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2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教学案-模块五第三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_第1页
江西省2022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教学案-模块五第三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_第2页
江西省2022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教学案-模块五第三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_第3页
江西省2022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教学案-模块五第三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_第4页
江西省2022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教学案-模块五第三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中国1.经济上: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商品经济落后2.政治上:遭受西方殖民者入侵,国门被迫打开,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世界1.经济上: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并扩展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政治上: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激化,工人运动兴起3.思想上:指导无产阶级斗争的马克思主义诞生联系: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发动侵华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迈入了近代社会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64页考点1第一次工业革命珍妮机蒸汽机铁路现代工厂制度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课程标准: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的出现,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时间(1)英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2)其他西方国家:从18世纪后期起开展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1)政治基础: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最早确立资产阶级统治)(2)资本条件:英国殖民者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等积累了大量的资本(3)国内外市场: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提供了国内市场;通过殖民扩张,获得了广阔的海外市场(4)自由劳动力:圈地运动和农业经营商业化,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5)科学技术:发达的工场手工业提供了技术条件;近代自然科学的进步(6)思想因素: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刺激了人们对自然的探索(7)直接因素:社会需求的增加(随着英国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概念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主要是指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转变的过程,它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革续表开始部门棉纺织业标志性成就蒸汽机的改进和使用主要成就珍妮机背景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棉纱供不应求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纺纱机概况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影响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引发了棉纺织业及其他生产部门的一系列发明,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改进蒸汽机概况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19世纪早期使用蒸汽机的英国煤矿影响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火车与铁路火车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1825年斯蒂芬森试验蒸汽机车铁路建设1830年以后,英国掀起投资建设铁路的狂潮,到1851年,英国建成了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意义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现代工厂制度原因瓦特蒸汽机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工厂可以设立在远离河流的地方,规模也变得更大概况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特点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的机械化生产;生产分工细密,流程固定;管理严格影响(1)积极: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有了极大提高;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2)消极:引发了工人生产生活状况恶劣、雇佣童工现象泛滥等问题;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扩展从18世纪后期起,其他西方国家纷纷学习英国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法国、美国、德国等国先后进行工业革命实质是一场生产方式的变革,即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大工厂代替手工工场)对英国的影响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确立了英国“世界工厂”和“世界霸主”的地位对中国的影响(1)工业革命后,列强发动侵华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近代工业产生(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工业)(3)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1)对生产力: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2)对社会阶级:社会日益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的阶级(3)对经济结构:以工业与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取代了以农业为主体的经济体制,从事工商业的人口比重逐渐超过从事农业的人口比重(4)对城市化:促进了以工厂为中心的近代城市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流向城市(5)对历史发展进程:使得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强大的工业国,为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6)对世界格局:欧美列强加强了对亚非拉国家的殖民掠夺,逐步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考点eq\a\vs4\al(2)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__《共产党宣言》__马克思主义诞生课程标准: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1)马克思多次在《莱茵报》上发表文章,抨击普鲁士政府(2)在巴黎,马克思结识恩格斯,他们一起讨论各种理论和欧洲工人运动(3)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4)1849年,马克思移居伦敦。他在伦敦完成《资本论》,它是马克思著作中影响巨大的杰作之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时间1848年创立者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书影条件(1)经济基础: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2)阶级基础: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和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3)理论来源: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4)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理论组成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内容(1)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2)人类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3)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4)肯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5)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即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历史意义(1)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2)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促进了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最终由理论变为现实奠定了思想基础评价(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2)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3)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4)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马克思、恩格斯的优秀品质(1)不惜舍弃优越生活,选择把为人类谋福利作为自己的职业,并坚定不移地为之奋斗(2)国际主义精神,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坚持真理和为人类进步事业勇于奉献的精神1.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创立的。2.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66页1.材料英国……到18世纪,手工工场内部已经有了比较精细的分工……通过分工和工具专门化培养出来的掌握某一专门技艺的工人,成为工业革命中的重要技术力量。另外,到17世纪中叶……英国实验科学研究促使天文学、地理学、力学、数学获得了长足的进展。这些自然科学成就为英国工业革命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提供了可能的条件。——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设问:依据材料,分析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答案:英国手工工场分工精细,培养出专业化工人;自然科学得到长足发展。2.材料经济的快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是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的问题,在整个工业革命时期,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摘编自钱乘旦、刘金源主编《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设问:依据材料,概括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的影响。答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贫富分化严重。3.材料英国1751—1851年人口变化时期年均增长率(%)总人口城市人口农村人口1751—1801年0.892.170.521801—1851年1.884.420.67eq\a\vs4\al(,)设问: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人口变化的情况及其原因。答案:情况:英国总人口快速增长,城市人口增长迅速,农村人口增长缓慢。原因: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总人口增长迅速,同时工业革命也带动城市化发展,城市吸引了大批劳动力。4.材料如果我们环顾20世纪60年代的世界,那么,我们就不敢因此而低估在反抗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中诞生的、具有革命性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历史力量,这一思想体系在1848年已首次作了经典性阐述。设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首次阐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是哪部文献。它的发表有什么标志性意义?答案:文献:《共产党宣言》。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工业革命的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政治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等。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300页[江西六年真题]第一次工业革命1.(2018·江西中考,10)导致下图中各行业就业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新航路的开辟 B.殖民扩张C.资产阶级革命 D.工业革命解析:根据图片中时间信息及19世纪英国各行业就业人口比重变化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英国开展工业革命有关。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1840年前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这极大地改变了英国的经济面貌,促进了英国就业结构的变化,故选D项。答案:D2.(2016·江西中考,11)“欧美国家率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A.珍妮机 B.蒸汽机C.电动机 D.计算机解析:注意题干中关键信息“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瓦特改良蒸汽机出现之前,生产的动力来源主要是人力、风力、水力、畜力,蒸汽机利用煤炭燃烧提供的热能工作,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故选B项。答案:B3.(2021·江西中考,23节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崭新的交通运输设施,集合了工业革命中涌现出来的一切精华:机械、钢铁、煤炭、蒸汽。它既是工业革命成就的大汇报、大展览,也将工业革命推向新高峰。——摘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新式交通工具。解析:据材料中“工业革命”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答案:火车(或轮船)。[模拟试题精编]一、选择题1.(2020·宜春二模)在这个时期,“它”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它”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的生产能力,造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开创了新兴的工厂制度,“它”推动资本主义各国政治制度不断完善。下列四个选项中最能代表这个“它”的一项是()A.文艺复兴运动B.瓦特改良蒸汽机C.新航路的开辟D.爱迪生发明电器解析:根据题干判断,“它”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故选B项。答案:B2.(2020·江西中考模拟)下表为某国部分年份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比例。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国是()年份18501870191319502000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比例39%32%14%11%3%A.美国 B.英国C.德国 D.日本解析: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工业生产总值占比非常高;187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因为美国、德国等国家后来居上,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大幅下降;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虽然英国经济有所复苏,但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英国总体地位继续下降,故选B项。答案:B3.(2020·九江三中东湖中学模拟)下表是1750—1851年英国人口数(单位:百万人)。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年份人口数175010.5178113.0续表年份人口数180115.9181117.9182120.894183124.029184126.731185127.390A.蒸汽机的改良与应用 B.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C.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 D.城市的发展与繁荣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750年到1815年期间,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加速了人口增长,故选C项。答案:C4.(2020·九江模拟)“(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棉纺织业实现机械化 B.工业革命的进行C.城市化速度的加快 D.交通运输业的革命解析:英国通过工业革命,最早成为工业化国家。题干中英国最初“工厂沿河岸增加”,后来集中到“内地城镇”等,这是工业化时代的来临及带来的历史进步,工业化的出现是工业革命进行的结果,故选B项。答案:B5.(2020·九江模拟)《剑桥欧洲经济史》写道:“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规律,纺工不再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了,织工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材料主要说明了工业革命()A.改变了生产方式B.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C.改变了传统家庭结构D.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解析:材料主要说明了工业革命改变了生产方式。改良蒸汽机的发明和普遍应用彻底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面貌,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蒸汽时代,故选A项。答案:A6.(2020·萍乡市安源二模)1850至1911年,世界上有影响的报纸相继创刊,如英国的《泰晤士报》、日本的《读卖新闻》等,1883年创刊的美国《妇女家庭杂志》在1900年发行量即达100万份之巨。这可以说明()A.报刊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B.妇女地位平等的愿望得到实现C.日本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D.工业革命助推社会生活方式更新解析:依据题干所给材料可知,1850—1911年,世界上有影响的报纸相继创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近代大众报业也随之蓬勃发展起来,读报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D符合题意。答案:D7.(2019·南昌十校联考)下图中的三股潮流组成了19世纪世界历史的基本内容,引发这三股潮流的最主要因素是()A.工业革命 B.新航路的开辟C.殖民扩张与掠夺 D.经济的全球化解析:由题干图片中的关键信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与革命”“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民族解放运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引发这三股潮流的最主要因素是工业革命,故选A项。答案:A8.对下图中甲、乙线及导致甲、乙线数据变化原因的判断,都正确的是()A.甲线是对棉手织工场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工业革命B.乙线是对棉手织工场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C.甲线是对棉纺织厂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工业革命D.乙线是对棉纺织厂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解析:由图名“英国棉手织工场和棉纺织工厂工人人数统计图”可知材料反映英国的棉手织工场和棉纺织工厂工人人数的变化;根据“边边角角看拐点”找出甲线和乙线交会的时间:在1826年至1836年之间,甲线的趋势是不断增加,乙线是先增加后不断减少,最后降到0。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间段内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生产力的发展,手工工场逐渐被工厂取代。所以英国棉手织工场工人人数应该逐渐减少,最后消亡;棉纺织工厂工人人数会越来越多,故选C项。答案:C9.(2020·南昌三中)有学者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简要地归纳为“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下列符合该时期“由理想到现实”特点的史实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巴黎公社的建立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D.十月革命的胜利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表明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巴黎公社的建立表明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在1921年,与题干时间“20世纪20年代之前”不符;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得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俄国建立,表明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故选D项。答案:D10.(2020·九江三中东湖中学模拟)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着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历史时期”应理解为()A.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B.有马克思、恩格斯的领导C.有科学理论指导D.巴黎公社精神的指引解析: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念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所以“新的历史时期”应理解为有科学理论指导,故选C项。答案:C11.《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第一个光辉的革命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A.马克思主义诞生 B.社会主义国家诞生C.资本主义产生 D.无产阶级政权建立解析: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故选A项。答案:A二、综合题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801—1861年英国各行业占国民总收入比例(1)据图,分别说说1801—1861年间,英国的制造、煤矿、建筑业和农、林、渔业在国民总收入中所占比例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2)根据所学知识,说说出现上述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答案:(1)制造、煤矿、建筑业在国民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加,农、林、渔业在国民总收入中所占比例变化不大。(2)工业革命的进行。13.(2020·南昌模拟)人类与自然是共同体,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构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性与紧迫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传统文化的人地观】材料一(该学派)以宇宙为大生命体,阐明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息息相关、和谐相近的真理……今天的人们应得到启示,建立天人之间的良性循环,使环境与人同时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要求按“道法自然”的规则实施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