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名著阅读(解析版)_第1页
专题07名著阅读(解析版)_第2页
专题07名著阅读(解析版)_第3页
专题07名著阅读(解析版)_第4页
专题07名著阅读(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7名著阅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2022·浙江温州·高一期末)下列对《乡土中国》的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脊轩志)中归有光说,他日常接触的老是那些人,所以,“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这说明乡土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是“面对面的社群”。B.《镜花缘》里描绘的君子国“士庶人等,无论富贵贫贱,举止言谈,莫不恭而有礼”,这正体现了礼治社会是文质彬彬、文明慈善的社会。C.苏秦潦倒归来,“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这表明圈子范围会缩小,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与“自我”构成的圈子,也可以“伸缩自如”。D.一个孩子用小名来称呼他的父亲,不但不会引起父亲的呵责,反而会给父亲一种未受排挤的安慰,这反映了社会变迁过程中教化权力的弱化。【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辨析相关内容的能力。B.“这正体现了礼治社会是文质彬彬、文明慈善的社会”错。费孝通在《乡土中国•礼治秩序》中说,“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像《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故选B。2.(2022·浙江·高一期末)《红楼梦》第四回“护官符”的情节中,哪一句是形容薛家富贵滔天的?(

)A.白玉为堂金作马B.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C.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D.珍珠如土金如铁【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的了解把握能力。A.“白玉为堂金作马”是说贾家富有,用白玉做房子,用黄金来做马。B.“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表明史家的势力很大,就连秦始皇盖的阿房宫都容纳不下。C.“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是说东海龙王也要到金陵的王家来借白玉床,表示金陵王家很富有。D.“珍珠如土金如铁”完整的说法为“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雪”和“薛”是谐音,是在暗示薛家。说明薛家富贵滔天,他们使用珍珠、黄金就像使用土和铁一样。故选D。3.(2022·浙江·高一期末)《红楼梦》第四回“护官符”的章节,与“金陵十二钗副钗”中的哪一个人物最相关联?(

)A.湘云 B.宝钗 C.香菱 D.黛玉【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的了解把握能力。《红楼梦》第四回“护官符”的章节是说贾雨村“夤缘复职”后,一上任就遇到一起人命案:“呆霸王”薛蟠为争夺一个已被出卖的女婢而打死了小乡宦之子冯渊。这个女婢就是当初帮助过贾雨村的甄士隐的女儿英莲,后来改名香菱。贾雨村本欲秉公办案,正准备缉拿要犯时,门子拿出“护官符”,讲述了四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密切关系。贾雨村为了攀附权势,不思甄士隐赠银之恩,胡乱结案。故选C。4.(2022·浙江衢州·高一期末)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又称“诗三百”,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B.豪放词形成于宋代,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其中,《念奴娇·赤壁怀古》咏古抒怀,雄浑苍凉,境界开阔,历来被视作豪放词的代表作品。C.新闻评论既具有议论性文章的特点,又有新闻作品的属性,讲究观点鲜明、针对性强,注重行文的逻辑性。D.古代诗文中有一些记录时间和地理方位的特定名称。如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陌,东西向的田间小路,阡,南北向的田间小路;望,农历每月十五,朔,农历每月的第一天。【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错误。《诗经》是现实主义诗歌总集。故选A。5.(2022·浙江丽水·高一期末)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六艺经传: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B.雪莱,美国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有诗歌《西风颂》、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C.《说文》指《说文解字》,东汉许慎编的中国第一部系统分析汉字字形结构的字书。D.檄文,古代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后特指声讨敌人或叛逆者的文书。【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B.“雪莱,美国浪漫主义诗人”错误,雪莱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故选B。6.(2022·浙江·高一期末)结合《乡土中国》第五章《系维着私人的道德》的相关理论,解释下列现象。《红楼梦》第四回,贾雨村攀附贾家后得以官复原职,在应天府任上审理薛蟠打死冯渊的命案,得知薛蟠属于“护官符”上的四大家族,便胡乱判了此案。这个现象表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传统社会并没有超越团体的法律道德(或传统社会缺乏团体格局中的道德法律)。【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结合文章《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中的内容“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我见过不少痛骂贪污的朋友,遇到他的父亲贪污时,不但不骂,而且代他讳隐。更甚的,他还可以向父亲要贪污得来的钱,同时骂别人贪污。等到自己贪污时,还可以‘能干’两字来自解。这在差序社会里可以不觉得是矛盾;因为在这种社会中,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一定要问清了,对象是谁,和自己是什么关系之后,才能决定拿出什么标准来”可知,贾雨村是在攀附贾家后得以官复原职,所以在审理案子的时候,得知薛蟠属于“护官符”上的四大家族,所以才决定胡乱判了此案。可见中国差序格局下,缺乏团体道德,难以找到一个笼统的道德观点,道德依附于差序的人伦存在。所以这种现象表明了传统社会并没有超越团体的法律道德(或传统社会缺乏团体格局中的道德法律)。7.(2022·浙江台州·高一期末)下列对相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与杜甫是唐代杰出的诗人,分别是浪漫主义诗风与现实主义诗风的代表,二人分别继承了《离骚》与《诗经》国风的文学传统。B.唐代的“古文运动”主张向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学习,提倡言之有物;“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C.古人用阴、阳来代指方位,如山北水南称为“阳”,山南水北称为“阴”;在时间上,农历每月初一叫朔,十五叫望,最后一天叫晦。D.《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郭沫若富有时代性的一首新诗,诗人采用自由的句式,想象奇特,情感激越,表达了“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C.“山北水南称为‘阳’,山南水北称为‘阴’”错误,应是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故选C。二、名著阅读8.(2022·浙江温州·高一期末)从“礼治秩序”“长老统治”“差序格局”中选择两个概念来分析下列材料中的现象。白嘉轩继承了族长之位后,率领村民修复祠堂,把白鹿原上的圣人朱先生为白鹿村人拟的过日子的章法宣布为共同遵守的“乡约”,并且把“乡约”刻在青石板碑上,镶在祠堂正门的两边,召集族人中十六岁以上男子每日诵读学习,劝诫族人见善必行,闻过必改,克己修身,齐平其家,和睦乡里。【答案】乡土社会是依靠“礼治”维持秩序的社会;“礼”是社会公认合适的行为规范,合乎“礼”的行为才是对的;“礼治”不靠外在权力推行,而是通过教化使人畏惧,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克己。请朱先生拟乡约、刻乡约、召集人诵习乡约符合“礼治秩序”的特点。“长老统治”即长老权利建立在教化权力之上,长老有绝对权力,白嘉轩继承了族长之位后,率领村民修复祠堂刻乡约、号召诵习乡约就是在行使长老(族长)权力,就是乡土社会的“长老统治”。【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之理解著作观点并运用的能力。“白鹿原上的‘圣人’朱先生为白鹿村人拟出了‘一个过日子的章法’宣布为共同遵守的‘乡约’”,《乡约》是白鹿原的“圣人”所拟定的,并规定了处罚的方式,因此在乡土中国中是依靠“礼治”来维持社会秩序的;根据原文族长将《乡约》带回去贴到祠堂上,并刻在青石上,召集男子学习等,说明了通过这些方法是希望族人能认可《乡约》,遵守《乡约》,因此说明“礼”是社会公认合适的行为规范;根据“《乡约》号召族人见善必行,闻过必改,克己修身,齐平其家,和睦乡里”,说明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人服礼是主动的。《乡土中国》认为乡土社会依赖长老统治,原文说,“回到我们的乡土社会来,在它的权力结构中,虽则有着不民主的横暴权力,也有着民主的同意权力,……。一定要给它一个名词的话,我一时想不出比长老统治更好的说法了”,《白鹿原》中白嘉轩继承了族长之位,他的身份具有绝对权威,体现的正是这种长老统治。(2022·浙江嘉兴·高一期末)结合《乡土中国》的整本书阅读收获,完成下列小题9.结合《乡土中国》所学知识,选择适合的核心概念解读相应的社会现象。长老统治

熟人社会

教化权力

礼俗社会

横暴权力(1)山深人俗淳______________(2)远亲不如近邻_____________(3)苛政猛于虎_____________10.当今社会,微博、微信、抖音等成为很多人的线上交流平台。有人认为,这种人际交往与传统的人际交往完全不同,对此,你怎么看?结合《乡土中国》所学简要分析。【答案】9.

礼俗社会

熟人社会

横暴权力

10.这种人际交往与传统的人际交往并不完全不同。它以自我为中心来判断亲疏远近,依靠私人的道德维系关系,合乎差序格局的特点。但是它在差序格局的基础上又突破了地缘和血缘的限制。【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概念的含义。长老统治:用来形容在乡土社会中由于社会继替而出现的长辈管教后辈的一种权力。熟人社会:以自我为中心向外进行辐射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模式。教化权力:由长者基于稳定文化,强制向幼者教化的权力,发生于社会继替。礼俗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横暴权力:统治阶级根据自身利益所强制实行的权力,发生于社会冲突。“山深人俗淳”体现的是大家住在一起时间长了,形成了淳朴的民风,对应“礼俗社会”。“远亲不如近邻”指邻居是熟人,常常能及时给予帮助。对应“熟人社会”。“苛政猛于虎”形象生动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本性,对应“横暴权力”。10.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首先表达自己观点,“完全不同”显然过于绝对,故应该是并不完全不同。相同点:线上交流的人际交往,也是以自我为中心,产生如涟漪般外推的层层关系,是一种“差序格局”。不同:线上交流的人际交往不是按照地域和血缘生活在一起的,可能与天南海北的人都能有所联系,故与传统的人际交往都是同地域或有亲缘关系的熟人不同,突破了地缘和血缘的限制。11.(2022·浙江衢州·高一期末)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论述了“差序格局”“礼治与法治”问题,请从这两个角度任选其一,结合书本内容,评价下面的事例,150字左右。2021年2月,湖北襄阳女大学生小孙举报身为公职人员的父亲孙某出轨、家暴。接到举报后,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积极展开调查。目前孙某已被停职。小孙举报父亲之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了一些质疑。【答案】答案示例1:差序格局是指在乡土社会中,发生在亲属关系、地缘关系中的,以自己为中心推及开来形成的有次序差异的社会格局。小孙举报父亲,打破了这种“差序格局”,避免了“差序格局”容易引发的“私”的问题。小孙举报父亲引发质疑,质疑者是源于差序格局意识,认为“子为父隐”,这是不值得提倡的。(或众多网友为小孙点赞,则说明时代已进入现代社会,很多人早已淡化甚至脱离了这种乡土意识。)答案示例2:《礼治秩序》提出,礼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是经过教化而主动服膺于传统的习惯,乡土社会用礼来维持秩序。但现代社会变迁快,价值多元,传统礼治已无法保证,这就需要法治。小孙举报父亲,正是体现了法治意识,借助法律手段维持了现代社会的秩序。网友为小陈点赞,说明越来越多的人法治观念增强了。【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谈观点,写评论的能力。题干要求从“差序格局”“礼治与法治”这两个角度中任选一个,结合书中的内容,评价所给的事例。在“差序格局”或“礼治与法治”中选择自己最理解最有感触的角度的基础上,回答此题分三步走:首先,要正确解释自己对所选的这一角度的内涵和外延。比如“差序格局”是指在乡土社会中发生在亲属关系、地缘关系中的以自己为中心推及开来形成的有次序差异的社会格局;而“礼治与法治”是说乡土社会中的“礼”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礼”是用来维持社会秩序的,经过教化“礼”要主动服膺于传统习惯。乡土社会靠“礼”来应对生活问题,但在价值多元的现代社会,也需要“法治”。然后,在正确理解所选角度的基础上,结合小孙举报父亲事件,从“差序格局”或“礼治与法治”的角度分析她的做法引起网友“点赞”或“质疑”的原因。比如,如果从“差序格局”的角度可以这样分析:质疑者认为身为晚辈的女儿举报长辈就是不孝。点赞则说明现代社会中很多人早已淡化甚至脱离乡土意识。网友的这两种不同的态度是源于“差序格局”意识。如果从“礼治与法治”的角度就可以这样分析:点赞是因为小孙举报父亲这一做法体现了“法治”意识。在“礼治”无法保证的情况下,就需要“法治”,要借助法律手段保障人的生命安全。所以,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要灵活操作两者。而且,网友为小孙点赞,说明越来越多的人法制观念增强了。12.(2022·浙江宁波·高一期末)阅读下面文段,提炼出能够体现文段主要内容的四个关键词。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的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了。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礼来维持。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不管这种生活的方法在过去怎样有效,环境一旦改变,谁也不能再依着老法子去应付新的问题.所应付的问题如果要由团体合作的时候、就得大家接受个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其实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谓“法治”。法治和礼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误解,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礼治和这种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答案】乡土社会、礼治、法治、秩序【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及语段压缩之提取关键词的能力。第一段主要介绍“礼治”,说明它并不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由此可知“礼治”是一种社会“秩序”,由此提取出这两个关键词。第二段说明“礼治”在乡土社会中能够起到维持秩序的作用,“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礼来维持”,由此可概括出关联词为“礼治”和“乡土社会”;然后又说在变迁的社会中“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没办法依照老传统解决问题了,“就得大家接受个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其实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谓‘法治’”,由此提取出关键词“法治”。第三段介绍礼治和法治的不同,“法治和礼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主要强调“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说明礼治只能在传统的乡土社会中才能起到维持秩序的作用,这里的关键词还是“礼治”“乡土社会”和“秩序”。由此概括出四个关键词:乡土社会、礼治、法治、秩序。13.(2022·浙江宁波·高一期末)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相关题目。材料一:在乡村里所谓调解,其实是一种教育过程。差不多每次都由一位很会说话的乡绅开口。他的公式总是把那被调解的双方都骂一顿。“这简直是丢我们村子里的脸!你们还不认了错,回家去。”接着教训了一番。有时竟拍起桌子来发一阵脾气。他依着他认为“应当”的告诉他们。这一阵却极有效,双方时常就“和解”了,有时还得罚他们请一次客。……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无讼》)材料二:最近河南广播电视台《小莉帮忙》记者杨小莉在镜头前痛哭一事引发关注,事情源于安阳一起犬只伤人事件。一老人在小区被大型犬只咬伤,狗主人却矢口否认,老人家属向《小莉帮忙》求助。谁料到监控有了,媒体也介入了,但这起简单的民事纠纷。后续交涉却异常曲折。即使有当地城管、辖区民警调查协调,狗主人仍不肯正面回复。连续9期节目下来事情仍未解决,直到10月16日当地纪检部门介入。(节选自《新京报》《是什么把“小莉”为难哭了?》)(1)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的“应当”是指传统规则,所谓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具体形式是教化。B.“无讼”出自孔子的话,意为在乡土社会中不主张法治,只有礼治才能保障个人的权利。C.老人家属在伤人事件后求助于新闻记者,可窥见当代中国人依然有“无讼”这一心理。D.从两则材料来看,“无讼”的执行人发生了转变,从一乡的乡绅变为了新闻媒体人。(2)材料二中事件的后续:狗的主人停职,到老人家中赔礼道歉。据此,请你评价《小莉帮忙》这类调解类节目的现实意义。【答案】(1)B(2)①《小莉帮忙》这类节目符合人们寻求调解(无讼)的心理,能帮助解决日常生活的矛盾。②这类节目宣传了正义力量,揭露了社会中丑恶的一面,起到了媒体的公共监督作用。③但节目的曝光不能代替法律的审判,将传统道德观念的调解与现代法律相结合,才能为求助者提供合理的解决办法。(意思相近即可)【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B.“只有礼治才能保障个人的权利”错。礼治(无讼)的目的是维持传统,教化百姓,法治才讲求保障个人的权利。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写评论的能力。材料一孔子的话“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意思是,审理诉讼案件,我同别人一样(没有什么高明之处),重要的是必须使诉讼的案件根本不发生。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强调教育的重要作用。他觉得之所以有诉讼案件发生,是因为民风还没有归于淳厚,而民风没有归于淳厚,又是因为教化没有大行于世。在孔子看来,明察善断固然必要,但通过教化减少诉讼才是使社会达到和谐的最重要途径。而材料一中乡绅调解有矛盾的双方时的处理方式,恰恰就是体现乡土社会中“无讼”的目的。而《小莉帮忙》这类节目符合人们寻求调解(无讼)的心理,能帮助解决日常生活的矛盾。材料二中老人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