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课时训练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试题_第1页
中考历史复习-课时训练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试题_第2页
中考历史复习-课时训练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试题_第3页
中考历史复习-课时训练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试题_第4页
中考历史复习-课时训练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训练(八)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一、单项选择题1.[2019·包头]孙中山将民族主义放在了三民主义的首位,把推翻清王朝同建立统一民族国家及共和制度相结合。这反映出三民主义 ()A.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B.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口号C.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开展D.代表维新派的思想要求2.[2019·孝感]鲁迅曾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里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材料反映的实质是辛亥革命 ()A.反封建不彻底 B.没有唤醒民众C.没有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D.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3.[2019·河南]有学者指出:帝制的覆灭意味着对儒学三纲之首和传统等级制的彻底否定,意味着芸芸众生那些整天忙于磕头的脑袋和应酬跪拜的双脚同时得到解放,让它们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思考和走路。该学者认为辛亥革命 ()A.改变了社会性质 B.根除了社会陋习C.废除了封建制度 D.推动了思想解放4.[2019·河北]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抱憾而逝,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但孙中山为进步奠定了基础,其追随者得以在此基础之上继其遗业。材料中的“痛苦与失序”不包括 ()A.武昌起义 B.袁世凯独裁统治C.尊孔复古的逆流 D.北洋军阀混战5.[2019·福建]“辛亥革命从根本上确立了中国‘民主共和’的政治方向,因此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这主要体现在当时 ()A.提出三民主义B.推翻封建制度C.建立民国和颁布《临时约法》D.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6.[2019·自贡]辛亥革命作为20世纪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巨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里程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②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③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④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7.[2019·聊城]林伯渠说,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来说,这次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因为他们没有看见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这次革命”是指 ()A.明治维新 B.辛亥革命C.十月革命 D.国民革命8.[2019·苏州]20世纪初,当欧洲逐渐笼罩在战争阴云之下的时候,列宁曾热情地称赞“现在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腾起来了,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高潮正在汹涌澎湃地发展”。这里列宁称赞的是()A.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气象一新B.十月革命使中国人民看到曙光C.中共成立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D.国共合作推动了大革命的兴起9.[2019·广安]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旧的观念、旧的礼教依然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先进知识分子 ()A.提出三民主义革命纲领,发动了广州黄花岗起义等武装起义B.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C.发动“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反对袁世凯的专制独裁统治D.高举民主和科学旗帜,掀起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10.1912年元旦,《申报》刊登了这样一条庆贺标语:“中华民民万岁”。《申报》把“国”字改写为“民”字,主要是为了体现 ()A.三民主义在中国的实现 B.中华民国建立,封建制度终结C.中华民国主权在民的思想 D.人民仍处在专制统治之下11.[2019·淮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与这一规定体现的原则相同的是 ()A.英国《权利法案》B.1787年美国宪法C.法国《人权宣言》D.法国《拿破仑法典》12.[2019·潍坊]1901年,“建设新中国”一词在报刊上频繁出现,有人倡言“推翻旧政府”“立党救国”。这反映了 ()A.维新变法影响深远 B.中国同盟会力量壮大C.革命思想迅速传播 D.国民党政权风雨飘摇13.1913年,宋教仁在上海遇刺身亡,该案的发生从本质上反映出 ()A.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B.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矛盾C.国民党与北洋军阀的斗争D.革命派与保皇派的斗争14.下图是《清帝退位诏书》,这一实物资料充分佐证了辛亥革命推翻了 ()A.资本主义B.封建制度C.封建帝制D.帝国主义15.下图是民国时期旅顺学生刘成汉的小学毕业证书。他毕业的时间应该是公元 ()A.1947年 B.1948年C.1949年 D.1950年16.右侧是同学们排演历史剧拟定的各幕题目。依此判断,该剧本的名称应该是()A.近代开端 B.走向共和C.军阀割据 D.国家统一17.[2019·潍坊]史学家常把1916年至1927年称为中华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其主要依据是这一时期 ()A.帝制复辟 B.军阀混战C.日本侵华 D.东北易帜18.[2019·烟台]近年来,民意信息逐步进入政府决策咨询程序,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民主进程。下列事件不利于民主进程的是 ()A.三民主义的提出 B.袁世凯建立北洋军阀统治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颁布19.[2019·岳阳]蔡锷在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过程中,发动护国战争,因功勋卓著被称为 ()A.“再造民国第一人” B.“立宪第一人”C.“洋务第一人” D.“睁眼看世界第一人”20.1924年1月,孙中山说:“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们困苦,日甚一日。”造成“社会黑暗腐败”的原因是 ()A.袁世凯独裁统治 B.北洋军阀割据混战C.《中华民国约法》颁布 D.国民革命运动开展二、材料分析题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此一省欲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四国之争……故现今之主义,总以互相联络为要。——孙中山《与陈天华等的谈话》1905年(1)材料一中孙中山为“互相联络”建立了什么组织?材料二(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蚕食鲸吞,日甚一日。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摘编自1913年一位乡村知识分子的日记(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变乱”是指哪一政治事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材料三兄弟所最信的民生主义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生主义在同盟会纲领中是如何表述的?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实现民生主义的具体方法?材料四“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哪一年制定的?其性质是什么?材料五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统治,但新建立的政体有名无实。(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后新建立的政体有名无实?材料六中国现在祸乱的根本,就是在军阀和那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者。我们这次来解决中国问题,在国民会议席上,第一点就是要打破军阀,第二点就要打破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者。打破了这两个东西,中国才可以和平统一,才可以长治久安。——1924年孙中山《国民革命为解决中国内乱之法》(6)材料六中孙中山所指实现中国“和平统一”的前提是什么?为实现“和平统一”这一目标,孙中山在国民革命时期提出了什么重要的理论?【参考答案】1.A2.A[解析]从材料中“内骨子里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可知,材料反映的实质是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B、D选项材料并没有提及;C选项所涉及内容与史实不符。故选A项。3.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题干中提到的解放大脑与双脚,让人们可以更好地思考,就体现了辛亥革命推动了思想解放。故选D项。4.A[解析]武昌起义发生在1911年。材料中提到的“痛苦与失序”是在民国时期,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故选A项。5.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确立了中国“民主共和”政治方向的是建立民国和颁布法律文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故选C项。6.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如何正确评价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成功之处在于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失败之处在于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因此,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的说法是错误的。故选B项。7.B[解析]题目中提到这次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专制政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故选B项。8.A[解析]从材料中“20世纪初,当欧洲逐渐笼罩在战争阴云之下的时候”可知,这一事件发生的时间是在20世纪初,应该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从本题四个选项所涉及事件看,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年,符合这个时间节点;十月革命爆发于1917年,中共成立于1921年,国共合作推动了大革命兴起的是指两党第一次合作,开始于1924年1月,因此,B、C、D选项均不符合题意。根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结束了延续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成立了中华民国,使中国社会气象一新。故选A项。9.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旧的观念、旧的礼教依然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旗帜,掀起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故选D项。10.C[解析]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申报》刊登庆贺标语“中华民民万岁”,把“国”字改写为“民”字,主要是为了体现新建立的政权在人民手中,也就是中华民国主权在民的思想。故选C项。11.B[解析]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在国家权力方面,采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因此,与这一规定体现的原则相同的是1787年美国宪法。故选B项。12.C[解析]根据题干中“1901年”这个时间和“推翻旧政府”“立党救国”,即可联系到《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深重,在此背景下,革命思想迅速传播。故1901年,“建设新中国”一词在报刊上频繁出现。故选C项。13.B14.C[解析]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迫使清帝退位,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清帝退位被称为新时代开始的一个重要见证,它佐证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故选C项。15.C[解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中华民国三八年”,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民国元年是1912年,采用民国纪年法计算,即1912+38-1=1949年;也可采用公元纪年法计算,即1949-1912+1=38年。故选C项。16.B[解析]民国建立即中华民国建立;约法颁布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它们都属于近代中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走向民主共和过程中的重要史实,依此判断,该剧本的名称应该是走向共和。故选B项。17.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之后死去,北洋军阀分裂,中国进入军阀混战时期,到1927年,伴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这一局面才基本结束。故选B项。18.B[解析]袁世凯建立北洋政府,实行独裁统治。这不利于民主进程。故选B项。19.A[解析]蔡锷是中华民国初期的杰出军事领袖。辛亥革命时期,蔡锷在云南领导了推翻清朝统治的新军起义;1915年,蔡锷积极参与领导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维护共和制度的护国军起义,被称为“再造民国第一人”。故选A项。20.B[解析]“这十三年来”指的是从1911年到1924年,尤其是自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后,中国进入军阀割据混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