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福建高一年级下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1学年福建高一年级下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1学年福建高一年级下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1学年福建高一年级下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1学年福建高一年级下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学年福建高一下学期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姓名:班级:学号:

题号—二三四五六总分

评分

一、选择题(共10题)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在真语文课堂教学成果展示与研讨活动开幕式上,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就真语文的核心

理念谈了自己的一孔之见,给在座的1200多名语文教育工作者很多启示。

②盛夏来临,乌珠穆沁草甸草原帐篷点点,炊烟缭绕,牛羊漫野,牧歌悠悠,风情醉人。我

和她一起策马奔腾在这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尽情享受马放南山的惬意。

③因包公有功于民,古端州有官民祭包公的规例。相沿成俗,每年农历二月十五的“包公诞”

就成为肇庆富有民俗特色的传统节庆活动。

④马凯在作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说明时表示,国务院机构改革有一个不断

深化的过程,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止步不前。

⑤3月30日长沙天心区一起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如期而至,一混凝土公司的混凝土储存罐发生

垮塌,造成4名维修人员被埋。事故发生后,天心区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⑥借鉴与模仿,致敬与抄袭,有时未必泾渭分明。但真正有抱负的创作者,往往是坚定的文

化自信者,常以原创为己任。

A.①②④B.②③⑥C.③④⑥D.③⑤⑥

2、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违法建筑是一颗影响我们肇庆形象的“毒瘤”;它直接动摇法治城市的社会根基,更严重

侵蚀城市土地资源和发展空间。

B.孩子的成长难免会犯错,犯错后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正确的教育,受到社会过多负面因素,

很容易误入歧途,陷入阴影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C.艾灸疗法能健身、防病、治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广泛使用艾灸法,能激

发、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D.中国之所以被称为文明古国,历万种灾厄而总能重生,因为我们重视教育,尊师重道,早

在我们的文化源起,已经将伟大教育家孔子立为文化的精神图腾。

3、3.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们要集中力量打好“三大战役”一一扫除“黄、赌、毒”、打击假冒伪劣、制止公款吃

喝,把精神文明建设搞上去。

B.年味淡了,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还是其中另有原因?我们是漠然置之?还是积极主

动的去做什么?

C.什么是尊严?词典上的解释是“尊贵、庄严;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其实,尊严更是一

种高尚的人格。

D.《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纂修的一部丛书,共收录了古籍3503种。它按经、史、子、

集四部分类,条目非常清晰,让查阅者一目了然。

4、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这样的世界,显然不适合于人类居住

②它不能帮助人解决人生问题,它的存在,只是''一个梦、一则幻想”而已

③诚如台湾作家张大春所说,文学带给人的往往是“一片非常轻盈的迷惑”

④一个语言无味的世界,必定是一个坚硬、僵死的世界

⑤因为人心所需要的温暖、柔软和美好,并不会从这个世界里生产出来

⑥这时候,就不由得让人想念起文学来了一一文学的重要功能之一正是软化人心、创造梦想

⑦然而,谁都不能否认,只有那种存着梦想的人生,才是真的人生。

A.④①⑤⑥③②⑦B.④⑤①⑦②③⑥

C.③②⑦①④⑤⑥D.③④①⑥⑤②⑦

5、5.下列各项的句子中都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3分)

A.①士之耽兮,犹可说也②胡瞻尔庭有县特兮?

B.①彳面规矩而改错②鹫鸟之不群兮

C.①金就砺则利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②余嘉其能行古道

6、6.下列各项的句子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句是()(3分)

A.择师而教之位卑则足羞

B.吾独穷困乎此时也术业有专攻

C.古之学者必有师蚓无爪牙之利

D.师不必贤于弟子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者

7、7.下列各项中,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伏清白以死直兮高余冠之岌岌兮

B.而耻学于师吾从而师之

C.下饮黄泉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D.小学而大遗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8、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总角之宴快乐

真之河之干兮岸

士也罔极迷惘

B.德音孔昭甚、很

余虽好修垮以鞍羁兮修整

骞朝津而夕替污蔑

C.忍尤而攘诟耻辱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检验

木直中绳合乎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老师

士大夫之族族人

君子不齿并列

9、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不拘于时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C.则群聚而笑之吾尝终日而思矣

D.盘盘焉,困困焉风雨兴焉

10、10.下列各句中,与例句的倒装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蚓无爪牙之利

A.句读之不知

B.青,取之于蓝

C.不吾知其亦已兮

D.长余佩之陆离

二、名句默写(共1题)

1、(三)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氓》中女主人自叙出嫁后,在氓家辛勤劳作,起早睡晚,没有一天不是这样的两句是

“,O,,

(2)屈原的《离骚》中表现为了坚持自己崇高的美德万死不辞的句子是

“,O,,

(3)屈原的《离骚》中表现诗人宁愿突然死去,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模样的句子是

“,O,,

(4)荀子的《劝学》中,“,”这两句用镂刻的实际例

子从反面论证了为学要有坚持不放弃的精神。

(5)荀子的《劝学》中,表达了君子的天赋资质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利用学习弥

补自己不足的道理的句子是“,。”

三、语言表达(共4题)

1、(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猎骑

薛逢①

兵印长封入卫②稀,碧空云尽早霜微。

沪川桑落雕初下,渭曲禾收兔正肥。

陌上管弦清似语,草头弓马疾如飞。

岂知万里黄云戍③,血迸金疮卧铁衣。

【注】①薛逢,晚唐诗人。②入卫,入京守卫。③黄云戍,唐代驻防边境的军事机构的名称。

15.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联第一句叙写京城守卫情况。调兵遣将的符印长久封存,入京守卫的将士城头很少见到。

这一句含蓄地表现了当时天下承平已久、百姓安乐的景象。

B.首联第二句写景的同时巧妙地交代了季节一一深秋。霜降在农历九月中旬,天降早霜应在

深秋季节,此时万里无云,长空湛碧,与夏季的景色大不相同。

C.颔联描写深秋景象,为后文的打猎做铺垫。泸水两岸桑叶落尽,渭曲地区秋禾已收,天上

的飞雕眼睛非常敏锐,第一个直冲而下,去捕捉膘肥体硕的野兔。

D.颈联运用比喻手法,描写打猎的喧闹场面。田间大帐里管弦吹奏,丝丝乐声像人在细语,

秋草之间奔驰的骑兵弯弓射出的箭向猎物飞去,场面热烈而且壮观。

E.尾联转入对边塞紧张战事的想象。远离京城、万里之外的黄云戍堡,战士身上的剑伤崩裂

溅血,但战事紧急,他们也只能披着铠甲而卧,以防备敌人的夜袭。

16.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2、三、现代文阅读(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13分)

深情

徐建英

我出生的豫南地区,山高林密,各类野兽世代驻扎在深山之中,紧挨山边的庄稼跟着常遭罪,

各村成立的护农小组中,父亲年轻时候就是其中的一位铳手。《枪支管理法》实施后,父亲

的那杆双管猎枪被公安机关列入收缴之列,到父亲重新持证换上单管猎枪时,山下的庄稼人

开始一茬茬往城里卷,山上的野兽下山无食可觅,也很少再来作孽,而父亲此时的年岁也大

了。

庄稼少后,荒地多了,从前热闹的围猎随着护农小组成员一样相继老去。父亲平日里侍弄完

屋檐外廊墙角的几丘菜地,余下来的时间,还是喜欢一个人拄着那支老式的单管猎枪上山转

悠。只是年岁大后,从前健步杠在肩上的猎枪,如今经他拄在脚下,成了一支看起来很滑稽

的拐棍。而他总是习惯说:“转转吧,习惯了咱湖村的山,转转也好。”特别是雪落的冬季,

父亲每隔两日,必定在清早进山一趟。

就是这样的一个冬季,父亲遇上了那个人。

那个人,父亲时常在我们湖村周边碰到。笼着雾罩泊着小筏的湖边,袅袅升腾着炊烟的早晨,

更多的时候,父亲会在密匝匝被夕阳涂得金灿灿的林子里遇到他,那些橡树,棚树,青杉,

松柏什么的,平日里庄户人家司空见惯的树们,在那个人眼里像似镀过金的宝贝。有时他弓

着腰,有时会曲膝半蹲着地,伴随着那个人手中的玩意儿“咔嚓”“咔嚓”的灯光闪过,有

时还会哗啦啦一下跪在地下,样子庄严肃穆,像似要完成一件很重要的庆礼。再看那个人时,

父亲就常常忍不着多瞅几眼,更多时会瞅他背上封得严严实实的洋玩意儿。

那年冬季的雪很大,母亲的阻止没能如愿,反而加速了父亲进山的频率一一隔日一趟转成了

一日一趟。

那天一大早父亲又拄他那杆老猎枪,鬼鬼祟祟地瞒着母亲从菜窖里拎出一条棉布小袋,踏着

积雪穿过村口,走上了村后被雪落镶白过的南拢凹。那被大雪厚厚覆盖的山路上,一行脚印

直向镶白的树林子,一股啸冷的雪风在父亲错愕的神情里吹动树条子上缀满的冰挂。

顺着那行脚印,父亲很意外地在南拢凹岔路上碰到了那个人。他立在路边,像似在等着什么,

背裹里封得严严实实的洋玩意儿缀上了一层薄雪。迎着父亲错愕的目光,他对着父亲笑笑算

是招呼,然后跟在父亲身后,也上了山。

父亲拄着猎枪的步子在前方停了下来,他紧了紧手中的棉布袋子,看着同时停下来的那个人,

折返身向另一座山头走去。那个人在原地仅停了一下,也折转身子跟向父亲身后。

父亲再次停下来,看着那个人,拄着的猎枪在雪地上不满地跺了跺,一动不动地立在雪地上

望向那个人。那个人在父亲的目视下,后退了几步,复又走上前,父亲的猎枪再次在雪地上

跺了跺,一动不动地望着他。那个人停在原地半晌,才背着包一步一回地绕向另一个山头。

父亲站在雪地中,直见那个人在林子里只剩下一个小黑点时,才折转身向南拢凹的深山走去。

父亲在晌午时拄着猎枪空着手走进家门,棉布袋中装着几粒不知名的树木坚果,他边拍打着

肩上的残雪,边絮絮叨叨地唠着那个人的不是,唠那个人扰了他的好事。母亲见此很不满地

在一旁接口:“就是没人惊扰你,你平素不也照样是空手回家的。”而父亲听罢,嘻嘻哈哈

地笑了起。对此,我们再一次把父亲所有的举动归咎于他老小孩的心理在作梗。

这件事后不久我返城找到了新的工作,应新同事约,我陪他参加一个摄影大赛的颁奖会。

在获奖作品展厅中的一角,一幅叫《深情》作品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雪地里半蹲半跪着一

位老人,老人的模样慈眉善眼,在他的伸手的前方,是一只灰色的野兔,看到老人,灰兔眼

神像极了委曲的孩子,挣扎着向老人身边挪近,一旁的雪地上,一只棉布小口袋散在雪地上,

几只鲜红的萝卜露出袋口在雪地中格外醒目。远处一棵枫树,被积雪压弯的树梗下,隐隐有

支陈旧的单管猎枪在雪风中飘。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18.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中画线的句子“样子庄严肃穆,像要完成一件很重要的庆礼”,写出了“那个人”认真

严肃和敬业的精神。

B.父亲“加速了进山的频率”却依然打不到猎物,主要是老小孩的心理在作梗以及“那个

人”摄影的干扰。

C.小说中多次出现了雪、树林、风等环境描写,这就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生活背景和

社会背景。

D.小说选择第一人称为视角,由“我”来讲述故事,既让人感到可信与亲切,又起到了衬托

主要人物的作用。

19.分析画横线句子“就是这样的一个冬季,父亲遇上了那个人”在文中的作用。(4分)

20.小说为什么以摄影大赛的一幅作品《深情》结尾?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3、语言文字运用题(7分)

21.仿照下面的示例,另换一个描写对象,写一组句子,要求所写的句子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在语意上形成对比。(4分)

示例:汲汲营营的人就像时针,看似一分一秒都在向前,其实不过是原地打转。

4、22.阅读下面的一则新闻,请拟写一个新闻标题,要求16字以内。(3分)

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决定首先在广东、湖北、辽宁、陕西、云南5省和天津、重庆、

杭州、厦门、深圳、贵阳、南昌、保定8市正式启动国家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18日在京召开会议,要求上述试点地区应加快形成以低碳排放

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努力建设成中国低碳发展的先行区和实验区,在应对气候变

化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低碳试点工作的开展,将能够帮助中国积累在不同地区推动低碳

绿色发展的有益经验。

四、文言文阅读(共1题)

1、(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朱亮祖,六安人,元授义兵元帅。太祖克宁国,擒亮祖,喜其勇悍,赐金币,仍旧官。居数

月,叛归于元,数与我兵战,为所获者六千余人,遂入宣城据之。太祖方取建康,未暇讨也。

已,遣徐达等围之。亮祖突围战,常遇春被创而还,诸将莫敢前。太祖亲往督战,获之,缚

以见。问曰:“尔将何如?"对曰:“生则尽力,死则死耳。”太祖壮而释之。累功授枢密

院判。

李文忠破李伯升于新城,亮祖乘胜燔其营落数十,获同佥元帅等六百余人、军士三千、马八

百匹,辎重铠甲无算。伯升仅以数骑遁。太祖嘉其功,赐贵甚厚。胡深请会兵攻陈友定,亮

祖由铅山进取浦城,克崇安、建阳,功最多。会攻桐庐,围余杭。迁浙江行省参政,副李文

忠守杭州。帅马步舟师数万讨方国瑛,下天台,进攻台州。国瑛出走,追至黄岩。降其守将

哈儿鲁,徇下仙居诸县。进兵温州。方明善拒战,击败之,克其城。徇下瑞安,复败明善于

盘屿,追至楚门。国瑛及明善诣军降。

洪武元年副征南将军廖永忠由海道取广东。何真降,悉定其地。同廖永忠克南宁、象州,广

西平。班师,太子帅百官迎劳龙湾。三年封永嘉侯,食禄千五百石,予世券。

四年伐蜀,帝以诸将久无功,命亮祖为征虏右副将军,济师至蜀,而明升已降。徇下未附州

县。师还,以擅杀军校不预赏。

亮祖勇悍善战而不知学所为多不法番遇知县道同以闻亮祖诬奏同同死帝寻悟明年九月召亮祖

至与其子府军卫指挥使暹俱鞭死。御制妨志,仍以侯礼葬。

(选自《明史•朱亮祖传》,有删节)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亮祖勇悍善战而不知学/所为多不法番遇知县道同/以闻亮祖/诬奏同/同死/帝寻悟/明年九

月召亮祖至/与其子府军卫指挥使暹俱鞭死

B.亮祖勇悍善战/而不知学/所为多不法番遇知县道同/以闻/亮祖诬奏同/同死/帝寻悟/明年

九月召亮祖至/与其子府军卫指挥使暹俱鞭死

C.亮祖勇悍善战/而不知学/所为多不法/番遇知县道同以闻/亮祖诬奏同/同死/帝寻悟/明年

九月召亮祖至/与其子府军卫指挥使暹俱鞭死

D.亮祖勇悍善战而不知学/所为多不法/番遇知县道同以闻亮祖/诬奏同/同死/帝寻悟/明年九

月召亮祖至/与其子府军卫指挥使暹俱鞭死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枢密院”,元代,主管军事机密事务、边地防务、并兼禁军,明代,被朱元璋废除。

B.“洪武元年”,“洪武”是朱元璋的年号,“元年”即第一年。年号常是后人给前朝定的

名号,年号起源于秦始皇。

c.“圻志”,“圻”即“墓穴”,“:T志”就是“墓志铭”,是一种悼念性的文体。

D.“侯”,爵位的一种,“爵位”在周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均世袭罔替,封地

均称国,在封国内行使统治权。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朱亮祖作战勇悍。徐达等围攻建康,朱亮祖突围,使常遇春被创而还,令徐达手下诸将不

敢出战。

B.朱亮祖战功卓著。朱亮祖曾俘获同佥元帅,在克崇安、下天台、取广东、平广西等战斗中

立下战功。

C.朱亮祖得到太祖赏识。朱亮祖在洪武三年被封永嘉侯,食禄千五百石,世袭罔替,后虽被

杀,但死后仍以侯礼葬。

D.朱亮祖不得善终。朱亮祖因在伐蜀中曾擅杀军校等不法行为被揭发,触怒皇帝,连同儿子

一起被杀。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居数月,叛归于元,数与我兵战,为所获者六千余人,遂入宣城据之。(5分)

(2)伯升仅以数骑遁。太祖嘉其功,赐贲甚厚。(5分)

五、作文(共1题)

1、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60分)

父亲带孩子放河灯。

孩子说:“爸爸,河灯里的蜡烛一闪一闪真漂亮。”

爸爸说:“是的,但它容易熄灭,如果你喜欢它,就要小心保护它,别等灭了才后悔得哭鼻

子哦。”

孩子问:“为什么我们要把这么美的河灯放到河里去呢?”

爸爸回答道:“我们要许愿呀,如果我们希望拥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就要放开手中拥有的

一些东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C(①一孔之见:从一个小窟窿里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用作谦词,不做

谦辞时含贬义。与语境不符。②马放南山:比喻天下太平,不再用兵。现形容思想麻痹。与

语境不符。③相沿成俗:因袭某种做法传下来,形成风俗习惯。符合句意。④一蹴而就:蹴,

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多用于否定句(不能一

蹴而就)。符合句意。⑤如期而至:按照计划或者规律,按时到来。与语境不符,因为“安

全生产责任事故”不是计划之事。⑥泾渭分明: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

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符合句意。)

2、2.D(A项语序不当。应是“它严重侵蚀城市土地资源和发展空间,更直接动摇法治城

市的社会根基。”B项成分残缺,缺宾语中心词,应是“受到社会过多负面因素的影响”C

项搭配不当。“能激发、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的主语应是“艾灸”。)

3、3.D(A.黄赌毒之间去掉顿号。B.一、三两处问号改为逗号。C.引号内末尾句号放到引号

外。)

4、4.A(注意话题的一致性和代词的提示作用。①④⑤都以“世界”为话题,应放在一起;

②③⑥以都“文学”为话题,应放在一起。

5、5.D(A.“说”通“脱”“县”通“悬”B.“错”通“措”C“知”通“智慧”)

6、6.A(B.穷困,C.学者、爪牙,D.不必、寄托)

7、7.B(意动用法A.为动、使动;C.名作状、名作动;D.形做名,使动。)

8、8.C(A.罔:无;B.修:修洁津:进谏;D.师:专门从事某项技艺的人族:类)

9、9.C(表修饰。A表被动/表比较;B.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D.形容词词尾/兼词)

10、10.D(定语后置A.宾语前置句;B.介宾结构后置;C.宾语前置句。)

二、名句默写

1、17.(1)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宁潞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每空1分,错、漏、增字,或顺序颠倒,均不给分。)

三、语言表达

1、15.AE(A3分、E2分,A项“含蓄地表现了当时天下承平已久、百姓安乐的景象”错,

应为呈现京城防卫松弛,以“入卫稀”造悬念,后文五句回答了卫戍将士的去向。E项“对

边塞紧张战事的想象”错,不是“想象”,而是“联想”)

16.①对京城安危的忧虑。京城卫戍松弛,将士只顾纵情娱乐,不关心京城安危。②对朝廷

不思边防,不关心边疆将士的谴责。万里之外的黄云戍战事紧急,朝廷却“兵印长封”,不

派救兵。③对内地将士纵情享乐的不满,对边塞将士征战沙场的同情。边情紧急,战事危急,

而朝廷的将士却只顾狩猎消遣。(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2、18.A(B项,主要是因为他根本不想打猎物;C项,没有提供“社会背景”;。项,没

有“衬托主要人物的作用”)

19.①打破了平铺直叙,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②为后面的摄影情节作

铺垫。(2分)

20.①在情节结构上,通过突转产生戏剧性效果,最后以照片《深情》结尾,出人意料,照

应标题,安排巧妙;②在情感表现上,深情地呈现出猎人与猎物由于爱而达成的一种和谐;

③在思想内容上,把一个平凡的“狩猎”事件,上升到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高度,深化了主题。

(每点2分)

3、21.示例:内敛聪慧的人就像核桃,外表看似古板丑陋,其实心中胸有沟壑。

狂妄自大的人就像风筝,看似走得很远飞得很高,其实价值只在别人手中。

心有规则的人就想铜钱,外表圆润通达,内心却方正不阿。

(比喻1分,对象寓意1分,对比1分,句子整体表达1分)

4、22.五省八市率先启动低碳试点工作(3分)

四、文言文阅读

1、11.C(注意区分几个选项的差别,关键点在“番遇知县道同”和第二个“亮祖”分别做

后句的主语,不做前句的宾语,因此选C。)

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