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明清时期的经济课件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_第1页
第2讲明清时期的经济课件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_第2页
第2讲明清时期的经济课件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_第3页
第2讲明清时期的经济课件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_第4页
第2讲明清时期的经济课件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讲

明清时期的经济

【阶段特征】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农业:

①人身依附关系减弱,15、16世纪土地兼并引发大规模的流民运动;

②土地耕种面积扩展,高产作物引进,极大缓解人地矛盾。

手工业:

①专业化发展,江南市镇兴起;

②明朝中叶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主导;

③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商业:

①长途贩运贸易,商帮出现;

②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③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课标解读】素养解读时空观念梳理明至清经济发展的表现,综合链接明清以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特点,综合认识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展演变的历程及趋势。历史解释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继续繁荣,特别是工商业市镇经济的兴起,推动了手工业与商业的繁荣,促使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并缓慢发展;“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及“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济交流发展,延缓了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史料实证运用史料及考古遗存,解读印证明清社会经济的特点及影响;从经济角度理解明清社会经济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原因。唯物史观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理论,理解明清社会经济与社会转型的关系,认识近代中国社会落后的经济根源。一.农业的进步:(1)可耕地数量增加明显。(2)明朝中期,美洲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甘薯等推广种植,粮食总产量的大幅度提升;(3)作物种植形成多熟制,培育农作物新品种,广泛植棉,民众的衣食结构发生变化;(4)多种经营并存,农业生产区域分工的出现,农业格局发生变化;(5)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升。(6)农业生产技术有进步,但没有质的突破,明清时期出现了风力水车。

(7)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这与人口增加、人地矛盾突出有关,佃农对田主的依附关系进一步减弱。精耕细作农业继续发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1.农业发展的表现:①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②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③刺激了人口的增长,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2.农业发展的意义:1.(2017·海南历史·6)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B.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C.普通农户收益锐减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D解析:材料信息“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说明农业和市场联系加强,这体现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故D正确;“传统粮食生产比重降低”不能说明农业生产出现衰退,故A错误;明清时期,人口大大增长,粮食需求应该加大,故B错误;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会带来农业收益的增加,故C错误。2.(2019·全国Ⅰ卷·27)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交通方式的变革B.土地制度的调整C.货币制度的改变D.地区经济的差异D解析:由材料内容可知北方的棉花作为原料运到南方,在南方加工生产成棉布后返销北方。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后期,江南棉纺织业发达,民营纺织业甚至超过官营纺织业,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因此材料所述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地区经济的差异。故D正确;A项,C项材料未体现;B项不符合史实。3.明末江南农村家庭投资结构图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

)A.经营更趋市场化B.减少犁耕依赖C.生产日趋专业化D.注重精耕细作D解析:结构图无法体现A;从图中无法得知犁耕的状况,故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生产的流程和产品的种类,无法体现专业化,故C错误;据图可知,在肥料,灌溉,播种上高投入以追求高产出,符合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D正确。4.(2019·课标全国Ⅲ,27)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

)

A.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B.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C二.手工业的发展:1.纺织业(1)南方丝织业发展鼎盛,苏州、杭州、南京成为著名丝织业中心;(2)缎成为清代丝织品代表作。(3)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2.制瓷业(1)明宣德年间的青花瓷最为著名,景德镇成为著名瓷都。(2)清朝珐琅彩和彩瓷。(1)明朝中后期,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①生产力的提高为私营手工业发展提供基础;

②商品经济的发展;③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④官营手工业自身的弊端。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抒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至康熙六年(1607),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轴而户寨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3.手工业发展情况:原因:①时间和地点:②演变过程:③产生标志:④基本特征:(2)民营手工业领域的新变化: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明朝中后期(15世纪末)的江南地区。范围扩大;部门增多;手工工场规模扩大。“机户出资,机工出力”雇佣关系的出现。发展水平低;分散的手工工场形式。

明中后期,在著名的纺织业中心苏州和杭州,一些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利用积累的资金,购买几张至几十张织机,开设机房——手工工场,雇佣几名至几十名机工进行生产。“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两者形成了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机户就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清朝时,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和地区也增多。⑤性质:⑥作用:⑦局限性:⑧不利条件:是一种新的生产关系,代表社会发展趋势。冲击自然经济,为明清文化发展和早期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仅限于少数地区,少数部门;始终处于萌芽状态,发展缓慢,封建自然经济的主体地位没有改变。a.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农民极度贫困,无力购买商品,造成国内市场的狭窄;b.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以末致富、以本守之),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c.海禁以及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d.小农经济下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使自由劳动力缺乏;e.传统观念习俗的影响,如重农抑商,重义轻利,重儒轻贾等。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的束缚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西欧中国政治环境经济政策对外政策思想条件中国和西欧资本主义萌芽比较宽松受压制、阻碍重商主义政策,鼓励工商业贸易重农抑商政策,限制资本主义发展新航路开辟后,积极对外贸易,对外殖民扩张闭关锁国政策,禁止或限制海外贸易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文化专制,禁锢思想农业中采用资本主义经济方式农民购买力低,地主投资土地,不扩大再生产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1.明代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这主要是因为A.官营作坊产品有限B.私营作坊工人增加C.资本主义的萌芽D.商业经济的发展2.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DA三.商业的发展:1.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1)表现:

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2)原因:①生产力提高、开垦荒地,粮食产量提高。②赋税制度改革。③农业结构、衣食结构变化。2.江南出现大量专业性工商业市镇,地域分工明显。(1)发展概况:江南地区市镇的发展,明清时期全国各地市镇普遍兴起,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2)兴盛的原因:(3)影响:

在太湖流域和长江三角洲一带,随着经济作物的种植、加工和贸易,手工业和农业分工,出现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这些市镇处在交通要道或大中城市周围,许多是从村庄、集市发展而来。新兴市镇的专业性很强,松江地区市镇的特色是棉纺织业,城镇居民“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间”。①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发达;②江南地区手工业发达促进了市镇的普遍发展;③区域性分工与商业活动加强。

①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经济结构。②农副产品商品化和专业化程度加强,促进农村的城镇化进程。③出现了“四大名镇”,促进市民文化的发展。

④有利于产生新的生产关系。⑤推动与世界市场的联系。

(2016·全国Ⅲ卷·2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A材料一

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镪(成串的钱)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谢肇喇《五杂俎》材料二

大抵徽俗,人十三(十分之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所蓄聚,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摘自王世贞(龛州山人四部稿》材料三(徽商所至)则大之而为两京,江、浙、闽、广诸省;次之而苏、松、淮、扬诸府,临清、济宁诸州,仪真、芜湖诸县,瓜州、景德诸镇。——摘自万历《毅志·货殖》

材料四

徽郡商业,盐、茶、木、质铺(典当业)四者为大宗。茶叶六县皆产,木则婺源为盛,质铺几遍郡国,而盐商成萃于淮、浙。——摘自陈去病《五石脂》材料五

江南各地的徽杭大贾,不仅贩布,而且染布、踹布(将布踹压平整,使其紧薄有光),不仅贸丝,而且开车缫丝。——摘自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根据材料概括徽商的主要特点和作用。资本雄厚人数众多活动区域大经营范围广介入生产领域作用:(1)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2)有利于农业、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3)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4)对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封建社会的瓦解起了一定作用。3.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出现。含义:以血缘、乡谊作为纽带,以会馆、会所进行联络的地域性的商人集团。根本原因:

发展过程:a.以经营盐业起家;b.积累起商业资本后,扩大经营范围,涉足其他行业;c.创办金融机构当铺或票号;d.走出国门,把生意做到国外。影响:商帮活动促进了商品流通和全国性市场的形成,有的还将商业资本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评价: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帮毕竟是封建性的集团,它依靠官府的支持经营,积累的巨额财富多用于买房置地,奢侈消费,甚至货币藏窖,没有用于扩大再生产,最后也就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而没落。①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②自然经济占主体的封建经济发达,对外贸易长期出超;③新航路开辟后,西欧用大量从美洲等地掠夺来的白银换取中国商品。④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实行。自十六世纪四十年代后,外来白银取代本土白银占据中国货币市场的主要地位。在1570--1644年美洲白银大约有12620吨流入中国,美洲白银产量为当时世界的百分之八十。——万明《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4.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中国对外贸易占优势地位。(1)背景:①商品交换活跃,促进商业经济发展;②冲击传统等级和道德,激化社会矛盾。(2)影响:1.(2015·全国Ⅱ卷·27)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2.(2013·全国Ⅱ卷·26)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BD3.(2014·全国Ⅰ卷,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试题分析】清初海禁政策前,“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表明“外国银钱”在当时是非常流行的,结合教材中所学的在鸦片战争前,中国的对外贸易长期处于出超地位,基本可以判断A项“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是正确选项。B项因为当时中国还没有资本市场,故可以排除。C项当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进口货物无法冲击,所以中国才长期处于出超地位,所以C项可以排除。材料中没有反映出“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所以D项亦可排除。A四.明清时期的经济政策【土地制度】明清之际大地主土地所有制进一步发展,租佃制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赋役制度】1.一条鞭法(1)时间:1581年,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在全国推行。(2)内容:A.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赋役合并,化繁为简);B.折成银两(赋役征银);C.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役归于地,量地计丁,纳银代役)①是我国赋税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②赋役合并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③纳银代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④赋役征银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3)评价:

康熙七年(1668),清廷为了加速垦荒,增加赋税收入,第二年下诏将土地无偿给予原种之人,令其耕种,照常征粮。这些"改入民名"的田土,因为承种者"止更姓名,无庸过割",故"谓之更名地"。

1712年,清政府规定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2.更名田

雍正时期,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废除人头税。3.摊丁入亩①废除了人头税,进一步放松了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促进了人口滋长与统计,增加了大量劳动力,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康乾盛世因此出现。②结束了清初赋役制度的混乱局面,改变了赋役不均的现象,缓和了社会矛盾,保证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一定程度减轻了农民的负担。③促进了货币地租的实行,利于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评价:【海禁和“闭关锁国”】海禁:中国明代政府禁阻私人出洋从事海外贸易的政策。始于明初,直至明末,未曾撤销。清朝延续了这一政策。闭关锁国:指清王朝严格限制和禁止对外交往和贸易的政策。

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源(闭关锁国政策实际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对外政策上的反映)。②防范“外夷”侵犯和沿海人民的反抗是主要原因。③明中期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和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是客观原因。

1.含义:2.原因:3.表现:①明太祖下令海禁,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下进行。②明中后期隆庆开关,开放“海禁”。③清朝顺治“海禁令”;乾隆年间,设立“广州十三行”。4.评价:积极:消极:有利于维护国家的主权,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西方殖民势力对中国的侵略,暂时维护了国家安全和封建统治。①它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③使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延续,从而助长了封建统治者固步自封、妄自尊大的心理。【朝贡贸易】①概念:通过朝贡和赏赐完成交易。②特点: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③目的:

④影响:

(2018·全国卷Ⅰ)

下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传播了中华文化;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有利于文化交流;但造成沉重的财政负担。a.是要宣扬国威;b.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c.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B(1)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是政府与外国进行的朝贡贸易,不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为目的,主要是为了加强友好往来。往往遵循“厚往薄来”的原则并采取“倍偿其价”的方法,政府在贸易中增加了沉重的财政负担,影响了中外贸易的持续发展。(2)明清时期对外推行“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限制了民间对外贸易的发展;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影响了中国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明清时期对外贸易性质、政策对社会转型的影响重难点问题解读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②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③高产作物引进及推广;

④税收制度的变革。1.人口增长的原因:(2016·全国Ⅰ卷·40)材料: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朝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12分)

原因:①统一与稳定;

②耕地面积增加;

③税收制度的变革;

④高产作物的推广;

⑤精耕细作。影响:

①人地关系紧张;

②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

③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一.明清的人口增长【能力提升】年代人口数量洪武二十六年(1393)0.7亿万历二十八年(1600)1.97亿康熙三十九年(1700)1.50亿乾隆五十九年(1794)3.13亿道光三十年(1850)4.30亿◎明清(前期)中国人口数量变化①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达到1.5亿。②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人口三分之一。2.表现:3.影响:①人地矛盾日益突出。②环境承载能力下降。③庞大的人口也造成了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清朝人口增长与人均耕地示意图✬明清时期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影响一.明清人口大量增长的原因、影响1.人口大量增长的原因(1)元明清三代长期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元明清统一和平的局面近600年,这为明清人口的猛增提供了最佳政治环境。(2)明代中后期,玉米、马铃薯等高产作物大量引进并推广,养活了大量的人口,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地矛盾。(3)明代的“一条鞭法”和清代的“摊丁入亩”等税收制度也大大促进了人口的增长。(4)明清时期奖励垦荒,调动人们积极性,耕地面积增加,促进人口增长。(5)明清时期总体气温上升,利于农作物生长,促进人口增长。2.人口大量增加的影响(1)人地矛盾尖锐,虽然清代的土地面积有较大增加,但增长速度慢于人口增速,出现“人满为患,地不足养”的问题。(2)由于人多地少,粮食作物的产值空间有限,经济作物得到大面积种植。(3)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推动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动。(2014·全国Ⅱ卷·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住于白山黑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清廷把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移民之居住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捕有禁”。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他们“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等材料二: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朝与俄国的东段边界,但直至19世纪初,黑龙江以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不足1万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新来移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市镇。仅十余年,呼兰地区已是“三城相望,粮产富饶,商贾因之糜(群)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1904年,清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荒地;1907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1908年,仅奉天一省人口已达1100万人。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安边章程。——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13分)特点:①清政府由禁止到时开时禁再到鼓励;②由自发移民为主到政府主导为主;③移民政策受外来侵略影响;④移民主要来自邻近省份;⑤移民禁而不止,规模逐渐扩大;⑥从非法移居到合法定居、生产。(12分)作用:①缓解关内人口压力;②增加政府收入;③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④促进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和先进技术的传播;⑤有助于抵御列强侵略;⑥促进东北开发。(13分)二.明清时期经济新现象及出现的原因(1)农业经济高度发展,大量高产农作物品种被引进。(2)民营手工业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分工日益细密,促进了地区或行业新的社会分工,且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3)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货币经济发展。(4)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出现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区域性商人群体—商帮出现。(5)统治者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对外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逐渐萎缩。(6)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对人身依附关系的控制逐渐减弱。人口迅猛增长,逐渐向边地迁徙,向海外移民的规模逐渐扩大。经济新现象:(1)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2)西欧用大量从美洲掠夺的白银换取中国的商品。(3)自然经济占主体的封建经济,对外贸易长期出超。(4)“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实行,调节了政府与劳动者的关系。(5)封建政治中心的北迁,促进了北方地区经济的复苏。原因:三.明清社会转型旧传统新因素

政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奠定近现代中国的政治版图

经济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私营手工业崛起主导,市场化、专业化程度加深;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文化理学主导束缚人性;文化专制空前强化;传统科技大成。西学东渐开始;产生早期反封建民主思想;文艺大众化、世俗化。承古萌新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出现了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因素。影响明清社会转型的因素:①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②思想文化:出现早期反封建民主思想;③阶级关系:市民阶层壮大;传统的四民等级秩序受到冲击;④社会观念:原有规制、思想观念、社会习俗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①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②小农经济占主导;闭关锁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③理学居于统治地位;重义轻利,忽视科技创新。。有利因素:不利因素:结论:明清经济文化层面出现了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因素,但是由于

缺乏相应的制度、政策;

缺乏物质基础、必要的市场动力;

缺乏充分的思想基础;

缺乏相应的科技条件;而未能实现。(2017·全国Ⅲ卷·40)材料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以后,荷兰人曾先后进攻澳门、台湾,遭到明朝官民的坚决抵抗而失败。1608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发出指示:“我们必须用—切可能来增进对外贸易,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1621年,荷兰人得知西班牙人也计划占领台湾,遂于次年再次侵占澎湖,并于1624年侵占台湾南部。1642年,其势力扩张到台湾北部。1661年,郑成功进军台湾,并正告荷兰驻军,台湾和澎湖列岛应由中国政府管辖,岛屿上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并耕种这一土地”。荷兰人试图以赔款的方式换取郑成功退兵,被拒绝。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台湾根据郡县制,设立一府二县;兴建孔庙,建立学院、府学、社学等完整的学校体系;开科取士,“三年两试,照科、岁例开试儒童”;许多文人学士随之入台,写下了台湾第一批文学作品;大量移民涌入,台湾的人口迅速增加。——摘编自陈孔立主编《台湾历史纲要》(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荷兰侵占中国台湾与澎湖的历史背景和目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台湾的收复在哪些方面促进了国家的统一。背景:①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

②荷兰海外贸易快速发展,与东方的贸易利润巨大;

③明末战乱之际,中央政府无暇他顾。目的:①建立殖民据点;②扩大对中国的殖民贸易,攫取高额利润;③与西班牙进行殖民贸易竞争。①维护国家领土完整;②实行祖国大陆政治、文化制度;③接受移民,进一步密切了两岸的往来和联系;④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农业手工业商业政策精耕细作技术领先世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