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英汉语言的影响_第1页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英汉语言的影响_第2页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英汉语言的影响_第3页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英汉语言的影响_第4页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英汉语言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英汉语言的影响

思维方式:沟通文化与语言的桥梁

思维方式与文化密切相关

思维方式与语言密切相关语言的使用:体现思维的选择和创造翻译的过程:不仅是语言形式的转换而且是思维方式的变换一、什么是思维方式(ModesofThinking)?二、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

1.时代特征2.区域特征3.社会特征4.民族特征第2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中西思维方式比较

1.伦理型与认知型

(Ethicalvs.Cognitive)2.整体性与分析性

(Holisticvs.Analytic)3.意向性与对象性

(Subjectivevs.Objective)4.直觉性与逻辑性

(Intuitivevs.Logical)5.意象性与实证性

(Imagicvs.Positive)6.模糊性与精确性

(Fuzzyvs.Precise)7.求同性与求异性

(Convergentvs.Divergent)8.后馈性与前瞻性

(Retrospectivevs.Prospective)9.内向性与外向性

(Introversivevs.Extroversive)10.归纳型与演绎型

(Inductivevs.Deductive)第3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什么是思维方式?思维方式:精神产品的生产方式

=思维形式+思维方法+思维程序思维形式:逻辑思维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非逻辑思维形式(直觉、灵感、想像)思维方法:精神产品的生产工具,如:

具体逻辑方法:归纳法、演绎法、分析法、综合法...

理论工具方法:哲学方法、数学方法、系统方法...

思维程序:思维方式运行的基本路线

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在思维活动中的有机结合思维方式的八大要素:知识、观念、方法、智力情感、意志、语言、习惯第4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思维方式的类型▲根据思维活动的特征:

感知类:直观动作思维、情感思维、经验思维...

想像类:形象思维、艺术思维、直觉或灵感思维...

科学类:逻辑或抽象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

信仰类:理想思维、宗教思维...▲根据思维的性质:主体性、客体性▲根据思维的内容:日常类、专业类

如:科学思维、技术思维、艺术思维、军事思维...

▲根据思维的任务:

认知型、实践型第5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根据思维的结构:线性思维、系统思维

横向思维、纵向思维...▲根据思维的历史:古代、近代、现代、混合▲根据思维的地域:东方、西方、大陆型、海洋型...▲根据思维的民族:汉族、英美民族...▲根据不同的特点和理解:封闭性、开放性、收敛性、发散性再现性、创造性、静态性、动态性平面性、立体性...第6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1.时代特征古代—整体性、直观性、辩证性、模糊性意向性、单向性、封闭性、神秘性

近代—

分析性、精确性;注重形式逻辑;

注重认识客体和主体现代—

综合性、系统性;创造性、多样性;动态性、前瞻性;形式化、符号化;东方和西方思维方式互补并重、辩证运用第7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中西方哲学思想发展历程第8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9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0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④西方中世纪哲学:公元5—16世纪:形成于基督教传入欧洲之后,成了一切哲学、科学、人文的顶峰。PatristicPhilosophy(教父哲学)(5th---13rdCentury)Scholasticism(经院哲学)(13rd---15thCentury)EmpiricalPhilosophy(经验哲学)(14thCentury)⑤西方近代哲学:公元16—19世纪

BritishEmpiricism(英国经验论)FrenchRationalism(法国唯理论)FrenchEnlightenmentPhilosophy(法国启蒙哲学)Germanclassicalphilosophy(德国古典哲学)第11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⑥西方现实主义哲学:公元19世纪30年代—20世纪50年代科学哲学(scientism)人本哲学(humanism)⑦西方现代哲学:公元20世纪50—80年代:Falsificationism(证伪主义)HistoricismofScience(科学历史主义)Structuralism(人本哲学的结构主义)⑧西方后现代哲学:公元20世纪80年代至今DeconstructionPhilosophy(解构主义哲学)第12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区域特征东方—中国为代表思维方式特征:偏重人文,注重伦理、道德;重悟性、直觉、意象;好静、内向、守旧;求同、求稳,重和谐西方—古代:希腊、罗马为代表近现代:西欧、北美为代表思维方式特征:偏重自然,注重科学、技术;重理性、逻辑、实证;好动、外向、开放;求异、求变,重竞争第13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大陆农业型居住大陆从事农业的人:缺乏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与竞争,眼界狭窄*思维内向、保守、迟缓;安土重迁,乡土观念强*群体主义观念强,执着民族意识*内省自求,重人际和谐,竞争意识淡薄*重农轻工商,重义轻利,重实用技术轻科学理论▲西方思维方式—海洋工商型居住沿海从事工商航海业的人:经常与外界交流与竞争,眼界开阔*思维外向、开放、敏捷;以四海为家,流动性大,乡土观念弱*个体主义观念强,热爱自由民主*向外进取,重竞争、扩张*重工商、航海,重功利,重科学技术理论第14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大陆田园式气候海洋岛屿式气候←第15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社会特征男性:偏于抽象思维,有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

西方思维方式—男性阳刚倾向*善于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认识事物,重理性*哲学思维、空间意识、数学推理、机械制作能力较强*偏于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思维外向、求异*性格阳刚、直露、好动、好斗,进攻性、独立性强*富于竞争精神

女性:偏于形象思维,较善于整体观察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女性阴柔倾向*善于运用直觉、灵感、想像认识事物,重感性*艺术思维、时间观念、语言能力较强*偏于对内心世界的感觉,思维内向、求同*性格阴柔、含蓄、好静、温和,重人际关系,依赖性强*富于和谐精神第16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民族特征

※时代性区域性

社会性民族性

※习惯性传统性

独特性共同性第17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小结:思维方式4种基本特征■时代特征■区域特征■社会特征■民族特征■四者纵横交错■构成网络结构第18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中西思维方式比较1.伦理性与认知型(Ethicalvs.Cognitive)※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政治伦理型▲地理环境:半封闭、大陆型;小农经济▲以儒家为代表的先哲:出于忧患意识,关注政治伦理▲思维的中心:伦常治道▲政治+伦理+哲学+哲学家本人的生活体验=人生哲学、伦理哲学、政治哲学哲学家=政治家=道德家=文学家/诗人▲孔子哲学:以“仁”、“礼”为中心▲科举制度:读书人醉心于科举,埋头于八股▲科学技术:被统治者视为“奇技淫巧”,受到歧视与打击▲结果:重道轻器、重人文轻科学第19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西方思维方式——科学认知型▲地理环境:开放性、海洋型;手工业、商业、航海业发达▲以古希腊哲学家为代表的智者:出于“好奇和惊异”,注重求知,探索自然奥秘▲思维的中心:认知自然▲追究宇宙起源,探索万物本质,分析自然构造寻求物质元素,诘问人生目的▲重视: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哲学+科学=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哲学家=自然科学家▲近现代西方人:发扬古希腊崇尚自然、追求知识的传统▲结果:重科学、重认知、重物质、轻人伦第20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整体性与分析性(Holisticvs.Analytic)※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整体性▲《易经》:提出了有机整体的初步图式,为中国传统思维奠定了基础▲儒家:把自然人性化

道家:把人性自然化▲1)整体性思维的特点:

天人合一

知行合一

情景合一▲2)整体的基本范畴:“道”、“气”、“太极”、“理”▲3)整体的基本要素:“阴阳”、“五行”、“八卦”▲整体思维的目标:主客一体实现“尽善尽美”的整体和谐境界

第21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整体思维的结构:二元结构阴阳→中庸、兼顾、联系、对应、对称、对立▲阴阳鱼太极图:体现整体圆融和会、阴阳互补、和谐平衡、相反相成、相灭相生、互为因果的中国辩证思维方式比较:中国的“元气说”vs.西方的“原子论”“元气说”—整体性思维方式:横向铺开注重事物的相互关系、整体把握“原子论”—分析性思维方式:纵向深入注重事物的分析解剖、个体研究

第22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西方思维方式——分析性▲柏拉图:首先提出了“主客二分”的思想▲十五世纪下半叶以后:分门别类,分析解剖定性→定量,宏观→微观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笛卡儿:开创西方近代哲学,以“主客二分”为原则▲分析性思维的特点:区分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灵魂与肉体、现象与本质,分析、研究这个二元世界▲分析性思维的两个层次:*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分门别类研究*以完整而非孤立、变化而非静止、全面而非片面、相对而非绝对的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去分析复杂的世界第23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意向性与对象性(Subjectivevs.Objective)※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意向性▲把主体自身作为宇宙的中心:“万物皆备于我”▲把知、情、意融合在一起,其中的主观情感使传统思维带有浓厚的主体意向▲判断价值标准:以主体意向统摄客观事实以政治判断统摄真假是非以道德判断作为价值判断▲判断学术价值标准:重“经世致用”重君主的权术和驭民术▲客体主观化,自然人格化,哲学文学化,政治伦理化▲重视“治人”与“人治”的政治伦理第24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西方思维方式——对象性▲以自然为认知对象▲主客二分,天人对立,划分内心世界与外部自然界▲区分自我意识与认识对象▲将自然作为自身之外的对象来研究▲西方哲学的本体论:持尊重客观的态度▲理性主义:把主体作为“旁观者”,对客体进行探究摆脱主体意向而导致客体意识以事实判断统摄价值判断注重真假选择而非伦理规范排除主观因素,强调客观性,使客体客观化以客观和冷静的科学态度对待客观世界

(Calmfact-teller:impartialsearchfortruth)第25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直觉性与逻辑性(Intuitivevs.Logical)※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直觉性直觉思维——通过静观、体认、灵感、顿悟,未经严密的逻辑程序,直接而快速地获得整体感觉和总体把握。

儒、道、佛——孟子:“诚”;老子:“道”;玄学家:“无”;理学家:“极”,都靠直觉、灵感、顿悟来领会儒家——孔子:“内省不疚”孟子:“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论语》:靠直观的自然知识证明道德规范道家——庄子:“道不可言,言而非道”

主张以无知无欲无思之心去直觉体悟宇宙本体佛教——禅宗主张“顿悟”:“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

力求排除语言文字对思维的束缚第26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Gradualpractice,gradualenlightenment.(渐修渐悟)“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Insight(顿悟)—enlightenmentcanbeattainedthroughdirectintuitiveinsight“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第27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悟性:

直觉思维的核心通过感觉、体验、意会、领悟以“尽心”、“体道”、“体物”“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易经》求简捷而缺推理靠灵感而非逻辑重直觉而轻论证用形象化语言思辩

中国的直觉思维具有直接性、意会性、整体性和模糊性。直觉思维对中国哲学、文学、艺术、美学、医学、宗教等影响尤为深远。第28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西方思维方式——逻辑性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开创形式逻辑■提出形式逻辑的三大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研究论证的三大要素:概念、判断、推理■提出两种思维方法:归纳法、演绎法■创立演绎推理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提出整个形式逻辑体系西方中世纪时期,占主导地位的经院哲学也未能从根本上否定理性和形式思维的作用,依然主要运用形式逻辑的模式,从教会的《圣经》出发,对上帝的存在采用演绎推理加以证明第29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5世纪下半叶,自然科学的发展把自然界分门别类,进行解剖分析,进一步推进了形式分析思维模式▲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强调归纳法

注重观察、经验、事实、实验、实证▲17世纪60年代,德国莱布尼兹:提出数理逻辑▲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德国黑格尔:提出辩证逻辑▲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主义改造了辩证逻辑第30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亲眼所见与亲耳所闻的事实未必就可信,只有理论推导出的东西才最真实。”——Plato人是会思考的动物苏格拉底是会思考的动物苏格拉底是人Aristotle'sSyllogism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第31页,共3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意象性与实证性(Imagicvs.Positive)※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意象性▲古代中国人注重:观物取象,立象尽意

设象喻理,取象比类▲形象思维:通过自我体认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