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三市八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中联考历史试卷_第1页
江西省三市八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中联考历史试卷_第2页
江西省三市八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中联考历史试卷_第3页
江西省三市八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中联考历史试卷_第4页
江西省三市八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中联考历史试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6届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考试范围:第1-8课

考试时间:11月30日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杭州亚运会的奖牌“湖山”将良渚文化的精美方形玉琼和圆形的奖章融为一体,体现了鲜

明的良渚文化特色,而考古学证明中原地区无论呈期的仰韶文化还是后来的龙山、二里头文

化,都不精于玉器,多事彩陶、青铜文化为主,这表明

A.良渚文化与中原文化没有发生碰撞

B.良渚文化比中原文化发达许多

C.良渚的文化是中原文化所不及的

D.中华远古文化具有多元一体性

2.周代的土地所玉有权归君王所有,个人不得买卖,只可维承。对不遵守国家法纪者、反抗

君王者和不忠不孝者,会削夺他们的土地。这些规定

A.客观上缓和了阶级矛盾B.有利于土地私有制确立

C.助长了土地兼并的现象D.以政权力量维持井田制

3.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曰:“苛政猛于虎”;墨子怒斥“今王公大人"''至其国家之乱,社稷

之危”:老子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韩非子言:“上无道揆,下无法守”。这

些言论反映了当时的思想流派

A.思想主张趋于统一B.富于社会批判精神

C.民本思想成为主流D.体现统治者的需求

4.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

“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富民思想的出现

表明

A.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

C.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D.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

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失在于政,不在于制”。这表明他认为秦朝灭亡的主要原

因在于

C.东汉、陈、北魏、蜀D.西汉、陈、北魏、蜀

7.汉武帝时代,赋的创作走向全盛,名家名作选出。下列各项最能体现当时赋的特色的是

A.巧文多智B.意境深沉C.气势恢必D.清新活泼

8.西汉文景时期的《淮南子》认为:法能诛杀不孝的人,但不能使人人成为孔子曾子:法能

处罚窃盗者,但不能使人人拥有伯夷那样高尚的道德。对作者观点最恰当的理解是

A.秦亡是由于未贯彻法家的思想B.儒家学说呈现缓慢的抬头之势

C.法家学说无益于国家的有效治理D.秦朝治国的法家思想受到质疑

9.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说过:“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城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

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

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丝绸之路的开通B.中西交往频繁

C.中华帝国的强大D.新航路的开辟

10.我们现在坐的方凳、圆凳,吃的烧饼、蒸馍等,都是我国古代民族交融的产物。下列能

促进我国民族交融的是

①郑和下西洋②人口大量南迁③马可•波罗来华④孝文帝改革

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D.②④

11.如果把“大运河的开凿”“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

这一单元内容主题的是

A.国家的产生和统一B,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12.下图描述了我国古代某一历史现象,下列诗句反映的时代特征与之相符的是

A.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B.周室衰微不共国,干戈终日互争强

C.重镇如割据,轻权绝纪纲

D.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3.从下表中可以看出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是

秦汉时期.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护隋唐时期,成为联系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了中原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

A.抵御了匈奴侵扰B.有利于巩固统一

C.促进了南北交流D.削弱了诸侯国势力

14.陈寅恪在《魏晋南北朝史讲演》中写道:北朝汉人有认庙不认神的观念,谁能定鼎嵩洛(洛:

洛阳),谁便是文化正统的所在。据此推测,北朝人视为“文化正统”的朝代是

A.曹魏B.蜀汉C.孙吴D.东晋

15.唐朝出现诗歌繁荣的局面,主要是因为

①民族交融形成多元文化②唐朝社会经济高度繁荣

③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④开放和宽松的社会环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6.杜牧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体现了佛教在南北朝的繁盛。下列关于

佛教说法错误的是

A.为民众提供精神寄托B.影响政府财政收入

C.始终得到统治者支持D.挑战儒家正统地位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法家相信人性本恶。只有靠强权的统治者依据透明、客观的法律来实施奖惩。才

能维持社会秩序与稳定。统治者自身就是法律的主人。因此,尽管儒家和法家都信奉社会秩

序。但是前者提倡自律.家庭和国家要遵循传统的礼制。而后者相信依靠严刑峻法才能确保

实现最终的和平。

法家的“法”不仅意指法律。还有方法和程序的含义。最初的法家就承认法律与统治术

是有区别的。后者指的是权力的行使。因此统治手段不仅决定了法律的权威或者公信力.还

决定了法律的有效性。因此统治社会的权威或者法律源自于术。即行使权力的方法论。韩非

子综合整理了他对于统治术的领悟。认为国家统治者与其下属的官像阶层存在利益冲突。而

官僚阶层又统治人民大众。因此王道依赖于“势”。即王者的神秘力量。王者能够超然、不

偏不倚地通过官僚阶层创立社会秩序与稳定。

法家的悲剧在于秦朝残酷无情地奉行了法家思想。而秦王朝的迅速瓦解导致法家思想无

法再成为主流。其后的汉朝在正式场合拒绝法家思想。独尊儒术。但是。中国的统治者总是

发现法家的理论和实践非常有用。因此。倾向于中央集权的中国政治文化本盾上是“外儒内

法”。统治者不仅要怀柔。也要使用铁腕。

——《外儒内法》(沈联涛)

⑴根据材料,概括作者对法家的认识。(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家和法家的历史地位。(8分)

18.地方政治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2

分)

材料一:廷尉李斯议曰:“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

甚足易制。……"始皇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

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一《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制度在管理形式和官员任

命上有什么突出特点?(6分)

(2)材料二反映了西汉初年推行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给西汉带来了怎样的政治问题?后来这

一问题是如何解决的?(6分)

19.三省六部制是随唐时期的重要制度创新,推动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

料:

(12分)

材料一: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

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

书省。尚书省但主书镇“奉行”而已。

--朱熹《未子语类》

材料二:凡军国大事,则令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暑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

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太宗)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

--《资治通鉴》

请回答:

⑴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朝前期三省六部制运作的主要特点。(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省六部制的历史作用?(6分)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村料一: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派使臣联合西域的大究、乌孙、大月氏等

国。成立了一个松散的合作联盟。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势力。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

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印

度的佛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文化也相互间交集共生。绸之路是汉朝探索出来的。让中国

融入世界。并渐而有发言权和影响力的一条大国之道。

---穆海《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

材料二:如果说汉代丝绸之路引发了各国之间互相接触的强烈愿望。那么到了隋唐这一愿望

已在很多程度上实现了。突破国家、民族、地城限制的''丝绸之路”的畅通,促进了商贸的

繁荣。……(西北)丝绸之路的再度勃兴,体现在行政建制上。唐代在河西走廊设凉、甘、肃、

瓜、沙五州。……太宗时与吐蕃和亲。使丝绸之路向西南延伸。……唐代在扬州置大都督府.

它面对出海口,连接了东西陆路的丝绸之路。……唐代开始设立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专职官

员“市舶使”,岭南市舶使首设于广州。……主动接受外来文化是隋唐时代特有的态度。

——-《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⑴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丝绸之路的特点。(6分)

(2)说明唐朝在突破限制、畅通丝路方面所作的其他贡献。(6分)

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5:CDBDD6-10:BCDAD11-15:CCBAD16:C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认识:(8分,答对任意四点8分)人性本恶。严刑峻法。法、术、势相结合。成为

秦朝的治国之道。汉朝以后的统治者实际上奉行外儒内法。

(2)地位:(8分)儒家和法家在春秋战国时期兴起。秦国和秦朝时期,法家成为占统

治地位的治国指导思想。汉武帝时期,儒家上升为占统治地位的治国指导思想。实际上

中国古代统治者奉行外儒内法,两者结合并用。

18(1)(6分)制度:郡县制。

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不得世袭;

(2)(6分)制度:郡国并行制。

问题:王国问题(或七国之乱、地方割据问题)。

解决措施: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19(1)特点:(6分)注重程序;三省职权明确,相互牵制和监督;以皇权中心。

(2)历史作用:(6分)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加强皇权;建立制约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