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程技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测试卷_第1页
哈尔滨工程技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测试卷_第2页
哈尔滨工程技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测试卷_第3页
哈尔滨工程技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测试卷_第4页
哈尔滨工程技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一、填空题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唯物主义是坚持()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唯心主义是坚持()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2.历史人物是一定历史事件的主要()者、组织()者或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原子能的利用、()和()的发展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社会分工迅速扩大,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4.列宁认为空想社会主义“没有能够指出真正的出路。它既不会阐明(),又不会发现(),也不会找到()。5.资本家对工人的控制更加严格,剥削方式也更加巧妙和残酷。在这方面,作为血汗工资制的()和()是非常典型的。6.改造世界包括改造()和改造()。7.感性认识包括()、()和表象三种形式。8.毛泽东提出要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借鉴,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为主要标志,党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了自己的新认识。9.劳动、剩余价值10.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并探索了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了预见未来社会的实践经验。二、单选题1.打着“援助”的旗号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剥削和政治控制属于()。A.老殖民主义B.新殖民主义C.新老帝国主义的一贯做法D.发展中国家的内在要求2.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表现为()的对立。A.神学史观和人本史观B.群众史观与英雄史观C.反映论和先验论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3..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决定论思想4.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5.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A.创造劳动力的价值B.转移劳动力价值C.创造剩余价值D.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6.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主观精神的产物B.客观精神的显现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D.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7.利润是()。A.所用资本的转化形式B.所费资本的转化形式C.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D.商品价格的转化形式8.某服装厂因为产品款式陈旧导致产品大量积压最终走向破产,这在资本循环中表现为:()。A.货币资本不能转化为生产资本B.生产资本不能转化为商品资本C.货币资本不能转化为商品资本D.商品资本不能转化为货币资本9.社会主义必然代取资本主义的主要依据是()。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尖锐化B.个别企业有组织的生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C.现代无产阶级的日益壮大D.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10.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B.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C.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D.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11.“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这首唐诗蕴涵的哲学道理是()A.只有正确的认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B.要使主观符合客观,就必须从实际出发C.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反映D.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12.提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A.否定之否定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D.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13.意识的本质是()。A.人脑的分泌物B.人与生俱来的特性C.人脑的机能和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D.观念的综合14.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A.唯物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C.唯物主义辩证法D.辩证法15.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实事求是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16.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A、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物与物之间的关系C、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D、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17.生产力主要体现的是()。A.人和人的关系B.物和物的关系C.人和物的关系D.人类和自然的关系18.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价值中,既是新创造价值一部分,又是生产成本一部分的是()。A.C+VB.V+MC.VD.M19.资本家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A.提高产品的质量B.减轻劳动强度C.获取相对剩余价值D.获取超额剩余价值20.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真理观的是()。A.真理是“观念与主体感觉相符合”B.“真理存在于观念之中”C.“真理是思维与它的先验形式相一致”D.“真理是某种超验的、永恒的‘理念’”21.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统治者是()。A.银行资本家B.工业资本家C.金融寡头D.商业资本家22.在考试来临之际,一些学生群体中流行拜“考神”,选用“祈福笔”等一些另类的考前“讨彩头”方式。从世界观角度看,这种做法属于()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朴素唯物主义23.垄断价格的形成和垄断利润的产生表明()。A.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没有发生变化B.价值规律不再起作用了C.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D.价值规律的作用受到了限制24.在当代,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在推动社会生产力进步、创造社会物质财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将更加突出。A.工人B.农民C.知识分子D.技术工人2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荀子的这句话说明了()。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D.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26.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基本特征D.宗教实质2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小商品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统一C.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统一D.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28.圣经记载道,上帝用尘土(即指大地泥土)造人,将生气(即指灵)吹在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对这一观点,从哲学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准确地说明了世界的本原B.把上帝当做了绝对的不依赖人存在的精神实体C.圣经中的“上帝造人”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上帝造人”是宗教的观点,是正确的29.在邓小平理论中,首要的基础理论问题是()。A.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B.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问题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D.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问题30.建立新和谐公社的是()。A.圣西门B.欧文C.傅里叶D.恩格斯三、多选题1.在商品经济中,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之间的区别和关系是()。A.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两个使用价值交换时的量的比例B.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C.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D.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不同质的,商品的价值则是同质的E.交换价值取决于供求关系,而价值则取决于使用价值2.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B.意识活动具有计划性C.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D.影响主体的生理过程和活动E.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3.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社会贫富两极分化构成原始社会末期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主导方面B.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C.社会基本矛盾囊括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D.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E.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4.无产阶级革命()。A.只能是暴力革命B.要采取和平方式C.从理论上说可以有暴力革命和非暴力革命两种D.暴力革命是迄今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主要的基本形式E.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5.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有()。A.社会基本矛盾B.阶级斗争C.社会革命D.社会改革E.科学技术6.关于工人阶级和无产阶级的论述,以下正确的是()A.“工人阶级”是从职业特征上讲的B.“无产阶级”是从社会地位上讲的C.工人阶级没有财产D.无产就是工人阶级E.二者完全不同概念7.“实事求是”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它体现着()。A.主观和客观的统一B.认识和实践的统一C.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D.自由和必然的统一E.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8.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辩证关系表现在()。A.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B.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C.正确认识世界是有效改造世界的必要前提。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才能不断地深化、拓展对世界的正确认识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E.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的基础是实践9.关于所有制和所有权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B.所有权是所有制的基础C.所有制决定着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它是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D.同一种所有制可以有不同的所有权E.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但不反映着经济关系、意识关系10.历史唯物主义所理解的人类解放是指:()。A、人性的解放B、摆脱自然界的奴役状态C、摆脱必然性的束缚D、摆脱旧的社会关系的束缚E、摆脱传统旧思想的束缚11.垄断不能消灭竞争的原因在于()。A.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B.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C.垄断资本主义仍然是私有制经济D.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E.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12.目前,资本的运作日益国际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A.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B.以国家资本输出为主C.包括生产(产业)资本输出D.包括商品资本输出E.包括借贷资本输出13.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这些鲜明特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使命,也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象。A.科学性B.革命性C.实践性D.人民性E.发展性14.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占主要地位的竞争是由垄断本身产生的竞争,这类竞争包括()。A.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B.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C.非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D.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E.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15.下列选项中,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的有()。A.否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B.用机械力学的观点解释一切现象C.不能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D.不能把事物理解为运动发展的过程E.主张世界是不可认识的16.剥削阶级实现阶级统治的基本途径有()。A.发展生产B.经济剥削C.政治统治D.社会革命E.思想控制17.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A.每个人对历史有或大或小的作用B.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C.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D.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E.人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18.下列关于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资本主义新变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B.资本主义新变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自我调节的结果C.资本主义新变化是当代不平等的国际经济关系运动的结果D.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人类历史进步的表现E.资本主义新变化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19.下列有关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辩证统一的关系B.实践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C.理论创新为实践创新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D.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使互动过程呈现良性运动状态的基础保障E.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运动是顺利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的关键。20.“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这是如此正确,以至于不能从太阳总是在早晨升起来判断它明天会再升起。”恩格斯这段话的含义是()A.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C.事物的必然性与感性、经验性有关D.归纳方法不是万能的

E.事物的必然性与感性、经验性毫无关系四、判断题1.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比发达国家更容易走上社会主义道路。()2.既然实践标准具有相对性,因而认识的正确与否是无法检验的。(

)3.价值规律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通过国家的力量,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5.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6.马克思、恩格斯在展望未来社会时,总是只限于指出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原则和基本特征,而把具体情形留给后来的实践去回答。()7.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或两重属性,而不是两次劳动,更不是两种劳动。()8.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在人们的活动中形成的,是人们社会活动的规律,它的实现和发挥作用离不开人们的社会活动,特别是离不开人们自觉创造历史的活动。9.国家和私人密切联系的垄断资本,即国家垄断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在社会范围内的结合。在这种形式中,私人垄断资本是资本运动的主体,私人垄断资本与国家垄断资本的结合,并不改变私人垄断资本的占有形式,改变的却是资本的运动形式,也就是说,私人垄断资本的独立运动变为其与国有垄断资本的结合运动。国家调节经济是其主要形式。这也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最主要、最重要的一种形式。()10.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因而可以用它来作为判断认识对错的标准。()11.反映特性是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定性。这种反映特性就是摹写性,反映的摹写性表明了反映的客观性。12.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13.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的看法是,“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14.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15.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主要矛盾。()16.20世纪初,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17.不具备主观客观条件下的革命,是不可能成功和建立起共产主义新社会的。()18.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体现的是全人类解放的共性,是面向全人类的。()19.资本主义新变化在于改变工人阶级受雇佣的阶级地位。()20.十月革命的胜利证实了列宁的一国胜利论。()五、简答题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实践标准是绝对的。2.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3.中科院院士蒋民华写给上海长宁中学学生杨阳的信中有这样一段话:“真正干一番事业,要成才,需千锤百炼。在攀登科学高峰崎岖的山路上,在生活的激流中尤其要经得起失败和挫折的锻炼,才能做到‘有志者,事竟成’。希望你们从身边小事做起,处处注意锻炼自己.也从中培养自己的兴趣。干事业如入‘万山圈子’,‘一山方出一山拦’,需要没完没了的攀登。”请结合所学的哲学知识分析材料是怎样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15分)

一、填空题1.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从感觉和思想到物2.倡导、领导3.电子计算机4.(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奴隶制的本质)(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能够成为新社会的创造者的社会力量)5.“泰罗制”6.主观世界客观世界7.感觉知觉8.《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9.10.(社会主义)(俄国)二、单选题1.B2.B3.B4.C5.D6.D7.C8.D9.D10.D11.C12.A13.C14.D15.D16.C17.D18.C19.D20.D21.C22.B23.C24.C25.A26.A27.D28.B29.C30.B三、多选题1.ABD2.ABCDE3.BDE4.CDE5.ABCDE6.AB7.ABCDE8.ABCDE9.ACD10.BDE11.ABCDE12.ACDE13.ABCDE14.BDE15.BCD16.BCE17.BCD18.ABCD19.ABCDE20.ABD四、判断题1.错2.错3.对4.对5.对6.对7.对8.对9.对10.错11.对12.对13.对14.错15.对16.对17.对18.对19.错20.对五、简答题1.错误。实践标准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实践标准是绝对的,在任何情况下,只有实践才是鉴别真理与谬误的客观标准,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第一,凡经实践检验证实的真理,新的实践可以丰富它、完善它、发展它,却不能推翻它;第二,即使一时的实践还不能对某些认识作出检验,但无限发展的实践,终将会对认识是否是真理作出确定的检验。实践标准又是相对的。每一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都具有历史的局限性,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又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第一,每一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都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一切认识,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检验和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