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中华 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作业 统编版(2019)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1页
+第1课+中华 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作业 统编版(2019)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2页
+第1课+中华 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作业 统编版(2019)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3页
+第1课+中华 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作业 统编版(2019)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4页
+第1课+中华 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作业 统编版(2019)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历史文科班选必三作业第第1页选必三第1课1.考古研究发现,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良渚文明中存有数千里之外的红山文化特征的玉器,更与江淮地区凌家滩文化有着一定的渊源;距今4300年前,龙山时代文化间的交流在其中心或都邑性遗址中的表现出现高峰,甚至形成一波浪潮。由此可见,早期中华文明A.逐渐趋向于一致性B.渐次迈入文明社会C.萌生华夏认同观念D.呈现出交融性特征2.孔子认为“立于礼”,才能向于善而至于仁,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荀子主张“礼义教化”、“化性起伪”,提出“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两者A.对人性的认识一致B.达仁至圣的途径相同C.政治立场基本一致D.塑造人格的作用相同3.天命观贯穿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殷商时期它以神灵崇拜“帝”为表现形式,发展到西周时期,逐渐转为“以德配天”。由此可知,西周时期A.王权神秘色彩加强B.人文理念逐渐凸显C.天命观念渐趋衰落D.华夏认同观念形成4.《周易》中写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表明中华传统文化A.重视以人为本B.追求家国情怀C.推崇天下为公D.注重精神境界5.董仲舒认为,“天人合一”的系统中,历法代表天道,声律代表人道。受命之君作为天子,应将尊天放在第一位。董仲舒意在A.强化君主权威B.推动儒学发展C.稳定社会秩序D.加强中央集权6.元文宗大兴文治,“思辑典章之大成,以示治平之永则”,诏令编纂本朝的典章制度史。1331年书成,赐名《皇朝经世大典》。按元文宗指示,《经世大典》的体裁仿唐、宋《会要》之体,又参照《唐六典》而折衷之。由此可知,《经世大典》的修撰A.意在借鉴和推行唐宋制度B.强化了崇文抑武治国方针C.开创了典章制度史新体例D.促进了中华历史文化认同7.王夫之主张:“政之善者,期以利民;而其弊也,必至于厉民。”王夫之把“无利于国,无补于民”的执政称之为“稗政”,将“病国虐民”的残暴手段称为“苛政”。他还提出:“人也,即天也,天视自我民视者也。”王夫之的主张A.突显了经世致用观念B.继承了传统民本思想C.论证了勤政的重要性D.展示了社会治理途径8.近代前期,林则徐、魏源高举“经世致用”的大旗,引领中国人开眼看世界;梁启超提出“能变则全,不变则亡”,推动戊戌变法的开展;孙中山坚持“天下为公”的价值导向创立并维护中华民国。这反映出A.思想解放是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主要途径B.近代中国救亡图存深受优秀传统文化影响C.西学的广泛传播推动并加深中国社会变革D.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有极强的功利主义倾向9.(先秦时期有“削木为鐻”(鐻,支撑钟的木制结构)的故事,描述了匠人从“斋以静心”到选材再到完成的制鐻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达到去功利、去智巧、去我的地步,然后才能入山林、观天性,“鐻成,见者惊犹鬼神”。该故事A.反映了佛家的心外无物B.映射了尊法敬天的社会理念C.体现了道家的天人合一D.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人本精神10.周公用“德”说明了“天”的意向,天惟德是选,并用德的兴废作为夏、商、周更替的历史原因。依据德的原则,对天、祖要诚,对己要严,与人为善,用于民则表现为“保民”。下列属于敬天保民思想的是A.“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B.“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C.“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D.“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11.(2024·九省联考安徽高三·1)文字是保存和传达语言的一种书写符号。下面依次是“亚”的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及现代汉字的书写形式。据此可见A.文明起源多元一体B.文化交流丰富多彩C.中华文明源远流长D.中华文化博采众长12.下图是特种邮票《癸卯年》中的第二枚“同圆共生”。其设计灵感来源于敦煌407窟“莲花三兔藻井”,表达出“生生不息、团圆美满”的吉祥寓意,背景衬以晋代傅玄《拟天问》中“玉兔捣药”的纹饰,表达“战胜疫情、国泰民安”的愿望。该作品主要体现了道教与佛教的相互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13.山西高平羊头山神农庙中刻于北齐天保二年(551年)的碑上有“神农,圣灵所托,远瞩太行”“精舍立趾,伽蓝有处”“招集名僧,妙聪永侍”“地称唐公,山号羊头”等文字。该碑文反映了A.中外文化交流频繁B.佛教冲击了传统文化C.北齐遏制宗教发展D.中华文化多元包容性14.考古资料表明,距今约8000—5000年的中国各地聚落遗址外围一般有壕沟围绕,里面的房子排列整齐,中央一般为大房屋;古城遗址往往以规模宏大的宫城为中心,方正规矩;墓葬遗址也普遍排列规整。据此可知,早期中国文化的特征是A.有容乃大,和谐共存B.追求秩序,稳定执中C.祖先崇拜,以人为本D.整体思维,天人合一15.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史墨在筮占实践中推究人事变化规律,提出“火胜金”“水胜火”之论;战国时期的邹衍以五德(金木水火土)相胜之说解释王朝更替;战国时期儒家思孟学派将“五行”赋予了伦理道德的内容。这些思想A.反映了思想分化的社会现实B.传承了“敬德保民”的为政理念C.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D.彰显了对自然和人文关系的探索16.中国是茶的故乡。唐代陆羽所撰《茶经》有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并主张细致观察茶的烹煮过程以体会天地宇宙的造化之功,“沫饽……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这体现了中华文化①开放包容,交流互鉴②崇德向善,注重操守③革故鼎新,创新发展④天人合一,道法自然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选必三第2课一、选择题1.东晋王谧说:“曩者晋人略无奉佛,沙门徒众,皆是诸胡,且王者与之不接。”到南北朝时期,西域僧人通过与帝王、士大夫、文人、平民的交往等社会活动宣扬佛学,并受当时玄学思潮的影响,僧人也开始参与清谈,佛学在核心理论上与玄学趋于一致。这一变化反映了A.儒佛思想在当时争斗激烈B.统治者的好恶决定了宗教存续C.佛教呈现出本土化的趋势D.佛学迎合了中国政治统治需要2.始建于唐、鼎盛于两宋的重庆大足石刻中的《父母恩重经变相》,连环画式地刻出十组雕像,如佛前求子、怀胎守护、临产受苦、哺乳养育等。这反映出A.统治者推行“三教并行”的政策B.佛教与儒家的激烈争鸣C.儒学家借佛教强化伦理道德秩序D.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3.宁波保国寺《寺志》记载,东汉世祖时骠骑将军张意之子中书郎张齐芳隐居于灵山,后舍宅为寺,初名灵山寺。唐武宗会昌年间拆毁寺宇,勒令僧尼还俗。唐僖宗广明元年复寺,并赐名为保国寺。该寺的由来与毁建反映了A.佛教在中国完成了本土化B.佛教对中国儒家文化的改造C.佛教融入中国的曲折历程D.中国文化对外的辐射力增强4.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逻辑思维、语言词汇、文学艺术、礼仪风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下列有关佛教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A.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日趋兴盛,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完成本土化B.公元6世纪,印度社会矛盾尖锐,人们对婆罗门教不满,于是佛教产生了C.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D.唐朝三教并行,禅宗修行简便,易于传播,佛教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5.从明朝后期到清朝前期,欧洲传教士不断来华传教。他们自己以儒家教条为标准处世,由此吸引了徐光启等一批儒家知识分子接受天主教;同时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学著作被译介到中国。他们的活动客观上A.获得了士大夫阶层普遍支持B.促进了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C.开启了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D.拓宽了部分知识分子的视野6.据学者统计,明清之际至清中叶以前,西方传教士与华人配合所创译的各类新名词,如果包括人名、地名、国家名称等在内,恐不下一千。其中,除人名、地名和部分宗教名词音译词占的比重较大外,学科名词则大多采用意译的办法,流传至今。这可以用来说明,明清时期A.经世致用观念促进了科技传播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C.西学东渐推动了中华文化发展D.东西文化的交流互鉴增强7.中国近代始终未能建立起超越西方的特有的完整文化体系……但“向西方学习”不断递进,层层深入,从“器物”到“制度”;从君主立宪到民主共和,从照搬照抄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特色道路”……从中可以窥探“西学东渐”影响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由此可知A.近代救亡图存运动形成高潮B.政治革新助推西学东渐开始C.西学的引进冲击了传统学术D.中国近代民主制度日渐成熟8.1918年11月,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的集会上首次喊出了“劳工神圣”的口号,李大钊也发表演讲,热情歌颂劳动者的价值;次年,《新青年》等报刊出版纪念劳动节专号,一些专为劳动者创办的刊物出版发行。一时间,“劳工神圣”“劳农神圣”响彻思想界。知识分子此举意在A.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宣传阵地B.为社会变革寻找新的力量C.讴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D.动员群众参加国民大革命9.下表为20世纪上半叶国文教科书选文情况(部分)据此可知出处选文(部分)语体情况1923年版叶圣陶《新学制初级中学国语教科书》《大铁椎传》《廉颇蔺相如列传》《荆轲刺秦王》《庄子秋水篇》《最后一课》《天演论导言》《莫尔斯传》文言文119篇,白话文59篇,文白的比例约为2:11935年版叶圣陶、夏丐尊编《国文百八课》《庄子四则》《杨修之死》《愚公移山》《念奴娇·赤壁怀古》《最后一课》《荷塘月色》《项链》《背影》文言文58篇,白话文86篇,文白的比例约为2:3A.编者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理性继承B.培养实务人才成为社会共识C.民主与共和的思想逐步深入人心D.文学革命具有形式主义特征10.中华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源源不断地向外进行着辐射和传播,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南北朝时期主张顿悟成佛的禅宗成为主流B.汉朝服装传入日本后,被改造为“和服”C.隋唐以后儒学成为朝鲜、日本等国的官学D.奈良的法隆寺深受中国唐朝建筑风格影响11.永乐年间,明成祖应朝鲜使臣请赐,赐予朝鲜“五经”“四书”等经籍;又应日本使臣请赐,将皇后徐氏所制《劝善》《内训》赐予日本。对此解读合理的是A.儒家学说在明初有新发展B.书籍向外流通渠道不畅通C.请求赐书是为了吸收中国先进思想D.朝日两国借助明王朝强化政权权威12.20世纪六十年代,日本、新加坡等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儒学是一种人文主义而不是技术,是与飞速发展的现代化互不相容的。然而,到20世纪七十年代,这些学者认识到,对公司的忠诚,集体环境内的协调与合作,这些因素对东亚很多地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亚洲模式的发展与欧洲模式有相似之处B.东亚地区发展主要因素是内部团结一致C.日本、新加坡善于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D.亚洲许多国家发展离不开儒家文化助力13.中国文化不仅惠及近邻,而且泽被远西。下图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外传的时间轴,“?”处应填入A.火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B.漆器及其制造技术经中亚向西传播C.中国茶广泛传播到欧洲和大洋洲等地区D.瓷杯瓷盘随海禁的开放传到菲律宾14.“楚弓楚得”的典故出自《说苑·至公》。欧洲学者在17世纪用拉丁文给《论语》作注时,认为中国人心胸宽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