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第八单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8.20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第八单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8.20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第八单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8.20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第八单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8.20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4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第八单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8.20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题演练+跟踪检测)第八单元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8.20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新人教版【高考题组】考点一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1.(2014·全国卷Ⅰ·T28)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解析】选D。自然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当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国门后,英国商品并未能在中国大量倾销,根本原因是封建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B与史实不符,因为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没有出台保护本国经济的相关政策;C与史实不符,同一时期中国与印度均是封建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类似;鸦片战争的破坏应使中国消费工业品增加,但事实却相反,故A也不正确。2.(2015·天津文综·T5)天津开埠后,直隶顺德府(今河北邢台)农民开始在农闲时结伙赴陕甘蒙等地贩运皮毛,冬去春回。到20世纪初,收购的皮毛除大量转运到天津供出口外,部分生皮在顺德加工成皮袄、皮褥等向国内销售。在皮毛运销和加工业带动下,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多。这一现象主要表明()A.中国内地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B.近代天津是北方重要港口城市C.外国资本主义全面冲击中国传统经济D.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解析】选A。题干材料描述的是天津开埠(即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非农业生产的发展对农村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体解析如下:选项与正确答案的对应度判断理由A正确选项顺德地区农民农闲时贩运皮毛,或转运天津出口,或在本地加工销售等非农生产的发展状况,说明农村商品市场经济发展B干扰选项天津开埠只为顺德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机遇,不是题干材料主要说明的问题C干扰选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全面冲击中国传统经济的信息D本身错误的选项中国自然经济从鸦片战争即开始解体3.(2014·江苏单科·T7)在20世纪20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生产上它是一个农业社会……下管人除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并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除了制造和修理农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业外,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据此可知,近代以来下管村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是()A.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B.农具等制造业和修理业的存在C.粮食和菜蔬肉类等的生产D.纺织和部分土产加工业的淘汰【解析】选D。自然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中国原有的家庭手工业日益萧条,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材料中“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正是体现了这一特点。A在材料中并不是重点。B、C和自然经济瓦解无关。4.(2013·重庆文综·T6)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导致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单位:镑A.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B.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C.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D.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解析】选B。A不符合题意,鸦片战争后进口商品有段时间处于上升时期;C当时输入中国的商品量并不多,因为中国是小农经济,市场不大;D商品还没有打入中国的内地,只是在通商口岸进行贸易。图中鸦片战争后由于开放通商口岸,英国商品输入量有所增加,但由于中国自然经济顽强的抵抗力,输入量又在减少。5.(2014·山东文综·T17)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它反映出()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B.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C.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D.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解析】选D。19世纪60年代,列强侵华还是以商品输出为主,由此判断A不正确;题干中的信息是家庭手工业的发展,B与题意不符;题干没有中国外贸的数据,C与题意无关;19世纪60年代,由于外国商人对丝织品的收购,江浙地区乡农家家置纺车,市场扩大刺激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因果关系准确,D正确。6.(2014·广东文综·T38)对同一史实,不同史料可能有不同反映,探究历史应注意史料的适用性和局限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道光年间,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来,操贸易之权,逐锥刀之利,民间生计,皆为其所夺……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盛世危言》材料二(20世纪初)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民国河北《元氏县志》(1)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什么?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状况有何不同?(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于探究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的变迁,分别有何局限?综合两则材料可以推知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何种特点?【解析】第(1)题,小农经济的特征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可从经营方式、生产目的和生产规模等角度分析。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状况需要分析材料一、二得出结论。第(2)题,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探究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结构变迁的,但都不全面,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得出即可。答案:(1)特征: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自给自足。不同:材料一:自然经济(传统的小农经济)解体;材料二:河北元氏县仍以自然经济(传统的小农经济)为主。(2)局限:材料一有夸大之处;材料二只反映局部。特点:地区发展不平衡。考点二洋务运动7.(2015·江苏单科·T7)1876年,郭嵩焘出使海外期间常写信给李鸿章,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劝其扩大留学范围。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有人说他是“汉奸”。结果,出使不到两年他就回国了。这说明()A.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日趋保守B.郭嵩焘对西方体制过于推崇C.郭嵩焘的主张超越主流思想D.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解析】选C。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郭嵩焘主张派遣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劝其扩大留学范围”,明显超越了洋务运动时期的主流思想,故受到士大夫们谩骂、反对和压制,所以本题选C。材料并未体现李鸿章思想日趋保守,排除A;郭嵩焘仅仅客观反映了留学生的状况,劝扩大留学范围,并没有对西方体制过于推崇的意思,排除B;材料中没有体现清廷对外政策的变化,排除D。【预测题组】1.鸦片战争后“中国与洋人通商……从此反客为主,洋人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毫厘不能主持”。该现象实质上说明()A.协定关税方便了列强对华侵略B.华商经营的丝茶没有价格优势C.外国商品倾销内地拥有免税权D.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解析】选D。题干主旨是从本质上认识鸦片战争后“洋人得操丝市、茶市之权”这一现象,而不是分析其原因,故A、B错误;C特权是通过《马关条约》获得的,故C不符合史实;列强控制了中国的丝绸和茶叶市场,说明中国丝、茶等土特产品被大量掠夺,服务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D正确。2.经济学博士张仲礼在《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中说:“上海,1850年进口货物为390.8万元,其中鸦片占54%,棉布为34%,棉纱为6%;1870年,进口货物为6457.4万元,鸦片占34%,棉布为50%,棉纱为6%。”这种现象反映出()A.小农经济加速解体B.近代中国外贸格局发生变化C.传统手工业已消失D.资本主义民族工业较快发展【解析】选B。从题目中看出,1850年时,外贸进口以鸦片为大宗;但到1870年时,进口货物以棉布为大宗,反映了中国外贸格局的变化。3.针对洋务运动,一位清朝官员写道:“窃谓中国欲借官厂制器,虽百年亦终无起色……如国家欲购枪炮船械机器,均托民厂包办包用,其试不如式者,虽定造亦必剔退,则人人有争利之心,亏本之惧,自然专心致志……以期驾乎西制之上。”这位官员意在强调()A.放开民间设厂限制,容易导致人人争利B.政府应“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C.洋务运动的出路在于依托民办企业D.洋务运动有望实现全面地超越西方【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材料中“如国家欲购枪炮船械机器,均托民厂包办包用……以期驾乎西制之上”说明这位官员认为如果洋务运动依托民办企业,会激发人们创业的激情,可以超越西方。故选C。4.在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汉阳铁厂等局厂中,设立了总办、会办、提调若干人,并且受总督、巡抚的监督和总理衙门的节制。这表明()A.洋务企业已经完成了近代转型B.洋务企业具有封建衙门性质C.洋务企业已从封闭走向开放D.洋务企业培养了科学技术人才【解析】选B。由材料内容可知,洋务企业设立了类似于封建官僚模式的官吏并且受封建官府的压制,凸显了洋务企业的封建性,其没有完成近代转型,故A错误,B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洋务企业的不彻底性,不是从封闭走向开放,故C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其培养了科学技术人才,故D错误。5.决定下表中企业走向的主要因素是()企业名称开办年份停办年份及原因创办人直隶磁州煤矿18751883退股李鸿章湖北兴国煤矿18751879经费无着盛宣怀台湾基隆煤矿18761892亏损沈葆桢直隶开平煤矿1873李鸿章徐州利国驿煤铁矿18821886亏损胡思燮A.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B.自然经济的抵抗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封建官商合办的经营方式【解析】选D。由煤矿企业创办的时间及创办人看出,这些企业实质是封建官商合办的企业,落后的经营方式决定了企业的命运,故D正确;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自然经济的抵抗、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都不是主要因素,故A、B、C错误。6.洋务运动中随着近代航运事业的发展,产生如下结果:“以湖北一省而论……实因轮船畅行,民间衣食之途,尽为攘夺,江河船只顿减十之六七,失业之人不可胜计。”对这一结果理解正确的是()A.近代航运业存在夺利于民的局限性B.洋务运动不变革政治体制只能失败C.近代化早期遇到了下层民众的抵制D.社会的转型伴随着部分群体的苦痛【解析】选D。洋务运动中发展起来的航运业排挤了与此相关的传统运输业是历史的进步,不能说是“夺利于民”,故A错误;题干材料的主旨是对洋务运动所带来的客观结果的认识,并非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故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民众“抵制”的信息,故C错误;题干所述现象说明,近代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必然伴随的是部分群体的苦痛,故D正确。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土特产品(茶叶、生丝)出口数量表年份茶(万磅)丝(包)鸦片战争前年平均500050001845年8019132201851年9919230401853年1012262896材料二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近代以后的情况与以前已有了很大的不同……如果离开这个背景来考虑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问题,那么我们对于当时中国历史处境的认识,将不会超过道光皇帝之流的清代统治者的水平。——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近代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角度论证材料二中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解析】首先解读材料二,明确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问题必须要分析当时的世界形势,由此概括观点,然后进行论证。史实依据有:土特产品出口量的不断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