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节选)》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百年孤独(节选)》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百年孤独(节选)》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百年孤独(节选)》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百年孤独(节选)》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失眠症的象征:马孔多受文明洪流的冲击——《百年孤独》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情节,梳理节选内容。2.体会“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3.思考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不同。教学重点:了解小说情节,梳理节选内容教学难点:思考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不同教学过程:一、自主预学(一)【导入设计一】生命中曾经有过的一切绚烂,原来究竟都需求用寂寞来归还加。——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是一部充满奇思妙想的小说,有着奇特的人物和离奇的故事,语言也摇曳多姿——时而简洁紧凑,时而铺张奇丽,既有庄严的叙述,也有轻松的幽默,取得了非常高的艺术成就。小说讲述了一座虚构的城镇“马孔多”里一个家族的百年历史,借此展现了拉丁美洲人民几个世纪的生活和奋斗历程。“他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天地,即围绕着那个由他虚构出来的马孔多小镇的世界。自20世纪50年代末,他的小说就把我们引入了这个奇特的地方。那里汇聚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作者的想象力在驰骋翱翔:荒诞不经的传说、具体的村镇生活、比拟与影射、细腻的景物描写,都以新闻报道般的准确性再现出来。”——1982年10月21日,瑞典皇家学院宣布《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理由【导入设计二】1966年,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一出版,首印的8000册仅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一地半月内便抢购一空。随后一版再版,拉美凡能看书的人差不多都读过这部小说。小说很快被译成30多种文字,席卷欧美,轰动世界。(二)任务驱动1.作者介绍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2014),哥伦比亚作家,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人物。马尔克斯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36年随父母迁居苏克雷。1947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1948年因内战辍学,进入报界。五十年代开始出版文学作品。六十年代初移居墨西哥。主要作品:1955《枯枝败叶》,1958《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1962《恶时辰》,1966《百年孤独》,1985《霍乱时期的爱情》,2004《苦妓回忆录》。2.写作背景从1830年至19世纪末的70年间,哥伦比亚爆发过几十次内战,使数十万人丧生。长期以来,拉丁美洲这一地区的国家和民族,经历了外来文化的洗礼、西班牙等欧洲殖民者的入侵,在争取独立的斗争中付出了血的代价。摆脱殖民统治后,这一地区的人民又生活在军事独裁者的暴虐统治中。马尔克斯在小说中描写了一个象征着他故乡阿拉卡塔卡的小镇马孔多的时代变迁,以虚构的世界隐喻现实,不仅探讨了哥伦比亚的孤独闭塞,同时指出这是拉丁美洲的民族通病。3.作品地位长篇小说《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1982年,瑞典文学院认为,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天地,即围绕着马孔多的世界”“汇聚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因而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他(马尔克斯)是“继塞万提斯之后最伟大的语言大师”。《纽约时报》评价说:《百年孤独》是“继《创世纪》之后,首部值得全人类阅读的文学巨著。”4.层次结构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段):马孔多小镇的变化。第二部分(第3-7段):丽贝卡患吃土症。第三部分(第3-14段)失眠症的蔓延与影响。(三)通读全文,梳理基础知识1.明确字音。作坊(zuōfang)广袤(mào)逾越(yú)呱呱坠地(gū)怪癖(pǐ)跋涉(báshè)打量(liang)发髻(jì)狡黠(jiǎoxiá)污秽(huì)滑稽(jī)玷污(diànwū)杜撰(zhuàn)吮咂(shǔnzā)小铁砧(zhēn)2.解释词语。井然有序:指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蔚为壮观:形容事物美好繁多,形成盛大壮观的景象。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岁月蹉跎: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背井离乡:离开家乡到外地。目瞪口呆:形容因吃惊或害怕或激动而发愣、发傻的样子。辗转反侧:形容心里有所思念或心事重重。二、点津导学任务一:阅读课文,梳理节选部分的内容,本课节选的这一部分写的是马孔多历史的一个转折点——这个偏远、闭塞而又宁静的小村庄,随着商道的开通,开始卷入外部世界的纷纷扰扰。作者通过“失眠症”造成“失忆”这一如真似幻的情节,表现了马孔多在文明洪流面前受到的巨大冲击。任务二:分析象征意义,理解“孤独”意蕴【提问】马孔多居民所患的失眠症有何特点?作者写这一情节有何象征意义?【明确】马孔多的居民在失眠症蔓延之后,又患上了健忘症,而且以一种不可挽回的状态蔓延下去。失眠症最可怕之处不在于不能入睡,而是失忆。患者会慢慢习惯失眠的状态,然后开始淡忘童年的记忆,接着是事物的名称,最后名字,以至失去自我,沦为没有记忆的白痴。这个情节的象征意义是耐人寻味的,这个经历了许多沧桑变化的马孔多小镇,正是拉丁美洲大陆的象征。作者在这里通过对马孔多居民患失眠症的描写,暗指拉丁美洲人民由于无法摆脱愚昧落后、孤独封闭和与世隔绝的生活,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正在逐渐麻木地遗忘自己的历史和文化,遗忘想要摆脱命运控制的初衷。【提问】本文是《百年孤独》的节选部分,你认为文中所写的“孤独”体现在哪些方面?【明确】1.马孔多是“孤独”的。它位置偏僻,难与外界沟通。这个充满魔幻的村子置身于现代科技文明之外。2.马孔多的居民是“孤独”的。他们有挥之不去的自闭意识,他们只因何塞·阿尔卡蒂奥没有一道归来,就排挤以梅尔基亚德斯为代表的吉卜赛人,而这些吉卜赛人曾以悠远的智慧和神奇的发明对村子的发展壮大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马孔多的居民对失眠症缺少正确的认识,更没有意识到它的危害,把紧急情况视为常态而不去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3.布恩迪亚家族是“孤独”的。如布恩迪亚家族里一代又一代的人都反复使用那几个相同的名字:第一代的族长是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而其长子是何塞·阿尔卡蒂奥,何塞·阿尔卡蒂奥的儿子叫阿尔卡蒂奥。其家庭成员缺少沟通,如奥雷里亚诺沉默寡言,孤独入骨,全神贯注于金银艺实验,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补充】1.胸怀梦想的孤独2.紧握名利的孤独3.拥抱金钱的孤独4.沉迷爱情的孤独任务三:了解魔幻现实主义手法与特点1982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加西亚·马尔克斯,理由是:“他的和篇和短篇小说把幻想和现实融为一体,勾画出一个丰富多彩的想象中的世界,反映了拉丁美洲大陆的生活和斗争。【提问】结合《百年孤独》,分析一下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有什么特点呢?【明确】1.怪诞:把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现象,通过想象手法,写进小说情节中,产生荒诞之感。第一代何塞·阿卡尔蒂奥·布恩迪亚在决斗中杀死了嘲笑自己的普鲁奥西登,结果死去的普鲁奥西登经常来找何塞,这使何塞烦不胜烦,只好举家迁徙。死而复生的这种怪诞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但作者马尔克斯却通过想象,写进了小说,你可以理解为是何塞杀人之后的恐慌或幻想。第二代中,长子何塞·阿卡尔蒂奥死后,血竟然能流过几公里,从郊外流到小镇,一直流回到他妈妈跟前。次子奥雷里亚诺在娘胎里会流泪,从小又有预知未来的能力等。布恩迪亚的小女儿阿玛兰妲能预知自己的死期,在死之前一遍又一遍地缝制自己的裹尸布。第四代中的美女蕾梅黛丝竟然乘着晾晒的床单升天了,这情景和阿拉伯神话中的飞毯何其相似。还有一个最大的怪诞之处就是布恩迪亚家族的预言:第一个人被绑在树上,最后一个人被蚂蚁吃掉。这个预言竟然神奇地应验了,第一代何塞临死前被绑在栗子树上,最后的第七代一生下来就被蚂蚁吃了。这些怪诞现象都与印第安传说中的巫术、通灵术分不开。2.象征:象征主义在《百年孤独》中也作为魔幻的一部分而出现。拉美地区的传统因为西班牙的殖民统治而毁灭,而布恩迪亚家族的毁灭则是因为费尔南多这个被西方宗教浸透的人物。小说没有直接批判西班牙殖民者对印第安文化的毁灭,而是用一个被西班牙宗教思想浸透的人物来象征,使小说在魔幻的色彩上增加了现实批判的成分。3.体现浓厚的本土色彩。所谓本土色彩,是指拉丁美洲土著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印第安人的神话传说、神灵崇拜以及他们对生与死、梦幻与现实等问题的看法,都是《百年孤独》“魔幻”的源泉。【小结】读懂《百年孤独》,才算读懂了人生。佛家云:“痛苦就像人的影子,如影随形。”同样,人类的孤独,多少世代、多少人试图摆脱,都无计可施。因为,最终的真相是:无论拥有什么,你都会孤独。他们的故事,读来那样荒诞、离奇,似乎太不真实。但作者马尔克斯本人却一再强调,他的创作是现实主义的。因为事实就是如此,这就是人性的真实。三、合作共学任务活动一把握情节,分析作用思考1:文章开篇就说“马孔多变了样”,马孔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作用?明确与外界的联系、交流让马孔多由原来的偏僻、冷落变得繁华、热闹起来。如:小镇有了手工作坊和店铺,还开通了一条永久商道;居民用金刚鹦鹉与阿拉伯人进行商品交换,对再次到来的吉卜赛人表示欢迎;小镇吸引来了落户的新居民;外来文明、新鲜事物中也出现了丑恶的东西,如吉卜赛人把原来的流动游艺会变成了大型赌场。作用:马孔多的变化在于开通了与外界联系的商道,这使得外面的人能进来。这为后文丽贝卡的到来提供了条件。思考2:马孔多的变化给布恩迪亚一家带来了什么影响?明确布恩迪亚暂时从幻想中解脱出来,忙于整治市镇,营造出一种井然有序的实干氛围;乌尔苏拉忙于大有前途的糖果小动物生意,一心扩展家业;奥雷里亚诺全天待在被遗弃的实验室里,完全凭自己的探索掌握了金银器工艺;阿尔卡蒂奥和阿玛兰妲跟在印第安女人后面,顽固地不肯说卡斯蒂利亚语,而只说瓜希拉土语。思考3:吉卜赛人在作品中的用意是什么?明确吉卜赛人在小说中是作为外来科学与文明(尽管这种科学与文明还带有巫术的色彩)的使者而出现的。他们每一次带来的新鲜玩艺儿,如磁铁、望远镜、地图、航海仪器以及炼金实验室等,都深深地吸引着还处于原始、停滞的自然形态中的马孔多人,尤其令富于幻想和进取心的布恩迪亚着迷。布恩迪亚痴迷的不仅是这些物件,更是这些物件所代表的科学与文明。正是受了这些物件的影响,他才要率领马孔多的人们开辟一条通向外界文明的道路。思考4:文中乌尔苏拉一家为治好丽贝卡吃土的怪癖作出了很多努力,你认为最后丽贝卡的怪癖治好了吗?明确观点一:治好了。乌尔苏拉在小锅里放入橘汁,兑上大黄让丽贝卡喝下,后来又用皮带抽打,最终丽贝卡显出康复的迹象,跟家人一起游戏,手头活计也干得出色,还能哼唱歌曲,这些都表明丽贝卡的怪癖治好了。观点二:没有治好。丽贝卡吃土的怪癖实际是她内心孤独的反映,尽管在乌尔苏拉的努力下,她有了改变,但后来的失眠症再次证明,丽贝卡的内心依然是孤独的,尽管没有了吃土的怪癖,但又患上了失眠症。任务活动二分析手法,概括形象思考1:分析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魔幻现实主义手法。明确如写外部文明对马孔多的侵入,是现实的,但又是魔幻化的,如奥雷里亚诺沉溺于金银艺实验,他能发表预言,又如丽贝卡的怪癖及失眠症和失忆症的蔓延等。既有现实的影子,也有魔幻虚构的成分。这些奇幻的因素与真实的描写交融在一起,使作品呈现出一个似真似幻、亦真亦幻的魔幻世界,营造了许多神秘气氛,增添了拉丁美洲独特的地域色彩。思考2:小说有什么象征意义?明确布恩迪亚家族象征着整个拉丁美洲,这个家族的兴衰象征着拉丁美洲的兴衰。阿拉伯人沿商道进入马孔多,意味着文明对此地的冲击。失忆症象征着人们对历史的遗忘,贴在物品上的标签则象征着自欺欺人的历史教育。马孔多居民遗忘了事物,遗忘了生活,也遗忘了历史,变得麻木不仁。思考3:从文中看,布恩迪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明确布恩迪亚是一个富有创造力、进取心和冒险钻研精神的人。年轻时,他带领村民寻找新的家园,又以非凡的智慧和开拓的勇气,创建、管理马孔多,深受村民的尊重。但布恩迪亚是一个现实派和浪漫派的结合体。在他身上,既有创造性的、切实际的一面,像所有实干家一样勤劳、智慧;也有耽于幻想、不切实际的一面,有许多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和不顾一切的执拗。思考4:乌尔苏拉在家族中是什么样的角色?明确她是布恩迪亚家族的核心人物,也是整本书的核心灵魂。不管她的丈夫和儿子作出怎样的事,她都能保持清醒并维持这个家。她深爱着每个孩子,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母亲,给丽贝卡治疗怪癖,熬各种草药给大家治疗失眠症,都展现出她的无所不能。她是坚强的,勤劳的,她在丈夫沉迷于各种发明当中时撑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靠着卖糖果小动物的生意,她使整个家的生活逐渐明朗起来。她是一个勤俭能干、善良宽厚的拉丁美洲劳动妇女形象。她是马孔多的创建者之一,也是马孔多理性秩序的中流砥柱和维护者。乌尔苏拉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女性。思考5:丽贝卡是一个怎样的人?如何理解丽贝卡吃土的情节?明确①丽贝卡是一个不期而至的小女孩。她带着父母的骨殖来到布恩迪亚家里,孤僻、美丽的外表下包裹着充满欲望的内心。她带来过差点让整个村子覆灭的失眠症,她在内心充满渴望与孤独时疯狂地吃着土。她像乌尔苏拉一样倔强、坚强,能够把苦难化作生存下去的勇气。②“土”就是丽贝卡孤独的代表,对吃土有所执念的丽贝卡,并不喜欢混着蚯蚓的湿土味道,但却戒不掉这种味道。当她内心感到孤独时,苦涩的土的味道是唯一能够排解她痛苦的良方。任务活动三分析特色,学以致用思考1:本文的叙事有什么特色?明确叙事时间上将过去、现在、未来交织在一起,叙事者从在叙事时间上带有模糊性的“现在”出发,陈述“将来”可能会发生的事,而这发生的事又指向遥远的“过去”,这个循环往复的时间结构使人物的命运与时间交织在一起,人物不管采取怎样的行动反抗命运,在时间的流动下,该来的终将来临,命运轮回无法摆脱。这就使小说从开头就蒙上了无可逃脱的宿命色彩。思考2:本文有哪些艺术特色?明确①象征手法的巧妙运用。本文中,作者对健忘症的描写具有象征意义,实质上包含了他对哥伦比亚以及拉丁美洲历史的反思和清醒的批评精神,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问题的看法。②运用大量魔幻手法。本文运用了“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本文节选部分多处运用了魔幻手法。如:奥雷里亚诺的预言。奥雷里亚诺说:“有人要来了”“我不知道是谁”“但不管是谁,人已经在路上了”。果然,到了星期天,丽贝卡来了。再如:丽贝卡吃土。丽贝卡来到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家数天,什么也不肯吃,竟然没有被饿死,后来印第安人发现她只喜欢吃院子里的湿土和用指甲刮下的石灰墙皮。③侧重在塑造人物,描写人物心灵,刻画人物群体中的不同个性以及他们的总体特征--孤独。作家以简练的笔法,直接刻画人物的多种意识层面和心理活动,甚至有意忽视外形的描写,舍弃那些对表现人物心理无关的细节。因此,那些人物,就其外形和经历来讲,往往是模糊不清的,而就其心理和性格特征来讲,却是极其鲜明而突出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百年孤独》是一部描写拉丁美洲人的心灵历史的小说。想象手法的剖析与运用作用①想象为情感提供了载体和展现形式②想象使作家处于物我同化的境界③想象可以把抽象的哲理或感情变成具体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④想象对审美对象的生命化方法①想象要大胆:“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②想象要合理:想象与事物的特点密切相关。③想象要美:给人以“美”的体验。④想象要具体:具体描摹⑤想象要有趣:引人入胜。四、拓展迁移品读内涵,把握主题思考1:得了失眠症的人们做出了哪些努力?有什么寓意呢?明确①当乌尔苏拉发现了丽贝卡的失眠症后,她把丽贝卡和其他孩子隔离开来,防止传染;②乌尔苏拉熬制了乌头汤让得了失眠症的人们服下,试图治疗失眠症;③马孔多的人们把小铃铛送给镇外的来客使用,让这些健康人在镇上逗留期间禁止一切饮食,这项举措卓有成效;④人们在物品上贴标签,努力挣脱这种健忘命运。思考2:面对失眠症,马孔多的人心态是如何变化的?明确毫不在意→兴高采烈→警觉紧张→习以为常思考3:课文最后对马孔多人患失眠症的描写,有何寓意?明确布恩迪亚一家患上了失眠症,并且这种失眠症传遍了全镇。显然,这段描述不是小说中的随意插曲,其间,包含着作者深刻的寓意,作者是要借助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告诫世人不要忘记民族的历史,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摆脱孤独必须靠自救。要摆脱民族落后状况,只有靠自救,靠本民族主动地吸收外来的文明,而不能大开国门以外族文明的入侵来达到改良的目的。所以,如何抵制外来“文明”的入侵,如何在正确吸收外来文明成果时而不丧失自我,靠自己的力量繁荣本民族的经济,摆脱孤独走向文明,是《百年孤独》给我们的又一启示。思考4:乌尔苏拉“认定儿女们的怪癖与猪尾巴同样可怕”,结合你对全书有关章节的了解,谈一谈“猪尾巴”的来历及其象征意义。明确①乌尔苏拉的一位姑妈嫁给了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的一位叔父,生出的儿子就长有一条猪尾巴。布恩迪亚家的第六代是梅梅送回的私生子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他不知不觉地爱上了姨母阿玛兰妲·乌尔苏拉,后来阿玛兰妲·乌尔苏拉生下了一个男孩:“他是百年里诞生的布恩迪亚当中唯一由于爱情而受胎的婴儿。”然而,他身上竟长着一条猪尾巴。小说中交代,这是布恩迪亚家族因近亲结婚而带来的遗传病,产下的婴儿可能会长猪尾巴。②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带尾巴的小孩总让我们想到返祖。返祖意味着倒退、落后、原始状态。马孔多人显然处于原始的生活状态,他们缺少必要的社会规范或者说他们还处于愚昧的生活状态中,又或者说他们不懂得什么是科学和发展的规律,不懂得什么是文明,不懂得社会的发展必须杜绝乱伦情结、近亲结婚。“猪尾巴”的描写反映了拉美人生活中愚昧的一面。这象征着拉丁美洲真实的一面。这样自恋、自我满足的民族,如此“混乱”的拉丁美洲,正是从“猪尾巴”这一形象中折射出来的,也就是从布恩迪亚家族怪胎中折射出来的——畸形的新老殖民主义者蹂躏下的拉丁美洲。从第一代猪尾儿的出现,他们意识到了恐慌,但他们没有总结原因,没有改进,没有进步,历史依然继续上演,直到布恩迪亚家族最后一代猪尾儿的出现,这如同是一个圆圈,又回到了第一代的状态,历史似乎是打了一个转,又回到原地,历史是没有进步的,是停滞不前的,人民依然如故。思考5:本文是《百年孤独》的节选部分,你认为文中所写的"孤独"体现在哪些方面?明确①马孔多是“孤独”的。它位置偏僻,难与外界沟通。这个充满魔幻的村子置身于现代科技文明之外,偶尔外面透进来的一道光,最终也被卷入小镇一代代注定破败的循环之中。②马孔多的居民是"孤独"的。他们有挥之不去的自闭意识,他们只因何塞•阿尔卡蒂奥没有一道归来,就排挤以梅尔基亚德斯为代表的吉普赛人,而这些吉普赛人曾以悠远的智慧和神奇的发明对村子的发展壮大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马孔多的居民对失眠症缺少正确的认识,更没有意识到它的危害,把紧急情况视为常态而不去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③布恩迪亚家族是“孤独”的。如布恩迪亚家族里一代又一代的人都反复使用那几个相同的名字:第一代的族长是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而其长子是何塞•阿尔卡蒂奥,何塞•阿尔卡蒂奥的儿子叫阿尔卡蒂奥。其家庭人员缺少沟通,没有感情,不通人道。思考6:小说标题《百年孤独》有何深刻含义?明确①“百年”指拉丁美洲人民被压迫、被剥削的苦难岁月是漫长的;“孤独”“指拉丁美洲长期愚昧、落后、保守、僵化。作者以“百年孤独”为题,意在引起读者思考造成马孔多——实际上是拉丁美洲的缩影——百年孤独的原因,以及打破这种状态的根本途径。②造成“孤独”的原因:哥伦比亚国内外反动独裁政权;外国侵略者的政治压迫与经济掠夺;拉丁美洲精神文化上的陋绝封闭固执和美洲人孤独阴暗的心理。③通过马孔多的变迁和布恩蒂亚家庭的经历,揭露和批判了哥伦比亚国内外反动独裁政权的残暴和美国侵略者对拉美民族的政治压迫与经济掠夺,号召拉美人民团结起来反对专制独裁,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愚昧、落后、野蛮,预示了拉美人民将告别愚昧、孤独,走向觉醒与文明。五、总结悟学艺术手法(1)想象与虚构的运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往往生死不辨,人鬼不分,幻觉与真实相混,神话和现实并存。在节选部分中,对吃土症的描写,就有荒诞的色彩。(2)象征的运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原则是讲的故事可能是荒诞的,但要反映和揭露的现实是真实的。如蒲松龄的《罗刹海市》,罗刹国是一个虚拟的国度。在这个国度里美丑颠倒,越丑越担任高官要职,掌管朝政;越是美,越被看成妖怪。这是作者对以丑为美的社会现实的揭露与讽刺。在节选部分中,失眠症象征着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马孔多的人们正在遗忘自己的历史和文化。(3)意识流手法:叙事中大量的人物内心独白和梦幻与现实的时空交错,而不是按传统小说有一定的情节发展来叙事。【资料链接】1.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2014),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主要生平经历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36年随父母迁居苏克雷。1947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1948年因内战辍学,进入报界,从事新闻工作。五十年代开始出版文学作品。六十年代初移居墨西哥。1967年马尔克斯耗时18年写成的代表作《百年孤独》在阿根廷出版,引起了整个西班牙语文学界的注意,奠定了他在当代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1982年马尔克斯由于在小说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把幻想与现实融为一体,勾画出一个丰富多彩的梦幻般的世界,反映了拉丁美洲大陆的生活和斗争”,荣获诺贝尔文学奖。2014年马尔克斯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因病去世,享年87岁。2.了解《百年孤独》类型长篇小说,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制”。特点风格独特,既气势恢宏又奇幻诡丽。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简介很久以前,布恩迪亚为了逃避被他杀死的邻居的冤魂的纠缠,带上他的妻子乌尔苏拉,和朋友们一同来到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创建了马孔多小镇。整部小说以虚构的马孔多小镇为叙述背景,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命运,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评价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他(马尔克斯)是“继塞万提斯之后最伟大的语言大师”。《纽约时报》:《百年孤独》是“继《创世记》之后,首部值得全人类阅读的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