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实验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第一次调研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1页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实验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第一次调研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2页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实验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第一次调研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3页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实验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第一次调研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4页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实验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第一次调研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实验学校七年级(下)第一次调研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1.隋朝是一个富强文明而又暴虐短命的王朝,38年的历史就像流星一样,瞬间璀璨又瞬间灭亡。这个王朝的建立者是()A.杨坚 B.李世民 C.李渊 D.杨广2.“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两句诗中作者的兴奋与感慨,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A.分封制 B.世袭制 C.科举制 D.郡县制3.西方将中国的科举制度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最重要的贡献之一。科举制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隋文帝实行分科考试 B.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C.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D.隋炀帝设进士科4.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仅传二世即亡,你认为隋朝灭亡的最根本原因应该是()A.权臣当道 B.隋炀帝的暴政 C.土地兼并严重 D.隋末农民起义5.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与图中①对应的朝代是()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6.唐朝的城市中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的是()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成都7.“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重视纳谏 B.吸取隋亡教训 C.轻徭薄赋 D.任用姚崇为相8.唐太宗非常善于纳谏,他常说:“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被唐太宗作为一面镜子的大臣是()A.魏征 B.长孙无忌 C.房玄龄 D.杜如晦9.杜甫的诗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述的是哪一位皇帝统治时期的社会状况()A.唐太宗 B.武则天 C.唐玄宗 D.隋文帝10.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A.武则天 B.文成公主 C.李清照 D.慈禧11.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唐朝农业发展迅速,生产工具改进,出现了()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12.如图是唐代三彩骆驼载乐舞俑,驼背上是两个汉人和三个深目高鼻的胡人(西域人)组成的乐舞队。一人表演胡舞,其余乐工在演奏胡乐乐器。从该文物可以获取的唐朝信息不包括()A.艺术的繁荣状况 B.农业的发展状况C.手工业的发展状况 D.开放的社会局面13.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作既豪迈飘逸又清新瑰丽,被称为“诗仙”的是()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维14.观察下列在中国出土的唐代文物﹣﹣货币,这些出土文物说明了()A.唐代没有统一的货币B.中国古代金币、银币流通时间长范围广C.唐代中外贸易十分繁盛D.证明唐代日本、新罗与中国交往密切15.唐朝时,由日本派遣来唐朝学习先进文化的使团被称为()A.留学生 B.遣唐使 C.节度使 D.遣隋使16.“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袈裟合十忘生死,弘愿心中藏,普渡众生……”这是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部有关唐朝高僧的电视剧片尾曲。请你判断这部电视剧的主题是()A.玄奘西行天竺 B.鉴真东渡日本 C.张骞出使西域 D.甘英出使大秦17.“以和为贵,友好往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长期以来,中华民族积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友好交往,下列人物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作出过突出贡献的有()①文成公主②玄奘③鉴真④安禄山。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18.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 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19.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A.《史记》 B.《资治通鉴》 C.《水经注》 D.《大唐西域记》20.请为下面四幅图片选择一个合适的标题()A.唐朝经济繁荣 B.唐朝对外交往频繁C.唐朝民族关系和睦 D.唐朝科技发达21.阅读《安史之乱》这部著作,我们可以了解()A.李渊建立唐朝 B.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C.玄奘西行天竺 D.唐朝由盛转衰22.唐末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写下光辉的篇章。下列人物曾领导唐末农民起义的是()A.张角 B.黄巢 C.安禄山 D.史思明23.“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唐朝灭亡以后进入的分裂时期是()A.春秋战国 B.魏晋南北朝 C.辽宋夏金 D.五代十国24.清朝学者赵翼写诗说:“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该诗讲的是哪位皇帝()A.秦始皇 B.汉高祖 C.宋太祖 D.元世祖25.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而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体现了宋朝的政策是()A.休养生息政策 B.重文轻武政策 C.重武轻文政策 D.对外开放政策26.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任,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而北宋时相当于丞相的官职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了()A.皇权的不断加强 B.封建民主政治的发展C.丞相权力的扩大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27.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危害之大。”下列关于宋太祖采取这一措施的评价,正确的是()①形成重文轻武局面②加强中央对军权的控制③造成官僚机构膨胀④阻碍科举制和文化教育。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8.耶律阿保机是下面哪一少数民族的首领()A.满族 B.党项族 C.契丹族 D.汉族29.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故事剧,其中台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指的是历史上的哪位皇帝()A.宋太祖 B.宋真宗 C.宋高宗 D.明太祖30.澶渊之盟客观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是()A.削弱了契丹势力 B.维持了长期和平C.消除了民族矛盾 D.加速了北宋灭亡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共2小题,其中第31题8分,第32题12分,共20分)31.材料一:“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材料三:见图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一渠”指的是什么?其中心是哪一处(用字母表示)(2)是谁在位下令开凿的?开通这条运河的目的?(3)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这条运河的开通有何作用?(4)材料三的图中A、B两处分别是今天什么地方?32.唐太宗是我国古代史上颇有作为的封建君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太宗说:“舟好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对君民关系是怎样认识的?他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什么?材料二:唐太宗对发展科举事业,很是自负。有一次,他见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入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2)科举制度诞生于哪一朝代?从材料看,这种制度下谁收益最大?他们的真正目的是什么?((3)唐太宗时期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什么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材料三:公元640年(贞观十四年),松赞干布仰慕大唐文明,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通聘。《步辇图》所绘是禄东赞朝见唐太宗时的场景。(4)《步辇图》是现藏故宫博物院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其作者正是唐朝有名的画家,他是谁?禄东赞朝见唐太宗后,唐太宗将谁嫁给了松赞干布,促进唐与吐蕃的交流?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他本人被北方和西北各族首领奉为什么?材料四:贞观初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5)材料中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求知”的地点是今天的哪里?(6)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学习,你认为唐太宗还有哪些品质值得学习?

2016-2017学年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实验学校七年级(下)第一次调研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1.隋朝是一个富强文明而又暴虐短命的王朝,38年的历史就像流星一样,瞬间璀璨又瞬间灭亡。这个王朝的建立者是()A.杨坚 B.李世民 C.李渊 D.杨广【考点】51:隋朝的建立.【分析】本题以隋朝是一个富强文明而又暴虐短命的王朝为切入点,考查的是隋朝的建立.【解答】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故选A.2.“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两句诗中作者的兴奋与感慨,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A.分封制 B.世袭制 C.科举制 D.郡县制【考点】5D: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科举制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解答】“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两句诗反映的是科举制度根据所学可知,科举制不重家世门第,一律取决于考试成绩,使大批拥有真才实学的读书人可以凭读书进入各级政府任职.故选C.3.西方将中国的科举制度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最重要的贡献之一。科举制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隋文帝实行分科考试 B.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C.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D.隋炀帝设进士科【考点】5D: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分析】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创建.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解答】隋文帝是隋朝历史上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他即位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他改革选官制度,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到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故选D.4.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仅传二世即亡,你认为隋朝灭亡的最根本原因应该是()A.权臣当道 B.隋炀帝的暴政 C.土地兼并严重 D.隋末农民起义【考点】54:隋朝的灭亡.【分析】本题考查隋朝的灭亡.【解答】隋炀帝连年大兴土木,多次发动对外战争,不惜民力,酷虐残暴,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各地地方长官和一些割据势力也乘乱纷纷起兵,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仅传二世即亡,隋朝灭亡的最根本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故选B.5.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与图中①对应的朝代是()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考点】55:唐朝的建立.【分析】本题考查唐朝建立到灭亡的识记.【解答】618年,隋朝灭亡,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唐玄宗统治后期,渐渐贪图享乐,不理政事,公元9世纪,爆发了唐末农民大起义,唐朝瓦解,907,唐朝灭亡.故选B.6.唐朝的城市中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的是()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成都【考点】5E:盛唐的社会气象.【分析】本题考查盛唐的社会气象,知道唐都长安既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解答】唐朝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分别是居民的住宅区和商业区;长安人口上百万,还云集着边疆各族和世界各国的人,既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故选B.7.“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重视纳谏 B.吸取隋亡教训 C.轻徭薄赋 D.任用姚崇为相【考点】58: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贞观之治,注意把握其形成原因.【解答】唐太宗统治时期,重视用人,吸取秦亡教训,故出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出现治世局面“贞观之治”,这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基础.故选D.8.唐太宗非常善于纳谏,他常说:“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被唐太宗作为一面镜子的大臣是()A.魏征 B.长孙无忌 C.房玄龄 D.杜如晦【考点】57:唐太宗的纳谏和用人.【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唐太宗虚心纳谏的有关内容.【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在位时,注意虚心纳谏,重用著名的谏臣魏征,魏征死后,唐太宗认为失去一面重要的镜子.故选A.9.杜甫的诗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述的是哪一位皇帝统治时期的社会状况()A.唐太宗 B.武则天 C.唐玄宗 D.隋文帝【考点】5B:开元盛世.【分析】本题考查了唐玄宗与开元盛世.【解答】根据题干给出的“开元”可知描述的是唐玄宗统治时期的社会状况.唐玄宗即位后,任用姚崇等人当宰相,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政绩,还注意节俭,这些改革措施使开元年间政局为之一新.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故选C.10.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A.武则天 B.文成公主 C.李清照 D.慈禧【考点】5A:女皇武则天.【分析】本题考查武则天的相关知识,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当政时期,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得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故选A.11.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唐朝农业发展迅速,生产工具改进,出现了()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考点】5E:盛唐的社会气象.【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农业发展的知识点,应把握曲辕犁和筒车的有关知识.【解答】依据题干信息:图①是司母戊鼎;图②是曲辕犁;图③是筒车;图④是指南针.结合所学知识:唐朝时期,农民改进了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灌溉工具筒车.故选D.12.如图是唐代三彩骆驼载乐舞俑,驼背上是两个汉人和三个深目高鼻的胡人(西域人)组成的乐舞队。一人表演胡舞,其余乐工在演奏胡乐乐器。从该文物可以获取的唐朝信息不包括()A.艺术的繁荣状况 B.农业的发展状况C.手工业的发展状况 D.开放的社会局面【考点】5E:盛唐的社会气象.【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经济发展的知识点,应把握唐三彩的内容.【解答】依据题干信息“唐代三彩骆驼载乐舞俑”,结合所学知识:唐三彩是唐朝的艺术珍品,反映了唐朝制瓷业发展的高超水平,乐舞队成员的组成(两个汉人和三个深目高鼻的胡人(西域人)组成)反映了唐朝开放的社会特征.故选B.13.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作既豪迈飘逸又清新瑰丽,被称为“诗仙”的是()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维【考点】5J:光耀千古的唐诗.【分析】本题考查李白.属于基础知识,重点记忆即可.【解答】李白是唐朝浪漫主义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气势磅礴,豪迈奔放,感情热烈,想象丰富,语言清新明快,意境奇妙,语言轻快,富有浪漫主义情怀,人们称他为“诗仙”.故选A.14.观察下列在中国出土的唐代文物﹣﹣货币,这些出土文物说明了()A.唐代没有统一的货币B.中国古代金币、银币流通时间长范围广C.唐代中外贸易十分繁盛D.证明唐代日本、新罗与中国交往密切【考点】5G: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分析】本题是图片型选择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和唐代对外贸易的繁盛.大食在今阿拉伯半岛等地;波斯萨珊在今伊朗;东罗马以今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为中心.【解答】A、唐代有自己的统一货币,如开元通宝等;B、中国古代虽然流通金银,但没有自己铸造的金币、银币,用的铸币主要是铜钱,还有部分铁钱;C、唐代中外贸易十分繁盛,所以产自大食、波斯萨珊、东罗马的金币、银币流通到中国;D、图片能证明唐代与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半岛、阿拉伯半岛、伊朗等交往密切,但不能证明与日本、新罗的交往.故选C.15.唐朝时,由日本派遣来唐朝学习先进文化的使团被称为()A.留学生 B.遣唐使 C.节度使 D.遣隋使【考点】5G: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分析】本题以“由日本派遣来唐朝学习先进文化的使团”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唐朝对外关系的知识.【解答】唐朝时期,日本曾多次派遣使者到中国.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被称为遣唐使.故唐朝时,由日本派遣来唐朝学习先进文化的使团被称为遣唐使.故选B.16.“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袈裟合十忘生死,弘愿心中藏,普渡众生……”这是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部有关唐朝高僧的电视剧片尾曲。请你判断这部电视剧的主题是()A.玄奘西行天竺 B.鉴真东渡日本 C.张骞出使西域 D.甘英出使大秦【考点】5G: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分析】本题考查了鉴真东渡日本.【解答】题干给出的“东瀛”是日本,据此可知这个高僧是鉴真,电视剧主题应该是鉴真东渡日本.唐玄宗时高僧鉴真历经六次东渡,才到达日本.他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文化.故选B.17.“以和为贵,友好往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长期以来,中华民族积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友好交往,下列人物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作出过突出贡献的有()①文成公主②玄奘③鉴真④安禄山。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考点】5G: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分析】本题以“‘以和为贵,友好往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长期以来,中华民族积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友好交往.”为背景主要考查学生对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相关知识的掌握.【解答】据题干“‘以和为贵,友好往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长期以来,中华民族积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友好交往.”结合所学可知,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作出过突出贡献的有玄奘与鉴真.鉴真不畏艰险,六次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唐朝高僧玄奘奉唐太宗之命西行天竺,求取佛经,促进了中印两国文化的交流.故选D.18.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 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考点】PC:历史文化常识.【分析】本题考查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的知识点,重点掌握其根本原因.【解答】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黄金时期,由于唐政府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所以唐朝的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但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还是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唐朝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故选B.19.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A.《史记》 B.《资治通鉴》 C.《水经注》 D.《大唐西域记》【考点】5G: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分析】本题考查《大唐西域记》,知道唐太宗时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经并根据西行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解答】唐太宗时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经,贞观后期,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潜心翻译佛经,并根据西行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故选D.20.请为下面四幅图片选择一个合适的标题()A.唐朝经济繁荣 B.唐朝对外交往频繁C.唐朝民族关系和睦 D.唐朝科技发达【考点】5G: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对外关系的知识点.【解答】题干中的四幅图片分别是《遣唐使船》、《鉴真坐像》、《玄奘西游》和《大食旅行者》,反映的是唐朝对外关系的有关历史.故选B.21.阅读《安史之乱》这部著作,我们可以了解()A.李渊建立唐朝 B.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C.玄奘西行天竺 D.唐朝由盛转衰【考点】5C:安史之乱和唐朝的衰亡.【分析】本题以“安史之乱”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唐朝由盛转衰的知识.【解答】唐玄宗末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历史8年之久的叛乱.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战乱使中原地区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藩镇割据的局面形成,边疆不断告急,唐朝国力大为削弱.故选D.22.唐末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写下光辉的篇章。下列人物曾领导唐末农民起义的是()A.张角 B.黄巢 C.安禄山 D.史思明【考点】5C:安史之乱和唐朝的衰亡.【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黄巢起义.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解答】曾领导唐末农民起义的是黄巢.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中央已无力控制藩镇.人民赋税沉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起义军在黄巢的领导下,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原为将领的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故选B.23.“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唐朝灭亡以后进入的分裂时期是()A.春秋战国 B.魏晋南北朝 C.辽宋夏金 D.五代十国【考点】5C:安史之乱和唐朝的衰亡.【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五代十国的考查.【解答】题文的“唐朝灭亡以后进入的分裂时期”是解题的关键信息.春秋战国和魏晋南北朝都出现在唐朝之前.辽宋夏金中最早的辽出现在916年,唐朝灭亡是907年,他们之间还经历了五代十国时期.故选D.24.清朝学者赵翼写诗说:“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该诗讲的是哪位皇帝()A.秦始皇 B.汉高祖 C.宋太祖 D.元世祖【考点】63:陈桥兵变和北宋的建立.【分析】本题考查宋太祖.【解答】“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可知是宋太祖.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取代后周,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他即位后进行了“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C.25.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而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体现了宋朝的政策是()A.休养生息政策 B.重文轻武政策 C.重武轻文政策 D.对外开放政策【考点】63:陈桥兵变和北宋的建立.【分析】本题考查北宋重文轻武的国策.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以开封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解答】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而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体现了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抑制武将,提升文官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故选B.26.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任,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而北宋时相当于丞相的官职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了()A.皇权的不断加强 B.封建民主政治的发展C.丞相权力的扩大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考点】32: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59:三省六部制.【分析】本题以秦汉时、隋唐时期、北宋时丞相官职的变化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皇权的不断加强.【解答】分析题干和选项可知,B项明显错误,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是专制主义的,不是民主制度,所以排除B项.C项是材料现象的表象内容,不是材料内容反映的问题,所以排除C项.D项材料中并未涉及到这项内容.故选A.27.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危害之大。”下列关于宋太祖采取这一措施的评价,正确的是()①形成重文轻武局面②加强中央对军权的控制③造成官僚机构膨胀④阻碍科举制和文化教育。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考点】6B:宋朝的重文轻武和士农工商.【分析】本题考查了宋重文轻武政策.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的目的是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解答】题干材料评述的是重文轻武政策,宋朝注重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宋初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与其阻碍科举制和文化教育是错误的,据此可排除含④的BCD三个选项.故选A.28.耶律阿保机是下面哪一少数民族的首领()A.满族 B.党项族 C.契丹族 D.汉族【考点】61:契丹的兴起和辽的建立.【分析】本题考查契丹政权的建立,知道916年契丹首领阿保机建立契丹国.【解答】耶律阿保机是契丹族的首领.916年契丹首领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后来改国号为辽.故选C.29.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故事剧,其中台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指的是历史上的哪位皇帝()A.宋太祖 B.宋真宗 C.宋高宗 D.明太祖【考点】64: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澶渊之盟的知识点,应把握澶渊之盟订立时期的北宋皇帝.【解答】依据题干信息“澶渊之盟”,结合所学知识:北宋真宗时期,辽军大举进攻北宋,宋辽澶州之战后,北宋与辽签订了澶渊之盟.故选B.30.澶渊之盟客观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是()A.削弱了契丹势力 B.维持了长期和平C.消除了民族矛盾 D.加速了北宋灭亡【考点】64: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澶渊之盟客观上所起的重要作用.【解答】宋真宗时,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故选B.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共2小题,其中第31题8分,第32题12分,共20分)31.材料一:“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材料三:见图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一渠”指的是什么?其中心是哪一处(用字母表示)(2)是谁在位下令开凿的?开通这条运河的目的?(3)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这条运河的开通有何作用?(4)材料三的图中A、B两处分别是今天什么地方?【考点】53:隋朝大运河.【分析】本题以诗歌和图片为切入点,考查隋朝大运河.【解答】(1)“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意思是国家的粮食运输,全靠大运河.因此材料一中的“一渠”指的是大运河.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图中C为洛阳.(2)隋炀帝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用六年时间开凿了大运河.(3)“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达江都之传输,其利也博哉.”意思是往北可以通到北京经营渔业,往南可以通到扬州(古时扬州亦称江都)经营运输,大运河的利用价值是很广的.同此可见,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成为贯通南北的大动脉.(4)隋朝大运北抵涿郡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南至余杭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因此A是北京;B是杭州.故答案为:(1)大运河;C.(2)隋炀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3)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4)A:北京;B:杭州.32.唐太宗是我国古代史上颇有作为的封建君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太宗说:“舟好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对君民关系是怎样认识的?他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什么?材料二:唐太宗对发展科举事业,很是自负。有一次,他见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入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2)科举制度诞生于哪一朝代?从材料看,这种制度下谁收益最大?他们的真正目的是什么?((3)唐太宗时期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什么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材料三:公元640年(贞观十四年),松赞干布仰慕大唐文明,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通聘。《步辇图》所绘是禄东赞朝见唐太宗时的场景。(4)《步辇图》是现藏故宫博物院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其作者正是唐朝有名的画家,他是谁?禄东赞朝见唐太宗后,唐太宗将谁嫁给了松赞干布,促进唐与吐蕃的交流?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他本人被北方和西北各族首领奉为什么?材料四:贞观初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5)材料中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求知”的地点是今天的哪里?(6)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学习,你认为唐太宗还有哪些品质值得学习?【考点】58: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57:唐太宗的纳谏和用人;5D: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5F: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5G:唐朝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