印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全球的精神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思想跨越了宗教和文化的界限,为不同背景的人们提供了一种追求精神成长和自我实现的途径。他的教导强调了宗教的普遍性和人类团结的重要性,促进了跨宗教和跨文化的对话与理解。维韦卡南达的宗教哲学成为了现代全球精神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无数寻求精神觉醒的人士。维韦卡南达的宗教哲学是他对印度古典智慧的现代诠释,他将这些古老的教义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实现精神成长和内在平和的途径。通过他的教导,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与宇宙的关系,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现个人的精神发展。3.瑜伽实践与维韦卡南达的教导维韦卡南达对瑜伽的实践有着深刻的洞见和指导,他的教导旨在将瑜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使之不仅成为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更是一种实现内在和谐与外在成就的途径。维韦卡南达认为,瑜伽的核心在于“瑜伽八支”,这是一种全面的生活哲学和修行方法。他强调,八支中的每一支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但最重要的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修行方式,因为每个人的内在需求和外在环境都是不同的。在瑜伽实践中,维韦卡南达特别重视“体式练习”(Asanas)和“呼吸控制”(Pranayama)。他认为,通过正确的体式练习,人们可以调整身体的平衡,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力量,从而为更高层次的修行打下基础。而呼吸控制则可以帮助人们调节情绪,提高专注力,进而实现内心的平静和稳定。维韦卡南达还强调瑜伽实践中的“冥想”(Dhyana)和“智慧”(Jnana)的重要性。他认为,冥想是连接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的桥梁,通过冥想,人们可以深入自己的内心,发现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而智慧则是对世界和生命的深刻理解,只有拥有智慧,人们才能真正地理解瑜伽的真谛,实现身心的和谐与统一。在维韦卡南达的教导下,瑜伽不再是一种高高在上的修行方式,而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他的教导使瑜伽更加接地气,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因此也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认可。维韦卡南达的教导为瑜伽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启示。他的思想不仅深化了人们对瑜伽的理解,也为瑜伽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4.维韦卡南达的社会和文化影响维韦卡南达,作为印度宗教思想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他的思想不仅在宗教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还对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他的思想体系——梵吠檀多瑜伽,融合了印度传统哲学、宗教和文化精髓,为印度乃至全球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社会方面,维韦卡南达提倡的“一体论”和“服务论”等思想,极大地促进了印度社会的和谐与团结。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互助,认为所有人都是宇宙大家庭中的一员,应该摒弃偏见和隔阂,共同追求真理和智慧。这种思想在印度社会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印度社会的多元化和包容性。在文化方面,维韦卡南达的思想为印度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他强调印度文化的独特性和价值,认为印度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传承。同时,他也积极倡导文化交流与融合,认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途径。这种思想不仅促进了印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也为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维韦卡南达的思想还具有强烈的普世价值。他强调人类共同的追求和价值观,认为不同文化和信仰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和理解,共同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这种思想在当今世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推动全球文化的和谐共融。维韦卡南达的思想在社会和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的思想不仅促进了印度社会的和谐与团结,也为印度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他的思想还具有强烈的普世价值,对于推动全球文化的和谐共融具有重要意义。深入研究维韦卡南达的思想及其社会和文化影响,对于我们理解和评价印度宗教思想史以及全球文化交流与融合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5.现代视角下的维韦卡南达思想维韦卡南达是19世纪末印度著名的宗教思想家、哲学家和瑜伽大师,他的思想对印度以及全世界的宗教和哲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现代视角下,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研究和理解维韦卡南达的思想。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维韦卡南达的思想对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融合具有重要意义。他强调了印度教的普遍性,认为其包含了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通过他的演讲和著作,维韦卡南达成功地将印度的哲学思想介绍给了西方世界,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维韦卡南达的教导强调个人的自我实现和精神成长。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关注个人发展和内在潜能的挖掘。维韦卡南达的瑜伽哲学提供了一种系统的方法,帮助人们通过冥想、奉献和服务来实现自我超越,这与现代社会对个人成长和心理健康的关注不谋而合。维韦卡南达提倡宗教多元主义,认为所有的宗教都包含着真理的一部分,而最终的目标是相同的。在当今多宗教并存的世界中,这一思想对于促进不同宗教信仰者之间的和平共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他的观点鼓励人们尊重和理解不同的信仰体系,共同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维韦卡南达的哲学中包含了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他认为人类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当前全球面临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挑战的背景下,维韦卡南达的这一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引导人们重新审视与自然的关系,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尽管维韦卡南达生活在科技不发达的时代,但他对于科技与精神价值结合的可能性表示了开放的态度。在现代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道德和伦理问题。维韦卡南达的思想提醒我们,在追求科技进步的同时,不应忽视精神价值的培养和人性的关怀。6.结论维韦卡南达,作为一位深具影响力的印度宗教思想家,其思想不仅深刻地影响了印度本土,也对全球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通过对他的梵吠檀多瑜伽思想的研究,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印度宗教哲学的精髓,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维韦卡南达的梵吠檀多瑜伽思想强调了个体灵魂与宇宙灵魂的统一性。这一理念不仅为个体提供了精神上的慰藉和指引,也为人类社会提供了和谐共处的哲学基础。在当今世界,面对诸多社会、文化和宗教的冲突,维韦卡南达的思想提醒我们,寻求内在的统一与和谐是实现外在和平的关键。维韦卡南达对于瑜伽实践的强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身心和谐的生活方式。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瑜伽不仅是一种身体锻炼,更是一种精神修行。通过瑜伽实践,个体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达到身心的平衡,这对于提升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维韦卡南达的思想还强调了知识的普及和教育的力量。他认为,真正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灵魂的启迪。这一观点对于现代教育体系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提醒我们在追求知识的同时,不应忽视精神和道德的教育。维韦卡南达的梵吠檀多瑜伽思想不仅在宗教和哲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其对现代社会在精神追求、生活方式和教育理念等方面也提供了深刻的洞见和启示。深入研究和理解维韦卡南达的思想,对于我们理解印度文化、促进世界和平以及推动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这个结论段落总结了维韦卡南达梵吠檀多瑜伽思想的核心要素,并探讨了其对现代社会的深远影响。参考资料:印度瑜伽是源于古老印度的一种强身术,通过肉体和精神的修持达到身心和谐统强身健体和开发人体潜能的作用。印度瑜伽是一个通过提升意识,帮助人们充分发挥潜能的哲学体系及其指导下的运动体系,是一种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和谐统一的运动形式。大约在公元前300年,印度的大圣哲瑜伽之祖帕坦伽利(patanjali)创作了《瑜伽经》,印度瑜伽在其基础上才真正成形,瑜伽行法被正式订为完整的八支体系。瑜伽(Yoga)起源於5000年前古老的印度,神秘思想的倾向很浓厚,绝大多数是以口诀的方式,由师父传给徒弟。大约在公元前300年时,印度大圣哲帕坦伽利(patanjali)创作了《瑜伽经》,印度瑜伽在其基础上真正成形,瑜伽行法正式订为八支体系。帕坦伽利是一个对瑜伽有巨大意义的圣人。他撰写了《瑜伽经》,赋予了瑜伽所有理论和知识,在这部著作里,瑜伽第一次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帕坦伽利被尊为印度瑜伽之祖。瑜伽的起源可追溯到古印度文明,初期的瑜伽行者都是智慧高的科学者,无论冬夏常年在冰雪覆盖的喜马拉雅山脚下向大自然挑战。要想长寿而健康的活下去,就必须面对“疾病”、“死亡”、“肉体”、“灵魂”及人与宇宙的关系,这些都是瑜伽者研究了好几个世纪的问题。他们仔细观察动物,看它们如何适应自然的生活,如何实施有效的呼吸、摄取食物、排泄、休息、睡眠以及克服疾病。根据这些资料,结合人类的身体结构、各个系统,解析精神如何左右健康,研究出控制方法。瑜伽的目的在於使身体、心灵和自然和谐统一,从而开发人体潜能、智慧和灵性。近年在世界多个不同地方流行和大热的瑜伽,不是只是一套流行或时髦的健身运动这么简单。瑜伽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能量知识修炼方法,集哲学、科学和艺术于一身。瑜伽的基础建筑在古印度哲学上,数千年来,心理、生理和精神上的戒律已经成为印度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代的瑜伽信徒发展了瑜伽体系,因为他们深信通过运动身体和调控呼吸,可以控制心智和情感,以及保持永远健康的身体。瑜伽起源于印度,距今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被人们称为“世界的瑰宝”。瑜伽发源印度北部的喜马拉雅山麓地带,古印度瑜伽修行者在大自然中修炼身心时,无意中发现各种动物与植物天生具有治疗、放松、睡眠、或保持清醒的方法,患病时能不经任何治疗而自然痊愈。于是古印度瑜伽修行者根据动物的姿势观察、模仿并亲自体验,创立出一系列有益身心的锻炼系统,也就是体位法。这些姿势历经了五千多年的锤炼,瑜伽教给人们的治愈法,让世世代代的人从中获益。在数千年前的印度,高僧们为追求进入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经常僻居原始森林,静坐冥想。在长时间单纯生活之后,高僧们从观察生物中体悟了不少大自然法则,再从生物的生存法则,验证到人的身上,逐步地去感应身体内部的微妙变化,于是人类懂得了和自己的身体对话,从而知道探索自己的身体,开始进行健康的维护和调理,以及对疾病创痛的医治本能。几千年的钻研归纳下来,逐步衍化出一套理论完整、确切实用的养身健身体系这就是瑜伽。考古学家曾在印度河流域发掘到一件保存完好的陶器,上面描画着瑜伽人物做冥想时的形态,这件陶器距今至少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可见瑜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年代。再简单一点来说,瑜伽是生理上的动态运动及心灵上的练习,也是应用在每天的生活哲学。瑜伽的习练目标是达到对自身心灵的良好理解以及调控,能熟知并掌握肉身感官,由公元前5000年开始,直到(梨俱吠陀)的出现为止,约有3000多年的时期,是瑜伽原始发展,缺少文字记载的时期,瑜伽由一个原始的哲学思想逐渐发展成为修行的法门,其中的静坐、冥想及苦行,是瑜伽修行的中心。由公元前1500年《吠陀经》笼统的记载下来,到了《奥义书》明确的记载瑜伽,到《薄伽梵歌》出现,完成了瑜伽行法与吠檀多哲学的合一,使瑜伽这一民间的灵修实践变为正统,由强调行法到行为、信仰、知识三者并行不悖。大约在公元前300年时,印度圣哲帕坦伽利(patanjali)创作了《瑜伽经》,印度瑜伽在其基础上真正成形,瑜伽行法正式订为八支体系。帕坦伽利被尊为瑜伽之祖。由“瑜伽经”以后,为后古典瑜伽。主要包括了“瑜伽奥义书”,密教和诃陀瑜伽。“瑜伽奥义书”有二十一部,在这些“奥义书”中,纯粹认知,推理甚至冥想都不是达到解脱的唯一方法,它们都有必要通过苦行的修练技术所导致的生理转化和精神体会,才能达到梵我合一的境地。产生出了节食、禁欲,体位法,七轮等,加上咒语、手英身英尚师之结合,是后古典时期瑜伽的精华。19世纪的“克须那摩却那”是现代瑜伽之父。其后的“爱恩加”和“第斯克佳”是圣王瑜伽的领导者。另外印度锡克族的“拙火瑜伽”和“湿婆阿兰达”瑜伽也是二个重要的瑜伽派别。一个练气一个练心。瑜伽发展到了今天,已经成为世界广泛传播的一项身心锻炼修习法。从印度传至欧美、亚太、非洲等等,因为它对心理的减压以及对生理的保健等明显作用而备受推崇。同时不断演变出了各种各式的瑜伽方法,比如热瑜伽、哈他瑜伽、高温瑜伽、养生瑜伽等等,以及一些瑜伽管理科学。在现代,也产生了一些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瑜伽人物,例如艾扬格、斯瓦米·兰德福、张蕙兰等等。不可否认,悠久的瑜伽将会更加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正统的印度“古典瑜伽”包括智瑜伽、业瑜伽、哈他瑜伽、王瑜伽、昆达里尼瑜伽五大体系。不同的瑜伽派别理论有很大差别。智瑜伽提倡培养知识理念;业瑜伽倡导内心修行,引导更加完善的行为;信仰瑜伽是将前者综合并衍生发展而来的;哈他瑜伽包括精神体系和肌体体系;王瑜伽功偏于意念和调息;昆达里尼瑜伽等等。这些不同体系理论的瑜伽,对于修习者来说都是通往精神世界的工具。提倡培养知识理念,从无明中解脱出来,达到神圣知识,以期待与梵合一。智瑜伽认为,知识有低等和高等之别。寻常人所说的知识仅仅局限于生命和物质的外在表现。这种低等知识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获得。然而智瑜伽所寻求的的知识,则要求瑜伽者转眼内向,透过一切外在事物的本质,去体验和理解创造万物之神-梵。通过朗读古老的、被认为是天启的经典,理解书中那些真正的奥义,获得神圣的真谛。瑜伽师凭借瑜伽实践提升生命之气,打开头顶的梵穴轮,让梵进入身体获得无上智慧。业是行为的意思。业瑜伽认为,行为是生命的第一表现,比如衣食、起居、言谈、举止等等。业瑜伽倡导将精力集中于内心的世界,通过内性的精神活动,引导更加完善的的行为。瑜伽师通常采取极度克制的苦行,历尽善行,崇神律己,执着苦行,净心寡欲。他们认为人最好的朋友和最坏的敌人都是他本身,这全由他自己的行为决定。只有完全的奉献和皈依,才能使自己的精神、情操、行为达到与梵合一的最终境界。在哈他(Hatha)这个词中,“哈”(ha)的意思是太阳,“他”(tha)的意思是月亮。他代表男与女,日与夜,阴与阳,冷与热,柔与刚,以及其他任何相辅相成的两个对立面的平衡。哈他瑜伽认为,人体包括两个体系,一为精神体系;一为肌体体系。人的平常思想活动大部分是无序骚乱的,是能力的浪费比如:疲劳、兴奋、哀伤、激动,人体只有一小部分用于维持生命。在通常情况下,如果这种失调现象不太严重时,通过休息便可自然恢复平衡,但是如果不能主动的自我克制和调节,这种失调会日益加剧导致精神和肌体上的疾病。体位法可以打破原有的骚乱,消除肌体不安定的因素,停止恶性循环的运动;通过调息来清除体内神经系统的滞障,通过庞达控制身体的能量并加以利用。如果说哈他瑜伽是打开瑜伽之门的钥匙,那王瑜伽就是通往精神世界的必由之路。哈他瑜伽重在体式和制气,王瑜伽偏于意念和调息。通常使用莲花坐等一些体位法日进行冥想,摒弃了大多数严格的体位法。王瑜伽积极提倡瑜伽的八支分法,即禁制、尊行、坐法、调息、制感、内醒、静虑、三摩地。瑜伽冥想方法很多,但体位姿势大都采用莲花坐,练习冥想时通过意念来感受实体的运动,控制气脉在体内流通,产生不同的神通力。一点凝视法是瑜伽者常常喜爱的一种冥想练习,这通常是在环境幽静的地方,或在山林湖海边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固定的实体中比如克里希那神像或是蜡烛、树叶、野花或是瀑布、流水等等;使自己的精神完全沉浸在无限深邃的寂静中。又称为蛇王瑜伽。昆达利尼证明了人体周身存在72,000条气脉,七大梵穴轮,一根主通道和一条尚未唤醒而处在休眠状态的圣蛇。通过打通气脉,使生命之气唤醒那条蛇,使他穿过所有的梵穴轮而到达体外,一旦昆达利尼蛇冲出头顶的梵穴轮,即可获得出神入化的三摩地。现在练习昆达利尼瑜伽的人是相当少的,因为昆达利尼对人的要求很高,经常练习数十年至久的瑜伽者并没有获得任何神通力或是三摩地境界。昆达利尼瑜伽是瑜伽中较为难以练习的方法,只有持之以恒方可获得力量。TantraYoga。密宗,又称密教(EsotericBuddhism),国外又称怛特罗(Tantra)佛教;也称真言乘(Mantra-Yana)、持明乘(Vidya-dhara-yana)、密乘(Esoteric-yana)、果乘(Phala-yana)、金刚乘(Vajra-yana)。它是公元7世纪到12世纪以后印度大乘佛教一部分派别与婆罗门教相结合的产物。密宗的传承体系,是大日如来授法金附萨堙,释迦逝世后八百年时,龙树开南山铁塔,亲从金刚萨棰受法,后传龙智,龙智传金刚智和善无畏。唐开元年间,善无畏、金刚智及金刚智的第子不空先后来中国输入密教,成为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在中国汉地传两世后衰微。与密教传入汉地差不多同时,密教也传播至中国西藏地区。8世纪中后叶,著名的密宗大师莲花生来到西藏,帮助信佛的藏王赤松德赞(755—797在位)“调伏众魔”,战胜了西藏本地的原始巫教——苯教(Bonpo),同时,莲花生将已含有密宗四部修法之最高阶段的无上瑜伽密的印度因陀罗部底系金刚乘密教传入西藏。公元13世纪初,佛教在印度泯灭后,唯有西藏佛教保留了密宗四部修习的完整形态。形成了藏密系统。密宗无上瑜伽“乐空双运”双修法的生理学根据便是三脉七轮及“军荼力蛇”学说。所谓“乐空双运”,即是密宗无上瑜伽密的教义及特别修行法。其理论根源于密宗《大日经》与《金刚顶经》。藏密瑜珈的特色为复杂曼陀罗图案(Yantra)、详密的宗教仪轨、不对外公开的内容、上师加持、利用性能量引出生命能量的修练法、变换物质的练法、红教大圆满法、白教大手印法等等。在帕坦伽利的《瑜伽经》里,八分支法瑜伽也被称做阿斯汤嘎瑜伽(AstanghaYoga),是最古老的瑜伽练习体系。阿斯汤嘎瑜伽是一项严格的练习。世界流行的练习方式是由印度瑜伽师Pattabbi?Jois创立的。阿斯汤嘎瑜伽分为基础级、中级、高级3种级别。每种级别的动作编排是固定不变的,都以5遍太阳祈祷式A和B开始,中间有大量的体位姿势练习,最后以倒立和休息术作为结束。这样连续不断动作练习的目的,在于消耗大量热量,以清洁身体,排出毒素。阿斯汤嘎瑜伽均衡地锻炼了身体的力量、柔韧度和耐力。欧美国家很多健身爱好者都热衷于此。在西方,这种瑜伽也被称作“力量瑜伽”。国内一些瑜伽馆已经开设阿斯汤嘎瑜伽课程,受到年轻人的欢迎,但大多以初级为主。适合:这种瑜伽对练习者体能素质要求很高,每个级别里的体位姿势固定不变,因此要求练习者身体健康,并且及有耐心。注意:初学者、体弱多病的人、修习瑜伽时间不长的人不适合这种瑜伽。因为强度大,更不要盲目追求完成动作,而忽略身体的承受能力。一旦感觉体力透支、呼吸急促,请停止练习。如果身体出现疼痛,也说明超过了可以承受的极限。切记从初级入手,从易从缓,逐渐加强练习力度。也可以将哈他瑜伽和阿斯汤嘎瑜伽交替练习。88岁的艾扬格大师是艾扬格瑜伽的创立者。有人说,这一体系的瑜伽是初学者、病人、中老年人的福音。艾扬格从小体弱多病,最初练习哈他瑜伽是为了强身健体,并且一度大到很高的境界。60岁左右时,艾扬格经历了一场车祸,严重的伤害使他连最简单的体位姿势都不能做了。经过9年时间,凭借超乎常人的毅力和努力,艾扬格终于恢复了健康。艾扬格深刻体会到身有疾病的痛苦,以及瑜伽所带来的神奇恢复功效,由此创建了著名的、具有治疗效果的艾扬格瑜伽体系。艾扬格瑜伽被公认为最讲究体位练习方法,它可以协调身体平衡,对疾病治疗效果很好。练习艾扬格瑜伽,需要特别关注身体各部位的细节,善于利用各种辅助道具。这种课程的设置缓慢而有节制。姿势的稳定能够促进呼吸的深长,意识的专注集中可以提升精神力量。国内上尉开始传授这一体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就会传入中国。很多人通过练习艾扬格瑜伽恢复了健康,但如果性格急躁会觉得过于沉闷。特点:各种各样令人眼花缭乱的辅助道具,是艾扬格瑜伽与传统瑜伽最大的不同。其中的很多姿势都要用木块、长凳、沙袋、毯子、垫枕、布带等辅助工具来完成,这样还可以加大动作幅度。也让很多看似遥不可及的动作不再复杂,从而使不同身体程度的学员同样受益。注意:艾扬格瑜伽以安全缓慢著称,可以磨练毛躁的性情。但正如很多瑜伽师指出的,过于依赖器械道具的一个不良后果是培养了人的懒惰意识,忽视自身体能的增加。学习这种瑜伽体系时,要尽可能地挖掘身体潜力,最终扔掉工具而不是终生依赖。流瑜伽,也有人称其为“流程瑜伽”。传自西方,是哈他瑜伽与阿斯汤嘎瑜伽的混合体。它的教义和难度介于两者之间。流瑜伽每个级别的初始动作也是从太阳祈祷式A和B开始,练习数次,而后进行单个动作练习,最后以倒立和休息术结束。阿斯汤嘎瑜伽里最经典也是最累人的Vinyasa动作被简化甚至不用了,从而节省了练习者的体力。它比传统的哈他瑜伽在体能消耗更大。流瑜伽在欧美国家较为盛行。国内也有不少瑜伽馆教授流瑜伽,考虑到国人的身体素质比较一般,这种瑜伽形式便于接受。适合:健康的年轻人,想减肥排毒的人,哈他瑜伽修炼半年以上。不建议体弱多病者练习。特点:流瑜伽的初级类似哈他瑜伽,适合普通人练习。中级以上难度逐渐增加,这是为将来练习阿斯汤嘎瑜伽做准备,因此不建议初学者练习这种瑜伽。注意:流瑜伽的动作编排连绵而流畅,体力不好的人可以在中途做短暂休息,以保存体力。之所以也被称作“流程瑜伽”,是因为动作是固定,好比固定流程,所以对锻炼耐心很有帮助。印度人比克若姆在美国创立了热瑜伽体系,一经推出便轰动了整个瑜伽界。尽虽然这种练习方式被一些古典瑜伽师认为不符合传统观念和规范,但热瑜伽无疑拥有忠诚的追随者。热瑜伽对场地和温度的要求十分严格,练习者要在38℃以上的高温环境下练习26个基本姿势,基本上10分钟后就会大汗淋漓。热瑜伽对于减肥、排毒、雕塑身材都有很好的效果,是比较流行的创新练习方法。适合:身体健康,没有大病或者患病隐患的人,想减肥排毒的人。心脏病、高血压、严重眼耳疾病、糖尿病、大病初愈、产妇,亚健康的人不适合练习。经常光顾健身房、注重锻炼的人比较容易接受。如果你平时很少运动,建议慎重选择。可以先试练一下,看看身体是否能接受。特点:出汗可以带走体表的毒素,净化神经系统。传统的哈他瑜伽和阿斯汤嘎瑜伽以体位姿势使练习者出大量的汗,从而达到排出体内垃圾的目的。热瑜伽的高温环境代替了大量辛苦的练习,普通人进去之后,即使不做任何练习也会出汗。很多明星都靠热瑜伽减肥,国内尝试这种瑜伽体系的人也越来越多。常温时肌肉和筋腱比较僵硬,而在高温环境下,你会发现身体柔韧度出奇的好,从而对自己产生信心。这也是热瑜伽的一大特点。注意:一旦出现出汗过多、脱水、恶心、疲劳过度、腹痛等症状,请马上停止练习,出去通风。如果试过几次后症状依然没有改善,说明你的体质不适合这种瑜伽体系,建议选择其他的。练习时要带毛巾和水。练习后不要立刻洗澡,等汗液干透,毛孔收缩后再洗,更有利于毒素排出。孕妇练习瑜伽可以增强体力和肌肉张力,增强身体的平衡感,提高整个肌肉组织的柔韧度和灵活度。在妊娠的第一阶段,孕妇做任何费力的身体操练常常会不能坚持而最终放弃。建议孕妇从妊娠第4个月开始进行锻炼。对没有流产史、积极健康的未来母亲,只要觉得准备好了就可以开始进行一些轻柔的增强身体力量和提高肌肉柔韧性和张力的锻炼。在整个妊娠过程中,孕妇可以练习不同的不同的瑜伽姿势,但必须以个人的需要和舒适度为准,瑜伽的练习因人而异,必须与人的身体状况协调。练习时如有不适感。可以改用更适合自己的练习姿势。孕妇练习瑜伽可以增强体力和肌肉张力,增强身体的平衡感,提高整个肌肉组织的柔韧度和灵活度。同时刺激控制荷尔蒙分泌的腺体,增加血液循环,加速血液循环,还能够很好地控制呼吸。练习瑜伽还可以起到按摩内部器官的作用。针对腹部练习的瑜伽可以帮助产后重塑身材。但是要注息的是,瑜伽并不是使怀孕和分娩更为安全顺利的唯一方式。瑜伽只是在整个妊娠过程当中帮助孕妇进行适当锻炼。“分娩”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因此大多数孕妇在分娩来临前会感到恐俱和不安,这是很正常的现象。练习瑜伽可以让这个过程变得轻松简单并有助于孕妇在产前保持平和的心态。在方兴未艾的瑜伽热潮中,双人瑜伽渐渐受到关注。和个人修习相比,双人瑜伽更重视分享、交流和互助,在增加了瑜伽乐趣的同时,练习者之间的爱,友情,信任,合作精神也随之提高。顾名思义,双人,可以是夫妻、父母、朋友、情侣。甚至是想提高工作配合程度的同事或者想增加合作机会的生意伙伴等。但是由于有很多的身体接触,显然,在动作选择和课程设计上我们是要因人而宜的。瑜伽之祖帕坦伽利(patanjali)撰写的《瑜伽经》,赋予了瑜伽所有理论和知识,在这部著作里,他阐述了瑜伽的定义、瑜伽的内容、瑜伽给身体内部带来的变化等等。在帕坦伽利之前,瑜伽已经有了很长的实践期,但是没有任何人给瑜伽一个系统的解释,帕坦伽利创造了一个整体的瑜伽体系。帕坦伽利指出,瑜伽不是一种理论,不是存在与理论之上的,它更多的是一个实践,如果要成为一位真正的瑜伽人,不是理论瑜伽,而是实践瑜伽,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瑜伽人。帕坦伽利对瑜伽目的明确到:瑜伽教授你如何控制你的大脑(CHITTA)。从宗教上说,《瑜伽经》是属于婆罗门教哲学,这和佛教是既有区别也有联系的。婆罗门教认为:万物有一个最高的本体----梵。(强调灵魂的属性)但是《瑜伽经》所述内容和佛教禅定的方式是基本相一致。因为瑜伽是佛学的修行技法。正如印度帕坦伽利瑜伽学院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执行总监吕萨先生所说:“瑜伽是灵魂的科学,是修行的科学,是所有宗教的基础,所有宗教修行的最根本道理与方法在《瑜伽经》里都说尽了。瑜伽好比是面粉,而世上各种宗教好比包子、馒头、面包、蛋糕等等。”婆罗门教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印度河文明的时期,婆罗门教认为万物有最高实体----梵,修行者的至高境界是要“梵我合一”。瑜伽经由梵文写成,在翻译上非常困难。现存的英译本有数十种之多,但译法各有不同,有时分句也不一样。伟大的瑜伽圣者帕坦伽利所著《瑜伽经》是瑜伽学派的根本经典。经文记载了古印度的大师们关于神圣、人、自性、物质观、身体、精神、梵文语音几乎所有范围的深邃的论述。《瑜伽经》指引瑜伽者完成性灵的旅程,书中充满对身心世界的探索,告诉人们最为根本的道德,书中的所有智慧并不能被后人完全解释,历代大师不断的撰写关于《瑜伽经》的书籍。瑜伽经的思想在瑜伽者的生活中处处的体现。《瑜伽经》大约成书为公元前三百年,而历史文物表明瑜伽公元前3000年在印度就有相关的修炼了。帕坦伽利的伟大在于他不加偏见地系统整理了当时流行的各种宗派,又结合古典数论的哲学体系,从而使瑜伽为印度正派哲学所承认,瑜伽也因此影响了印度的各种哲学而取得了印度文明的核心地位。瑜伽(梵文Yoga音译)本意是“和谐、统一”的意思。起源於印度,已有五千年历史。它有八千多种不问的体位法,针对人体脊柱、肌肉等进行锻炼;通过特有的呼吸法来按摩腹腔内脏,调节内分泌;通过清洁法治疗胃肠的疾病;通过冥想和休息术来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解除疲劳,使心灵宁静、安详,从而更好的工作和学习。历史久远的瑜伽,其科学价值是被传承至今的理由。瑜伽在当代的价值已很少被视为哲学去思考和推理,人们更愿意取其有效的成果去实践和练习,早在十几年前,在欧美、日本、东南亚等一些国家瑜伽就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方式了,从孩子到老人,从好莱坞的明星(如:Madonna)到普通的工人都把瑜伽作为保持身体健康、缓解压力的法宝。瑜伽把人们从愚昧无知引向智慧。由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无知,致使身心承受焦虑和苦痛的折磨,使人们多种疾病缠身。通过瑜伽的修炼,可把人的愚昧无知变成智慧,疾病也从此痊愈,身心一年比一年健康。瑜伽学说提出的准则和建议,不仅可以帮助病人康复,而且使人更健康。印度老山檀是属植物界中的檀香科。檀香素有“香料之王”“绿色黄金”之称,包括白檀、黄槽和紫檀三种,其中黄檀是指“真正”的檀香。它取自檀香科乔木檀香树的木质心材或其树脂,愈近树芯与根部的材质愈好。檀香属植物大约有10种,但因其生长条件苛刻,全球仅分布干印度东部,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等湿热地区,以印度所产的“老山檀”为上乘之品,通常色质偏黄、油质丰富,材表光滑致密、香气醇正。印度老山檀主要分布在印度,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及印度尼西亚等地,中国台湾地区也有栽培,檀香树非常娇贵,幼苗期必须寄生在凤凰树、红豆树、相思树等植物上才能成活,通常要数十年才能成材,是生长速度最慢的树种之一。印度老山檀一般呈黄褐色或深褐色,存放时间愈长则颜色愈深。檀香气味醇正,香味穿透力强,可逆风传香,其香气分子也属于不太活跃型,因此留香时间非常持久,是香水中常见的定香成分。檀香与其他香材搭配,能提升香气,因此多种香材配制的“合香”都会用到檀香。檀香也分为白檀、黄檀、紫檀等品类。“皮质而色黄者为黄檀,皮洁而色白者为白檀,皮腐而紫者为紫檀,并坚重清香,而白檀优良。”檀香,佛家谓之“栴檀”,素有“香料之王”、“绿色黄金”的美誉。它取自檀香科乔木檀香树的木质心材(或其树脂),愈近树心与根部的材质愈好。常制成木粉、木条、木块等或提炼成檀香精油。用檀香制香历来被奉为珍品,檀香单独熏烧,气味不佳;但若能与其他香料巧妙搭配起来,则可“引芳香之物上至极高之分。”佛家对檀香更是推崇备至,以至佛寺也常被尊称为“檀林”,“旃檀之林”。佛家习称檀香为“栴檀”,意思是“与乐”,“给人愉悦”。如《慧琳音义》所记:“栴檀,此云与乐,谓白檀能治热病,赤檀能去风肿,皆是除疾身安之乐,故名与乐也。”“赤檀”即“紫檀”,紫檀木刚采伐下来的时候,心材呈鲜红或橘红,久露在外才慢慢变为紫红,所以紫檀也被称为赤檀。佛经中多见的“牛头旃檀”,则是指北俱芦洲的秣刺耶牛头山所出产的一种品质最优的白檀。一般来说有老山檀木与新山檀木之分,这个由来,传说是很久以前的香料进口商,因为印度的檀香很难出口,就从其他的地方开发。进口以后,消费者发现和以前的不太一样,进口商就说:“以前是比较深山地区的,年代比较久,叫老山,已经砍伐完了。这一种是比较浅山的,是新的。所以就叫新山。”后来现所谓的“老山”就指印度所生产的檀木,新山是新开发的其他地区所生产的。印度老山檀主要分布在印度,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及印度尼西亚等地,中国台湾地区也有栽培。近闻,常带有刺鼻的香味和特殊的腥气,所以制香时往往要先搁置一段时间,待气息沉稳醇和之后再使用,有存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檀香,这时檀香木的香味已经非常温润、醇和可谓檀香极品之极品。又有称其名为“老山檀”,而砍伐之后随即使用的称为“柔佛巴鲁檀”。檀香树是一种半寄生植物,生长极其缓慢,通常要数十年才能成材。是生长最慢的树种之一,成熟的檀树可高达十米。檀香树非常娇贵,在幼苗期还必须寄生在凤凰树、红豆树、相思树等植物上才能成活。固而檀香的产量很受限制,人们对它的需求又很大,所以从古到今,它一直都是即珍稀又昂贵的木材。檀香树非常娇贵,幼苗期必须寄生在凤凰树、红豆树、相思树等植物上才能成活,通常要数十年才能成材,是生长速度最慢的树种之一。印度老山檀木材是贵重的工艺材料,其木质细致,香味恒久,防虫防腐,多用于雕刻佛像、人物和大象等动物造型,制作檀香扇、珠宝箱、首饰盒、拐杖等。从檀香木中提取的檀香油是自然界所有花草树木提炼香精中价格最昂贵的,也是配制其它各种高档香水、香精必备的基础定香剂。正是因为如此,它已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日用品、宗教用品,乃至保健食品和香烟加工业。印度老山檀一般呈黄褐色或深褐色,存放时间愈长则颜色愈深。檀香气味醇正,香味穿透力强,可逆风传香,其香气分子也属于不太活跃型,因此留香时间非常持久,是香水中常见的定香成分。檀香与其他香材搭配,能提升香气,因此多种香材配制的“合香”都会用到檀香。老山香,也称白皮老山香或印度香,产于印度,一般条形大、直,材表光滑、致密,香气醇正,是檀香木中之极品。地门香,产于东帝汶。地门香,“Timor”之音译,多弯曲且有分枝、节疤。雪梨香,产自于澳大利亚或周围南太平洋岛国的檀香,其中斐济檀香为最佳。雪梨香一般由香港转运至内地。一般条形较大多直、纹理通直或微呈波形甚至有纹理交错现象,纵切面有布格纹(木材学上叫波痕,也即像瓦屋上瓦片层层堆积状结构,又叫叠生结构)。心材呈圆柱形或稍扁,生长年轮不大明显至不明显,树龄越老,年轮越不明显;纵向木纹不大明显至不明显,树龄越老,纹理越不明显。表面淡黄棕色,放置日久则颜色较深,转为黄褐色、深褐色以至红褐色(**人以其作乐器认为颜色深红者为最佳材质)。树龄越老,心材色泽越深。外表光滑细致,或可见细长的纵裂隙。纵劈后,断面纹理整齐,纵直而具细沟;质致密而坚实,极难折断,折断后呈刺状。木材具油性,含白檀油通常为5%-6%,根部心材产油率可达10%。本品粉末燃烧时,有浓郁的檀香气,具异香,燃烧时更为浓烈,性温、味微苦、微辛辣。黄檀香色深,味较浓;白檀香质坚,色稍淡。制造器具后剩余的碎材,称为檀香块,大小形状,极不规则,表面光滑或稍粗糙,色较深,有时可见年轮,呈波纹状。以之为药材,以色黄、质坚而致密、油性大、香味浓厚者为佳。粉末淡黄棕色。质地:坚硬、细腻、光滑、手感好,气干密度为87—97。按照色泽有人把老山檀香木分为:黄肉、红肉、黑肉。老龄檀香木密度大,油性足,颜色为深褐色,沉水,也有木材头沉尾浮的半沉半浮现象。酒精浸泡测试,浸出色清淡,久之为红褐色,含檀香色素(santalin)、去氧檀香色素(deoxysantalin),浸液不可以做染色原料。香气持久、气味醇厚,与香樟、香楠刺鼻的浓香相比,略显清淡、自然,且有香甜味。放置时间过久,香味不甚明显,但用刀刮表面或以锯子锯开,香气依旧。老山檀香木在密封下有絮状或粒状白色结晶体析出,但是这个不是判别檀香木的捷径。有人认为密封下有晶莹剔透的絮状结晶体析出可以作为鉴别绿檀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但是红木等也有白色结晶体析出现象,这个说法可能不大可靠。显微鉴定:①含晶厚壁细胞类方形或长方形,直径约至45μm,壁厚,于角隅处特厚,木化,层纹隐约可见,胞腔内含草酸钙方晶;含晶细胞位于纤维旁,形成晶纤维。②草酸钙方晶较多,呈多面形、板状、鱼尾形双晶及膝状双晶等,直径22-42μm。③韧型纤维成束,淡黄色,直径14-20μm,壁厚约6μm,有单纹孔。④纤维管胞少数,切向壁上有具缘纹孔,纹孔口斜裂缝状,少数相交成十字形。⑤具缘纹孔导管直径约至64μm,常含红棕色或黄棕色分泌物。⑥木射线宽1-3列细胞,壁稍厚,具单纹孔。⑦管状分泌细胞有时可见,细狭,直径在16μm以下,内贮红棕色分泌物。⑧黄棕色分泌物散在,类圆形、方形或不规则块状。挥发油滴随处可见。印度是世界上受宗教影响最深的国家之一,宗教的影响深入到它的社会与文化的每一部分。宗教在这个国家及其绝大部分人民的生活中扮演中心和决定性的角色。印度被称为宗教博物馆,其中最重要的宗教是印度教,全印有约83%的人口信仰印度教。印度教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世纪雅利安人创立的婆罗门教,公元8世纪左右,商羯罗吸收了一些佛教和耆那教的教义,发展成为印度教。该教综合了多种信仰,非常复杂。德里苏丹国时期,伊斯兰教传入了印度。英国殖民后,将英属印度分为以印度教为主的印度和伊斯兰教为主的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印度是世界宗教发祥地之一。直到现代,绝大部分印度人仍然笃信宗教。宗教与印度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深入到印度绝大多数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印度,不管是城镇,还是乡村,是工厂,还是学校,从几岁、十几岁的儿童,到几十岁的老翁,他们同你交谈之间,一定会问“你信什么教.”当你回答不信任何宗教时,许多人甚至青年学生都会感到惊奇,和不可思议。在印度,可以说处处有神庙,村村有神池。在一些地区,街上的行人路过一座神庙,便会停下来,转身跨进庙门,举手击几下吊着的小铜钟,然后在一个容器里放一些钱,接着双手合十,闭上眼睛,祈祷片刻。之后再继续赶路。前边若再遇到一座神庙,又会重复一番。白天,在大街十字路口的庙内或路边的庙中,总有不少信徒赤脚盘腿席地而坐,全神贯注地听祭司向他们讲述各种神话故事。由于印度是个宗教盛行的国家,宗教在人们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印度人看来,宗教至关重要,认为没有宗教就没有生活,这种思想体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信仰宗教,按宗教教义行事。绝大多数人从早到晚,从生到死,一举一动,无不与宗教联系起来。印度教将人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婆罗门的地位最高,其余种姓的社会地位依次降低。各种姓都有自己的道德法规和风俗习惯,一般不能互相通婚。除了这四个种姓以外,还有一种被排除在种姓之外的人——贱民,即所谓“不可接触者”,圣雄甘地将贱民称为哈里真(意为神之子),印度独立后统称达利特(意为受压迫的人)。他们的社会地位最低,最受歧视,好像被排斥在社会之外。印度教种姓制度下的妇女地位低下,支持童婚,寡妇的境遇悲惨。种姓制度把印度教社会分成若干社会集团,集团之间有高低之分,贵贱之别,给印度社会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虽然印度经历了经济的现代化以及有关禁止歧视以及结束阶级结构的法律的制订,种姓制度在印度社会的地位依然重要。伊斯兰教是印度的第二大宗教,4%的印度人信仰伊斯兰教。由于印度人口增长速度很快,印度已经超过印度尼西亚,成为是世界上穆斯林最多的国家。伊斯兰教是在公元8世纪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而传播到印度的,公元10世纪后,北印的大多数王朝统治者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特别是莫卧儿王朝,印度也因此留下了相当多的伊斯兰教建筑。作为外来宗教的伊斯兰教和本土的主要宗教印度教在印度导致了一系列的宗教冲突,印巴分治局面也是因为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矛盾造成的,在印巴分治时造成了宗教仇杀的惨剧。在现代,印度这两个主要教派依然存在深刻的矛盾。锡克教、佛教和耆那教都是起源于印度的宗教,不仅在印度,在全世界都有一定的影响。基督教、祆教、犹太教也是有影响的宗教,但人数稍少。印度是一个政教分离的国家,坚持世俗主义。宗教对其政治具有巨大的影响。在印度,绝大多数人都信奉宗教。根据1991年的人口普查数据,人口的82%左右信奉印度教,12%左右信奉伊斯兰教。还有基督教徒,占人口的32%;锡克教徒,占1.99%;佛教徒,占77%;耆那教徒,占41%,其他宗教如拜火教、犹太教的信仰者约占43%。各种宗教信徒的人口构成已发生一些变化,但基本格局依然如故。印度教信众超过人口的82%,也就是说多达8亿以上的人口信奉该教。印度教由大约形成于公元前10世纪的婆罗门教发展而来。印度教是多神教。据说,印度教的神有33亿之多。印度教经典繁多,教义十分繁杂,它既有崇尚神明的理论,也有一些无神论的思想。它既是一种禁欲的宗教,又是一种纵欲享乐的宗教,而在实际生活中,它则变成一种哲学、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风俗习惯。正如马克思所说:“这个宗教既是纵欲享乐的宗教,又是自我折磨的禁欲主义的宗教;既是林加(男性生殖器)崇拜的宗教,又是扎格纳特的宗教;既是和尚的宗教,又是舞女的宗教。”印度教的组织形式比较松散,但也有一种独特的社会组织形式,即所谓的“种姓制度”。这种制度的典型特征是社会分隔等级制度、饮食与社交限制、不同集团具有不同的世俗和宗教权利、职业世袭以及内婚制和顺婚制(即高等种姓的男子可娶较低种姓的女子,反之则被视为大逆不道)。印度教的宗教仪式相当繁复。一个正统的印度教徒一生中要经过家庭祭祀和公共祭祀的16种圣礼。伊斯兰教在印度的地位仅次于印度教,信奉者约有1.2亿左右,公元8世纪前后由阿拉伯传入印度。15~18世纪莫卧儿帝国时期,伊斯兰教在印度得到迅速发展,并被定为国教,作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工具,伊斯兰教统治印度长达几个世纪。泰姬陵和其他陵墓是莫卧儿王朝的礼物不少印度教徒特别是那些低种姓的印度教徒,由于倾慕该教教友平等的思想,纷纷改宗信奉,当然也有一些是被迫改宗的。安得拉邦,80%属于逊尼派。印度穆斯林分两种,一种是移民叫阿失拉夫,一种是本土皈依者。阿失拉甫头两者是阿拉伯人,后两种是普什图人与蒙兀儿人,本土皈依者是贱民与首陀罗占绝对多数。基督教信徒超过2000万,是除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以外信众最多的宗教。教徒主要分布在南部诸邦,其中以喀拉拉邦为最,其次分布在印度东北部和一些大城市。相传,基督教于公元1世纪时就已传到印度。由于基督教主张只有一个上帝、人皆平等、人皆兄弟,因此在种姓制度盛行的印度颇受欢迎,不少低种姓的印度教徒皈依该教。由于传教士的说教和教会的善举(如在落后地区修路架桥、建立医院、学校、孤儿院等),影响不断扩大。锡克教是在伊斯兰教影响下经过改革的一个印度教教派。它原是印度教一个反对种姓的支派,是对婆罗门统治和教义的一种反叛,后来又在反对穆斯林的统治中形成了军事力量。它的产生受到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两方面的影响,可以说是两大文化融合的产物。大约400年前,锡克教创立于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邦,创立者是那纳克(生活于1469~1538年间)。该教强调信仰的真神,认为各种宗教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主张业报轮回,提倡修行,但反对印度教的祭祀制度和一切形式的礼仪,反对任何形式的偶像崇拜,反对种姓制度,反对寡妇殉葬和重婚,主张消除教派间的对立和冲突。锡克教的主要特征可概括为“四反五K”。“四反”,即反对禁欲,反对繁琐的祭祀礼仪,反对多神论,尚武但反对强权政治。“五K”是锡克教徒毕生实践的五件事的印地语缩略语,即Kesh(蓄发留须);Kanga(佩戴长梳);Kachh(包裹头帕),Kara(右手戴钢镯);Krpan(身配短剑)。锡克教徒男子名字后面均加“辛格”(意为狮子)二字,以勇猛彪悍著称。2001年,印度有1930万锡克教徒。现代许多锡克教徒还住在旁遮普——世界最大的锡克人省份和锡克人的发源地或家乡。其余的主要集中在邻近的哈里亚纳邦和新德里。最著名的锡克教庙宇是金庙,位于旁遮普邦的阿姆利则。许多锡克人在军队服役。印度前总理曼莫汉·辛格也是一名锡克教徒。旁遮普是锡克教徒的精神家园,也是印度一个锡克教徒占多数的邦。佛教是其诞生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达毗罗卫王国(今属尼泊尔),由始祖释迦牟尼于公元前6世纪创立的。佛教在印度曾获很大发展,一度近乎普及整个次大陆。孔雀王朝时达到鼎盛。当时,阿育王大力推行佛教,实行“大法”,使得佛教空前发展。贵霜王朝时代,佛教仍有发展。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开始急剧衰落。19世纪开始出现复兴,20世纪50年代以来僧众人数有所增加,但总的来讲,势力比较弱小。耆那教创立时间与佛教相仿,也是公元前6——前5世纪前后。它是当时反对婆罗门教的主要思潮之一,后分裂为天衣派(裸体)和白衣派,中世纪时得到广泛传播,一直保存至现代。耆那(Jain)本身的意思是胜利者,是该教传说中的人物筏陀摩那的称号。耆那教在印度一直得到稳步发展,这一点与佛教的情况完全不同。据统计,该教在全印共有4万多所寺庙。它还向印度以外的地方传播,在斯里兰卡、伊朗、阿富汗和阿拉伯国家均有不少信徒。耆那教和印度教、佛教和锡克教是起源于印度的四种主要达摩系宗教之一。总体上,尽管耆那教徒只占印度总人口的4%(大约420万),他们在印度社会中的地位却相当显要。绝大部分印度的耆那教徒都生活富足。他们所拥有的权力和财富与较少的人口很不相称。按照2001年印度人口统计,耆那教徒的识字率最高,达到1%,而全国平均水平只有8%。祆教(Zoroastrianism)是古代波斯的宗教,仍在印度流传,信徒称为帕西人。许多世纪以前在的伊朗,祆教徒遭受到穆斯林统治者的迫害而逃到印度,被一位印度国王保护并安置他们在印度西部古吉拉特的Sanjan。在近现代印度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中,印度的宗教派别的关系与古代相比有不少变化。古代的印度宗教关系,先是以婆罗门教与佛教的关系最为引人注目,后来伊斯兰教在古印度广为传播后,与原来的印度本土宗教的关系成为宗教关系问题上的中心。而在近现代,引人注目的除了伊斯兰教与印度教的关系外,还有西方传入的宗教和印度本土宗教的关系、锡克教与其他宗教的关系等。印度近现代的教派冲突发生较多也是宗教关系方面的重要特点。基督教在4世纪传入印度的影响极小。6世纪时,在印度马拉巴尔地区已有数百基督教徒。但该教在印度获得较大发展是在近代。西方文化传入印度的一个重要方式是传教活动。不少西方传教士是随欧洲人在印度贸易活动的扩大和发展来到印度的。欧洲的基督教徒向印度传教不完全是采用和平方式(尤其是在早期),如葡萄牙的圣方济会的传教士在16世纪初到达果阿时,就曾把当地的印度教寺庙摧毁,16世纪中期,他们在果阿成立耶稣会,后又设立宗教法庭,对异教徒进行残害。他们在对待印度伊斯兰教信徒时所使用的手段尤为严厉,曾残酷地拷打和焚烧这些信徒。20世纪30年代,基督教在印度已有数百万信徒。在印度摆脱英国统治后,基督教在印度仍有相当的势力。在南印度有统一领导天主教与新教的基督教会,在北印度也有印度天主教主教会议等组织。印度近代的一些著名思想家也受到基督教等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如被称为“近代印度之父”的印度宗教与社会改革家罗易就著有《耶稣的教训——和平与幸福之引导》(thePreceptsofJezus:TheGuidetoPeaceandHappiness)、《一神论者的赏赐》(TuhfatulMuwabbiddin)等著作,积极向国人介绍欧洲思想,倡导印、西交流。伊斯兰教在近代印度社会中有着重要的影响。16世纪上半叶,莫卧尔王朝建立。印度伊斯兰教成为印度思想界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之一。在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后,伊斯兰教和印度教同时在印度发挥重要影响,为殖民当局所重视,但伊斯兰教教徒与近代印度其他宗教教派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自伊斯兰教在南亚次大陆传播后从来没有间断过。在印度近代,伊斯兰教与其他宗教派别类似,内部也出现了一些宗教改革运功。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后,现代印度的伊斯兰教徒约占印度人口的十分之一以上。伊斯兰教在现代印度有不少组织,如印度穆斯林联盟、伊斯兰促进会等。印度近代的一些伊斯兰教的思想家也认真考虑与其他宗教的关系。如达拉·希库就是其中较著名的人物。他虽然信奉伊斯兰教,但对印度传统的宗教哲学亦有深入的了解,并试图使二者相融合。他认为印度教的圣典《奥义书》和伊斯兰教的圣典《古兰经》在教义上是一致的,一切事物的最高实在既是潜在的,又是显现的。锡克教在发展中建立了自己的武装,曾多次与莫卧尔王朝发生冲突,与这一王朝的军队作战。在英国把印度变成殖民地之后,锡克教曾展开反英斗争。19世纪,锡克教中出现了一个辛格运动大会。这个组织的主旨是要使锡克教成为独立的社会集团,与印度教对抗。20世纪又成立了阿卡利党,这是一个宗教与政治密切结合的组织,经常开展为保持此教独立存在和维护教徒利益的斗争。印度独立后,锡克教曾多次与国大党政府发生冲突,常常受到镇压。与印度教教徒的对抗事件也屡屡出现。锡克教有自己的一些特定的习俗,如男婚女嫁要在锡克教教徒之间进行,不与异教徒通婚等。印度近现代的教派冲突经常发生,而且屡屡酿成流血事件。其中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冲突最为突出。这里面较典型的是阿约提亚的寺庙冲突。阿约提亚是印度北方邦的一座古城。1528年,信奉伊斯兰教的莫卧尔帝国皇帝巴卑尔下令在这一城内建了一座清真寺,而印度教教徒则认为阿约提亚是印度教毗湿奴神化身之一的罗摩王子生长的王宫所在地,并反对将清真寺建在罗摩庙上。两教信徒由此发生了较大的冲突。冲突持续了几百年,一直延续到21世纪。如1855年,印度教信徒和穆斯林的阿约提亚寺庙之争导致了75人死亡。1992年,同一寺庙之争又导致三干多人丧生。2002年,两教在此问题上的冲突造成七百多人死亡。印度其他地区的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教派冲突也不时发生。古代印度在近现代演变成不同的政治实体,这与此地区的宗教对立及民族矛盾有着直接的关系。在英国殖民时期,南亚次大陆上形成的主要政治实体是相对统一的。而在这个政治实体的统治区域,民众的主要信仰是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在这两大宗教影响下,形成了不同的政治与经济的利益群体。不同的利益群体有不同的政治要求,这种要求在遇到该地区内外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就出现了后来的政治实体分化。这是政治矛盾、民族矛盾与宗教派别矛盾融合在一起产生的结果。印度远古的宗教形态在印度河文明(约公元前2500年至1750年左右)的一些遗址中能有所发现。在这一文明的遗址中,可以见到许多神的雕像。但就文献来说,现存印度最古老的有关材料是《吠陀》(时间范围大致在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800年左右)。《吠陀》的最初形态是印度上古先民口头创作的一大批赞歌或祭词等。这之中包含大量宗教方面的内容。《吠陀》赞歌等中记述了当时印度人的种种宗教观念,如关于神的观念,关于超人或超自然的种种神奇力量的想象,关于祭祀等行为能给人们带来结果的信念等等。这类观念最初是分散的,形态是多样的,但后来逐步形成了影响较大的宗教派别的思想。这就是婆罗门教的思想。婆罗门教的基本观念是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这一宗教并无最初的创教者或祖师。它是在《吠陀》中大量提及的宗教祭祀的基础上形成的。印度古代很早就形成了种姓制的社会阶层形态,人们的身份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从事的职业的类别。从事祭祀的人在印度很多,主持这种活动的人通常被称为婆罗门祭司。祭祀活动被认为能够对人产生重要的影响,带来好的或不好的结果,是万能的,因而被赋予很高的地位。记述祭祀的最初主要文献《吠陀》自然也被认为是圣典。而主持祭祀的人——婆罗门祭司也就因而具有极高的地位,被认为在社会各阶层中是至上的。婆罗门教主要反映了婆罗门种姓阶层的利益和思想,在印度思想界通常占有主导地位。这种情况在印度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婆罗门教后来转变为印度教,发展到近代,依然是印度思想界的主流宗教派别。婆罗门教的哲学思想或核心理论是在《奥义书》时期(时间范围大致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500年左右)开始明确提出的。如梵我同一的思想、轮回解脱的理论等都是在《奥义书》中得到重要阐述的。《奥义书》的思想不仅对婆罗门教后来的哲学派别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婆罗门教派别之外的其他宗教派别也有影响。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印度思想界呈现出一种极为活跃的情形,进入了一个各类思潮蓬勃兴起和争鸣的历史阶段。在此时的印度思想界,出现了一股很强的新思潮。新思潮也称为沙门思潮,它主要指当时出现的一批反婆罗门教或非婆罗门教的思想。新思潮的种类极多。有些材料说有数百种,有些材料说有数十种。但在众多的新思潮中,后来得到持久发展并对印度后世产生重要影响的是佛教、耆那教Uaina和顺世论(Lokqyata)这三个派别。这之中顺世论是反各种宗教的哲学派别,而佛教和耆那教则是非婆罗门教的宗教派别。佛教是在批判和吸收改造婆罗门教的基础上形成的,大约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佛教在印度产生后经过了几个主要发展阶段:早期佛教(公元前6世纪中至公元前4世纪末)、小乘部派佛教主要形成时期(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后2世纪中)、大乘佛教的主要形成和发展时期(公元1世纪左右至公元7世纪左右)、后期佛教时期(公元7世纪至公元13世纪)。佛教后来成为世界性的影响较大的宗教。但在印度本土,它并不是影响最大的宗教,而且后来在印度本土衰落。佛教的理论极为丰富,它和婆罗门教都探讨灭苦的方法,都有轮回与解脱的理论,思维方式也有不少相近之处。但早期佛教强调缘起的理论,认为事物是因缘和合的,否定有一个不变的实体,主张无常。这是它与婆罗门教的主要不同。耆那教的产生时间与佛教的产生时间接近,理论上也与早期佛教的某些观念相似。此教重视对世间万有构成要素的分析,也讲轮回与解脱的理论,但具体内容与婆罗门教有差别,不承认婆罗门教主张的那种不变实体“梵”。在公元4世纪至公元9世纪,婆罗门教有不少重要变化,开始逐步演化为印度教或“新婆罗门教”。从4世纪开始,婆罗门教大量吸收一些当时也已很发达的其他宗教及印度民间信仰的成分,对自身进行了许多改造。至8-9世纪,著名的吠檀多派思想家商羯罗(Shankara,788-820)加大了对婆罗门教思想改造的力度,完善了传统婆罗门教的基本学说,奠定了印度教的理论基础。在宗教崇拜方面,新婆罗门教或印度教崇拜的大量神在此教中的地位也有变化,出现了一些信众明显较多,影响相对较大的神。印度教中虽然还有多神崇拜,但主神崇拜已明显占据主导地位,有所谓“三大主神”——梵天、毗湿奴、湿婆。后来在宗教崇拜方面还形成了所谓三大教派,即毗湿奴派、湿婆派、性力派。这些崇拜一直发展延续到印度近代。大致在公元7世纪上半叶,伊斯兰教开始在古印度地区传播,其后几个世纪,传播速度加快,传播地域扩大。传播的途径虽有经商、旅行等,但初期主要还是通过军事征服的手段。伊斯兰教取得了在所征服地区的统治权后,大力宣传在西亚、中亚初创时期就形成的一些基本教义。一些伊斯兰教思想家认为,真主是至尊至善的,而世间事物和人则有邪恶和不净。还有一些思想家认为,真主是世界的根本因,是永存的。真主不仅创造了宇宙,而且创造了万物生死轮回的法则。锡克教(Sikhi。m)产生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它是印度教中虔诚派运动与伊斯兰教中苏菲派思想融合后演变出的一种宗教形态。锡克教认为,神只有一个,是各宗教都应崇拜的对象,尽管各教所崇拜对象的名称不同,但实质上它们所崇拜的是同一神。神是自存的,全知全能的,世界上的各种事物都是神的表现,是神创造的。轮回于世间的人充满痛苦,要脱离痛苦就要达到与神合一的境界。基督教也很早就传入到印度,一般认为4至5世纪叙利亚的一个基督教小教派中的传教士最先将基督教传入印度。基督教在印度的较大范围内的传播还是在更晚的一些时期。印度近现代占主导地位的是印度教。印度教理论的核心成分来自古代印度的婆罗门教,但其中也大量融合了古代许多其他宗教的成分。现代印度教所包含的内容的来源是相当复杂的。印度各主要宗教派别在历史上有相当长的并行发展时期,因而各教派间存在着重要的交涉或关联,它们之间有相互借鉴或相互影响等的关系。婆罗门教和佛教是印度古代宗教中的两大主要宗教,两教之间的关系有以下一些特点:第一,两教都从印度古代圣典《吠陀》和《奥义书》中吸取了不少成分,有不少共同处。《吠陀》和《奥义书》中的内容极为丰富。其中的主要哲学思想为印度后来的婆罗门教思想家所继承和发展,成为婆罗门教以至后来印度教的基本理论。但一些观念也为佛教所吸收,成为佛教理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