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新泰市中考第二次模拟语文试卷_第1页
2024年山东省新泰市中考第二次模拟语文试卷_第2页
2024年山东省新泰市中考第二次模拟语文试卷_第3页
2024年山东省新泰市中考第二次模拟语文试卷_第4页
2024年山东省新泰市中考第二次模拟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第页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表述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积累与运用(18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大神女娲(wā)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qín)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B.我们拾(shè)级而上,威严的穹顶也随之愈升愈高,耸入蓝天,最后仿佛独踞(jù)苍穹。C.两个虞(yú)候口里不道,肚中寻思:“这厮不直得便骂人。”杨志提了朴(pǔ)刀,拿着藤条,自去赶那担子。D.小城镇的文庙十有八九坍塌破败,只剩下断壁残垣(yuán),埋没于蓬蒿(gāo)荆棘之中,成为鸟兽栖聚之地。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复去地睡不了觉。B.“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缔固。C.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已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桨以迎将军者乎?D.假如恨比爱多,小屋就凄风苦雨,愁云惨雾,你会精神悲戚压抑,形销骨立。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唯命是从,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惶诚恐的地步。B.仿佛灯柱上还照例有些松柏枝叶做点缀。挂红灯,自然同盛伏舍茶、腊八施粥一样,有着行好的意思;松柏枝叶的点缀,用意却不甚了然。C.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D.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次研学活动不仅让我明白了每一种生命都值得尊重的道理,而且看到了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了解了植物的多样性。B.只要充分保护私权,才能全面保障和维护公民的切身利益。C.将绿色经济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的决策,体现了中国在解决环境问题上的担当。D.随着博物馆越建越多,展览内容越来越丰富,最大限度发挥博物馆的作用就成了目前的当务之急。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当我感到惊慌失措时,我都能够轻松应对……因为我回想起了很久以前悬崖上的那一课。B.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C.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D.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6.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我国一部叙事详细完备的国别体史书。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英雄形象。小说写人物主要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格言警句、书信和日记等。C.社稷,古代帝王、诸侯所祭拜的土地神叫“社”,谷神叫“稷”。后来就以“社稷”代表国家。D.《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小说围绕“西天取经”这条主线,讲述了许多降妖除魔的故事。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社戏》中节选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的。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便都是结实的罗汉豆。“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忽而大声的说。我向船头一望,前面已经是平桥。桥脚上站着一个人,却是我的母亲,双喜便是对伊说着话。我走出前舱去,船也就进了平桥了,停了船,我们纷纷都上岸。母亲颇有些生气,说是过了三更了,怎么回来得这样迟,但也就高兴了,笑着邀大家去吃炒米。大家都说已经吃了点心,又渴睡,不如及早睡的好,各自回去了。我向午才起来,并没有听到什么关系八公公盐柴事件的纠葛,下午仍然去钓虾。

“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我抬头看时,是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

“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说。

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

我点一点头,说道,“好。”

“豆可中吃呢?”

我又点一点头,说道,“很好。”

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

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7.选文写几个老渔夫停止夜渔,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老渔夫看到孩子们正行船戏水,是在跟孩子们逗乐。B.老渔夫催促孩子们快点离开,并不是真正喝彩的意思。C.虽然孩子们干扰到了老渔夫的夜间垂钓,却没有遭到斥责。D.写老渔夫停止夜渔“喝采起来”,侧面反衬月夜行船之快。8.“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的话有四层含义,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是的”说明承认偷豆一事,表现双喜诚实的品质。 B.“我们请客”说明偷豆的理由是请客,并非极不光彩的事情。 C.“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字面意思是偷你家的豆是看得起你,体现出双喜聪明,很会说话。 D.“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这句话的目的并不是只埋怨六一公公说话声音太大,把虾吓跑了。9.根据文章内容,选出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写月夜归航的情景,表现孩子们欢快的心情和摇船的本领。 B.选文首段从听觉、视觉、嗅觉等不同角度描绘月夜景色的美好,表现了看社戏归来时轻松愉悦的心情。 C.课文成功地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比较典型的如双喜、六一公公。D.这篇小说中,月下行船、船头看戏、月夜归航这三个片段写得富有诗情画意,充满了江南水乡的生活气息。10.下面对课文结尾“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一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戏,看得令人昏昏欲睡,气得少年们破口大骂;豆,也只是滴着露水、带着泥土的普通罗汉豆。这是说反话,显示了课文语言的幽默性。 B.这是在“乐土”看的戏,是在“乐土”吃的豆,这是日后所看的戏、所吃的豆无法比拟的,因此“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C.这样写,为的是突出那夜生活的难忘,突出作者对乡间少年朋友诚挚情谊的怀念。D.因为这样特有的农村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是“我”在以后的生活中没有再见到过的,所以豆特别好吃,戏特别好看。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非独贤者有是心也奇山异水,天下独绝B.故患有所不辟也出则无敌国外患者C.鱼,我所欲也夕日欲颓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12.下列句子加点字与例句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B.乡为身死而不受C.子固非鱼也D.便要还家13.对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A.如果使人的欲望都像追求生命一样,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B.如果使人喜爱没有超过喜爱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C.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D.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求得生存的人,哪一个人不可以利用呢?1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从反面论证了义比生更珍贵。B.文章第二段举例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作者以“不食嗟来之食”的例子,诠释和证明了面对生死和尊严两难的选择时,应舍身而取义。C.孟子善用排比手法,把“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分成三句排列起来,增强了语势。D.文章结尾提到的“本心”,是指与生俱来的良心、良知,“本心”是不学而有,不教而在,修身就是保有“本心”。四、(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16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15.下面对《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问答入词,层层深入。词人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B.千古兴亡,往事悠悠。“悠悠”一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C.“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化用典故,详写硝烟弥漫的战斗场面。魏蜀吴三国战事频发,也出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事件。 D.“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对英雄的仰慕,对主和派的愤慨以及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16.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整首词融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既远眺风光无际、近观流水滚滚,又抒发了“千古兴亡”悠远难追的慨叹,同时借用古人的评价表达了词人为国效力、收复山河的志向。B.整首词的层次极其分明,三问三答自相呼应、构建全篇,感怆雄壮,意境高远。同时,整首词沉郁顿挫、格调昂扬,体现了稼轩词作豪放不羁的气魄,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C.词人文思开阔,化用杜甫诗句、活用典故成语,巧妙自然,毫无斧凿痕迹。融经铸史,驱遣自如,原本就是辛弃疾词的一大特点,而在这首词中,更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D.整首词中词人对孙权大加赞扬,其目的就是为引出曹操、刘备是天下英雄的慨叹。借强调曹、刘雄才大略称霸一方,暗示出了词人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之气的朝廷的不满和愤懑。第Ⅱ卷(表述题共102分)五、默写(7分)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7分,每空一分)(1),君子好逑。(《诗经》二首)(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十二章)(3),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6)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7)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六、语言综合运用(10分)18.我国名山大川、名胜古迹的对联,既赏心悦目,又陶冶情操,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4分)①一览众山小人奚足算哉②南极潇湘千里月③北通巫峡万重山④霜高梅孕一身花⑤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⑥月映成竹千个字从上面六个句子中,选择四句搭配成符合下列景点的两幅对联。要求先上联后下联。(只填序号)泰山:扬州个园:19.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回答问题。(6分)(1)请简要描述这幅漫画的内容,不超过40个字。(3分)(2)写出漫画的寓意,不超过30个字。(3分)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3题。(19分)张养浩传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游京师,献书于平章①不忽木,大奇之,乃荐入御史台。一日病,不忽木亲至其家问疾,四顾壁立,叹曰:“此真台掾②也。”及为堂邑县尹,罢旧盗之朔望参者③,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节选自《元史•张养浩传》,有删改)【注释】①平章:官职名。②掾(yuàn):属官,副职,助手。③罢旧盗之朔望参者:废除了有盗窃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的规定。20.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文字断句。(限3处)(3分)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2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1)遇人有遗币于途者遗:(2)四顾壁立顾:(3)大奇之奇:(4)互相戒曰戒:2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23.选文中的张养浩有哪些宝贵的品质?请分条概括。(4分)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7题。(16分)种子秘语整个秋天,种子们星罗棋布,在不同的高度和维度上梳妆打扮。它们涂脂抹粉,描眉画眼,一切就绪后,开始唤风、唤雨、唤水流,唤身穿皮毛的动物,唤小鸟的肠胃、人类的嘴巴……一旦邂逅,便从高空跃下,从地面起飞,在半空里弹射,于水面上漂浮,或者,干脆搭乘动物和人类这一辆辆目标航班,去远方开疆拓土。秋歌,种子唱得最带劲儿。这甘甜的旅程,让动物愉悦,也完成了种子的心愿:把优秀的孩子送到自己无法抵达的远方。诗与远方,其实也是所有草木的梦想。此刻,我正在一棵高大的红枫树下拍摄小视频。鲜红的枫叶,在秋风里荡秋千,荡出唰啦啦的声响。眼前的枫树,宛若一条流向天际的河流,翻卷出红色的浪花。小鱼般欢快的种子,从朵朵浪花里迸溅出来,进入我的镜头。秋意渐浓。树木多穿起金黄橙红的衣裳,这是成熟的颜色,也是富足的颜色。天空里密布独属秋天的忙碌,看得见看不见的种子,在我的头顶上飞翔,奔赴下一年的生之约。我仿佛看见,又一个春天来临,姹紫嫣红和万千生命的迭代,纷纷从种子里萌动。大地,又一次演绎万种风情。一旁的女贞树上,两只灰椋嬉闹着在枝丫间啄食。蓝天、紫果、绿叶,组合成一幅画,鸟儿,是这幅画面上动态的笔触。灰椋吃饱喝足后抹着嘴巴飞远了,在鸟儿新陈代谢时,女贞种子穿越鸟儿的肠胃,被播种到远方。鸟儿播种的同时,还顺带施了肥。我追着一粒种子拍摄。镜头里,红枫种子旋转出令我痴迷的轻盈,它晃晃悠悠,漫无目的而又充满了希望。我知道,种子飞行的方向和距离,取决于那一刻经过它身旁的风,这种不确定的飞行,像极了我们称之为命运的东西。我用手接住一枚旋转着落下的翅果,一枚翅果含两粒种子,像两条吻在一起的小鱼身体呈倒八字张开。橙黄的鱼头是种子,鲜红透亮的鱼尾是翅膀,这枚翅果不像是现实的种子,更像是仙境里的精灵。在这架小小“螺旋桨”的带领下,红枫种子轻舞飞扬。红枫种子成熟后脱离母体,因重力下坠的刹那,这对小鱼翅膀即刻开启了螺旋桨的功能,在空中飞快地旋转起来。一团小小的涡旋气流,出现在种子上空。涡旋气流似一团无形的手,拽拉着种子下落的脚步,为的是给风留出更多的时间,更从容地把种子带到更遥远的地方。头与尾之间、重与轻之间,一对种子的吻鱼组合,让红枫种子除了拥有机械制造、仿生学和生态学上的意义外,还具备了某种哲学意味。突然间想起小时候读过的《种子历险记》。每一粒看似弱小的种子,都是义无反顾的英雄。朝未知地带前行的红枫种子,拥有飞行的独门绝技,飞行的距离长,发生在它身上的故事也一定多。如果我追踪记录一粒种子长长的一生,会不会也能写出一篇好玩有趣的《种子历险记》?好多次,我走进校园向学生讲述植物生存的智慧时,会提出这样的建议:请同学们描述红枫种子的形状。鲜有答对者,显然,很少有学生去关注。孩子们极少有时间和一株植物对话。这召唤我把红枫种子拍成视频。爱迪生说,惊奇,就是科学的种子。让我惊诧的植物飞翔的智慧与哲理,能否种子般撒进学生心田?不远处的草坪上,一位年轻的母亲领着一个小姑娘在草丛里玩耍。园子里的草坪上,蒲公英像天空里的星星一样繁多。它们在这里出生、展叶、开花、结果。草坪出现多久,它们就生活了多久,东一棵西一棵,此起彼伏。小姑娘三四岁,圆脸、圆眼睛、圆嘴巴,连身体也圆乎乎的。她不时弯腰摘下蒲公英的绒球状果序,举至眼前,嘟起圆圆的小嘴,呼——一群种子各自撑开小伞,向天空的高远处翩跹。像是一口气吹开了时光之门,我的童年逶迤而来。多年前,在家乡的田埂地畔边,我也曾像她一样,挑选出色的白团大的蒲公英绒球,高高举起,嘟着嘴唇,把种子吹向天空。蒲公英头戴光圈,慢悠悠地向天空飞去,踏上未知又可预知的旅程。那时候,天离地很近,头顶上,就晃动着棉花般的白云。若是有人站在大树的枝杈间,伸出手,就能触摸到云朵。即便不被人类助力,蒲公英的种子一样可以从地面上起飞,一阵微风就可以送它们远行。资料上说,晴朗的二级和风里,蒲公英种子可以飞翔两公里左右。“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说的,就是蒲公英吧。小姑娘现在还不会知道,总有一天,她也会像蒲公英一样,离开她的母亲,飞到适合自己生根发芽的土地上。我们,都是蒲公英的播种者。我们,也都是一粒蒲公英种子。此刻,望着天空里忙碌飞行的红枫种子,我与漫步瓦尔登湖聆听自然的梭罗,或在自家荒园中凝视昆虫的法布尔,有着相似的快乐。是种子,让我的人生与草木链接,并渐渐地成为彼此。(节选有删改)2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先总写秋天的种子,再分写红枫、女贞和蒲公英种子,最后总结全文。B.本文既写眼前之实物和实景,也写心中所想和所忆,虚实结合,内容充实。C.本文大量运用了说明和抒情的表达方式,重在向读者介绍种子的相关知识。D.作者对童年时吹蒲公英种子的描写,呈现出人与自然亲密和谐的美好图景。25.种子的心愿是什么?红枫种子、女贞种子和蒲公英种子分别是怎样完成这一心愿的?(4分)26.按照括号中的提示,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划线句和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1)秋歌,种子唱得最带劲儿。(从修辞手法的角度)(2)每一粒看似弱小的种子,都是义无反顾的英雄。(从词语运用的角度)27.本文结尾说:“是种子,让我的人生与草木链接,并渐渐地成为彼此。”这句话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5分)九、作文。2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50分)方寸,既指小的空间,也指人的内心。生活中,我们常会发现:有的地方,空间虽小,包蕴无限;有的事物,形制虽小,韵味无穷;同样,人的内心也可以充实而丰盈,博大而广阔。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如有需要,请用“xxx”代替。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B2.D3.A4.C5.B6.A7.D8.C9.B10.A11.B12.D13.C14.A15.C16.D(48分)17.(1)窈窕淑女(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3)沉舟侧畔千帆过(4)谁家新燕啄春泥(5)不畏浮云遮望眼(6)留取丹心照汗青(7)衡阳雁去无留意(7分)18.【答案】泰山:⑤①扬州个园:⑥④(4分)19.【答案】(1)示例:一个人和一头鹿分别位于高耸云端的支架的两端,那个人正举枪瞄准鹿,准备射击。(3分,字数合适,言之有理即可)(3分)(2)示例:人类和野生动物要友好相处,如滥杀野生动物,受害的还是人类。(3分,字数合适,言之有理即可)(3分)20.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3分)21.(1)丢失(2)看,望(3)对……感到惊奇(4)同“诫”,劝诫(4分)22.(1)既然已经依法处分过他们了,现在仍旧把他们看成强盗,这是断绝他们走自新之路的做法啊!(2)张养浩接到任命后,便将家中财产分给村中的穷人。(8分)23.(1)热爱读书;(2)为政清廉;(3)爱民如子,为官有方;(4)嫉恶如仇,不畏强权;(5)拾金不昧。(4分,写对四条即可得满分)参考译文: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张养浩从小就有德行和节义。有一次他出门,碰到一个人,那人把钞票遗失在路上,当张养浩发现的时候,那个人已经走了,张养浩就追上去把钱还给他。张养浩年纪只有十岁时,就一天到晚不停地读书,父母担心他过于用功而制止他,于是他白天就默默地背诵书卷上的诗文,到了夜晚,就把门户紧紧关闭起来,点上灯,偷偷地读书。后来山东按察使焦遂听说了他,就推荐张养浩做东平地方的学正。之后,张养浩游学京师,把自己写的文章献给宰相不忽木,不忽木大为称奇,因此推荐他进入御史台。一天,张养浩忽然生病了,不忽木亲自到他家里探问,当他看到张养浩的家里四壁空空,什么也没有时,慨然叹息说:“张养浩这种人才是真正的御史台的支柱啊!”等到做了堂邑县尹,就被选授为堂邑(今属山东)县尹。他就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张养浩说:“他们都是善良的百姓,因为生活困难,被饥寒所迫,不得已而去做了强盗,既然已经依法处分过他们了,现在仍旧把他们看成强盗,这是断绝他们走自新之路的做法啊!”强盗们感动得流了眼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