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乐美之吻唯美主义、消费主义与中国启蒙现代性_第1页
莎乐美之吻唯美主义、消费主义与中国启蒙现代性_第2页
莎乐美之吻唯美主义、消费主义与中国启蒙现代性_第3页
莎乐美之吻唯美主义、消费主义与中国启蒙现代性_第4页
莎乐美之吻唯美主义、消费主义与中国启蒙现代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莎乐美之吻唯美主义、消费主义与中国启蒙现代性1.本文概述在深入探讨《莎乐美之吻》这一主题之前,本文首先旨在概述唯美主义、消费主义以及中国启蒙现代性这三个核心概念,并分析它们是如何在中国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交织在一起的。唯美主义作为一种艺术和文化思潮,强调美的追求和艺术的独立性,它在中国启蒙现代性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消费主义则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它在中国快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中显得尤为突出。中国启蒙现代性则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它涉及到中国社会在面对现代化挑战时的自我反思与文化更新。本文将通过对《莎乐美之吻》这一作品的深入分析,揭示唯美主义和消费主义如何在中国特定的历史与文化语境中相互作用,并进一步探讨这一互动如何影响和塑造了中国现代性的独特面貌。通过这一研究,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当代社会的文化动态,也能够对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多样性和复杂性有更深刻的认识。2.唯美主义在《莎乐美》中的体现王尔德的《莎乐美》作为唯美主义的代表作,在剧中展现了唯美主义的核心特征。这部诗剧体现了强烈的非理性主义和肉体崇拜。莎乐美对施洗者约翰的痴情以及她最终亲吻约翰头颅的举动,都展现了对肉体美的极度追求和对理性束缚的反叛。这种对感官享受和个体欲望的强调,是唯美主义文学中常见的主题。《莎乐美》还体现了唯美主义当前即永久的时间观念。在剧中,莎乐美的欲望和行为都是即时的、当下的,她不考虑过去或未来,只关注眼前的美和快感。这种对当下感官体验的强调,体现了唯美主义对传统时间观念的反叛,以及对永恒美的追求。《莎乐美》中的唯美主义还体现在对艺术形式的极致追求上。剧中的“七重面纱之舞”等场景,通过华丽的语言和舞台效果,营造出一种感官上的盛宴,展现了艺术形式的美感和力量。这种对艺术形式的追求,也是唯美主义文学的重要特征之一。王尔德的《莎乐美》通过其非理性主义、肉体崇拜、当前即永久的时间观念以及对艺术形式的追求,全面展现了唯美主义的核心特征,成为英国文学中反对启蒙现代性的重要作品。3.消费主义与《莎乐美》的互动我可以帮助您理解消费主义和唯美主义的概念,以及它们如何可能与中国的启蒙现代性相互作用。消费主义是一种社会和经济秩序,其中购买和使用商品、服务和经验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个人选择、个性化和物质享受,通常与市场经济和广告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消费主义文化鼓励个人通过购买和展示商品来表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唯美主义是一种艺术和文化运动,强调艺术的纯粹美学价值,主张艺术应为了美而存在,而不应有道德或实用的目的。唯美主义者追求感官体验和形式美,他们认为艺术应该是超然的、脱离日常生活的。在中国的启蒙现代性背景下,消费主义和唯美主义可能以独特的方式相互作用。中国的现代性不仅仅是西方模式的模仿,它还包含了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评估和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消费主义可能被看作是个人自由和表达的象征,而唯美主义则可能被用来探索和定义中国独特的现代审美。例如,《莎乐美之吻》可能是一部探讨这些主题的作品,通过其对美的追求和对消费文化的反映,展现了中国社会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作品中的消费主义元素可能揭示了人们如何通过消费行为来寻求个人身份和社会地位,而唯美主义元素则可能强调了艺术和美的独立价值。4.中国启蒙现代性与《莎乐美》的对话唯美主义是一种艺术和文学运动,强调艺术的纯粹性和审美价值,认为艺术应该追求美的形式,而不是道德或社会的目的。奥斯卡王尔德的戏剧《莎乐美》是唯美主义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其对美、爱情和死亡的探讨,展现了唯美主义的核心理念。在《莎乐美》中,美的追求超越了传统的道德观念,体现了唯美主义对于艺术自由和个人表达的重视。消费主义是一种社会和经济现象,它强调消费行为在个人身份和社会地位构建中的作用。在中国的启蒙现代性过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消费主义逐渐成为一种文化趋势。这种趋势不仅影响了物质消费,也影响了文化消费,如艺术、文学和娱乐等领域。消费主义与中国启蒙现代性的对话,体现在个人追求个性表达和生活方式多样化的同时,也反映了社会价值观和文化认同的变迁。《莎乐美》在中国的接受和演绎,可以看作是中国启蒙现代性与西方文化的一个交汇点。这部作品在中国的演出和讨论,不仅展示了唯美主义的艺术魅力,也引发了对个人自由、性别平等和社会道德等问题的思考。通过这种对话,中国观众和文化工作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和反思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5.结论通过对莎乐美之吻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唯美主义、消费主义以及中国启蒙现代性之间的复杂交织。莎乐美之吻作为文化符号,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象征,更是这些社会思潮的集中体现。唯美主义在莎乐美之吻中找到了其独特的美学表达,消费主义则通过这一符号将商品与欲望、情感与物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在中国启蒙现代性的语境下,莎乐美之吻则成为了一种反思现代性、探索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媒介。唯美主义在追求形式美、超越现实束缚的同时,也反映出了一种逃避现实、追求纯粹美的倾向。消费主义则通过莎乐美之吻这一符号,将个体的欲望无限放大,使其成为推动消费的重要动力。这种欲望的放大也带来了对个体真实感受的忽视,使得人们在追求物质满足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内心的真实需求。对于中国启蒙现代性而言,莎乐美之吻提供了一个反思传统与现代关系的视角。在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过程中,如何保持个体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思维,如何在追求现代化的同时,不失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这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莎乐美之吻作为唯美主义、消费主义和中国启蒙现代性的交汇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审视这些社会思潮的影响和挑战。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这些思潮如何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发挥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个体的认知和行为。参考资料:莎乐美之吻,既是唯美主义和消费主义的象征,也是中国启蒙现代性的体现。这三个看似截然不同的概念,实则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相互交织,共同塑造了当今中国的社会文化面貌。唯美主义,主张艺术至上,追求美的纯粹性和超越性。在莎乐美之吻中,这种唯美主义表现为对个体情感和欲望的极致表达。每一个吻,都是对个体生命力的张扬和对传统束缚的反抗。这种对个体生命力的崇拜和对美的追求,正是唯美主义的核心思想。消费主义,强调商品的符号价值,追求物质享受和品牌认同。莎乐美之吻的流行,无疑刺激了消费市场的活力。人们为了追求这一符号,纷纷购买相关产品,进一步推动了消费主义的盛行。而在中国,这一现象与启蒙现代性的进程紧密相连。中国启蒙现代性,指的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对西方现代性的学习和模仿。莎乐美之吻作为一个西方文化的产物,在中国得到广泛的接受和传播,正是这种启蒙现代性的体现。通过接受和模仿西方文化,中国试图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现代化道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启蒙现代性并非一帆风顺。在接受和模仿西方文化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如何保持本土文化的独立性和特色的问题。唯美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冲击,使得一些人陷入了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甚至试图用西方的标准来衡量和改变自己的文化。我们需要警惕这种文化上的“自我殖民”。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本土文化的主体性,对外来文化进行批判性的吸收和借鉴。只有我们才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保持文化的独立性和特色,真正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莎乐美之吻作为唯美主义、消费主义与中国启蒙现代性的交汇点,既体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活力与机遇,也暴露出我们在文化转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问题。面对未来,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思考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文化的独立性和特色,为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开放和多元的社会文化环境做出贡献。唯美主义(aestheticism)主张艺术哲学应独立于所有哲学之外,艺术只能以艺术自身的标准来评判。唯美主义运动中的作家和艺术家认为:艺术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感观上的愉悦,而非传递某种道德或情感上的信息。唯美主义者们拒绝接受约翰·罗斯金和马修·阿诺德提出的“艺术是承载道德的实用之物”的功利主义观点。相反,唯美主义者认为艺术不应具有任何说教的因素,而是追求单纯的美感。他们追求艺术的“美”,认为“美”才是艺术的本质,并且主张生活应该模仿艺术。唯美主义运动(Aestheticmovement)是于19世纪后期出现于英国艺术和文学领域中的一场组织松散的运动。通常,人们认为唯美主义和彼时发生在法国的象征主义或颓废主义运动同属一脉,是这场国际性文艺运动在英国的分支。这场运动是反维多利亚风格风潮的一部分,具有后浪漫主义的特征。它发生于维多利亚时代晚期,大致从1868年延续至1901年,通常学术界认为唯美主义运动的结束以奥斯卡·王尔德被捕为标志。英国的颓废派作家们受瓦尔特·佩特的影响非常大。佩特在1867年至1868年之间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主张人们应该热情的拥抱生活,追求生活的艺术化。颓废主义者们接受了这一观点(19世纪30年代,法国诗人、小说家奥菲尔·戈蒂埃最早抛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并声称艺术与道德之间没有关联)。唯美主义运动中的作家和艺术家认为:艺术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感观上的愉悦,而非传递某种道德或情感上的信息。唯美主义者们拒绝接受约翰·罗斯金和马修·阿诺德提出的“艺术是承载道德的实用之物”的功利观点。相反,唯美主义者认为艺术不应具有任何说教的因素,而是追求单纯的美感。他们如痴如醉的追求艺术的“美”,认为“美”才是艺术的本质,并且主张生活应该模仿艺术。唯美主义思潮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英国的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是唯美主义运动的先驱。他说:“美的东西就是永久的欢乐。”法国作家戈蒂埃是由浪漫主义向唯美主义过渡的作家。他反对艺术的功利主义,主张纯艺术,追求形式美,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戈蒂埃成了唯美主义运动的倡导者。十九世纪末的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形成,具有两大要素:一是比德(1839-1894)的快乐主义的批评;二是莫理思(1834-1896)的生活艺术化的思想。比德认为,文艺批评家的职责不在于掌握知识,罗列材料,以满足正确的美的定义,而应该具有一种特殊气质,善于感受美的对象的能力,将自己同书本中的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从中探讨得到的快感和乐趣,这才是审美批评的根本。莫理思认为,改造社会的目的是自由地伸展,非使日常生活艺术化不可。任何文明社会,假如不能对它的成员提供这种环境,那么世界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比德和莫理思的上述观点,奠定了唯美主义的理论基础。再加上英国诗坛中拉斐尔前派的主要代表罗塞蒂(1828-1882)以及史文朋(1837-1909)等人的努力,终于形成了唯美主义运动。唯美主义的真正代表是奥斯卡·王尔德(1856-1900),他是唯美主义创作的实践者,又是唯美主义理论的倡导者。就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上说,王尔德认为,艺术应该超脱现实,游离人生。“现实的事件都是艺术之敌。一切艺术的坏处都是从实感产生。自然就是明白,明白就不是艺术。”一切拙劣的艺术都是从复归自然的描写和客观地描述人生而产生的。认为凡是“回到生活和自然”的艺术都是坏的,艺术越远离现实、超脱现实越妙。唯一美的事物,就是与我们无关的事物”。对于艺术对生活的作用,王尔德认为,不是艺术再现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艺术不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镜子,生活仅仅是艺术的学生,艺术是至高无上的。有人认为,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有人认为,王尔德并未全盘否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只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罢了。社会意识有可能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且艺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从文艺创作的目的性上说,他宣扬“为艺术而艺术”。认为“艺术除了表现它自身之外,不表现任何别的东西。艺术有独立的生命,正如思想有独立的生活一样”。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ThePictureofDorianGray)》是王尔德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唯美主义的旨在说明“人生是艺术的模仿,破坏了艺术,人的生命就不存在了”的作品。唯美主义运动的主要特征包括:追求建议性而非陈述性、追求感观享受、对象征手法的大量应用、追求事物之间的关联感应——即探求语汇、色彩和音乐之间内在的联系。人们一般认为唯美主义和彼时发生在法国的象征主义或颓废主义运动同属一脉,是这场国际性文艺运动在英国的分支。这场运动是反维多利亚风格风潮的一部分,具有后浪漫主义的特征。唯美主义有时被与恶魔主义连结,但是对恶魔主义和颓废艺术不一定相符,倒不如说是感性的和文艺复兴运动一起进行。有时也和神秘主义结合。唯美主义思潮对中国文坛颇有影响。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它曾流入中国,“新月派”文人徐志摩的诗,就明显地存在唯美主义色彩,为中国文学家鲁迅所严厉痛斥。唯美主义视浪漫主义诗人约翰·济慈和雪莱为先驱,也受到了拉斐尔前派的影响。在英国,唯美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奥斯卡·王尔德和阿尔杰农.查尔斯.斯温伯恩,这两个人都接受过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和唯美主义运动有关联的艺术家包括詹姆斯·麦克尼尔·惠斯勒和但丁·加布里埃尔·罗塞蒂。唯美主义思潮对室内设计也产生了影响。唯美主义的室内设计师们喜欢以孔雀羽毛和蓝白相间的中国瓷器作为装饰。唯美主义运动曾经受到来自杂志《笨拙》以及吉尔伯特和苏利文的小歌剧《忍耐》的嘲讽。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是在西方文艺思潮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唯美主义不仅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注入了新鲜活力和理论激情,而且还促进了中国现代文学表现形式、审美形式以及审美格调的多样化。中国文学观念与批评的现代转型始于20世纪初叶。随着林纾等人译介的西方文学作品和文艺理论的不断问世,中国的思想界和文艺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动,渴求中国文学变革的中国文坛为之耳目一新。人们试图摆脱固有的传统羁绊,试图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求共同的话语系统。译介西方文学作品和美学著作的热潮促进了中国文坛对西方文学和文艺理论的全方位开放。蜂拥而至的西方文艺思想和文学流派,不仅包括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这两大传统流派,而且还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以及尚未成熟的表现主义、未来主义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开始关注唯美主义对五四新文学的影响,但人们对唯美主义对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影响缺乏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拟从广泛译介、直接拿来、合理吸收等三个方面探讨唯美主义对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影响。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是在唯美主义等西方文艺思潮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20世纪初,随着形形色色的西方文学流派不断涌入中国,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利用西方文学观念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冲击,发动了文学改良运动。虽然他们所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没有从根本上动摇中国封建主义旧文学的根基,但他们所推行的“吾手写吾口”、“崇白话而废文言”等先进的文学主张以及鲁迅所倡导的“拿来主义”,强调了文学的实用性,加快了中国文坛对西方文学和文学理论全方位开放的步伐。中国对西方唯美主义的译介首先是从英国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奥斯卡·王尔德开始的。周作人翻译了王尔德的童话《快乐王子》,陈独秀在为苏曼殊小说《绛纱记》作的序中介绍了王尔德的戏剧《莎乐美》,作为五四新文化基本阵地的《新青年》、《新潮》杂志频频刊载王尔德的作品及其生平介绍。中国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股“王尔德热”,王尔德的所有剧本、诗歌、小说以及理论文章几乎都先后被译介到中国。真正能体现出唯美主义美学思想的文论译介始于朱维基,他率先翻译了王尔德的《谎言的颓败》,林语堂则分五次翻译发表王尔德的另一篇文论《作为艺术家的批评家》。此后,沈泽民的《王尔德评传》(《小说月报》12卷8号,1921年),张闻天和江馥泉的《王尔德》(《国民日报》副刊《觉悟》,1922年),以及梁实秋的《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收入《文学的纪律》,商务印书馆,1928年)等,则将王尔德唯美主义文艺思想的译介和初步研究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对英国唯美主义理论体系化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理论家和评论家瓦尔特·佩特也是中国现代文坛关注的焦点。最早介绍佩特文论的是署名子贻翻译的《文艺复兴研究集序》(1922年6月),郭沫若写有《瓦特斐特的批评论》(1923年),张定潢翻译了佩特的唯美主义理论著作《文艺复兴时代研究》,刊于《沉钟》半月刊第一期(1926年8月)。20年代末30年代初,对佩特的研究介绍有所深化,并扩展到佩特的创作与哲学思想。萧石君写有《裴德的哲学思想和英国世纪末文学》(《华北日报》副刊,1930年11月24日、25日)。从周作人翻译王尔德童话《快乐王子》开始,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期的20年左右的时间内,相继问世的西方唯美主义理论及其作品的译著和评介,就其数量而言,超过了除现实主义之外的任何一个西方文艺流派。由于篇幅所限,我们无法将西方唯美主义在中国译介和传播的史实一一列出,但唯美主义在中国的广泛译介和迅速传播,为中国现代文坛认识和了解唯美主义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唯美主义的“直接拿来,洋为中用”,使我们对唯美主义的批判吸收成为可能。从文学观念来看,源于康德美学的唯美主义文艺观是矛盾的复合体,它既主张“审美不涉及利害”,又认为“依存美不能不涉及目的、认识和道德,因而是涉及功利的”;既强调“艺术绝对不关心现实”,又认为“艺术越抽象、越理想化,就越能向我们揭示出时代的特征”。唯美主义文艺观的矛盾的两个方面分别被梁启超和王国维“直接拿来,为我所用”。维新运动的失败,昭示了人们思想观念变化的重要性,借文学以推进思想启蒙、为维新运动补课是梁启超的基本思路。他流亡日本后既接触到了日本的唯美主义,更受到了日本政治小说的启发。此后,梁启超陆续发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新民说》、《译印政治小说序》等文章,逐步形成了功利主义的文学观,重视文学的社会教育性、政治性和普及性。从一定意义上说,梁启超的文学主张与康德“依存美不能不涉及目的、认识和道德,因而是涉及功利的”之观点有一定的联系。王国维的文学观同样是在唯美主义等西方文艺思潮的影响下形成的,其理论直接来源于康德和叔本华,表现为强调文学的独立性和审美功能。王国维认为:“可信者不可爱,可爱者不可信。”“美之性质,一言以蔽之曰:‘可爱玩而不可利用者也。’”毫无疑问,这是康德“审美无利害说”的中国白话版。“伟大之形而上学、高严之伦理学与纯粹之美学,此吾人所酷嗜也。”王国维对“纯粹之美学”的共鸣,说明他在哲学基础上与源于康德美学的西方唯美主义思潮有着不自觉的契合。这使王国维有可能成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唯美倾向的倡导者,其《红楼梦评论》、《屈子文学之精神》等宏文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从文学批评实践来看,唯美主义拒斥艺术堕落,捍卫艺术纯洁,维护艺术独立。“五四”时期是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年代。白话文的倡导和“人的文学”观念的张扬,使得中国的文学观念与批评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现代性。新文学倡导者对“文以载道”观和各种游戏文学的口诛笔伐,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文学的独立性,但总体兴趣集中在人的思想观念上,延续着晚清以来的文学启蒙的观念。中国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忧患意识,以及传统的实用理性精神,投射到文学观念上,一直影响着现代文学观念与批评的发展。戏剧:《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无足轻重的女人》《理想丈夫》《不可儿戏》唯美主义是对“物质至上”、“唯利是图”时代风尚的反驳。它以康德美学为武器,与平庸丑陋的现实形成精神对峙。萌芽阶段18世纪8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是诗人、画家布莱克和诗人济慈。“拉斐尔前派”的出现标志着唯美主义正式登场。“拉斐尔前派”主张回到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以前那种简洁、质朴的画风。代表人物为诗人、画家罗塞蒂、彭琼斯和艺术家、空想社会主义者莫里斯等。佩特的《文艺复兴史研究》被称为唯美主义的宣言书。佩特提出,艺术的目的在培养人的美感、追求美的享受,人生的意义在于尽量充实霎那间对美的感受。王尔德使唯美主义从理论到实践都达到了顶峰。他的唯美主义代表作是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画像》和独幕剧《莎乐美》。唯美主义思潮对室内设计也产生了影响。唯美主义的室内设计师们喜欢以孔雀羽毛和蓝白相间的中国瓷器作为装饰。在英国,它发生于维多利亚时代晚期,大致从1868年延续至1901年。设计史研究中往往也将同时在美国出现的具有相似倾向的设计潮流归属于唯美运动。有必要指出的是,尽管唯美运动和艺术与工艺运动有时候显得针锋相对,但二者并行发展,并且共同处于维多利亚时代的折衷主义气氛中,设计师之间常常颇有交往,彼此互相影响,有时候使用着共同的设计语言。唯美运动的核心思想认为,艺术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感观上的愉悦,而非传递某种道德或情感上的信息。唯美主义者拒绝接受约翰·拉斯金那种把艺术与道德相联系的观点。他们认为艺术或其他装饰不应具有任何说教的因素,提倡“为艺术而艺术”,如痴如醉地追求超然于生活的纯粹美,追求形式上的美感和艺术技巧。他们过着波希米亚主义(Bohemianism)的生活,即使贫穷,也热爱美甚于热爱生活。简言之,就是“唯美是求”。在人类思想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启蒙主义、浪漫主义和唯物史观是三种重要的思潮,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思想体系和深远的影响。本文将探讨这三种思潮的内涵、特点和相互关系,以更全面地理解人类思想的发展。启蒙主义是18世纪欧洲的一种思想运动,其核心思想是理性、科学和进步。启蒙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可以通过科学知识和理性思考来推动的。他们倡导科学方法,强调理性和经验证据,主张以科学的方式来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同时,启蒙主义者也强调自由、平等和民主,认为这些价值观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浪漫主义是19世纪欧洲的一种文化与艺术运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