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_第1页
湖南省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_第2页
湖南省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_第3页
湖南省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_第4页
湖南省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上期七年级期中质量监测卷语文温馨提示:1、本试卷共6页,三道大题,满分120分,时量120分钟。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卷,请在答题卡的相应有效区域内作答。一、积累运用。(共22分,选择题一空2分)1.请给文段中加点的词注音,画横线词纠错。(2分)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伟大人物的无私奉献而光辉灿烂。邓稼先为国家奉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闻一多潜心研究学问,锲(1)而不舍,目不窥圆(2)他们的爱国情怀时时激荡着我们胸中那般(3)红的热血,唤起我们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现实的生活,因有众多平凡人物的熠熠闪光而温馨动人。命运不幸却仁厚善良的阿长,给童年鲁迅买来刻印粗绌(4)的《山海经》;孤苦伶仃的老王,在载客三轮都取谛的特殊年代倾力相助杨绛一家。他们告诉我们,普通人也一样可以活得精彩,活出境界。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厉害了,我的国》的上映让藏族扶贫女干部洛措成为妇孺皆知的人物。B.遇到疑难问题,小丽不耻下问,请教老师或者同学,直到懂了为止。C.几年没见,那个曾经调皮捣蛋的淘气包蜕变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帅小伙,再也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D.网络自媒体时代,每天的头条热搜等新闻事件深究下来总会扑朔迷离,这也在警示我们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要慎用网络,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为了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习惯,我班开展了《骆驼祥子》读书分享会活动。B.3月份,我们年级大约500人左右参加了“学雷锋”活动。C.在参观省党史陈列馆活动中,由于讲解员生动的讲解,让同学们感受到了革命烈士和先进党员的高尚情怀。D.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能否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感受到人生使命是那样庄重而迫切。B.因为鲁迅先生的胃不大好,每饭后必吃“脾自美”胃药丸一二粒。C.在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D.很多东西溢满了我的心:草木、鸟兽、云彩等……,成为内心的永恒。5.下面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世界多数的人认为它们“一无所有”,因为它们是“0”。②1984年奥运会,许海峰的枪声打破了中国在奥上沉寂多年的“0”记录。③从古至今,无论在自然科学上,还是在社会科学上,都曾经有过无数的“0”的空白。④中国的原子弹武器,又是一片“0”的荒原,邓稼先的一声口令,蘑菇云开起遮盖了这个“0”的荒原。⑤这其中,也有不少的清醒者,看到了“0”的真谛,用自己的智慧,填满了一个又一个的“0”,圈入了无数充实的色彩.A.③①⑤②④B.③⑤①④②C.①④③②⑤D.①④②③⑤6.班级举行“语文知识小讲堂”活动,以下四位同学从不同的角度为大家讲解语文知识,请选出错误的一项()(2分)A.小文分享的是与《资治通鉴》相关的知识。他详细地介绍了北宋司马光主持编撰这部编年体通史书的过程。B.小语讲解的是文言文中的“称谓”。他认为文言文中的称谓语有自称、对他人的爱称以及敬称。如“卿”就是古代君主对臣子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孤”则是王侯的自称。C.小附为同学们讲解的知识是“修辞”。他告诉大家“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运用了拟人,表达了作者对土地的眷念之情。D.小静选择的内容是“介词”。她认为介词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跟名词或代词结合在一起组成短语,表示对象、方向、地点、时间、比较等。如“把书送走”中的“把”是介词。7.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一分,一空中错字漏字少字,该空不能得分。)家是一首多味的诗。身在远方的人,乡情常常会在某一瞬间漫上心头。李白在深夜听着远处飘来的别离之曲,不禁吟叹“,”(《春夜洛城闻笛》);岑参远赴边塞,途中望乡,一句“,”(《逢入京使》),让人动容;木兰在凯旋后,一句“、”(《木兰诗》)表达了自己迫切归乡的愿望。8.综合性学习。(4分)小明同学根据“天下国家”综合性学习主题策划了以下活动,请你帮忙完成任务。(1)【任务一】策划主题活动(1分)请帮他补充一个活动形式。形式一:举行爱国诗词朗诵会形式二:举行爱国人物故事会形式三:(2)【任务二】分享人物故事(3分)请选择本学期已学课文中的一个人物,结合他(她)的经历,简单谈谈他(她)身上体现的爱国情怀。(20个字以上)二、阅读理解。(共48分)(一)现代文阅读Ⅰ(10分)滚烫的冰雕①在部队当兵的小儿子又快半年没有消息了。这天晚上,母亲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有一片白雪皑皑的山坡,她的小儿子和战友们在山坡上睡着了,怎么也喊不醒。山上山下一片冰雪的世界,而他们所躺的这一片山坡却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这个白雪皑皑的山坡在地图上被标定为1071.1高地,位于朝鲜半岛长津湖地区的最南端。②这一天正是农历大雪。受到重创的美陆战1师终于等到了南撤命令,1071.1高地成为陆战1师南撤的最后一道屏障。③志愿军只能向1071.1高地派出了一个营的阻击部队,而这个营留给教导员欧阳云逸的满打满算也只有百十号人。命令下来后,欧阳云逸立即带领队伍向目标高地穿插前进。④寒风吹拂着大地上的积雪,道路上雪深及膝、崎岖难行,走起来非常费劲。军、师首长的命令非常明确,尽全力以最快速度抢占目标高地,绝不放美国人逃过去。此时食物极度匮乏,饿了的时候,战士们就从怀里掏出几个土豆。这些土豆都是煮熟了的,可在眼下早已冻成了冰疙瘩。整整一个白天过去了,不多的食物也已全部吃光。暮霭渐起的时候,欧阳云逸带领部队占领了阵地。⑤刀削斧砍般的寒风刺穿了战士们单薄的衣裤,使他们饥寒交迫的身体变得麻木,变得僵硬。部队都蹲在堑壕里,没有一个人要去躲避冰雪寒风,他们都在等待着敌人的到来。⑥“都找……找吃的东……西,看看还……有没……有。”欧阳云逸僵硬的喊声在凄厉的风雪中回荡着,一瞬间就飘散而去,消失得无影无踪。战士们抓起身边的积雪往嘴里送,吞咽积雪能让他们饥饿的神经得到暂时的满足。⑦雪下得好像小了些,但是刺骨的寒风却更加猛烈。欧阳云逸害怕部队睡着了,他知道在这样严寒的夜晚,一旦睡着就再也起不来了。他喊叫着:“坚持……同志们,我们要像钢钉一样钉在这个阵地上”他声嘶力竭的声音响在每一个战士的耳边,伴随着一阵阵猛烈的寒风传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③一个战士挤在欧阳云逸的身旁,暗夜中他的脸上是一片神往的表情:“还是我们江南好,没有这么……冷。”他的目光极力望向前方的黑暗,透过寒风呼啸雪花飞舞的黑漆漆的夜幕,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江南,大片大片的油菜花黄得耀眼,沉甸甸的稻谷压弯了枝头,桂花的芬芳漫天弥漫着飘到了他们的身旁。他张大了鼻孔和嘴巴,贪婪地呼吸着……⑨没有枪声,没有喊声,也没有黄蜂般飞舞的手榴弹弹雨,这种安静过于反常,让美军将军史密斯有点莫名其妙。当史密斯的部队终于小心翼翼爬上了山头,他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⑩积雪覆盖的堑壕之中是一具具中国军人僵硬的身体,百十号人一个挨着一个趴在自己的战斗位置上,枪口全都指向下面的道路,那是陆战1师将要经过的地方。这些中国人的衣着都非常单薄,没有大衣,多数人还戴着单帽、穿着单鞋。冰雪在他们的脸上凝结成了寒霜,每个人的眉毛胡子上都挂着密集的细小的冰凌,微风拂过,铮铮有声。他们就那样趴卧着,每个人的武器都已冻结在自己的手中,而每个人脸上又是那样的神态端详。⑪史密斯也被这一幕景象震撼了。这就是一直与他们鏖战的中国军队?就是层层包围着他们、一波又一波不断向他们进攻的中国人?他们为什么如此顽强,为什么具备着如此非同寻常的意志力?他们的身体虽然被冻成了冰雕,可他们的战斗意志却像连续击发后的枪管,炽热、滚烫。9.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文章开头写母亲的梦境,营造了悲壮的氛围,表现了对儿子的思念。B.文章描绘了在寒风肆虐下1071.1高地积雪、冰冻、严寒、冷寂的景象,恶劣的自然环境渲染出严酷的战场氛围。C.第⑥段的省略号表现了饥寒交迫下主人公的身体状况和寒风肆虐的程度。D.史密斯将军的军礼,表现了他因自责而内心不能平静,更表达了他对志愿军的敬佩。10.志愿军战士在完成阻击任务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请简要概括。(4分)11.第⑩段对志愿军战士成为冰雕进行了刻画,其用意何在?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4分)(二)现代文阅读II(11分)夏日来袭,吃冷饮得讲究①天气逐渐炎热,酷暑难耐,许多人都会饮料、汽水、冰棒等整天不离口,酸酸甜甜、冰冰凉凉的口感似乎是可以瞬间赶走炎热,但过度贪凉却给健康埋下了隐患。贪食冷饮会偷走牙齿的健康--②过多食用冷饮会对牙齿健康构成威胁。冷饮对牙齿的威胁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物理性刺激,低于15℃的冷饮会导致牙髓痉挛;另一方面是化学性的酸刺激,冷饮多为酸性,牙釉质对酸的抵抗力弱,容易出现溶解脱钙现象。除此之外,冷饮中含有大量的糖,容易使口腔滋生细菌,所以经常及过度食用,还容易诱发龋齿。营养不良却能量过剩③科学研究发现,孩子的成长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做后盾,吃饭之前如果喝了含气体的饮料,会影响正餐的摄入量。长期这样下去,就容易造成营养不良,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而且大多数冷饮热量比较高,经常食用,营养上不来,热量却是严重超标,从外表看就是体形成球,营养反而亏空。易引发胃肠疾病④夏季儿童胃肠道疾病较其他季节高发,这与贪食冷饮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冷饮会刺激胃肠道,破坏胃肠道正常功能,从而引起痉挛或引发溃疡。⑤细数了贪食冷饮的危害,是不是夏天就需要忌食冷饮了呢?NO!毕竟炎炎夏日,如果没点冷饮来"灭灭火",好像也说不过去。我们只需要得到吃冷饮的技巧,还是可以既享受冰爽后的酸甜滋味又把健康隐寒降到最低的。选对时间⑥冷饮最好饭后一小时吃。冰凉的冷饮一下肚,最先受伤的是我们的消化系统,所以空腹吃冷饮,会对肠胃造成过大刺激。边吃饭边喝冰饮料也不好,这样短时间内冷热交替刺激,也很伤肠胃。所以如果吃冷饮,我们建议在吃饱饭后,至少隔一个小时之后再吃。当然最好是午饭后的一个小时,此时正好外界的气温也高,这个时候吃冷饮,能更好地消暑降温。晚饭后就不建议再吃了,因为冷饮热量高,而且此时气温也开始下降了,冷饮也该"下班"了。⑦另外,运动过后或满头大汗时不要吃冷饮。建议必须等身体不那么热、停止大量流汗时才吃,这主要是因为此时体内温度变化剧烈,猛吃冷饮会使出汗骤然停止,容易引发感冒等不适的症状。把控数量,更会挑选⑧作为家长,在吃冷饮之前和孩子讲清楚,要少吃或少喝。家长可以选择小包装的、含糖量低的冷饮给孩子,选择的时候一定要看清配料表,配料表里的成员越少越好(特别是各色的食品添加剂和反式脂肪酸)。同时还要计算好营养成分表里标注的热量、糖、脂肪等这些核心成员的量(中国的国标规定营养成分表一般是以100毫升(mL)或100克(g)为单位的,所以在给孩子挑选的时候要先烧脑算一算),当然要首选热量、糖分、脂肪含量低的。对于有自主选择能力的孩子来说,也要按照这个标准来要求自已。放慢吃喝的速度⑨要小口慢慢吃或是喝,切记不要因为贪图刺激大口大口地吃或是喝,因为速度过快会刺激交感神经,让血管快速收缩,诱发头痛等不适症状。⑩炎炎夏日,孩子们自然是少不了会有冷饮做伴,但是作为家长真的需要时刻谨记健康至上、不过分贪凉的原则,面对市面上色彩缤纷、各式冷饮的甜蜜诱惑,家长们还得见招拆招,智慧选择,科学控量,最关键是开动脑筋,亲手自制冷饮,收了娃娃们的胃。12.下列选项与文章内容相符的一项是()(2分)A.吃饭之前喝了含气体的饮料,不会影响正餐的摄入量。B.夏季儿童胃肠道疾病较其他季节高发,这与贪食冷饮有必然的关系。C.冷饮最好是午饭后的一个小时吃,此时正好外界的气温也高,这个时候吃冷饮,能更好地消暑降温。D.对于有自主选择能力的孩子来说,可以自主选择含热量高的冷饮。13.第二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14.阅读材料,结合文中知识,说说可能造成小沛肠胃不好、经常感冒的原因,同时给小沛的父母一些合理建议。(6分)小沛热爱篮球,常常放学后直接去操场,打一个小时的篮球才回家。每次打完篮球后,他都会去学校门口的小卖店买一支冰淇淋,大口大口地吃。最近,小沛时常肚子疼,吃东西没胃口,而且还头昏脑热,小沛的爸爸妈妈很着急。(三)古诗文阅读(共19分)书湖阴先生壁(其一)①(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②送青来。【注释】①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作者退居金陵(今江苏南京)时的邻居和经常往来的朋友。本题共两首,这里选录第一首。②排闼:推门闯入。闼:宫中小门。据《汉书·樊哙传》记载,汉高祖刘邦病卧禁中,下今不准群臣进见,但樊哙排阔直入,闯进刘邦卧室。15.下面对诗歌内容和写作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干净、清雅的特点,侧面烘托了主人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B.“花木”“成畦”不仅交代了花圃的整齐,也喑示花草树木成行成垄,突出花木品种和数量繁多,既整齐又不单调。C.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合,既奇崛又自然,既经锤炼又无斧凿之痕,韵味深长。D.诗歌景物描写极具层次,从院内写到了院外,多角度观察,由远及近,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16.“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二)【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乙】汤敦甫在京师,乘车过宣武门大街,有卖菜翁弛担坐,御者误触之,菜倾于地。翁捽①其御者,罟且殴,索偿菜值。公启帘问曰:“值几何?我偿汝。”翁言钱一贯,公揣囊中已空,命同来家中取钱。翁不肯曰:“偿则此地偿耳。”公为之窘。适南城兵马司指挥至,起居②已,曰:“此小人,由某携回重惩可也。”翁始惶恐,叩首乞哀。公谓指挥曰:“无庸,假贯钱足矣。”指挥如数与之。翁叩谢去。公仍停辔与指挥言良久意翁行已远,乃别指挥,叱驭去。【注解】:①抃(zuó):揪;②起居:问安。17.对文中加点字词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文中的“睨”字是“斜着眼睛看”的意思,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乙文中的“詈”字由字的构成可知与说话有关,依据前后语境,这里是“辱骂”的意思。B.甲文中“尔安敢轻吾射”的“尔”和乙文中“值几何?我偿汝”的“汝”都是第二人称,这两处都表现出说话者盛气凌人、居高临下的态度。C.甲文中“尝射于家圃”的“于”和乙文中“菜倾于地”的“于”都是介词,都是“在”的意思。D.成语“久假不归”中的“假”是“借”的意思,以此推断,乙文中“假贯钱足矣”的“假”也可以解释为“借”。18.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语段的断二处。(2分)公仍停辔与指挥言良久意翁行已远1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3分)有卖菜翁弛担坐,御者误触之,菜倾于地。20.请结合乙文内容说说汤敦甫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四)名著导读(共8分)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完成下面小题。对祥子这样的穷苦人来说,吃苦从来不可怕,可是再弄上一辆车不是随便一说就行的事:至少还得几年的工夫!过去的成功全算白饶,他得重打鼓另开张打头儿来!祥子落了泪!他不但恨那些兵,而且恨世上的一切了。凭什么把人欺侮到这个地步呢?凭什么?“凭什么?”他喊了出来。这一喊-虽然痛快了些------马上使他想起危险来。别的先不去管吧,逃命要紧。21.上面的选段出自现代作家的代表作《》。(1分)22.请从人物描写角度给画横线句子做批注。(3分)凭什么把人欺侮到这个地步呢?凭什么?“凭什么?”他喊了出来。23.从整本书看,祥子的形象前后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认为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三、写作。(50分)请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鲁迅先生回忆长妈妈的不雅的睡相、零碎的唠叨、繁琐的礼节,还回忆了长妈妈带来的有画儿的“三哼经”。24.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也有像长妈妈一样朴实而善良的人,他们温暖着你,感动着你,请你以“的二三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赞美他(她),感激他(她)。要求: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称呼,结尾一段要用抒情的表达方式,不少于600字。

2024年上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质量监测参考答案1. (1)qiè(2)目不窥园(3)yān(4)粗拙2.B.不耻下问:向比自己地位低、知识少的人请教,不觉得耻辱。不符合“请教老师”的语境,使用错误;A.妇孺皆知:妇女和小孩都知道,指某件事物众所周知,流传得很广。使用正确;C.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使用正确;D.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使用正确。3.D【解析】A搭配不当,应该是激发兴趣,培养习惯。B重复啰嗦,大约和左右要删掉一个。C缺少主语,在...由于 前,都没有主语。4.B【详解】A.书籍使用书名号,引号应该为书名号;C.本句为选择问句,应将问号改为逗号,句号改为问号;D.等号和省略号不能同时使用,删去其一;故选B。5.A【解析】首先从选项里判断总起句,很明显③句交待了一个背景,导入了一个话题。在③①和③⑤之间,③⑤更顺畅,现有多数人认为0是一无所有,然而,也有清醒者,符合行文的逻辑,故选③①⑤②④6.C不是拟人是排比。7.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8.(1)参考:举行爱国名言分享会举行爱国诗词书法展举行爱国歌曲演唱会(2)参考:花木兰在国家需要之际,父亲年老之时,毅然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邓稼先在戈壁滩隐姓埋名28年,带领团队研制出中国“两弹”/闻一多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讲,痛斥国民党特务枪杀李公朴的行径,突遭国民党特务暗杀。9.D根据文章结尾“史密斯也被这一幕景象震撼了。这就是一直与他们鏖战的中国军队?就是层层包围着他们、一波又一波不断向他们进攻的中国人?他们为什么如此顽强,为什么具备着如此非同寻常的意志力?他们的身体虽然被冻成了冰雕,可他们的战斗意志却像连续击发后的枪管,炽热、滚烫”可知,史密斯将军的军礼表现的是他内心的极度震惊,况且两方属于敌对状态,并没有自责;10.(1)阻击部队人数少;(2)道路崎岖难行;(3)时间紧,任务重;(4)食物极度匮乏;(5)环境严寒,战士们衣裤单薄。(答出任意四点,意思对即可。)11.①对志愿军战士成为冰雕,至死保持战斗姿态的景象刻画,高度赞扬了志愿军战士为了战斗胜利的坚毅隐忍与牺牲精神。②推动情节发展,战士们的冰雕形象令敌人十分震惊,难以想象,让敌人忍不住脱帽致敬,赢得了对手的尊重,揭示志愿军是不可战胜的军队。③对战士们在雪地一动不动地潜伏,冻成冰雕的群像的静态描绘,与战争的激烈形成对比,让观众有了热火战场之外的震撼,从而表达出对志愿军大无畏牺牲精神的景仰之情。(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符合文章内容亦可酌情给分)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本文主要讲述了志愿军为了守卫1071.1高地,在极度严寒的环境下坚守阵地,赞扬了他们不畏牺牲的伟大精神。根据第⑩段“积雪覆盖的堑壕之中是一具具中国军人僵硬的身体,百十号人一个挨着一个趴在自己的战斗位置上,枪口全都指向下面的道路,那是陆战1师将要经过的地方”可知,作者对志愿军战士成为冰雕,至死保持战斗姿态的景象刻画,高度赞扬了志愿军战士为了战斗胜利的坚毅隐忍与牺牲精神;根据⑪段“史密斯也被这一幕景象震撼了。这就是一直与他们鏖战的中国军队?就是层层包围着他们、一波又一波不断向他们进攻的中国人?他们为什么如此顽强,为什么具备着如此非同寻常的意志力?”可知,描写志愿军冰雕推动情节发展,战士们的冰雕形象令敌人十分震惊,难以想象,让敌人忍不住脱帽致敬,赢得了对手的尊重,揭示志愿军是不可战胜的军队;根据第⑩段“这些中国人的衣着都非常单薄,没有大衣,多数人还戴着单帽、穿着单鞋。冰雪在他们的脸上凝结成了寒霜,每个人的眉毛胡子上都挂着密集的细小的冰凌,微风拂过,铮铮有声。他们就那样趴卧着,每个人的武器都已冻结在自己的手中,而每个人脸上又是那样的神态端详”可知对战士们在雪地一动不动地潜伏,冻成冰雕的群像的静态描绘,与战争的激烈形成对比,让观众有了热火战场之外的震撼,从而表达出对志愿军大无畏牺牲精神的景仰。12. C【解析】A.理解错误,第三段“吃饭之前如果喝了含气体的饮料,会影响正餐的摄入量。”B.过于绝对,第四段“夏季儿童胃肠道疾病较其他季节高发,这与贪食冷饮有一定的关系。”D.理解错误,对于有自主选择能力的孩子来说,也要按照这个标准来要求自己。13. 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地说明了冷饮对牙齿的威胁主要有物理性刺激和化学性刺激两个方面,并分别指出了两种刺激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增强了说服力。14.原因:①运动过后或满头大汗时猛吃冷饮会使出汗骤然停止,容易引发感冒等不适的症状。②贪图刺激大口大口地吃或是喝,因为速度过快会刺激交感神经,让血管快速收缩,诱发头痛等不适症状。③冷饮最好饭后一小时吃。冰凉的冷饮一下肚,最先受伤的是我们的消化系统,所以空腹吃冷饮,会对肠胃造成过大刺激。(答对任意两点给4分)建议:①在吃冷饮之前和孩子讲清楚,要少吃或少喝。家长可以选择小包装的、含糖量低的冷饮给孩子。②开动脑筋,亲手自制冷饮。(每点1分)15.D(从“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到“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可知,诗人的视线是从院内花木移向院外的山水,诗歌是由近到远的描写顺序,不是“由远及近”。故选D。)16.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点明具体内容1分)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效果1分)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情感1分)17.B【解析】其实读懂乙文的大意,应该是比较简单的。做对这道题,关键就是理解语境下,主人公不同的语气。很明显甲文卖陈尧咨是带点傲气的,而乙文中,汤敦甫明显不是以上欺下的态度。如果是,他就不会这么说话。18.公仍停辔/与指挥言良久/意翁行已远【解析】其实断句,就是找出分句,一个句子的结构基本是主谓结构,即谁干了什么,谁怎么样。19.有个卖菜的老翁放下担子坐在路旁,驾马的人不小心碰上了,把菜都打翻在地上。20.从汤敦甫在整个事情中,对卖菜翁没有一丝责怪,没有一点盛气凌人,体现了其为官爱民的品质。从御者误触之,菜倾于地,汤敦民没有一点逃避,全款赔偿,体现其为人厚道,宽容仁爱的品质。21.①.老舍②.骆驼祥子22.批注示例: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写出了祥子丢车后的委屈、心酸、愤怒之情,也表现了新旧军阀的战争对人民的伤害。23.变化:从一个老实、健壮、坚忍、自尊要强的“骆驼”,变成了一个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原因:祥子的悲剧,是他个性弱点造成的,更是他所处社会压迫的结果。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性格变化原因的认识和理解。变化:祥子来自农村,是个破产的青年农民,勤劳、纯朴、善良,保留着农村哺育他、教养他的一切,却再也不愿意回农村去了。从农村来到城市的祥子,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是祥子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凭着勤劳和坚忍,他用三年的时间省吃俭用,终于实现了理想,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他用三年的血汗钱换来的车却被军阀的乱兵抢走,从军阀逃回来后,他还没攒足买车的钱,钱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接着,车厂厂主的女儿虎妞对他的“爱情”又给他的身心带来磨难。而祥子用虎妞的积蓄买的一辆车,在虎妞难产而死后,又不得不卖掉以料理虎妞的丧事。在经过多次挫折后,并随着祥子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终于吹灭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他对生活失去了希望,彻底地堕落了。祥子变成了一个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原因:祥子是社会中的人,而且所面对的那个“强大的、罪恶的、病态的社会”,正是这样的社会才是造成他人生悲剧的主要原因。祥子自身性格的双重性、堕落性、劣根性是一个无法回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