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1页
第24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2页
第24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3页
第24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4页
第24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知识框架第24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学习目标

1.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2.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活动方案一、

人类文明的产生前提条件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重要标志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特点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③________特征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阶级的产生、国家形成和文字的出现多元二、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流域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地区④________北非南亚⑤________代表文明苏美尔文明古巴比伦文明⑥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古希腊文明自然状况两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但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埃及处于干旱地区,但⑨________定期泛滥,为农业和交通提供便利印度河流域平原广阔,恒河流域雨水丰沛、植被茂盛多山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不利于地区性大国的兴起西亚欧洲古埃及文明古印度幼发拉底河尼罗河文明和底格里斯河流域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文明发展产生:公元前3500年左右。基本统一:约公元前18世纪兴起:公元前3500年左右。初步统一:公元前3100年左右出现:公元前3千纪。形成国家: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2千纪,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诞生。公元前8—前6世纪,城邦发展流域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文明象征⑩____________________(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⑪_________佛教

《汉谟拉比法金字塔典》流域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实行制度⑫________________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⑬___________的权威⑭___________(等级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⑮___________文字楔形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⑯___________(书写材料:莎草纸)

君主专法老至上种姓制度城邦制度制制度象形文字流域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科技苏美尔人发明了⑰________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⑱__________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了按位计值的方法

60进制印度人流域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文学⑲__________________(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诞生了洪水与方舟的传说)有丰富多彩的神话和文学故事《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世界上著名的史诗)古希腊的神话、悲剧和喜剧等,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吉尔伽美什》流域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代表

(1)历史:希罗多德、

修昔底德。(2)哲学: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明特征大河文明

海洋文明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1.对应时段,填写历史发展线索。①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②埃及初步实现统一③苏美尔地区出现城市国家④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两河流域⑤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国家⑥古希腊文明⑦古埃及文明兴起⑧古印度文明2.阅读地图,完成问题。(1)写出图中2、4古代文明的名称,指出两者在文明形态(或政体)方面的一个不同点。【答案】名称:2处为西亚(两河流域)文明、4处为古希腊文明。不同点:前者是大河文明,后者是海洋文明(或前者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后者产生了民主政治)。(2)写出图中3、6古代文明的名称,指出两者的一个相似点。【答案】名称:3处为古埃及文明,6处为印加文明。相似点:国王拥有大权,实行中央集权。(言之有理即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古希腊是商业贸易兴盛地区,民风习俗崇尚竞争,以体育竞技为欢乐,以逞强取胜为满足,并且把这种满足的欢乐奉献给奥林匹亚诸神,创造了奥林匹克竞技赛会。希腊人在体育竞赛中制定了平等、公正的规则,凡是在体育场上参加比赛的人都是平等的,只要你有能力,你就可以取得优胜,摘取桂冠,受到城邦的重视。裁判员对于场上比赛的运动员一视同仁,只要你是希腊血统的人,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凡是参加比赛的都按同一规则来对待。竞争意识虽然有鼓舞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优点,但是也有纵容人贪得无厌、恃强凶狠的缺陷。中国早在周朝初年就有射箭、摔跤、御车等体育竞技,到了汉代,还创造了集体的蹴鞠竞赛方式。这些体育竞赛都是以评价一个人的品行为目的,参加者必须遵守严格的礼仪规范。这种竞争是君子之争,只要在竞赛中用尽自己的技术,就达到了参加的目的,不太计较比赛的成绩,重要的是在比赛过程中礼仪规范能不能够得到很好的展现。成功与失败之间没有天然的鸿沟,这样的竞争意识使得中国古代体育成为教化民众的重要工具。——崔怀猛《导致古代中西方体育差异性因素分析》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体育所折射出的文化传统。(要求:信息提取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古代希腊人推崇体育竞技,创办了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体育竞赛中制定了平等与公正的规则。这折射出古希腊人对神灵的信仰和崇尚竞争的风俗。竞争能使人积极进取,但过度竞争会导致人贪得无厌、恃强凶狠。古希腊商品经济发达,城邦众多,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公民具有公正平等的思想意识。但这种公正平等仅仅针对古希腊人中少数的各邦成年男性公民。古代中国体育历史悠久,体育竞赛中注重礼仪规范,不太计较比赛成绩,体育成为教化民众的工具之一。这折射出古代中国儒学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儒家文化中“礼”的思想源于周礼,儒家主张克己复礼,提倡中庸,追求成为君子,由此建立起一套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的体育折射出了两国不同的文化传统。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古希腊雅典卫城布局图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古代史知识,从图中提取信息,自拟论题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答案】示例一:论题:雅典城邦体现了古代政治文明的共性与个性。论述: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产生了私有制,并逐渐发生阶级分化。早期的权贵阶层为了使其统治具有合法性,往往假借神明的权威,以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来掩饰剥削。从雅典卫城中分布着大量神庙可以看出当时宗教活动在公民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与发展阶段相近的其他文明具有共性。在雅典卫城的重要建筑中,城邦保护神——(智慧女神)雅典娜的神庙(神像、祭坛)占据了突出的位置,甚至大于古希腊主神宙斯的神庙,这体现了雅典人对城邦至上原则的崇尚(对智慧的追求)。剧院、舞台虽然数量不多,但是面积巨大,能容纳雅典公民普遍参与公共活动,为直接民主制的运行提供了空间。这些设置使得雅典城邦在政治文化上体现出鲜明的“个性”,并成为西方民主制度的源头。总之,雅典城邦既具有阶级社会早期的共性特征,也体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依托城邦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古代政治文明的多样性。示例二:论题: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是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重要原因。论述:从古希腊雅典卫城布局图中可以看出,当时已存在剧院、神庙等公共空间,这些公共空间的存在,有利于培育出宽松、自由、平等和积极的社会心态。这为塑造高素质的雅典公民奠定了社会基础,从而为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创造了人文条件。总之,民主政治的繁荣需要良好社会环境的保障。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20世纪,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把公元前8—前3世纪称作“轴心时代”。他认为,在这一时期,中国、印度和希腊都产生了著名的哲人和思想家,他们对如何治理国家、人与人的关系、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等重大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见解。这个时期文化和思想上的创造,深刻影响了此后各个文明的发展。——《中外历史纲要(下)》请以该时期的一位思想家为例,说明雅斯贝尔斯的观点。【答案】示例:观点:雅斯贝尔斯认为公元前8—前3世纪是“轴心时代”。说明: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动、大动荡时期,思想上百家争鸣,孔子提倡“仁”“礼”“为政以德”“有教无类”,开创了儒家学派,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老子主张“道”“无为而治”,开创道家学派,对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产生深远影响。印度释迦牟尼创立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成为世界性宗教。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知识即美德”“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深远影响;亚里士多德创立逻辑学,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综上所述,“轴心时代”文化和思想上的创造,深刻影响了此后两千多年间各个文明的发展。(任意列举一位思想家进行说明即可)1939年,美国考古学家在美塞尼亚西南海岸找到了传说中由涅斯托耳统治的派罗斯王宫;1953年,英国人文特里斯成功解读线形文字B,证明它是一种古老的希腊语。经过这一系列的努力,古希腊文明史被提前到公元前2千纪。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正确选项并说明理由。A.历史研究依赖于考古学成就B.新的学术成果拓展了历史认识C.历史解释推动了历史学发展D.史学研究必须走国际合作之路正确选项是_____,选择理由是:______B略课后强化一、

选择题1

(2023南通月考)西亚是小麦、大麦的故乡,其种植发生在9000年前;东亚则有粟、黍、水稻、蚕桑,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粟米、南方长江流域的水稻栽培,距今都有上万年的历史;美洲在公元前7000年就培育了土豆、玉米等。据此可知,人类文明的产生 (

)A.呈现多元特征 B.以培植农作物为标准C.相互借鉴发展 D.都分布在大河流域1【解析】据材料可知,不同的农作物产生和起源在不同的地区,即从农业发展的层面体现出文明产生的多元特征,故选A项。【答案】A2

(2023盐城三模)考古学家在南美的秘鲁和印度河谷的摩亨朱-达罗城(今巴基斯坦境内)挖掘出了4000多年前的棉布碎片;在新疆罗布泊西汉末至东汉的楼兰遗址中,发现了非洲棉的棉布残片,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棉织物。这反映了 (

)A.技术传播突破地理障碍B.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源性C.文明演进呈一体化趋势D.历史研究依赖考古发现2【解析】据材料可知,考古学家在美洲、印度、中国分别发现了棉布和棉织物,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源性,故选B项。2【答案】B3

(2023扬州中学模拟)《吉尔伽美什与阿伽》是古代两河流域史诗中最短的一部。该史诗中没有神灵,只有人类活动,记载的事件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千纪前期。史诗还透露了当时国王决策需要咨询长老议会和人民大会,并且不能随意推翻后两者的意见等信息。据此可知,古代两河流域 (

)A.没有受到神学影响 B.深受印欧人迁徙影响C.专制王权尚未形成 D.最早确立了民主政治3【解析】据材料“国王决策需要咨询长老议会和人民大会”“不能随意推翻后两者的意见”可知,古代两河流域长老议会和人民大会在政治运行中起到重要作用,专制王权尚未形成,故选C项。3【答案】C4

(2023苏锡常镇一模)《汉谟拉比法典》规定:银钱的借贷利息为10%~25%,谷物的借贷利息则为20%~33.3%;若债务人无力偿还借债,债权人不仅可以没收他的田地房产,还可以把他和他的妻子、儿女卖为奴隶。这反映出古巴比伦 (

)A.城邦经济以工商业为主B.维护奴隶主利益和权威C.自由民不享有政治权利D.君主专制制度尚未建立4【解析】据材料“若债务人无力偿还借债……卖为奴隶”可知,债务人没有能力偿还时,要以田地房产、妻子儿女以及自身作为补偿,突出反映了古巴比伦维护奴隶主利益和权威的特点,故选B项。4【答案】B5

(2023南通月考)下表所列条文内容最能反映古巴比伦王国的

(

)A.耕作方式B.货币体系C.契约关系D.社会结构5法律文献)条文内容《汉谟拉比法典》如果一个人把一头牛作为(债务)抵押物,扣押了,他应该称给(牛的主人)三分之一马那(约等于500克)银子(作为牛价)《耕牛租赁法典》由承租人自己的原因造成的耕牛的损失,承租人负相应的责任;如果耕牛由于生病、被狮子咬死等人力无法避免的损失出现时,那么承租人不用负任何责任,损失由出租人自行承担【解析】据表格所示的信息可知,表格中都是关于耕牛作为抵押物或者租赁后出现各种情况的法律规定,这是古巴比伦王国重视契约关系的表现,故选C项。5【答案】C6

学者威尔·杜兰特在评述某一古代文明区域时说:“这里之所以成为传说中的伊甸园、西亚的谷仓,人力之外,主要是靠河流的定期泛滥。”下列选项中,与该学者所评述的文明区域不匹配的是

(

)A.灌溉农业较发达B.使用契约的历史非常悠久C.书写材料是莎草纸D.农业区主要种植大麦和小麦6【解析】据材料“这里之所以成为传说中的伊甸园、西亚的谷仓,人力之外,主要是靠河流的定期泛滥”可知,该学者评述的文明是两河流域文明,而莎草纸是古埃及文明的书写材料,C项符合题意,故选C项。6【答案】C7

(2023江苏百校第一次联考)右图所示为纳尔迈(那尔迈)调色板,出土于埃及的赫拉康波里斯,调色板的两面雕刻着纪念国王纳尔迈统治的画面。调色板最引人注意的是,正面的纳尔迈戴的王冠是代表上埃及的白冠,反面戴的王冠则是代表下埃及的红冠,红白两冠戴于一身,而且有时两冠合一,被称为红白王冠。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实证古代上下埃及统一B.强调王权专制达到顶峰C.记述埃及神话传说源流D.寓意埃及人民的美好生活7【解析】据材料“正面的纳尔迈戴的王冠是代表上埃及的白冠,反面戴的王冠则是代表下埃及的红冠,红白两冠戴于一身,而且有时两冠合一,被称为红白王冠”可知,当时埃及实现了上下统一,才会出现红白两冠合一的情况,故该调色板是古代上下埃及统一的实证,故选A项。7【答案】A8

莎草纸起源于古代埃及,在干燥的环境下有千年不腐的特点。在公元前650年左右,古埃及人将这种书写纸出口到古希腊等古代地中海文明的地区,甚至遥远的欧洲内陆和西亚地区,历时3000年而不衰。据此可知,莎草纸

(

)A.提升了古埃及国际地位B.是古埃及最重要的经济来源C.促进了文明的交流传播D.代表最早的成熟的造纸技术8【解析】据材料可知,莎草纸作为一种书写媒介,从埃及传播到希腊甚至遥远的欧洲内陆和西亚地区,这促进了文明的交流与传播,故选C项。8【答案】C9

(2023南京9月调研)《梨俱吠陀》成书于公元

前1500—前900年的印度,而成书于公元416年和646年的《佛国记》《大唐西域记》分别由中国求法僧法显和玄奘游历印度后根据亲身经历所写,下表所示的内容为三本书对四大种姓的记载对比。下列对表格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9

《梨俱吠陀》《佛国记》《大唐西域记》婆罗门祭司净行(祭司)刹帝利武士王种吠舍农民、少数富商商贾首陀罗奴隶农人贱民——恶人A.中国记载的史料可信度低于印度B.商人的社会地位比较稳定C.印度和中国的记载完全不一致D.社会发展影响种姓成分9【答案】D【解析】据表格所示的信息可知,印度种姓制度的等级划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化,这说明社会发展影响种姓成分,故选D项。10

(2023常州期中)在古印度,高种姓男子娶低种姓女子称为“顺婚”;低种姓男子娶高种姓女子属于“逆婚”,法律不许。即使是“顺婚”所生的子女,也被认为是低贱的,他们的种姓要下降,只能从事被轻视的职业。这种婚姻制度的实质是 (

)A.维护贵族特权统治 B.剥夺女性的合法权益C.巩固封建君主专制 D.制造种族歧视和压迫10【解析】据材料可知,印度法律不允许“逆婚”,而“顺婚”所生的子女被认为是低贱的,且种姓要下降,这说明这种婚姻制度的实质是维护贵族特权统治,故选A项。10【答案】A11

(2023佛山南海摸底测试)古代印度文明史因20世纪初考古发现被上推到公元前3千纪;古代西亚文明最初只有《圣经》的零星记载,19世纪以来通过考古发现了大量遗址、泥版文书,才发现了苏美尔、阿卡德和古巴比伦等文明。这表明 (

)A.人们对古代文明的认识是不确定的B.考古发现能够创造新的古代文明C.古代文明史的研究在过去重视不够D.历史研究需要不断了解学术前沿11【解析】据材料“古代印度文明史因20世纪初考古发现被上推到公元前3千纪”“19世纪以来通过考古发现了大量遗址、泥版文书,才发现了苏美尔、阿卡德和古巴比伦等文明”可知,学者们需要立足于最新的考古研究成果和学术前沿才能使自身的历史研究成果具有先进性,故选D项。11【答案】D12

(2023苏州调研)1873年,海因里希·施里曼宣布,他找到了《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在荷马到底是谁还有所争议的情况下,施里曼坚信这位诗人所传承的古老神话,根据其创作出的文本开始发掘工作,最终找到了特洛伊。由此可见

(

)A.历史研究需要多重考证B.个人意志影响历史走向C.考古研究依赖神话故事D.考古发掘印证古代传说12【解析】据材料“在荷马到底是谁还有所争议的情况下,施里曼坚信这位诗人所传承的古老神话,根据其创作出的文本开始发掘工作,最终找到了特洛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即便荷马是谁还存在争议,但特洛伊的发掘印证了《荷马史诗》中的文字记载,由此可知,《荷马史诗》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故选D项。12【答案】D13

(2023海安期中)下表所示的内容为世界历史大事记(部分),对该表所示的内容解读最合理的是

(

)13公元前5000—前3000年河姆渡文化,种植稻谷,饲养猪、牛,有木构建筑约公元前5000年墨西哥地区,开始种植玉米,人类定居生活约公元前3500年埃及,创造文字、产生王权公元前2000年希腊克里特文明,出现宫廷建筑、象形文字A.中国最早产生原始农业和畜牧业B.历史地理条件造就不同文明成果C.认识文化遗存主要依靠文献记载D.农耕文明的范围和影响不断扩大【解析】据表格所示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历史地理条件的限制,河姆渡文化、墨西哥玛雅文化、古埃及文明和克里特文明在文字、建筑、国家制度和农业生产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故选B项。13【答案】B14

(2022全国乙卷)据学者研究,古代雅典官员在接受任职资格审查时,需要回答直系亲属姓名及男性亲属所在村社名称、崇拜的神祇及其圣所所在地、墓葬方位、是否善待双亲、是否纳税、是否服兵役等。下列属于成为古代雅典官员前提条件的是 (

)A.军事才能、宗教信仰B.道德品质、演说能力C.丰厚财力、贵族血统D.本邦籍贯、成年男性14【解析】据材料“直系亲属姓名及男性亲属所在村社名称、崇拜的神祇及其圣所所在地、墓葬方位、是否善待双亲、是否纳税、是否服兵役等”可知,古代雅典官员的任职资格审查涉及出身、宗教、伦理道德、公民义务等方面,突出本邦籍贯和成年男性这两个条件,故选D项。14【答案】D15

(2022湘豫名校11月联考)希腊神话将现实生活与幻想紧密结合,对人性的真善美和世俗百态进行剖析与展现,神是人的化身,神与人同形同性。这反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