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市八十中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1页
2024年北京市八十中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2页
2024年北京市八十中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3页
2024年北京市八十中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4页
2024年北京市八十中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北京八十中高二3月月考语文一、文言文部分(共22分)1.(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怀王卒行

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B.秦,虎狼之国

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C.内惑于郑袖竟死于秦而归葬D.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2.(3分)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不爱珍器重宝

爱:喜爱以致天下之士

致:招致B.吴起、孙膑……赵奢之伦制其兵

制:控制追亡逐北

北:败逃的军队C.履至尊而制六合

履:登上赢粮而景从

赢:担负D.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抗:抵抗序八州而朝同列

序:安置使有序3.(3分)下列对加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阴:阴谋B.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

候:拜见C.而收系张胜

收:逮捕D.又非亲属,何谓相坐

坐:定罪,治罪【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义项。4.(3分)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和用法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①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②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③见犯乃死,重负国④何以汝为见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5.(3分)下列加点字,与“函梁君臣之首”的“函”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B.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C.忧劳可以兴国

D.仓皇东出6.(7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取材于《屈原列传》)(1)下列全都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D①被发行吟泽畔②是以见放③不凝滞于物④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⑤皆好辞而以赋见称⑥其后楚日以削⑦竟为秦所灭⑧而自令若是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⑧C.①②⑤⑧D.②③⑥⑦(2)阅读《屈原列传》时,有同学发现:文章使用了较多的被动句来叙事明理,再联系屈原的主要经历“被疏远、被罢黜、被放逐”,于是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屈原的人生是“被动”的人生,即他始终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请结合上面的选文或《屈原列传》中的其他内容,说说理由。二、古诗阅读(共13分)7.(13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中元节自黄浦出吴淞泛海①陈去病舵楼高唱大江东,万里苍茫一览空。海上波涛回荡极,眼前洲渚有无中。云磨雨洗天如碧,日炙风翻水泛红。唯有胥涛②若银练,素车白马战秋风。【注释】①本诗写于清光绪三十四年,此时诗人正在从上海赴广州的参加革命的途中。②胥涛:传说春秋时伍子胥为吴王所杀,尸投于江,成为涛神。(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首联的高唱“大江东去”与尾联的“战秋风”,从不同角度表现出诗人不凡的气度。B.颔联描写了汹涌激荡的浪涛与忽隐忽现的洲渚,呈现出一派波澜壮阔的景象。C.尾联运用伍子胥的典故,不仅描绘出滔天白浪之态,也蕴含了诗人无畏的斗志。D.全诗境界开阔辽远,诗人意气豪迈、慷慨悲凉,诗歌格调沉郁雄浑、低沉哀婉。(2)诗歌颈联描写了一幅壮丽的画面,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3)本诗首联与杜甫《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均为借景抒情的佳句,请分析其中两个“空”字蕴含的情感。二、古诗阅读(共13分)8.(13分)在横线上写出诗文原句(1)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屈原列传》(2)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伶官传序》(4)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离骚》(5)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蜀道难》(6)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7)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望海潮》(8)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扬州慢》(9)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拟行路难(其四)》(10)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客至》(11)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登快阁》(12)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临安春雨初霁》(13)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三、名著阅读(共12分)9.(6分)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政者何如?”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论语•子路》)注释:硁(kēng),击石的声音。(1)请翻译划线句子。(2)结合以上文字,概括说明孔子所答的三类“士”的特点。10.(6分)阅读下面《红楼梦》节选文字,根据要求完成答题。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文段中“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这句话,有什么表达效果?请根据上下文,结合《红楼梦》的故事背景简要分析。四、作文(40分)11.(40分)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你是i人,还是e人?”这一询问成为了2023年最流行的社交开场白。“i人”(内向内倾)和“e人”(外向外倾)来自一款名为MBTI的火爆性格测试。有的同学愿意将测试结果作为人生参考,有的同学把该项测试当作交际新工具,但也有的同学对性格测试持拒绝态度……同学们对这一性格测试的态度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12.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微雕是一种以微小精细见长的雕刻技法。制作微雕工艺品,既要有雕刻技术、书法艺术等方面的一流技艺,又要有专心如一的热爱、臻于至善的追求、物我两忘的境界等一流的心性。其实,无论是个人的学习、工作,还是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又何尝不需要这样的技艺与心性呢?请以“微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合理、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参考答案一、文言文部分(共22分)1.【分析】本题是考查的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做好这类题,前提是我们必须熟知整个文言句子的含义,还必须熟悉语法。很多时候都是判断使用是否一致,多数情况下一句来源于课文,一句来源于所给文言文,因此只要我们知道课文里虚词的意义与用法,就可以判断两句当中虚词意义与用法是否一致。【解答】A.均为副词,最终;B.助词,的;动词,到;C.介词,表被动;介词,在;D.介词,让,把;介词,因为,由于;故选:A。【点评】做此类题一定要熟知常见虚词的常见用法,同时要熟悉课文中虚词的意义与用法,还要能翻译整个句子,了解语法,只有做到这些,我们在做这类题时才会轻松而简单。2.【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应明确要求,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作出正确的选择。【解答】A.“爱”解释错误,应为“吝惜”。句意:不吝惜珍器、重宝。B.“制”解释错误,应为“率领”。句意:吴起、孙膑……赵奢这样的将领统帅军队。C.正确。D.抗,解释错误,应为“抗衡,对抗”。句意:不能和九国部队抗衡。故选C。【点评】实词的意义推断可采用联想(联想课文原句)推断、语言结构推断、辨析词性推断、语文分析推断、语境分析推断、邻字帮助推断等方法。3.【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义项。【解答】A.“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中的“阴”,应译为“暗中”,句意为:暗中共同策划绑架单于的母亲阏氏归汉。B.正确。C.正确。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常见实词是指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实词。实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应重点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现象。掌握文言实词的含义需要掌握方法,能够迁移课本知识,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含义。4.【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结合词语所在的句子进行解释,作出正确的选择。【解答】①会,副词,恰逢,正赶上。句意:适逢缑王与长水人虞常等人在匈奴内部谋反。②会,副词,一起,共同。句意:一起来审处虞常。③见,介词,表被动。句意:受到了冒犯和侮辱才死去的话,那就更是对不起国家。④见,助词,表反问语气。句意:为什么要见你呢?故选D。【点评】一词多义是指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其他意义由本义引申或假借而形成,文言文中词的多义现象非常普遍。5.【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词类活用的辨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词语所在的句子,结合语境判断有无词类活用。【解答】例句:函,名词“匣子”,句中用作动词“用匣子装”,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句意:用木匣装着梁君臣的首级。A.夜,夜晚,句中用作状语“在夜间”,是名词活用作状语。句意:一个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相应。B.瓮,坛子、罐子,句中作动词“用坛子作”,为名词用作动词。句意:陈涉家里拿破瓮做窗户,用绳子拴着作门轴。C.兴,兴盛,句中使动用法,“使……兴盛”。句意:忧虑劳苦才可以振兴国家。D.东,东面,句中用作状语,“向东面”。句意:慌慌张张地向东逃出。故选:B。【点评】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非常普遍,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6.【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式的判断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每个句子的含义,正确判断文言句式。(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针对问题阐明自己观点的能力。要根据原文或《屈原列传》中的其他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作答。【解答】(1)①非被动句,一般陈述句。译文:披散头发,在水泽边一面走,一面吟咏着。②被动句,“见”表被动。译文:因此被流放。③被动句,“于”表被动。译文:不被外界事物束缚。④非被动句,一般陈述句。译文:宁可投入长流的大江而葬身于江鱼的腹中。⑤被动句,“见”表被动。译文:都爱好文学,由于擅长写赋被人们称赞。⑥被动句,意义被动句。译文:从这以后,楚国一天比一天被削减。⑦被动句,“为……所”表被动。译文:终于被秦国灭亡。⑧非被动句,感叹句。译文:却自己选择了这样的道路!故选:D。(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赞同屈原的人生是“被动”的人生这样的观点,也可反对。比如赞同,屈原所在的国家楚国政治混乱,怀王奸吝不分,这些人只懂得为自己谋取利益,安乐享受。屈原正道直行,敢于说真话,谏言毫无保留,因此为世所不容,被怀王疏远。他执着于美政与美德,这是与世俗格格不入的。因为他被疏远、被罢黜、被放逐就在所难免了,可以说屈原使得人生是“被动”的,他的命运早已注定,是时代的悲剧,是必然的结果。也可以不同意。屈原深知当时楚国的危机,楚王的无能,他只是尽一个忠臣应尽的职责,这些都是他主动的选择。他最终选择自沉汨罗江,带着他的理想,带着他美政的理想,这是对他理想忠贞的表现,这些都是他主动的选择。答案:(1)D(2)示例一:同意。理由:楚王昏聩懦弱,楚国被一些毫无政治远见、只知苟安享乐的佞臣把持,在“方正不容”的政治环境中,屈原执着地追求美政与美德,并不断直言讽谏。因此,被嫉妒、被打压、被罢黜、被流放是不可避免的,即屈原“被动”的命运是那个时代的必然结果。示例二:不同意。理由:屈原所谓“被动”的人生,恰是他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因为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愿如渔父所说“不凝滞于物”。正如司马迁所说“游诸侯,何国不容”?屈原最终自沉于汨罗江,其实是以悲剧形式表达对理想的忠贞,体现了个人选择的主动性。参考译文:屈原到了江滨,披散头发,在水泽边一面走,一面吟咏着。脸色憔悴,形体面貌像枯死的树木一样毫无生气。渔父看见他,便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儿?”屈原说:“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渔父说:“聪明通达的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缚,而能够随着世俗变化。整个世界都混浊,为什么不随大流而且推波助澜呢?众人都沉醉,为什么不吃点酒糟,喝点薄酒?为什么要怀抱美玉一般的品质,却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一定要弹去帽上的灰沙,刚洗过澡的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土。谁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宁可投入长流的大江而葬身于江鱼的腹中。又哪能使自己高洁的品质,去蒙受世俗的尘垢呢?”于是他写了《怀沙》赋。……因此抱着石头,就自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了以后,楚国(还)有宋玉、唐勒、景差一些人,都爱好文学,由于擅长写赋受到人们称赞;然而都效法屈原的委婉文辞,始终没有人敢于直谏。从这以后,楚国一天比一天缩小,几十年后,终于被秦国所灭亡。……太史公说:“我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为他的志向不能实现而悲伤。到长沙,经过屈原自沉的地方,未尝不流下眼泪,追怀他的为人。看到贾谊凭吊他的文章,文中又责怪屈原如果凭他的才能去游说诸侯,哪个国家不会容纳,却自己选择了这样的道路!读了《鵩鸟赋》,把生和死等同看待,认为被贬和任用是不重要的,这又使我感到茫茫然失落什么了。”【点评】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1.用“为”表被动“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2.用“被”表被动“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3.用“见”表被动“……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4.用“于”表被动“受制于人”(被人控制)“不能容于远近。”(不能被邻里所容)二、古诗阅读(共13分)7.【分析】(1)本题考查对原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A项说不凡的气度,很容易判断出是正确的。(2)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先审清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然后浏览文本确定答题要点;最后根据要求组织答案。(3)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多角度思考,可从时间角度梳理,要看作者在不同时段的情感;可从描述对象角度梳理,不仅要看描述主体(诗人或抒情主人公)的情感,也要看描述客体(人、事、物、景)蕴含的情感。回顾我们以往对诗词中的重点字词的分析,应有如下几个步骤:①释义;②手法和效果;③感情。【解答】(1)D.问题在“低沉哀婉”上,结合背景来看,不应该是这样的,应是“雄浑沉郁”。所以答案为D。(2)何为“壮丽”?“壮”且“丽”,鉴赏诗歌无非是从意象入手,所写意象为壮大之景,再就是动词的运用,能体现出磅礴的气势,便是“壮”的含义了。“丽”可以从色彩的角度分析,比如诗中的碧、红、银、白等。据此分析即可。(3)“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空”展现出黄鹂悦耳动听的声音,展现出诸葛祠无人凭吊的人生悲凉,突出报国无门的人生伤感。“舵楼高唱大江东,万里苍茫一览空”中的“空”呈现出一种壮丽辽阔的图景,突出的是诗人乘风破浪的豪情壮志和悲凉情愫,据此分析即可。答案:(1)D(2)波涛澎湃,气势磅礴,舟中风物,风韵悠长。(3)陈诗“空”字写出了乘船泛海所见景象的壮阔(空阔、辽阔),蕴含了诗人乘风破浪、无所畏惧的壮志豪情。杜诗“空”字写出了黄鹂鸟的悦耳啼唱无人欣赏,表现了诸葛祠无人凭吊的冷清荒凉,表达了杜甫对诸葛亮功业未成的叹惋和自己报国无门的感伤。【点评】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二、古诗阅读(共13分)8.【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古诗文默写能力。首先要熟悉课标要求的必背篇目并积极课外积累,根据题中情境提示补写诗文句,不多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解答】故答案为:(1)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重点字:幽)(2)夫作难而七庙隳(重点字:隳)(3)逸豫可以亡身(重点字:)(4)纫秋兰以为佩(重点字:纫)(5)以手抚膺坐长叹(重点字:膺)(6)长使英雄泪满襟(重点字:长)(7)嬉嬉钓叟莲娃(重点字:叟)(8)纵豆蔻词工(重点字:蔻)(9)吞声踯躅不敢言(重点字:躅)(10)隔篱呼取尽余杯(重点字:篱)(11)青眼聊因美酒横(重点字:聊)(12)素衣莫起风尘叹(重点字:素)(13)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重点字:弩)【点评】1.贾谊在《过秦论》中用排比句式描写秦始皇用武力统一并统治天下的语句是: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2.《过秦论》中最能表现秦始皇统一天下势不可挡的句子是: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3.最能揭示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奴役天下百姓,造成人民起来反抗的一句是:执敲扑而鞭笞天下。4.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外采取了一系列文治武攻之举措。在南方: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在北方: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5.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文中“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三、名著阅读(共12分)9.【分析】(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答题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结合具体要求概要作答。【解答】(1)信:信实。果:坚决。硁硁然:浅薄固执的样子。译文:言语一定信实,行为一定坚决,这是不问是非黑白而只管自己贯彻言行的小人呀。(2)筛选关键词句,如“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言必信,行必果”,理解大意作答即可。第一类“士”的等级最高,这种人有才能,为国出使,不辱使命;第二类“士”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第三类“士”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答案:(1)言语一定信实,行为一定坚决,这是不问是非黑白而只管自己贯彻言行的小人呀。(2)有修养、有才能,能够为国效力;行孝悌,为宗族乡里称道;言行有信,个人品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