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西校区)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卷(B卷)_第1页
2023-2024学年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西校区)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卷(B卷)_第2页
2023-2024学年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西校区)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卷(B卷)_第3页
2023-2024学年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西校区)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卷(B卷)_第4页
2023-2024学年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西校区)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卷(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西校区)

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卷(B卷)

一、单选题

1.犁耕是良渚文化农业耕作的主要方式,在许多遗址中都发现了当时使用的石

犁。同以前的相耕生产相比,犁耕不仅可以提高工效,更好地改变土壤结构,

而且也为条播和中耕除草技术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使荒地得到更大面积的开发。

这反映了当时()

A.农民阶级劳动工具单一B.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

C.农业生产水平有所发展D.生产资料私有制已经出现

2.“清明时节雨纷纷”。在我国,每年清明节人们普遍进行扫墓祭祖活动,出

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宗法制

3.战国时期,法家两大派之一的田齐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群臣

不用礼义教训则不祥。”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

A.尚法存礼B.尊法敬天C.崇德重法D.外儒内法

4.从两千多年前墨子和学生做成小孔成像实验,到今天“墨子号”系列成果引

领“第二次量子革命”,量子科学领域有望成为中国对外的新名片,闪耀世界。

而墨子的思想主张则是()

A.“春秋无义战”B."无为而治”

C.“兼爱”“非攻”D.“为政以德”

5.“百家争鸣”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最根本的社会原因是

()

A.学派众多,并且形成学术争鸣气氛B.平民百姓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

C.统治者对学术、思想自由的支持D.社会出现大变动、大变革局面

6.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开始对新征服地区设县管理,如楚国灭权国后,楚王委

任斗缗为“县尹”进行管理。但斗缗因权县没能成为自己的世袭封地而反叛,

楚王将其镇压后仍坚持设县管理、迁走亡国贵族的措施。这一做法()

A.提升了官员的执政能力B.导致了贵族政治的瓦解

C.有利于官僚政治的建立D.标志着集权体制的形成

7.墨家提出“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贤者举而尚之”的思想;名家

邓析子提出“无厚”主张,他说“君有三累,臣有四责。何谓三累?惟亲所信,

一累;以名取士,二累;近故亲疏,三累。;法家韩非子说“能去私行行公

法者,则兵强而敌弱。”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A.政治动荡推动思想多元发展B.思想领域呈现出趋同的现象

C.不同思想流派阶级属性不同D.社会变革要求打破世袭特权

8.孔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篱草,草上之风必偃”,他认为只有统治集

团的贤明,才能够实施“爱民,惠民”“使民于义”,若实行暴政,必然会导

致天下大风,最终丧失政权。这体观了孔子()

A.“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B.“尊卑有序”的伦理观念

C.“为政以德”的治国理念D.“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9.周朝时确立了谥号制度,对君主和大臣的一生给予盖棺定论的评价。秦始皇

统一中国后,因“谥号”的定夺将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而废除谥

法。秦始皇的这一做法体现了()

A.文化统一B.以法治国C.皇位世袭D.皇帝独尊

10.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竹简记载,隐瞒不报仓库粮草的或隐匿田赋的,要处以

盗窃罪。如主管官吏不加惩治或知情不报,则与罪犯同罪。上述规定旨在()

A.规范官吏行政B.保护国家财产C.严格控制民众D.树立法律权威

11.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

这些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

的隆盛局面。百姓可以进入山泽自由樵采、捕捞,以补贴生活。这一政策旨在

()

A.促进商品流通B.改善民众生活

C.发展小农经济D.维护封建统治

12.秦从统一到灭亡仅仅14年,但他完成了长城、灵渠、阿房宫等古代重大工

程和修建了绵延几千里的驰道。这些举世闻名工程的修建主要得益于()

A.秦朝严苛的法律B.统治者对战争的重视程度较高

D.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国家

C.秦朝统一后人民积极性提高

的建立

13.西汉初年,不仅王国内的群臣对诸侯王自称“臣”,朝廷官吏对诸侯王也

自称“臣”。汉武帝时期,严禁诸侯王与朝廷官吏以“君臣”相称,否则要被

处以极刑。汉武帝这一规定意在()

A.制衡丞相的权力B.构建以礼入法的体制

C.提高儒臣政治地位D.削弱地方诸侯的势力

14.云梦秦简《日书》对选择善马的标准有严格规定,汉代官府内有专门学习

相马理论者,相马术已成为专门技术自设一科,与书数、射御等同。这一时期

相马术的发展主要服务于

A.农耕技术的推广B.商业交往的便利

C.军事战争的需要D.礼乐制度的重建

15.汉晋时期有多种文本记载,帝尧之时,“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老者

“击壤”而戏,围观者称颂帝尧。老者歌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

而饮,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上述记载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

A.孔子B.老子C.韩非D.墨子

16.下列关于秦汉历史的记述,集中反映了()

文献记述出处

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

贾谊《过秦论》

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

《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序》

汉家。

接汉绪,茂育群生,恢复疆宇。《后汉书・班固传》

A.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B.家国同构模式改变

C.“大一统”的观念开始出现D.华夏认同不断增强

17.西汉时出现了高头大马、葡萄、苜蓿、胡桃、蚕豆、石榴等几十种物产;

这一时期丝和丝织品在西域各国受到广泛欢迎,西域人学会了耕种、打井和炼

铁等技术并用于发展生产。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西汉经济发展市场需求扩大B.中国丝织品在欧洲备受推崇

C.中外农业生产水平稳步提升D.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18.东汉中叶后,尚书台取代三公“总领纪纲,无所不统”。到魏晋之际,中

书监、令受到重视,他们处于皇帝“喉舌之任”的地位,而对尚书省的官员就

稍有疏远。当时,中书掌管内事,皇帝密诏下达州郡和边疆,均由中书草定,

并不一定非要尚书签署不可。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

A.尚书权力过大威胁到君主专制B.三省制度日渐完善

C.权力中枢的发展适应现实需要D.官僚政治已经成熟

19.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个不从事生产而只从事产品交换的阶级——商人”。

司马迁把这些从平民中兴起的专业生产交换商品而不是自己享用的商人,称之

为“素封”。“素封”出现的影响是()

A.商人政治地位大大提高B.“工商食官”受到冲击

C.农耕经济的衰退D.社会结构的变动

20.在楚汉战争的过程中,一批刘邦的盟友已经取得了秦朝之前列国的某些领

土并自己称王。刘邦称帝后希望赢得他们的继续支持,故而不能剥夺他们赢得

的成果,只能承认其地位和称号。据此可知汉初()

A.分封诸侯意在巩固新生政权B.各诸侯王在政治上无治民权

C.王国问题已经得到妥善处理D.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十分尖锐

21.东晋建立之初,高门士族王氏当权。其代表人物王导在朝中担任宰相,王

敦统重兵坐镇长江中游,内外相应,时称“王与马,共天下”。由此可知

A.东晋门阀政治的发展

B.东晋出现了分裂割据

C.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D.皇权与相权实现了合理制衡

22.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奔成都,途中发生兵变,杨贵妃死于马嵬坡。以下

为若干记载。有学生以下述材料探究杨贵妃之死,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乃问里中

(唐)刘禹锡

儿,皆言幸蜀时……贵人饮金屑,倏忽

《马嵬行》

舜英暮。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

上令高力士诘之,回奏曰:“诸将既诛

(五代)刘峋等

国忠,以贵妃在宫,人情恐惧。”上即

《旧唐书》

命力士赐贵妃自尽。

上曰:“贵妃常居深宫,安知国忠反

谋?”高力士曰:“贵妃诚无罪,然将

(宋)司马光

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

《资治通鉴》

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

矣。”上乃命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

之。

A.《马嵬行》选材来自传说,不能作为历史研究的材料

B.《资治通鉴》较多细节描写,还原了杨贵妃之死的真相

C.《资治通鉴》成书晚于《旧唐书》,故可信度相对较低

D.《旧唐书》《资治通鉴》作为史料,应注意作者的立场

23.五代十国是个大混乱、大破坏时期。这一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实质上是

A.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的结果

B.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C.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

D.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

24.秦朝、隋朝兴建的重大工程如长城、大运河,当时被认为是暴政的典型,

今天却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象征。这反映出

A.历史评价具有一定的随意性B.对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的评价

C.今人评价比古人评价更准确D.历史评价比历史叙述更为客观

25.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

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

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B.绘画技术进步

C.政治权力干预D.儒家思想影响

二、材料分析题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时期,由于是以周王朝为核心的部族联盟灭掉了商朝,且各地

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由此形成了以“封邦建国,屏藩周室”为核心的分

封思想。全国各地被成百上千个邦国所分割,他们虽然名义上有一个共主一周

天子,可在邦国之内却独立行使统治权,兵役、劳役等事项周天子无权过问。

而秦末汉初之时形成的新型分封思想,则是主张分封制、郡县制并存的一种政

权构建方式。分封的诸侯国不再像西周的邦国那样保持行政上的独立完整性,

总是或多或少地要受中央政权的干预与制约。此外,新型分封思想主张下的诸

侯分封仅限于同姓子弟,而西周时期旧的分封思想则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功臣、

先代贵族后裔。几十年后,“七国之乱”爆发,分封的诸侯国由此经历了大的

转变。

——摘编自刘文超《试论秦末汉初的新型分封思想》

材料二《史记.秦本纪》中曰:"秦王政立二十六年,初并天下为三十六郡,

号为始皇帝。,其国家的形态结构与夏商西周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在全国范围内

废除诸侯,建立起单一的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地方行政体制,这

是一种,,中央二郡县,一元化的行政体制。全国境内的”多民族,被纳入郡县这

样的行政管辖范围之内,由行政管理所带来的政治上的统合可打散乃至融化族

群上的差异。郡县控制了地方,有利于集权和统一。

——摘编自王震中《“大一统”思想的由来与演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周的分封制与汉初的封国制有何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郡县制的特点及其影响。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概从公元二百年到五百年之间,全球气候发生变化,与以往相比

各处都变得更为寒冷,在中国北方地区寒冷气候出现得更早……由于气候改变的

关系,草原上的民族慢慢地向南移动;核心地区的汉人,也许因为人口增加,

也许因为南方土地肥沃,也慢慢向南移动。……大量的北方族群侵入南方……改

变了中国本来的人口结构,同样,中国北方原来的人口在骨牌效应下,也一波

一波地不断南侵,改变了南方的人口结构。

——摘编自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废》

材料二江南……自义熙十一年司马休之外奔,至于元嘉末,三十有九载,兵

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