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o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

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

1.下列运用科学方法的实例中,错误的是()

A.在电阻不变时,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B.研究气体分子模型时将操场上的同学想象成气体分子,运用了模型法

C.通过磁体周围的小磁针指向发生变化说明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运用了转换法

D.通电导线的磁场十分弱,利用通电螺线管可以增强电流的磁场,运用了缺点列举法

2.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A.黑板B.课本C.篝火D.苕帚

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手影

水面上“折断”的筷子

C."后视镜''中的景物

D.树在水中的倒影

4.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瓶装矿泉水时,常会发现瓶的外壁“出汗”,这是因为()

A.水会从瓶内慢慢渗出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

C.瓶外壁的水不断汽化D.瓶周围的空气不断液化

5.小明用调好的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加了几个祛码后,指针还是稍微偏左.再放入质量最小的祛码,

指针又稍微偏右,接下来操作正确的是()

A.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B.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

C.取出最小的祛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D.取出最小的祛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

6.如图甲所示,蜡烛a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N中所成像为a,,现将该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

置,则蜡烛a在平面镜中()

M

A.不成像

B.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与平面镜下移距离相同

C.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是平面镜下移距离的两倍

D.仍成像,且像还在原来位置

7.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边缘,一端伸出桌边.先用较小的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保持钢尺

位置不动,再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听到的声音

A.响度变大B.响度变小C.音调变高D.音调变低

8.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3:2,体积比为3:4,现将甲、乙两物体都截去一半,甲、乙两物体剩余部分的密度

之比为()

A.1:1B.9:8

C.1:2D.2:1

9.下列各成语反映的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海市蜃楼B.镜花水月C.立竿见影D.凿壁偷光

10.2019年2月16日在英国伯明翰举行的室内赛男子60米决赛中,中国飞人苏炳添力挫美日欧几大高手,以6秒47

夺冠,创造了赛季世界最佳成绩,如图所示,关于运动的快慢,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观众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B.终点裁判用“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C.物理学上用物体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D.物理学上用物体所用时间与通过路程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11.关于机械运动的概念,下列说法是错误的是()

A.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

B.所谓参照物就是我们假设不动的物体,以它作为参考研究其它物体运动情况

C.研究物体运动,选择地面做参照物最适宜,因为地面是真正不动的物体

D.选取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以是不同的

12.用刻度尺对一个物体的长度测量四次,结果分别是2.68cm、2.69cm,2.66cm、2.67cm,则物体的长度为()

A.2.675cmB.2.68cmC.2.6750cmD.2.680cm

13.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体积之为4:3,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

比为()

用乙甲Th甲乙乙乙

Jo0

A.2:3B.1;6C.3:2D.8:3

14.电视机等家用电器的开启、关闭及频道转换,可以通过遥控器实现,遥控电视机的光是

A.红光B.红外线C.紫光D.紫外线

15.一种声光报警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各元件均能正常工作,对可能出现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灯亮,铃一定响B.铃响,灯一定亮

C.灯亮,铃一定不响D.铃响,灯一定不亮

1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A.打开香皂盒会闻到香味

B.擦黑板时粉尘飞扬

C.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

D.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17.人耳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致为()

A.10Hz~15000HzB.15Hz~50000Hz

C.20Hz~20000HzD.60Hz~65000Hz

18.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与岸边的树在湖面上的倒影原理相同的是()

fl

A./隔着玻璃砖看木棒B.通过平面镜看自己

小孔成像冰透镜向日取火

19.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误差是由于操作不正确造成的

B.测量中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无关

C.测量时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D.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将能够完全消除误差

20.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B.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C.投影仪工作时,投影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在凸透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21.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光线表示出了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B.引入光线运用了建模法,即理想模型法

C.光线就是很细的光束

D.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22.如图所示,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在纸盒上的小纸片会不断地跳动.这个实验是用来研究

A.声音产生的原因B.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C.声音传播的条件D.乐音与噪声的区别

23.蓝天上飘着白云,平静清澈的池塘中鱼在自由游动.人向池塘中看去,好像鱼在白云中游动.关于人观察到的鱼

和白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鱼是实物,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B.鱼是实物,白云是光折射形成的虚像

C.鱼是光反射形成的虚像,白云是光折射形成的虚像

D.鱼是光折射形成的虚像,白云是光反射形成的虚像

24.对下列各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课桌的高度为8m

B.人步行的速度为6m/s

C.一位中学生的质量为50kg

D.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为37'C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

B.光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月亮是光源

D.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26.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以下分析中,正确

的是()

A.脚踏凹凸不平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积来增大摩擦的

B.轮胎上制有花纹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

C.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把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

D.在转动的部分加润滑油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的

27.下列关于凸透镜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近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来矫正

B.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C.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应使二维码位于手机镜头一倍焦距之内

D.要使投影仪成像变大,应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使镜头靠近投片

28.实验室小灯泡正常工作的电流约为()

A.0.02安B.0.2安C.2安D.20安

29.将重为G的物体挂于测力计下,使它们以大小为v,的速度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以大小为也的速度向下做匀速

直线运动,且町〉也已知前后两次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尸1、尸I,若不计空气阻力,贝!1()

A.尸I可能大于GB.B可能小于G

C.尸I一定大于尸iD.凡一定等于尸।

30.经常用眼睛长时间盯着近处的手机屏幕看,容易导致的后果是()

A.晶状体变厚,看不清近处的物体B.晶状体变薄,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C.晶状体变薄,看不清远处的物体D.晶状体变厚,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

31.2019年10月1日清晨,新中国阅兵史上最大规模军乐团(由1300余名官兵组成)亮相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现场。

乐团演奏时,整齐划一,军号曝亮。“瞭亮”描述的是声音的大;我们能分辨出军号声和其它乐器的声音,是

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不同。(选填乐音三要素)

32.如图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V。

33.如图所示是眼镜店清洗眼镜的设备,该设备利用一声波使清洗液发生剧烈达到去污作用;另一方面,科学

研究发现,7赫兹的声波可以穿透十几米厚的钢筋混凝土给人伤害,用这种一声波制成的武器威力巨大,可以传得

很远,如果要少伤害,可以制造隔离罩,从而有效的阻止声波的传播。

34.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温度计,如图所示,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

中一个温度计的玻璃泡被湿布包起来了.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湿泡温度计的读数较,这是由于湿布中的水

在时要吸热.在一定的温度下,两个温度计示数的差别越小,表示空气的湿度越.

35.在花样游泳比赛中,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这是因为能传播声音;小华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

约4s后听到回声,则小华距山崖大约m»(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取340m/s)

36.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甲和丙的相同,乙和丁的相同(均选填“音调”或“响度”)»

甲乙丙T

37.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cmI23

38.如图所示是小冰块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冰的熔化过程共持续min;冰在熔化的过程中,

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

:a»/c

*0V

39.若把打气筒的出气口封住,在将活塞向下压的过程中,被封在气筒内的空气的质量、体积、密度三个物理量中,

变小的是,变大的是,不变的是.

40.夏日炎炎,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屋内刚走到室外时,眼镜的镜片变模糊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他在游

泳池游泳后走上岸感觉到有点冷是由于身上的水吸热所致;他买了冰棒含嘴里过了一会感觉到凉快是由于冰

棒—吸热所致.(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

41.如图所示,温度计示数为

42.如图所示,小林做“碘的升华”实验时,用酒精灯直接对放有少量固态碘的碘升华管加热,发现碘升华管内出现

紫色的碘蒸气,是升华现象。

■瑛升华

细心的小玲发现小林在用酒精灯直接加热时,管内有紫色的液态碘出现。小玲査阅资料发现:常压下,碘的熔点为

113.60℃,碘的沸点为184.25C,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400℃。根据这些资料,小玲认为小林所做的实验中,由于酒精

灯火焰温度高于点的熔点和沸点,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小林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

结论。如果要证明碘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针对小玲的质疑,请你写出实验改进措施:o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

43.一辆大型运输车长40m,匀速通过260m的山洞时,所用时间为30s,它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桥时,所用的时间

为24s,求桥的长度。

44.一块石碑的质量是78t,为计算它的体积,找一块相同的石块作样品,用天平称出样品的质量是130g,没入装有

80mL的水的量筒中,水升至130mL处,求这块石碑的体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

1,B

【详解】A.在电阻不变时,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运用了控制变量法,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研究气体分子模型时将操场上的同学想象成气体分子,运用了类比法,故B错误,B符合题意;

C.通过磁体周围的小磁针指向发生变化说明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运用了转换法,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通电导线的磁场十分弱,利用通电螺线管可以增强电流的磁场,运用了缺点列举法,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C

【详解】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故篝火是光源。我们能看到黑板、课本、苕帚是因为它们反射光的原因,故它们

不是光源。故只有C项符合题意。

故选C。

3、B

【详解】A.手影,是影子现象,由于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而形成,故A不符合题意

B.水面上“折断”的筷子,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光发生折射而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汽车后视镜,利用凸面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扩大视野,本质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倒影,即平面镜成像,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4、B

【解析】矿泉水瓶“出汗”指的是矿泉水瓶外壁上有水,水是液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越到比较冷的矿泉水瓶形

成的,是液化现象.

故选B.

5、D

【详解】AC.在天平的使用过程中,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故AC错误;

B.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中增加硅码,如果不取出最小的祛码,而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则指针会

更偏右,故B错误;

D.取出最小的硅码,此时天平的横梁右端上翘,左端沉,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相当于往右盘增加更小

的祛码,能使天平的横梁平衡.故D正确.

6、D

【详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是关于镜面对称的,由题意可知,平面镜只是下移了,并没有改变蜡烛到平面镜的距

离,所以也不会改变所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仍会在原来的位置,故应选D.

7、A

【详解】其他因素没有改变,只是改变了拨动钢尺的力度,则钢尺振动的幅度会改变,从而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力

度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A正确,B、C、D错误.

8、D

【分析】用包=等:等=旳乂与计算比值,依物质密度不因物体体积改变而变分析。

夕乙%彩,叫%

【详解】由题意可知—=-|,T7~~~7

m乙2吃4

所以

生=强.丝=也乂迄=,丄2

。乙%%251

又密度不因物体体积变化而变化,故甲、乙两物体都截去一半,甲、乙两物体剩余部分的密度不变,密度之比仍为2:1

选故D。

【点睛

9、B

【详解】A.海市蜃楼,这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镜花水月是指花在镜子中成像,月亮在水中成像,都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造成的,故B符合题意;

C.立竿见影这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凿壁偷光,这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D

【详解】A.运动员同时起跑,观众观察运动员的位置即运动员在相同时间内走过的路程来比较运动员的快慢,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终点裁判记录运动员全程所用的时间,是采用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员的快慢的,故B正确,不符合

题意;

CD.物理学中用物体单位之间内走过的路程,即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故C正确,不符

合题意,D错误,符合题意.

11、C

【解析】A、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着,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都

是相对于某个物体而言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故A正确;

B、参照物就是在研究机械运动时选作标准假设不动的物体,用它作为参考研究其它物体运动情况,故B正确;

C、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所选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就不同,故C错误;

D、对于同一个物体,若选择不同的物体作参照物,来研究它的运动情况,得到的结论可能是不同的,因此,不事先

选择参照物就无法判定物体是否在运动,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和参照物及其选择的角度去分析,即可作出判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对

运动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

结论。

12、B

【详解】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故物体的长度最终应记录为:

2.68cm+2.69cm+2.66cm+2.67cm.

------------------------------------------------«2.68cm,

4

故选B。

13、C

【详解】由图知,两球的质量比为

啊:m乙=2:1

已知两球的体积比

%:吃=4:3

m

由夕="可得,两球的密度比

生=至=旳.殳=2乂3=3.2

只乙丝%!14

故选C。

14、B

【详解】电视机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

故选B.

15>B

【详解】这是一个串联电路的短路电路,开关S2把电铃短路了,SlS2都闭合时,只有灯亮,SlS2闭合S2断开时灯和电

铃串联,同时工作.选项B正确.

16、B

【详解】A.打开香皂盒会闻到香味,是因为香味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可以由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来解释,故A

不符合题意;

B.粉尘是固体小颗粒,粉尘飞扬属于机械运动,无法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故B符合题意;

C.由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有间隙,会导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可用分子间有间隙来解释,故C不符合题意;

D.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可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来解释,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C

【详解】人耳的听觉范围是在20Hz到20000Hz之间的声音,超出这个范围的声音,人耳是听不到的。

故选C。

18、B

【详解】岸边的树在湖面上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

A.木棒错位是由于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故属于光的折射,故A不符合题

意;

B.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原理,故B符合题意;

C.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冰透镜向日取火是光的折射原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9、C

【分析】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

但应尽量的减小误差;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

的,是能够避免的;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灭误差。

【详解】A.由于操作方法不正确造成错误,而不是误差,则A错误;

B.误差的产生是与测量的人和测量的仪器的精密程度有关,测量工具越精密,误差就可以更小,则B错误;

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则C正确;

D.所谓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将能减小误差,但不能完全消除误差,则D错

误。

20、C

【详解】A.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

B.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不是凹透镜,故B错误;

C.投影仪工作时,呈现的是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在凸透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故C正确;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呈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C。

21、C

【详解】AB.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运用了建模法,即理想模型法,故A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光线只是表示光传播方向的一条直线,并不是很细的光束,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光线是我们为了研究光的方便假想出的物理模型,是不存在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22、A

【详解】A、在实验中,由纸片的跳动可以认识到扬声器的振动,这是一种转换的思想也可理解为放大法.扬声器振

动时,听到了声音,由此可知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故正确;

B、要研窕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实验中应重在体现物体振动快慢与音调的高低,而此现象中只是观察到小纸片会不断

地跳动的现象,故错误.

C、要研究声音传播的条件,实验中应体现人耳与声源之间介质的有无及种类,而此现象中观察的现象只是小纸片会

不断地跳动,故错误.

D、要研究乐音与噪声的区别,实验中要出现这两种声音,然后加以比较,而此现象中观察的现象只是小纸片会不断

地跳动,故错误.

故选A.

23、D

【详解】因为鱼儿是在水中的实际物体,是由于光线从水中通过空气进入了人的眼睛,我们看到水中的鱼,其实看到

的是鱼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而云在天上,所以“白云”是在水中形成的像,即平面镜成像,故看到水中的白

云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与物体等大的虚像.故选D.

24、C

【解析】A.课桌的高度约是成年人身高的一半,为0.8m,故A不符合实际;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lm/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略小些,约在50kg左右,故C正确,符合实际;

D.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7℃,而感觉舒适的气温为25℃,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25>D

【详解】A.光在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A选项错误;

B.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故B选项错误;

C.月亮是反射太阳光,不能自主发光,故月亮不是光源,故C选项错误;

D.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26、C

【详解】A.脚踏凹凸不平是通过增大接触粗糙来增大摩擦的

B.轮胎上制有花纹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

C.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把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

D.在转动的部分加润滑油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来减小摩擦的.

故选C。

27、D

【解析】A.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来矫正,远视眼佩戴凸透镜矫正,故A错误;

B.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物距在焦距以内时,即放大镜的应用,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故B错误;

C.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应用的是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此时物距应大于二倍焦距,所以应使二维码位于

手机镜头二倍焦距以外,故C错误;

D.根据凸透镜成倒立实像时的规律,要使投影仪成像变大,应增大像距,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减小物距,使镜头

靠近投影片,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牢记成实像时物距和像距变化的特点,当物距增大时,像距减小,像也会变小,这里的像变小,是与之前比变

小,要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要看像距和物距的比较,像距大于物距,像就放大.

28、B

【详解】实验室常用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约为0.5W,额定电压约为2.5V,故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约为

故选B。

29、D

【详解】由题意可知,物体两次在竖直方向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两次受力都是平衡力;由于不计空气阻力,在

竖直方向只受到向下的重力和测力计向上的拉力,而两种情况下,物体的重力是相等的,所以两次的拉力也是相等,

故选D。

30、D

【分析】本题考查眼睛和眼镜。

【详解】长时间盯着近处的手机屏幕看,容易造成近视,即是晶状体变厚,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故选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

31、响度音色

【详解】[1]歌声“瞭亮”是指声音大,所以描述的是声音的响度;

⑵我们很容易区分出军号声和其它乐器的声音,这是因为它们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32、12

【详解】电压表读数时,先看电压表接的是哪个量程,再看此量程下的分度值。如图连接的是0〜15V量程,分度值

是O.5V,指针偏过大刻度10V四个小格,因此读作12V。

33、超振动次真空

【详解】山⑵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够传递能量;超声波清洗器,是利用超声波能使清洗液产生剧烈振动,达到去

污作用的。

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则7赫兹的声波属于次声波。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如果

要减少伤害,可以制造真空隔离罩,从而有效的阻止声波的传播。

34、低蒸发大

【详解】口][2]湿泡温度计下端包着湿布,湿布中的水分蒸发吸热,因此湿泡温度计的示数比干泡温度计的示数低;

[3]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较高时,湿泡温度计上的水分蒸发较慢,温度下降较少,两温度计的示数差较小,表示空气

的湿度大;反之,当空气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