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学期第6单元测试卷(共3套答案版)_第1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学期第6单元测试卷(共3套答案版)_第2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学期第6单元测试卷(共3套答案版)_第3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学期第6单元测试卷(共3套答案版)_第4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学期第6单元测试卷(共3套答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过关卷

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景当(tub)头衔(xiAn)财章(xUn)移和(cdn)

B.称职(ch©n)女姻(w。)l^zt(tuan)星酒(xi£i)

C.鹿护(pi)厚澈(ch6ng)爵士(jud)睡下(bi)

D.WiW(pin)呈报(ch6n)赏燧(ci)缥缈(p话o)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4分)

神通广大灵机一动莽莽榛榛怅然若失

媚开眼笑威风凛凛小心翼翼迫不急待

油然而生兴高彩烈齐人忧天钦差大臣

错别字

改正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上课经常早退,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簟人听I'甩,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科学工作者们在会上高谈阐地,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阅读的过程,应是不断探究、不断思考、不断生疑的过程,这样的阅读才能有收获,

有发现,甚至有创造。

B.在经典诵读比赛的舞台上,动情的朗诵和变幻的舞台背景让人目不暇接。

C.人们常常在意自己失去了什么,却往往忽略自己拥有了什么。

D.能否在课堂上专心听讲,是学习进步的重要条件。

5.下列句子中标点运用无误的一项是()(3分)

A.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B.最后,他们齐声说:“请看!新衣服缝好了”!

C.她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作“人”。

D.“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

美的色彩!”

6.比较寓言和童话,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两者都是以写实的手法来塑造形象的。

B.两者都有劝诫、歌颂或讽刺的作用。

C.童话的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而寓言一般没有曲折复杂的情节,只通过一个

简短的故事,把道理显示出来。

D.在篇幅上,童话往往要长于寓言。

7.名著阅读。(3分)

孙悟空的第一个师父是,他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又唤如意金

箍棒,他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孙行者。他为

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0

8.“墨香书法展示”是教育部开展的“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之一。为弘扬中华传统

文化,某校七年级(1)班开展“走进墨香书法”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8分)

材料1:汉字书法是汉民族独创的,它以独特的笔法、结构和章法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

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材料2:汉字书法以“文房四宝”为工具书写情感,是书法家一生学识人品的反映。颜

真卿作品的“庄严正直之美”、苏东坡书法的“潇洒飘逸之美”和毛泽东书法的“大气磅

礴之美”都是例证。

材料3:三幅不同字体的书法作品。

<-麻0

<-智

i酸4

颜真卿楷书王羲之行书张旭草书

(1)请概括以上三则材料的主要信息。(3分)

(2)“文房四宝”指的是:o(2分)

(3)就材料3中三种字体的书法作品,用打比方的方法,说出了它们各自的美感,最恰当的一

项是()(3分)

A.楷书如人端正站立行书如人悠然行走草书如人欢快舞蹈

B.楷书如人端正站立行书如人漫步行走草书如人随性乱舞

C.楷书如人正襟危坐行书如人悠然行走草书如人随性乱舞

D.楷书如人正襟危坐行书如人漫步行走草书如人欢快舞蹈

二'阅读探究(40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日:“吾穿井得一人。”有闻

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日:“得

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⑴及其家穿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国人道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丁一氏对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之于宋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11.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4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

成功的试验

①两个外地人乘车来到一个小城市,在一家旅馆投宿。店主像通常所做的那样,问他们姓

名、职业、要在此住多久。这两个外地人说:“我们是格劳克城的著名医生,大约要在这儿住

四个星期。但您不要将这告诉任何人,因为我们要在这里做一个试验,我们需要安静。”

②好奇的店主问:“究竟做什么试验?”

③“在格劳克城我们做了一个试验:将死人重新搞活过来。这个试验,我们在那里用了三

个星期时间。现在我们要在这里,在另一种条件下重做。”

④显然,店主立即将这奇怪的事传开了。开始人们对此只是一笑了之,但这两个外地人的

行动却渐渐地引人注意了。他俩经常在夜间到公墓去,久久地停留在一些坟墓前,其中包括一

个富商的妻子的墓。他们还同人们交谈,询问有关这个太太和其他葬于此公墓的死人的情况。

⑤整个小城渐渐她处于一种奇异的不安之中。首先是那个新娶了年轻太太的商人比尔,他

真的相信这种神奇的试验会成功。他同医生交谈,连医生的脸也严肃起来了。三个星期的时间

快要过去了,肯定要发生什么事了。

⑥第三个星期的周末,这两个外地人收到了商人比尔的一封信。“我曾有过一个像天使一

般的妻子,”他写道,“但她重病缠身。我很爱她,也正因为如此,我不希望她活过来。你们别

扰乱她的安宁好吗!”信封里放了一大笔标明是作为谢礼的钱。

⑦在第一封信之后,其他的信接踵而来。

⑧一个侄子继承了他叔叔的遗产,很为他死去了的叔叔再复活而担忧;一个在其丈夫死后

又重新改嫁了的女人写道:“我的丈夫很老了,他不想再活了。他已得到了他的安宁。”……这

些信的信封里也都放着一笔钱。

⑨两个外地人对此一言不发,夜里继续着他们的公墓之行。这时,小城的市长进行干预了。

他当市长才不久,而且很想长期当下去,不愿再跟死去的前任市长会面。他向这两个外地人提

供了一大笔钱。“我们的条件是,”他写道,“你们不栗再继续做试验了。我们相信你们能将死

人搞活,还可以给你们一份证明。我们这里不想要奇迹,你们立刻离开这个城市吧!”

⑩这两个外地人拿了钱和证明,收拾起他们的行装,离开了这个城市。“试验”成功了。

12.商人、侄子、女人、市长给两个外地人写信、寄钱,让他们停止试验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4分)

13.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何作用?(4分)

14.本文的题目“成功的试验”有何深刻含义?(3分)

15.本文与《皇帝的新装》一文有何相似之处?(4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

一块价值连城的翡翠

①千年的原始森林连绵数千里,古木参天,荆棘布道,偶尔的狼嚎猿啼给人阴森森的感觉。

②张郎执枪佩刀,带着干粮,在森林里日复一日地穿行。

③入林的第五天,张郎就见到了一副白森森的人骨,张郎有些迟疑,怎样遇害的呢?旁边

有刀也有枪,而且从刀的重量来估,其人也是个习武之人,狼?虎?或狮?张郎不得究竟,自

顾上路,一路提醒自己要更加小心才是。

④偏偏不几天,张郎又遇白骨,还是人体,而且是两具。从过医的张郎蹲下身察看,两具

骨骼都是男人,还留着拼命搏斗过的痕迹。张郎就更觉得奇怪了,什么深仇大恨让人追到这渺

无人烟的地方动了杀心?功与名,财与利?

⑤继续前行。

⑥怪事再度发生。这天,张郎刚吃完一只烤熟的山雀,正准备起身上路,前面不远处的地

方一团蓝光炫着他的眼。张郎揉揉眼睛再看,绿幽幽的,张郎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立马想到

老人家常说的天然翡翠。

⑦张郎一步一停地上前,他怕是什么特大动物的眼睛,近了,果然是两人合抱大的玉石,

而且,玉石下面还有一个人,用绳附着,看衣服和肉体颜色,刚死去不久的样子。

⑧张郎在旁边捡一块石头,使劲往自己认为是翡翠的玉石上砸,玉石丝毫没损,凑近看,

暗纹都没一丝,再凑近些看,整块石头里一点气泡也找不着。张郎兴奋得快要窒息,确认这是

翡翠不说,而且是上等的翡翠。张郎眯上眼,感觉华室在招手.山珍野味已压桌,骑马坐辔.

穿金戴银,妻妾成群,成为郡主富甲一方。

⑨张郎睁开眼,将死者身上的荆条解下,将玉石系往自己身上。好沉啊,张郎每走一步腿

都在打颤,但背上是一座城池,越重城越大,再重也心甘。

⑩脚起泡背流血,张郎感到体力不支,准备歇下给肚进食时,张郎听到有人的声音朝他这

边传来,立马用树枝和深草将玉做了掩饰,自己也藏在蔽处,两手紧紧握住枪。

⑪声音近了,更近了,看得明白,是人。张郎的心一软,刚放下枪,突觉玉石易主、华

室崩塌、妻妾逃逸、丰餐消隐,于是一咬牙,重新端起枪。

⑫就在食指穿进扳机孔的一瞬间,张郎明白了前面遇到的三具白骨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第一具会武功的人是背着这玉累死的,第二具和第三具是为争抢这玉而搏死的,第四具也是累

死的...

⑬张郎放下枪,打了个哈哈,从草丛里露出来,亲切地说:“乡亲——恭喜你啊——"

⑭张郎说,路遇横财,见者有份哟。张郎把藏好的翡翠指给对方看。

⑮对方姓李,李郎说,张兄,你先见,归你。

⑯三说两说,两人就抱成了一团,割指为血,插枝为香,结为兄弟。

⑰砍一棵拳头粗的树,两人抬着玉石在森林里穿行。

⑱行途中,张郎病了,俩人就歇下来,李郎去找草药,打野禽诚心诚意地伺候着张郎;

李郎病了,张郎就去找草药,打野禽诚心诚意地伺候着李郎。

⑲日复一日缓慢穿行,经历七七四十九天的磨难,俩人终于走出了千年的原始森林进入

村庄。

⑳“哇----啧啧----”

—“啧啧----哇----“

+村人的眼睛个个像灯泡,惊羡,狡诡还有贪婪……

1一位见多识广的老人绕石走了三圈,环视众人,掷地有声地宣布:一块价值连城的翡

翠。

2玉石旁边高出众人一个头的族长捋捋将垂至前胸的白胡子,歪头看了眼李郎,再歪头

看了眼张郎,更为高声地说:“不,是两块——“

16.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故事内容。(3分)

17.第⑧段画线句子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8.第⑱段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3分)

19.张郎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3分)

20.族长的话作为小说的结尾,耐人寻味,请说说其作用。(3分)

三'作文(50分)

21.根据下面语境,展开联想和想象,按照要求将语段扩写成一篇记叙文。

我终于登上了“和谐号”环岛列车,实现了梦寐以求的环岛游……

那一个个瞬间,都让我感受到了美。去吧,人生旅途上,桥梁依然坚固,隧道依旧光明。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字迹工整,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第六单元过关卷

一、LB点拨:A项“掺”应读chWn,C项“庇”应读bi,D项“呈”应读ch6ng。

2.

错别字媚急彩齐

改正眉及采杞

3.C点拨:A项中“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用在这里不合适;B

项中“随声附和”指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用在这里与语境不符;D

项中“高谈阔论”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用在这里不合适。

4.C点拨:A项不合逻辑,“不断探究、不断思考、不断生疑”应改为“不断生疑、

不断思考、不断探究”,“有收获,有发现”应改为“有发现,有收获”;B项搭配不当,应

删去”动情的朗诵和”;D项两面对一面,应删掉“能否”。

5.C点拨:A项“添头”后的“!”应改为“,”;B项句末的“!”应移至“了”后

面;D项“说”后面的“:”应改为。

6.A点拨:寓言和童话往往都采用虚构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7.菩提祖师定海神针斗战胜佛

8.(1)汉字书法是汉民族独创的,以“文房四宝”为工具的,能反映书法家学识人品的富

有美感的艺术。

(2)笔、墨、纸、砚

(3)A

二'(一)9.(1)待,等到。(2)讲述。(3)应答,回答。

(4)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

10.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浇田,经常派一个人在外(专管

打水)。

11.本文通过一个姓丁的人家打井节省了一个劳动力误传为从井里挖出了一个人的故事,

告诫我们对于传闻不要轻信,也不要瞎传,一定要详查。

(二)12.商人的目的:不希望重病而死的妻子重返人间。(不愿意失去现在新娶的年轻的太

太)

侄子的目的:不希望叔叔复活拿回他的财产。(不愿意失去已经继承的大笔财产)

女人的目的:不想和她的先夫生活。(不愿意失去自己重新组建的家庭)

市长的目的:不愿跟死去的前任市长见面。(不愿意失去继续当市长的机会)

13.渲染气氛,为故事情节的发展作铺垫。

14.“成功”二字是反语,由这场虚无试验的成功,讽刺了小城上到市长、下到普通市民

的自私、愚蠢。

15.都运用想象的手法讽刺了人们的愚蠢。

(三)16.张郎在穿越原始森林的过程中意外获得别人没能带出森林的巨大玉石,他认清自己

的力量与后来的李郎一起互相帮助共同将玉石带出原始森林。

17.心理描写。具体生动地表现出张郎当时内心的兴奋,引出下文带着玉石艰难地向前行

进的情节。

18.不能。第O段具体表现二人的关系亲密与团结,为后文老人赞美他们的心如无价的翡

翠作铺垫。

19.张郎是一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人,他在一个人无法带出玉石的情况下,懂得冷静思考,

找到对策;张郎是一个讲信用,善良的人,他和李郎结为兄弟,并能共患难,同甘苦,真诚对

待李郎。

20.族长的话没有说完,他认为有两块翡翠,其实是将张郎与李郎真诚的心比作无价的翡

翠,这样留白式的结尾,既给读者留下想象与思考的空间,又点明主旨,使小说的意义更加深

刻。

三、21.思路点拨:本题命题意在引导学生寻找、发现和体悟生活中的美。主题涉及“感

悟发现”“温暖感动”“交流互动”“品味美好”等方面。扩写点主要是旅途中的见闻和感

受。写作时可选择一两个扩写点进行构思,可以叙述旅途中的人和事,也可以由景和物展开联

想,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传递正能量等。总之,可以先补充环境、背景、原因,再叙述见闻,

抒发情感。

例文略。

单元测评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跟踉跄跄(niAng)嬉戏(xT)呈报(chGng)

B赫赫有名(哨称职(ch6n)爵士(ju6)

C.簟人听闻(hAi)盾护(pi)女姻(wa)

D.莽莽榛榛(zhen)滑稽(ji)道澈(chdng)

2.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组是()

A.兴高彩烈眉开眼笑生气篷勃

B.爱幕虚荣神通广大情不自禁

C.挛生兄弟气慨非凡莽莽榛榛

D.随声附和不可救药骇人听闻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罩较量吧!(用竞赛或斗争的方式比本领、实力的高低)

B.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C.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瞰曲。(暗淡的光线)

D.这也真够滑梢,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言语、动作丑陋)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上课经常早退,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不改,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写附和表示赞成。

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联△听吼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科学工作者们在会上直谈闹沧,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5.关于寓言和童话,下面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两者都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的。

B.两者都采用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都有劝诫、歌颂或讽刺的作用。

C.童话在故事情节上更富于幻想,人物活动曲折离奇,引人入胜。而寓言一般不作曲折复

杂的情节描写,只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用明确的比喻把道理显示出来。

D.在篇幅上,童话一般要长于寓言。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孟浩然写了大量的山水诗,他的诗平淡朴素,自然而有韵味,不失为盛唐一位大家。他与

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王孟

B.李商隐,晚唐诗人。擅长诗歌写作,其骈文的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甫合称“小李杜”,与

温庭筠合称“温李”。作品收录在《李义山诗集》中。

C.郭沫若,现代作家、诗人。代表作有《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

D.《皇帝的新装》和《丑小鸭》都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作品。其中,《丑小鸭》

告诉我们:只要心怀梦想,即使身处逆境也能成才。

7.在横线上写句子,使之构成结构整齐、内容关联的排比句。

你用精神的食粮塑造了我的灵魂,你用知识的泉水浇灌了我的心

田,,你用爱心的春风温暖了我的世界。

8.综合性学习。

为推进“文化襄阳'‘建设,我市从2012年开始,每年四月集中开展“书香溢襄阳”读书活动。

为配合这次活动,你所在的班级同时开展“好读书,读好书”综合性学习活动。

(1)【续写标语】为鼓励更多同学参与活动,班长负责设计一条宣传标语。他根据下面语

段中的画线句拟出了标语的前半句,请你续写后半句。要求:与前半句语意相关、字数相等。

书的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世界,与书为伴是人生最大的幸事。读到一本好书的时候会感到

一时的快乐我们常常会心一笑;而经常性地读书则会让我们一辈子都从中获得益处,真正领

略“读书是福”的意境。

标语:读好书一时快乐,

(2)【设计活动】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合理的安排,语文老师已设计好了两种活动

形式,请你帮他再设计两个。

活动一:举办“我的读书经验”交流会

活动二:举行“书香溢襄阳”读书知识竞赛

活动三:一

活动四:

(3)【探究材料】怎样读书才更有效?请联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书籍数量的不断增多,人们只有进行一番选择,才能找到既引起

自己的兴趣又有阅读价值的书。而不加选择的阅读,至少说明在读书上还不成熟。从某种意

义上说,读书的水平也反映在书籍的选择上,犹如面对琳琅满目的货架,看谁有眼力能拿到货

真价实的东西。而选择的对象,恰恰也能表明一个人的情趣、欣赏水平乃至人生追求。因此,

读什么书会像一面镜子,将人们的精神世界映照得一清二楚。

材料二:世上的书籍如汪洋大海,再热衷的书迷也不可能穷尽,只能尝其一瓢,区别在于尝

哪一瓢。读书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喜欢读什么书,不论范围是宽是窄,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

体现自己的个性和兴趣。其实,形成自己的阅读趣味与养成读书癖好是分不开的,正因为找到

了书中知己,才会锲而不舍,欲罢不能。没有自己的趣味,仅凭道听途说,东瞧瞧,西瞧瞧,连兴趣

也谈不上,更不用说癖好。

探究结果: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

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所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

“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

于是他就点头表示出他的满意。他仔细地看着织布机,因为他不愿意说出他什么也没有

看到。跟着他来的全体随员也仔细地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有比别人看到更多的东西。不

过,像皇帝一样,他们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

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

和着。每个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皇帝赐给骗子每人一个爵士的头衔和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

的勋章,同时还封他们为“御聘织师

9.语段对皇帝的心理作了形象的描写,请列举一例。

10.从皇帝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来看,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1.“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句中的“骇人听闻”一词的潜台词是什么?下列

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怎么,只有我看不见这新衣服吗?

B.怎么,我也是一个愚蠢的人吗?

C.那么,我这皇帝大概当不成了!

D.为什么连我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

12.皇帝不敢说真话是因为;而

真相最后由一个小孩子说出来了,小孩子敢说真话是因

为。

13.这篇文章反映生活的主要方式是()

A.拟人和想象B.比喻和夸张

C.想象和夸张D.想象和象征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桥在水上

这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有许多座桥,桥总是架在水上。

星期天的清晨,河边一片宁静。我站在一座桥上看风景。

桥上没有行人,桥中央的栏杆旁躺着个男子。这几天,我每天从桥上走过,总能看见他蜷缩

在这里。

一辆红色小轿车出现在桥头边。车门开了,两个孩子从车里跑了出来,后面是一位中年妇

女。男孩六岁模样,女孩小一些。孩子们朝桥上跑来,女人站在桥头观望。

两个孩子各抱一个纸袋,奔到男子身旁站住。“早上好!”男孩、女孩异口同声地说。

“早上好!”男子翻了个身,坐了起来,靠在桥栏上。他头发蓬松,胡子拉硝,深色的夹克衫满

是污迹。

“这是你的早餐!”男孩把手里的纸包递过去。“这是你的苹果!”女孩把手里的纸包也递了

过去。

女孩双手撑在膝盖上:“你吃吧,这是我妈妈做的三明治。”

男子疲惫地说L对不起,昨天晚上我发烧了,还不想吃,谢谢你妈妈,我一定会吃的。’'女孩

说:“哦,我发烧的时候,也不想吃饭。”

我克制不住自己的好奇,站在桥栏边,装作欣赏河上的风景,一字不漏地听着他们的对话。

“先生,”男孩问,"你为什么睡在这里呢?”

“我没有房子。”

女孩马上说:“你可以住到我们家去,我们家有房子。”

“谢谢你,可我不能去你家。”

“为什么呢?”女孩很惊奇。

“那不是我的家,每个人都应该住自己的家。”

“你的家在哪里?’‘男孩问。

“我的家在外地,房子被大水冲掉了,我没有家。”

两个孩子沉默了。

过了一会儿,女孩问:“先生,我能不能抱抱你呢?”“不,不不,”男子惊慌地缩了缩身子,低头

看看肮脏的衣服,“我很久没有洗澡了……”话还没说完,女孩伸出细小的胳膊,绕住男子的脖

子,男子犹豫了一下,紧紧地抱住了女孩•随即.男孩也扑过去.三个人拥抱在一起。

我的眼睛湿润了。我一动也不敢动,怕扰了桥上这无比温馨的一幕。我问自己,我会让自

己的孩子去拥抱一个肮脏的发着烧的乞讨者吗?我知道,我是宁愿给钱给物也不愿让孩子这

样做的。我遥望对面桥头的母亲,她依然站在那里,粉红的围巾飘动。

“我能和你玩一会儿吗?”一转眼,女孩已经坐到男子的膝盖上,像自家亲人一样。男子激动

得声音发颤:“我怕是感冒了,会传染给你的。”女孩说产不要紧的,我打过感冒预防针。”男子

说:“可是,我没有什么可以给你玩的呀。”

“我有玩具!”男孩从口袋里掏出一辆掌心大小的玩具汽车,递给男子。男子接过去,看了看,

往地上一收一放,小汽车呼啦一下滑了出去。三个人趴在桥上一起玩了起来。咯咯咯的笑声

在空气里震荡,传得很远。

太阳升高了。桥头的母亲抬手看了看表,喊道:“孩子们,时间到了,该走啦!”两个孩子依依

不舍地站起来,和男子挥手说再见。可是不一会儿,两个孩子再次飞奔而来,每人给男子手里放

了一张纸币。女孩说广妈妈说了,谢谢你陪我们玩得那么开心!’'男孩说:“谢谢你让我们有这样

快乐的早晨!”

“谢谢你们,我也非常快乐。”坐在地上的男子扒着栏杆摇晃着站起来,他低(yii)偻着身子,

不停地挥手广谢谢,谢谢!告诉你妈妈,这是我来到这个城市最快乐的一天!”

桥上这感人的一幕,让我怎么也平静不下来。良久,我缓过神来,走过去,给了男子一些钱。

男子正在流泪,他说他的孩子们寄养在亲戚家,等他赚钱寄回去。可是他病了,没钱医治,又不能

打工,只能暂时在桥上乞讨度日,这几天发烧了,头痛欲裂。他曾想从桥上一跃而下,可是今天,

上帝派这两个孩子带信来,让他一定要活下去!

14.请简要概括故事情节。

15.结合全文,说说题目《桥在水上》的作用。

16.从文中画线句中找出几个体现细节的词语,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赏析。

17.文中那个中年妇女的形象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探究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18.依据本文的主题和意境,写几句描写景物的话作为本文的结尾。

三、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传说西方有一种鸟叫荆棘鸟。这种鸟在出生后无法发出声音,它必须远赴他乡,找到生长

在那里的荆棘树,用树上的荆棘刺破自己的喉咙才能发出喷亮的声音,但那声音却是世界上最

动听、最美妙的声音。然而,为了这瞬间的歌唱,它付出了漫长而艰辛的努力:一次次地振翅,

跌落;一次次地起飞,滑翔……羽翼一点点丰满了,经验一点点丰富了,勇气一点点增加了一

终于有一天,它从容地翱翔天宇,飞向远方,完成了生命的绝唱。

这个传说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些启示:毅力是成功者必备的品质;实现理想,就要勇于付

出代价;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积累。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

真实的人名、校名。

单元测评

一、1.答案:B解析:A项中,“踉”应读lingoC项中,“庇”应读bi。D项中,“稽”应读j或

2.答案:D解析:A项中,“彩”应为“采”,“篷”应为“蓬”。B项中,“幕”应为“慕”。C项中,“慨”应为

“概”。

3.答案:D解析:D项中,“滑稽”指(言语、动作等)引人发笑。这里是荒唐的意思。

4.答案:A解析:B项中,“随声附和”指没有主见,别人说什么就跟着说什么,是贬义词,不符本

句的语境。C项中,“骇人听闻”用在“危害”上不合适,“骇人听闻”通常用于事件。D项中,“高谈

阔论”是贬义词,不符合本句的语境。

5.答案:A解析:A项中“想象、幻想”手法是两种文体共有的,而“夸张”手法一般用于寓言文

体。A项说法太绝对。

6.答案:B解析:李商隐和杜牧合称“小李杜”。

7.示例:你用思想的火把点燃了我的希望解析:本题是仿写题。比较三个句子,可以看出不需

变的部分为“你用……了我的……”,而需要变的部分为一个偏正短语,一个动词和一个名词,

仿写这三处内容即可。

8.(1)示例:好(常)读书终(一)生受(获)益。解析:这是一道续写标语题。所写句子要围绕“好读

书”展开,注意要与前一句字数相等赭意关联。

(2)示例:举办“走进名著”读书报告会。举办“名著在我心中”读书演讲会。解析:根据给出

的活动一、活动二另外设计与“读书”相关的栏目,如读书报告会、读书演讲、故事会、读书

卡展评等。

(3)示例:读书要有所选择,应选择既能引起自己的阅读兴趣又有阅读价值的书来读。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探究题,需要根据要求,梳理给出的材料,从中概括出探究结果。

二、(--)9.答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

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所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解析:找

出心理描写的句子抄下来即可。

10.答案:皇帝是一个虚伪、愚蠢、爱慕虚荣的人。解析:本题是一道概括人物形象的题,看

不到布不仅不承认,还慷慨地赏赐骗子。这一切都表明了皇帝的虚伪、愚蠢、爱慕虚荣。

11.答案:B解析:根据骗子所交代的布的特性,皇帝发现自己没有看到布,自然会产生了如B

项所说的想法。

12.答案:怕别人说他太愚蠢,不称职,他怕保不住自己的皇位儿童是纯真的,不会自欺欺人,不

会说谎言解析:作为皇帝,是否“愚蠢”“称职”是他所关心的,所以为了保住皇位说假话。儿童

是天真的,不会沾染成人的自欺欺人等恶习。

1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章运用的构思手段或写作技巧,通读文章,根据文章的内容,可以

确定正确答案为选项C。

(二)14.示例:一个星期天的清晨,两个孩子给桥上乞讨的男子送早餐,和他拥抱、玩耍,孩子的行

为让男子有了活下去的信心。解析:本题考查概括选文内容的能力。作为记叙文,要梳理人

物、时间、地点、事件四要素,先找出人物,即两个孩子和乞讨男子;再梳理情节,即送早餐、拥

抱、玩耍,男子有了活下去的勇气。最后把上述两个方面的内容概括即可。

15.答案:(1)指架在水面上的桥,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2)指架在善良的人们与落难者之间的

桥,点明主题。(3)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4)富有诗意,为全文营造美好的氛围。(答出任意三

点,意近即可)解析:本题探究文章题目的作用,可由浅入深地去分析。

16.示例:“绕住”“扑”等词语具体细致地展现了两个孩子拥抱男子的感人情景,突出了孩子的

纯真善良。解析:本题探究词语的语境义。从词语角度看,画线句中可探究的有形容词“犹

豫”“紧紧”,动词“绕住”“扑”“拥抱”等。形容词展示了男子的心理变化过程,动词展现了孩子的

纯真、善良等。

17.示例:(1)教子有方:在具体行动中培养孩子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美德。(2)善良有爱心:同

情乞讨男子,让孩子给他送早餐、送钱;当孩子拥抱男子时,不阻拦。解析:本题考查揣摩人

物形象的能力。文中对中年妇女的描写并不多,但是通过孩子的表现从侧面描绘出了一个教

子有方、善良的动人形象。

18.示例:桥下,水静静地流着,在阳光下泛着片片金光,远处飘来悠扬的乐声,好听极了。解析:

本题要想做好,要兼顾三个方面,一是呼应开头;二是运用景物描写;三是符合本文的主题和意

境。所以写景的对象应该以“桥”为主,营造一种闪现人性光辉的美好氛围,可以写流水、阳光、

乐音等。

三、点拨: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题目明确要求不能扩写、续写、改写,这就意味着要从材料

给出的故事中提炼主旨,然后据此完成。材料的关键段是最后一段,根据这段中的“启示”,可以

从毅力与成功、理想与付出、积累与成就三个角度选择其一作为议论文的论题。若是写记叙

文,可以写在某方面坚持不懈而有所成就的故事,写为了追逐理想而努力付出的故事,写坚持

日积月累最终有所成就的故事,等等。

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

①晴空一鹤排云上,o(刘禹锡《秋词(其一)》)

②,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③,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④终古高云簇此城,0(谭嗣同《潼关》)

⑤,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o(《论语・雍也》)

⑦夜发清溪向三峡,。(李白《峨眉山月歌》)

⑧君问归期未有期,o(李商隐《夜雨寄北》)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诗句。

①刘禹锡的《秋词(其一)》中,体现作者对秋天看法与古人不同的句子是:

②《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表明作者身闲志不闲,壮志不移的句子是: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一(4)题。(9分)

万圣节、圣诞节、感恩节等本是舶来品,可近些年来,这些洋节反而越发受欢迎,中

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却越来越不受d4i见。面对这一趋势,不少学者要求学校和家庭加

强传统节日的宣传教育,甚至有人要求抵制这些洋节。

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民族传统文化的【甲】(沉淀积存)与表征,传统节日是否受重

视往往能间接反映本土文化的生命力,专家、学者并非在【乙】(杞人忧天忧心忡忡)。然

而另有一些人持ji6然相反的观点,在他们看来,洋节受欢迎仅仅是因为它们的庆祝方式

有趣、富有吸引力,特别是与商业运营模式更为契和,洋节走俏,一方面能活跃我们的文

化、愉悦身心;另一方面也能创造更多经济价值。事实上,强烈抵制与坐视不理的观点都

不可取,需在其间表达一个中庸的立场。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3分)

不受d帆)见jie()然相反登)势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2

分)

(3)从【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2分)

【甲】[乙】

(4)画线句有语病,请将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题目。(4分)

《西游记》全书共回,基本由两个故事组成。前七回,写孙悟空的身世和

的故事,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失败的悲剧,体现

了人性自由的本质和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第八回至第十二回介绍唐僧,交代取经

的缘起;第十三回至第一百回写唐僧师徒历经难,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终于

4.综合性学习。(12分)

(1)【参加辩论】某电视台在播出了《皇帝的新装》后,人们就骗子的形象展开辩论,正反双

方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么说?(4分)

反方:我方认为,骗子能骗到皇帝是智慧的。他们耐心地研究了皇帝的心理,充分运用了

自己的智慧;他们骗了皇帝更多的钱、更多的生丝和金子,而不是骗百姓,可见他们是类

似于那些劫富济贫的人,是在惩罚骄奢的皇帝。

正方:

(2)【网络跟帖】《皇帝的新装》里说真话的小孩子的命运会如何呢?某网络上,有很多初一

学生就《皇帝的新装》中说真话的小孩的命运展开了想象。请你在网上发帖表达自己的看

法,注意给自己起个富有个性的网名。(4分)

帖子一网友''岁月单车":小孩天真无邪,皇帝愚蠢暴虐。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皇

帝给了他一个“说真话罪”。

帖子二网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漫画解读】仔细阅读漫画,并联系《皇帝的新装》一文,说说这则漫画的深刻含义。(4

分)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19分)

三月和牧羊人

①从前,有个牧羊人,他的羊比沙滩上的沙子还多。虽然他有这么一大群羊,但他总是提

心吊胆的,生怕死掉一只。冬季很漫长,牧羊人所做的就是祈求各个月:“十二月啊,您发发

慈悲吧!一月啊,您可千万不要把我的羊冻死!二月啊,您的大恩大德我永远不忘!”

②这几个月都停下来听牧羊人的乞求。牧羊人的乞求就像所有的表示敬意的行为一样,

令他们感动,他们便满足了他。整个冬天既没有刮风下雨,也没有冰雹,更没有流行任何疾病,

羊群在整个冬天里继续吃草,甚至连一次感冒也没有得过。

③接着到了三月。三月的脾气很坏,不过一切都还算顺利。到了三月的最后一天,牧羊

人不再担心害怕了,因为眼看就是四月了,春天就要来到了。牧羊人觉得他的羊安全了,就收

回了原先那种恳求的语调,换上一副嘲弄的嘴脸自吹自擂起来:“三月啊三月,你自以为是羊

群的大害,可是现在谁还怕你呢!我才不怕你呢!春天到了,你不能把我怎么样啦!你赶紧从

这里滚开吧!去你该去的地方。”

④听到这个忘恩负义的牧羊人竟然如此说话,三月气得就好像鼻子上落了苍蝇。他气鼓鼓

地跑到他兄弟四月那里,说:“噢,四月,我的兄弟,请你借三天给我,我要惩罚那个牧羊人,

让他感到后悔。”

⑤四月很喜欢自己的兄弟三月,就借了三天给他。三月立刻召来了狂风暴雨,还召来

了瘟疫,把这些全都散布到羊群中。第一天,大羊都生病死了,牧羊人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

地看着。第二天,羊羔也都病死了。第三天,一只活着的羊也没有了。牧羊人只剩下自己的一

双眼睛,好哀哭自己的命运。

5.开头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最后一段内容说说这句话有何作用。(4分)

6.揣摩下列句子,根据括号内的提示简要作答。(6分)

(1)整个冬天即没有刮风下雨,也没有冰雹,客没有流行任何疾病,羊群在整个冬天里继续吃

草,若军连一次感冒也没有得过。(删去加点字词好不好?请简述理由)

(2)三月啊三月,你自以为是羊群的大害,可是现在谁还怕你呢!我才不怕你呢!春天到了,

你不能把我怎么样啦!你赶紧从这里滚开吧!去你该去的地方。(说说句中连用几个感叹号

有什么表达效果)

7.前三段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来刻画牧羊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分)

8.为什么十二月、一月和二月满足了牧羊人,而三月却惩罚了他?说说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

理。(4分)

(二)⑵分)

葵花发觉自己在做作业的时候,青铜总喜欢在她身旁坐着,聚精会神地看她写字、做算术

题。他的眼睛里充满羡慕与渴望。这一天,她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我要教哥哥识字!这个念

头如闪电一般在她的心田上照亮,使她自己大吃一惊,也使她激动万分。她急切地对青铜说:

“从今天起,我教你识字。”

青铜好像没有听明白似的望着葵花。

葵花把削好的铅笔和一本本子放到青铜面前:“从今天起,我教你识字!”

青铜有点儿惊愕,有点儿激动,又有点儿不好意思和不知所措。他看了看葵花,又掉头看

了看奶奶、爸爸和妈妈,然后又看着葵花。

青铜面对葵花递过来的笔与本子,却向后退着。

葵花就拿着笔与本子,一步一步地朝他走去。青铜掉头跑出了门外。葵花追了出来:“哥

哥!”青铜不停地奔跑。葵花紧紧跟在他身后:“哥哥!”

青铜回过头来,用手势与眼神说着:“不!不!我学不会!”

“你学得会!你学得会!”

青铜继续往前跑去。

葵花一边大叫着‘‘哥哥",一边紧紧追赶着。一根裸露在泥土外面的树的根须绊了她一下,

她摔倒在了河坡上,并骨碌骨碌地朝下滚去。

青铜忽然听不到葵花的脚步声了,掉头一看,葵花已滚到了河滩上。

葵花在向下滚动时,将本子与笔一直搂抱在胸前。

青铜跑过来,跳了下去,连忙将葵花拉了起来。

她浑身是泥土和草屑,但那本本子却还干干净净地抓在手中。

青铜扑打着她身上的泥土与草屑。

“从今天起,我要教你识字!”

青铜哭了,泪水顺着鼻梁流了下来。他蹲下身子,背起葵花,一步一步地爬到岸上。

兄妹俩在一棵大树下坐了下来。

一轮太阳正在沉坠,河水染为橙色。

葵花指着太阳,然后用树枝一笔一画地在沙土上写下了两个大字:太阳。她大声地念着:

“太——阳!”然后,用树枝在那两个字上不停地重复着笔画,嘴里念念有词:“一横,一撇,

一捺,一点儿,,太阳,的,太,……”

她给青铜也找了一根树枝,让他跟着她,在沙土上写着。

青铜吃力而认真地写着,刃时,他仿佛不再是哥哥,而是弟弟,而葵花不再是妹妹,而是

姐姐。

太阳在落下去、落下去...

一片树叶从树上掉下,也正在慢慢地落下去……

葵花用手指着飘落的树叶,用眼睛追随着树叶:“落——落下去……”

树叶像蝴蝶落在草丛里。

葵花在“太阳”后面又写了三个字:落、下、去。然后她望着太阳,念道:“太阳落下去……”

青铜的记忆力奇好,虽然笔画与字的间架总是把握不好,但却以出人意料的速度记住了这

几个字的笔画以及笔画的顺序。

太阳落下去了。

地上的字也慢慢地熄灭了。

“哥,我们该回家了。”

青铜学得正起劲,摇了摇头,拿着树枝,还在沙土上笨拙她写着。

月亮升上来了。

又是一种亮光,柔和而纯净地照亮了地面。

青铜用手指着月亮。

葵花摇了摇头:“我们今天不学了。”

但青铜固执地用手指着月亮。

葵花又教他:“月亮——月亮升上来了……”

天晚了,妈妈在呼唤他们回家。

一路上,青铜在心里念着、写着:“太阳落下去了——月亮升上来了——“

从此以后,青铜将葵花所教的字,一个个地吃进心里,并一个个地写在地上、写在本子上。

看到牛,写“牛”。看到羊,写“羊”。写“天”,写“地”,写“风”,写“雨”……那

个从前在青铜眼中美好无比的世界变得更加美丽,更加真切,也更加让人喜欢。(节选自

曹文轩《青铜葵花》)

9.请给这个故事拟一个标题。(2分)

10.故事是以青铜的情感变化为序展开的,在下面横线上填入适当的内容,完成情节梳理。(6

分)

——惊愕激动——愿意学

11.青铜是一个哑巴,他性格的哪些方面是你喜欢的?(3分)

12.简要赏析“月亮升上来了。又是一种亮光,柔和而纯净地照亮了地面”这一景物描写在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