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虽经人间万千悲,却做天地洒脱人-----《记承天寺夜游》
有这样一个人,他的一生,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从政40年被贬30年,当过官耕过田。他的足迹从西边的凤翔到东边的登州,从北边的定州到南边的儋州,几乎遍及北宋的版图。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练就了他乐观豁达的性格。著名作家林语堂曾经这样评价他:“他是一个无药可救的乐天派”。大家知道这个人是谁吗?猜猜他是谁?一生创造了200多个成语:不合时宜、化为乌有、燕瘦环肥、含辛茹苦、牛刀小试、信手拈来、一刻千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人生如梦、浓妆淡抹、河东狮吼……苏轼是唯一一位入选法国《世界报》“千年人物”的中国人。2000年,法国《世界报》对苏轼曾经这样评价:居庙堂之高,心忧黎民,勤于政务;处江湖之远,尽职尽责,为善一方;在朝期间,他直言敢谏,不惧权贵;被贬期间,他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当之无愧的“男神”学习目标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全文;积累常见文言词语。把握文中景物的不同特点。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情感,感受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苏轼(1037-1101):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为“三苏”,一起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中。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其词开豪放派新风。走进作者个人名片姓名:苏轼性别:男籍贯:四川眉山喜好:美食、创作、画画、书法荣誉: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诗2700多首,词350余首心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诵读课文心元丰六年
十月十二日夜,解衣
欲
睡,月色入
户
,
欣然
起行。
念
无为乐者,
遂
至
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
寝
,
相与
步
于
中庭。庭下如
积水
空明
,水中藻荇
交横
,
盖
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
少
闲人
如吾两人者
耳
。
想要、打算门高兴的样子于是,就考虑,想到到卧,睡共同,一起在像清澈透明纵横交错大概是只清闲的人语气词,而已,罢了诵读课文疏通文意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解开衣服,正打算睡觉,这时月光进入了门户,(十分美好,动人游兴,于是)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
想到没有人与我共同游乐,于是来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院子里的月光如积水般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
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诵读课文疏通文意任务一探“游”之事1.本文记叙了怎样的一件事?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练习: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我”和张怀民一起在承天寺的庭院中赏月。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承天寺中庭“我”和张怀民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任务一探“游”之事2.文章的线索是什么?依据线索可以把文章分成几层?任务一探“游”之事第一层: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
和起因。第二层:写月下庭中景物。第三层:抒发感慨。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月色入户,欣然起行高兴
念无与为乐者孤独
怀民亦未寝惊喜
相与步于中庭悠闲平静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愉悦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感慨万千3.苏轼那天赏月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有无变化?你是从哪些句中读出来的?任务一探“游”之事“入”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无情的月亮人格化,仿佛是月光登门拜访,意境活泼。一个“入”字给一个寂寞、失意的人温暖的感觉。1.试赏析“月色入户”中的“入”字的精妙。任务二赏“游”之景2.请自选角度赏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写景之妙。任务二赏“游”之景
【示例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月光比作院中积水,将竹柏的影子比作水中的藻、荇,生动形象地写出月色的澄澈明净,表达了作者对月色的喜爱之情,表现了作者心境的宁静、愉悦。明确角度分析景物特点点明情感字词:赏析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写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感官角度、视角角度、顺序角度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中的景物特点或创设的意境结合全文或者景物特点,点明作者表达的情感【示例三】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用竹柏的影子衬托出月光的澄澈明亮,表达了作者对月色的喜爱之情,表现了作者心境的宁静、愉悦。【示例二】“空明”“交横”,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月光的皎洁明澈,表达了作者对月色的喜爱之情,表现了作者心境的宁静、愉悦。示例三:动静结合,“积水空明”给人一种静谧之感,“藻、荇交横”则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营造了空澄明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我认为苏轼的“闲”是()心情,因为()。本文的文眼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生活的时代大兴“新法”,改革之风大盛。元丰二年(1079年),由于他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调离出京。御史李定、何正臣等说他写的诗讽刺了“新法”而被捕入狱。这就是当年有名的“乌台诗案”(乌台,指当时的御史府)。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官。本文写于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背景链接任务三识“游”之人心任务三识“游”之人作者为什么找张怀民?“闲人”是迫不得已的清闲,蕴含着贬谪的悲凉“闲人”是作者发出的人生感慨,以“闲”自嘲;“闲人”包含着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闲人”表现了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任务三识“游”之人贬官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每天吃上荔枝三百颗,情愿长期做岭南人。)贬官琼州:抒说先生睡未足,着人休撞五更钟。(晚上总是没睡饱,你们可不要撞钟(3点-5点)打扰我睡觉了。)贬官海南: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被贬到这南方边远的荒岛上虽然是九死一生,但我并不悔恨。因为这次南游见闻奇绝,是平生所不曾有过的。)任务四悟“游”之心“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林语堂贬官杭州: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我本来就没有家,不安身在这里又能到哪里去呢?何况就算是故乡,也没有像这里这样优美的湖光山色。)与作者对话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和处世态度,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1.在逆境中磨练自己的意志,丰富自己的人生,让逆境成为塑造完美人格的雕塑家。2.只要心中有景,何处不是花香满径?任务四悟“游”之心你要写苏轼就不能只写苏轼,你要写一举中第,少年恃才放旷。你要写鲜衣怒马,“致君尧舜”理想。你要写文人官场,“乌台诗案”即为人生转场。你要写黄州四年,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你要写中年丧子,且道世事无常。你要写起伏跌宕,被召还朝又为礼部侍郎。你要写新朝旧党,诬告陷害不溶于朝堂。你要写年近花甲,再贬惠州何其荒凉。你要写苦中作乐,三百荔枝可解半生惆怅。你要写穷困潦倒,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于蛮荒。你也要写,半生起落,竹杖芒鞋,一生洒脱豪放。任务四悟“游”之心我眼中的苏轼:主旨归纳
本文通过对月下美景的描绘,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厅堂服务考试题及答案
- 医学a类考试试题及答案
- 助理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食品抽检面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火花检测系统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硫和硅的试题及答案
- 会计创新测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有机护发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年新疆维吾尔阿克苏地区数学四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危重患者监测与护理对策
- 格滨石笼施工方案
- (高清版)DB31∕T 1274-2021 医疗机构投诉处理规范
- 直肠癌的中医护理查房
- 工单系统设计汇报
- 三级安全教育试题及答案
- 2025青岛市辅警考试试卷真题带答案
- (高清版)DB13∕T 2549-2017 河道采砂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 写生基地住宿协议书
- 福建省泉州2025年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中国宫腔镜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血小板生成素》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