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演进历程 第2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测试-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演进历程 第2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测试-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演进历程 第2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测试-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演进历程 第2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测试-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4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演进历程 第2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测试-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讲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8新疆高三二模)三国时期吴国以一隅之地与中原的曹魏相抗衡,东晋和南朝政权也都以半壁江山与北方各政权对峙。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维持了这种局面的长期存在。材料反映出()A.南北经济发展处于平衡的状态B.南北对峙阻断了经济文化交流C.北方社会安定有利于恢复生产D.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已经出现2.(2018江西赣州高三模拟)南朝道士张融遗命,入殓时“左手执《孝经》《老子》,右手执《小品》《法华经》”。这说明了()A.南朝人热衷研究中外文化典籍B.儒、释、道三教出现融合趋势C.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受到冲击D.南北朝时期出现崇佛抑儒现象3.(2018河北衡水高三模拟)汉武帝时,任用品级低下的少府尚书处理奏章,参与内朝事务。魏晋时期尚书职权不断扩大,尚书令日益尊贵,又新设立中书省、门下省。隋唐时期,尚书省成为重要的行政机关。这一变化体现出()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B.尚书省长官拥有部分决策权C.相权被君权侵夺与复位D.尚书从位卑权重到位高权轻4.(2018陕西渭南高三质检二)《旧唐书》和《新唐书》皆记载房玄龄为进士出身,且可推算出房玄龄为隋文帝开皇年间进士,但大量可考的史料都明确记载,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由此可知()A.正史记述更具权威B.房玄龄的进士身份不可信C.史料考证的复杂性D.进士科创建时间无法判定5.(2018东北三省三校高三联考)据《唐六典》载,长安城共有114坊,东市和西市各占2坊,每处坊市皆有围墙。此外110坊以朱雀大街为界,由万年县、长安县分半管辖。东西二市共4坊中,亦有坊墙与其他居民区坊院分开。正北面为唐朝中央机构所在地。这种布局体现了()A.规模宏大的商业功能B.分化管理便于控制的理念C.儒家思想的政治追求D.政治及军事中心的价值6.(2018江淮十校高三联考)唐朝吴道子在创作宗教画时总是按照生活的逻辑,自由地对宗教人物做现实的加工。如他在《送子天王图》中,将武将的脸型与唐代武士俑的面貌画得完全一致;他在千福寺的壁画里,把菩萨画成自己的样子。这表明吴道子的宗教画()A.重视吸取外来的美术风格 B.具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C.注重表现人物的神韵意趣 D.代表了唐朝的绘画成就7.(2018北京海淀一模)“自边徼犬牙万里之远,皆上所自制命。一郡之内,兵一官也,财一官也(兵权和财权分别有专官掌控),彼监此临……”材料描述的是()A.秦朝普遍推行郡县制度 B.唐朝建立起大一统政权C.北宋解决地方割据问题 D.清朝加强对边疆的管辖8.(2018四川雅安高三二诊)宋太宗不仅多次鼓励臣下直言,并将左、右补阙改为左、右司谏,左、右拾遗改为左、右正言。立此新名,“使各修其职业”。宋代监察官员的更名意在()A.强化监察官员的责任感B.确立官员相互监督制度C.限制官员的监察范围D.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9.(2018江西九校高三4月联考)《云麓漫钞》中记载,宋金议和后,南宋朝廷认为“边患”消弭,便着力发展内部经济,“务与民休息,禁网疏阔,富家巨室,竟造房廊,赁金日增”。这深层次反映了()A.民众生活幸福指数高 B.南宋租赁经济盛行C.经济再发展动力不足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10.(2018北京石景山一模)《钱氏家训》中内容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国王钱镠留给子孙的精神遗产,其中提出“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厚”“信交朋友,惠普乡邻”“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的治家思想。以下关于《钱氏家训》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受到程朱理学的深远影响②体现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③注重良好家风家训的传承④蕴含修齐治平的道德理想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1.(2018河北唐山高三二模)宋以后书籍传于后世的,其数量规模远非唐朝以前可比。这主要是因为()A.商业经济的繁荣 B.教育事业的发展C.政治体制的改革 D.科学技术的进步12.(2018福建莆田一模)记述出处未几,裕(刘裕)师围城……超(慕容超)与左右数十骑出亡,为裕军所执……送建康市斩之《晋书》六年二月丁亥,屠广固。超逾城走,征虏贼曹乔胥获之……送超京师,斩于建康市《宋书》丁亥,刘裕悉众攻城……超与左右数十骑逾城突围出走,追获之……送超诣建康,斩之《资治通鉴》六年二月丁亥,屠广固。超逾城走,追获之,斩于建康市《南史》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东晋义熙六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刘裕凭此战胜利收复广固B.慕容超轻敌导致广固失守C.刘裕与慕容超大战于建康D.慕容超战败后被斩于建康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40分)13.(2018湖南雅礼中学高三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代理学家们通过对所控制的科举制度进行改革,将科举考试的内容逐渐收缩到儒家学说的核心上来。与之相配合,注重蒙学教育的教材和读物的编写,通过儿童时期特有的认知特点,将儒家价值观念传播提前至儿童时期。更难得的是,宋代注重族规家训的编纂,士大夫为了使家庭、家族得到长久的延续,运用儒家三纲五常规范族人、家人的生活习惯。理学家将儒学的原则和制度渗透到民众的生活中,促进了儒学的世俗化和社会化。——摘编自《浅析宋代儒学社会化的新途径》材料二儒学在很长一段时间是被批判的。20世纪80年代,我们对儒学的态度开始有了一些改变……这么多年过去了,应该说现在儒学的复兴已经成为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比如说很多地方都竖起了孔子像,有人说这是对儒学的一种认可。还有全球现在有400多所孔子学院以及当前的“国学热”。——摘编自吴光《当代儒学发展的新方向》(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儒学世俗化和社会化的表现,并简析其影响。(12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西汉和宋代两次儒学复兴的社会背景,根据材料二谈谈你对当今儒学复兴的认识。(13分)14.(2017甘肃兰州一中高三12月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商周强调家庭“上事宗庙、下继后世”的血缘关系,突出“父子之序、长幼之伦”的观念。两汉形成重孝风气,在财产继承上不论嫡庶都拥有同等的继承权,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家学”逐步兴起。隋唐私塾兴起,礼法文化下移至普通民众;唐朝保证老人和残疾人拥有一定数量的授田,并规定60岁以上免除赋役负担;唐朝中叶以后,流民大量增加,家庭较为动荡。宋元强调父为子纲,妇女守节、“不事二夫”;同居共财的大家庭由之前的“北盛于南”转变为“南盛于北”。明清择偶不仅要求“门第相当”,也“论财”;妇女裹小脚风气盛行;男孩在6岁左右一般要入私塾读书,教材为“四书五经”。——摘编自张国刚《家庭史话》任选其中两个发展阶段,提取有关我国古代家庭变迁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15分)答案精解精析一、选择题1.D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从材料中的“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维持了这种局面的长期存在”可知,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出现,维持了南方政权与北方政权的对峙局面,D项正确;魏晋时期,南方经济总体上还落后于北方,A项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民大量南迁,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B项错误;魏晋时期,北方长期战乱,不利于恢复生产,C项错误。2.B本题主要考查三教合一。从材料中“南朝道士张融遗命,入殓时‘左手执《孝经》《老子》,右手执《小品》《法华经》’”可以看出,当时儒、释、道三教呈现出融合趋势,所以B项正确;A项没有理解材料的真实含义,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三教融合的趋势,不是突出表现儒家思想的地位受到冲击,C项错误;D项材料没有反映。3.C本题主要考查从汉至元中央集权的发展。由材料可知汉武帝时期的尚书属于内朝,其分割了宰相的决策权,表明相权被君权侵夺;到魏晋时期,特别是隋唐时期,尚书省成为宰相机构,这表明相权的复位,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央机构的变化,与地方无关,A项错误;尚书省负责政令的执行,属于行政机构,没有决策权,B项错误;隋唐时期的尚书位高权重,D项错误。4.C从材料信息可知,对于同一历史事件,不同史料记载不同,这说明史料考证具有复杂性,故C项正确;史料考证具有复杂性,不能因史料出自官方还是民间来判断史料的真实与否,A项错误;题干中并没有说哪一史料记载正确,也就无从得出房玄龄的进士身份不可信的结论,B项错误;D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5.B长安城114坊中,东西二市只占4坊,说明长安城的商业功能并不明显,故A项错误。在110坊中万年县、长安县各管辖一半,体现了分区管理、便于控制的理念,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C项。材料所述长安城的布局并没有突出其政治和军事职能,故D项错误。6.B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绘画艺术。根据材料信息“吴道子在创作宗教画时总是按照生活的逻辑,自由地对宗教人物做现实的加工”“把菩萨画成自己的样子”等可知,吴道子的宗教画具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吸取外来的美术风格”的信息,A项错误;C项与材料表述不符,排除;唐代的绘画成就极大,著名画家和作品众多,吴道子只是其中之一,不能仅由材料得出“代表了唐朝的绘画成就”的结论,D项错误。7.C从材料中的“自边徼犬牙万里之远,皆上所自制命”可知中央对地方加强控制,从材料中的“一郡之内,兵一官也,财一官也(兵权和财权分别有专官掌控),彼监此临”可知在地方管理上军权和财权是分开的,互相牵制,再结合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可判断C项符合题意。8.A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监察制度。从材料中的“多次鼓励臣下直言”“并将左、右补阙改为左、右司谏,左、右拾遗改为左、右正言”“使各修其职业”可知,宋太宗的目的是要强化监察官员的责任感,A项正确;材料中的“左、右司谏”“左、右正言”都是监察官员,其职责是向皇帝提出谏言,材料中没有官员相互监督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意思,B、D两项错误;材料中没有限制监察范围的信息,C项错误。9.C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从材料中的“富家巨室,竟造房廊,赁金日增”可知,南宋商人大多买田置地,广建田宅,这影响了手工业和商业的扩大再生产,经济再发展动力不足,C项正确;民众生活幸福指数高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项错误;B项只是表象,不符合题干中的深层次要求,排除;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10.B从材料中的“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可得出《钱氏家训》体现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从材料中《钱氏家训》的内容可得出《钱氏家训》注重良好家风家训的传承;从材料中的“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厚”等可得出《钱氏家训》蕴含修齐治平的道德理想。因此B项符合题意。①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11.D本题主要考查四大发明。宋朝印刷术的进步促进了书籍的大量印刷,这有利于书籍的传世,印刷术属于先进科技,D项正确。12.D从材料信息看,四则史料都记述了慕容超战败被俘获,后被斩于建康的事实,故D项符合题意。第一、三段记述都未介绍刘裕围哪一座城,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慕容超轻敌,故B项错误;由第二、四段材料中的“屠广固”可知C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答案(1)表现:科举考试更注重儒学内容;注重对儿童儒家价值观的培养;运用儒家思想规范家族和家庭;注重将儒学渗透到民众社会生活中。(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得6分)影响:有利于教育的发展;促进了儒家伦理的传播与普及;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稳定。(每点2分,共6分)(2)西汉儒学复兴的背景:秦朝实行“焚书坑儒”,儒学遭受沉重打击;汉初统治者采用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董仲舒吸收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对儒学加以改造,形成新的儒学体系;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崇儒学,儒学成为正统。(每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3点得5分)宋代儒学复兴的背景:从魏晋到隋唐时期,佛教和道教的传播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或儒、佛、道三教长期论争、融合,“三教合一”“三教并行”);唐朝时韩愈提出复兴儒学;北宋统治者崇文抑武,学术活跃;北宋儒学家开展复兴儒学运动,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理学”适应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得5分)认识:儒学复兴是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代表中华文化的复兴;儒学复兴有助于凝聚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儒学复兴说明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每点1分,共3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解析第(1)问,在概括“表现”时,可结合材料一中的“将科举考试的内容逐渐收缩到儒家学说的核心上来”“注重蒙学教育……将儒家价值观念传播提前至儿童时期”“运用儒家三纲五常规范族人、家人的生活习惯”“渗透到民众的生活中”等信息组织答案;分析“影响”时,可结合所学知识,从促进教育发展、儒学伦理传播和普及及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等方面组织答案。第(2)问,在概括西汉儒学复兴的社会背景时,可从秦朝的焚书坑儒使儒学遭受沉重打击,汉初的黄老之学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董仲舒改造儒学和汉武帝推崇儒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角度组织答案;概括宋代儒学复兴的社会背景时,可结合魏晋以来的三教合一、韩愈的复兴儒学以及宋代重文轻武、理学家的努力等角度组织答案;在谈对当今儒学复兴的认识时,可从儒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学复兴有利于民族复兴,说明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增强等角度组织答案。14.答案示例一:商周时期。信息:注重宗族血缘关系;强调家庭成员尊卑有序。简析:商周实行宗法制度,以血缘亲疏分配权力、财产;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形成严格的等级秩序。示例二:两汉时期。信息:重视孝道,财产继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