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件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件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件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件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件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秦的统一秦朝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目

录01第一章

秦的统一01

春秋战国时期,长期的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影响各地域经济的发展,人民希望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人民普遍渴望安定统一。

01客观上:人民对统一的渴望梁惠王:“天下恶乎定?孟子:“定于一。”--《孟子·梁惠王章句》当时已出现“四海之内若一家”的状况。各国的变法虽有程度不同的差异,但总体目标是一致的,这种同一性为建立一个中央集权国家奠定了基础。况且分裂割据不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各国各阶层都渴望统一。——樊树志《国史概要》人心所向:人民对战争的厌烦,对统一的渴望。01地理位置优越

秦国突出的地势地形优势一是周围山围水绕,外敌难以入侵,位居高原,控扼黄河上游。二是拥有天府之国,物质基础雄厚。01励精图治,广纳贤才

李斯上《谏逐客书》,改变了羸政的主张,网罗了天下英才。其理由是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史记·李斯列传》

当他广泛地招揽人才择贤选能时,当他具有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的雄才大略后,机遇必然地降临到他的身上,让他担负起沉甸甸的历史使命。--厚夫《漫步秦直道》个人努力:历代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清明。01变法图强:商鞅变法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汉书·食货志》材料二: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史记·李斯列传》商鞅变法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国富民且强,诸侯宾服。因此,在商鞅变法之后,国家日益强盛,为之后秦的统一奠定基础。01军事上的统一

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逐个击破,完成统一。拓展疆域南征百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011、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2、各地域经济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3、秦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4、数代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5、商鞅变法,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6、正确的军事战略——远交近攻的战略和各个击破的策略.归纳:秦为什么能统一的原因01秦朝统一后面临的两大问题如何加强中央权力如何限制地方权力??01皇帝制度“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请结合三则史料归纳一下皇帝制的特点?我统一天下德盖三皇功过五帝专制主义: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专制主义是决策方式。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中央集权是管理形式。01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皇帝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治粟内史奉常太仆廷尉典客宗正少府郎中令卫尉三公九卿以皇权为中心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体现“家天下”的特点太尉掌军务,但为虚职丞相为百官之首,掌全国政务监察百官的职能中央官制祭祀宫廷警卫宫门警卫车马司法外交皇室内务农赋工商税务皇室财务01国家治理方式的选择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史记·秦始皇本纪》面对疆域辽阔的帝国,该如何去管理地方,秦王和群臣展开了场讨论:思考: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择,为什么皇帝嬴政会选择郡县制?分封制郡县制01比较项分封制郡县制不同点盛行时期商周等早期社会秦以后的各个时代实行条件与宗法制相联系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建立基础血缘按地域划分(地缘)传承制度王位世袭皇帝任免官吏权利拥有封地、爵位、土地管理权只有俸禄,无封地、无土地管理权与中央之间的关系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地方分权)郡县是地方的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中央集权)政治体制贵族政治官僚政治历史影响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相同点①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②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③都在维护国家的统一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01御史大夫太尉皇帝丞相诸卿郡县乡里亭基层具体事务郡守、郡尉、监御史县令\长地方官制监察军事

行政地方具体政务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不能世袭。施行俸禄制,没有封地。01

经济文化层面的统一

秦朝统一货币、车轨、文字及度量衡,修驰道、直道,颁行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整顿社会风俗等。01统一货币:解决了赋税征收和流通的困难,方便经济交流燕齐:刀币楚:蚁鼻钱赵魏韩:布币圆形方孔“半两”铜钱01统一文字:便利国家政令的发布和民间文化的交流小篆01统一度量衡:解决各地换算之间的困难,便利经济的发展。度:长短量:容积衡:轻重01军事层面的统一兼并六国,北击匈奴,南并越族地区制度层面的统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经济文化的统一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颁布秦律、修驰道、直道等小结:秦三个层面的统一01秦统一的意义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结束了割据混战的局面,结束了战乱;2.在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等领域,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巩固封建国家的统一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3.创立的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完善和加强。4.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01第二章

秦朝的暴政秦始皇开创了统一中国的万世伟业,但其去世不久,秦朝就迅速灭亡。统治者的暴政和人民隐忍的韧度,东方六国和秦国积累的仇恨,......当反抗力量汇聚成洪流,衰亡就会成为历史的必然。全国总人口约2000万,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四百万人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班固《汉书·食货志》01(1)经济上:赋役沉重(2)政治上:刑法严酷(3)文化上:焚书坑儒“赭(zhě)衣(囚服)塞路,囹圄(língyǔ)成市(监狱像市场),天下愁怨,溃而叛之。——班固《汉书·刑法志》1.大兴土木,滥用民力百姓负担沉重,社会阶级矛盾激化2.法家治国,严刑峻法严刑峻法,人人自危3.控制思想,控制文化焚书坑儒,控制文化秦的暴政01第三章

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01陈胜吴广起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世家》

陈胜自立为王,号为“张楚”。天下云集响应,迅速蔓延。但不久兵败。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01巨鹿之战

楚汉之战01

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史记.项羽本纪》

坑秦人,屠咸阳。

——《汉书.天文志》刘邦入咸阳,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得民心者得天下据分析统计,《孟子》一书中关于水利的谈话有11次,都涉及黄河洪水泛滥殃及邻国。从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解决的根本之道在于()A.各国减少战争,专力治黄B.各国加强协调,统一治黄C.统一中原,由中央治理D.各自为政,加强治理导游介绍古城西安民俗时说:古代本地男子都自称为朕,后来秦始皇下令不许民间男子用此称呼,只有他自己才可以自称为朕。这个称谓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A.专制皇权的不容逾越B.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D.皇帝安全是国家的政治大事C导游介绍古城西安民俗时说:古代本地男子都自称为朕,后来秦始皇下令不许民间男子用此称呼,只有他自己才可以自称为朕。这个称谓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A.专制皇权的不容逾越B.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D.皇帝安全是国家的政治大事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道:“制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材料中所包含的政治制度是()A.皇权专制与分封制B.世袭制与中央集权制C.皇帝制度与世袭制D.宗法制与郡县制A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道:“制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材料中所包含的政治制度是()A.皇权专制与分封制B.世袭制与中央集权制C.皇帝制度与世袭制D.宗法制与郡县制著名历史学家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C著名历史学家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