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寄芳游历诗研究_第1页
邓寄芳游历诗研究_第2页
邓寄芳游历诗研究_第3页
邓寄芳游历诗研究_第4页
邓寄芳游历诗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邓寄芳(1880-1950),号苏斋,名桂史,广东东莞莞城南街人,著有诗集《归来集》。邓寄芳一生游历丰富,因避难和留学,曾两次前往日本。而在国内,由于参与革命、任官或逃难等种种原因,他也去过武昌、香港、台山、广州、揭阳、河源等地。共写下七十七首游历诗作。这些游历诗情感丰富,或记述逃难路途的所见所思,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或描绘游历的风光,表达对自然山水的喜爱;还有记录历史,铭记战争带来的伤害,表达对时局动荡的痛心;以及凭吊古迹,表达对名人英烈的敬仰和缅怀。其诗作巧用典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诗歌画面感极强;用字考究精妙,情感丰沛。关键词:邓寄芳游历诗用典画面感

AbstractDengJifang(1880-1950),SuZhai,namedGuishi,anativeofGuanchengSouthStreet,Dongguan,Guangdong,hasauthoredacollectionofpoems"ReturnCollection".DengJifangtraveledextensivelythroughouthislife.HetraveledtoJapantwiceforrefugeandstudyingabroad.InChina,hehasalsovisitedWuchang,HongKong,Taishan,Guangzhou,Jieyang,Heyuanandotherplacesforvariousreasonssuchasparticipatingintherevolution,servingasanofficial,orfleeing.Atotalofseventy-seventravelpoemswerewritten.Thesetravelpoemsarerichinemotion,ordescribewhattheyhaveseenontheroadtoescape,expressingtheirfeelingsfortheirhometown;ordepictingtravelscenery,expressingtheirlovefornaturallandscapes;andrecordinghistory,rememberingthedamagecausedbywar,Distressedabouttheturbulenceofthecurrentsituation;andexpressingadmirationandmemoryofcelebritiesbyhangingmonuments.Hispoemsarecleverlyusedinallusionsandhaverichculturalconnotations;thepoetryhasastrongsenseofpicture;thewordsareexquisiteandexquisite,andtheemotionsareabundant.Keywords:DengJifang;travelpoems;allusions;screensense目录TOC\o"1-3"\f\h\z\u一、引言 邓寄芳游历诗研究一、引言邓寄芳(1880-1950),号苏斋,名桂史,广东东莞莞城南街人,为邓云霄九世孙,南社诗人。光绪三十年(1908),邓寄芳与东莞学堂在学学生莫纪彭、黄侠毅等人组织出版《东莞旬刊》,鼓吹推翻帝制。因为转载镇南关革命军相关事迹和文件,引起两广总督周馥震怒,并下令严办。邓寄芳东渡日本避祸。1911年,邓寄芳与邓屺望等参加武昌起义。1913年,再度赴日本留学。回国后为香港《现象报》主笔,因抨击袁世凯称帝被通缉,险遭不测,只好回东莞隐居。1916年,任台山监督检察官。1917年闰二月,在广州六榕寺成立南社广东分社。不久,任官揭阳。1921年,民选邓寄芳为东莞县长,主政东莞450天,之后隐居香港。1941年,香港沦陷,奔跑河源逃难。1945年8月抗战胜利,回到东莞,次年8月,组织东官诗社。1949年6月定居香港大埔,第二年去世。著有诗集《归来集》(印行本),收录诗歌二百一十九首。但他的诗作远不只于此,由张淦祥、杨宝霖先生主编,邓进滔先生整理的《东莞邓氏诗文集》邓寄芳部分,收录了《归来集(印行本)》、《归来集》手抄底本中的诗剩(藏于广东中山图书馆);以及杨宝霖先生收集民国年间各种报章杂志的轶诗,共八百四十六首,其中游历诗有七十七首,是本文的研究对象。二、邓寄芳游历诗的内容分类邓寄芳游历途中赋诗众多,题材亦丰富多变,据其游历诗的内容和蕴含的情感,大致可分四类:记述逃难路途的所见所思,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描绘游历的风光,表达对自然山水的喜爱;记录历史,铭记战争带来的伤害,表达对时局动荡的痛心;凭吊古迹,追念历史,表达对名人英烈的仰慕缅怀之情。下面按此分类进行分析。(一)记述逃难路途的所见所思,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邓寄芳生于清末,先后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又适逢国内军阀混战,饱经帝国主义摧残。为保全性命,常常离乡避难。其逃难主要有两个时期,一是因为1908年,转载镇南关革命军相关事迹和文件,引起两广总督周馥震怒,并下令严办,邓寄芳此时选择东渡日本避祸;二是1941年,香港沦陷,原本隐居于此的邓寄芳奔走河源逃难。邓寄芳在逃难时,写下一些诗作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此类诗歌共十二首。如《中秋夜,偕友人饮,酒家随游,九段坂公园看月》:异国中秋酒不辞,典衣买醉拚如痴。登台看月心多感,落叶吟诗句已奇。佳丽江山来由我,光明人物见伊谁。沉戈折戟当年恨,书札犹难告故知。这首诗叙述的是邓寄芳第一次去往日本逃难时,适逢中秋佳节,在九段坂公园看月的感受。中秋佳节,应是“月圆人团圆”,而诗人却流落异乡。“典衣买醉”是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诗人思乡愁之深。“落叶吟诗”也是浪漫而又伤感,看到这“落叶”也联想到自己零落他乡,乡愁由然而生。“沉戈折戟当年恨,书札犹难告故知”,指邓寄芳参观日本游就馆的感慨。游就馆是日本靖国神社内的一个战争博物馆,其中陈列了甲午之战中国战败的兵器。诗人目触这些战败兵器,这种国恨家仇是难以用书信就能向故友表达清楚的,深切地抒发了对国家的担忧,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又如《樱花时节纪游(四首)》其四:中土唐时尚牡丹,姚黄魏紫遍长安。扶桑此日看花俗,袭我遗风古调弹。这首诗是邓寄芳在日本留学时,游历观赏樱花后的一番感叹。原是观赏樱花,全诗却未提及樱花,而是说“中土唐时尚牡丹,姚黄魏紫遍长安”,描述中国唐代时期的赏花文化已达到鼎盛,属牡丹之冠的姚黄(千叶黄花牡丹)和魏紫(千叶肉红牡丹)遍布京城的景象,这两句追溯中国的赏花历史。“扶桑此日看花俗,袭我遗风古调谈”,日本赏花习俗乃承袭中国,字里行间显露出诗人心中对中华文化的骄傲。从日本樱花节,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自己的祖国,侧面反映出邓寄芳对家乡、祖国的浓烈思念。再如《小西湖》:东瀛一步一回头,不忍池边景却幽。欲把西湖留缩影,惠州未象况杭州。《小西湖》与《樱花时节纪游(四首)》其四一样,都是通过中日对比来显现中国河山更胜一筹。“欲把西湖留缩影”,表明了日本小西湖是模仿中国西湖景致之作。“惠州未象况杭州”,则是将三地的西湖进行了对比,日本小西湖尽管模仿中国的西湖,但它地域如此的小,也只能娇弱有致,比不上惠州西湖,更比不上杭州西湖。通过对景物的评判,凸显诗人对家乡美景的思念之情。邓寄芳不仅在异国对家乡有着浓烈的思念,其在国内避难隐居河源时,也写下不少思乡之作。如《重阳登青山》:重阳犹是客,多少故乡愁。黄岭三年别,青山一日游。于花惟爱菊,无酒不成秋。为有登高兴,更来云外楼。“重阳犹是客”,一个“犹”字将诗人流落异乡,等待归期的愁绪展现得淋漓尽致。“多少故乡愁”,诗人直接发问,却又不需要回答,诗句中透露出的是无限愁。重阳登高是一种风俗,三年未登故乡的高山,今日游的是异乡的青山。在花中只爱菊花,“菊花”是高洁、隐逸的象征,体现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追求。“无酒不成秋”,对诗人来说,秋天是思念的季节,需借酒浇愁,浓烈的思乡情尽在纸中。又如《老隆中秋》:东江水浅苦行舟,五日程途几滞留。才到老隆投旅宿,无心看月负中秋。这首诗写的是邓寄芳去往河源老隆途中的感受。前两句描绘的是“行路难”,水浅而致小舟的方向常常跑偏,原本五日的日程停滞了好几次。“才”一字表明到达目的地时,与预计的时间有较大的偏颇,侧面显现出路途的劳累。中秋佳节,在逃难途中度过,与原本预计到达的时间也大相径庭,舟车劳顿的疲惫,让诗人“无心看月”,只好辜负这望月怀人的美好佳节,流露出诗人淡淡的思乡愁绪。由此可见,邓寄芳在日本和河源等地逃难时,心中对家乡的思念从未停止过,每当触景生情,便写下诗作抒发,展现其漂泊在外孤凄悲凉的心境,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愁。(二)游历风光,表达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在邓寄芳的人生经历中,尽管有着许多磨难,常离乡背井,但他却始终怀有一种乐观的精神,他在辗转游历之时,也对路上自然风光进行描绘,表达了其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写下如《初到日本》《登太平山顶》《乌蛟腾》《赁居河源(二首)》等三十一首诗作。如《登太平山顶》:不登绝顶不离群,横揽江流水未分。万壑千峰齐俯伏,飘飘高欲上青云。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登上香港太平山顶所看到的美景。“不登绝顶不离群”,表明诗人登上太平山顶的决心之坚。“俯伏”一词指趴在地上,带有崇敬或屈服之意。“上青云”用夸张手法表明太平山顶之高。诗人登上太平山顶,往下望去,山峰看上去非常低矮,云雾飘飘,将太平山顶的风景描绘得如同仙境,表达了对太平山顶风景的喜爱。又如《日比谷公园看杜鹃花》:花开全不赖东风,海上仙人点缀工。五色杜鹃争艳处,特垂青眼到娇红。日比谷公园位于日本东京,以鲜花闻名。“海上仙人点缀工”,用“仙人点缀”表明杜鹃花盛开得非常美丽,令人惊艳。“五色杜鹃争艳处,特垂青眼到娇红”,则通过杜鹃花颜色的比较,突出在诗人眼中,红色的杜鹃花是最艳丽娇媚的,表达了诗人对红色杜鹃花的喜爱之情。再如《赁居河源(二首)》其二:荒园数亩旧书家,果树多栽更艺瓜。还愿主人知雪意,留些隙地种梅花。1941年,香港沦陷,邓寄芳前往河源逃难。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邓寄芳写下这首诗。“荒园数亩旧书家,果树多栽更艺瓜”,表明租住的小园里有着浓浓的文化气息,栽种果树,连瓜果得到文艺的熏陶。“还愿主人知雪意,留些隙地种梅花”,希望荒园的主人能拥有高雅情致,留下些许隙地种下梅花。邓寄芳将对诗意生活的浪漫追求叙写出来,表达了对河源隐居生活的喜爱。由此可知,邓寄芳尽管面对的波折较多,但他始终保有乐观的精神,对于所看到的风景缓缓道来,字里行间,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体现出他对诗意生活的热爱。(三)记录历史,铭记战争带来的伤害,表达对时局动荡的痛心邓寄芳生不逢时,其出生前后,祖国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尤其是抗日战争,带给整个中国的伤害不可估量,他用自己的笔墨记录下了这段历史,此类诗约十四首。其中提到钵盂山的诗作较多。钵盂山,即现在的东莞人民公园,其历经日本侵略后,能重建,实属不易。它不仅仅是人文建筑,更是历史的见证者,故以此分析。如《战后过钵盂山,公园已成废墟,不禁黍离之叹,感赋四首》其一:昔日乐园今废土,八年胡唤使长嗟。红棉断送前朝物,无复斜阳集落鸦。这首诗记录下了日军侵占东莞时,对钵盂山所施的暴行,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此感到的痛惜。“八年胡唤”即指1937年至1945年,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使曾经游赏之地,昔日的乐园化为今日残破衰败的废土,留下的只有无尽的叹息。而红棉山庄前的两株五百年的木棉也在这场战争中被毁损,今后再也不复存在夕阳西下,鸟雀在红棉树的枝头上咿咿呀呀的美景。通过今昔对比的描绘,将诗人的惋惜、痛心表达得淋漓尽致。又如《战后过钵盂山,公园已成废墟,不禁黍离之叹,感赋四首》其二:双山对峙一湖分,花木楼台胜似云。战后归来零落尽,断溪流水不堪闻。“双山”指“钵山”“盂山”,“一湖”指“晓湖”,前两句所描写的是钵盂山公园的美景。“对峙”一词则巧妙地表明了晓湖、钵山、盂山的分布格局。公园里的花草树木繁多,亭台楼阁也随处可见,热闹非凡。但因为战争,钵盂山已成断壁残垣之地,那潺潺流动的溪水声再也听不到。通过对视觉、听觉的描绘,将往日之兴盛与今日之衰败作对比,其中对钵盂山被毁的悲伤、遗憾可见一斑。再如《钵盂山(二首)》其二:残阳一角古城隈,望去凄迷肠几回。天问似怜时势变,春归谁与画图开?讵无碧水相依抱,可有红棉待袖裁。惜别依依杨柳色,古人书札雁传来。“残阳一角古城隈,望去凄迷肠几回”,“残阳”“一角”“城隈”或是色调凄清,或为偏僻残破之景,构成的是一副悲伤的画面,是对战后东莞城区景象的刻画,展现了虽然抗日战争结束,但一切百废待兴的景象。“春归谁与画图开”应是指等到春天来了,谁能带领大家将这破败衰落的城区恢复如初呢,“讵无碧水相依抱,可有红棉待袖栽”中“讵”一字用得精妙,意为“如果”,深入分析,则是如果没有办法恢复昔日的湖水相围绕的美景,那能不能亲手栽种一些红棉。这种卑微请求,将对钵盂山的前朝红棉树被毁的怜惜,写到了极致的境界。最后两句则是回忆当初在钵盂山公园与友人依依惜别的场景,也是对未来钵盂山公园能够恢复原状的深切期盼。诗的内容与时代境况有很大的联系,时代为诗歌提供素材,而诗作则成为这个时代历史的载体。邓寄芳的游历诗作,记录了日军侵华时,对国土的破坏和对百姓的伤害。令读者在回顾往昔之时,更能体悟这段历史带给中国的深重影响。(四)凭吊古迹,追念历史,表达对名人英烈的敬仰和缅怀之情邓寄芳的游历诗中,有不少凭吊古迹和追念历史的诗作,共二十首。邓寄芳拜谒的或是爱国将领,如文天祥、袁崇焕、杨亮节;或是千古文豪,如苏轼、韩愈;或是革命烈士,如李文甫、朱执信。他们身上所展现出的忠心与气节和为人处世的态度为邓寄芳所钦佩,其诗作表达了对这些名人英烈的仰慕与缅怀。如《过东坡阁有感(四首)》其一:平生最慕老东坡,亮节高风可泣歌。七载南迁曾到此,碑遗五百大阿罗。标题所指东坡阁,在东莞资福寺内,有史料证明苏东坡与资福寺有较为密切的往来。诗歌第一句即直抒胸臆地表明了诗人因东坡先生的高风亮节而仰慕他。后两句“七载南迁曾到此”中,七载南迁是指苏东坡先生五次被贬,时长七年,曾经他也来过这南方之地。“碑遗五百大阿罗”,此处的“碑”则要追溯苏东坡与东莞资福寺的来往。大文豪苏轼先生曾给资福寺写过三篇文章,寺僧将其杰作刻作石碑,竖于寺内,堪称镇寺之宝。可惜传至清末,三块石碑,只剩《广州东莞县资福禅寺罗汉阁记》残存。“大阿罗”指罗汉,则“碑遗五百大阿罗”则理解为:这三块石碑,只剩下这怪《罗汉阁记》。表达出一种惋惜与痛心,也是对东坡先生的敬仰之情。又如《过东坡阁有感(四首)》其二:禅喜堂空若有无,胡氛所至叹荒芜。流风余韵低徊久,笑我犹存笠屐图。这首诗是描绘了日本侵华时期,东坡阁也难以避免地变成荒芜之地,“叹”字将对东坡阁遭遇此劫的心痛表现得很突出,此时,情绪的基调是往下沉的。而“笑我犹存笠屐图”一句,“笑”字将诗的情感又往上提,往积极乐观方向走,与前面的“叹”形成对比。“流风余韵低徊久,笑我犹存路上笠屐图”,东坡先生的风雅韵事,值得后人细细品味,别人还笑“我”至今尚存《东坡笠屐图》。《东坡笠屐图》所描绘的场景,最早记载于南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卷七:“东坡老人居儋耳,常独游城北,过溪,观闵客草舍,偶得一箬笠,戴归。父女小儿皆笑,邑犬皆吠,吠所怪也。”[1]苏轼在儋州时,常外出游玩,从附近农家偶然得到一顶斗笠,戴着斗笠回家,由于穿戴奇怪,一路上引得路人大笑、狗犬狂吠。后有人将此作画,展现了东坡先生旷达乐观的襟怀和气度。面对零落的东坡阁,诗人感叹万分,尽管如此,但东坡先生留下来的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是不会消失的,表明了诗人对东坡先生的敬仰之情。除了苏轼,文天祥也深受邓寄芳的爱戴。文天祥,因其抗元有功,在祥兴元年(1278年)被封爵为信国公。邓寄芳三拜其祠,写下《谒文信国公祠(并序)》《癸未十二月初九日,祭文信国公祠,叠前韵》《甲申年十二月初九日,祭文信国公祠,三叠前韵》。这三首诗大约写于1941年-1944年,香港沦陷,邓寄芳奔走河源逃难期间。三首诗都极力赞扬文信国公,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对其的赞美与钦佩。如《谒文信国公祠(并序)》:祠宇萧萧阅岁寒,我来瞻拜肃衣冠。传家忠孝今无愧,就义从容古所难。数载血痕如债付,满襟泪点和琴弹。惊心十一度壬午,收拾山河复旧观。“祠宇萧萧阅岁寒”是对祠堂外表的客观描绘,零落荒芜而人迹罕至,这与祠堂本身的保修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很大关系。文信国公祠,应是在文信国公殉难后,河源邑人慕其义,为之建祠。等到邓寄芳拜谒的时候,至少也有六百余年,在传承过程中,没有意识到这是宝藏,不精心护理,日久失修,难免萧条。而当时的时代背景1941年,仍处于抗日战争当中,面对日寇的残暴,百姓更多倾向于逃难,安稳,就更不提精神上的追求了。“传家忠孝今无愧,就义从容古所难”这两句则是对文天祥忠义仁孝家风的高度概括,据(同治)《河源县志》载曰:“文定娘、寿娘,文丞相之二女。宋帝在惠州,文公南奔。二女死于河源。公集杜句两韵以哀之,其墓在三角村”[2]表明文天祥的两个女儿,定姑和寿姑在追随父亲文天祥时,不幸死于河源,展现了定姑、寿姑义无反顾的忠孝大义和民族气节,体现了文天祥对忠的重视和对儿女的影响。“惊心十一度壬午,收复山河复旧观”,“惊心”一词道出了诗人对文天祥的痛惜、尊敬,“复旧观”有双重理解,一是恢复文信国公祠应有的面貌,以示对文天祥的尊重;二是希望将日寇赶出祖国山河,让全国都恢复平静。又如《癸未十二月初九日,祭文信国公祠,叠前韵》:劳军节物换温寒,忍痛曾冲怒发冠,如此狂潮长未已,要令生者独为难。心香一瓣拳拳致,旧调于今续续弹。愿乞威灵平丑虏,歌诗告捷万人观。这首诗表达的抗日情感非常浓烈。一方面歌颂文天祥的历史功绩,忠诚报国,一方面也表达了期待胜利,结束战争的愿望。“忍痛曾冲怒冠发”,愤怒达到了极点。“狂潮”指抗日战争,这场抗战耗的时间太长了,失去性命的百姓有无数,侥幸生存的人也是无穷无尽的孤独难过。“心香一瓣拳拳致”,指文天祥忠诚报国的心都是实实在在的,“旧调于今续续弹”以前所歌颂的美好品行到现在也一样会赞颂。“愿乞威灵平丑虏,歌诗告捷万人观”最后一句表现了诗人的美好愿景,期待神灵显现,将日本赶出国土,届时百姓们定会很高兴。再如《甲申年十二月初九日,祭文信国公祠,三叠前韵》:闰年春暖早回寒,对此艰危孰正冠。大节千秋垂不朽,当时一死亦云难。诗留赤胆丹心照,琴有高音流水弹。丞相祠堂再三拜,感人忠奋是兴观。这首诗作为邓寄芳祭文信国公祠所作诗的最后一首,情感更多回到了颂扬文天祥的品德气节上。“对此艰危孰正冠”,正冠是指整理自己的衣帽,联系时代背景,诗人想表达的应是:对于现在这样艰难的处境,谁又能顾着整理衣冠这样的小事呢?从侧面反映了时局仍旧严峻的境况。接下来,夸扬文天祥之忠义,“大节千秋垂不朽,当时一死亦云难”文天祥面对敌人的屡次招降,挺直腰杆拒绝,选择从容就义,高度赞扬了文天祥高尚的气节是永垂不朽的,也是诗人自己的内心所想。“诗留赤胆丹心照”,表明了诗人的态度:人都会有生命凋零的一天,要选择忠于国家、忠于自己在选择。“琴有高音流水弹”则表示在选择忠义这条道路上,会有许多知音,一起在黄泉之下弹琴赋诗。鼓舞民众要坚定抗日,历史不会忘记这些勇士,气节永存。“丞相祠堂再三拜,感人忠愤是兴观”再三拜文丞相之祠,仍被他忠心义愤所打动,抒发了对文天祥的崇敬之情。除了凭吊古迹,邓寄芳也对在民主斗争中牺牲的故交李文甫、朱执信予以深切的缅怀,写下《寄吊黄花岗》《过石龙李文甫故里有感》《读朱执信先生殉难碑》,共约三首诗,缅怀其英雄事迹,表达邓寄芳对英烈的崇敬之情。如《过石龙李文甫故里有感》:雄谈昔为华夷辩,近日低徊过式闾。文字交游成社论,萍蓬遇合对门居。生忧碧血流无补,死葬黄花香有余。卅六年前辛亥役,我曾一食武昌鱼。李文甫(1891-1911),广东东莞人,近代民主革命家、同盟会会员。1911年4月27日参加黄花岗起义,在与清兵激战中不幸负伤被俘,壮烈牺牲,年仅20岁。首句“雄谈昔为华夷辩,今日低徊过式闾”,回忆往昔岁月,今日路过故人家门,心中表示崇高的敬意。“文字交游成社论,萍蓬偶合对门居”,是指清光绪末,李文甫、林直勉、莫纪彭、黄侠毅等人创办《东莞旬刊》,邓寄芳也名列其中,而邓寄芳的先兄邓颂如在石龙经商时,也非常巧合与李文甫对门而居。此处应为感叹双方的缘分之深。“生忧碧血流无补,死葬黄花香有余”,则是表达对李文甫黄花岗起义中的为推翻鞑虏而英勇牺牲,表示敬重。最后一句是回顾最后一次见面,“卅六年前辛亥役,我曾一食武昌鱼”,感叹旧时相处的难忘时光。又如《寄吊黄花岗》:遥望黄花冢,临流奠一尊。感君呵护力,返我共和魂。这首诗描述的是诗人对黄花岗起义中牺牲的七十二烈士的痛惜。“遥望黄花冢,临流奠一尊”,“尊”通“樽”,指酒,表明诗人心中难忘这些为国牺牲的烈士,顺着溪流为他们送上一杯祭奠之酒,感谢这些英雄用自己的全部力量来推翻清朝封建腐朽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让民主共和的灵魂重现。诗作深深地表达了对烈士牺牲的惋惜之意和缅怀之情。再如《读朱执信先生殉难碑》:昔从海外去寻师,红烛谈兵夜共谁?早以文章高我辈,更于气节重当时。鞠躬尽瘁酬三顾,忍死须臾报一知,杜老生平工咏马,留心骥德不称驰。朱执信(1885-1920),名大符,广东番禺人。1904年赴日留学,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20年赴虎门策动该地驻军讨伐盘踞广东的军阀莫荣新,于同年9月21日被反动军阀刺死于虎门。“昔从海外去寻师,红烛谈兵夜共谁”,一开始便表明诗人与朱执信是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故交,两人都对国家兴亡有着强烈的责任感。秉烛夜谈,道出两人关系之密切。“早已文章高我辈,更于气节重当时”,高度肯定朱执信的才华与高尚气节。而后通过运用三个典故来赞颂朱执信。“鞠躬尽瘁酬三顾”借用“三顾茅庐”的典故,将朱执信类比诸葛亮,表达了诗人对朱执信才能的崇敬与认可。“忍死须臾报一知”则是化用谭嗣同的《狱中题壁》“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3],其中蕴含两个典故,一是张俭的望门投止。二是杜根的忍辱负重。据《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列传》记载:“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请诛之。览遏绝章表,并不得通,由是结仇。乡人朱並,素性佞邪,为俭所弃,并怀怨恚,遂上书告告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讨捕。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4],张俭因为弹劾宦官侯览,被反诬"结党",被迫逃亡,但在逃亡中,凡接纳其投宿的人家,均不畏牵连,乐于接待。而杜恨,据《后汉书·卷五十七·杜銮刘李刘谢列传》记载:“根性方实,好绞直。永初元年,举孝廉,为郎中。时和熹邓后临朝,权在外戚。根以安帝年长,宜亲政事,乃与同时郎上书直谏。太后大怒,收执根等,令盛以缣囊,于殿上扑杀之。执法者以根知名,私语行事人使不加力,既而载出城外,根得苏。太后使人检视,根遂诈死。三日,目中生蛆,因得逃窜,为宜城山中酒家保。积十五年,酒家知其贤,厚敬待之。及邓氏诛,左右皆言根等之忠。帝谓根已死,乃下诏布告天下,录其子孙。根方归乡里,征诣公车,拜侍御史”[5],杜恨性格朴实,敢于进言,因此在永初元年,得罪了熹邓太后,被处死。执法的人想放他一马,则在行刑后,将其救出城。熹邓太后也派人检查尸首,为怕连累救助他的人,他装死直至眼睛生出虫才将其骗过,随后隐姓埋名十五年,而后邓氏一族被杀,杜恨才出来做官。这两个典故,深沉地表达了诗人对朱执信品德的赞叹与崇敬之情。由此可见,邓寄芳的游历诗蕴含了对爱国爱家、忠肝义胆、旷达乐观人生态度的崇尚之情,表达了对忠臣名将、千古文豪、英勇烈士的倾慕和缅怀,并借此勉励自己要学习他们身上的气节、乐观。在抗日战争严峻的时局下,以此抒发了内心的愤懑,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状况的忧虑以及对胜利到来的期望。三、邓寄芳游历诗的艺术特色邓寄芳是东莞邓氏名门望族的后代,家风纯良,热爱学习,勤奋刻苦,诗作颇多。其游历诗有以下特色:巧用典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用字上,也十分考究精妙,使得情感更加丰沛;诗歌画面感极强。(一)巧用典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典故”是诗文等所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且离开源出语言环境即无法理解的即为典故。有语典和事典。典故的使用,可以让诗的表现力增加,文化内涵丰富,增加韵味和意趣。邓寄芳先生的诗作中,巧用典故,使得诗作读来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如《六榕寺梅花重放(二首)》其一:美人小别不多时,春到琼花又满枝。好是林逋清艳福,姻缘重缔未为奇。邓寄芳在此诗中引用了“梅妻鹤子”的典故,据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记载:“逋,字君复,隐居孤山,征辟不就,构巢居阁,绕植梅花,吟咏自适,徜徉湖山,或连宵不返。客至,则童子放鹤招之”[6]。北宋林逋,隐居杭州西湖孤山,不仕。在处所多种梅树,养鹤。常外出游湖、望山。有客人来访,就放笼开鹤,林逋见鹤飞便驾舟回来。被传为千古佳话。“好是林逋清艳福,因缘重缔未为奇”,林逋真是有艳福,能遇上如此娇美的梅花,重新缔结一段“梅妻”的因缘也不足为奇。“梅妻鹤子”的典故,从侧面很好地衬托出六榕寺梅花的清艳雅致。又如《谒韩文公祠》:湘子桥东五里馀,韩山有庙祀先儒。至今风化称潮郡,岂独文章格鳄鱼。邓寄芳在这首诗中引用了事典“格鳄鱼”,据《新唐书》记载:“愈,至潮,问民疾苦,皆曰:‘恶溪有鳄鱼,食民畜产且尽,民以是穷’数日,愈自往视之,令其属秦济以一羊一豚投溪水而祝之曰:‘昔先王既有天下,列山泽,罔绳擉刃,以除虫蛇恶物为民害者,驱而出之四海之外。……刺史则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以与鳄鱼从事,必尽杀乃止。其无悔’祝之夕,暴风震电起溪中,数日水尽涸,西徙六十里,自是潮无鳄鱼患”[7]。韩愈被贬潮州时,凭借文章《祭鳄鱼文》对江里的鳄鱼进行一番劝戒,投放祭祀的猪羊之后,溪上突然电闪雷鸣,几天内溪水干涸,鳄鱼向西迁徙六十公里,为潮州百姓解决了鳄鱼之患。“格鳄鱼”事典的引用,使得对韩昌黎的生平叙述得更有趣,增添了表现力。再如《登宋皇台》:风高浪急夕阳斜,帝室飘零忆宋家。一片韩陵留怪石,四时春色补蛮花。坐看北地饥蚕食,忍听南天苦雁嗟。我是十年旧游侣,登台怀古又停车。邓寄芳在这首诗引用了“韩陵怪石”的典故,据唐张鷟《朝野佥载辑校》卷六记载:“梁庾信从南朝初至北方,文士多轻之。信将《枯木赋》以示之,于后无敢言者。时温子升作《韩陵山寺碑》,信读而写其本,南人问信曰:‘北方文士何如?’信曰:‘唯有韩陵山一片石堪共语,薛道衡、卢思道少解把笔,自余驴鸣狗吠,聒耳而已’”[8]。南朝梁时,庾信从南朝初到北方,北方文士都轻视他,他把自己作的《枯木赋》拿给他们看,后来再也无人讥评。当时温子升的《韩陵山寺碑文》,庾信读了并抄录下来,后来南朝有人问北方文士如何,庾信说只有韩陵山寺碑文还值得一谈。因而,“韩陵片石”后喻指文采飞扬的文章。韩陵怪石是类比宋皇台的由来,1278年,宋朝皇帝宋端宗赵昰和赵昺被元朝军队相逼南逃避难,途径香港九龙的一座山。他们曾到山上一块巨岩休息。最后赵昰病死在香港,而赵昺则在崖山海战输掉后自杀。后来附近的民众在这块巨岩上刻上“宋皇台”三个字。“宋皇台”与“韩陵片石”都是刻有字的,将其类比,则表面了诗人认为宋皇台是值得被称颂的,其透露出的誓死抗争的精神与韩陵片石记录的战争有异曲同工之妙,典故的运用,让文章更具有内涵。由此可见,邓寄芳的游历诗对典故的运用是熟稔的,从侧面展现其文化底蕴之深,凡用典之处,都使得文章内涵更丰富,更有表现力。(二)诗歌画面感极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对一首诗有画面感的最好评价。邓寄芳在诗中描摹的风景极具画面感,让人身临其境。如《箱根看红叶》:秋深霜叶艳于霞,诗有樊川未足夸。无限红黄深浅色,动人美感过樱花。首先看其色调,将红叶与霞作对比,除了在颜色上能展现出层次感,也从画面布局上给天空涂上了霞彩。连樊川先生善咏红叶之人也不能夸得玩,用夸张,引用典故的修辞,凸显红叶之美。“无限红黄深浅色”所构造出来的画面,是漫天遍野的红叶,但红叶不是全红的,它深浅不一,这样的描绘更加真实,让人有画面感。“动人美感过樱花”则引出了“风吹红叶”之动景,如此,便是一副天空有彩霞,抬头望上,是漫天遍野,深浅不一的红叶,风吹过,便摇曳起来。又如《可亭畅谈,归后戏柬(二首)》其一:天涯扺掌论行藏,此乐平生有几场。纵以诗鸣犹自晦,不为酒困复何狂?白鱼受钓莼初绿,紫蟹登盘菊正黄。书剑无成疑废学,闭门犹自爱时光。这首诗是描写诗人与朋友们在可园进行聊天赋诗赏景之作,“白鱼受钓莼初绿,紫蟹登盘菊正黄”嫩绿的水草浮在水面上,诗人们赋诗、钓鱼、饮酒,垂钓收获之后,诗人与朋友们共尝菊花蒸紫蟹的菜肴,友人共聚一堂的画面便浮现出来。再如《晓登盂山》:早起听馀古寺钟,游山无地不从容。参天秀色看黄岭,夹路新荫抚翠松。鸟出暖巢犹腻语,鱼跳春浪亦闲踪。罗浮咫尺玲珑在,红日初升醉色浓。这首诗描绘的是早晨登山路途所见的动态美景。首句“早起听馀古寺钟”,将声音自然引出,伴随着古寺的钟声,诗人从容悠闲地登山,空气中似乎还有些湿润,早晨登山的感觉便被写了出来。一路上参天大树为翠松遮挡了一些阳光,体现翠松与大树的高低交错的层次感。鸟儿在叽叽喳喳地欢叫,鱼儿在水里闲适地跳跃,活泼又富有生机的画面浮现眼帘。“醉色浓”说明此时太阳的颜色是橙红的,这样的美景让人沉醉。由此可见,邓寄芳诗作富有画面感,展现了他精妙的构图,缤纷的色彩搭配。而动静两种景致的相互映衬,更加使得诗中有画,读来极具美感。(三)用字考究精妙,情感丰沛用字的精妙,对诗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使得诗歌内容更加立体,情感更细腻深刻,打动读者,让人身临其境。如《钵盂山公园落成》:弋山钓水忆儿时,早愿成园今见之。别筑楼台依古画,亲栽花木茁新枝。童年游戏心犹在,耆旧风流我所思。最是红桥抛不得,湖光树影近相窥。这首诗所描绘的是,抗日战争结束后,所有的事物都开始重回轨道,重建钵盂山公园便是其中的重头戏,是历史文化的保留。全诗最妙的一字,是在“窥”,一“窥”将湖与树的靠近程度和盘托出,且“窥”用了拟人手法,将“湖光”“树影”经风轻拂时,抖动的模样描写了出来,像偷看心仪的事物,而又立马害羞地转过头去,让整首诗更加地富有生命力。又如《三角楼春晓》:玉漏初沉欲曙天,惜花人起不贪眠。枝头黄鸟争晴闹,海上红霞破晓鲜。树集远山成画本,潮生断岸放渔船。楼高百尺窗三面,几案无尘风日妍。本首诗描绘的是一副街区春天美景图,玉漏是指计时的漏壶。“玉漏初沉欲曙天,惜花人起不贪眠”展现了早晨天刚破晓,珍惜这美丽春花风景的人早早地就起床了,应是诗人自比惜花之人。“枝头黄鸟争晴闹,海上红霞破晓鲜”枝头的黄鸟“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海上的红霞刚刚升起,非常的清新。“鲜”字用的很妙,将早晨海边无人喧闹,而大自然经过夜晚的自我调节变得又清新了起来写得很细致。整首诗动景皆宜,给人以美的享受。再如《返河源杂感(二首)》其二:寇来城市空如洗,寇去人家叹式微。历古至今无此劫,万方多难我焉归。这首诗所描绘的是日寇侵华后的惨烈景象,随后发诗人出深沉的无奈与痛心。“寇来”与“寇去”的景象都是残败的,城市被洗劫一空,百姓对着这残垣感叹衰微。“万方多难我焉归”中一个“焉”字,译为“怎么”,使得痛苦的情绪达到极致,祖国河山四处都是炮火硝烟,我怎么回得去呢?这是质问,也是无奈,将抗日战争之时,流落异乡的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祖国山河被毁的痛惜言说到极致。由此可见,邓寄芳在其诗作的用字上,是精致考究的。在其字斟句酌下,增强了诗作的表现力,使诗歌更富有美感,情感更加细腻。四、结语邓寄芳的游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