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题+答案)4_第1页
2024年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题+答案)4_第2页
2024年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题+答案)4_第3页
2024年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题+答案)4_第4页
2024年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题+答案)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题+答案)4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一、单选题1.“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民以食为天’”。这段话说明()。A.人们首先必须解决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质生活资料问题,才能从事其他社会活动B.人的生理需求是历史的基础C.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着人的本质D.人的物质欲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管理和调控经济的主要机制是()。A.自由市场经济制度B.经济政策引导C.国民经济计划化D.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3.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的结果。A.社会矛盾运动B.社会基本矛盾运动C.阶级斗争D.解放思想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所说的“三大差别”是()。A.工业与农业的差别B.城市和乡村的差别C.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D.政治与经济的差别5.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具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是指()。A.实践标准是不可靠的B.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C.逻辑证明也是检验真理的途径D.实践标准具有历史局限性,它对真理的检验是一个过程6.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A.联系的B.精神的C.发展的D.实践的7.从构成要素和表现形式上反映事物的一对基本范畴是()。A.原因与结果B.必然与偶然C.现实与可能D.内容与形式8.资本积累的本质是指()。A.资本的原始积累B.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C.社会财富的积累D.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9.私人垄断资本的形成是由于()。A.资本家通过资本积累扩大再生产规模的结果B.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直接结果C.资本对外扩张的结果D.生产高度集中的必然结果10.时势造英雄,说的是()。A.历史人物会自然出现B.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偶然性C.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必然性D.杰出人物的出现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1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A.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B.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C.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客观真理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12.“理论一定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才能和变化了的客观实际相符合”。这句话表明()。A.感性认识有待发展到理性认识B.真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C.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D.理论和实践是具体、历史的统一13.利润是()。A.所用资本的转化形式B.所费资本的转化形式C.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D.商品价格的转化形式14.()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的斗争,是推动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重要力量。A.第三世界B.发展中国家C.民族运动D.工人阶级15.()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切奋斗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A.实事求是B.人民至上C.与时俱进D.解放思想16.资本家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A.提高产品的质量B.减轻劳动强度C.获取相对剩余价值D.获取超额剩余价值17.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向18.剩余价值来源于()A.不等价交换B.工人工资的扣除C.工人的剩余劳动D.劳动力的价值19.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之所以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是因为()。A.据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B.据于现实资本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C.据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未来美好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D.据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20.“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与之作斗争,是革命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过着默默无言、浑浑噩噩、忍气吞声的奴隶生活的奴隶,是十足的奴隶。对奴隶生活的各种好处津津乐道并对和善的好主人感激不尽以至垂涎欲滴的奴隶是奴才,无耻之徒。”如此差异是由于()。A.社会意识并不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B.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C.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相互作用D.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21.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突出表现为()。A.社会意识不依赖于社会存在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C.社会意识具有阶级性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22.()把物质等同于具体的物质形态。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B.唯心主义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23.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于()年。A.1926B.1927C.1928D.182924.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A.相关的客体状况和主体需要的正确的认识B.相关的主体及其需要C.相关的主体的具体特点D.相关的主体的客观状态25.使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从可能变为现实的是()。A.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D.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需要26.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使科学社会主义开始()。A.从空想变为科学B.从理论变为现实C.从一国变为多国的实践D.从一种模式变为多种模式的转变27.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提出坚持()的思想。A.以工人阶级为领导阶级B.以群众观点为指导C.以人民为中心D.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2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29.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历史观是()。A.唯物史观B.唯心史观C.民主主义D.专制主义30.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和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是()。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物质财富D.人的发展31.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说明()。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D.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32.自由是:()。A、在认识必然性的基础上对客观世界的改造B、对必然性的认识C、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不受约束的D、人们在政治上的绝对民主33.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因为照搬()造成“水土不服”引发了经济社会危机。A.南斯拉夫模式B.波兰模式C.捷克模式D.苏联模式34.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金融资本是指()。A.银行垄断资本B.工业垄断资本C.银行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的融合D.银行垄断资本与工业垄断资本融合生长形成的新型垄断资本35.没有战争的社会是()。A.资本主义社会B.封建社会C.奴隶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36.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传统产业工人逐渐减少,而其他的()则不断扩大。A.农民阶层B.雇员阶层C.资本家阶层D.职员阶层37.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A.宗教关系B.政治关系C.生产关系D.家庭关系38.“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A.形而上学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诡辩论的观点D.相对主义的观点39.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的实现。。A.参与制B.个人联合C.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对政府施加影响D.掌握舆论工具控制新闻媒介40.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是()。A.它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意识,不包括对自然界的意识B.它是对社会全部意识现象的抽象,因而是永恒不变的C.它是全社会的人的共同意识,是各阶级意识中的共同内容D.它依赖于并反映社会存在,同时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二、多选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B.心外无物,心外无理C.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D.存在就是被感知E.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2.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说法正确的是()A.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和国际分工的发展以及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和紧密结合的趋势。B.经济全球化是指各种经济行为主体在全球范围的发展趋势,是一个描述世界变化的广度与深度的概念;C.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各种经济行为主体的竞争、冲突和合作即相互作用是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D.经济全球化的最终结果将不单指经济生活的全球化,而且也包括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全球化。E.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世界变得和谐和团结了3.唯心主义的主要派别是:()。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B、机械唯心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E、惟我论4.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这是由于()。A.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制约C.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D.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E.社会主义还只是一种理想5.共产主义实现的必然性体现为()。A.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所决定的

B.以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为依据的C.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和不断发展用事实证明D.共产主义是依据社会发展规律设立的社会发展目标E.共产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作出的科学预测6.下列关于垄断说法正确的是()A.在垄断时期,垄断资本家在经济上主要是依靠垄断的高压统治,在政治上仰仗政府的力量来战胜竞争对手。B.为了达到垄断目的,垄断资本家有时甚至不惜采取暴力手段。C.垄断资本的竞争双方都是实力雄厚、势均力敌的垄断组织,这便使得竞争特别激烈,更具有持久性,竞争造成的破坏也更加严重。D.垄断时期的竞争范围则由国内扩展到国外,由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军事、文化等诸多领域。E.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适应于生产力发展的需要。()7.无产阶级政党是()。A.无产阶级先锋队B.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C.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D.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党E.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8.下列不属于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的有()。A.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C.坚持无产阶级政党领导D.联合社会各个阶级把经济建设搞上去E.没有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国家开始消亡但尚未完全消亡9.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A.要先完成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艰巨任务B.在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之际,面临着更大的挑战C.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其根源不在于这种制度本身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将会受制于本国落后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E.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进攻、和平演变的威胁10.商品的使用价值()。A.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某种需要的属性B.是商品的社会属性C.是商品的自然属性D.并不反映人们的生产关系E.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11.下列命题中,反映事物之间客观联系的有()。A.森林覆盖面的大小影响气候B.人口数量的多少影响社会发展C.客观条件的好坏影响人们行动的效果D.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的增长E.天空出现彗星预示社会将要爆发战争12.矛盾的普遍性是指()。A.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B.矛盾是不可调和的C.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中D.矛盾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E.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13.导致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和条件是()。A.生产不断发展B.科技加速进步C.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D.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E.国际矛盾加深14.在商品经济中,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之间的区别和关系是()。A.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两个使用价值交换时的量的比例B.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C.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D.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不同质的,商品的价值则是同质的E.交换价值取决于供求关系,而价值则取决于使用价值15.孩子:“爸爸,小华的爸爸游泳游得可好了,你怎么不会呢?”爸爸:“小华的爸爸总是吃鱼,所以就会游泳,爸爸我不常吃鱼,怎么会游泳呢。”孩子:“可是,爸爸你总吃鸡,你会下蛋吗?”这则笑话包含的哲学原理是()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联系是客观的C.主观想象的联系不能够代替客观事物本身的联系D.并不是每一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中E.联系是主观的16.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有()。A.以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B.以重工业为发展重点C.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D.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E.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17.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组成部分有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马克思主义政治学D.马克思主义伦理学E.科学社会主义18.历史唯物主义一般所谈的社会基本结构主要包括()。A.社会产业结构B.社会分工结构C.社会经济结构D.社会政治结构E.社会观念结构19.下列属于意识形态的有()。A.哲学B.自然科学C.政治法律思想D.道德E.宗教20.列宁能提出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理论,原因是()。A.认真总结了当时变化了的新情况B.集中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智慧C.立足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规律D.列宁是天才人物E.当时的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很高三、判断题1.在完成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以后,还要经历一个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最后才能逐步走向共产主义。()2.价值规律贯穿于商品经济的全部过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3.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而获得的更多的剩余价值。()4.马克思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重要文献中集中阐述科学实践观,提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5.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6.适应高度发展的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共产主义社会在生产关系上将废除私有制,实行普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7.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是以阶级性为深刻基础的,是无产阶级先进性的体现。8.必然与偶然不能相互转化。()9.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10.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11.在社会意识形式中,有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之分。()1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还决定商品购买者的命运()13.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14.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5.从认识到实践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人民群众进行组织和宣传,让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并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16.争取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最终实现,不仅是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标志,也是全人类得到解放的根本要求和体现。()17.伯恩施坦打着“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旗号,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18.一切世界观都是哲学。()19.空想社会主义是不成熟的理论。()20.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四、简答题1.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2.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一、单选题1.A2.D3.B4.D5.D6.D7.D8.B9.D10.C11.B12.D13.C14.D15.B16.D17.A18.C19.D20.B21.B22.C23.C24.A25.C26.B27.C28.C29.B30.A31.B32.A33.D34.D35.D36.B37.C38.B39.A40.D二、多选题1.BCDE2.ABCD3.CD4.ABCD5.ABCDE6.ABCD7.ABCDE8.DE9.ABCDE10.ACDE11.ABCD12.CDE13.ABCD14.ABD15.BC16.ABCDE17.ABE18.CDE19.ACDE20.ABC三、判断题1.对2.对3.对4.对5.错6.对7.对8.错9.错10.对11.错12.错13.对14.错15.对16.对17.错18.错19.对20.对四、简答题1.(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它具有复杂而精微的结构,由诸多因素和层次构成。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表现在,第一,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第二,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第三,社会意识受反映者(意识主体)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影响和制约,而反映者的立场、观点、方法是由人们在社会存在中的地位决定的。②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这种精神力量,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转化为物质力量,影响社会发展的过程。先进的或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社会向前发展;落后的或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延缓社会的发展进程。③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着一致和平衡。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第一,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