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622中西哲学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1页
中国人民大学《622中西哲学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2页
中国人民大学《622中西哲学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3页
中国人民大学《622中西哲学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4页
中国人民大学《622中西哲学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622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622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622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

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622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405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622中西哲学史考研真

题(回忆版)及详解

第一部分中国哲学史

1.简述易经推天道以明人事的哲学内涵。

答:(1)天道

①《易传》哲学继承儒家的“修人道以证天道”与“明天道以弘人

道”的传统,把天道与人道统一了起来。

②天地阴阳之气使万物得以生、成、长、养;人承接天地之气,继

承“道”而参与、赞助天地万物,那就是善;成就天道的事业正是人的本

性。

③《易》道即天地之道帮助、促进、贞定万物各自的本性,保存万

物的存在,道义正是从这里出来的。在人性论上,这就寓含有人的善性

源自天道,源自宇宙生生之德,同时又强调人的后天努力,效法天道、

扩充其性的双重含义。

(2)从天道到人事

①三才之道是是顺着天道下贯而来的,是顺天、地、人的性命之理

而来的。

②就人之道而言,是义理、是仁义。道是过程,理是其中的道理。

③人之本性也就是人所以为人之理,按《易传》的讲法,这是乾道

下贯的结果。

(3)总结

①《易传》的人性论既包含有天赋人性说,即“天命之性”是善的,

具有一种超越意义、价值意义;又不排斥材质主义的“气命之性”,即人

的材质也在灭地之气的流行中形成,气可以鼓动,气有力量。这就为尔

后哲学史上的“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理”与“气”之争埋伏笔。

②《易传》认为,人性源自天地之性,人道赞助天地之道。君子效

法天地,具有刚健自强、积极人世的精神,又有承受、宽容、协调、合

作的能力,用深厚的德泽来化育人物。

③与天地的大生、广生之德相匹配,《易传》强调人在人事活动中

崇德广业、进德修业。

a.推尊人的智慧、德性,发展社会人事的各项事业;讲求忠信,

提高品德;修饰言辞,确立在诚实上,以诚信来处理事务。

b.用自然之物、事物之理来安顿自己,提高才德。除此之外,没

有更重要的了。研究、体悟事物变化之道的神妙,理解其深刻的理据,

是最高的智慧。

④《易传》肯定、促进人间的事业,强调顺应客观事物发展的规

律,把握契机,适时加以裁断,或修订、改变定制,使之合宜,加以会

通,将这些政策与成果用在老百姓身上,这就是事业。《易传》强

调“开创事业,成就天下的事务。充分表达了儒家努力提高智慧、品

德,积极有为地开创有利于老百姓的事业的思想。

2.试述王阳明岩中花树故事反映什么哲学内涵。

答:(1)“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守仁答

之以“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时,他既承认“花”(亦即外

界事物)独立于“吾心”而存在,也肯定“花”(亦即外界事物)的客观实

在性。

(2)“此花颜色”之所以“一时明白起来”,有了意义与价值,是因

为“你来看”,而“你来看”是受“你心”支配的,故“花”的价值和意义与“你

心”不可分,实际上即“你心”之灵明所赋。

(3)因此,在王守仁看来,与“你心”无关的“花”因无法“明白起

来”亦即无价值和意义。故与“汝心同归于寂”而能“明白起来”,亦即有

价值和意义的“花”离不开“你心”,故也就“不在你心外”。

(4)王守仁在声称“无心外之物”时,他并不是针对外界事物有无客

观实在性,是否独立于“吾心”而存在这类问题而发的,而是与他

对“物”的特殊规定以及他的整个思想系统密切关联着的。

3.简述郭象的独化论及其命运观。

答:(1)独化论

①“独化”,就是“无待”之化。如果一定要追溯万物生化的条件和原

因,就会陷入无穷无尽的因果的恶性循环中。所以,世间万事万物的生

成变化是独立的、不依赖任何条件的,是“外不资于道,内不由于己,

掘然自得而独化也”。事物不仅各自“独化”,而且相互之间也不存在转

化的关系。

②“玄冥之境”则是万物“独化”的场所和境界,是一种抹杀差别、取

消是非、不分彼此、自满自足的境界。

③万物“独化”的另一个依据在于万物“各有定分”。大鹏与小鹧各有

其定分,它们不必彼此羡慕,而应该“各适其性”。只要能“自足其性”,

就可以做到“大小俱足”。

(2)命运观

①郭象认为每一事物作为它自己,在本性上是自足的。任一细微短

暂之存在物比之于久寿之天地,并不缺少什么,并不存在什么差别,天

地万物中任一事物都同等地是绝对而无限的。

②现实社会中每个个人都具无待而自足、绝对而无限的品格,都

是“绝对自我”,每个个人在现存社会中所取的任一生活方式、任一活动

与任一意欲,作为“有”者,都具“本体”的意义。

③因此万物都是自由的,人的命运不受到任何外界的束缚,人们可

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自由地追求自己的欲望。

4.举两个比喻,论证中国古代的形神关系。

答:(1)以烛火喻形神。即把人的形体比喻为蜡烛,把人的精神

比喻为烛火。

①王充认为“形须气而成,气须形而知,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

得有无体独知之精”,就是说精神依赖于形体而存在,如果没有了形

体,那么精神也就自然不存在了,而不会出现只有精神没有形体的“鬼

魂”。

②慧远也借用这个比喻,认为精神是独立的实体,不仅可以暂时住

在形体之中,而且可以由此一形体转到另一形体上去。他说:“火之传于

薪,犹神之传于形。火之传异薪,犹神之传异形”。

(2)以刀刃喻形神。即把形体比喻为刀刃,把精神比喻为刀之锋

利。

范缜提出了形质神用的观点,认为形是物质实体,神是形体的一种

功能或作用,“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刃;形之于用,犹刃之于利。利之

名非刃也,刃之名非利也。然而舍利无刃,舍刃无利。未闻刃没而利

存,岂容形亡而神在”。就是说如果没有了刀刃,就不存在什么锋利

了,所以形死神灭。当然,另一方面,如果没有锋利,刀刃也不能称其

为刀刃,所以形神是相互依存的。

第二部分西方哲学史

5.论述亚里士多德的“存在”。

答:(1)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被称为“存在”主要有两种意义:

偶然的属性(偶性)和必然的本质,即范畴。除此以外,他还提到另外

两种含义:确实性,说一件事“存在”(“是”),是肯定它是真的而不是

假的,潜在性,有些东西虽然还不是现实的存在,但却是潜在的存在。

(2)存在学说的核心是实体学说,实体是一切存在的类别中最根本

的一种。形而上学的一切问题最终都归结为、甚至等同于“实体是什

么”的问题。

①实体的定义

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对实体下了一个基本的定义:“实体,

在最严格、最原始、最根本的意义上说,是既不述说一个主体,也不依

存于一个主体的东西。

②实体的特点

a.实体是一个具体的、个别的东西,而不是抽象的、普遍的东

西;

b.实体不同于属性,它没有与之相反的东西;

c.实体没有程度上的差别,即没有一个实体比另一个实体更是实

体;

d.实体是变中之不变。

所有上述规定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它们都是从人们的说话方

式即语言语法中引出来的,亚里士多德相信语言的逻各斯与存在的事物

有相同的结构,因而他的本体论与他的逻辑学一开始就有一种密切的内

在联系。

6.论述休谟的温和怀疑论。

答:休谟否认了实体作为知识对象的可能性,把“实体”观念从哲学

中驱逐出去。休谟依次否认了物质实体、心灵实体和上帝的可知性。同

时也否定了因果关系。

(1)对物质实体的怀疑

人们只有关于性质的观念,对性质的寓所或支撑点没有任何知觉。

纵使人们把注意力移至身外,伸展到宇宙尽头,也超不出知觉范围之

外,想象出一种知觉不到的物质存在。

(2)对精神实体的怀疑

对于心灵实体,人们也没有任何知觉。

(3)对上帝的怀疑

①“上帝”的观念不能通过经验证明;

②上帝存在也不能用必然推理证明;

③上帝存在的道德证明也不可靠,人类的不幸和痛苦提供了反证。

(4)对因果关系的怀疑

①因果关系的建立

人们知觉到两个观点,把后出现的称为结果。久而久之,人们就会

形成这样的习惯:每当看到一个观念时便联想到另一个。这种在经验的

基础上,通过联想而形成的恒常的连贯关系,就是人们通常所称的因果

关系。

②因果关系的前提和基础

a.观念之间的关系如果不是靠观念自身就可以联系在一起的必然

关系,就是在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或然关系,人们的证明知识能够解释观

念间的必然关系,经验知识能够解释关于事实的或然关系。没有一种知

识可以解释因果关系的理由。

b.如果企图用经验知识来证明因果关系的前提的有效性和可靠

性,至少会犯两个错误:

第一,循环论证的逻辑错误。即用因果推理建立起来的经验知识反

过来证明因果关系的前提。

第二,超越经验知识范围的错误。因为人们只能经验过去,不能经

验过去与未来的联系;只能经验个别事件,不能经验个别与一般的联

系;人们不能用经验到的关系来解释不能经验的关系。

7.论述上帝存在的三种证明。

答:(1)依据事物的运动

人们可以感觉到有些事物在运动,运动是一个事实。究其原因,一

事物运动的原因在于另一事物的推动,每一推动者叉被其他事物所推

动,由此构成了运动的系列。这个运动系列最初必然有一个不动的推动

者,他启动了整个系列,自己却不受任何东西推动。这个第一推动者就

是上帝。

(2)依据可能性与必然性的关系

①它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由可能存在推导必然存在,第二步由事

物的必然存在推导自因的必然存在。自然事物处于生灭变化之中,它们

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

②现在有某些事物存在的事实说明,有些事物必须作为必然的事物

而存在,否则的话,在某一时刻一切事物都可能不存在。如果在某一时

候一切事物都不存在,这将意味着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存在,这样一来,

现在也不可能有事物存在了。这显然是荒谬的,因此必须肯定有必然存

在的事物。

③如果继续追问必然存在的原因,那么应该承认:“有些事物的必

然性是由其他事物造成的,有些则不是。”因为如果追溯事物必然存在

的原因,最后必然会到达一个终极的必然存在,“它自身具有必然性而

不从其他事物那里获得必然性,不仅如此,它还使其他事物获得必然

性”,这个必然存在的终极原因或自因就是上帝。

(3)依据事物完善性的等级

①它也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证明有一个最完善的东西的存在,第

二步证明这个最完善的东西是其他事物完善性的原因。

②一切事物都有或多或少的完善性,如真、善、美等,但是,这些

有条件的完善性都是相对于一个最高的完善性而言的,只是在它们与这

个最高完善性相比较的意义上,人们才判断它们具有某种程度的完善

性。因此可以肯定存在着一个最完善的东西。并且,它是其他一切事物

完善性的最高原因。

③因为事物不同程度的完善性是完善性序列的不同环节,在完善性

序列中,比较完善的事物是低一级事物的原因,最完善的事物是所有或

多或少完善的事物的终极原因。“正如火是最热的,因此是所有发热事

物的原因。同理,必定有一个最完善的事物作为所有事物的存在、善以

及其他完善性的原因,人们称之为上帝。”

8.论述卢梭和霍布斯社会契约的异同。

答:(1)相同点

①都认为在国家成立之前,人类生活在一种自然状态中。在自然状

态下,人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对同一事物都具有同等的占有、支配的

权利,同时,人人都是自由的,每个人都有运用自己的权力以求保全自

己生命的自由。这种自由就是人的自然权利。

②都认为人们具有天赋的权利,并且权利可以通过订立契约的方式

进行转让,通过形成强有力的政府来保护自己的基本权利。

(2)不同点

①霍布斯认为自然状态下的人们就生活在混乱(战争、冲突)之

中,人与人之间是狼。因此需要政府来制止这种恶的状态。

②霍布斯认为人们在签订契约时交出的是自己全部的权力和权利

(除了生命受到侵害时的自卫权),而主权者则不参与契约签订,不受

契约约束,主权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权利。

③卢梭认为自然状态下的人们由于地广人稀,交集甚少,只有到了

社会文明出现时人们的交集才变多。而由于个人自然条件的不同,此时

已经有了贫富差距,富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订立第一次契约形成

政府,保证自己能够剥削贫穷阶级;而当人们开始意识到并打破这种不

平等后,全体人民共同订立了第二次契约,组建政府以保证全体人民的

利益。

④卢梭认为人们在订立契约时,自己最基本的权利,如财产权,自

由权都是不可转让的。政府权力来自于全体人民,所以要对全体人民负

责,执行代表全民的公意,人民有权推翻政府。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622中西哲学史考研真

题(回忆版)

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622中西哲学史考研真

题(含部分答案)

第一单元(中国哲学史,四选三)

1.结合“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简述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精

神。

答:“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反映出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的基

本精神。

(1)“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含义

《易经·说卦》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理”是指物理、万事

万物之理,“穷理”就是对形而下的万物加以穷究,就是格物致

知。“性”是指人性、德性,“尽性”就是对人内在德性的彻底洞明。在中

国古代哲学中,“命”的内涵并不是单一的,包括天命、命运在内。天命

是指自然界中万事万物的内在运动规律,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命运是指

一个人的生命运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是指穷究天下万物的根本

原理,彻底洞明人类的心体自性,以达到改变人类命运的崇高目标,使

人类行为与自然规律能够和谐平衡、生生不息。这种思想反映出中国古

代哲学“天人合一”的基本精神。

(2)“天人合一”

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观念,发源于周代,经过孟子“性天相

通”观点与董仲舒“人副天数”说,到宋代张载、二程达到成熟。张载、

二程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包括四个命题:

①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②自然界有普遍规律,人服从普遍规律。

③人性即是天道,道德原则和自然规律一致。

④人生的理想是天人谐和。

总之,中国哲学史上有关“天人合一”的种种说法,都是力图寻找天

与人之间相通、相近之处,实现自然与人事之间协调、和谐或统一。中

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最早的崇拜自然、敬畏自然为基础,

经过宗教化、哲学化的演变过程,最终形成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

界。“天人合一”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宇宙观,又是社会法则和人生理

想,是中国古代先贤们对于天人关系这一根本问题的主流答案。从理论

实质而言,“天人合一”是关于人与自然或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问题。

2.朱熹说:“万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一源,但所居之位不同,则

其理之用不一。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

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结合上述言论,论

述朱熹哲学中的“理”。

3.简评禅宗的“自性”说。

答:“自性”是指一切事物各自具有的体性或体相。在佛教哲学

中,“自性”既指每一事物不同于其他事物的差别性,又指一切事物的真

正性质。

(1)禅宗从实相角度论述“自性”,认为“自性”就是不二的实性。

禅宗紧扣众生成佛问题,直接将实性归结为众生的自性、本心或本

性。从哲学上看,禅宗所表示的是把本体归于主体,把主体回落于众生

个体的路向。

(2)禅宗主张“本然自性天真佛”,是指众生的自性本然具足佛身和

净土,自性自然具足无相、无念和无住品格。

众生需要修习“无念”禅观,就是指佛教的“戒”、“定”、“慧”功夫,

又称“三学”。

4.简评戴震关于“理”与“欲”的理论。

答:戴震提出以“血气心知”为基础,将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新伦理

观。虽然他并未摆脱儒家传统从天道到人道的思维模式,但却把朴素唯

物论的宇宙论落实到伦理学之中。

(1)戴震从语言学角度揭示“理”的二重意义:一是指万物自身所具

有的“不易之则”;二是指对这种不易之则的把握,人能通过理性之光去

照察外在事物之理。戴震特别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2)戴震认为人之“欲”本身是血气所生,并无善恶好坏之分,他把

彻底的“无欲”、“欲之失”称为“私”。

(3)戴震明确反对宋明儒者把理欲截然二分的观点,认为理在天地

万物为自然之理,在人伦为人伦之理,自然之理存在于天地阴阳五行之

气,人伦之理归之于血气心知,欲生于血气。去蔽求知,去私存欲,因

欲求理。

第二单元(西方哲学史,五选三)

1.请根据《范畴篇》中亚里士多德的谓述原则,阐明第一实体为

什么是终极主词和终极主体。

2.试述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四线段理论并分析其认识论内涵。

答:四线段理论是柏拉图《理想国》中的重要理论。

(1)四线段理论

柏拉图用“四线段”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两种认识、两个领域的区分。

他认为“把一条直线分割成两个不相等的部分,然后再把每一部分按同

样比例分割,其中,部分代表可感和可知的序列,比例表示它们相对的

清晰和模糊的程度。”

(2)四线段理论的认识论内涵:

①柏拉图把认识分为知识、意见和无知三种,可感世界对应的是意

见,可知世界对应的是知识,知识以及与之对应的存在领域是绝对的、

完满的状态,意见以及与之对应的可感事物处于既是又不是、半真半

假、有无之间的状态。按照比例分割出来的四线段用长度的计量比喻性

质的程度,即事物以及与之对应认识的真实性程度,勾勒出世界和认识

的等级图式。

②柏拉图进一步深化对这两个领域、两种认识的区分,将可感领域

分为影像和自然物,将可知领域分为数学型向和本原,影像对应幻想,

自然物对应信念,二者都属于意见;数学型向对应数学知识,本原对应

理性知识,二者属于知识。

a.幻想

幻想是指个人的想象和印象。影像是指一个可感对象向每个人的显

现可能各不相同,人们通过幻想只能认识事物向他自己的显现。

b.信念

信念是指对可感事物的共同知觉。柏拉图承认信念是真判断,但仍

把它排除在知识之外,因为与信念相对应的可感事物是个别的、变化

的。

c.数学知识

柏拉图认为数学知识是低级知识,“介乎意见和理智之间”,其中介

作用表现在:

第一,数学研究的数量和形状虽然是普遍的、不变的性质和关系,

但却借助可感的图形和事物来说明不可感的数的规定性。

第二,数学方法的特点是从前提到结论的推理,推理的最高前提是

公理和定义,它们想当然地被当作自明的原则,但却具有假设的性质。

d.理性知识

理性知识属于纯粹的知识,代表知识是哲学。哲学的方法是辩证

法,由假设上升到原则。辩证法以假设的定义为出发点,逐步剔除和修

正定义中的假设成分,从一个定义过渡到另一个定义,最后达到最完

善、最确定的定义。

3.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批判了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

明。请试从这一角度评述安瑟尔谟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

答:对上帝存在进行证明是西方哲学史上较有特色的思想,是基督

教哲学家、神学家们较为关注的问题。这一问题,后来遭到近代哲学家

们的批判。

(1)安瑟尔谟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本体论证明的实质是从上帝的概念直接推出上帝的存在。

安瑟尔谟在《上帝存在论》一文中对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进行具

体的论述,这个证明可以概括为如下三段论推理:上帝是不能设想比它

更完满的东西,不能设想比它更完满的东西不仅存在于思想中,而且也

在实际上存在,因此上帝存在。

(2)康德对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的批判

①康德认为理性神学对上帝存在的证明有三种基本形式,分别

是“宇宙论证明”、“目的论证明”和“本体论证明”。前两种证明是试图从

经验世界中通过对原因或目的的不断追溯而引出一个在世界之外的上帝

来,本体论证明实质上不要任何经验事实,通过概念推出存在。

②康德指出这种证明诚然可以把“存在”与“上帝”联系起来,但“存

在”并不是实在的谓词,在形式逻辑中它只是一个系词,只是表示主词

在时空和经验现象中作出相应的规定。一切对上帝存在的证明都是不可

能的。

(3)评价

①在安瑟尔谟作出这个证明之前,上帝的存在一直被当作毋庸置疑

的事实,由信仰本身来确保,根本无须进行理性的论证。安瑟尔谟第一

次试图用严密的辩证法或逻辑来证明以往一直靠信仰来保证的神学命

题。安瑟尔谟开创经院哲学逻辑论证的风气。

②从实质上看,安瑟尔谟的本体论证明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证明,它

不过是一种装模作样的形式主义。它的大前提是“上帝是不能设想比它

更完满的东西”只是就人们所“设想”的上帝概念而言,小前提是从这概

念中分析出来的一个概念,即“不仅存在于思想中,而且实际上存在”,

结论却试图把这个始终存在于概念中的意思偷换成概念之外的客观实在

性。这使辩证法成为一种诡辩。

③安瑟尔谟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在后来的西方哲学中不断沿

用,在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黑格尔等人的著作中,它曾以不

同的形式一再出现。另一方面,它也遭到高尼罗、休谟、康德、罗素等

人的猛烈批判。

4.什么是“休谟问题”?并请简述休谟的因果观。

答:“休谟问题”由18世纪英国哲学家休谟首先提出,主要是指因果

问题和归纳问题。

(1)内容

①因果问题

休谟认为“各观念间的联系原则似乎只有三种,就是相似关系,时

间或空间中的接近关系和原因或结果。”休谟认为人类正是依据这三条

原则,通过联想的作用而把各种观念联结起来,因果原则是人类运用最

多、最为重要的原则,它涉及人类对实际事情的判断。

②归纳问题

休谟主张一切人类的思考活动分为追求“观念的连结”与“实际的真

相”。前者涉及抽象的逻辑概念与数学,以直觉和逻辑演绎为主,后者

以研究现实世界的情况为主。为了避免受到任何未知的实际真相或过去

经验未被察觉的事实的影响,人类必须使用归纳思考。归纳思考的原则

在于假设过去的行动可以作为未来行动的可靠指导。

(2)休谟的因果观

①休谟否定因果关系的客观性与必然性。

a.对因果关系客观性的否定

休谟强调因果联系的根据不是理性,而是经验。他认为依据感觉和

反省所获得的印象,只能发现一切因果关系仅仅是一种接近关系和接续

关系。休谟并不否认结果跟着原因而来,但却否认结果必然地跟着原因

而来。

b.对因果关系必然性的否定

休谟认为因果性也并不表示事物中有某种客观的“力”的传递关系。

因果联系只不过是对事物直接之间恒常出现的先后关系和接近关系的一

种习惯联想或心理错觉。因果联系由两个要素构成,一个是事物的恒

常“会合”,一个是心灵根据习惯而作的联想或判断。

②休谟对因果关系的重建。

休谟认为任何事物本身都没有必然性,必然性仅仅是人的思想中的

一种决定作用。休谟认为习惯建立在经验归纳的基础上,经验归纳具有

或然性,可以作为“人生的伟大指导”。遵循过去的习惯我们就可以对将

要出现的事情作出大致可信的判断,在实践中保持我们的健全常识。哲

学家的任务是寻找理论上的根据,当他没有找到时就只能保持怀疑态

度,作为生活中的人只须遵从习惯。

5.简述斯宾诺莎的知识划分及其真理观。

答:斯宾诺莎是17世纪大陆唯理论的典型代表,是笛卡尔哲学最出

色的后继者,是理性主义认识论的完成者。

(1)知识划分

①本体论上的身心平行论

斯宾诺莎认为虽然只有一个实体,但是这个实体具有思维和广延彼

此独立的属性,当同一实体具体化为样式时,就呈现出两个相互平行的

系列,即观念的系列和事物的系列。两个系列各自遵行自己的次序,但

是两种次序完全同一。人类关于自然及其样式的知识不是通过对事物本

身的感觉经验,而通过对观念系统的理性推理获得。身体与心灵既彼此

独立,又先定地协调一致。

②四种知识

斯宾诺莎否定对外在事物的感觉经验是正确知识的来源,仅仅依据

真观念推演出整个知识系统。他把知识分为:

a.由传闻或任意名称得来的知识。

b.由泛泛的经验得来的知识。前两种知识合为一类,又称想象或

意见。

c.由推理得来的知识,又称理性知识。

d.由对一件事物的本质的认识得来的知识,又称直观知识。

(2)真理观

①真观念

a.斯宾诺莎认为想象或意见不可靠,它是虚构的和错误的观念的

来源,理性知识是可靠的,但其可靠性最终来自于直观。只有直观知识

才是最可靠的,称为“真观念”。关于神或自然的真观念构成一切理性知

识(推理)的前提。

b.斯宾诺莎认为要想获得正确知识,必须遵循如下方法:首先辨

别真观念与其它表象,将真观念作为推理的前提或公理,然后建立推理

的规则和确定推理的次序,保证推理能够得出普遍必然性的结论。

②真理标准

a.斯宾诺莎彻底贯彻笛卡尔理性主义的真理标准,即观念自身

的“清楚、明白和恰当”。他认为真理不可能通过外在事物来验证,必须

由自身来衡量,通过理性的直观而呈现的真观念就是自身的标准。

b.斯宾诺莎又提出一种“符合论”真理观,认为“清楚、明白和恰

当”是真理的内在标志,真理的外在标志是与事物本身的符合。真观念

之所以符合它的对象,根本上还是由于真观念符合自身。观念反映的不

是事物,而是神或自然,事物本身也是神或自然的表现形式。

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622中西哲学史考研真

题(回忆版)及详解

第一单元(中国哲学史,四选三)

1.简述老子与庄子思想的差异。

答:同属道家的老子和庄子的思想虽然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但由于

社会背景、生产力及经济基础等的不同,因而他们的思想也是各具特点

的。

(1)哲学观的不同

①老子

老子的哲学思想偏于宇宙学。

a.老子的哲学观是为其政治观和历史观服务的。面对春秋时期的

社会变化,在老子辩证法上的直接反映是世界万物都包含矛盾对立的两

个方面,“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b.老子认识到对立面的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

伏。”肯定了事物无不向其对立面转化。同时,老子的对立面转化是无

条件的循环往复的无尽过程,而无视对立面转化的条件,认为推动这一

转化的来源便是“道”。

c.“道”是万物的“始基”,世间的一切都是从“道”派生出来的,它是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世界上所有事情都是由“道”来支配的,“道常

无为而无不为”。

d.老子捕捉到事物的矛盾性,通常会被转化为人生处世的一种智

巧。他认为只有首先处于矛盾的被动、次要、柔弱的一方,最终才能转

为矛盾的主动、主导、刚强的一方,这就是智巧。

②庄子

庄子的哲学思想偏于人类学。

a.庄子对老子对立面转化的思想进行了发展,却把这种思想引向

了相对主义。他否认客观真理的存在,用相对主义的观点来看待世界的

一切事物,否定相对之中有绝对。

b.庄子认为事物的性质不是由该事物本身决定的,而是由认识者

观察该事物时的主观偏见所决定的,它不是作为本源的实存论意义上

的“道”,而是形上境界之“道”。

c.与老子的“道”是一种客观的精神实体不同,庄子认为“道”是一

种主观的精神实体,人可以通过自身修养而得“道”,继而与“道”同体,

我就是“道”、“道”就是我,“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d.庄子暴露事物的矛盾是为了暴露事物存在的相对性和不确定

性,从而引出“万物一齐”的“齐物”之论。

③功用

老子的哲学观是用来为其政治观和历史观服务的,而庄子的哲学观

则是落寞的奴隶主阶级用来逃避现实的。

(2)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不同

①老子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庄子主张“物我为一”,否

定人在自然界的地位。

②老子主张杜绝圣人的假仁假义,树立朴实的风尚。因而,他要求

人们“少思寡欲”,做到内心和外表的纯美。其主张看似“无为”,实际上

为“治”,处世态度是积极的。

而庄子强调“无己、无功、无名”的处世态度。主观上认为事物之间

是没有矛盾的,以实现主观精神上的平衡。庄子的这一理想是一种空

想,其人生观相对来说也是比较消极的。

③老子主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强调人格及品德修养;庄子强

调“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放松了人格塑造与修养。这是他们在人格修

养方面的根本区别,老子强调应该加强个人修养,提高人的素质;庄子

则更多强调的是“物我为一”,提倡并重视个人利益。

2.简述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

答: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殷

周以来的“上帝说”和“天命说”;二是先秦儒家学派的“天人合一”思想;

三是汉代阴阳家的阴阳五行学说。

(1)内涵

董仲舒认为,同类事物之间能够产生感应。天与人是同类事物,因

而天与人之间自然就能够发生感应。“天人感应”有双重含义:

①封建君主是上天之子,承接天的旨意,代表上天统治管理人间事

务。“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所以,天人感应实际上是“天

子”与“天”的感应。

②“天人感应”的表现形式是上天的意志可通过某种“祥瑞”或“灾

异”的现象显现出来。

(2)实质

董仲舒“天人感应”论的精神实质是“言天道而归于人道”,是指通过

这种祥瑞灾异说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和历史观。其内容包含了两方面:

由“屈民而伸君”引申出的“君权神授论”;由“屈君而伸天”引申出的“尊天

论”。

①“君权神授论”

“君权神授论”实际上是一种天命论。董仲舒的“天”是指自然形态的

有意识的人格神,天具有意志,统治人间的君主,其君权是上天所赋予

的。同时,董仲舒还认为君主的权力不仅是由上天赐予的,而且也受到

上天的限制。作为天子,必须顺天行事,不可逆天而为。

②“尊天论”

“尊天”是指顺从天的意志。董仲舒明确指出“天志”就是安乐民众。

天人相应则君主应当顺应天命,为臣民做表率,行德政以便百姓归心,

使上天降下祥瑞。董仲舒假天之威,对皇帝言行的提出要求,在一定程

度上制约了君权。

第二单元(西方哲学史,五选三)

1.试从潜能与现实的关系出发分析亚里士多德的四因理论和质料

与形式的实体观。

答:(1)潜能与现实的关系

“潜能”是指事物的潜在状态,“现实”是指事物的“实现”状态。亚里士

多德提出潜能与现实的学说,以说明万物生成的根据,他认为任何实体

或个别事物都处于从潜在状态到现实的运动过程中。潜能与实现是不可

截然分开的,是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同的存在状态,潜能之所以为潜能,

仅在于它还没有实现或完成。

(2)亚里士多德的四因理论和质料与形式的实体观

①四因理论

亚里士多德在总结前人思想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四因说”,“四因

说”是对古希腊各种本原学说的一种理论概括,认为事物存在和发展的

主要原因有四种,即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

a.质料因,是指“事物所由产生的,并在事物内部始终存在着的那

东西”。

b.形式因,是指事物的“原型亦即表达出本质的定义”。

c.动力因,是指“那个使被动者运动的事物,引起变化者变化的事

物”。

d.目的因,是指事物“最善的终结”。

亚里士多德认为,在人造物中,“四因”是彼此区别的,而在自然物

中,动力因和目的因都可以归结为形式因。因此,“四因”可以归结为形

式因与质料因这两种最基本的原因。

②形式与质料的关系

a.形式规定了事物的本质,包含着事物发展的动力和目的,因而

是积极的、能动的和决定性的因素,质料则是消极的、被动的和被决定

的因素。形式把尚未确定形状的质料聚集在一起,才构成了一个有定型

的个别实体。因此,真正的实体就是形式。

b.事物的形式和质料又是相对的。对于低一级的事物是形式的东

西,对于高一级的事物则是质料,以此类推,整个宇宙就形成了一个从

质料到形式交替上升的统一序列,高一级事物不仅构成了低一级事物的

形式,而且也是推动或吸引低一级事物向自己发展和上升的动力和目

的。

(3)分析

①亚里士多德认为,潜能与实现的关系是对应于质料与形式的关系

的,任何事物都是由质料与形式共同组成的,当质料尚未获得该事物的

一定形式时,它就是处于潜在状态的事物,只有当它获得了这种确定形

式之后,才成为现实的事物。

②实体的生成过程就是从潜能向实现的转化过程,这个转化过程就

是运动,运动既不同于单纯的潜能,也不同于完全的实现,但是作为实

现的形式正是吸引作为潜能的质料向自身运动的动力。质料是能被推动

者,形式则是被推动者,正是后者吸引或推动着前者运动起来,因此运

动是属于实现或形式一方的。运动是正在进行的实现过程,现实则是已

经完成了的运动结果。

③实现或现实既是一个正在进行的过程,也是一个已经完成了的过

程。现实不仅是引起运动的动力,而且也是运动所要实现的目的。当潜

能通过完全的实现过程而成为现实时,运动也就达到了它的目的。

2.请从社会契约论的角度比较霍布斯、卢梭和洛克的异同。

答:(1)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思想内容

①作为自然法学派的主要奠基人之一,霍布斯的国家理论是从一种

假想的“自然状态”出发的,认为在国家产生之前的这种自然状态中,人

们都依据自然法而享有各种天赋的自然权利,每个人都只受自己的自然

法则或“利己心”的支配。

②自然法的第一条原则是:用一切手段来寻求和平与自卫;由此推

出的第二条原则就是:为了和平与自卫,人们宁愿放弃对一切事物的权

利。前者造成了一种“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后者则达成了一种

社会契约,最终导致了国家和法律的产生。

③霍布斯强调,社会契约的订立是为了使人们免于相互残杀,人们

通过订立契约而把自己的全部权利转让给一个“第三者”的个人或议会,

这个“第三者”体现着全体订约者的人格,并对他们进行治理,这样就产

生了国家。由于这个“第三者”没有参与契约的订立,因此他不受契约的

约束,他做任何事情都不存在违法的问题。另一方面,“第三者”的权力

是订约者自愿地赋予他的,服从他就是服从订约者自己,人们也不能违

背诺言而从他那里收回权力,所以他的权力是不受任何限制的,是绝对

的。

(2)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思想内容

①卢梭认为,不平等发展到极端必将导致新的平等,奴隶将变成主

人,暴君必将被推翻,问题只在于要找到一种社会形式来保障每一个人

的天赋的自由权利,而不只是保护多数人的权利,更不是保护少数人的

权利。因此,卢梭提出了“公意”来作为新的社会契约的基础。

②“公意”不同于“众意”,它是一个社会的一切人(公民)的共同意

志,“众意”则只是个别人或一部分人的意志,它是不可能完全一致的。

卢梭主张主权在民,权力不可分割,也不可由别人代表,因而他反对君

主立宪制,鼓吹民主共和制,认为执政者只是公仆而不是主人,应当可

以随时撤换。

(3)洛克的社会契约论思想内容

①洛克认为,人们在组成国家之前生活在一种“自然状态”中,这种

状态是一种“完备无缺”的自由和平等状态,人与人之间充满了善意和友

爱。

②“自然状态”中的每个人都天然享有各种“自然权利”,其中最重要

的就是人身安全和私有财产权。但是,这种“自然状态”本身却还不能为

人的自然权利提供可靠保障,自然权利如果没有一定的法规,其是可能

遭到侵害的,为了进一步保障“舒适、安全和和平的生活”,人们出于理

性的考虑而放弃了在自然状态下由自己执行裁决的权利,通过契约的方

式共同将裁决权交给一个委托人,以此结成政治社会,组成了国家和政

府。

③当政府违背了人们订立契约的目的,对人民的人生和财产形成威

胁时,人民就不应该像霍布斯所说的那样只能逆来顺受,而是有权利起

来推翻政府,重建能够保障人民基本权利的新政府。洛克还强调,政府

首脑只不过是人民的自然权利的托管人,人们在订立契约时并没有放弃

自己的自然权利,这些权利,尤其是私有财产权是不可剥夺和不可侵犯

的。

(4)比较

①相同点

三者都认为国家的权力来源于各自公民让出的权利,都把国家看作

是人们订立契约的产物。其积极意义在于,以“社会契约论”来说明国家

起源,在理论上说明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合理性来对抗封建神学

的“君权神授论”。但他们论述的人则都是抽象的人,离开了人所具体生

活的社会历史环境去谈论人,这说明三者的国家起源说有着自身的不足

之处,因而也不能科学地说明国家的起源问题。

②不同点

a.三者虽然都认为国家的权力来源于各自公民让出的权利,但在

让出权利多少上存在着不同。

第一,霍布斯认为,权利的出让就是契约。人们把所有的权利都让

给一个人格,代表这个人格行使权力的就是国家元首,他拥有强大的权

力。

第二,卢梭认为,社会契约应当源于人民的自由意志,它的目的也

是为了完全保障订约者的自由、平等和财富。社会契约的要旨是人人把

自己的一切权利转让给整个共同体,而不是一个人或一些人,这种转让

的条件对于每个人是同样的,每个人都没有把自己奉献给任何个人,反

而从所有订约者那里获得了自己转让给他们同样的权力,因而每个订约

者在订约后仍然是自由的、平等的。

第三,洛克认为,人们让出的仅是财产纠纷的仲裁权,其他的基本

权利则没有转让,因而是应当受到国家保护的。

b.三者面对暴政时的反抗精神有所不同。

第一,霍布斯认为,国家元首不是订立契约的一方,因而不受契约

的限制,同时他又是集全部权力于一身的人,因此即使君主暴政,人民

也不能违背诺言而推翻他的统治。他主张君主专制。

第二,洛克认为执政者也是签约一方,因而必须忠心履行契约,保

障人民的自然权利,按大多数人的意志行事。如果执政者违背了社会契

约,违背了大多数人的意志时,人们就可以反抗他,推翻他的统治。他

主张资产阶级的民主和自由。

第三,卢梭则认为在专制政体下签订的契约是富人诱骗穷人签订

的,人民用暴力手段推翻专制政体,推翻暴政是合理的。他主张民主共

和。卢梭的思想是三者中最富有革命反抗精神的思想。

3.为什么说是笛卡尔奠定了近代哲学的思想基础?

答:笛卡尔被称为“近代哲学之父”,他建立了近代哲学的第一个体

系。他以“普遍数学”为方法论,按照分析和综合的方法论规则,把“自

我”作为第一原则,建立了“明白清楚”的真理的内在标准,一步步地推

导出关于心灵、上帝和物质的确定知识。他的哲学体系像数学的公理体

系一样,有简洁、严格与和谐之美。他的天赋观念论、理智至上的立

场,以及身心二元论都表现了唯理论的基本特征,对后来哲学产生了巨

大影响。

(1)普遍数学

①笛卡尔坚持统一的科学观,所有科学门类都统一于哲学。同时,

科学的统一性不在研究对象,而在于方法,哲学首先要研究科学方法。

他认为数学方法是普遍适用的一般方法,称科学的方法为“普遍数学”。

普遍数学把数学最一般的特征运用到其他学科。数学的一般特征有

二:“度量”和“顺序”,这两个特征在运用于更大范围时,需要从哲学上

加以界定,使他们获得更普遍的意义。

②科学研究的顺序有两种:一是从简单到复杂的综合,一是从复杂

到简单的分析。在数学中,研究对象是同质的,这两种方法是可逆的。

但在形而上学关于因果关系的研究中,终极原因是无限的上帝,被造的

事物是有限的,原因和结果是不同质的,处于不同系列,因此,形而上

学不能诉诸无限的第一原因,从中推导出所有结果,而需要找到一个确

定无疑的简单的出发点,由此建构出关于原因和结果的知识。总之,形

而上学的方法首先是分析,寻找确定的第一原则,然后再运用综合,从

第一原则推导出确定的结论。

(2)方法论原则

按照先分析后综合的顺序,笛卡尔建立起四条方法论的规则,这四

条规则都没有经验感觉的地位,分析和综合都是理性的方法。

①决不接受我没有确定为真的东西。说明分析的必要性,是指出分

析的目的是找到无可怀疑的、确定的“阿基米德点”。

②把每一个考察的难题分析为细小部分,直到可以适当地、圆满解

决的程度为止。说明分析是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分析的结果要尽可能

细致,细致到可以加以满意地解决的程度为止。

③按照顺序,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逐渐地上升到对

复杂对象的认识,是指综合的过程,从分析的结果出发,由简单的、确

定的真理一步步推导到复杂的道理。

④把一切情况尽量完全地列举出来。是指分析和综合的过程不能半

途而废,分析要彻底,综合也要全面,才能达到完全的真理

(3)“普遍怀疑”与“我思故我在”

①“普遍怀疑”

a.笛卡尔认为,现有的一切知识都是不可靠的,因为它们建立在

不可靠的基础之上。为了重建知识,必须找到一个坚实可靠的基础。笛

卡尔的打击策略是怀疑的方法,凡是不能通过怀疑的推敲的原则,都要

被排除在知识的基础之外。

b.笛卡尔的怀疑是普遍的,被怀疑的对象与梦境事物有关,人们

一般认为不可疑的确定性,都在怀疑之列:

第一,周围世界是感知到的现象。笛卡尔认为感觉是不可靠的,周

围世界是可疑的,我们关于周围世界的知识不能成为知识的基础。

第二,我们对自己身体活动的感觉好像是确定无疑的。但是,我们

在梦中对自身亦有感觉,我们不知道如何区别梦中的感觉和清醒的感

觉,因此,我们关于自己身体活动的知识不能成为知识的基础。

第三,数学观念是简单的,因而是清楚、明白的,好像是不会有错

的,但是,笛卡尔指出,数学是我们思想的对象,但思想的对象是可以

怀疑的,所以我们无法肯定数学的观念是清楚明白、确定无疑的。未经

哲学的论证,自身基础不稳的数学不能成为知识的第一原则。

②“我思故我在”

a.笛卡尔认为,思想可以怀疑外在对象,也可以怀疑思想之内的

对象,但却不能怀疑自身。思想自身是思想的活动,当思想在怀疑时,

思想可以怀疑思想的一切对象和内容,但却不能怀疑“我在怀疑”,否则

怀疑就无法进行。并且,怀疑活动一定要有一个怀疑的主体,“我”就是

怀疑活动的主体。这样,由于想到我在怀疑,可以确定地知道作为怀疑

主体的“我”是存在的。笛卡尔由这一分析得出了一个普遍的结论:“我

思故我在”。

b.这个命题有两个部分:“我思”和“我在”。

第一,“我思”是指思想活动,包括一切意识活动,不管是理性的,

还是感性的,或是情感的,都属于“我思”,它是以意识活动为对象的自

我意识,即反思的意识。一切思想活动的核心是对这些活动的自我反

思。

第二,思想的主体和反思的主体是同一个主体,主体就是实

体。“我思”和“我在”之“我”是同一个实体。“我思故我在”中的“故”表示

的不是两个实体之问的因果关系,而是本质和实体之间的必然联系。从

逻辑上说,“故”也不表示从已知到未知的推理。“我思”是该实体的本

质,“我在”是该实体的存在。笛卡尔认为,人们只能通过属性来认识实

体,每一个实体都有一个特殊的属性,这就是它的本质。从自我的思想

活动,我们可以得到自我必然存在的结论。

(4)真理的标准

①“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全部哲学的出发点。这个命题的意义在于

确定了自我是一个思想实体,但它并没有告诉我们思想的具体内容。笛

卡尔诉诸他已确立的第一原则,认为,“自我”观念本身就是一个标准,

一切像“自我”那样自明的观念都是真观念,即我们极清楚、极明白地想

到的东西都是真的。

②这一规则的建立是笛卡尔的方法的转折点,使得他能够从分析过

渡到综合,使得他能够用这个标准衡量那些复杂的对象。按照这个标

准,那些在分析的步骤中被怀疑的观念重新被确定为真观念。

③笛卡尔把所有的观念分为三类:天赋的、外来的、虚构的。这是

按照观念的不同来源而做出的区分。虚构的观念是思想自己制造出来

的,天赋的和外来的观念都是由思想以外的原因所造成的。因此,上述

三种观念可合并为两种:思想自己制造出来的和由外部原因造成的。笛

卡尔证明了,思想自己制造出来的观念是不真实的,而在外部原因所造

成的观念中,有一些是真实的,有一些是不真实的。

(5)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

①笛卡尔认为,“上帝”的观念具有无限的完满性,“自我”的观念只

有有限的完满性,从“自我”的有限性不可能产生关于“上帝”的无限性,

因为原因的现实性不可能小于结果的现实性。根据这样的因果观,“无

限完满性”的观念只能是“无限完满性”的现实所产生的结果。因此,必

定有一个无限完满的上帝存在,他把关于自身的观念赋予人类,产生出

关于“上帝”的天赋观念。

②从“我思故我在”到“上帝存在”完成了两个不同性质对象的系列之

间的“跳跃”。“我思”是单纯的思想原则,“上帝”是实在的原因。从思想

的第一原则到论证上帝存在的过程建立了从思想到实在的过渡。从上帝

这个真实世界的首要原因出发,我们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的确定性也就

有了保证。

(6)“广延”的观念

①笛卡尔的“天赋观念”有三个标志:来自上帝、明白清楚、与实在

相符合。而“上帝”的观念具有这三个标志。除此以外,我们关于广延的

观念也是天赋的,因为它也有这三个标志。

②广延是指某一形状本身。广延的观念是上帝在我们的心灵中造成

的。这就保证了我们关于广延的观念能够与外部事物相符合。

③一切外物的本质不是它们的可感性质,而是与我们的天赋观念相

符合的广延。不同的实体有不同的属性,实体的存在要通过它的本质属

性来证明。根据这个原则,广延属于一个与心灵实体不同的实体,这个

以广延为它的本质属性的实体就是物质。

(7)心物二元论

①笛卡尔关于实体的定义是:“一个不依赖其他任何东西而自身存

在的东西。”严格地说,只有上帝才是不依赖于任何东西的存在,上帝

是唯一的实体。但在与“实体”的定义相近的意义上,心灵和物质也是实

体,因为除了上帝之外,它们不需要其他任何东西而存在。

②我们只能通过属性认识实体。“思想”和“广延”是我们最为熟悉的

无处不在的属性,因此,从认识论的意义上说,只有心灵和物质才是实

体。“上帝”实体只是为心灵和物质作担保的存在论的设定。

③根据实体的定义,心灵与实体不依靠对方而存在。从它们的本质

属性来看,思想和广延没有任何共同之处,思想没有广延,广延不能思

想,二者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④为了解释人的身体的有意识的活动,笛卡尔假设,身体和心灵有

一个交接点,它是位于脑部的“松果腺”。松果腺汇集了身体的精气(动

物灵魂),在大脑产生心灵活动;另一方面,心灵活动通过驱动松果

腺,牵动精气的活动,使身体随着心灵的活动而活动。

4.康德:“形而上学是一种完全孤立的、思辨的理性知识,它完全

超越了经验的教导,而且凭借的仅仅是概念;尽管形而上学比其余一切

科学都更为古老,……但迄今为止命运还不曾如此惠顾它,使它能够选

取一门科学的可靠道路。”在康德看来,与自然科学相比,形而上学的

危机表现在哪里?对康德来说,形而上学如何能够走上科学的可靠道

路?

答:“形而上学是一种完全孤立的、思辨的理性知识,它完全超越

了经验的教导,而且凭借的仅仅是概念;尽管形而上学比其余一切科学

都更为古老,……但迄今为止命运还不曾如此惠顾它,使它能够选取一

门科学的可靠道路。”这句话出自于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一书,该书

标志着哲学研究的主要方向由本体论转向认识论,是西方哲学史上划时

代的巨著,被视为近代哲学的开端。

(1)形而上学的危机

①危机根源

这一时期的形而上学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于怀疑论,尤其是近代的

英国经验论。康德指出了造成这一哲学危机的根源是:

a.形而上学超越经验的企图是不合法的,它只是“普通经验的庶

孽”,“理应对它的僭越表示怀疑”。

b.经验论对形而上学的怀疑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不能克服形而

上学的独断论,因为独断论的原则是纯理性的。

c.形而上学的性质决定了这门学问完全不受经验的教导,而且完

全依靠单纯的概念。

②危机表现

a.形而上学受到了近代经验论的猛烈冲击,尤其是在近代哲学认

识论转向的背景之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实在的东西——科学真理,越来

越重视认识论,而古代形而上学的理性方法是在概念之间的纯粹演绎,

无法扩大现有知识,无法解决科学真理的普遍性问题。

b.在经验论的发展中,发现知识的生成过程中只是感性起作用或

是变相地起作用,从而取消了理性的作用,否定形而上学。因此,理性

至今还没有找到一个普遍的、必然的原则和标准,人们按照自己的理性

标准各行其是,纷争不断。

c.形而上学缺乏普遍性和必然性,表明了它缺乏科学性,由此也

不能像科学那样取得共识、不断进步。

(2)使形而上学走上科学的可靠道路的方法

①为了应对形而上学危机,康德调和了经验论和唯理论的思想,提

出任何一个经验都既包含有后天经验性的成分,即自在之物(它本身不

可认识)刺激我们的感官而形成的各种知觉和印象;也包含有先天的成

分,即先天的直观形式(空间和时间)以及知性的纯粹概念(诸范

畴)。

②康德认为正是经验中的先天成分,给我们的经验知识赋予了普遍

必然的性质,即一切有理性者或认识主体在认识一个对象时所不得不遵

守的规律的性质;只不过这个认识对象不能视为自在之物,而只是在我

们心中所呈现的“现象”。我们在自然科学中认识一个对象看起来似乎是

用我们的观念去与对象“符合”,实质上还是由于这个对象先与我们的观

念(时空及范畴)相符合。以往关于真理的“观念符合对象”的独断论定

义被改造成了“对象符合观念”的批判哲学的定义。康德把这种对传统认

识论的颠倒称之为认识论中的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

③“哥白尼革命”不只是一个方法论的转变。康德把它作为形而上学

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涉及到认识方式的根本转变。康德的设想是,人的

直观能力先于直观对象,并且决定了他所能够直观到的内容。同时,人

的概念对直观内容做出进一步的判断,形成经验知识。人的纯粹直观能

力和概念,都是先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