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16:诗歌鉴赏(二)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16:诗歌鉴赏(二)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16:诗歌鉴赏(二)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16:诗歌鉴赏(二)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16:诗歌鉴赏(二)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外古诗词阅读理解例【一】(2020·甘肃兰州)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望江南·超然台①作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②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③后,酒醒却咨嗟④。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注释]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由杭州通判迁为密州知州。②壕:护城河。③寒食:清明节前一日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④咨嗟:叹息、慨叹。1.词作中,“一城”与“

”相结合,写出词人登高远眺所见的阔大高远之景。【答案】千家【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试上”二句,直说登临远眺,而“半壕春水一城花”,在句中设对,以春水、春花,将眼前图景铺排开来。然后,以“烟雨暗千家”作结,居高临下,说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一城”与“千家”相结合,写出词人登高远眺所见的阔大高远之景。2.你如何感受到词中作者面对人生失意时的积极心态?结合词作内容,简要分析。【答案】上片写景,“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以乐景衬哀情,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或“超然”的人生态度。【解析】本题考查赏析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上片写景,触景生情,诗人借助“风细柳斜斜”“半壕②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的春季景象的描绘,表面上是写了景色的美好,实际上采用了以乐景衬哀情的写法,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无限伤感之情。下片直接抒情。此处点明“寒食后”,一是说,寒食过后,可以另起“新火”,二是说,寒食过后,正是清明节,应当返乡扫墓。但是,此时却欲归而归不得。下片两句,寄寓了作者对故国、故人的思念之情。“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写作者为摆脱思乡之苦,借煮茶自我排遣,既隐含着词人难以解脱的苦闷,又表达出词人解脱苦闷的自我调适的心理,显现了豁达的人生态度。【参考译文】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只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城内则是缤纷竞放的春花更远处,家家瓦房均在雨影之中。寒食节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只得自我安慰。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例【二】(2020·甘肃武威)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卜算子·席间再作葛立方袅袅水芝①红,脉脉蒹葭浦②。淅淅西风淡淡烟,几点疏疏雨。草草展杯觞,对此盈盈女③。叶叶红衣当酒船,细细流霞④举。①水芝:荷花的别称。②蒹葭浦:一般的、寻常的水滨。③盈盈女:姿容美好的女子,此处指荷花。④流霞:神话中的仙酒,此处指美酒。1.根据词意,完成填空。紧承“盈盈女”,下阙以“

”喻荷花,与上阙“

”一句照应。【答案】红衣

袅袅之芝红【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诗词内容的能力。“叶叶红衣当酒船”意思是片片荷花瓣儿,像少女身上的红衣,用这花瓣儿来盛酒。据此,这里以“红衣”比喻荷花(注:“红衣”指荷花,贺铸有“红衣脱尽芳心苦”句)。“裊裊水芝红”意思是红嫩的荷花婷婷袅裊,恰似一位美丽的少女,自然与下片中“对此盈盈女”一句相照应。2.对词中叠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袅袅”兼写外貌与精神,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荷花的柔丽妩媚、婉转多姿。B.词人笔下的风不是狂风,而是“淅淅”的风,充分衬托出荷花的生动情态。C.词中以“淡淡”状“烟”,营造朦胧的、似轻纱般的意境,衬托荷的姿态优美。D.饮酒赏荷本是赏心悦目之事,但从“草草”“细细”来看,作者其实在借酒消愁。【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词语的能力。经分析,D项中“作者其实在借酒消愁”这一句表述有误。分析诗歌意境和“草草”“细细”这两个词语,实际上写出了诗人随意摆酒杯,细细品味美酒的动作情态,从中表现了诗人疏神达思、怡然自乐的生活情趣。故选D。【参考译文】红嫩的荷花婷婷袅袅,不攀不附地生在长满芦苇的岸边。一阵西风吹来,泛起淡淡轻烟,又落下稀稀疏疏的雨滴。饮酒后随意的放好酒杯,细细品赏这如盈盈少女一般的荷花。片片荷花瓣儿,像少女身上的红衣,用这花瓣儿来盛酒,把那仙酒的滋味,细细地品一品。例【三】(2020·贵州安顺)新晴野望【唐】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①。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②。白水明田外,碧峰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注释】①氛垢:雾气和尘埃。②溪口:溪流的入河口。1.本诗与杜甫的《春望》标题都有“望”字,但诗歌内容及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请比较其不同。【答案】《新晴野望》写了雨后初晴的阳光下,面对开阔明亮、生机勃勃的景物,诗人表达了喜悦闲适之情。《春望》写了战火纷飞时的衰败零落之景,面对国破家亡的现实,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前景的担忧和对亲人的思念。【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内容和情感的能力。《新晴野望》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初夏的乡村,雨过天晴,诗人眺望原野所见到的景色。“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诗的开头两句,总述新晴野望时的感受:经过雨水的洗刷,空气中没有丝毫尘埃,显得特别明净清新;极目远眺,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开阔。“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这四句描绘的是纵目远眺所看到的周围的秀丽景色。层次清晰,色彩明丽,意境清幽秀丽。“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是虚写,给原野增添了无限生机,能让人想见初夏田间活跃的情状并感受到农忙劳动的气氛。表达了诗人的喜悦闲适之情。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感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的愿望。可据此作答。2.诗句“白水明田外”中,“明”字的意思是“闪耀着光芒”,由此推断诗中空白处最符合诗歌意境的字是(

)A.在

B.压

C.连

D.出【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语言特点的能力。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可理解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理解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诗句“白水明田外”中,“明”字的意思是“闪耀着光芒”,“明”在这里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勾勒中这样的意境:在雨后阳光的照耀下,溪水兀自明亮着,晃人眼目。依据语境,与“明”相对应的应是“出”字,将山峰拟人化:远处碧色的峰峦,就仿佛一个个调皮的孩子,突然出现在群山的身后,让人惊奇。这句诗描写动景,是采用以动写静的写法。显示出雨后的“新晴”的特点: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碧峰在山后”只是在交代碧色的峰峦在上的后面,语言平淡。而“碧峰压山后”中“压”字比较沉闷,不能给人新奇之感。“碧峰连山后”只是在描述客观、静止的画面,表现不出静态中富于动感、清幽明丽、生机勃勃的景色特点。故选D。【参考译文】雨后新晴的原野格外开阔空旷,极目远望不见半点雾气尘埃。外城的门楼紧靠着摆渡的码头,村庄边的绿树连接着溪流的入河口。银白色的河水闪动着粼粼波光使得田野外面特别明亮,青翠的山峰突兀出现在山脊背后。正是农忙时节没有悠闲的人,农民们一家一家全都在田亩间忙碌着呢。例【四】(2020·贵州黔西南)阅读古诗,完成1—2题。喜雨(唐)白居易西北油然云势浓,须臾滂沛雨飘空。顿疏万物焦枯意,定看秋郊稼穑丰。1.这首诗言简义丰,请仔细体会下,字里行间倾注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答案】为这场及时雨带来庄稼丰收而高兴,表现出一种关注下层百姓的情怀。【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结合诗歌内容,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顿疏万物焦枯意,定看秋郊稼穑丰”云至雨来,顿解禾苗干渴,表现了诗人看到这场及时雨缓解了旱情,为老百姓丰收有望而感到欣喜,表现了作者关注民生疾苦,对下层人民的体贴和关爱之情。2.说说三、四句开头两字”顿”“定”在突出标题”喜”字上的作用。【答案】“顿”表明这场雨来得及时,立刻缓解了旱情;“定”,表现了作者对秋天粮食的丰收充满了信心。这两个字的运用,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的欣喜之情。【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词语的能力。应结合诗句内容来品析词语的表达效果。“顿”是立刻,马上的意思,雨一下,旱情马上得到缓解,诗人为农人担忧的心也得到纾解。“定”意思是一定,语气肯定,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粮食丰收寄寓无穷的希望,充满了信心,表现了作者希望老百姓有个丰收年的美好愿望与期待,这两个字体现了作者的万分欣喜之情。【参考译文】西北方向的天空突然乌云翻滚,云势浓重,一会儿浩浩荡荡大雨从天上飘空。立即疏解了万物焦渴的感觉,我相信一定能秋郊农业丰收的情景。例【五】(2020·湖北随州)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春思二首(其一)贾至①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②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注释】①贾至:洛阳人,此诗是诗人被贬时所作。②历乱:烂漫。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前两句描绘出一幅色彩明丽、生意盎然的春景图。B.第三句不直言愁重难遣,反怪“东风”无情,不肯吹走他的愁绪。C.“惹”字写“春日”将诗人的“愁恨”拉长,赋予“春日”以人的情感。D.此诗巧用反衬手法,以深愁苦恨衬良辰美景,构思新奇。【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写法的能力。《春思二首》是唐代诗人贾至的组诗作品。组诗就春立意,表达纵然在美好的春光中仍然排遣不去的、与日俱长的愁恨。其中第一首历来颇受重视,此诗首句点染出春草丛生、柳丝飘拂的生机盎然的画面,次句以写气图貌之笔传出了花枝披离、花气氤氲的浓春景象。前两句写足了春景,后两句转而写诗人的愁恨,以前两句反衬后两句,所要表达愁恨显得加倍强烈。因此,此诗巧用反衬手法,以良辰美景衬深愁苦恨,构思新奇。【参考译文】春天青草丛生,绿柳抽芽,桃花挂在枝头丛丛点缀,李子花的香味飘得远远都是。(但是在这样生机盎然的春天),春风依然不能为我吹散烦恼忧愁,我的愁思怨恨偏偏在这春天一直滋长。例【六】(2020·湖南长沙)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题。感遇①(其一)张九龄兰叶春葳蕤②,桂华秋皎洁③。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④。谁知林栖者⑤,闻风坐相悦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注释】①此诗为张九龄遭谗被贬后所作。②葳蕤:茂盛。③皎洁:皎明洁净。④自尔为佳节:指兰、桂各自适应季节的特性。⑤林栖者:指隐居者。⑥闻风:借用典故。指林栖者由于闻到了兰、桂的芬香,因而对兰、桂产生了爱慕之情。1.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实写了“兰叶”“桂华”等意象,虚写了“春”“秋”“林栖者”“风”等意象。B.本诗所描写的几个意象的共同特点是不畏强暴,生机勃勃。C.本诗物人合一,情由物生,物为情困,共同表达了诗人遭贬之后的郁闷与超脱。D.本诗借物寓意,诗人将人生志趣寄寓在对“兰叶”“桂华”等草木的赞美中。【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意象和写法的能力。A项,有误,“兰叶”“桂华”“春”“秋”“林栖者”“风”等意象均为实写。B项,有误,本诗所描写的几个意象的共同特点是不慕求虚荣,不阿谀权贵,生机勃勃,没有不畏强暴。C项,有误,抒发自己遭受排挤的忧思和洒脱,不是郁闷。故选D。2.诗人借“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表达了怎样的志趣?【答案】草木散发香气源于天性,怎么会求观赏者攀折呢!运用反问和借物喻人的手法,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兰逢春而葳蕤,桂遇秋而皎洁,这是它们的本性,而并非为了博得美人的折取欣赏。诗人以此来比喻贤人君子的洁身自好,进德修业,也只是尽他作为一个人的本份,而并非借此来博得外界的称誉提拔,以求富贵利达。表现了诗人不肯廉价赢得美名的清高志趣。【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兰、桂散发芳香并非有意希求人们来折取它,欣赏它,而是纯粹出于它们的本性。美人由于闻到了兰桂的芬香,因而发生了爱慕之情。“何求”二字用得斩截有力,它淋漓尽致地将诗人不肯廉价赢得美名的清高志趣给表现出来了。【参考译文】春天里的幽兰翠叶纷披,秋天里的桂花皎洁清新。世间的草木勃勃的生机,自然顺应了美好的季节。谁想到山林隐逸的高人,闻到芬芳因而满怀喜悦。草木散发香气源于天性,怎么会求观赏者攀折呢!例【七】(2020·湖南岳阳)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通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1.请简要分析“川迥洞庭开”中的“开”字的妙处。【答案】“开”字生动写出了洞庭湖汪洋浩瀚的景象,给人一种开阔壮观的感受。【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词语的能力。“川迥洞庭开”的意思是:江水辽远通向开阔的洞庭。“开”字是“开阔”的意思。所以,“开”字生动写出了洞庭湖水势波澜浩瀚的景象,给人一种开阔壮观的感受。2.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尾联的画面。【答案】诗人和朋友夏十二在岳阳楼上饮酒,醉后凉风四起,吹得人衣袖飞舞。【解析】本题考查描绘诗句画面的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理解句意,然后结合句意用生动形象地语言将其翻译出来。句意为:醉酒之后兴起了凉风,吹得衣袖随风舞动我们随之而回。根据句意进行描绘:诗人和朋友夏十二在岳阳楼上饮酒,醉后凉风四起,吹得人衣袖飞舞。【参考译文】登上岳阳楼览尽四周风光,江水辽远通向开阔的洞庭。看见大雁南飞引起我忧愁之心,远处的山峰又衔来一轮好月。在高入云间的楼上下榻设席,在天上传杯饮酒。醉酒之后兴起了凉风,吹得衣袖随风舞动我们随之而回。例【八】(2020·湖南株洲)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碎砚诗(清)张锦芳已坠同遗甑③;深耕愧寸田。试当初洗日;摔碎未焚前。正有文章劫③;甘辞翰墨缘。谁能并投笔;抱璞④保天全。【注释】①遗甑:东汉孟敏扛着瓦甑走路,不慎打破,他头也不回继续前行,说:“也已经破了,看又有什么用呢?”②文章劫:指乾隆时期的文字犹。③她:保持本色。璞,包含看五的石失。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说砚台已打碎了,无论是顾惜它,还是为它伤感,都没有意义了。B.第二句说“我”过去用这方砚写文章,努力取得成就,对它有不舍之情。C.领联说得到现就洗净用来试笔,现在幸好碎掉了,免得与作者同遭厄运。D.颈联说写文章已经成了很危险的事,文人们因不用再写文章而非常高兴。【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其中D表述有误,文人不用再写文章来表达内心的愤懑不平。故选D。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答案】尾联说要是真正通达的高人,就该连笔也丢弃掉。像玉理一样,不雕不厚,保持本色,默默无闻,而得以全身避害。(参考说明:乾隆中叶文字绒酷烈,作者处在无形无影而又无处不在的政治高压之下,他不由自主地通过这样婉曲的方式,正话反说,来表达内心的愤渴不平。正如清代诗人赵翼所说的,“国家不幸诗家幸”,可以说,是严峻冷酷的乾隆时代成就了这首杰作。主观题意思对即可,有一定道理,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含义的能力。这是一首咏物诗。摔碎的砚台,本来也没有现成的典故可用,而且破碎后的砚台,也不像完好的砚台那样,有形有制可供描摹,如何能写成诗呢?张锦芳的诗人的天分和诗学的功力,就在这里体现出来了。乾隆中叶文字狱酷烈,作者处在无形无影而又无处不在的政治高压之下,他不由自主地通过这样婉曲的方式,正话反说,来表达内心的愤懑不平。【参考译文】砚台摔下已象像东汉孟敏扛着走路时打碎的瓦甑,我靠着它来“笔耕”,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成就,但对这砚台有不舍之情。最早用它试笔,是刚获得它,第一次用清水洗过的时候;而现在幸好它在暴君准备焚书之前,就已经碎掉了,免与那些优秀的著作同遭火厄。能写文章在今天已经成了非常危险的事,所以这方砚大概是有先见之明的,甘愿玉碎,不再与笔墨结缘了。谁能够连笔也丢弃掉,像玉璞一样,不雕不琢,默默无闻,而得以全身避害。例【九】(2020·江苏南通)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①秋瑾漫云女子不英雄;万里乘风独向东。诗思一帆海空阔,梦魂三岛月玲珑。铜驼②已陷悲回首,汗马③终惭未有功。如许伤心家国恨,那堪客里度春风。[注释]①这首诗是诗人1904年赴日留学途中应日本人石井菊次郎要求所作。②铜驼:借指国家。③汗马:指为革命奔走的自己。1.秋瑾在《满江红》中写道“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本诗中与之表意相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漫云女子不英雄

万里乘风独向东【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句意思的能力。“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句诗表现出秋瑾作为女子的雄心壮志。本诗中首联的意思是“别说女子不能干英雄事业,看我乘风万里,只身东渡日本”,与之意思相近。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答案】这首诗表现出诗人虽为女子却热烈执着的革命抱负和感叹未能为国家尽更多力量的忧国忧民之情。【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写作背景和诗歌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分析。颈联中,诗人想到国家沦于异族,无不悲伤;惭愧于奔走革命,却一事无成。这个转句,陡然切换了孤帆素月营造的轻松氛围,使诗人陷入对民族前途命运的深深忧虑之中,直追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尾联中,诗人想起如此深大的国仇家恨,无不伤心,“那堪客里度春风”不仅是对承句的有力回答,更是对起句的有力印证,前呼后应,浑然天成;发人警醒,催人奋进。【参考译文】别说女子不能干英雄事业,看我乘风万里,只身东渡日本。孤帆外海天空阔,动我诗情,三岛上月色玲珑,入我梦境。想起国家亡给异族,令人悲酸;惭愧我奔走革命,到今一事无成。这样大的国仇家恨使我伤心,哪能在客地春风中虚度光阴!例【十】(2020·江苏苏州)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咏潮[宋]米芾

怒气号声迸海门①,州人传是子胥魂②。

天排云阵千雷震,地卷银山万马奔。势与月轮齐朔望,信如壶漏报晨昏。

吴亡越霸成何事?一唱渔歌过远村。【注】①海门:指钱塘江与海交汇的地方,是海潮入江的必经之处。②子胥魂:子胥即伍子胥,他帮助吴王夫差打败越国,后因夫差听信谗言而被“赐剑自裁”。传说他死后,灵魂化为波涛之神。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怒气号声迸海门”一句,先声夺人,以形象、凝练的语言状写钱塘江潮水经过海门之时,涛声震耳、浪花迸溅的雄壮景象。B.“州人传是子胥魂”一句融历史传说于诗中,仿佛潮水因子胥之冤而奔涌激荡,怒号不已,增添了诗歌的厚重感,发人深思。C.颈联中“朔望”指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壶漏”是古代的一种计时器,该联写因潮水涨落有规律,人们就据此确定日期和时间。D.“吴亡越霸成何事”指历史上的兴衰变迁算不了什么,这是诗人观潮的感慨;“一唱渔歌过远村”抒发了诗人潇洒超脱的情怀。【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C.该联钱塘潮涨落有规律,就像壶漏报时一样准确,而不是说人们根据潮水确定日期和时间。故选C。2.“天排云阵千雷震”一句有版本作“天排云阵千家吼”,你喜欢哪一个版本?请简述理由。【答案】示例:喜欢“千雷震”。“千雷震”比“千家吼”的声响更大,气势更壮,以此设喻,更能表现钱塘潮奔腾而至的雄壮景象;打雷与“云阵”都属于天气现象,由云阵到雷声,联想自然、贴切。(答喜欢“千家吼”,分析合理,表述清晰者,正常赋分)示例二:喜欢“千家吼”。“千家吼”以拟人方式,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钱塘潮奔腾而至时犹如千军万马的声势,而“千雷震”只是突出潮水声音大,比较呆板,体现不出这种气势。【解析】本题考查诗句的鉴赏能力。本题作答时,要先表明观点,然后再分析各版本的妙处。如选择“千雷震”版。“千雷震”是形容钱塘江潮声如雷鸣,表现钱塘潮由远而至的雄壮景象,比“千家吼”的声响更大,气势更强大;从诗句的意象上说,潮水形状犹如天上的云,由“云”想到“雷”,都属于天气现象,联想自然、贴切。如选择“千家吼”版。“千家吼”表现钱塘潮奔腾而至时声音震天的气势,运用拟人手法赋予了钱塘潮以犹如千军万马的声势更加生动形象;而“千雷震”只是突出潮水声音大,没有人的行为,比较呆板。3.“地卷银山万马奔”中的“卷”字用得精妙,请说说妙在何处。【答案】表现了潮水的翻卷状态,突出了潮水的迅猛有力。【解析】本题考查词语鉴赏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诗句的内容分析。“地卷银山万马奔”是说钱塘潮排山倒海,犹如从地面上翻卷起来形成一座山,犹如万马奔腾,迅猛有力,疾驶而来。所以一个“卷”字表现了潮水的翻卷状态,突出了潮水的迅猛有力。例【十一】(2020·江苏扬州)诗歌阅读。桂源铺[宋]杨万里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1.指出并赏析“万山不许一溪奔”中运用的一种修辞手法。【答案】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山人的特点,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群山对溪水的阻拦。【解析】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这句诗的意思是:群岭万山中有一条溪,万山阻着溪水不许往前奔。群山万岭阻止溪水,这就赋予群山万岭人的特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群山对溪水的阻拦。

2.诗中寄寓了什么哲理?【答案】时代的潮流是阻止不住的。【解析】本题考查探究诗句蕴含哲理的能力。解答这类题时,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生活进行分析。这首诗是说小溪的无法阻断,只要有一条小溪在,就应该让出一条路使它走出前村来。今人爱用本诗来比喻时代潮流阻挡不住,一切违反潮流的行径措施不但没有用,反而会制造骚乱困扰。

【参考译文】溪水向前奔流群山阻隔,拦得那溪水在山间日夜暄闹不停。等到它终于来到前边的山脚尽头,蜿蜒小溪已汇聚成大的溪流流出了前方的村庄。例【十二】(2020·江苏镇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雪[唐]杜苟鹤风搅长空寒骨生,光于晓色报窗明。江湖不见飞禽影,岩谷时闻折竹声。巢穴几多相似处,路岐①兼得一般平。拥袍公子休言冷,中有樵夫跣足行。【注释】①岐:同“歧”。1.首联中哪一个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答案】寒【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一定要关注诗歌中的“情语”,这些关键词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的感情倾向;二要关注诗歌的“景语”,诗歌中景物的特征和意境特点后与情感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诗歌借大雪天冷寒,写出了有钱之人裹袍喊着冷,贫困樵夫赤脚雪中行走。一个“寒”字奠定了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的不满,表达了对贫穷百姓的同情。2.前三联不见“雪”字,却处处写“雪”,请结合诗句分析。【答案】“窗明”是由于雪的映衬,“不见飞禽影”暗写雪大,“折竹声”暗写雪重,“巢穴”多相似、“路岐”一般平,暗写厚雪覆盖。【解析】本题考查赏析景物特点的能力。在诗歌中,作者抓住了雪的特点,分别从雪的大、重、厚这三个方面来写的。其中“窗明”是由于雪的映衬,反衬雪的白,“不见飞禽影”衬托雪大,“折竹声”衬托雪重,“巢穴多相似”、“路岐一般平”,衬托雪覆盖的面积广。据此总结即可。3.尾联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试做简要分析。【答案】社会现实:贫富悬殊。

分析:同一朝代,有钱之人裹袍(屋内)喊着冷,贫困樵夫赤脚(担柴)雪中行。(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主旨的能力。“拥袍公子休言冷,中有樵夫跣足行”的意思是穿着棉袍公子不要说天气冷,路上还有打柴的人光着脚走路。一朝代,有钱之人裹袍(屋内)喊着冷,贫困樵夫赤脚(担柴)雪中行。揭示了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例【十三】(2020·江西)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1—2题。庆清朝慢·踏青[宋]王观调雨为酥,催冰做水。东君①分付春还。何人便将轻暖,点破残寒?结伴踏青去好,平头鞋子小双鸾②。烟郊外,望中秀色,如有无间。

晴则个,阴则个,饾饤③得天气有许多般。须教镂花拨柳,争要先看。不道吴绫绣袜,香泥斜沁儿行斑。东风巧,尽收翠绿,吹在眉山④。【注】①东君:《楚辞·九歌》里有“东君”,这里是借用来称春神。②小双鸾:指古代妇女鞋上绣成的鸾凤。③饾饤(dòudìng):本形容堆砌罗列貌,此处形容天气变化多端。④眉山:《西京杂记》上说卓文君“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这是“眉山”典故的由来。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闻写姑娘们的踏青活动,突出了初春时节景物的特点。B.上阕写姑娘们愉悦的心情和野外迷蒙的秀色,表达了对“东君”的敬意。C.下阕写天气的无常,以及姑娘们看花觅柳的从容与“小双鸾”沾满泥污的状态。D.下阕最后三句写出了姑娘们心情变化后笑容顿敛、眉头紧锁的神情。【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其中C项表述有误。天气的阴晴无常,使得踏青的姑娘们的情绪起了变化,她们要赶快一揽春景之胜:“须教镂花拨柳,争要先看。”写出了她们看花觅柳的急切心情与行动,并非表现她们“看花觅柳的从容”。故选C。2.下列对调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头写雨水的对仗句,富有形象性;下阕运用夸张手法,增添了喜剧色彩。B.词的下阕用口语写天气空化,活泼有意趣;用“镂”“拨”描写姑娘们的行动,用词精巧。C.词中化用唐人诗句,自然贴切,如出己手,体现了词人熔铸前人诗句的本领。D.这首词充情生活气息,写法新颖,在同类题材作品中很有特色,是豪放词中的佳作。【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古诗词的能力。赏析古诗词,从作者入手,联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经历,风格知识理解内容;借助于诗词的标题、注释、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写作意图。综合分析,D项表述有误,这首词构思新颖,造语佻丽,是婉约派中的佳作。而非豪放词。故选D。【参考译文】春神东君吩咐春回大地,细雨成酥,寒冰化水。又是谁用轻暖赶走了尚未消尽的寒意?还是穿着鞋面绣有双鸾的绣花鞋,一起结伴野外踏青去好。在烟雾弥漫的郊野,看到的优美的景色均在若有若无中。天一会儿晴,一会阴,晴晴阴阴间杂着,变化万端。撩动花儿,拨弄柳丝,争先恐后。一不小心脚踏进泥淖里,泥浆得罗袜斑斑点点,惹得姑娘们紧锁眉黛,恰是乖巧的春风,收尽满川翠绿,都吹到她们的眉毛上。例【十四】(2020·江苏无锡)宿武阳即事[唐]孟浩然川暗夕阳尽,孤舟治岸初。岭猿相叫啸,潭峰似空虚。就枕灭明烛,扣靠闻夜渔。鸡鸣问何处,人物是秦馀。【注释】秦馀:源自《桃花源记》中“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句。阅读上面的唐诗,回答问题。1.本诗以时间为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所为,请简要概括。【答案】日落川暗、孤舟泊岸、猿啸潭空、就枕灭烛、渔歌夜传、鸡鸣报晓。【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主要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重点筛选概括作者见到的事物和听到的声音即可。“川暗夕阳”“孤舟泊岸”“岭猿叫啸”“潭影”“就枕灭烛”“扣舷夜渔”“鸡鸣”。2.颔联描写的环境有什么特点?引发了后两联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幽深冷寂。后两联描写的景物和观感紧扣桃花源的故事,在细腻的写景中着意渲染桃花源的神奇色彩和超然世外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宁静和淡泊的心境。【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夜猿的啼声与望去深不可测的潭水表现出武陵之夜的壮阔美好。“似空虚”写出了潭水和山川的空灵,表达了诗人宁静和淡泊的心境。例【十五】(2020·江苏盐城)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咏牡丹(其二)卜元亨草堂松菊晚凋残,独有西园旧牡丹。自是枯枝存劲节,依依唯恋故人还。【注】①卜元亨,元末明初东溪(今盐城便仓)人,曾任吴王张士诚军部先锋。②枯枝:指枯枝牡丹。③故人还:拒载,诗人被明太祖遣戍辽阳,家中牡丹十年未开。其妻朝夕对花祝云:“夫君有还信,当复再开花。”至永乐元年,花忽大放,元亨果遇赦还。1.

本诗题为“咏牡丹”,却从松菊写起,有何妙处?【答案】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描写松菊凋残的景象,突出了西园牡丹的坚劲和气节。【解析】本题考查对比手法及其作用的能力。诗歌第一句写草堂前的松菊凋零,一片衰败景象,第二句却写了西园的枯枝牡丹独自挺立,二者对比鲜明,是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突出了牡丹的坚韧。2.联系诗人经历,概括诗歌的二、四两句所表达的情感。【答案】表现诗人对牡丹品质的赞美;体现了诗人自身保持高尚的气节;借物喻人,借牡丹等待自己开放,表达对妻子一直等待自己归来的感动。【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人情感的能力。“自是枯枝存劲节”描写的是枯枝牡丹坚劲的气节,表现的诗人对牡丹品质的赞美,,体现了诗人自身保持高尚的气节;

"依依唯恋故人还”借物喻人,借牡丹等待故人开放,表达对妻子一直等待自己归来的感动与感激。(三)课内外古诗词对比阅读理解例【一】(2020·浙江湖州)下面是杜甫的两首诗歌,一位同学想知道它们哪首先写哪首后写。请你作出判断,并从内容、情感等角度阐述理由。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江汉(唐)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答案】先写A,后写B。理由:A诗写诗人仰慕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表达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我们可以看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全诗字里行间洋溢者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B诗前两联写出了诗人漂泊江汉的孤独和思归之情后两联则表达出诗人身处逆境而自强不息、老当益壮的情怀。这些内容和情感,说明B诗写得晚。【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综合鉴赏分析。《望岳》描写与赞美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尤其是诗最后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青年时期的诗人年轻气盛、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杜甫晚年离开夔州,辗转于湖北江陵、公安等地。此时的他历经磨难,北归已经无望,且生活日益困窘,长期漂泊无定的状况让杜甫感慨万千,于是他写下《江汉》诗。诗中“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就景物而言,落日、秋风一般总不免让人觉得萧瑟。落日使人想到时光的流逝,想到晚景暮年,容易引起沦落之感、衰老之叹。但杜甫的感情却不是往低沉发展,而是仍然觉得桑榆未晚,雄心尚存,还想在垂暮之年有所作为。至于秋风,对于衰老多病的人更常常是种威胁,但杜甫却没有浮起生命无多的慨叹与悲哀,相反觉得病体好象就要痊愈了。“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诗人以老马自喻,反映出了诗人不怕病,不服老,希望为国出力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