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第01单元春秋战国时期试题_第1页
中考历史复习-第01单元春秋战国时期试题_第2页
中考历史复习-第01单元春秋战国时期试题_第3页
中考历史复习-第01单元春秋战国时期试题_第4页
中考历史复习-第01单元春秋战国时期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提分训练(一)春秋战国时期|基础真题练|一、选择题1.[2019·青岛]“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A.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B.都江堰的修建C.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并进一步推广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2.[2019·乐山]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段摘录。空白框中应填的朝代是 ()A.战国三国 B.战国汉朝C.汉朝三国 D.汉朝西晋3.[2019·邵阳]“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该材料反映的是 ()A.李悝变法 B.吴起变法C.商鞅变法 D.孝文帝改革4.[2019·广东]对下图所示秦国有关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商鞅变法成效显著B.分封制基本瓦解C.诸侯混战破坏经济D.改革图强成为风潮5.秦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途中欲投宿旅店遭拒。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人住宿,就要连坐,商鞅因此无可奈何。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了 ()A.变法违背民意 B.变法深入贯彻C.变法遇到阻力 D.变法宣告失败6.[2019·滨州]中国古代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加封、尊崇的规格不断提高(如下表所示)。这表明 ()西汉汉平帝:褒成宣尼公北宋宋真宗:至圣文宣王明朝明世宗:至圣先师清朝清世宗:大成至圣文宣先师A.孔子是春秋时影响最大的思想家B.孔子对古代教育的发展贡献巨大C.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D.孔子为政以德的主张被广泛接受7.[2019·泰安]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这一评论中,“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应该是 ()A.“兼爱”“非攻” B.“无为而治”C.“仁政”治国 D.以法治国8.[2019·成都]战国时期,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主张“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家是()A.墨子 B.荀子C.孟子 D.韩非9.[2019·株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体现了《道德经》中 ()A.辩证法的思想B.“兼爱”“非攻”的思想C.“仁”的思想D.以法治国的思想10.[2019·深圳]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学术平台,各家学派在此进行交流与论辩。稷下学宫体现的历史现象是 ()A.诸侯争霸 B.兼并战争C.百家争鸣 D.统一思想11.在达州市中小学班级管理经验交流会上,刘老师将自己的心得概括为:“班级管理如烹小鲜,应该无为而治,同时要强化德育教育,让学生懂得仁爱。”他的管理理念中蕴含着春秋战国时期哪些思想学派的主张 ()A.儒家法家 B.道家兵家C.道家儒家 D.墨家儒家二、非选择题12.农业是经济的命脉,历代政府都注重农业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春秋以前,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1)面对上述变化,商鞅在变法时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材料二元世祖即位之初就发布诏令:“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摘编自《元史·食货志》(2)材料二的诏令表明了元世祖治理国家的什么态度?元世祖为此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措施?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最完美的国家。——摘编自《孙中山全集》(3)材料三体现的是孙中山的什么思想主张?材料三中涉及改革土地制度的内容是什么?该内容在同盟会纲领中是如何阐述的?材料四下表是1953年—1957年中国的粮食产量情况表(单位:百万吨)时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1957年粮食总产量166.83169.52183.94192.05195.75——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4)材料四中我国粮食产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五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中共十九大报告(5)材料五中的“土地承包”与我国农村的哪一政策有关?依据材料指出,当前我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措施有哪些?|能力强化练|一、选择题1.“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这段话旨在说明该时期 ()A.深刻的经济变革推动社会的转型 B.最深刻的变革首先来自政治领域C.王室衰微导致经济发生深刻变革 D.经济迅速发展与周王室权势渐强2.社会流动是指不同阶层出身者可以因为后天因素而转换成另一个阶层。据此分析,春秋、战国的历史变动应为“社会流动增大”。引发这一变动的深层因素是 ()A.农业经济的发展 B.分封制逐渐瓦解C.实力竞争的出现 D.王位世袭遭破坏3.据《史记》载,商鞅治秦,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商鞅此举 ()A.促进军事力量的强大B.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C.保护了世袭贵族的利益D.扩大了地方长官的权力4.《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遂灭商君之家。”这段材料说明 ()A.商鞅变法失败的原因是触犯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B.社会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C.太子即位后,顺应民心处死商鞅D.改革可能会遇到重重阻力,付出沉重代价5.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个阶层,这 ()A.动摇了周王朝的统治基础 B.瓦解了西周的分封制C.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6.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的主张是 ()①“仁者爱人”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④“贵贱有序”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7.春秋战国时期面临着激烈变革、实力竞争的局面,“士”阶层中的有识之士纷纷提出了各自的治国救世主张。下列主张与时代潮流相左的是 ()A.“重法爱民而霸”B.“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C.“克己复礼为仁”D.“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8.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对环境的巨大破坏,让人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对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问题的高度重视。下列选项中,与解决这一问题的主张相似的是 ()A.“兼爱”“非攻”B.“知己知彼,百战不殆”C.“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D.“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9.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分别描述为:“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儒、墨、道、法B.儒、道、墨、法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10.有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的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选项第一步第二步A提出庄子是道家创始人的观点找到庄子主张“无为而治”的观点作证据B提出孟子是儒家创始人的观点找到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春秋无义战”的观点作论据C查阅到孔子“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兴办私学、广收门徒等相关史料得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的结论D查阅到孙膑“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等相关史料得出孙膑是兵家鼻祖的结论11.我国古代儒家主张“仁”“信”、墨家主张“兼爱”、法家主张以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和谐”“诚信”“友善”“法治”等内容。这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照搬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B.是现代中国建设的经验总结C.植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D.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二、非选择题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新制度之创建,唯秦为最有功焉。——摘编自《秦集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进行变法的有利条件。其中促使秦国社会转型,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是哪一项措施?材料二新法规定:立了军功的,按功劳大小升爵受赏;为私利争斗的,按情节轻重处以刑罚。努力务农,精耕勤织,因而获得粮食、布帛丰产的,免除本人的徭役或赋税。国君亲属宗族不是立有战功,经过评定,不得列入谱牒。(2)根据材料二,归纳“新法”的内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商鞅变法的意义。

【参考答案】基础真题练1.C[解析]本题考查东周的社会经济变革。根据所学可知,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并进一步推广,引发了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故选C项。2.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空白处应该是战国和汉朝。故选B项。3.C[解析]根据材料中出现的“秦民”可以判断是秦国的商鞅变法。故选C项。4.A[解析]时间轴上的事件反映了秦国国力强大,攻取了很多国家,这是因为商鞅变法的成效显著。故选A项。5.B[解析]秦国因商鞅变法而迅速崛起,但商鞅却落得个被车裂的下场,其个人遭遇令人扼腕。然“商君虽死,秦法未败”。“作法自毙”的故事也说明变法措施得到了深入贯彻,没有因人的地位不同而区别对待。故选B项。6.C[解析]根据西汉、北宋、明、清封建统治者对孔子的尊称可以推断,儒家思想对维护封建统治很有帮助。故选C项。7.C[解析]本题考查孟子的思想主张。根据所学可知,孟子主张“仁政”治国,故选C项。8.B[解析]诸子百家中,主张“制天命而用之”的是荀子。故选B项。9.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等体现了《道德经》中辩证法的思想。故选A项。10.C[解析]材料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家学派学术思想的交流,体现了百家争鸣的历史现象,故选C项。11.C[解析]“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思想主张,“仁爱”主要是儒家的思想主张。故选C项。12.(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2)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注重农桑。(3)三民主义。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平均地权。(4)逐年增长。三大改造时期,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农村掀起农业合作化运动。(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能力强化练1.A[解析]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是中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解题能力。材料第一句话说的是社会转型,第二句话说的是社会转型出现的原因——经济发生了根本变革。据材料可知,深刻的变革应首先来自经济领域,排除B项。C项因果关系颠倒。D项“周王室权势渐强”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项。2.A[解析]春秋战国是一个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的时期。其表面变化是“礼崩乐坏”,传统的社会秩序遭到重创,新的社会秩序逐步形成。在这一变化的背后是铁器、牛耕的使用和进一步推广,使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和提升。以此为基础,个体小农和地主阶级等阶级不断产生和壮大。故本题选A项。3.B[解析]材料体现了商鞅变法推行县制的内容,其长官由国君直接任命,加强了国君的权力和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D两项不符合史实,A项材料没体现。故本题选B项。4.D5.C[解析]春秋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有受教育的权利。而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A、B两项与孔子的教学活动无关。孔子的教学活动和思想主张不适合当时的时代需求,排除D项。故本题选C项。6.A7.C[解析]材料提到,“春秋战国时期面临着激烈变革、实力竞争的局面”,那么,顺应时代潮流应该有利于变革、有助于增强实力。A、B、D三项均有助于增强实力,推动社会变革。C项为孔子的主张,意思为约束自己,每件事都回归周“礼”,便是仁了。很显然,恢复周礼是不符合时代潮流的。故本题选C项。8.D9.A[解析]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提出“仁者爱人”,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儒家另一代表人物孟子主张实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