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各科万能答题模板、答题技巧_第1页
初中各科万能答题模板、答题技巧_第2页
初中各科万能答题模板、答题技巧_第3页
初中各科万能答题模板、答题技巧_第4页
初中各科万能答题模板、答题技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头技巧

⑴欲扬先抑,开发胃口

唉,老师怎么让我和他坐一个桌呢?她可是我班最凶的女生啦!就因为这,大伙都叫她"虎

妞"。一一《同桌》

⑵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我和阿敏的交情可不一般一一初中三年的同桌。

对她,我有一肚子的话要说。一一《同桌》

⑶描形绘神,印象逼真

她,长得真丑:黄瘦的脸;尖尖的下巴;淡得几乎看不见的眉毛下,一双细眯的眼睛;鼻子

扁而大;一口参差不齐的牙齿,略有黄色......唉!

甭提了,她的外表真不符合这么动听的名字一一祝丽丽。一一《同桌》

⑷自然交代,平引下文

新学期一开始,我就注意到一个问题:我们班三十三名男生,二十七名女生,男生两人一桌

恰好多一名,女生亦如此,必将出现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同坐一桌的危机。

可万万没想到这个危机会降临到我的头上。一一《同桌》

⑸歌词开头,响彻云际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会惦起/曾经最爱哭的你・・・・・・”一曲悠扬的

《同桌的你》从路边音像书店传了出来,那带着绵绵情思的乐曲,把我的思绪带回了三年前

的时光・・・・・・一一《同桌》

⑹排比反复,创造旋律

朋友,就是我可以为他献出真挚情感的人;朋友,就是我可以对他付出全部信任的人;朋友,

欢乐时与我分享,危难时与我同行。人生中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我就有着这样

的一个好朋友。一一《朋友》

⑺设问开篇,无沿无边

往事如烟,随着时光的流逝,大都渐渐淡忘,而那双眼睛,怎能使我忘怀?一一《朋友》

⑻名言指路,开宗明义

培根说过:"无真实朋友之人,可以谓之真可怜而永陷于孤独生活之人。"他的话道出了朋友

的重要。

是的,假如一个人丧失了友情,他简直无法生存在世界上。一一《朋友》

⑼对比映衬,突出重点

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人渐渐被我淡忘了,然而,有那么一双眼睛,一种声音一个身影,至

今萦绕在我的心头,久久不能忘怀。一一《朋友》

⑩倒叙开头,吸引读者

当我们乘着离开国防教育学校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泪水竟然在我的眼眶里打转。难道是

留恋吗?

是留恋那一段虽苦虽累但充满活力的生活,还是留恋那待人苛刻却真诚亲切的军人,我们的

教官?一一《朋友》

QD拨乱反正,拨云见日

有人说,淡泊就是看破红尘,看透一切,认为一切都是假的、虚伪的……这种看法是对淡泊

的曲解。

如果我们翻一下词典就会明白,"淡泊”是不追求名利的意思......一一《淡泊》

⑫泰山压顶,观点强现

目前,校园攀比之风肆虐,我认为这种风气确实需要刹一刹。一一《攀比风,可休矣》

⑬联想象征,奇妙无穷

一个梦,曾经在西方强盗的炮舰下埋葬,留下的是老一辈辛酸是泪珠不止的心痛和望眼欲穿

的期盼作为见证。

伴随着流泪的长江长大的我们也就少年已尝愁滋味,踩着前辈留下的印证期待,期待着有那

么一天......一一《期待》

⑭环境描写,渲染气氛

十月九日又到了,鲁迅先生已经逝世六十年了。从傍晚到子夜,静静地,一个人坐在窗前,

任冷雨打着窗根。灯下一盆吊兰淡淡地涂抹一壁翠色书柜。夜风荡起,身上微微泛起寒意。

想起了鲁迅先生,泪水就滑落下来。

⑮题记为冠,哲理为先

世间万物皆难逃自然辩证法,孰是孰非,孰优孰劣,孰喜孰忧,岂可一言以蔽之?

一一《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⑯博览群书,信手拈来

据说,在非洲的原野上,有一种食虫的花朵,色彩绚丽,芳香异常,许多飞虫抵御不了"诱

惑”而葬身其中......一一《抵御"诱惑"》

⑰抒发情感,以情动人

暮色中,几缕炊烟从农舍里袅袅升起。我捧着一束桅子花,站在张老师的窗前。张老师,您

还是那样忙碌?该歇歇了吧,今天是您的节日一一教师节。我带着我的收获来看您来了。一一

《琐忆》

⑱以物喻人,含义深长

在一望无际的旷野上,一棵古老的树,虽然生命已到了最后一刻,但它仍然倔强的生长着。

在它的身旁,一棵小树正在抽出嫩嫩的芽。老树的根枯了,它把生命的汁液输给了小树;老

树的叶黄了,它把绿色的生命注入了小树。老树历经沧桑,走完了它艰难的历程。

如今,小树刚刚抽枝吐叶,老树却离开了它.…这正像外公离开了我,他来不及接受我对他

的报答之情,就匆匆离开了我。一一《琐忆》

⑲解题铺陈,明示中心

责任,就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

军人,有保家卫国的责任;医生,有救死扶伤的责任;教师,有培养接班人的责任。工人、

农民、职员、商人......人人都有自己的责任。

在我们的社会里,各行各业都有许多尽职尽责的人,他们组成了一道道最美的风景一一请允

许我,从这道道美丽的风景画卷中撷取一幅动人的画面吧。

⑳设置矛盾,引人入胜

"我就不信,你在这个班生活了两年多,对这个集体就会没有一点感情?……"这是今天早晨

班主任陈老师对我说的话。

我望着陈老师愤怒的目光,委屈的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心理说:"陈老师,你误会了・・・・・・我

怎么能不爱我们的班级体呢?"

结尾技巧

如果把开头比作"爆竹",那么结尾就有如"撞钟"。

古人说过:"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

与开头一样,结尾也很重要。

如果一篇主题鲜明、角度新颖的文章,读到最后,却被一个不妙的结尾扫了兴,岂不可惜!

结尾除了要服务于文章的内容和中心外,还得受开头的制约,这样说来,结尾就更难写了。

人们称好的文章结尾为"豹尾",从中考作文来看,虽然不一定要求篇篇文章的结尾都是"豹

尾",但也要求结尾简练、生动、恰到好处。

一般说来,同学们的作文结尾易犯的毛病有:

①画蛇添足。

即全文已结束,本可耐人寻味,但作者仍不放心,偏要哆嗦几句,把无需交待的人物下落一

一交待,把本可悟出的含义一语捅破。

②空喊口号。

在结尾处为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大喊着与文章内容无关的口号,这种结尾大煞主题。

③拖泥带水。

结尾意思已经明了,却迟迟不肯收尾,冲突了文章的主题。

由此看来,中考作文的结尾显得特别重要,如何写好结尾,提高考场作文的质量呢?

下面的结尾技巧,都是中考作文中常用的。

1.凸现主旨式。

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

确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结尾时,把写作意旨交待清楚,所以这种结尾方法又称"画龙

点睛式”。

如中考作文《特殊答卷》的结尾:

"6年过去了,这份特殊的答卷一直珍藏在我的抽屉里。我要让他时时刻刻告诫我:知识是

容不得半点虚假的。"

篇末借助精炼的议论亮出题旨,给人深深的启迪。

2.首尾呼应式。

结尾与开头要相呼应,写出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这种结尾方式是各类文章极

常见的收束方法。

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

如《一件珍贵的衬衫》,开头写了"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种白色的确良衬衫。"

结尾写道:"四年来,这件珍贵的衬衫,我精心地收藏着,没有舍得穿它一次。”

《白杨礼赞》结尾与开头呼应道:"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3.抒情议论式。

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

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这种结尾方式主要用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也可用于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

抒情议论式结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采取这种方式结尾比较自由,好的"抒情议论"

式结尾必然油然而生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充足感。

如:中考作文《幸福的感动》的结尾:

"记得有位诗人这样说:‘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

给了我整个春天;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却给了我

整个海洋。’是呀,让我怎样感谢你们,爸爸妈妈。你们赋予了我生命,你们赋予了我力量,

你们赋予了我幸福,而我却无以回报。有一种感觉叫做幸福,有一种幸福叫做感动。我明白

你们的含辛茹苦,我懂得你们的满心希望,我将尽我的力量给大家幸福,让大家学会感动!”

4.妙引巧联式。

用名言、警句、诗句、俗语、歌词等收尾,着意于引申文章,揭示某种人生的真谛。

它往往出现在散文、记叙文、杂文的结尾,用三言两语,表述出含意深刻的、耐人寻味的哲

理或警策性内容,使之深深地印在读者心中,起到"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

如:《驿路梨花》结尾写道:"驿路梨花处处开。"

再如《我多想拥有你,童年》的结尾:",假如时光会倒流,我愿回到童年的时候,妈妈你是

否依然站在小屋的门口......’歌声依然那样清脆、悦耳"。

用歌词结尾增添了行文的韵味,唤起读者的美感。

5.镜头剪辑式。

即结尾勾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有镜头感,洋溢着诗意。

如考场作文《小鹦鹉,你飞吧》的结尾:"它去了,穿着一身彩衣,向着广阔无边的属于自

己的天空飞去了。"

6.自然收束式。

不论哪种文体的文章,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意深刻

的哲理语句,不去雕琢丰富的象征形体,这样的结尾谓之“自然结束式”。

它完全避免了文章画蛇添足、无病呻吟的结尾毛病,显得单纯明快、朴素无华,在中考作文

中得到广泛运用。

作文考场气氛紧张,竞争激烈,不可能过多地讲究什么"式",什么"法"。

只要富于激情,挥洒自如,写到哪里就是哪里,能充分表情达意就是一篇好文章,但讲究"自

然"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马虎草率,而是顺着文思发展的自然趋势结束全局。

如《我的老师》一文的结尾:“可惜我没上完初小,就转到县立五小上学去了,从此,我就

和蔡老师分别了。"全文字里行间处处体现了作者对蔡芸芝老师诚挚深厚的感情,处处体现

出作者对蔡老师的想念。

这种结尾的分别,更深刻地表达出作者对蔡老师的感情.

7.升华主题式。

这种方法是透过现象,揭示本质的方法。升华主题要恰如其分,要恰到好处,不要随意而发。

如《回忆我的母亲》的结尾:"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

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

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

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一一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

的人能够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作者在结尾把主题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由爱母亲推而广之到赞美中国普通的劳动人民,立

意深刻。

试题回放|病文展示升格佳作|综合点评|升格演练

【试题回放】请以"有一种力量,让我泪流满面"为题,写一篇文章。

(60分)要求:

文体不限,不能虚构,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病文展示】

有一种力量,让我泪流满面

轻轻拂过,有些凉,回头望去,是一滴清冷的泪。

沧海桑田,总能让我泪流满面;

洒泪处,秋风绿水泛清波。

__题记

一百年,野玫瑰悄然绽放,而后兴衰繁盛,终在一瞬。

一百年的迷离,一百年的恶梦,一百年的生死愚弄,一百年的惊悚愕然。

不知是什么力量驱使我看完了那长长的句子和繁杂的人名,这种力量让我泪流满面。

①当马贡多的人们不得不孤独地死去,当曾经繁华一时的城镇被蚂蚁吞噬,当终生忙碌的

乌苏娅停止劳作,当马尔克斯念出羊皮卷上的誓言.・・・・・百年的轮回,捉摸不透,百年的力量

让我泪流满面。

《百年孤独》让我学会感动,流泪时秋风绿水正泛着清波。

②阅读著作时我感动,而人生则是一部更伟大的著作。

阅读人生,一种种力量不断地随时涌现,让你不觉已泪流满面。

人生中处处是理解,理解让你感动。

因为理解《百年孤独》中人们内心的空虚,所以我流泪。

而这理解就是因为我们内心深处心灵的悸动和那秋风绿水泛清波的单一,所以我感动于斯,

泪流满面。

③因为理解,看到火红的麦子与山楂时,我流泪一一为海子流泪。

当他在那个最美的季节离去,与他心中最美的麦子与山楂赴约;当他插上黑色的翅膀飞到火

红的天堂;当他的身体破碎于汽笛声中......我终于理解了一个诗人黑色的忧郁。

读海子,我泪流满面。读着,并理解着。我不知道理解为什么总让我想起秋风绿水泛清波。

理解,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当心灵受到撞击,当一种理解充斥了胸膛,你早已泪流满面。

流泪了,就像大雨滂沱,证明你已感动过。

理解让人感动,本来无因果。泪流满面时,坐看秋风绿水泛清波。

④[考场得分]内容18+表达19+发展4=41分

【升格佳作】

有一种力量,让我泪流满面

世界上能让我泪流满面的不仅仅是洋葱,还有充盈在我周围的每一次感动。一一题记

伫立窗前,我为鸟儿滑过时留下的一声或半声明啾而感动,它们追求自己的梦想永远那么灵

动自然。

乘凉树下,我为拖着毛毛虫的蚁群而感动,它们演绎着生命的壮观,虽然弱小是上天注定的

错,但强大是生命间心灵的融合。

独步小路,我为带着露珠的花瓣随风飘落在空气的记忆里而感动,它们的生命多姿却短暂,

遗憾却如维纳斯的美丽永驻心间。

当记忆与思想随着时间慢慢沉淀,我才发现人与人之间的感动更加让我泪流满面,似乎对生

活多了一份理解,感动便如潮水般涌来。

当马贡多的人们不得不孤独地死去,当曾经繁华一时的城镇被蚂蚁吞噬,当终生忙碌的乌苏

娅停止劳作,当马尔克斯念出羊皮卷上的誓言......百年的轮回,百年的力量让我泪流满面。

阅读著作时我感动,而人生是一部更伟大的著作。

阅读人生,一种种力量不断地涌现,让你不觉已泪流满面。

因为理解《百年孤独》中人们内心的空虚,所以我流泪。

而这理解就是因为我们内心深处心灵的悸动和《百年孤独》中人们产生的共鸣,这份共鸣让

我采撷到了文学浪花中最美的一朵。

当耳边又响起导游文花枝的话语:

"我是导游,先救游客!"

"叔叔大妈们,坚持,一定要活着出去!”・・・・・・我的心又一次被感动,然而又有一丝灼灼的痛,

善良的花枝就这样失去了右腿。

勇敢、善良被毫无掩饰地展现,如在混沌的世俗污泥中濯濯挺立的荷花,我的感动一如那荷

花瓣上跃动的水珠晶莹剔透。

因为感动,看到火红的麦子与山楂时,我流泪一一为海子流泪。

当他在那个最美的季节离去,与他心中最美的麦子与山楂赴约;当他插上黑色的翅膀飞到火

红的天堂;当他吟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当他的身体破碎

于汽笛声中,我终于理解了一个诗人黑色的忧郁。

细细咀嚼悲壮的《百年孤独》,用心聆听诚恳的话语,真诚祝福海子的理想,我泪流满面,

这一份份的感动让我在人生的拼搏中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追求。

感动或许一瞬间,但感动中和感动后的思考会更加震慑心扉。

因为感动,我在成长。

或许让人感动的不是轰轰烈烈,也不是惊天动地,但每一次感动都如春风般涤荡我的心灵,

拂去心灵上的点点污痕。

因为感动,我的心灵与心智在随着感动的脉搏一起跳动,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因为感

动而流泪是生命存在的见证。

心活着,就总会有一种力量让我泪流满面。

[模拟得分]内容24+表达24+发展9=57分

【综合点评】

【病文】

文章乍看,语言创新而流畅,材料较为新颖恰当,但细细推敲,发现文中有几处不大恰切。

一、对于《百年孤独》的叙述与看法,第1、2段写得较为模糊,表达不清,应该删去,可

以添自然风物,这样由物及人,说理较为自然,且有层次感。同样,第6段与前面的第4

段基本重复,可以把4、6两段的内容在紧扣题目的情况下精炼一下。

二、文章后半部分,虽然紧扣"理解",但并没有点出理解的原因、内涵及作用,文字较长,

看起来也很有道理,但经不起推敲。

【升格文】

升格后的文章,思路清晰,感情真挚,主题突出。

作者先由物兴起,提出文章的中心,然后叙写读书的感受,再回到生活中引出导游文花枝和

诗人海子的感人事迹,从而为下文的抒情作足了铺垫。

后面的感情抒发则如泉水般喷薄而出。

全文优美的语言,也深深地打动着读者。

【升格演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都市,在广场,在车站,在机场,在大街,在超市,在乡野,在人流聚散的地方,在生命

的旅途中,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验:

一转身,车窗外的河流已经不知去向;

一转身,朝阳已经变成落日;

一转身,村头那座拱桥已经悄然消失;

一转身,乡村已经变成钢筋混凝土的森林;

一转身,满头青丝已经是白发如雪;

一转身,父亲已经走远,新垒的坟上,墓草青青......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哪些联想和感悟?

请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这则材料伸缩性很大,主要可以从转身后要发生的事情和自己的感悟上入手,散文、记叙文

是比较合适的体材。要抒发出真情实感,着重细节的描绘,这将是最能打动人的地方。

【写作例文】

转身,转身,再转身

那难以忘怀的三次转身,让我知道了什么叫渴望,什么叫给予。

那刻骨铭心的三次转身,让我尝尽了人间真情。

__题记

那是一个深秋季节。

风呼呼地刮着,一棵槐树上最后几片黄叶也被秋风带走了。

寒风刺骨。

我上完琴课后,与好朋友永镇并肩走出了少年宫门口。向我们迎面走来了一位满头银发的老

奶奶。这老奶奶身材矮小,衣着破烂,右手拄着一把木制拐杖,左手拿着个破碗,一看便是

个命运悲惨的乞丐。她走了过来,向我们乞讨。永镇不屑一顾,我忙跟上。他说:"我又没

零钱,怎么给她?啊,再见!”

说罢,我们分手了。

当时,我思绪万千,脚步慢了。我转过身,望望口袋中的十元钱。我要把钱送给她!于是我

往回走。她坐在一块石椅上,那饱受风霜的脸上布满了对任何一个行人的乞求。我正要上前

送钱时,又犹豫了。这么"大面额"的钞票赏她,太大方了一点吧,我看,还是算了吧,我走

向另一条通往回家的路。

走着走着,我停了下来。我想这位老人无家可归,被迫出来乞讨,既然我有钱,就应该帮帮

她呀!我第二次转身,往回走。我再次回到了那条小路上,远远地望见那老奶奶正四处张望,

我拿起口袋中的钱,走了过去。就在与老人近在咫尺的地方,我又犹豫了:回家会不会被骂?

老人出来乞讨会不会其中有鬼?

・・・・・・我想了想,放下了手中的钱。

我又一次走在回家的路上,一边走一边想:该不该把钱给老人?老人膝下儿女如此不孝,母

亲置之度外,不加理睬。老人年过六旬,我们不该帮帮她吗?

我紧紧地捏着手中的钱,第三次转身,向老人跑去,老人眼中已充满了乞求的神情,不容我

再次转身。我将十元钱放入那破碗中,老奶奶露出了微笑,那微笑温暖了我的心・・・・・・

这时,太阳从云端露出了小角,阳光洒满大地,让我读懂了人间真情。

当一个人需要社会帮助时,我们都要去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即使这爱多么的微不足道,但他

(她)也会报以你温暖得犹如阳光的微笑。

【升格训练】

2.请以"太阳下山明天还会爬上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太阳下山明天还会爬上来"这个题目很好地体现了规定性与开放性的有机统一。

命题作文在审题方面需要注意标题文字的规定性。

因为标题文字上的限制也就是作文内容上的限制,基本写作范围和主题思想的限制。

"下山"与"爬上来,,这两种相对的状态,顺序有先后,用"还会"连接就有了积极意义。

审题时不能只看标题表面。

【写作例文】

太阳下山明天还会爬上来,一支笔,刚画完早春的蝶舞花间,又滴淌着晚秋的稻谷飘香……

一桅帆,刚降下昨日的晚霞千缕,又升起了今天的晨曦万道・・・・・・

人们总是带着难以割舍的情怀沿着时间的皱纹爬行,总是带着夕阳的落寞渴望黎明的喷薄。

千百年来,岁月始终无法风化人们守望明天的身躯、相信未来的眼睛。于是生活的困境,人

生的厄运,只是在增加眺望的高度。记忆中的辛弃疾,这个江南游子临江水,望长安,登危

楼,拍栏杆。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南宋,炽热的爱国心烧得他眸子明亮。

二十年的弃置身,二十年的调转路,却为国弃疾去病,到最后掰开嚼碎,仍不识得辛苦。

他亲自组练军队,上书《美芹十论》。

咳,这个稼轩在人生低谷,却始终高昂着头颅,眺望北方,这是一个怎样坚毅执著的灵魂!

那落日楼头的声声咏叹如杜鹃啼血,纵然北伐的愿望一天天地老去,消逝于黄昏,然心中有

朝阳,理想,便会蓬勃。

家国兴亡系于身,是为英雄。

内忧外患中倔强站立,更为英雄。这个英雄的称号属于一个民族。当四轮马车载着剥落的文

明狂奔,却被近代的火车抛得越来越远,封闭敲响了衰落的丧钟。中华民族于黑暗中爬行了

百年,摸索、挣扎、抗争,那是血与泪的悲歌!割地赔款,古老的民族额头上的伤疤。

兵连祸结,神州大地上残阳似血。

至今每当触摸那段历史,我都会听到古老的民族在痛苦地呻吟。还是顾城说得好,"黑夜给

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朦胧诗人对生活的理解,恰好诠释了那个时代民族

的渴望。太阳下山了,明天终究还会爬上来。巨龙沉睡了,终有猛醒之时。当一九四九年的

春风吹开北平的城门,中华民族挺立似松,高傲如梅。是何等的信念,在支撑着这个民族的

脊梁?是何等的力量,在推动着这个民族的步伐?是心怀明天,先驱者的振臂呐喊;是相信

未来,先烈们的前仆后继。如今,中华民族已融成一盏铁观音,散发着在沧桑中冶炼过的从

容风味,啜一口,朝霞耀眼,残阳灿烂。

初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模板

01.概括类问题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看文章的标题,文章的标题往往就是全文的线索;其次是关注文中反复出

现的关键词语,这个词语一般也就是文章的线索。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文段)的内容。

首先要明白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个要素,然后根据"(何时、何地)谁干什么结

果怎样"或者"什么怎么样”的思路组织语言。准确、清楚、简洁,不要把概括内容变成了原

文复述。

概括议论文或说明文文段的内容,抓段落中心句。一般说来,议论文、说明文的段意是通过

中心句来表现的。中心句的位置往往在一个文段的开头(起提领作用),或在结尾(起总结作用)

有时也在中间。

3.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的特点(优点、用途)。

此类题经常出现在说明文中,答案往往不止一点,而且一般分散在文中,需要进行提取加工。

首先要分析文章结构,注意段中的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这些句子往往就是事物的几点特征。另外,在找到一点特征后,还要看看下面几段的相同位

置句,答案往往就隐含在那里,看分值答题,注意不要遗漏。

4.提取文中的某句话,然后问为什么,原因是什么?

把题干代入原文,答案一般就在原文语句处附近。可以直接用文中相关句子作答,也可以对

提取出来的关键词进行加工。

02.鉴赏类问题

1.本文的标题有何作用?

标题通常有以下作用:(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2)总结文章内容、点明主旨(突出

主题);(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⑷反映人物情感的变化。(需注意的是回答时不能全部照搬,

需根据文章的内容灵活套用)。

2.文中加点词语有何作用(好处、妙处)?

一般有固定的答题思路:(1)动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什么,(或传神刻画了事物......的情状),

表现了人物……的心情(性格)。

(2)形容词、副词:生动形象地描摹出某人(某物)......的特点、情态(或描绘出一幅……样的场景),

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3.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或对文中的画线句进行赏析,请说说画线句

子的表达效果。

此题的答题思路:分析该句的修辞作用+具体语境作用。

常见修辞答题如下:

比喻:用(事物)比喻(事物),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情态),表达了(人物)......的情感。

拟人:把**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的情状(描绘出......的画面),写

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一的思想感情。

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烈,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人物)......的感情。

夸张:夸大(或缩小)了(事物)的大小(长度、速度、性能等)、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态度(观点、情感)。

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

起了对.・・・・・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引用:⑴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

是为了说明……);(2)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对偶:使文章节奏鲜明,增强文章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4.某段在文中起何作用?

先弄清该段落在文中的位置,再分析其作用。

在文章的开头:①引出下文;②开头点明故事所要描写(说明、议论)的对象;③照应文章

标题;④设置悬念,吸引读者;⑤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作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

在文章中间:①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②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作铺垫),推动情节

的发展。

在文章的结尾:①总结全文;②解释全文主旨;③照应前文;④照应文章标题;⑤引人

深思。(需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个答案全部都写上,而是根据具体情况套用适用的答案)

5.文中画线句(某段)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先分析属于何种描写手法,然后分析其作用:①人物描写(肖语动心):表现了人物**的特点,

突出人物的**性格(心理、品质);②环境描写:烘托了一种**的气氛,表达了**人物怎样的

思想感情(心理)

6.请分析文中**的形象或文中的**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从文中检索关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提取出关键词来分析人物性格,并对结

果进行加工合并。

7.文章运用了对比(伏笔、象征等的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对比、象征、伏笔、照应等,每一种表现手法都有其特定的作用。

对比:**和**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人物(事物)......的特点。

象征: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

伏笔:对将要出现的**事件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令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故事情节)更加严密。

烘托、渲染:常用来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感情、突出主题。

03.深层次含义理解类问题

1.分析本文标题的含义。

此类题首先需找出标题中的关键词语,先回答它字面上的意思,即其本意。然后联系文章的

主旨,说出这个词语的寓意,便可得出其深层含义。

2.说说你对加点词语含义的理解。

首先找到词语在原文中的位置,然后弄清上下句具体语境,弄清这个词语所包含的寓意,即

可得出答案。

3.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含义的理解。

理解句子的含义一般有两种答法:①将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和具体语境或文章的主旨联系起

来,然后用浅显的语言表述;②解释这个句子为什么这么说,这么说的原因是什么。

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读完本文后的启示。

此类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回答此类问题时,只要符合题干的要求,联系文章的内容,有具体

的事例说明,表述合理即可。

04.诗歌答题模版

1.意境类:描绘画面(忠于原诗,语言优美)概括氛围分析思想感情点出境界特点

2.手法类:揭示手法结合诗句分析(怎样用)思想感情作用效果(对读者、意境、中心

等的效果)

3.语言特色类:揭示语言特色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思想感情作用效果

4.炼字类:该字的本来意义及在句中的含义技巧(活用、倒装、手法)放入句中描述景象

意境感情(作用效果)

5.关键词类:主旨作用结构作用

6.感情类:运用什么手法通过XX内容抒发(寄寓/揭露)XX感情

7.概括主旨类:诗歌定位各句内容通过XX手法抒发XX感情评价

8.鉴赏类:写了什么怎样写的(技巧语言风格字句特色)表达效果(感情)

9.形象类:找到诗句分析基本含义(形象类型特点)为何要写(主旨)作用效果

10.诗歌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现代文答题模版

1.开放型试题:评引析结

2.谈看法或补叙结尾:感悟引申

3.原因题:客观原因主观原因

4.词语的表达作用:形象性感情性精确性结构性

5.联想感悟型:

A.感:根据文本,联系全文B.悟:联系实际,结合自身,另举一例,提出建议

6.句子的作用:

A.思想内容上:联系本句含义突出强调内容或揭示段意联系中心、态度、感情用了修辞

或表现手法的要揭示表达效果

B.结构上:引起下文、设置悬念、伏笔、渲染气氛、照应前文、总结上文、使结构严谨、承

上启下、揭示文章脉络层次

7.关键句子理解:抓句中关键词联系上下文(文体、结构、中心等)

8.写X为什么要从Y写起:揭示X与Y的关系引出写作主体突出主体特点

9.怎样论证:论证方法论证过程

积累-现代文

1.长句:A容量大,气势盛B能细致严密地说明事物C表达复杂丰富的感情

2.短句:A句子短,简洁明快,干脆有力B音节少,停顿多,容易造成一种急促的气势C

便于表达丰富的情绪,强烈的感情

3.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在小说中):A渲染烘托气氛、形象、心情B推动(或衬托)情节

发展C象征意义D交代背景(时间、地点等)

4.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在散文中):A渲染烘托气氛、形象、心情B抒写美C抒发作者情

感D作为串时间的线索E见证历史沧桑

5.文学作品中的环境包括:A具体的风景描写B生活和社会环境C社会历史背景及时代特

6.文学作品的形象:A人物的性格特征B人物的精神风貌C人物的思想特征D人物形象的

社会或时代意义

7.第一人称:A亲切自然B自由直接C真实生动

8.第二人称:A呼告抒情,动人亲切B便于感情交流C充满气势,态度鲜明D自由灵活

9.第三人称:A直接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B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C显得客观冷静

10.肖像描写:以形传神,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

11.动作描写:表现人物个性特征及内心世界

12.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13.心理描写:A揭示人物内心世界B使形象更为丰满充实

14.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

15.工笔细描:精雕细刻,丝毫毕现,具体生动

16.细节描写:A真实精细B传神鲜明

17.插叙:A丰富内容B深化主题C使事件曲折有致D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E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时间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

18.倒叙:A设置悬念,增加兴趣B读起来波澜起伏

19.直接抒情:淋漓尽致

20.间接抒情:A表达含蓄,含而不露B韵味悠长(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21.开头段:A提出话题,领起下文B点明主旨,统摄下文C设置悬念,吸引读者D蓄势

(张本(即伏笔)、铺垫、照应、对比),奠定感情基调E点明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F使文

章避繁就简、不蔓不枝、条分缕析G与结尾呼应,强调主旨

22.过渡段: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有时只开启下文)B引发议论,揭示主旨C衬托作用

D渲染、烘托气氛E使文章避繁就简、不蔓不枝、条分缕析。

23.结尾段:A照应主题,呼应开头B收束全文,点明主旨,深化中心,卒章显志C升华感

情,耐人寻味,启人思索

24.线索:环环相扣,结构紧凑

25.照应:A构成一条贯穿全文的情感线索,使文章结构紧凑B呼应文题

26.举例:A具体实在,易于接受B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C丰富文章内容D表明XX观点

27.多方面对比的作用:A通过多方面的对比,层层深入B使主旨的内涵更加丰富C内容表

现更加集中

28.侧面烘托:A给人如临其境的现场感B从侧面烘托XX的XX特征

29.引用:A具有文学味B丰富文章内涵C引起读者兴趣D表明XX观点

30.长短句间杂:读起来错落有致

31.叠词:A强调XXB读来琅琅上口,有音乐美

32.记叙文中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记叙的目的和意义

33.说明文中的描写、文艺性笔调:点染作品,使之生动形象

34.人物对话描写:A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B促进故事情节发展

35.引用传说故事:A增强文章的传奇性、风物的神秘性B丰富文章内容C引起读者兴趣D

含蓄地引出、表明XX观点

36.引用诗歌:A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B丰富文章内容C引起读者兴趣

D含蓄地引出、表明XX观点

37.引用名言:A增强说服力B丰富文章内容C引起读者兴趣D表明XX观点

38.描写方法包括:A正、侧面B工笔、白描C多角度描写D动静结合E点面结合F寓情于

景、情景交融G一些修辞、表现手法

记忆口诀为:正侧工白多点面,动静景情修表现

修辞手法的作用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冗长为简洁

2.借代:A引人联想B形象突出、特点鲜明、生动C在表情达意上更得体、含蓄、别致

3.比拟:A语言生动形象,蕴涵丰富B色彩鲜明,描绘形象,印象深刻C感情强烈,引起

共鸣

4.夸张:A突出本质、特征,引人联想B烘托气氛,语言生动形象,增强感染力C感情强

烈,引起共鸣

5.对偶:A便于吟诵,易于记忆B表意凝练,抒情酣畅C对比强烈,褒贬分明

6.排比:A句式整齐,节奏匀称B文章贯通,语势强劲C集中内容,加重感情D条分缕析,

说理严密透彻,抒情酣畅淋漓

7.设问:A提醒注意,引起思考B突出内容,变化波澜C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D增强说服

力和表达效果

8.反问:A强化语气,强调内容B增强表达效果,表达强烈感情C引起思考,余音回荡

9.反复:A写景抒情感染力强B承上启下,层次清晰C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印象

10.起兴:A渲染气氛,定下感情基调B统摄全诗,引出故事C激发读者想象D化实为虚,

形象生动

11.双关:言在此而意在彼,使表情达意更含蓄,更有趣

表现手法的作用

1.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比兴、对比、象征、用典、烘托、虚实结合(记忆口诀为:比用对象

烘虚实)

2.象征:A言在此而意在彼,内涵丰富B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3.衬托:突出事物特点

4.先抑后扬:在变化和反差中突出事物特点

5.借景抒情:A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B营造氛围C委婉含蓄地表达XX思想感情

6.融情于景:A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B营造氛围,创造意境C表达XX思想感情

D含而不露,韵味悠长,使人想象于无穷之境界

7.反讽:突出强调,深化主题

8.托物言志:A富有暗示性、朦胧性,意在言外B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9.虚实相生:A二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转化,可以达到虚实相生的境界B丰富诗中的意

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10.化用典故:A赋予文章语言的雅趣B赋予文章铺垫和仿拟对象,增强古今对照的效果C

丰富文章内涵

11.意象组合:A最大限度地增强了诗歌意象的密度和诗歌的力度B使诗中的意象鲜明突出

C为读者提供了联想与想象的广阔天地和咀嚼回味的余地。

06结构安排的特点:照应、层层深入、烘托铺垫、对比、承上启下、悬念、伏笔

记忆口诀:层承对照烘悬伏

积累-诗歌

1.对仗:A显示语言的对称美B达到意境美和韵律美的完美结合

2.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韵律美

3.拟声词:A使诗文更生动形象B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4.表颜色的词:A表现心情B增加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C渲染气氛

5.语言特色的类型包括: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

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

记忆口诀:清平明辞委,简沉浑多明

6.景物描写角度:A空间变化(远近高低)、时间变化B动静C视、听、嗅觉D虚实E正、

侧面F色彩、形状、声音。

初中数学各类题型最全解答方法

一、选择题解法大全

方法一:排除选项法

选择题因其答案是四选一,必然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那么我们就可以采用排除法,从四个选

项中排除掉易于判断是错误的答案,那么留下的一个自然就是正确的答案.

方法二:赋予特殊值法

即根据题目中的条件,选取某个符合条件的特殊值或作出特殊图形进行计算、推理的方法。

用特殊值法解题要注意所选取的值要符合条件,且易于计算。

方法三:通过猜想、测量的方法,直接观察或得出结果

这类方法在近年来的初中题中常被运用于探索规律性的问题,此类题的主要解法是运用不完

全归纳法,通过试验、猜想、试误验证、总结、归纳等过程使问题得解。

方法四:直接求解法

有些选择题本身就是由一些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改编而来的,因此往往可采用直接法,

直接由从题目的条件出发,通过正确的运算或推理,直接求得结论,再与选择项对照来确定

选择项。我们在做解答题时大部分都是采用这种方法。

例如:商场促销活动中,将标价为200元的商品,在打8折的基础上,再打8折销售,现该

商品的售价是()

A、160元B、128元C、120元D、88元

方法五:数形结合法

解决与图形或图像有关的选择题,常常要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有时还要综合运用其他

方法。

方法六:代入法

将选择支代入题干或题代入选择支进行检验,然后作出判断。

方法七:观察法

观察题干及选择支特点,区别各选择支差异及相互关系作出选择。

方法八:枚举法

列举所有可能的情况,然后作出正确的判断。

例如:把一张面值10元的人民币换成零钱,现有足够面值为2元,1元的人民币,换法有()

A.5种B.6种C.8种D.10种

分析:如果设面值2元的人民币x张,1元的人民币y元,不难列出方程,此方程的非负整

数解有6对,故选B。

方法九:待定系数法

要求某个函数关系式,可先假设待定系数,然后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

求得待定系数,从而确定函数关系式,这种方法叫待定系数法。

方法十:不完全归纳法

当某个数学问题涉及到相关多乃至无穷多的情形,头绪纷乱很难下手时,行之有效的方法是

通过对若干简单情形进行考查,从中找出一般规律,求得问题的解决。

以上是我们给同学们介绍的初中数学选择题的答题技巧,希望同学们认真掌握,选择题的分

数一定要拿下。初中数学答题技巧有以上十种,能全部掌握的最好;不能的话,建议同学们

选择集中适合自己的初中数学选择题做题方法。

二、填空题解法大全

一、填空题特点分析

与选择题同属客观性试题的填空题,具有客观性试题的所有特点,即题目短小精干,考查目

标集中明确,答案唯一正确,答卷方式简便,评分客观公正等。

但是它又有本身的特点,即没有备选答案可供选择,这就避免了选择项所起的暗示或干扰的

作用,及考生存在的瞎估乱猜的侥幸心理,从这个角度看,它能够比较真实地考查出学生的

真正水平。

考查内容多是"双基"方面,知识覆盖面广。但在考查同样内容时,难度一般比择题略大。

二、主要题型

初中填空题主要题型一是定量型填空题,主要考查计算能力的计算题,同时也考查考生对题

目中所涉及到数学公式的掌握的熟练程度;二是定性型填空题,考查考生对重要的数学概念、

定理和性质等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熟练程度。

当然这两类填空题也是互相渗透的,对于具体知识的理解和熟练程度只不过是考查有所侧重

而已。

填空题一般是一道题填一个空格,当然个别省市也有例外。江西省还出了一道"先阅读,后

填空"的试题,它首先列举了3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给出频率分布表,然后要求考生回答六

小道填空题,这也可以说是一种新题型。

这种先阅读一段短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求解答有关的问题,是近年悄然兴起的阅读理解

题。

它不仅考查了学生阅读理解和整理知识的能力,同时提醒考生平时要克服读书回图吞枣、不

求甚解的不良习惯。这种新题型的出现,无疑给填空题较寂静的湖面投了一个小石子。

三、九大基本解法

方法一:直接法

例1如图,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15°,

/DBC=110°,则ND的度数是

分析:由题设知/04(、=15。/。台。=110°,

利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

角的和知识,通过计算可得出N。950.

D

方法二:特例法

例2已知「中,AA=60,ZABCf4(方的平分线交

于点°,则N8°('的度数为()分析:此题已知条件中就是

△48('中,4=60说明只要满足此条件的三角形都一定能够成

立。故不妨令△力8(、为等边三角形,马上得出N8℃=120。

例3无论m为任何实数,二次函数y=x?+任-m)x+m的图像都经过

的点是.

解:因为m可以为任何实数,所以不妨设m=2,则y=x?+2,再设m=0,

则y=x?+2x解方程组

f解得I所以二次函数y=x?+(2-m)x+m的图像都

y=x2+2x[y=3

经过的点是(1,3).

方法三:数形结合法

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数学中大量数的问题后面都

隐含着形的信息,图形的特征上也体现着数的关系。我们要将抽象、

复杂的数量关系,通过形的形象、直观揭示出来,以达到“形帮数〃

的目的;同时我们乂要运用数的规律、数值的计算,来寻找处理形的

方法,来达到“数促形”的目的。对于一些含有几何背景的填空题,

若能数中思形,以形助数,则往往可以简捷地解决问题,得出正确

的结果。

例4在直线1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如图所示)。已知斜放置的

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2、3,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

是SI、S2、S3、S4,,则S1+S2+S3+S4二。

解: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SI、S2、S3、S4,可设它们的边长分

别为a、b、c、d,由直角三角形全等可得

a2+b2=1

<〃+C?=2解得。2+b2+/=4,则

c2+d2=3

S]+S-,+$+$4=4.

方法四:猜想法

例5用同样大小的黑色棋子按图所示的方式摆图形,按照这样的规

律摆下去,则第n个图形需棋子枚(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分析:从第1个图中有4枚棋子4=3义1+1,从第2个图中有7枚棋

子7=3X2+1,从第3个图中有10枚棋子10=3X3+1,从而猜想:第n

个图中有棋子3n+l枚.

方法五:整体法

例6如果x+y-4,xy8,那么代数式/一/的值是

分析:若克接由x+y=4,xy=8解得x,y的值,再代入求值,则过

程稍显复杂,且易出错,而采用整体代换法,则过程简洁,妙不可

言.分析:x2-y2(x+y)(x-y)—4X8=-32

3),)

例7己知a-力=/)-c=—,a2+b2+c2=\,M>Jab+be+ca-

5

的值等于.

例6如果x+y~4,x-y8,那么代数式x?一/的值是

分析:若直接由x+y=4,xy=8解得x,y的值,再代入求值,则过

程稍显复杂,且易出错,而采用整体代换法,则过程简洁,妙不可

言.分析:x2-y2(x+y)(x-y)-4X8=-32

例7已知。一人=/)一。=—,a2+b2+c2=\,P!>Jab+be+ca=

5

的值等于.

分析: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得

(a-b)2+(b-c)2+(c-a)2=2(a2+b2+c2)—2(ab+be+ca),

即(M+bc+ca)=(a2+b2+c2)—

:[(。一"+仅一+("])[.

\'a-b=b-c=—,c-a=(c-b)+(b-a)=,

a2+b2+c2=1,

⑶22

(ab+be+ca)=+—+一6丫

2pJ25

方法六:构造法

例8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m,2)和(-2,3)则m的值

为_______

分析:采用构造法求解.由题意,构造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J,

X

因为它过(-2,3)所以把x=-2,歹=3代入y=上得k=-6.解

X

—6

析式为y=一而另一点(m,2)也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所以把

X

—6

x=m,y=2代入y=——得m=-3.

x

方法七:图解法

例9如图为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在下列说法中:

①acVO;②方程ax2+bx+c-0的根是xi=-1,x23③a+b

+c>0④当x>l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正确的说法有。(把正确的答案的序号都填在横线上)

分析:本题借助图解法来求①利用图像中抛物线开口向上可知a>0,

与y轴负半轴相交可知cVO,所以ac<().②图像中抛物线与x轴交

点的横坐标为1,3可知方程ax?+bx+c-0的根是XI—1,x23

③从图中可知抛物线上横坐标为1的点(1,a+b+c)在第四象限

内所以a+b+cV()④从与x轴两交点的横坐标为1,3可知抛物线

的对称轴为x=l凡开口向上,所以当x>l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所以正确的说法是:①②④

方法八:等价转化法

通过”化复杂为简单、化陌生为熟悉”,将问题等价地转化成便

于解决的问题,从而得出正确的结果。

(第10题)*■*

例10如图10,在△ABC中,AB=7,AC=11,点M是BC的中点,AD

是NBAC的平分线,MF/7AD,则FC的长为.

解:如图,设点、是AC的中点,连接MN,则又MF〃AD,所

以NFMN=ZBAD=ZDAC=4MFN,

所以“=血='{8.因此

2

FC-FN+NC=-AB+-AC=9

22

图6+1

(第10题答案图),

例11如图6,在Rt\ABC中,E为斜边AB上一点,AE2,EB1,

四边形DEFC为正方形,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解:将RIMFB绕E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因为四边形CDEF是

正方形,所以EF和ED重合,B点落在CD上,阴影部分的面积转化

为直角三角形ABE的面积,因为AE2,EB1,所以阴影部分的而积

为一x2x1=1.

2

方法九:观察法

L2r5L8rl1

例12一组按规律排列的式子:———,一,一1,二,•••("*°),

aa2//

其中第7个式子是,第n个式子是(n为正整数).

分析:通过观察已有的四个式子,发现这些式子前面的符号一负一

正连续出现,也就是序号为奇数时负,序号为偶数时正。同时式子

中的分母a的指数都是连续的正整数,分子中的b的指数为同个式

t20

子中a的指数的3倍小L通过观察得出第7个式子是--第n

a

L3»-1

个式子是—O

四、认真作答,减少失误

填空题虽然多是中低档题,但不少考生在答题时往往出现失误,这是要引起足够重视的。

首先,应按题干的要求填空,如有时填空题对结论有一些附加条件,如用具体数字作答,精

确到…等,有些考生对此不加注意,而出现失误,这是很可惜的。

例13.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为1米,它的高为2米,则这个圆柱的侧面积为平方米。(精

确到0.1平方米)。

有的考生直接把求出的4n作为结果而致错误,正确答案应当是12.6o其次,若题干没有

附加条件,则按具体情况与常规解题。

第二,应认真分析题目的隐含条件。

例14.等腰三角形的一边等于4,一边等于9,则它的周长等于—o

个别考生认为9和4都可以作为腰长,而出现两个答案22和17,这是他们忽视了"三角形

二边之和应大于第三边”这个隐含条件,应填22。

总之,填空题与选择题一样,因为它不要求写出解题过程,直接写出最后结果…

因此,不填、多填、填错、仅部分填对,严格来说,都计零分…

虽然近二年各省市初中填空题,难度都不大,但得分率却不理想,因此,同学们要"双基"

扎实,强化训练,提高解题能力,才能既准又快解题…

另一方面,加强对填空题的分析研究,掌握其特点及解题方法,减少失误…

这样,大家就可以通过有限道题的学习,培养起无限道题的数学机智

初中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也是中考英语题的必考题目之一,本题型旨在考查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几年来,

中考英语题中的阅读理解材料新,题材丰富,考查学生综合推断能力,根据语篇猜单词意思

的能力的力度加大,也考查学生关注细节的能力。所以学生往往要么没能正确理解语篇中某

些句子的意思,在细节题上丢分,要么就是对语篇的整体把握不够,在综合题或者推断题方

面丢分。那么到底怎么做好阅读理解这一题型呢?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论这个问题:

一、解题思路

(-)先读问题,弄清考查要点,以便能带着问题看文章,这样会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在

读题的时候划出题目的关键词。(二)快速浏览全文,掌握全貌,注意发现与问题有关的信

息,如果时间紧,至少要扫视一下起首段和尾段。再把标题和文章内容结合起来想一想,这

样全文大意便清楚了。此时,不要忙于答题。

(三)细读原文,捕捉相关信息词,掌握短文细节内容。这是解题的关键,应特别注意以下

几点:1.抓住四个"W"和一个"H",就是边读边用铅笔做些标记,把What(事件),When

(时间),Where(地点),Why(原因),How(经过)划出来。抓住了四个"W"和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