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师大二附中2024届中考化学押题卷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二附中2024届中考化学押题卷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二附中2024届中考化学押题卷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二附中2024届中考化学押题卷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二附中2024届中考化学押题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南京师大二附中2024届中考化学押题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用滤纸做成的无色小花喷洒某无色溶液后放在烧杯口上方,片刻后变成红色。请推测喷洒液和烧杯中溶液可能是()A.石蕊试液和浓盐酸B.酚酞溶液和小苏打溶液C.石蕊试液和溶液硫酸D.酚酞溶液和浓氨水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合成材料特指合金、合成纤维、合成橡胶B.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可适当减少“白色污染”C.人体缺少必需微量元素会得病。因此要尽量多吃含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D.食用碘盐可预防缺碘性贫血3.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该反应()A.是化合反应 B.有单质生成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4:14.下列化学方程式与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A.在氧气中点燃细铁丝可发生剧烈燃烧2Fe+O22FeOB.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NO3=CuNO3+AgC.硫酸铵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NH4)2SO4+2NaOHNa2SO4+2NH3↑+2H2OD.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2KClO32KCl+O2↑5.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米饭馒头 B.红烧鲤鱼C.凉拌黄瓜 D.红薯粉条6.在“一带一路”伟大战略实施中,代表中国智造的高铁走在了前列。高铁动车的电路连接用到了石墨电刷,这主要是利用了石墨的A.稳定性 B.可燃性 C.还原性 D.导电性7.从化学视角看,下列词句中的说法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D.曾青得铁则化为铜8.如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图说法正确的是()A.S、P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B.Ⅰ、Ⅱ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可燃性C.Ⅰ类反应放出热量,Ⅱ类反应吸收热量D.Fe在Ⅰ、Ⅱ两类反应中的产物不相同9.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 B.溶解性 C.可燃性 D.导电性10.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A.木炭脱色制白糖 B.硫酸用于生产染料C.氮气用于磁悬浮列车 D.用发酵粉蒸馒头11.向一定质量的铜锌合金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与反应有关的变化关系用下列示意图表示,其中正确的是()A.A B.B C.C D.D12.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设计中正确的是A.用100mL量筒量取8.5mL盐酸 B.收集氢气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分离碘酒中的碘13.以下实验,仅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压缩空气 B.加热砂糖C.铁的锈蚀 D.粉尘爆炸14.对于图示理解错误的是()A.原子可结合成分子B.可用表示氢分子的形成过程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D.化学变化的基础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15.下列各种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A.活性炭用于净水B.钨用于制灯泡中的灯丝C.焦炭用于冶炼生铁D.液氮用于医疗上冷冻麻醉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为验证Zn、Fe、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四个方案(只能用下面提供的药品):A、Zn、Fe、稀盐酸、Cu

B、Zn、FeSO4溶液、CuC、ZnSO4溶液、Fe、CuSO4溶液D、Zn、Fe、CuSO4溶液上述方案中可行的是__________;请你选出一种不可行的方案,并对此方案作出评价_________。写出你所选可行的方案中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水和溶液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命活动有重大的意义。能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实验是_____(填序号)。A水的净化B通电分解水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下表是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表中信息回答问题。温度/℃020406080溶解度119190286421630①20℃时,将加入到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②40℃时,要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填序号)。A升高温度B.加溶质C.加水D恒温蒸发水③60℃时,分别用、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_____(填“>”、“=”或“<”)。④80℃时,向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中分别加入等量(少量)的固体,在溶解过程中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填溶质的化学式)。⑤某晶体中有少量和杂质,要得到纯净的方法是:在80℃,向其中逐渐加水至全部溶解,然后_____、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晶体。实验室模拟工业粗盐精制的过程如下图所示。粗盐除含外,还含有少量、、和泥沙等杂质。提供的试剂:溶液、溶液、溶液、溶液、溶液、饱和溶液。①过滤时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②欲除去混合液中的杂质,从提供的试剂中选出所代表的除杂试剂,按滴加顺序依次为:过量的_____溶液、过量的溶液、过量的溶液。③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_____。④为充分反应得到较纯净的食盐,操作的具体方法是____。18.(8分)某种钾肥样品,其成分为碳酸钾、氯化钾和少量不含钾元素的难溶杂质。为定该钾肥样品中钾元素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①称取10g该样品溶于水,过滤出去难溶杂质,得到滤液;②在所得滤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测得所消耗的稀盐酸质量为36.5g;③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称得所得白色固体为10.2g。请你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_____样品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用pH试纸测定第②步反应后溶液的pH,结果溶液pH大于7,你认为上述实验测得样品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比实际值_____(填“大”、“小”或“不变”)理由是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氢氧化钠溶液,瓶口有少量白色固体且玻璃瓶塞打不开,这一现象激起了他们浓厚的兴趣,于是展开了如下探究:瓶口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1)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SiO2),试剂瓶身经抛光处理,不易反应,而瓶口和玻璃塞上的磨砂将二氧化硅裸露出来。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硅酸钠(Na2SiO3)是一种白色固体,有很强的粘合性,可溶于水,溶液呈碱性;硅酸钠溶液能与强酸反应,如:Na2SiO3+2HCl=2NaCl+H2SiO3↓(白色);硅酸钠溶液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Na2SiO3+BaCl2=2NaCl+BaSiO3↓(白色)。白色固体的成分是:猜想1:硅酸钠;猜想2:硅酸钠和碳酸钠;猜想3:硅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取一定量白色固体溶于适量水中形成样品溶液,分组进行如下实验并相互评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与评价第1组向样品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冒出,且产生白色沉淀猜想_______不成立。第2组第一步向样品溶液中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静置产生白色沉淀第1组同学认为:此步骤还不能准确判断出原固体的成分。第二步向第一步实验后的上层清液中______________大家一致认为:猜想II成立。(反思交流)有同学认为,第2组实验中不能用石灰水代替氯化钡溶液,理由是_______。经过分析,第2组实验中产生的白色沉淀物质有_______。氢氧化钠溶液必须密封保存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其试剂瓶塞应该用_______(填字母)。A玻璃塞B软木塞C橡胶塞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D【解析】

A、石蕊溶液呈紫色,题干中无色小花喷洒上喷洒无色溶液,不符合题意;B、酚酞为无色溶液,小苏打溶液是碳酸氢钠溶液,不具有挥发性,小花不会变红,不符合题意;C、石蕊溶液呈紫色,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小花不会变红,不符合题意;D、酚酞为无色溶液,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气溶于水呈碱性,会使酚酞变红,小花会变红,符合题意。故选D。2、B【解析】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合金为金属材料;B选项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可适当减少“白色污染”,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应该适量摄入;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使用加碘盐可防止甲状腺肿大;故答案选择B3、A【解析】A、据图可知,该反应是单质与单质生成化合物的化合反应,故A正确;B、该反应生成的是化合物,没有单质生成,反应后的单质是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分子,故B错误;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故C错误;D、据图可知,由白色圆圈构成的分子反应后有剩余,故只有两个分子参加了反应,所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2:1,故D错误;故选A.4、C【解析】

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B、该化学方程式硝酸铜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D、该化学方程式配平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故选C。5、B【解析】试题分析:A、米饭馒头富含淀粉,属于糖类,B、动物肌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正确,C、凉拌黄瓜富含维生素,D、红薯粉条富含淀粉,属于糖类,故选B考点:人类重要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6、D【解析】

本题从石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方面分析。【详解】动车的运行是依靠顶部的石墨电刷与电线接触获取电源,使用石墨制作电刷主要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故D符合题意。7、B【解析】

A、蜡炬成灰泪始干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爆竹声中一岁除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过程中没有新物质铜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点睛】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8、D【解析】

A、S、P在氧气中燃烧,分别产生蓝紫色火焰、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

B、Ⅰ、Ⅱ两类反应,分别体现了氧气能支持燃烧、能发生缓慢氧化,氧气不具有可燃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C、Ⅰ类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Ⅱ类反应发生缓慢氧化,也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发生缓慢氧化生成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在Ⅰ、Ⅱ两类反应中的产物不相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9、C【解析】

A、颜色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选项错误;B、溶解性需要通过溶解操作进行表现,而溶解属于物理变化,故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选项错误;C、可燃性需要通过燃烧进行表现,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选项正确;D、导电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选项错误。故本题选C。10、A【解析】A、使用的是活性炭作为脱色剂生成白糖,木炭不干净,错误;B、硫酸的工业用途广泛,如生产染料、农药、化学纤维、塑料等,正确;C、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磁悬浮列车,正确;D、发酵粉可以用于蒸馒头,正确。故选A。点睛: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用途。11、D【解析】A、铜锌合金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其中只有锌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氢气质量应该从零开始,最后不变,错误;B、锌合金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其中只有锌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剩余固体的质量应该先减少后不变,错误;C、铜锌合金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其中只有锌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氢气质量应该从零开始,最后不变,错误;D、锌合金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其中只有锌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剩余固体的质量应该先减少后不变,正确。故选D。12、B【解析】

A、准确量取8.5mL的液体,选用量筒的规格应该为10mL,同时还需要使用胶头滴管确定最后的液体体积;故图示错误;B、氢气不易溶于水,故可用排水法收集,故正确;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有气体参与的反应一定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故图示操作错误;D、过滤是一种把不溶性的物质与液体相分离的一种方法,由于碘溶解在酒精中,故不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将碘除去,故错误;故选B。13、A【解析】

A、压缩空气过程中只是气体体积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B、加热砂糖过程中有碳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铁的锈蚀过程中有氧化铁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粉尘爆炸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等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14、C【解析】

A、由上图可知,氢原子可结合成氢气分子,理解正确;B、可用表示氢分子的形成过程,理解正确;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理解错误;D、化学变化的基础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理解正确。故选C。15、C【解析】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详解】A、活性炭用于净水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A不正确;B、钨用于制灯泡中的灯丝是利用钨的熔点高,属于物理性质,故B不正确;C、焦炭用于冶炼生铁是利用焦炭的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故C正确;D、液氮用于医疗上冷冻麻醉是利用液氮汽化,属于物理性质,故D不正确。故选C。【点睛】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等。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ABCD,不能验证铁和锌的金属活动性Fe+2HCl=FeCl2+H2↑或Zn+2HCl=ZnCl2+H2↑【解析】(1)A、Zn、Fe、稀盐酸、Cu,将等质量的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等量的同种稀盐酸中,产生气泡速率最快的是锌,其次是铁,没有气泡产生的是铜,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为锌>铁>铜,故该方案合理;B、Zn、FeSO4溶液、Cu,锌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锌溶液和铁,说明了活动性锌>铁;铜不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铁>铜;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为锌>铁>铜,故该方案合理;C、ZnSO4溶液、Fe、CuSO4溶液,Fe与ZnSO4溶液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锌>铁;铁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说明了活动性铁>铜;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为锌>铁>铜,故该方案合理;D、Zn、Fe、CuSO4溶液,Zn、Fe均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锌>铜,铁>铜,但无法确定铁和锌的活动性强弱,故该方案不合理;(2)铁、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Fe+2HCl=FeCl2+H2↑,Zn+2HCl=ZnCl2+H2↑。点睛: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类问题时,一般采取“三取中”的方法进行设计实验,即选取活动性位于中间的那种金属的单质与另两种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或取中间金属的盐溶液与另两种金属的单质进行反应。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BC136BD>降温结晶引流溶液除去过量的和边滴加边用玻璃棒搅拌【解析】

(1)A、水的净化是除去水中的杂质,不能指明水的组成,故A错误;B、通电分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B正确;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C正确。故选BC。(2)①20℃时,的溶解度为36.0g,将加入到水中充分搅拌后,最多溶解36g,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36。②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40℃时,要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水,故选BD。③60℃时,NaCl的溶解度小于NH4NO3,50gNaCl和NH4NO3配成饱和溶液,NaCl需要的是水质量大于NH4NO3需要水的质量。④NaCl不与NH4NO3反应,Ca(OH)2与NH4NO3反应生成Ca(NO3)2,80℃时,Ca(OH)2的溶解度为0.09g,向饱和溶液中加入NH4NO3,溶液仍然饱和;向饱和溶液中加入等量(少量)的固体,生成的硝酸钙溶解度大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在溶解过程中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填Ca(OH)2。⑤NH4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应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3)①过滤时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②粗盐中含少量的、、,应加NaOH除去MgCl2,加Na2CO3除去CaCl2,加BaCl2除去Na2SO4,故填NaOH。③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和。④为充分反应得到较纯净的食盐,操作的具体方法是边滴加边用玻璃棒搅拌,以使杂质离子沉淀完全。18、6.9g53.4%小蒸干后的固体中含有碳酸钾【解析】

(1)设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为x,x=6.9g,故填:6.9g;(2)由题意知,样品中的钾元素最终都在氯化钾中,最后所得的白色固体10.2g,就是氯化钾的质量。所以钾元素的质量为:10.2g××100%≈5.34g,样品中的钾元素质量分数为:×100%=53.4%,故填:53.4%;(3)由碳酸钾的溶液呈碱性,所以用pH试纸测定第②步反应后溶液的pH大于7,说明有碳酸钾未完全反应,由于碳酸钾的含钾量比氯化钾的含钾量大,将碳酸钾当成氯化钾时计算出钾的质量要比实际值要小,所以测得样品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也就比实际值要小,故填:小蒸干后的固体中含有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