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课件高一下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1)2)_第1页
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课件高一下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1)2)_第2页
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课件高一下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1)2)_第3页
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课件高一下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1)2)_第4页
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课件高一下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1)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课DIJIUKE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分析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过程和结果,比较三者的异同,培育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2.运用示意图的方式,分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美国的国家结构,理解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培育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3.综合认识英、美、法、德代议制的不同特点,探究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培育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4.通过材料分析的方式,理解俄国、日本等国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的史实,分析各自政体的特点,培育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通过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课标目标学习聚焦知识点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1.阅读教材P52第一目,结合下图说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政体发生了怎样的转变?怎样理解“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的含义?基础落实提示

(1)政体:由君主专制到资产阶级共和国到君主专制复辟到君主立宪制。(2)理解:光荣革命前,议会是国王的附属机构;光荣革命后,国王权力受到议会制约,确立了君主立宪制。2.据教材P52并结合图片《英军向华盛顿投降(绘画作品)》说明美国独立战争的基本历程,分析为什么说《独立宣言》发表标志着美国的建立。提示

(1)历程:来克星顿枪声标志着战争开始;《独立宣言》发表标志着美国建立;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标志着独立战争胜利。(2)原因:《独立宣言》阐述了人民主权思想,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国独立战争具有双重性,它既是一场民族独立运动,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思维点拨问题思考据右图并结合教材P52-P53,指出法国共和制确立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原因。提示

(1)特点:艰难性、曲折性。(2)原因:专制王权根基深厚,旧势力强大,在革命中伺机反扑;欧洲封建君主担心法国大革命破坏欧洲的统治秩序,大肆干涉;革命领导者或过于软弱或过于激进,政权不能巩固。合作探究英、法资产阶级革命(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场革命”是“比较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材料

这场革命可以说是英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共和国就是这场革命所要建立的民主政体的尝试。然而,共和国的建立并不意味着独裁政治的真正结束。甚至可以说,民主共和国这种政体完全有可能沦为极权政治的另一种形态。在英国历史上,这种可能性的确成为现实,这就是克伦威尔的护国统治。——唐菲菲《宪法、宪政与民主》提示

这场革命是由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权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2)概括指出材料的基本观点,并结合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对此进行解读。材料

它(大革命)决不是一次偶然事件。的确,它使世界措手不及,然而它仅仅是一件长期工作的完成,是十代人劳作的突然和猛烈的终结。即使它没有发生,古老的社会建筑也同样会坍塌……只是它将一块一块地塌落,不会在一瞬间崩溃。大革命通过一番痉挛式的痛苦努力,直截了当、大刀阔斧、毫无顾忌地突然间便完成了需要自身一点一滴地、长时间才能成就的事业。——摘编自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提示

观点:法国大革命是旧制度下社会演进的结果。解读:农民阶级不堪忍受沉重的封建剥削,要求变革;城市市民对生活状况不满,要求变革;贵族阶层不满国王,不反对变革;资产阶级要求改变自己的地位,要求变革。此外,启蒙运动对封建专制统治的冲击,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阻。总结拓展(唯物史观)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1)经济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但落后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或殖民统治(如美国)阻碍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2)政治原因:英国王权薄弱,并形成了限制王权和注重议会的民主传统。法国王权强大,是典型的专制君主制国家。美国受到英国殖民统治,北美人民要求脱离英国殖民统治的呼声强烈。总结拓展(3)思想原因:英国注重传统,启蒙思想影响较小;法国经历启蒙运动,受启蒙思想影响大;美国受启蒙思想影响较大,特别是“三权分立”思想。法国学者托克维尔在其名著《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中说:法国大革命前,“作为政治制度而言,封建制度已经消亡了,不过它依然是最庞大的民事制度”。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大革命前的法国已不存在封建制度B.封建制度深刻影响了法国社会生活C.启蒙运动未完成大革命的思想发动D.封建制度阻碍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针对训练材料“封建制度已经消亡了,不过它依然是最庞大的民事制度”反映出封建制度虽然灭亡了但其影响依然存在,故B项符合题意;A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法国大革命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故排除C项;D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返回知识点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结合教材P53第二目,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基础落实提示

(1)以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2)国王:虚君,统而不治,礼仪性的国家元首;(3)议会:国家的权力中心,掌握立法权;(4)内阁:内阁的首脑是首相,成员是各部大臣。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掌握国家行政大权。内阁实际上对议会负责。如果议会通过对内阁(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英国君主立宪制图解历史确立内容评价1787年宪法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缺陷:承认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公民权利等2.阅读教材P54,了解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填写下表。

确立“三权分立”原则: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掌握行政权,最高法院和国会规定设立的下级法院掌握司法权,彼此制衡

美国是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拥有最高权力,各州政府拥有一定自治权

是第一部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右图诠释了美国政体运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并说明其内容。问题思考提示原则:“三权分立”原则。内容: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掌握行政权,最高法院和国会规定设立的下级法院掌握司法权,彼此制衡。合作探究英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根据材料,概括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趋势,并概括指出近现代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特点。材料

渐变1:1832年议会改革降低了候选人和选民财产资格的限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渐变2:19世纪后半期,英国又进行了两次议会改革,成年男子获得了普选权。渐变3:20世纪初,非贵族出身议员在下院中首次超过半数,是民主化的又一里程碑。渐变4:1918年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首次获得选举权。渐变5:1928年法律赋予成年女子和男子拥有一样的选举权。——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提示

趋势:逐步取消了选民财产资格、年龄、性别、议员出身限制;民主重心逐渐下移;享有民主权利的范围逐步扩大。特点:以渐进、平缓的改革为主要方式;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完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总结拓展(历史解释)英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1)连续性。近现代英国的主要国家机构和政治制度的基础几乎无一不是从中世纪继承下来的历史遗产。(2)渐进性。英国制度的发展变化都是徐缓渐进式的,具有英国特色的代议制度逐步形成、不断完善,实现了全面的民主化。总结拓展(3)创新性。英国历史上出现的各种政治机构和制度很少是在某种现成理论的指导下构建的,多是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新需求,对旧的机构和制度及时地进行调整和改造,不断地推陈出新,使得政治体制愈益完善。英国学者贝蒂·肯波认为,1689年到1832年英国国王与议会的权力关系经历了“确定关系”—“保持均衡”—“均衡关系遭到破坏”的演进过程。这一过程A.固守了传统的君权观念B.体现了理性选择的特征C.妨碍了资本力量的壮大D.违背了革命斗争的初衷√针对训练从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到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国王与议会权力关系的演进,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逐渐壮大基础上的一种理性选择过程,故选B项。返回知识点三资本主义的扩展1.阅读教材P55,指出图中站立者和跪地人的身份并说明跪地人跪倒的原因。基础落实提示

身份:农奴主和农奴。原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通过赎买得到土地。2.阅读教材P55,指出下列地图反映了美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并指出该事件的原因和结果。提示

事件:南北战争。原因:南北双方在关税、西部领土建州等问题上斗争重重,在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上斗争尤其尖锐。结果:1865年,北方取得了战争胜利,维护了美国的国家统一,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在法律上承认了黑人的公民权利,为此后美国的发展和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3.阅读教材P55-P56,思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提示

皇帝拥有较大权力(是国家元首,决定对外政策,主宰议会,创制法律,任命官吏);宰相向皇帝负责;议会权力较小;带有专制主义色彩。德国君主立宪制图解历史合作探究资本主义的扩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明治维新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影响。材料

日本明治政府曾以公历代替农历,元旦代替春节,改革服饰、发式和饮食习惯等。一开始“欧化”铺天盖地。但是,这样的“欧化”很快被“日本化”回潮所压倒,尤其是思想界。……被称为日本“资本主义之父”的涩泽荣一,则从《论语》里寻找儒家伦理与资本主义的结合点,提出了著名的“论语加算盘”即“道德经济合一”论,这种社会大转型过程中的文明与文化“离异”与“回归”现象,在东亚具有普遍性。——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提示特点:“欧化”和“日本化”相结合;儒家伦理与资本主义相结合。影响:推动了日本近代化,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保留了封建残余,日本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总结拓展(历史解释)明治维新的主要特点(1)从改革领域看,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和生活习俗等领域,较为全面。(2)从改革方式看,不仅仅是简单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而是注重加以更新改造。(3)从推进方式上看,充分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或强制推行,或示范引导。(4)从改革特点来看,在大力推行西化的同时,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1871年,日本刊物《全译中学西校改定普学规则》中写道:“且初学者未通其语言,未习其文学,故宜先就汉人所译之书,加以研习,以得其略。”这说明日本A.坚守儒家文化主阵地B.全盘接受西方新文化C.从中国间接输入西学D.向中国学习改造文化√针对训练从材料意思来看,日本人开始学习西学时因语言困难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