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板印象的意识性抑制_第1页
刻板印象的意识性抑制_第2页
刻板印象的意识性抑制_第3页
刻板印象的意识性抑制_第4页
刻板印象的意识性抑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刻板印象的意识性抑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刻板印象的意识性抑制现象,即个体如何主动抑制对特定群体或事物的固有偏见和刻板观念。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一群体或事物持有的固定而简化的观念或看法,这些观念往往基于偏见、误解或错误信息。在某些情况下,个体需要超越这些刻板印象,以更全面、公正和准确的方式理解和评价他人或事物。意识性抑制成为一种重要的心理机制,帮助个体抵制刻板印象的消极影响。本文首先将对刻板印象的概念和形成机制进行简要介绍,以便读者对这一现象有基本的了解。接着,将重点探讨意识性抑制的概念、机制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文章将分析意识性抑制在减少刻板印象、促进公正评价和增强社会认知灵活性方面的重要作用。本文将提出一些策略和建议,帮助个体更好地进行意识性抑制,以应对刻板印象的挑战。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刻板印象的意识性抑制现象,认识到其在个人认知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相关策略,减少刻板印象的负面影响。二、刻板印象的概念和形成机制刻板印象(Stereotype)是指人们对某一特定群体或类别的人持有的固定而简化的观念或看法。这些观念往往基于偏见、误解或者过度概括,忽视了群体中个体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刻板印象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涉及到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对各种信息的接收、处理和存储。刻板印象的形成机制主要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种方式。直接经验是指个体通过与特定群体或个体的直接互动而形成的印象。例如,一个人在与某个地区的人交往后,可能会形成关于该地区人的某些刻板印象。由于直接经验有限,人们往往依赖于间接经验来形成刻板印象。间接经验包括个体从媒体、社交圈、教育等渠道获取的关于某一群体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带有偏见或误导,导致形成的刻板印象不准确或带有偏见。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往往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难以改变。这是因为刻板印象往往存储在个体的长期记忆中,与个体的认知结构和价值观紧密相连。刻板印象的激活阈值较低,一旦触发,就会迅速在个体的思维和行为中表现出来。尽管刻板印象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人们快速做出判断和决策,但它们也可能导致歧视、偏见和刻板行为,对个体和社会产生负面影响。了解刻板印象的概念和形成机制,对于消除偏见、促进公正和包容性具有重要意义。三、意识性抑制的概念及其在心理学中的应用意识性抑制(ConsciousInhibition)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的是个体通过主动的心理过程,有意识地阻止某种思维、情感或行为的产生。这一过程涉及到自我控制、认知抑制和元认知监控等多个方面。在心理学中,意识性抑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理论和研究中,特别是在社会认知、情绪调节和认知控制等领域。在社会认知领域,意识性抑制被用于研究刻板印象的形成和改变。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一社会群体持有的固定而简化的观念或看法。这些观念往往基于偏见和误解,导致人们在认知和行为上产生偏差。通过意识性抑制,个体可以主动抑制对某一社会群体的刻板印象,从而更加客观地看待和评价他们。在情绪调节方面,意识性抑制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情绪调节是指个体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方法,管理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反应。当个体面临负面情绪时,可以通过意识性抑制来减少或消除这些情绪的影响,从而保持情绪的稳定和平衡。例如,在面对压力或挫折时,个体可以通过意识性抑制来控制自己的愤怒或焦虑情绪,从而避免冲动行为或过度反应。在认知控制领域,意识性抑制也被广泛研究。认知控制是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通过主动调节和监控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以实现特定的目标。意识性抑制作为认知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帮助个体在面对干扰或冲突时,保持思维的清晰和专注。例如,在学习或工作过程中,个体可以通过意识性抑制来抵制外部干扰或内心杂念,从而提高注意力和工作效率。意识性抑制在心理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深入研究和应用意识性抑制的理论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本质,从而更加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思维和情绪反应。同时,这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提高个人的心理素质和生活质量。四、刻板印象意识性抑制的研究方法实验法:通过设计不同的实验情境,观察参与者在特定条件下的行为和认知反应,从而揭示刻板印象的激活和抑制过程。例如,可以使用启动任务(primingtask)来激活特定的刻板印象,再通过后续的任务来观察和测量参与者对这些印象的反应和处理方式。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详细的问卷,收集参与者对于特定群体的刻板印象认知以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抑制行为。这种方法可以覆盖广泛的样本,获取大量数据,有助于分析不同人群在刻板印象抑制方面的差异。行为观察法:在自然环境中观察和记录个体的行为表现,分析其在特定社会互动中是否展现出刻板印象的意识性抑制。这种方法可以提供更为真实的数据,但可能受到环境变量的影响。神经科学技术: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脑电图(EEG)等神经科学技术,探究刻板印象激活和抑制过程中的大脑活动模式。这些技术可以揭示刻板印象在神经层面的工作机制,为意识性抑制提供生物学证据。跨学科研究:结合心理学、社会学、认知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全面分析刻板印象的形成、维持和抑制机制。跨学科研究可以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视角,有助于发现新的抑制策略。五、刻板印象意识性抑制的实证研究近年来,对于刻板印象意识性抑制的实证研究逐渐成为心理学、社会学以及认知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实证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刻板印象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以及抑制策略的有效性。一项经典的研究采用了内隐联想测验(IAT)来评估个体对刻板印象的抑制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当个体努力抑制对某一群体的刻板印象时,他们在IAT任务中的反应时间会显著增加,表明抑制过程需要消耗一定的认知资源。该研究还发现,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对刻板印象的认同程度以及群际接触的频率等因素均会影响刻板印象意识性抑制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探讨刻板印象意识性抑制的脑机制,研究者们还运用了神经科学技术手段,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和事件相关电位(ERP)等。这些研究发现,抑制刻板印象的过程中涉及到了多个脑区的协同作用,如前额叶、扣带回以及颞叶等。这些脑区在刻板印象的形成、加工以及抑制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共同维持了个体对刻板印象的认知调控。在实际生活中,刻板印象意识性抑制的应用也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教育领域,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多元文化意识,帮助他们抑制对某一群体的刻板印象,从而促进教育公平和包容性。在职场中,领导者可以通过建立公正、透明的选拔机制,减少员工对某一性别、年龄或种族群体的刻板印象,提高组织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刻板印象意识性抑制的实证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证据和启示。未来,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完善和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我们有望更深入地揭示刻板印象的本质和影响,为构建更加公正、和谐的社会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六、刻板印象意识性抑制的影响和后果刻板印象的意识性抑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具有深远的意义。就个体而言,当个体努力抑制刻板印象时,他们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可能会面临认知资源的额外消耗,这可能导致他们在其他认知任务上的表现受损。这是因为,抑制刻板印象需要消耗大量的心理能量,这可能会降低个体的认知效率。长期对刻板印象进行意识性抑制可能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持续的努力去抑制某些固有的观念可能会引发认知疲劳,甚至导致个体的挫败感和无助感,这可能会进一步影响他们的自尊和自我效能感。在社会层面,对刻板印象的意识性抑制虽然有助于减少偏见和歧视,但也可能会引发一些潜在的社会问题。例如,当人们过于努力地抑制自己的刻板印象时,他们可能会变得过分敏感,甚至对他人产生误解。这种“反向歧视”现象可能会阻碍正常的社会交往和互动。值得注意的是,刻板印象的意识性抑制并不总是有效的。在某些情况下,即使个体付出了努力,他们仍然可能无法完全消除刻板印象的影响。这可能是因为刻板印象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或者是因为个体的认知结构本身就存在偏见。刻板印象的意识性抑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具有双重性。虽然它在减少偏见和歧视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的心理和社会后果。在实践中,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如何平衡个体认知和社会公正的需求,以实现更为和谐的社会交往和互动。七、刻板印象意识性抑制的干预和改变策略在探讨了刻板印象意识性抑制的机制和影响后,我们转向如何有效地干预和改变这种心理现象。干预和改变刻板印象意识性抑制的策略主要可以分为认知重构、接触假说、多元化教育以及政策引导等几个方面。认知重构:这是通过教育和引导,帮助个体建立全面、客观的认知框架,以替代原有的刻板印象。例如,可以通过提供反刻板印象的信息,使个体意识到刻板印象的片面性和误导性,进而形成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解。接触假说:这一策略主张通过增加不同群体间的接触,以减少刻板印象和偏见。接触假说认为,当个体有机会与来自不同背景的他人进行深度、平等的交流时,他们更有可能打破原有的刻板印象,形成更为公正和全面的认知。多元化教育:在教育领域,推动多元化教育也是减少刻板印象意识性抑制的重要途径。这包括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充分考虑到多元文化的因素,引导学生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理解和接纳不同的文化和群体。政策引导: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来推动刻板印象意识性抑制的改变。例如,可以通过制定反歧视政策,明确禁止基于刻板印象的歧视行为同时,也可以通过公共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刻板印象和偏见的认知和理解。改变刻板印象意识性抑制需要我们从多个层面进行干预和引导。这既需要个体的自我反思和调整,也需要社会和环境的支持和引导。只有我们才能逐步打破刻板印象的束缚,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平等和包容的社会。八、结论与展望本文通过深入探讨刻板印象的成因、表现及其对个体和社会的深远影响,旨在提高公众对这一普遍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刻板印象不仅仅是一种认知偏差,更是社会文化、心理因素和个体经历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在无形中塑造了人们的行为和期望,进而影响了社会结构和个体机会的分配。我们认识到刻板印象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人类大脑在处理大量信息时,倾向于简化和分类。这种简化的过程往往会导致对某些群体的误解和歧视。关键在于如何意识到这些无意识的偏见,并采取措施来抑制其负面影响。在结论部分,我们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教育,我们可以提高个体对刻板印象的认识,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减少偏见和歧视。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和跨文化交流也能有效打破刻板印象,促进更加包容和平等的社会氛围。展望未来,我们期待科技的进步能够为消除刻板印象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例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和量化刻板印象的影响,从而为制定反歧视政策提供依据。同时,我们也期待心理学研究能够提供更多关于如何改变和消除刻板印象的策略。我们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通过教育、立法、媒体宣传等多种途径,共同对抗刻板印象,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和包容的社会。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这一变革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不断挑战自己的偏见,以实现真正的平等和尊重。参考资料:社会刻板印象,也称定型化效应、定型作用(参见“定型化效应”)。对各类人持有的一套固定的看法,并以此作为判断评价其人格的依据,称为社会刻板印象。在认知他人、形成有关他人印象的过程中,由于各种环境因素,很容易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认知偏差。如果这种偏差发生在对一类人或一群人的认知中,就会产生社会刻板印象。社会刻板印象又称“社会定型”或“社会印刻”。指人们对社会环境中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固定、概括、笼统的看法。人们生活在相同或相近的政治、经济、自然、文化等背景中,必然具有许多共同点。而同一类对象的这些共同点往往被人们保存在自己的经验里,形成较为固定的看法沿袭下来。例如,在对人的品质的看法方面,有的人按地理区域划分,认为中国的山东人正直、豪爽,苏杭一带的人机敏、伶俐;也有人按职业划分,认为商人唯利是图,教师文质彬彬,演员浪漫;还有人按国籍划分,认为美国人民主、讲实利,日本人善模仿、进取、有尚武精神,等等。社会刻板印象多半是在资料尚不充分的条件下形成的或间接地类推出来的,虽然在认知过程中不可避免,但是由于缺乏充分依据,常使对其他人或事物的认知评价失于主观、片面。社会心理学对社会刻板印象的定义是:“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一般来说,生活在同一地域或同一社会文化背景中的人,在心理和行为方面总会有一些相似性;同一职业或同一年龄段的人,他们的观念、社会态度和行为也可能比较接近。如在地域方面,人们有英国绅士、美国西部牛仔、原始生活中的非洲人、观念保守的东方人的印象;在职业方面,人们会自然想到教师的文质彬彬、医生的严谨或地质勘探队员的粗放等等;在年龄方面,老年人比青年人更喜欢守旧等。人们在认识社会时,会自然地概括这些特征,并把这些特征固定化,这样便产生了社会刻板印象。在社会知觉基础上经过加工处理后在记忆中保持下来的对社会对象的主观印象。社会印象近乎普通心理学的表象水平。它与社会知觉不同,是把直观的社会知觉材料经过主体已有社会经验的初步筛选与加工,并纳入个体的认知结构和态度体系中的结果。所以,它是一个带有某种综合与概括的心理过程。从“第一印象”(见“首因效应”)到“社会刻板印象”(见“刻板印象”)无不如此。社会印象的形成不是知觉材料的简单累积,而是多种因素的整合作用。社会知觉材料的多寡与真伪、知觉对象的个人意义、情境因素,特别是人的经验体系,诸如认知主体的传统、习惯、审美情操、价值观念、思想方法等等,都是参与个体把社会知觉素材加工为社会印象的重要相关因素。由于社会印象往往受认知主体的已有经验和所获知觉材料的局限,因此不能反映社会对象的本质。但社会印象一经形成,就会影响人们的社会认知。刻板印象本身包含了一定的社会真实,或多或少地反映了这类人群的实际情况。所以,利用刻板印象可以简化我们的认识过程,使我们能迅速地适应某种环境。但刻板印象也有非常不好的一面。由于它是固定化的,所以也很难随着现实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刻板印象往往阻碍人们看到新的现实,接受新的观点,结果导致人们对某类群体的成见。第三,由于印象过于笼统,忽略个别差异,或者是基于同一种团体感情,刻板印象多与事实不符,甚至是错误的。刻板印象的分类多趋向于两种极端,或是偏好、或是偏恶。社会刻板印象的形成大多与知觉者所受的社会教育有关。我们通常通过两种途径获得社会刻板印象。一种是我们直接与某种人接触,然后将这些人的特征加以概括和固定化。比如,我们从生活中可以直接获得关于老干部、工人、教师、知识分子、商贩的印象。另一种是通过间接材料来获得的,如他人的介绍、大众媒介的描述。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为我们塑造了大量的社会刻板印象。我们从电视和其它媒介中,看到了我们不可能实际接触到各种类型的人,并且当我们需要更多的了解社会时,我们会越来越依赖大众传媒的描述。电视常常有强化社会刻板印象的作用,因为电视要利用“刻板印象”来取得大众对它的认同。如果美国西部牛仔不是一个硬汉形象,而是一个温柔且有很好知识艺术修养的男性,人们会觉得很别扭,很难接受。不仅如此,电视还要超越现实生活,塑造更为典型的某类群体的代表,以刺激大众的观赏兴趣。电视中出现的某个群体中的人,绝大多数被赋予了其所属群体的特征。当我们需要依靠电视来了解社会和他人时,当电视表现的这类人群的特征恰恰与现实不符时,刻板印象就会影响我们对社会的认知。比如60年代的美国,参加工作的妇女已超过50%,但在当时出版的获奖小人书中,没有一个妇女有工作或职业,她们全都在家做家务和照料孩子。负责这项研究的伦诺·韦茨曼指出:“媒介所提供的角色模型为儿童提供了他们自己的将来的形象,因而会影响儿童的志向和目标。”伦诺·韦茨曼发现受其影响的女孩子的志向就是要生儿育女,而对自己的其他方面缺少考虑。电视及其他媒介中的刻板印象有许多方面,如:种族与国家(非洲人、阿拉伯人、犹太人、中国人、美国人等),性别(男人或女人),年龄(儿童、青年或老人),职业(政治家、教师、律师等),社会阶层(经济、社会地位高或低)。电视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认识种族、国家特征的感性材料,尤其是新闻节目与娱乐节目。1977年,英国、联邦德国、匈牙利和加拿大曾联合调查了四国青少年对外国人的印象,发现在电视的影响下,青少年们对外国人的印象大都是不准确的、片面的和过时的。青少年们接触外国人越少,看电视越多,则对外国人的刻板印象越多。比如,当时欧洲的青少年很少接触前苏联人,对原苏联的文化、艺术、历史等所知甚少。谈起前苏联,英国青少年只会说:“苏联人爱好战争,他们对武器很感兴趣”,“苏联人想进攻美国”,“苏联人喜欢占领其他国家”……研究者发现,青少年对原苏联的印象主要是西方新闻兴趣的反映。谈到中国,匈牙利青少年说:“中国人要发动战争”,“中国人爱打仗”,“如果中国人来了,我们就逃跑”。许多英国青少年不能很好地区别东德和西德,还认为德国就是纳粹。美国从50年代就研究过黑人在电视中的形象,曾提出过两个问题:其一,黑人出现比例极小,只占2%,但实际生活中的比例比这大得多;其二,黑人在电视中主要从事卑微低下的工作。经过民权运动,到80年代,黑人在电视(包括黄金时间段)中的比例大大增加了,也可扮演教师或警察。但也有研究者指出,黑人很少与白人一起在电视中出现,这仍然是种族歧视的表现。目前,我国大量播放国外连续剧、电影,其中不乏陈旧的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威胁(stereotypethreat)是个体经历的一种风险,处于该风险中的个体担心自己会验证所属群体的消极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威胁会导致个体行为上的表现下降和心理上的分离与不认同。同时,刻板印象威胁效应也会受领域认同、群体认同和自我等因素的影响。通常用来形容那些总是担心别人会根据自己的负面刻板形象来评价自己,是一种自我验证的忧虑。刻板印象威胁会令人心烦意乱:不理会其说法需要付出努力,这会增加心理负担,降低工作记忆。另一个效应是机动性的:在刻板印象威胁下担心犯错可能损害一个人的表现,而且生理唤醒伴随着刻板印象威胁而生,它会妨碍人们在困难测试中表现。斯提尔(Steel,1995)等人提出刻板印象威胁论认为,消极自我刻板印象的激活,会导致个体完成任务的水平降低,原因是个体害怕自己印证消极的刻板印象。在实验中,Spencer,Steele和Quinn给学生一个难度非常高的数学测验,这些男女大学生具有相同的数学背景。当告诉学生这个测验没有性别差异,不会对任何群体刻板形象作评价时,女生的成绩始终与男生相同。一旦告诉学生存在性别差异,女生就会戏剧性地使得这种刻板印象得以验证。当遇到难度很大的题目受挫时,她们明显地感到格外担忧,这影响了她们的成绩。群体认同。群体认同即民族、性别等群体身份对个体自我定义的重要性。语性刻板印象(Implicitstereotype)主要是指人们对某个事物或物体形成的一种概括固定的看法,并把这种看法推而广之,认为这个事物或者整体都具有该特征,而忽视个体差异。语性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对我们进行的社会信息加工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它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表现:在对于具有许多共同之处的某类人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判断,不用探索信息,直接按照已形成的固定看法即可得出结论,这就简化了认知过程,节省了大量时间、精力,使人们能够迅速了解某人的大概情况,有利于人们应对周围的复杂环境。消极表现:在被给与有限材料的基础上做出带普遍性的结论,会使人在认知别人时忽视个体差异,从而导致知觉上的错误,造成先入为主,妨碍对他人做出正确的评价。通过直接经验获得,个体通过直接与某些人和某些群体接触,然后将这些特点固定化而形成的,另一种是通过间接的方式获得的,对一些素未谋面的人,人们会根据间接的资料和信息产生刻板印象。真诚渠道:Greenwald和Banaji(1995年)指出,我们常常怀有内隐的刻板印象,并且是无法轻易识别的,但它会依然影响我们对某一特殊的社会群体特征的看法,对于次我们可以采用Towles-Schwen(2001年)提出的测量内隐态度和刻板印象的方法-真诚渠道。启动效应:Banaji和Hardin(1996年)设计的,利用启动效应的原理。这种方法是先给被试呈现一个域下水平的启动刺激-这些刺激只呈现很短时间,让被试无法识别或辨认。Kawakami在(2001年)做的实验,在实验中,启动词是黑人或者是白人的照片,呈现时间为15到30毫秒,接着呈现字母或者符号作为一组词类的线索,最后呈现一些黑人和白人刻板印象有关的词或者是和字母相关的中性词。让被试判断这些词能否用来描述具体具体词类中的一种,结果表明,黑人图片启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