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福建省泉州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福建省泉州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福建省泉州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福建省泉州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福建省泉州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发现了1万年前的稻作遗存,以及打制石器、动物遗骸等,其中动物遗骸包括28种哺乳动物、27种鸟禽类、5种鱼类、33种螺蚌、龟整类及昆虫,出土了17种植物的种子。这些证据说明当时居民生活状况是A.稻谷是唯一的粮食作物 B.农业出现推动科技的发展C.手工业从农牧业中分离 D.采集渔猎和稻作提供食物〖答案〗D〖解析〗遗址发现了稻作遗存以及多种哺乳动物、鸟禽类、鱼类的遗骸,说明当时居民生活以采集渔猎和稻作提供食物,故选D;A项错在“唯一”,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科技的发展,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手工业的信息,排除C。2.东汉郑玄说:“大市,人民(奴婢)马牛之属用长券(券,指木牍、竹简制的券书);小市,兵器珍异之物,用短券。”商品交易时,“为券书以别之,各得其一,讼则案券以证之”。据此可知A.商品买卖的契约形式已被使用 B.契约形式成熟和标准化C.政府的“抑商”政策形同虚设 D.实物借贷形式比较普遍〖答案〗A〖解析〗材料体现出不同的商品用不同的券书,如果发生纠纷就用案券以证之,这说明当时已用契约形式进行商品买卖,A项正确;材料只体现商品买卖的契约形式已被使用,无法得出契约形式成熟和标准化,排除B项;材料重点强调已用契约形式进行商品买卖,不是政府的“抑商”政策形同虚设,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契约形式进行商品买卖,没有体现实物借贷形式比较普遍,排除D项。故选A项。3.如表为秦汉时期治疗疫病的相关记载。这表明当时国家为救治疫病措施出处被处以刑罚的人,如果得了麻风病,该如何论处?应送往麻风病人收容所。《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平帝元始二年,郡国大旱、蝗,青州尤甚,民疾疫者,腾空房舍,为置医药。《汉书·平帝纪》皇甫规讨陇右,军中大疫,死者十三四,规亲入庵庐,巡视将士,三军成悦。《后汉书·皇甫规传》A.发挥地方主导作用 B.建立了最早的救治机构C.建立完备法律体系 D.重视采取隔离救治措施〖答案〗D〖解析〗根据“应送往麻风病人收容所。”“腾空房舍,为置医药”“规亲入庵庐,巡视将士,三军成悦。”可得出这些措施都是隔离救治措施,故D项正确;ABC项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排除。4.据下表推知,“箕”主要用于不同史籍关于“箕”的记述表记述出处箕之簸物,虽去粗留精,然要其终,皆有所除是也《庄子》箕主簸扬,糠秕及陈汉李尤《箕铭》A.手工业生产 B.农业播种 C.谷物清选 D.盛放物品〖答案〗C〖解析〗两则材料都说明了箕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是重要的谷物清选加工工具,C项正确;AB项与“箕”无关,排除;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故选C项。5.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北京故宫是中华民族天地人合一的典范。其中,太庙和社稷坛分列两侧,外朝和内廷前后分区,这符合“左祖右社”、“前朝后寝”的古代礼制要求。材料旨在说明,北京故宫()A.展示了建筑艺术之美 B.具备了较高的科研价值C.发挥了巨大经济效益 D.传承了古老的中华文明〖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北京故宫的建筑设计符合“左祖右社”、“前朝后寝”的古代礼制要求,这说明北京故宫传承了古老的中华文明,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北京故宫传承了古老的中华文明,不是强调北京故宫的建筑艺术,也不是强调其科研价值,排除AB两项;材料涉及的是文明传承,与经济效益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6.“中国的丝绸,改变了西方人的穿着;而西域的物产音乐,也改变着中国人的日用习惯和音乐风格。中国的儒学,影响了日本、朝鲜的学术发展;而南亚的佛教,也冲击渗透着中国的儒学。”这说明A.中国古代较长时间对外开放 B.中外文化的相互影响完全对等C.文化传播是一个双向的历史过程 D.文化的双向传播促进了世界整体化发展〖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中国的丝绸,改变了西方人的穿着;而西域的物产音乐,也改变着中国人的日用习惯和音乐风格。中国的儒学,影响了日本、朝鲜的学术发展;而南亚的佛教,也冲击渗透着中国的儒学”可知,中国的丝绸、儒学在影响着西方穿着与学术的同时,西域的物产音乐、南亚的佛教也对中国的日用习惯、音乐风格和儒学产生了影响,说明文化传播是一个双向的历史过程,C项正确;材料主要论述中外文化传播的双向影响,“中国古代较长时间对外开放”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完全对等”表述错误,排除B项;从材料中“西域”、“日本”、“朝鲜”、“南亚”等信息可知,古代文化传播的影响是区域性的,并非世界性,所以不能推动世界整体化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

7.19世纪70年代,随着官督商办与官商合办的民用股份制企业出现,股票开始走向市场。下图为上海发行的“轮船招商总局股份凭证”,是近代中国发行的第一支股票。这表明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B.更多种类的产品逐渐进入商贸领域C.上海成为亚洲国际贸易中心 D.中国商业经营方式开始与世界接轨〖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发行股票,创办轮船招商局等民用股份制企业,表明中国的商业经营方式开始与世界接轨,D项正确;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才最终形成,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更多种类的产品逐渐进入商贸领域”,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上海成为亚洲国际贸易中心,C项错误。8.世界上多数的早期文明区域,不但天文历法、数学等相关学科获得了较早、较快的发展,而且大都发明了灌溉工具、修建、疏、维护水利工程也往往被当作地区发展的大事。上述现象集中反映了A.天文历法的历史悠久 B.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C.水利灌溉的不可或缺 D.农耕文明的发展要求〖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天文历法、数学和灌溉工具的发明、水利工程的维护等学科和工具都与农业生产有关,所以这些现象的出现集中反映了农耕文明的发展要求,D项正确;材料内容不能说明天文历法的历史悠久和水利灌溉不可或缺,排除AC项;仅根据材料内容也无法体现农业生产上的精耕细作,排除B项。故选D项。9.有学者说,18世纪是欧亚贸易“茶叶世纪”。这是因为“人们比以前有闲了,城市生活更丰富了,公众活动更多了,品茗喝咖啡都有人聚才好,咖啡馆等应运而生,并屡屡成为近代欧洲重大革命和风潮的策源点,旧时宁静的心态不再平静,躁动的人群需要‘兴奋剂’来温润和发酵”该学者描述欧洲这一社会变化可以用来说明A.工业革命促进了消费社会的到来B.西欧启蒙运动推动欧亚贸易进程C.茶叶流行欧洲有特定的时代背景D.革命根源于民众休闲方式的变化〖答案〗C〖解析〗从材料来看““人们比以前有闲了,城市生活更丰富了,公众活动更多了,品茗喝咖啡都有人聚才好,咖啡馆等应运而生”,这说明茶叶流行欧洲有特定的时代背景,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不够准确,“消费”具体指的是什么,材料只涉及到茶叶和咖啡;B选项与材料无关;D选项错在“根源于”,经济基础才是决定性因素。1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官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大发明。”这说明()A.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B.农耕经济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C.古代文明产生于祭司对神灵的真诚的崇拜D.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进步的结果〖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官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大发明。”可知,农耕经济的发展推动了阶级的分化,进而出现了国家机器、文字等文明的标志,故农耕经济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B项正确;“唯一标志”的表述太过绝对,排除A项;古代文明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并非产生于祭司对神灵的真诚的崇拜,排除C项;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文明产生之后,排除D项。故选B项。11.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世界各地进口牛肉、羊毛、咖啡、硝酸盐等物资;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开采矿山、建设铁路、电厂和银行。这说明A.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B.全球资源通过世界市场流向欧洲C.欧洲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D.世界逐步建立起合理的经济秩序〖答案〗C〖解析〗19世纪末的世界经济中,欧洲从世界各地进口物资,同时向海外大量投资,由此说明,这一时期的世界贸易中,欧洲占据主导地位,C项正确;世界市场开始出现于新航路开辟后,排除A项;B只提到物资流入欧洲,并未提及欧洲资本外投,排除B项;19世纪末的世界经济秩序是欧洲主导的,其通过殖民被压迫地区来获利,这一秩序并不合理,排除D项。故选C项。12.下图是近代以来世界城镇化趋势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1850年之前各国的城镇化水平都处于较低水平B.世界殖民体系的逐步瓦解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C.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促进我国20世纪80年代城镇化发展D.世界各国城镇化水平同步发展〖答案〗B〖解析〗从材料的数据可以看出,二战后随着亚非拉民族国家独立运动的不断高涨,世界殖民体系的逐步瓦解,民族独立国家社会经济有所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B项正确;1850年之前,英国城镇化水平高,其他国家较低,因为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排除A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1992年才开始,排除C项;D项太绝对,并不同步,排除D项。故选B项。13.列表归纳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请根据下表信息,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1864年法国的巴斯德发现食物腐败是由微生物引起的,从而阐明了罐藏的原理,并科学地制定出罐头生产工艺。至此,罐头工业进入到现代世界食品工业当中,并传至世界各地。1923年瑞典工程师发明了第一台压缩式电冰箱,由此生产出了家用电冰箱,它主要用于食物保鲜,保鲜食品被人们逐渐越来越多的食用。1958年安藤百福结合传统面条和拉面,经过脱水处理,发明了方便面。其后,又逐步推出调料单独包装的方便面,方便面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A.食品技术创新改变生活方式B.中西饮食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C.科技进步推动食品种类创新D.工业革命推动食物结构改变〖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阐明了罐藏的原理,并科学地制定出罐头生产工艺。……传至世界各地”到“又逐步推出调料单独包装的方便面,方便面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可以看出,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食品的生产加工与储藏的工艺也在不断进步,逐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西饮食文化交流,排除B项;材料与食品种类创新无关,排除C项;材料也没有体现食物结构的改变,排除D项。故选A项。14.人口迁徙有利于世界联系加强。阅读下表,对该材料的解释正确的是欧洲移民表目的地时间范围人数美国1821~19323420万亚洲俄国地区1800~19391200万阿根廷1856~1932640万加拿大1821~1932520万①美国是欧洲移民的最大流入地②移民潮加速了欧洲文明向外传播③交通方式的进步推动了欧洲向外移民④世界性经济危机是欧洲向外移民的主要原因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欧洲移民的最大流入地是美国,故①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移民潮加速了欧洲文明向外传播,交通方式的进步为欧洲向外移民提供了条件,故②③正确;欧洲向外移民的主要原因应该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导致的,故④错误,排除;因此〖答案〗为B项。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欧洲的移民潮15.1908年,福特T型车面世时,每辆售价是850美元;到1916年,每辆价格降至350美元,而到1925年只卖到240美元一辆。导致福特T型车价格下降的原因是A.技术与管理方式的革新 B.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C.资本家的购买力降低 D.中国汽车工业的竞争〖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时间可知,由于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此时期技术与管理方式得以革新,从而使得福特T型车价格下降,A项正确;B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D两项不符合史实,均排除。故选A项。16.如图为1960—1990年美国总人口增长中移民的比例示意图。由此可推知A.美国难以实现民族间的文化认同 B.美国是世界上最典型的移民国家C.美国民族和文化多样性日益凸显 D.美国移民逐渐占据人口大多数〖答案〗C〖解析〗根据图中数据变化,即1960—1990年美国总人口增长中移民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加可知,美国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日益凸显,C项正确;材料没有展示美国各民族间的分歧,不能说明美国难以实现民族间的文化认同,A项错误;只有美国移民情况,没有其他国家的数据,不能说明美国是世界上最典型的移民国家,B项错误;美国“总人口增长”中移民所占比例增加,不能说明美国移民逐渐占据人口的大多数,D项错误。二、材料分析题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愚公移山故事源起于《列子·汤问》,愚公形象经过历代人们建构,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材料一南宋以后,愚公形象世俗化倾向更趋明显……泛化成世俗说教中的经典故事……至明代,愚公移山形象定型为一种精诚的精神,成为训谕后人的标志性形象。——李素梅《愚公移山形象的传承与演变考论》材料二1940年,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徐悲鸿创作的国画《愚公移山》中,愚公移山形象成为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信心的写照,其宏大的气魄正是让敌人望而生畏的自信,民族的艰辛、胜利的渴望让潜伏在人们血液中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开始沸腾。可以说,这幅国画的创作是一个苦难时代对愚公移山精神价值的又一发现。——李素梅《愚公移山形象的传承与演变考论》材料三自从1953年开始实行农业合作社制度后,厉家寨大山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兼党支部书记厉月举带领社员们改河道,削岭头,建水库,闸山沟,砌石井,并地块,整梯田,科学种田,使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到了1956年时,全合作社的粮食亩产已经达到了276.4公斤,这标志着厉家寨提前实现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指标,为此也获得了“英雄的大山社”的荣誉称号。1957年毛泽东在《山东省莒南县厉家寨大山农业社千方百计争取丰收再丰收》报告中,题词写下“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子”的批语。——缪琳《愚公移山精神及其当代价值》请结合时代背景,对材料中不同时期的愚公形象进行解读。〖答案〗宋明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儒学人士投身教化和理学的发展,愚公形象定型为精诚的精神,有利于培养人的道德意志,教化百姓,稳定社会秩序。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民族危机加深,愚公成为中国人民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形象,激发了民众的抗日救亡意识,提升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有利于抗日战争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三大改造)和建设时期,面对百废待兴、物质匮乏的困难局面,愚公化身为热爱集体、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社会主义新人形象,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热情和干劲。总之,愚公移山精神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的愚公形象定型为精诚的精神,这主要和商品经济发展、儒学人士投身教化和理学的发展等有关,有利于培养人的道德意志,教化百姓,稳定社会秩序;抗日战争时期,愚公成为中国人民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形象,这主要和民族危机加深有关,激发了民众的抗日救亡意识,提升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有利于抗日战争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愚公化身为热爱集体、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社会主义新人形象,这主要和当时经济发展情况有关,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热情和干劲。结合上述分析可知,愚公移山精神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西周《礼记·王制第五》中记载:“五谷不时,果实不熟,不鬻于市。”这是被公认的最早的有关食品安全监管的规定。汉朝时期,为了杜绝不法商家为牟利向市场投放有毒有害食品,国家在法律上明文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其县官脯肉也,亦燔之。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减(赃),与盗同法。”唐朝时,《唐律疏议》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宋代,国家为了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完全继承了唐朝的法律,同时也有所创新,即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并按行业登记在册,否则不能进市贸易,商品的质量也由各个行会把关,行会会长作为担保人,负责评定商品的成色和价格。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官商勾结”在宋明尤为兴盛,再加上封建社会人治大于法治的专断独裁思维,使得整个社会拜金逐利风气盛行,个人道德、社会道德面临极大的考验。——摘编自刘新超等《古代食品安全管控理念、方略及启示》材料二19世纪美国联邦政府对食品的卫生标准、纯度指标以及标签的真实性等方面没有统一的规定,市场上的食品质量非常不可靠。到19世纪末,食品的造假腐败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重大危害事件不断出现使民众逐渐觉醒,对食品改革和制定相关法规的呼声越来越大。新闻记者阿普顿·辛克莱出版了一本题为《丛林》的小说,在这部小说中辛克莱以15页的篇幅对当时美国肉制品污秽不堪的加工过程予以揭露,引起了公众极其强烈的反响。于是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下令对肉类加工业进行彻底调查,并将调查报告中揭露的诸多耸人听闻的事实公之于世。与此同时,美国医学会也向国会表明如果参议院不通过纯净食品法案,将促使他们的病人对国会施加压力。在多重压力之下,1906年《纯净食品和药品法》最终获得国会通过。——摘编自徐俊才《美国食品安全法案颁布历程的启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食品安全监管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联邦食品安全法产生的背景。(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食品安全管理的认识。〖答案〗(1)特点:源远流长,持续发展;颁行法律,处置明确,惩罚严厉;政府是责任主体,而民间作用日渐显现。作用:有利于管控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丰富和完善了国家治理,为后世提供借鉴;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2)背景:美国食品安全问题极为严重;受传统的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政策影响,美国联邦政府在食品立法调节方面处于滞后状态;以州食品法为核心的法律规制存在弊端;美国媒体和医学会等社会团体的推动;民众的推动;国家干预主义思潮的兴起;相对完善的民主法制制度。(3)认识:要加强并完善立法规范;应强化中央政府对食品安全管理的职能;必须建立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度;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行政问责机制,强化监管人员责任意识;防范与处罚并重。〖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一中“西周《礼记·王制第五》中记载……是被公认的最早的有关食品安全监管的规定……《唐律疏议》规定……(宋代)完全继承了唐朝的法律,同时也有所创新”可知,源远流长,持续发展;根据“汉朝时期,为了杜绝不法商家为牟利向市场投放有毒有害食品,国家在法律上明文规定”等信息可知,颁行法律,处置明确,惩罚严厉;根据“国家在法律上明文规定”“商品的质量也由各个行会把关,行会会长作为担保人”可知,政府是责任主体,而民间作用日渐显现。作用:根据材料一中“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等信息可知,有利于管控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根据“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可知,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根据“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并按行业登记在册,否则不能进市贸易,商品的质量也由各个行会把关”可知,丰富和完善了国家治理,为后世提供借鉴;根据“‘官商勾结’在宋明尤为兴盛”“拜金逐利风气盛行,个人道德、社会道德面临极大的考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2)背景:根据材料二中“市场上食品质量非常不可靠”“食品的造假腐败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可知,美国食品安全问题极为严重;根据“19世纪美国联邦政府对食品的卫生标准、纯度指标以及标签的真实性等方面没有统一的规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传统的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政策影响,美国联邦政府在食品立法调节方面处于滞后状态;根据美国政治体制的特点可知,以州食品法为核心的法律规制存在弊端;根据“小说中辛克莱以15页的篇幅对当时美国肉制品污秽不堪的加工过程予以揭露”“美国医学会也向国会表明如果参议院不通过纯净食品法案,将促使他们的病人对国会施加压力”可知,美国媒体和医学会等社会团体的推动;根据“民众逐渐觉醒,对食品改革和制定相关法规的呼声越来越大”可知,民众的推动;根据“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下令对肉类加工业进行彻底调查,并将调查报告中揭露的诸多耸人听闻的事实公之于世”可知,国家干预主义思潮的兴起;根据“1906年《纯净食品和药品法》最终获得国会通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对完善的民主法制制度。(3)认识:综合材料一二及相关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从古今中外国家食品安全管理的经验教训分析可知,应加强并完善立法规范和中央政府对食品安全管理的职能,建立健全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度和食品安全行政问责机制,强化监管人员责任意识,防范与处罚并重等。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我们过去完成了电气化,才有了以电力为基础的经济。而今天,我们只有完成了城市数字化,完成了数字转型,才能真正实现数字经济的飞跃。10年或20年以后,我们完成了城市数字化,真正的数字经济的时代就会到来……当年罗马把马引入城市,从而使人类社会进入了马力时代;后来,纽约把电引入城市,又使我们进入了电力时代;而未来,算力一定会成为一个城市发展最关键的要素。你消耗掉的每一个资源,都会被认真地计算过,这可能会改变我们对所有事情的认知。——摘编自王坚《城市数字化与城市大脑》阅读材料,从中提炼出一个主题,并结合相关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史实运用准确)〖答案〗示例一:论题: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的发展。论述:19世纪中期完成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英国蒸汽机为代表的科技创新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而中国清王朝面对世界大潮,虽有改革,却坚持“中体西用”,不愿触动封建统治的根基,缺乏科技创新的土壤,使中国落后于世界的潮流。20世纪初完成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以美国、德国为代表的国家敢于采用新技术,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再次出现飞跃,世界经济进入电气时代。中国未能抓住辛亥革命成功带来的战略机遇,反而陷入新的混乱,国无宁日,科技发展依然滞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等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人类由工业化社会进入信息社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抓住机遇,勇于推进科技改革,鼓励科技创新,在国际科技竞争中占有一定优势。近年,中国积极发展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和以数据为中心的云计算,推进了城市治理方式的变革。综上所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我们应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开启迈向科技强国的新征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示例二:论题:科技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论述:随着机器制造业的发展,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使工业生产逐渐向城市集中,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城市近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机器制造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蒸汽机代替了水力机,出现了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崭新的交通工具蒸汽机车和轮船。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全国1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由1个增加到9个,5-10万人口的城市已经有18个,以电力和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为代表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带动了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电力工业的发展,推动世界现代城市化步伐,并形成了世界市场。重工业的发展,也使城市的文明程度不断提升,美、德、英、法、日等国大力普及教育,创办技术学校和大学,培养专门人才。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世界进入信息经济时代,传统产业向信息化产业转化,信息产业的辅助设施以及相应的服务机构也应运而生,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更加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要,城市更加重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治理,城市化向更为精致、健康和安全的方向发展。城市的兴起是文明的象征,城市的发展是生产力的提高和文明进步的标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的文明程度在不断提高,人们生活的内容也在不断改变和丰富。综上所述,科技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城市化进程。示例三:论题:科技进步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论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18世纪中期开始的工业革命使得机械技术迎来大发展,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带动了一系列机械化生产工具的产生,生产力出现了飞跃性提高,为社会生产的机械化提供了保障。19世纪电磁学和电气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为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奠定了基础。20世纪随着人们对相对论和量子论的进一步研究和认识,微电子技术蓬勃发展,这直接带动了电子计算机的发明,进而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同时,科技的进步还会促进人类思想的解放。目前,数字人、元宇宙、互联网3.0等概念的提出,机器人、物联网等一系列技术的应用,我们在逐步推进城市数字化,实现城市数字化的转型,未来真正的数字经济时代一定会到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着社会的变革。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可见,科技进步是社会进步的动力。〖解析〗示例一:依据材料“电气化”,“数字经济”,“马力时代”等信息,得出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的发展。论述时,列举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得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示例二:依据材料“城市数字化”,“算力一定会成为一个城市发展最关键的要素”,得出科技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论述的过程中,列举三次科技革命对城市化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得出城市的兴起是文明的象征,城市的发展是生产力的提高和文明进步的标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的文明程度在不断提高,人们生活的内容也在不断改变和丰富。示例三:从科技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得出科技进步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论述的过程中,列举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电磁学和电气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对论和量子论的进一步研究和认识,微电子技术蓬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