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古代史时段大总结讲义-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古代史时段大总结讲义-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古代史时段大总结讲义-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古代史时段大总结讲义-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4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古代史时段大总结讲义-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步步高】(通史版)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史时段大总结讲义一、先秦时期(从远古时期到公元前221年)重大史实时期知识要点远古时期(1)禅让制、公天下。(2)耒耜、刀耕火种、制陶、养蚕。(3)原始文字、绘画。夏商西周(1)政治: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2)经济:青铜农具、井田制、工商食官。(3)文化:甲骨文、金文、学在官府。春秋战国(1)政治:诸侯争霸、分封制崩溃;变法改革、郡县制雏形。(2)经济:铁犁牛耕;铸铁柔化处理技术、都江堰、郑国渠;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形成;重农抑商。(3)文化:儒家创立和发展,百家争鸣、司南,《诗经》、《离骚》。(4)选修:改革:商鞅变法;人物:孔子。时段特征1.夏商西周时期(1)政治上,处于奴隶社会,实行分封制(及其前身内外服制),中央集权尚未实现,地方势力较为强大。(2)经济上,实行井田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大规模的集体劳作,工商食官。(3)文化上,学在官府,受教育是贵族的特权。2.春秋战国时期(1)政治上,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中央集权开始出现。(2)经济上,铁犁牛耕的推广,促进小农经济的产生,个体家庭经营取代集体劳作,私商、私营手工业出现。(3)文化上,私人讲学开始出现,思想上出现百家争鸣,比较繁荣。二、秦汉时期(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重大史实政治(1)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县制、中央集权。(2)汉:郡国并行、察举制、中外朝、刺史制、推恩令、独尊儒术。经济(1)秦:修灵渠、驰道,统一度量衡。(2)汉:田庄、牛耕普及、耦犁、犁壁、丝绸之路、水排、“市”、王景治黄。文化小篆、隶书、楷书;“焚书坑儒”;造纸术;董仲舒新儒学;儒学成为正统;汉赋。选修秦始皇。时段特征1.政治上,中央集权体制确立,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斗争开始。2.经济上,小农经济繁荣,政府奉行重农抑商政策,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商业的发展。3.思想上,儒家开始取得独尊地位。三、魏晋南北朝时期(从公元220年至公元581年)重大史实政治九品中正制经济均田制、翻车、灌钢法、草市文化王羲之、宗教画、佛教盛行选修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段特征1.政治上,国家分裂动荡,门阀政治盛行,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都相对削弱。2.经济上,小农经济受到破坏,田庄经济和土地国有制(均田制)盛行。3.思想文化上,儒家独尊地位受到冲击,士大夫流行清谈(以老庄之学为基础),佛教、道教盛行。四、隋唐时期(从公元581年至公元907年)重大史实政治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经济筒车、曲辕犁;南青北白、唐三彩;坊市制、柜坊和飞钱、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唐诗(李白、杜甫)、火药用于军事、文人画王维、雕版印刷品《金刚经》选修唐太宗时段特征1.政治上,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典章制度先进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2.经济上,隋和唐前期实行均田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曲辕犁出现,生产技术水平提高;手工业和商业繁荣。3.文化上,隋唐文化在思想、科技、文学、艺术等领域全面繁荣,领先世界,兼收并蓄。五、宋元时期(从公元907年至公元1368年)重大史实政治(1)宋:二府(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知州、通判、转运使;(2)元:行省制、中书省、宣政院、枢密院经济市打破时空限制、交子、瓦肆;棉花的推广;经济重心的南移文化程朱理学;宋词、元曲、元杂剧;指南针用于航海、活字印刷、火药改进、三大发明西传、青花瓷选修王安石变法时段特征1.宋代(1)政治上,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中央在与地方的分权矛盾中占据绝对上风,君主专制加强。(2)经济上,农业、商业、手工业发展,出现了纸币(交子),城市布局出现重大变化——坊市界限和时空限制被打破。(3)思想文化上,出现了儒学思辨化、理论化的产物——宋明理学。2.元代(1)政治上,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实行一省制,宰相权力有所加强,在地方推行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2)经济上,商业发达,纸币流通。(3)思想文化上,元代儒士社会地位相对较低,科举制也不常举行,世俗文化兴盛。六、明清时期(从公元1368年至公元1840年)重大史实政治(1)明:废宰相、权分六部;内阁制(2)清:军机处、密折制经济商帮、会馆、资本主义萌芽、“海禁”政策文化心学、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小说、京剧、西学东渐选修康熙帝时段特征1.政治上,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2.经济上,传统小农经济继续发展,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商业繁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3.思想文化上,实行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八股取士,禁锢人们的思想,但新思潮也已开始涌现。隐性线索1.中枢机构的变动:三公九卿(秦)——中外朝(汉)——三省六部(隋唐)——二府三司(宋)——中书省(元)——废丞相、设内阁(明)——军机处(清)2.地方行政演变:分封制(西周始)——郡县制(秦始)——行省制(元始)3.选官制度变迁:世官制(先秦)——察举制(汉始)——科举制(隋唐始)——废八股取士(近代)4.儒学发展:创立(春秋)——发展(战国)——厄运(秦)——独尊(西汉)——创新(南宋)——批判(明清)——冲击(近代前期)——摧毁(“文化大革命”)——新生(现代)七、古代世界(一)古代希腊重大史实政治城邦国家、民主政治、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权力机构经济工商业发展、海外贸易文化人文主义、智者学派、苏格拉底选修梭伦改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时段特征1.古代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形成了独特的民主政治。2.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正式确立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时期民主政治达到顶峰。3.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标志着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进一步发展了人文精神。(二)古代罗马重大史实《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民法大全》、自然法时段特征1.罗马法经历了由习惯法到成文法,由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发展历程。2.《十二铜表法》是第一部成文法,此后公民法不断完善,专门适用于罗马共和国公民。3.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阶段。《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成熟和最终完成。(三)中世纪时期(公元5~16世纪)重大史实天主教神权统治、教权高于王权、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宗教裁判所。中外联系1.国家政治:希腊城邦——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2.经济联系:中国丝绸——丝绸之路——东罗马帝国。3.科学技术:四大发明——西传欧洲——对西方近代社会来临有重大影响。4.人文思想:中国先秦儒学(仁、仁政)——希腊人文思想(知识即美德)。第1招选择题最通用审题思路——审题干·看选项·找关联例1(2014·海南高考)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B.君主集权得到强化C.选才注重知识水平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审题思路](1)审题干:题干叙述了什么现象?测试要求是什么?现象:唐代废除以前的选官制度,实行科举制。要求:分析科举制反映的问题。(2)看选项:选项反映的是什么史实,与材料有何关系。材料中“分科考试、差额录取”说明科举制注重才学,故C项正确;官员特权只是受到限制而不是否定,故A项错误;科举制对君主集权效果不明显,故B项错误;D项是察举制选官标准。(3)找关联:准确解答本题需熟知材料涉及到的九品中正制、察举制、科举制等古代选官制度的内容、标准、评价、影响等系统知识,更要清晰把握材料中关键信息,立足材料、依据材料做出判断。答案C第2招如何审选择题的题干——审限制词、提示词、关键词例2(2014·江苏高考)“市民法亦称公民法,是罗马国家早期的法律……罗马法采用属人主义而非属地主义,就是说凡是罗马公民均受法律的保护,而不论其居住地区如何。”据此判断,建国之初(公元前5世纪早期以前)的罗马()A.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公民法保护B.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万民法保护C.公民在本邦活动时受成文法保护D.居民在本邦活动都受公民法保护[审题思路](1)审限制词:限制词主要指时间、空间(国家、地区)等条件限制。如本题中“建国之初(公元前5世纪早期以前)”、“罗马”等隐含的时空信息。(2)审提示词:主要指题干提供的重要背景、史实等信息。如本题中“公民法”、“采用属人主义而非属地主义”等。(3)审关键词:“据此”是本题的关键词,是解题思考的方向,是求答内容。(4)方法运用:材料信息表明,公民法是罗马国家早期的法律,旨在保护罗马公民的合法权益,采用属人主义原则,凡是罗马公民,不管在本邦还是在外邦同样受到罗马法律的保护,因此A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提到“万民法”和“成文法”,由此排除B、C两项;D项与题干材料主旨不符。答案A第3招如何审选择题的选项——史实正误·观点正误·题干关联例3(2014·江苏高考)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后期则规定:“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由此可见唐后期()A.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调整B.县不满三千户绝不许设市C.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D.只有州县所在地才许设市[审题思路](1)史实正误:材料叙述了唐朝前期和后期关于“市”的设置与管理的变化情况。从前期和后期的具体规定看,进行了一些调整,A项符合史实,为正确选项。B项明显不符合史实,材料讲的是“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而非“绝不许设市”,“市”与“市官”是不同的概念。(2)观点正误:B选项“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是一个错误的观点。材料中只字未提官府放弃或放松对市场的管理,且历代封建政府从未放弃过对市场的监管。故B项为错误选项。(3)与题干关联度:D选项的结论是从“唐朝前期”关于置市的规定中得来的,而题干要求的是“唐后期”,B选项与题干要求并不相关,毫无疑问为错误选项。答案A第4招选择题最实用的方法——时段筛选·史实支撑在解答历史选择题的诸多方法中,最实用的方法是时段筛选法和史实支撑法。时段筛选法是解答选择题时首先使用的方法,而史实支撑法是最根本的方法,只有建立在史实确认验证的基础上,得出的答案才能确保是正确的。所谓时段筛选法,是指解题时首先使用题干所提供的时间限制条件来直接限制一些选项,筛选出一些相对符合时代特征的选项进行进一步辨析,以减少审题思考的头绪,从而有利于最终确定答案。有些题目,甚至可以用阶段特征直接确定正确答案。史实支撑法是指选项的辨析和答案的得出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之上,把史实是否正确作为基本标准。从史实出发,让史实说话,作为审题的基本着眼点。一般来说,史实表述错误的选项往往是错误选项(逆向型选择题除外),正确的选项必须对史实的表述准确无误。只有经得起史实推敲的答案才能确保万无一失。例4学者余英时认为:自宋以来,君权的绝对化愈演愈烈,相比之下,相权则愈来愈弱,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时代。宋朝削弱宰相职权的方式是()A.以御史大夫为副丞相分割相权B.几位宰相之间互相牵制和监督C.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D.设置首辅分割宰相的决策权审题思路此题要求分析判断的是“宋朝削弱宰相权力的方式”。“宋朝”是一个重要的时段概念。在试题所提供的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符合宋代分割相权的特征,宋代设二府三司,分管行政权、军权和财权。A项设御史大夫是秦朝的措施;B项是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特征;D项是明朝内阁制的特征,不是宋代的措施。从时段上都很容易排除。答案C第5招选择题常用的解题方法——排除法排除法是各科解答选择题的通用方法。它可以做为一种基本的审题方法,从排除的思维去得出答案,亦可做为一种验证方法,反证一下得出的答案是否正确,以确保做到万无一失。一、排错法:此类题目,需要排除的选项是指与题干意思不符合的选项,但选项本身表达的观点没有错误,而是指在题干设定的情景下不符合题干意思而言的错误。或者,有的选项虽然说法正确,但明显和题干规定的要求相异,甚至毫无关系,做此类题我们需要准确理解题干要求,通过仔细甄别,把这些相异、相左的选项排除掉。例5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B.认为自然是不可以认识的C.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答案D解析B项说法材料中无体现;C项反映的是其中一个方面;上述观点是针对天人关系提出的,不涉及政治主张,A项错误。二、排正法:按照题干要求排除说法正确的选项,这里的“正”是指说法正确的选项,这主要是针对要求选出说法错误、不正确、不准确或不符合事实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