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皮肤性病专业教学大纲_第1页
中医外科学皮肤性病专业教学大纲_第2页
中医外科学皮肤性病专业教学大纲_第3页
中医外科学皮肤性病专业教学大纲_第4页
中医外科学皮肤性病专业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皮肤及性传播疾病

概说

【目的要求】

1.了解皮肤的结构、功能、脏腑经络与皮肤的关系。

2.了解皮肤病的各种致病因素,熟悉各种病因的致病特点。

3.掌握原发性和继发性皮损的形态特征及辨证规律。

4.掌握皮肤病的常用内治法及常用方剂。

5.熟悉外用药剂型,掌握外用药的使用原则。.

【教学内容】

1.简单介绍皮肤的结构、功能以及脏腑经络与皮肤的关系。

2.皮肤病的主要病因有风、湿、热(火)、虫、毒、血瘀、血虚风燥、肝肾不足、情志、饮

食、禀赋,各种病因所致皮肤病的特点。

3.自觉症状痛痒、疼痛、灼热、麻木的辨证。

4.他觉症状即皮肤损害的形态及中医辨证。原发性皮损包括:斑疹、丘疹、风团、疱疹、

脓疱;继发性皮损包括:鳞屑、糜烂、溃疡、痂、抓痕、皴裂、苔癣样变、色素沉着。

5.内治法在皮肤病的应用、适应证和常用方剂。

6.溶液、粉剂、洗剂、酊剂、油剂、软膏等常用外用药的制剂方法、作用、用法、适应证。

根据不同皮损选择外用药的剂型,使用注意事项。

7.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为常见皮肤病皮损的特点和外治方法

第一节热疮(附:生殖器疱疹)

【目的要求】

熟悉本病的定义和病因,掌握临床特点和辨证论治,了解预防调护。

【教学内容】

1.阐述其定义、现代医学认识及特点。

2.病因病机:风热壅阻肺胃,反复发作致阴虚内热.

3.重点讲解诱因、好发部位、皮损特点、自觉症状、病程预后。

4.注意本病应与蛇串疮、黄水疮相鉴别。

5.强调内治及外治方法。肺胃热盛证,治宜疏风清热,方用辛夷清肺饮合竹叶石膏汤加减;

湿热下注证,治宜清热利湿,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味:阴虚内热证,治宜养阴清热,方用增液

汤加味。外治:疱破糜烂用清热解毒、燥湿收敛中药溶液湿敷。

第二节蛇串疮

【目的要求】

熟悉本病的定义和病因病机,掌握临床特点和辨证论治,了解预防调护。

【教学内容】

1.阐述其定义、其他中医名称、现代医学认识及特点。

2.病因病机:情志内伤,肝郁化火,或脾经湿热,感受毒邪。

3.重点讲解前驱症状、好发部位、发于身体一侧、皮损特点、带状分布、自觉疼痛、病程

预后。

4.鉴别诊断:与热疮的鉴别要点。

5.强调内治及外治方法。内治分肝经郁热证,治宜清肝火、泻热毒,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脾虚湿蕴证,治宜健脾利湿、解毒止痛,方用除湿胃苓汤加减;气滞血瘀证,治宜理气活血

止痛,方用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外治水疱未破用三黄洗剂、玉露膏;疱破糜烂用

中药湿敷。

6.预防调护以自学为主。

第三节疣(附:尖锐湿疣)

【目的要求】

了解疣的定义及各种疣的中西医病名,掌握各种疣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了解疣的防护。

【教学内容】

1.概述疣的定义、特点、分类及相应的西医病名。

2.病因病机:外伤摩擦或肝热血燥,筋气不荣,加之风热毒邪侵袭,搏结于肌肤,血凝滞而

成。

3.重点讲解疣目、扁猴、鼠乳、跖疣、丝状疣的形态特征、好发部位及年龄、自觉症状。

4.注意跖疣与鸡眼、骈脏相鉴别。

5.强调内治及外治方法。内治法:风热血燥证、湿热血瘀证的辨证及方药。各种外法,有推

疣法、敷药法、熏洗法、挤疣法、结扎法、冷冻法、针灸疗法等。

第四节黄水疮

【目的要求】

了解本病的定义、病因和预防,掌握诊断和辨证论治。

【教学内容】

L阐述其定义、现代医学认识、特点、流行情况。

2.病因病机:暑湿交蒸,湿毒熏蒸肌肤。

3.重点讲解好发年龄、部位、皮损特点、自觉症状、全身症状及并发症。

4.注意本病应与水痘、热疮相鉴别。

5.强调内治及外治方法。暑湿热蕴证,治宜清暑化湿解毒,方用清暑汤加味;脾虚湿滞证,

治宜健脾除湿,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外用中药湿敷、三黄洗剂、青黛散等。

第五节癣

【目的要求】

熟悉癣的定义、各种癣的中西医病名、病因及传播途径,掌握各种癣的诊断和治疗,了

解预防措施。

【教学内容】

1.阐述其定义、命名、特点。

2.病因病机:感染浅部真菌,风、湿、热邪侵淫肌肤。

3.重点讲解白秃疮、肥疮、鹅掌风、脚湿气、圆癣、紫白癫风的发病部位、皮损特征、自觉

症状、病程预后。

4.注意白秃疮与白屑风、白应;肥疮与头部湿疮;鹅掌风、脚湿气与手部湿疮、掌跖角化病;

紫白癫风与白驳风、风热疮相鉴别。

5.强调内治及外治方法。风湿毒聚证、湿热下注证的辨证论治,癣的各种外治疗法,有拔发

疗法、浸泡、熏洗疗法,癣药水、药膏的选择应用等。

6.注意预防与调护。

第六节虫咬皮炎

【目的要求】

了解本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防护。

【教学内容】

1.介绍其定义、特点。

2.病因病机:禀赋不耐,虫毒侵入肌肤。

3.重点讲解好发季节和部位、皮损特点、各种虫咬皮炎的临床表现、自觉症状及全身症状。

4.强调内治及外治方法。热毒蕴结证,治宜清热解毒、消肿止痒。方用五味消毒饮合黄连解

毒汤。轻症以外治为主,用1%薄荷三黄洗剂,松毛虫皮炎用橡皮膏粘去毒毛刺。

第七节疥疮

【目的要求】

熟悉本病病因、传播途径,掌握临床特点和治疗了解预防措施。

【教学内容】

1.介绍其定义、特点、疥虫特性。

2.病因病机:直接感染疥虫,湿热虫毒郁于肌肤。

3.重点讲解接触史、好发部位、皮损特点、隧道、奇痒夜间加重。

4.注意本病应与皮肤癌痒症、寻常痒疹、丘疹性尊麻疹相鉴别。

5.强调外治方法。以外治为主,硫黄制剂有特效,讲解具体用药方法。

6.重视预防调护。

第八节日晒伤

【目的要求】

熟悉本病病因、临床特点,了解预防措施。

【教学内容】

1.介绍其定义、特点。

2.病因病机:禀赋不耐,媵理不密,阳光暴晒,毒热蕴肤或热毒入里。

3.重点讲解好发部位、皮损特点。

4.注意本病应与接触性皮炎、盘状红斑狼疮相鉴别。

5.治疗内外治结合,以清热祛暑为基本原则。

6.重视预防调护。

第九节湿疮(附:婴儿湿疹)

【目的要求】

熟悉本病的定义、分类、不同部位的不同名称、病因病机,掌握诊断、鉴别诊断和辨证论治,

了解预防调护。

【教学内容】

1.阐述其定义、特点、分类、不同部位的中西医病名。

2.病因病机:禀赋不耐,风、湿、热郁于肌肤,及急性、亚急性、慢性期病机。

3.重点讲解急性、亚急性、慢性湿疮的发病、皮损特点、自觉症状、病程预后。特殊部位

湿疮的临床表现。

4.急性者与接触性皮炎相鉴别,慢性者与牛皮癖相鉴别。

5.强调内治及外治方法。内治:湿热蕴肤证,宜清热利湿止痒,方用龙胆泻肝汤合草薜渗

湿汤加减;湿热浸淫证,治宜清热利湿、解毒止痒,方用龙胆泻肝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脾

虚湿蕴证,治宜健脾利湿止痒,方用除湿胃苓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血虚风燥证,治宜养血

润肤、祛风止痒,方用当归饮子或四物消风饮加减。外治:急性者,滋水多时,用中药煎汤

湿敷,滋水少时用青黛散麻油调搽;亚急性者用洗剂、霜剂;慢性者用青黛膏、黄连膏等,

或加热烘,或用中药外洗、烟熏法。

6.预防调护以自学为主。

附:婴儿湿疮。

【目的要求】

了解本病的临床特点、辨证论治、小儿用药特点。

【教学内容】

1.介绍其定义、特点、中西医病名。

2.病因病机:禀赋不耐,脾运不健,内有胎火湿热,外受风邪,蕴阻肌肤而成。

3.重点讲解发病年龄、好发部位、湿性、干性皮损特点、全身症状、预后。

4.强调内治及外治方法。胎火湿热证、脾虚湿蕴证的辨证论治及外治法,小儿用药特点。

5.注意预防调护。

【教学方法,】

自学,诊断通过皮损幻灯片讲解。

第十节接触性皮炎

【目的要求】

熟悉本病的概念和病因,掌握诊断、鉴别诊断和辨证论治,了解预防调护。

【教学内容】

1.广义与狭义接触性皮炎的概念、中医病名及特点。

2.病因病机:禀赋不耐,接触致敏物质,湿热毒邪侵入皮肤与气血相搏。

3.强调接触史、潜伏期,重点讲解皮损特点、自觉症状、预后。

4.注意本病应与急性湿疮、颜面丹毒相鉴别。

5.强调内治及外治方法。内治:风热蕴肤证,治宜疏风清热止痒,方用消风散;湿热蕴毒

证,治宜清热祛湿、凉血解毒,方用化斑解毒汤合龙胆泻肝汤;血虚风燥证,治宜养血润燥、

祛风止痒,方用当归饮子合消风散。外治:红斑、丘疹为主,用三黄洗剂:肿胀糜烂、渗液

为主,用中药水煎湿敷;糜烂结痂者用青黛散麻油调敷。

6.预防调护以自学为主。

第十一节药毒

【目的要求】

熟悉本病的概念、病因,掌握诊断和辨证论治,了解预防调护。

【教学内容】

1.阐述药毒的定义、范畴及特点。

2.病因病机:禀赋不耐,药毒内侵。药毒为热毒,或夹风,或与湿相合致病。

3.重点讲解药毒的基本特点尊麻疹样型、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型、固定红斑型、多形红斑样

型、湿疹皮炎样型、剥脱性皮炎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七种类型药毒的临床表现,包括皮损

形态、部位分布、自觉症状、全身症状、预后。

4.注意分别与尊麻疹、猩红热相鉴别。

5.强调内治及外治方法。内治:湿毒蕴肤证,治宜清热利湿、解毒止痒,方用革薜渗湿汤

加减;热毒入营证,方用清营汤加减;火毒炽盛证,治宜凉血泻火解毒,方用清瘟败毒饮;

气阴两虚证,治宜益气养阴清热,方用增液汤合益胃汤。外治:皮损以红斑、丘廖、水疱为

主用三黄洗剂;糜烂、流滋水用中药湿敷;湿敷间期用油调剂;结痂用膏剂或甘草油;脱屑

用霜剂、软膏保护皮肤。

第十二节瘾疹

【目的要求】

熟悉本病的定义、病因病机,掌握诊断和辨证论治,了解预防调护.

【教学内容】

1.讲解定义及特点。

2.病因病机:病因:禀赋不耐,人体对某些食物、花粉、气味、肠道寄生虫分泌毒素、寒

冷等因素过敏。病机:风热、风寒袭表,肠胃湿热郁于肌肤,或气血不足、卫外不固所致。

3.重点讲解风团发生在身体的部位、自觉症状、伴随症状。

4.注意本病应与丘疹性尊麻疹样型药毒相鉴别。

5.强调内治及外治方法。风寒束表证,治宜疏风散寒止痒,方用麻黄桂枝各半汤加减;风

热犯表证,治宜疏风清热止痒,方用消风散;胃肠湿热证,治宜疏风解表、通腑泄热,方用

防风通圣散加减;血虚风燥证,治宜养血祛风、润燥止痒,方用当归饮子加减。

6.重视预防调护。

第十三节猫眼疮

【目的要求】

了解猫眼疮的病因病机,掌握猫眼疮的诊断与辨证论治。

【教学内容】

1.阐述其定义、现代医学认识及特点。

2.病因病机:禀赋不耐,寒湿或风湿热邪蕴阻肌肤。感染、药物食物过敏为诱因。

3.重点讲解好发部位、特征性皮损、轻症与重症的临床表现、自觉症状、全身症状、病程

及预后。

4.注意与冻疮、疱疹样皮炎相鉴别。

5.强调内治及外治方法。风寒阻络证,治宜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方用当归四逆汤加减;

风热蕴肤证,治宜疏风清热、凉血解毒,方用消风散加减:湿热蕴结证,治宜清热利湿、解

毒止痒,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火毒炽盛证,治宜清热凉血、解毒利湿,方用清瘟败毒饮合

导赤散加减。外治法可选择应用中药熏洗、三黄洗剂或锡类散外吹患处。

第十四节葡萄疫

【目的要求】

了解葡萄疫的病因病机,掌握葡萄疫的诊断与辨证论治。

【教学内容】

L阐述其定义、现代医学认识及特点。

2.病因病机:禀赋不耐,邪伤脉络所致。

3.重点讲解好发部位、特征性皮损、单纯型、关节型、肾型、腹型的临床表现、全身症状

及预后。

4.注意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瘢、血友病、维生素C缺乏病相鉴别。

5.强调内治。早期以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为主,后期以补脾益肾为基本原则。热毒发斑证

治宜清热凉血,化瘀消斑,方用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加减;湿热伤络证治宜清热利湿,通络

消斑,方用犀角地黄汤加减;脾气亏虚证治宜健脾益气,养血止血,方用归脾汤加减;脾肾

两虚证治宜滋阴降火,温脾肾阳,方用大补阴丸或金匮肾气丸加减。

第十五节瓜藤缠

【目的要求】

了解瓜藤缠的病因病机。熟悉诊断与辨证论治。

【教学内容】

1.概述其定义及特点。

2.病因病机:湿热下注或寒湿蕴结,经络阻隔,气血瘀滞。

3.重点讲解好发部位、皮损特点、自觉症状、全身症状、病程预后。

4.强调辨证论治。湿热瘀阻证,治宜清热利湿、祛瘀通络,方用革薜渗湿汤合桃红四物汤;

寒湿入络证,治宜散寒祛湿、化瘀通络,方用阳和汤加减。

第十六节风瘙痒

【目的要求】

熟悉本病病因病机,掌握诊断和辨证论治。

【教学内容】

1.概述:定义、中西医病名介绍、特点。

2.病因病机:介绍各种诱发因素,病机为血热受风,湿热蕴肤,血虚肝旺,生风生燥。

3.诊断:阵发性瘙痒,无原发皮损,搔抓引起多种继发皮损。

4.辨证论治:风热血热证,治宜疏风清热、凉血止痒,方用消风散合四物汤加减;湿热内

蕴证,治宜清热利湿止痒,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血虚肝旺证,治宜养血平肝、法风止痒,

方用当归饮子加减。外用药的选择应用。

第十七节牛皮癣

【目的要求】

熟悉本病的定义和病因,掌握临床特点和辨证论治,了解预防调护。

【教学内容】

1.阐述其定义、中西医病名概念及特点.

2.病因病机:诱因:局部摩擦、精神因素;病机为风湿热邪郁阻肌肤,或血虚肝旺,生风

化燥。

3.重点讲解好发部位、皮损特点、局限型及泛发型、阵发性剧痒。

4.注意本病应与慢性湿疮相鉴别。

5.强调内治及外治方法。肝郁化火证,治宜清肝泻火,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风湿蕴肤证,

治宜祛风利湿、清热止痒,方用消风散加减;血虚风燥证,治宜养血润燥、熄风止痒,方用

当归饮子加减。外治可用洗剂或软膏加热烘疗法。6.预防调护以自学为主。

第十八节白尼

【目的要求】

熟悉本病的定义和病因病机,掌握诊断、鉴别诊断和辨证论治,了解目前中医药治疗进展。

【教学内容】

1.阐述其定义、中西医病名及特点。

2.病因病机:素体内热,感受外邪,入里化热,或情志失调,五志化火,导致血热毒盛,

生风化燥;病久瘀阻脉络,耗伤阴血。

3.重点讲解白泥的皮损特点,四型:寻常型、关节型、脓疱型、红皮病型,三期:进行期、

静止期、消退期。

4.注意本病应与慢性湿疮、风热疮、面游风等相鉴别。

5.强调内治及外治方法。血热内蕴证,治宜清热凉血、解毒消斑,方用犀角地黄汤加减;

血虚风燥证,治宜养血滋阴、润肤熄风,方用当归饮子加减;气血瘀滞证,治宜活血化瘀、

解毒通络,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湿毒蕴阻证,治宜清利湿热,解毒通络,方用革薜渗湿汤

加减;火毒炽盛证,治宜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方用清瘟败毒饮加减。外治用黄连膏黑豆馆

油软膏等。

6.介绍研究进展:临床、实验研究近况。

7.预防调护以自学为主。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诊断与鉴别诊断结合皮损幻灯片讲解。

第十九节风热疮

【目的要求】

了解本病病因病机,熟悉诊断和辨证论治。

【教学内容】

1.阐述其定义、现代医学的认识、特点。

2.病因病机:血热受风,伤阴化燥。

3.重点讲解好发部位、母斑与子斑特点、自觉症状、病程预后。

4.注意本病应与紫白癫风、圆癖、白应相鉴别。

5.强调内治及外治方法。内治法:风热蕴肤证,治宜疏风清热止痒,方用消风散加减风热血

燥证,治宜清热祛风、养血润燥,方用凉血消风散加减。外治用三黄洗剂、霜剂等

第二十节紫瘢风

【目的要求】

了解本病病因病机,掌握诊断和辨证论治。

【教学内容】

1.概述其定义及特点。

2.病因病机:总由内因、外因致病邪气相合,气血凝滞,蕴阻皮肤、黏膜而成。。

3.重点讲解皮损特点(Wickham纹)、发生部位(黏膜损害常见),临床分型。

4.强调内治及外治方法。初期以疏风除湿,清热止痒为主;后期以养血滋阴,活血化瘀为

主。

第二十一节白驳风

【目的要求】

了解本病病因病机,掌握诊断和辨证论治。

【教学内容】

1.概述其定义及特点。

2.病因病机:情志内伤,肝气郁结;或肝肾不足,精血亏虚;或外伤、疾病导致瘀血内阻,

肤失濡养。

3.重点讲解皮损特点、发生部位。

4.强调内治及外治方法。肝郁气滞证,治宜疏肝理气、活血祛风,方用逍遥散加减;肝肾

不足证,治宜滋补肝肾、养血怯风,方用六昧地黄丸加减;气血瘀滞证,治宜活血化瘀、通

经活络,方用通窍活血汤加减。外用补骨脂酊。

5.预防调护以自学为主。

第二十二节黄褐斑

【目的要求】

熟悉本病的病因病机,掌握诊断和辨证论治。

【教学内容】

1.概述其定义、西医疾病范围及特点。

2.病因病机:肝气郁结、脾虚湿困、肝肾不足。

3.重点讲解皮损特点、部位分布。

4.强调内治及外治方法。肝郁气滞证,治宜疏肝理气、活血消斑,方用逍遥散加减;肝肾

不足证,治宜补益肝肾、滋阴降火,方用六昧地黄丸加减。脾虚湿蕴证,治宜健脾益气、祛

湿消斑,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气滞血瘀证,则用桃红四物汤加减。外用玉容散。

第二十三节粉刺

【目的要求】

熟悉本病的病因,掌握诊断和辨证论治,了解预防调护。

【教学内容】

1.概述其定义及特点。

2.病因病机:肺经蕴热,或饮食不节,胃肠湿热上蒸,或冲任失调,气血瘀滞,严重者痰

热互结

3.重点讲解好发年龄、好发部位、皮损特点、类型。

4.注意本病应与酒髓鼻、职业性座疮等相鉴别。

5.强调内治及外治方法。肺经风热证,治宜疏风清肺,方用枇杷清肺饮加减;肠胃湿热证,

治宜清热除湿解毒,方用菌陈蒿汤加减;痰湿瘀滞证,治宜除湿化痰、活血散结,方用二陈

汤合桃红四物汤。外治用颠倒散洗剂或座疮洗剂等外搽。

6.预防调护以自学为主。

第二十四节面游风

【目的要求】

掌握面游风的诊断和辨证论治。

【教学内容】

1.介绍定义及特点。

2.病因病机:风热血燥、肌肤失养,或过食肥甘、辛辣酒类,脾胃运化失司,生湿生热,

蕴阻肌肤而成。

3.重点讲解临床表现及诊断:(1)干性者:基底微红的斑片,上有弥漫而均匀粉状脱屑,

头皮处可堆积很厚,梳发或搔抓时易脱屑,毛发干松,易落。(2)湿性者:红斑,糜烂、流

滋、结痂,油腻性脱屑,常有臭气,多发于眉,引及鼻唇沟、耳前后、颈后、背部、腋窝等

处。

4.注意本病应与慢性湿疮、白花、白秃疮相鉴别。

5.强调内治及外治方法。内治分风热血燥证,治宜怯风清热、养血润燥,方用消风散合当

归饮子加减;肠胃湿热证,治宜健脾除湿、清热止痒,方用参苓白术散合茵陈茜汤加减。外

治用白屑风酊、座疮洗剂等。

第二十五节酒髓鼻

【目的要求】

了解本病的病因病机,掌握诊断和辨证论治。

【教学内容】

1.概述其定义及特点。

2.病因病机:饮食不节、嗜酒、毛囊虫寄生为诱因,肺胃积热熏蒸,血瘀凝结而致。

3.重点讲解好发年龄及部位、皮损分布,三种类型。

4.注意本病应与粉刺、面游风相鉴别。

5.强调内治及外治方法。肺胃热盛证,治宜清泄肺胃积热,方用批把清肺饮;热毒蕴肤证,

治宜凉血清热解毒,方用凉血四物汤合黄连解毒汤;气滞血瘀证,治宜活血化瘀散结,方用

通窍活血汤。外治用颠倒散或一扫光。

第二十六节油风

【目的要求】

熟悉本病的概念和病因病机,掌握诊断和辨证论治。

【教学内容】

1.概述其定义(包括西医病名斑秃、全秃、普秃定义)、特点。

2.病因病机:血虚受风,或情志失调、外伤瘀血导致气滞血瘀,或肝肾不足,发失所养。

3.重点讲解脱发特点、病程及预后。

4.强调内治及外治方法。血热风燥证,治宜养血熄风、养阴护发,方用四物汤合六味地黄

汤加减;气滞血瘀证,治宜通窍活血,方用通窍活血汤加减;肝肾不足证,治宜滋补肝肾,

方用七宝美髯丹加减;气血两虚证,治宜益气补血,方用八珍汤加减。并可配合外用药或针

刺等疗法。

第二十七节红蝴蝶疮

【目的要求】

熟悉本病的概念、病因病机及实验室检查,掌握诊断和辨证论治,了解预防调护和中医药治

疗的研究进展。

【教学内容】

1.阐述其定义、现代医学认识、分型及特点。

2.病因病机:常见诱因:日晒、某些药物、感染、妊娠分娩、外伤、精神创伤。先天禀赋

不足,肝肾亏损、虚火内生,加之各种诱因致热毒炽盛,燔灼营血,可引起急性发作;中期

热邪伤阴或气阴两伤;后期阴损及阳,脏腑功能减退。

3.重点讲解临床表现及诊断。①盘状红蝴蝶疮:好发部位、皮损特点。②系统性红蝴蝶疮:

皮肤表现、全身症状、实验室检查。介绍诊断标准。

4.注意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肌炎相鉴别。

5.强调辨证论治方法。热毒炽盛证,治宜清热凉血、解毒化斑,方用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

毒汤加减;阴虚火旺证,治宜滋阴降火,方用六味地黄丸合大补阴丸、清骨散加减;脾肾阳

虚证,治宜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