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牡丹诗研究_第1页
宋代牡丹诗研究_第2页
宋代牡丹诗研究_第3页
宋代牡丹诗研究_第4页
宋代牡丹诗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摘要中国不仅是诗歌之乡,也是百花齐放之地。宋人用花作诗,用花叙志,用花来叙述情感;写下了无数颂声遍野、千唱不绝的牡丹诗篇。雍容华贵的牡丹,用诗词的形式反映出来,无愧于诗歌和鲜花的完美结合。宋人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笔法,勾勒出宋代牡丹文化姹紫嫣红、绮丽绚烂的繁华图卷。关键词:宋诗牡丹富贵风尚玩赏家国之思

AbstractChinaisthehometownofpoetryandtheplacewhereflowersbloom.TheSongpeopleusedflowerstomakepoems,flowerstonarratetheirfeelings,andtowritecountlesspsalmsofpeonysingingalloverthecountry.Theelegantpeony,reflectedintheformofpoetry,isworthyoftheperfectcombinationofpoetryandflowers.Songpeoplefromdifferentangles,withdifferentstrokes,outlinedtheSongDynastypeonyculturecolorful,beautifulprosperouspicturevolume.Keywords:Songpoetry;Peony;Prosperousfashion;enjoy;ThinkingofhomeandCountry.目录引言 1一、宋代牡丹诗歌产生的背景 1(一)唐代牡丹富贵风尚的延续 1二、宋代牡丹诗歌中玩赏风气的兴盛 2(一)男子簪花习俗的推动 3(二)插花热潮的涌动 4(三)风雅文人食花的乐趣 5三、宋代牡丹诗歌的写作特色 6(一)人花相怜的身世之感 6(二)酬唱赠答的绵延情意 7(三)深切无尽的家国之思 8四、结语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1第11页宋代牡丹诗研究牡丹诗在宋朝的繁荣,宋朝对牡丹诗的热爱,牡丹的香艳特性以及富贵、繁荣的象征意蕴,正延续了唐人追求富贵、宋人追求雅致生活的时代审美心理,正是在这种时代心理的驱使下,首先在京城兴起了一股尚牡丹风潮,然后又由北向南,从京城传到地方,流行的簪花、插花、食花,唱和、寄赠习俗,也为宋代牡丹诗姹紫嫣红的春天的到来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宋人雅致生活的追求,也反应当时人民生活的丰富与安逸,风靡一时的牡丹玩赏确实点缀了宋朝的经济文化生活。但是,具有忧愁意识和批判精神的人们,却看到了牡丹诗中的潜在危机。宋诗在营造美不胜收的审美空间外,同时还赋予了强烈的力量来指出时代的弊端,这无疑在当时具有积极的批判意义。一、宋代牡丹诗歌产生的背景牡丹高贵典雅,艳压群芳。牡丹因为众人的热爱被誉为“国色天香”。人们向来将它当作国泰民安,兴旺发达、幸福美好的象征。自唐代开始,牡丹颇受众人热爱,唐代刘禹锡在《牡丹》里写道:“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1]。牡丹经过了长时间的孕育才被确定为富贵的意蕴,到了宋时被称为“富贵之花”。(一)唐代牡丹富贵风尚的延续唐代贞观之治后,社会安定,繁荣昌盛,即使安史之乱发生以后,整个唐代社会仍旧处于相对繁荣富强的阶段。吟诗低唱,牡丹成为贵族生活的象征。然而如何在自然景物里选取能够作为富贵的象征的意象,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人们通过反复挑选和比较,这种事物不仅要看起来高贵典雅,又要被大众们普遍认可,最后才从复杂庞多的物象中选出了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人尽皆知,它就是牡丹。自唐以来,诗人便酷爱将牡丹写入诗中,牡丹诗海漫无止境,赏花作诗乐趣无穷。到了宋代,周敦颐更是以“牡丹,花之富贵者也”[2]。来对之前所沉淀的牡丹文化中富贵涵义的精炼概括;又云:“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一句便点出了牡丹逢迎了大众的审美心理,所以被众人喜爱。周敦颐写下了著名远近,经久不衰的美文《爱莲说》,本来的目的是要赞扬莲花,出乎意料的是诗人却说道“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他无意中客观地陈述了当时人们喜爱牡丹的真实情况和人们对牡丹雍容华贵本质的认识。尤其是用了拟人的笔法,“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把它们三者进行比较,给人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后人则均认为周敦颐是牡丹富贵寓意的开端。后人将牡丹称之“富贵”便是一发而不可收拾。宋代诗人张公庠《宫词》则直接写牡丹“牡丹尊贵出群芳,销得宸游奉玉觞”[3]。由此看来,牡丹在人们的心目中雍容大气,国色天香,迎合了民众祈盼美好的愿望,对安居乐业的向往,是国家和人民兴旺发达、如意吉祥、繁荣富强的象征。并且慢慢深入人心,从而与人民的血肉相融合,成为了万千炎黄子孙心中独特的烙印。牡丹的颜色、姿色、香气、韵味都卓越出色。花开之际、姹紫嫣红、形态万千、清香怡人。花谢之时,依然绰约多姿,风韵犹存。隆冬叶落,更是枝干苍奇、挺然

耸峙,傲骨嶙嶙。从表面上看,是牡丹超尘脱俗的美艳吸引人们的目光;但从实质上来说,应是牡丹那种所特有的品质与“富贵”紧密联系起来,雍容华贵的气质让人们为之倾倒。所以细究下来,能把牡丹作为富贵的象征与标志,是因为牡丹所持有那种富贵端庄的气质;具有清香怡人的固有特性,才得以雅俗共赏,也被当时社会各阶层接受认可。追求富贵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本性,古往今来,概莫能外。牡丹凭借自身具有富贵端庄的气质,让万千文人为之倾倒,人们更是凭借对牡丹的喜爱,依附着对富足美好生活的追求!二、宋代牡丹诗歌中玩赏风气的兴盛北宋前期,牡丹玩赏风气复苏,不仅种植观赏恢复到唐朝,而且在地域规模上也有所突破,这一时期的牡丹文化发展承前启后;到了北宋中期,牡丹玩赏风气达到高潮,这个时期的牡丹文化达到了全面成熟繁荣;北宋末期及南渡时期,牡丹玩赏风气日渐衰落,牡丹文化在酝酿新寓意的同时也在进一步的深化。看来风行一时的牡丹玩赏活动确实为宋代经济文化生活增色不少,也反应当时人民生活的丰富多彩与富庶安逸。(一)男子簪花习俗的推动在当今社会,男人头戴鲜花似乎有点搞笑,但是在古代,男人戴花是非常普遍的事情。男人头戴戴花,在唐朝就已经有了。不过,那个时候还不是很普遍,偶然才会有。然而到了宋代,男人头戴鲜花已蔚然成风。在宋代,君王宋徽宗是当时男子簪花的时尚领袖。“御裹小帽,簪花,乘马”[3],讲述的就是宋徽宗每次出宫游玩场景。从驾的大臣、侍卫,他也全部赐花簪戴。并且还自行制定一些规则,凡是随从侍卫都赐给一套的衣服,叫做宫花锦袄。必须衣着宫花锦袄,不然就不能自由进出皇宫。爱花簪花在当时几乎到了极致,并逐渐成为了当时的社会风尚。作为男子竟敢如此无所顾忌的簪花,当然是因为有官方引领在前,否则怎么会有那么多人戴呢?男子簪花等到了宋朝,几乎到了极致。男子头戴鲜花变成了一种时尚,给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被花海浸泡、淹没其中的大宋王朝。诗人杨万里目睹簪花盛宴,军民大臣们跟随御驾的后面,头上官帽全部插着牡丹。感慨所作“春色何须羯鼓催,君王元日领春回。牡丹芍药蔷薇朵,都向千官帽上开”[4]。描述的正是皇上祭祀回朝,看来宋代一到了重大节日,比如祭祀大典、宫中宴会等,皇上都会给大臣赐牡丹花。小小的一朵牡丹,甚至成为身份地位标识、可以说是尊卑有别,花团锦簇。这样的情景,也只有在宋代才能经常看得到。苏轼在杭州任职太守时,善于与百姓同乐。毕竟在之前苏轼写的家喻户晓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里面,可以让我们知道,苏轼围猎,百姓随从他一起围猎的浩浩荡荡场景,由此看来当地百姓非常爱戴他。而在杭州任职太守时所写的一首《吉祥寺赏牡丹》,更是将爱民同欢,这种氛围发挥到了极致。“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5]。宋朝时,当地的民风民俗,有头戴牡丹花的习惯,等到牡丹花盛开之际,人们便不约而同的将牡丹花戴在头上。前两句诗就让人瞥见一位年过半百老人戴着牡丹花,出现在街道上备受瞩目。“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这样一位老人头上戴着一枝美艳的牡丹花,而且自己并不为此感到难为情,因为当时欢乐的氛围下,头上戴有什么物品也不足为奇。但是诗的这两句确实有点儿意思。“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在大家的脑海印象里,美艳动人的花朵一般是戴在青春年少,芳华正好的窈窕淑女头上,苏轼这么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头上戴着如此美艳的牡丹,是不符合我们逻辑。然而苏轼并没有感到难为情,在苏轼看来,在他头上的那朵牡丹花应该为自己戴在了老人头上感到害羞。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众人围观的画面。“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与百姓同乐,热闹非凡打成一片。特别是苏轼作为杭州太守,年过半百头上还戴着牡丹花,着实让人忍不住想笑。让大家都急不可耐的想要来看看,“上钩”写这些旁观者的群众拉开门帘观看热闹的街景。这首诗里,苏轼显然把自己当成了讨人喜欢的诱饵,使那么多人禁不住好奇,与民同乐。他给众人看到的是一颗真诚待人的心,而人们报以一片片掌声,一阵阵笑声。因为众人不仅看到了他头上的牡丹花,也看到了超然物外、豪放不羁的胸怀。在这种豁达开朗的态度背后,大家能够看到苏轼对美好事物,对人生的执着追求。牡丹,美艳迷人,上之所好,下必甚焉。簪花本质上就有一种阴阳调和之美,不论男女老少簪花,在当时都是一种既风雅而又美好的事情。簪花,不是只有女子才会做的事情,亦是被宋朝男子爱极了风行一时的花事。(二)诗情花意,插花热潮的涌动在宋朝以前,虽然也有插花这门艺术,但一般只作为宫廷,皇家贵族或佛堂的供花,到了宋朝时期,插花成为百姓的社会生活时尚,渗透到了一般民众的家中,在当今社会比较追求生活品位的民众、小资白领,往往都会在回家的路上买一束鲜花回家,插在花瓶里粉饰生活,宋人也是如此。宋代也是中国插花史的鼎盛时期,如果说插花是宋代社会的时尚潮流,宋朝皇室和政府无疑是这一插花热潮的先驱者。每到花季来临,皇宫后苑都会焕然一新,用贵重的器皿插上名贵的牡丹等花卉,陈列在宫殿里,供人们观赏。洛阳是北宋时期家喻户晓的花都,牡丹怒放时,当地政府举办“万花会”[6]。例如苏轼在《牡丹记叙》记述他在杭州任职太守时观赏牡丹的场面:园内花色繁多,百花齐放,酒意浓郁,当地人把五颜六色的牡丹盛在金盘篮子里,摆放在客厅。在座的所有人,包括仆人小官吏都戴上了酒壶。观众数以万计,热闹非凡。当时学者尊崇插花,宋人将插花纳入四大文学艺术之中,文人外出游玩行乐,甚至都会随身带着桌子,放上插花瓶,用来陶冶情操。普通老百姓也热爱插花。欧阳修提起过“大抵洛人家家有花。”其实置瓶插花不仅是洛阳的人才喜爱,宋人都喜欢在家里插放一瓶鲜花点缀生活。宋朝时期插花风尚的流行,孕育出精湛的插花技艺。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崇尚自然,重视意境的创设,用线条来造型,让花束具有不对称的错落空间感。注重花卉的意义和形象,重视花卉与陈设环境相结合,而且重视赏花的方式。这些无疑都对后世的插花艺术产生了不可磨灭影响。宋人借花木来表达自己的愿望与寄托,利用花枝来展现闲情雅致,通过花的风格品质来自诩其怀,让人们日常生活中超尘脱俗,为之着迷。在宋人的眼里花是有不同寓意的,对自然生长的花浅吟低唱,吟诗作乐,在寄情插牡丹花中,每一朵花和每一片叶子都有着深刻的意义。读书绘画、抚琴下棋、焚香品茶、簪花出游,这些都是贯穿宋代生活的调味剂。今天我们已经到了二十一世纪,是不是能比宋时的人更懂得生活的意义?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每个人却总是灰头土脸,急急忙忙,这时我们再次渴望回到宋代时的生活美学。(三)风雅文人食花的乐趣鲜花入馔,在中国也是历史悠久了。追根溯源,人们开始食花是在春秋战国的时候,“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仅仅从诗句看来,屈原是抒情,花草树木是对生命的滋养,但会去吃菊花也不足为奇,屈原在《离骚》的篇章里:为世人留下了一些食花的证据。到了宋朝,吃花被提升到了新的水平,更是开启了当时食花界的新领域。这在当时宋文人雅士之间,简直是一种风俗习惯。人们摘下芳香袭人的花,一片片扯下花瓣放入面粉中炸着吃,配上其他食物炒着吃,甜品里捣碎花瓣作为点心吃等等,花样层出不绝。众人皆知,苏轼独创的美食并不少,其中有东坡豆腐,东坡肉……大概没有一个文人像苏东坡那样被贴上这么多食物的发明者的标签。但是还有一种不为众人所知的浪漫雅食,将鲜花的花瓣一片片扯下,加以油炸,色香味俱全,我们也可以利用它与苏轼的渊源,将它称作“东坡炸牡丹”。这让人听起来就好像是小说里才会有虚构的情节。不过,苏轼确实有两首诗谈到炸牡丹这个做法。第一首就是《雨中看牡丹》,“未忍污泥沙,牛酥煎落蕊”[7]。另外一首为《雨中明庆赏牡丹》:“明日春阴花未老,故应未忍着酥煎”[7]。不过凭借古人的记载来看,苏轼其实并不是炸牡丹花的创始者。原来早在五代时期,每年等到牡丹花开,李昊不仅会给亲朋好友都送上很多牡丹花,而且同时还会送上牛酥油,并嘱咐道:“当牡丹花朵快要凋谢褪去之时,就用牛酥油裹上煎炸成食物,不要使牡丹的美艳遭到被丢弃的命运!”所以说,在五代西蜀,就已经出现了炸牡丹片的做法。不管怎么样,苏轼在自己诗中两次提及了“酥煎牡丹”,即使苏轼不是创始者,那也是也是积极的推崇者。表明了他对这一道巧妙炸食颇为喜爱。显然,酥煎牡丹这一食物在宋代时确实存在,苏轼诗中并非凭空捏造,是风雅人士颇受欢迎一款芳馔。会有饮食界高手按照当时的方法还原甚至改造“酥煎牡丹”吗,并且为之命名为“东坡炸牡丹”,让男女老少们不仅可以吃遍世上美食,还能谈古论今。宋代牡丹诗歌的写作特色在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的春天里,等到牡丹花开遍野之时,说明春天的花事也即将逝去。古往今来多愁善感的文人雅士,总是对歌咏伤春惜花的题材备受推崇。恰巧牡丹花开总是姗姗来迟,宋代诗人通常寓情于牡丹,借牡丹写人。以牡丹自喻,由己及人,再到国家,于平淡处饱含有浓郁的情感。(一)人花相怜的身世之感花草树木本无言,宋人借牡丹立言,牡丹大多数都不喜欢与百花众香争奇斗艳。往往低调的选在谷雨三朝,百花盛开了以后才绽放。历代以来,文人骚客歌咏牡丹不妒忌、不争宠、不孤芳自赏的风度气质,吟唱牡丹花象征华夏子孙谦逊礼让、虚怀若谷、宽以待人的雅量。在花海春潮里,婀娜多姿,芳香袭人。苏轼作有《牡丹》一诗,“花好长患稀,花多信佳否。未有四十枝,枝枝大如斗”[8]。用来称赞牡丹花团锦簇,美不胜收的画面,赞赏牡丹雍容大气之美。无独有偶,同是宋代的王溥却将牡丹写道“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9]。这首诗与虽然类似之前苏轼的诗篇,但却给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焕然一新的冲击感。那是因为王溥一反大家对于牡丹的夸赞美谈。标题用“咏”字,先顺从大众的普遍心理趋势,题目先故意告诉人们,我写这首诗是要歌咏牡丹,我可没有说牡丹的坏话。所以读的人一眼过去,便会在心里嘀咕道,这无非又是称赞牡丹的人,他还能说出什么不一样的赞美之词?读的人就会带着强烈的好奇心继续读下去,没有想到却读出了诗人对牡丹说长道短。不禁让人烦闷苦恼,然而经过仔细推敲品读,也不乏哲理,枣树的花虽然细小,但是等到秋天结成的果实却唇齿留香;尽管桑树的叶子柔弱,但是能养蚕吐丝。美丽的丝绸布匹由蚕丝生成。让我们再看看牡丹本质吧,花朵好大啊!大得不知道怎么形容,似乎人们都喜欢用“斗”来形容大,那就说它“如斗大”好了。还有,她的香艳美丽,婀娜多姿,芳香袭人诗人他心里是清楚的,然而他却要故意忽略这些。因为,这些都是虚妄的表象,仅此并不能代表什么,在他看来这些只是没有实用价值的外在美,更要特别点明的是,当美丽的花开完后,枝头就空了,空空如也,还能赞美什么呢?人生可以去做更多实际的事情,不能去追求一些看起来美丽而空虚的东西,但是人们总是倾向于外表美,忽视实用美。所以人生有些时候就像牡丹花一样徒有芳华,到最后花期过尽还是一场空,就像是黄粱一梦。透过牡丹看人生,更有与牡丹同病相怜之寓。(二)酬唱赠答的绵延情意酬赠诗,顾名思义,它是用来朋友间来往应酬的作品或者送给亲朋好友的诗歌,一般都会把诗歌用来结识朋友。据说,苏东坡到宝成寺赏牡丹,思绪万千,随笔写道:“春风小院却来时,壁间惟见使君诗。应问使君何处去,凭花说与春风知。年年岁岁何穷已,花似去年人老矣。去年崔护若重来,前度刘郎在千里”[10]。这首七律诗《留别释迦院牡丹呈赵倅》,显而易见苏轼是将这首诗送给赵抃的。无独有偶,原来赵抃也曾任杭州太守,担任过参知政事,所以苏轼尊称他为赵倅,就是副职这一意思。在赵抃被调离杭州的下一年,苏轼才来杭州担任太守,次年春天,他参观了宝城寺,在寺庙里看到了赵抃的题的诗作,便有感而发,动笔写下《留别释迦院牡丹呈赵倅》这首诗。苏轼在诗中说的“使君”,指的就是赵抃。“应问使君何处去”,不只是问赵抃离开杭州以后到何处去了,其中还包含有苏轼对赵抃的怀念。同是天涯沦落人,他们两个都是因为个人政见相继被贬谪到杭州的。“前度刘郎在千里”苏轼引用了唐代刘禹锡也因政见不同惨遭贬谪的典故,用来抒发他与赵抃的共同遭遇,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慰藉。以写牡丹来自抒其怀,由己及人,真是诗意无穷而又富有哲思。(三)深切无尽的家国之思宋代诗人不仅仅只为牡丹唱赞歌,以诗言志,独自面对美艳动人的牡丹,亦有寄情于花、忧国忧民的感慨。北宋爱国诗人陈与义经历了战乱,流浪于江南、阳春三月,痛心疾首看着牡丹引起了乡思。宋室南渡后,中原落入金人手中,北宋王朝一切都成了幻影,昔日繁荣已不复存在。亲眼目睹感受洛阳花世界已经是虚妄幻想。然而在日常生活里,偏偏又会在不经意间与昔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的牡丹相遇,这必然在魂牵梦萦中原的文人骚客心上掀起波澜万千。他们追忆往日繁荣,痛失中原的哀痛,昔日泱泱大国在异族统治下变成了废墟遍野,美艳动人的牡丹如今花圃里荆棘丛生,伤时感事的牡丹诗里饱含赤子之心。牡丹诗感时伤世,寄情于花,充分表现了对国家人民命运的时刻关注。南渡诗人陈与义尽管早已不在官场,却依旧时刻关注国事。借牡丹抒发心中愤慨,“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11]。当时洛阳的牡丹远近闻名,他作为洛阳人,所以牡丹花开在眼前,激发了他忧国之心,便随手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一自胡尘入汉关”,金兵攻陷汴京,人们国破家亡,颠沛流离。“十年伊洛路漫漫”既是说自己远离家乡洛阳,思念万千,同时又在控诉家乡被金兵强占的时间十年之久。“路漫漫”这三个字,体现了诗人极其复杂的心理,既是感叹亡国之痛、中原沦陷,不能再故地重游赏牡丹,又是叹息自己前途渺茫。“青墩溪畔龙钟客”自己一个人在青墩溪边上,由己及人,由家至国,感叹自己老态龙钟不能精忠报国。“独立东风看牡丹”暗自神伤地看着牡丹。痴呆呆的看着牡丹,不忍离去,显而易见他不已经单独是赏花了,更重要的是追忆怀旧。追忆的就是前几句诗所感慨的无限心事,在平淡的言语里蕴涵着浓重的情思。全诗到最后末尾才点题“牡丹”,读到这句,直到读者才领会到,诗人的追忆怀旧,全是由自己看牡丹有感而发。短短四句诗,让人仿佛看到了诗人在牡丹花前暗自神伤,凄苦欲泪,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悲伤,诗人通过对牡丹暗自神伤来强烈的表达了对故国深切无尽的怀念,及痛感昔盛今衰,前景的无望愁绪万千。在当时风靡一时的牡丹诗确实为宋朝经济文化生活增加了不少色彩。牡丹诗除了为人们营造美丽的审美空间外,人们还赋予它针砭时弊的强大力量,这些在当时无疑具有一定的批判意义。四、结语宋代牡丹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