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1页
【解析】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2页
【解析】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3页
【解析】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4页
【解析】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质量检测历史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8分)1.据《左传》记载,春秋会盟数量至少有二百次,其中以葵丘会盟、践土会盟、黄池会盟、徐州会盟最为著名。这些会盟大多借周天子名义召集,盟约也以周天子名义颁布。这说明A.会盟扭转了礼崩乐坏的趋势 B.周王室借助会盟巩周统治C.周天子的政治影响仍然存在 D.诸侯会盟动摇了分封制度【答案】C【解析】【详解】春秋会盟“大多借周天子名义召集,盟约也以周天子名义颁布”,说明春秋时期,诸侯在名义上服从周天子,周天子的政治影响仍然存在,故选C;A不符合史实,排除;春秋会盟大多数诸侯借周天子名义召集,排除B;分封制动摇的根源是生产力的发展,排除D。2.魏晋南北朝时宰相事权,由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协同行使。隋唐又进一步完善为中书省拟旨、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的分工协作。宋元之际三省制消亡,仍沿袭群相旧例,设丞相、平章、参政左右丞等多名官员,会议处理朝廷机务。三省制的演变A.体现了君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B.强化了宰相参政议政职能C.体现了分权制衡的民主精神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我国古代中央行政机构的演变,反映的是君权和相权的矛盾,发展趋势是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故选A,排除B;三省制的演变根本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无法体现真正的民主精神,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中央行政机构的演变,属于君权和相权的矛盾,并非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排除D。3.“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说明宋朝考试实行糊名法,有利于考试的公平公正,A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取士科目有所减少”的信息,B错误;据材料“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说明宋代和唐代都重视进士科,C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录取人数大大增加”的信息,D错误。4.宋太宗说:“前代帝王昏弱,天下十分财赋未有一分入于王室”“朕今收拾天下遗利,以赡军国,以济穷困。若豪户猾民,望毫发之惠,不可得也。”宋太宗意在A.反思唐藩镇割据的教训 B.消除“不抑兼并”的危害C.强调经济上集权的重要 D.关心国家安定与百姓疾苦【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所述,宋太宗认为前代帝王时期天下的财赋,中央只占十分之一,其余都集中在地方,所以他要把地方的财赋集中到中央,以此来保障战争和维护社会稳定,这表明宋太宗强调经济上集权的重要性,从而以此来加强中央集权,C项符合题意;A项反思的目的是加强经济上的集权,A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土地问题,且消除表述错误,B项排除;关心国家安定与百姓疾苦不是宋太宗的目的,D项错误。故选C。5.明朝崇祯皇帝曾向阁臣郑重而明确地强调这种分工“职掌在部院,主持在联躬,调和在卿等。”这表明明代内阁A.已成为法定中央行政机构 B.调和了君主与各部的关系C.有效制约了君主独断专行 D.参与国家事务的重大决策【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职掌在部院.主持在联躬,调和在卿等”可以看出,皇帝对内阁大臣较为信任,让其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但是没有决策权,不能制约皇权,故D正确,排除C项;内阁不是法定的机构,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让内阁大臣去调和大臣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君主与各部的关系,排除B项。6.雅典曾经立法,规定可以控告某人有“私心”,并以此定罪;梭伦立法甚至规定,一个公民如果在国内出现派系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这反映了当时A.立法的过程具有主观随意性 B.雅典城邦注重公民责任意识C.规范公民行为利于希腊稳定 D.雅典公民缺乏参与政治热情【答案】B【解析】【详解】因“私心”而被定罪,因不参加任何一派而被剥夺选举权,这些都是强调要让公民有更多的责任意识,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立法的过程,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规范公民行为对希腊产生的影响,排除C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公民缺乏热情,排除D项。“取得时效”制度是指持续占有使用他人之物,经过法定期间而取得对该物的所有权。根据《十二铜表法》的规定,“取得时效”的使用人必须是罗马市民,外邦人不得适用。这一规定表明A.贵族掌握了财产特权B.罗马帝国排斥外来民族C.法律保护公民财产权D.万民法具有较高实用性【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取得时效’的使用人必须是罗马市民,外邦人不得适用”可以得出,法律保护的是罗马公民的财产权,故C项正确;“‘取得时效’的使用人必须是罗马市民”说明不仅保护贵族的财产权,平民也可以获得保护,故A项错误;《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公民法,故BD项错误。8.1841年,英国保守党党魁皮尔在未获得维多利亚女王支持的情况下参加竞选,最终获胜并迫使女王任命其组阁。这反映了当时英国A.国王权力被完全剥夺 B.首相必须对国王负责C.首相由直接选举产生 D.代议制民主逐步完善【答案】D【解析】【详解】英国保守党党魁皮尔在未获得维多利亚女王支持情况下参加竞选,并最终获胜、成功组阁,说明国王“统而不治”,英国君主立宪制进一步完善,故选D;A不符合史实,排除;英国首相对议会负责,排除B;英国首相由议会下院选举,多数党的领袖担任,国王是形式上的任命,“直接选举”表述错误,排除C。9.1808年,美国纽约州政府通过法案,授权利文斯顿和富尔顿在纽约州水域拥有30年的汽船经营特许权,其他州则进行报复性的措施。纷纷立法禁止其他州的船只进人本州。美国联邦法院对此进行裁决,认为纽约州建立汽船垄断的法律与联邦法律相抵触,判决其无效。这一裁决A.确立了联邦法院最高司法权 B.阻碍了新式交通工具的推广C.体现了邦联制下的司法原则 D.践行了1787年宪法的原则【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美国各州可以自行制定相关的法律,而联邦法院也可以通过各州法律违宪对其进行裁决,这践行了1787年宪法的原则,即各州在有一定的司法权,但是不能与宪法相违背,故D项正确;1787年宪法中已经确立了联邦法院最高司法权,排除A;这一裁决有利于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没有体现阻碍新模式交通工具的推广,排除B项;美国推行的是联邦制,排除C项。10.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的《王位继承法》规定,天主教徒或与天主教徒结婚者丧失,继承王位的资格。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些规定A.巩固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B.维护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C.说明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D.结束了英法两国君主制政体【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英国与法国都通过制定法律来限制王权与贵族的权力,以巩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故A项正确;1701年还没有工业革命,排除B项;从材料中看不出议会是权力中心,排除C;英国仍然是君主制,排除D项。11.《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是“四产均耕”的土地制度,按人口平分土地,土地所有权归公。它一方面抓住土地所有权不放,另一方面作出“剩余归公”的原则规定,农民剩余劳动所生产的一切都收归国家。这反映出《天朝田亩制度》A.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具有革命和空想的双重性C.实现土地和产品平均分配 D.符合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体现了一定的革命性。但是其又主张实行“剩余归公”的绝对平均主义,带有一定的空想性,故B项正确;圣库制度和绝对平分的制度导致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排除A;《天朝田亩制度》并没有真正的实行,因此没有实现土地和产品平均分配,排除C项;《天朝田亩制度》与发展资本主义无关,排除D项。12.慈禧太后曾降旨“已革端郡王载漪,倡率诸王贝勒轻信拳匪,妄言主战.致肇衅端,罪实难辞。降调辅国公载澜,随同载勋妄出违约告示,咎亦应得,著革去爵职。”这表明此时滑政府A.开始反思战争失败的原因 B.统治集团内部出现分裂C.已沦为帝国主义统治工具 D.政治腐朽社会矛盾尖锐【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慈禧太后降旨对当初主张对列强宣战的大臣进行定罪处罚,这反映出中国此时已经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故C正确;材料中慈禧并没有反思,也不会内部的分裂,排除AB项;材料没有体现社会矛盾问题,排除D项。13.1925年到1926年间《向导》和《新青年》上发表了一系列纪念文章。在内容上,多为纪念五卅运动、列宁、孙中山、十月革命、二七惨案、义和团运动、五九国耻、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这反映了当时A.工人运动成为革命的中心 B.马克思主义成为时代潮流C.国民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 D.民主革命的群众基础广泛【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的时间信息以及纪念文章的内容可知,都是为了服务于当时国内各革命阶级联合起来的国民革命活动,故选C项;材料不能体现A、D两项,排除;当时处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指导思想是新三民主义,故B项错误。14.1923年l月,孙中山在上海与苏联特使越飞会唔,双方商讨了国民党改组、革命军建立以及共产国际援助中国革命等问题,并联名发表了《孙越宣言》。这一宣言A.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奠定了基础B.成为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的政治基础C.表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D.是苏联实行民族扩张主义的具体表现【答案】A【解析】【详解】1923年,孙中山在上海与苏联特使越飞商讨了国民党改组等问题,结合所学,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中心工作是改组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员可以加入国民党,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故选A;新三民主义是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排除B;新文化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已经广泛传播,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共产国际对中国的帮助,并非苏联实行民族扩张主义,排除D。15.五四运动爆发后,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对此日本代表牧野伸显担忧:“世人不察,以为在巴黎之中国委员,为血气所驱使,为功名所激发,致有此等行动……余深信此种感情早已浸润于中国一般国民,酝酿已数年之久。”由此可知,五四运动A.实现了各阶层人民的大团结 B.标志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C.提高了近代中国的国际地位 D.是近代中国民族意识日益觉醒的产物【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余深信此种感情早已浸润于中国一般国民,酝酿已数年之久”可以看出五四运动之所以爆发,是当时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已经经过多年酝酿,必然爆发,即是近代中国民族意识日益觉醒的产物,故选D;材料不能显示各阶层人民的大团结,A错误;B是五四运动的影响,材料是五四运动的原因,B错误;五四运动没有改变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局面,没有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C错误。16.1928年夏,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大会总结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指出现阶段中国革命依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主义革命,党的中心工作不是千方百计组织暴动,而是做艰苦的群众工作。这次大会A.推动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B.克服了党内“左”倾锆误思想C.有利于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探索 D.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答案】C【解析】【详解】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总结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指出当时革命的性质和党的中心工作,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故选C;1927年10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排除A;B不符合史实,排除;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排除D。17.1940年8月,美国合众社驻北平的记者在电讯中写道:“自华军部队在河北开始大规模进击之后,北平附近之华军,亦实行响应.现北平日军极为震动,平津铁路昨日不通。”此电文所述战役A.坚定了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 B.根本扭转了抗战初期的不利局面C.取得了自抗战以来的第一次胜利 D.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1940年8月”的时间信息,再结合“华军部队在河北开始大规模进击之后”“平津铁路昨日不通”等信息,可得出这与百团大战有关,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军,进一步坚定了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A正确;B项与百团大战无关,排除B项;C项是平型关大捷的意义,排除C项;D项是淞沪会战的意义,排除D项。18.随着国民党军事进攻的不断扩大,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决定将减租减息的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这一指示A.扭转了解放战争初期不利形势 B.适应了民主革命形势的发展C.表明民主革命的任务已经完成 D.表明中共开始重视土地问题【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阶级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946年中共中央作出“将减租减息的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决定,是为了调动农民阶级革命的积极性,适应了民主革命形势的发展,故选B;1946年6月解放战争开始,排除A;1949年民主革命的任务基本完成,排除C;D项错在“开始”,排除。19.下表是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比例分配表。据此可知A.新生政权具有广泛的代表性B.新中国是各阶层广泛参加的社会主义国家C.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已完成D.中共组建民主联合政府的条件日趋成熟【答案】A【解析】【详解】从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比例分配表可以看出,共产党员只占了44%,而非共产党员的比重占了56%,反映出新生的政权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而不是只有共产党,故A项正确;刚成立的新中国是新民主主义国家,排除B项;从材料中看不出任务的完成,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20.到1951年10月,全国有27个省8个行署、146个市、2038个县召开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到1952年底,全国所有的省、市、县、区、乡都召开了人民代表会议,绝大部分乡的人民政府委员会已由乡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这表明当时A.基层民主制度开始确立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确立C.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阶段 D.人民当家作主原则得以实现【答案】D【解析】【详解】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为全国人大的召开奠定了组织基础,也反映出人民当家作主原则得以实现,D项正确;材料主旨与基层民主无关,且“开始确立”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确立,排除B项;C项是1956年“八字方针”的提出,排除C项。21.1980年8月,邓小平在会见外国记者时指出,“我们过去的一些制度,实际上受了封建主义的影响,包括个人迷信、家长制或家长作风,甚至包括干部职务终身制。我们现在正在研究避免重复这种现象,准备从改革体制着手。”这一认识源于A.“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B.拨乱反正工作的顺利进行C.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1980年”“包括个人迷信、家长制或家长作风,甚至包括干部职务终身制”“我们现在正在研究避免重复这种现象,准备从改革体制着手”可知,邓小平准备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认识源于“文革”期间民主法制建设惨遭践踏和破坏的教训,A正确;拨乱反正是纠正“文革”错误的表现,与设问要求“源于(原因)”不符,排除B;依法治国方略提出于1997年,排除C;1980年,虽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正在顺利进行,但这并不是邓小平准备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因,排除D。22.由于台湾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造成两岸关系的紧张对立。2019年7月31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通告,决定自2019年8月1日起暂停47个城市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据此可知A.两岸实现政党合作的基础不复存在 B.两岸“三通”被彻底断绝C.“一个中国”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基础 D.民间交往加强了两岸联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就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台湾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即是不承认一个中国。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台湾当局是否认同一个中国,即“一个中国”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基础,故C正确;两岸实现政党合作的基础是“一个中国”,所以不能说合作的基础不复存在,A错误;材料是暂停47个城市大陆居民赴台湾个人游,不能说“三通”彻底断绝,B错误;D在材料没有体现,D错误。故选C。23.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外交上实行“一边倒”政策:60年代,外交重点转移到亚非拉国家,形成了反苏反美的“两条线”外交战略;60年代末,又确立了“联美反苏”的“反霸一条线”政策。这反映出新中国外交A.受到国际形势影响 B.奉行不结盟政策C.自主性逐渐减弱 D.致力于全方位外交【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外交政策,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的外交特点,排除;中国始终如一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选项错误;D选项也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的外交特点,排除。故选A。24.1972年的《中美上海公报》中确认“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任何大国与另一大国进行勾结反对其他国家,或者大国在世界上划分利益范围,那都是违背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这表明A.中美面临共同的外部威胁 B.美国暂时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C.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D.中美两国的国家利益趋于一致【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1972年的《中美上海公报》”,结合所学可知,70年代初期,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中苏关系恶化,因此为了共同对抗苏联,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故选A;B不符合史实,排除;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排除C;中美两国的国家利益不可能一致,排除D。25.2017年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七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并提出以下建议:巩固团结协作;携手应对挑战;深化务实合作;拉紧人文纽带;坚持开放包容。这表明中国A.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B.积极参与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C.积极探索区域国家间合作新思路D.努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全方位合作【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巩固团结协作;携手应对挑战;深化务实合作;拉紧人文纽带;坚持开放包容”体现的是中国政府积极探索区域国家间合作的新思路,C选项符合题意。上合组织属于区域间政府合作组织,与联合国无关,A选项排除。上海合作组织的性质是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主要是为了反恐,经济合作只是上合组织的内容之一,B选项排除。上合组织成员国俄罗斯不属于发展中国家,D选项排除。26.1871年4月10日,巴黎《公社报》在刊登《巴黎公社社员告农村劳动农民书》中提出:废除王权,取消官员的高薪,减轻人民的税负,把主要税负放在富人身上,把土地分给农民。这说明巴黎公社A.主张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王权 B.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C.希望获得农民对公社的支持 D.制定了较完善的革命纲领【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减轻人民的税负,把主要税负放在富人身上,把土地分给农民”反映出巴黎公社在建立政权后希望通过解决土地问题,来获得农民对公社的支持,C正确;此时没有君主专制的王权,排除A项;从材料中无法看出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排除B项;D项不符合史实,材料中所涉及的并不是革命纲领,排除D项。27.前苏联领导人加米涅夫曾指出:“至于列宁同志的总公式,我们认为是不能接受的,因为它的出发点是承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完成,并且指望这个革命立刻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事实上,列宁的“总公式()A.指明了俄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B.推动了临时政府的改革C.得到了党内同志的一致拥护 D.确立了暴力夺权的方针【答案】A【解析】【详解】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的民主革命是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明了俄国革命的发展方向,故A正确;列宁的《四月提纲》并没有推动临时政府的改革,排除B;材料“我们认为是不能接受的”说明并没有得到了党内同志的一致拥护,排除C;《四月提纲》提出的是和平夺权,排除D。故选A。28.1917年11月,为了解决俄国民众最关心的问题,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采取的措施是A.宜布推翻罗曼诺夫王朝 B.通过了《告工人、土兵和农民书》C.组建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D.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时间可以看出,此时是十月革命后,俄国民众最关心的问题是和平与面包,因此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这两个法令的颁布缓解了当时的社会内外矛盾,为当时刚刚建立的苏维政权在内外环境上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故D项正确;A项是二月革命的内容,排除;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布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因此B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在十月革命之前,排除。29.1959年,美国在意大利和土耳其部署了中程弹道导弹;1962年8月31日,美国从侦察机拍摄的空中照片上看到了古巴开始安装苏联的防空导弹,也看到了运载地对地导弹驶向古巴的苏联船只。这反映了当时A.美苏争霸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 B.局部地区的冲突不断发生C.美洲已成为“冷战”的重要战场 D.美国居于冷战的优势地位【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美苏争霸期间,出现核战争的危险,造成世界局势紧张,故选A;材料反映的是美苏在世界范围内的争霸,并非局部冲突,排除B;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没有体现美国居于优势地位,排除D。30.1958年7月.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访问巴黎。他与戴高乐的会谈围绕东西方关系、法国大国地位、北约、法国发展核武器、黎巴嫩问题、最高级会谈、欧洲等众多话题展开,但总的基调是分歧大于一致。出现这种现象说明了A.法国已经成为世界大国 B.欧洲联合冲击美国霸主地位C.资本主义阵营面临瓦解 D.两极格局下政治力量的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1958年正值欧洲一体化起步阶段,而且“法国大国地位、北约、法国发展核武器”,说明法国正在崛起,因此美国和法国的会谈分歧大于一致,两极格局受到挑战,故D正确;材料说明美国和法国产生分歧的实质,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欧洲联合的信息,排除B;C不符合史实,排除。31.20世纪50、60年代,苏联一方面宣传亚非拉独立国家走“非资本主义道路”的理论,另一方面为新兴国家提供经济、军事援助。此举旨在A.扩展社会主义阵营的范围 B.排挤老牌殖民国家的势力C.与美国争夺新兴民族国家 D.支持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苏联一方面宣传这些国家是非资本主义国家,另一方面对这些国家开展援助,都是为了拉拢这些国家,防止他们倒向资本主义阵营,因此此举是为了与美国争夺新兴民族国家,C正确;这些国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排除A项;这些国家都是新兴的独立国家,没有殖民势力存在,排除B项;这些国家已经独立,排除D项。32.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讲话中,首次向世界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倡议。2017年,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写入决议,标志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经达成广泛共识。这反映了A.世界各国相互依赖联系加深 B.中国重视睦邻友好外交C.民族国家间的利益趋于一致 D.美国丧失超级大国地位【答案】A【解析】【详解】2017年联合国将“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决议,形成共识,结合所学可知“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反映世界各国认识到人类要发展,必须加强相互合作,共同进步,即世界各国相互依赖联系加深,A正确;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从材料不能看出民族国家间的利益趋于一致,并且说法过于绝对化,C错误;D不符合史实,排除。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共52分,其中33题20分,34题12分,35题20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新中国民法典的起草始于1954年,1956年12月新中国的第一部《民法草案》问世。但接踵而至的反右派扩大化和“共产风”使平等自愿、等价有偿等民法科学赖以建立的基本原则受到践踏,行政性强制调拨代替了民事商品流转,个人民事权利受到随意侵犯。民法典的起草工作被搁置下来。60年代初,自然灾害和“大跃进”所造成的严重困难。促使领导人重新强调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根据国家领导人“没有法律不行,刑法、民法一定要搞”的指示,全国人大常委会展开了第二次民法起草工作,并于1964年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试拟稿)》。可惜的是,接连而至的“四清”、“文革”等破坏了整个法制系统,法律虚无主义盛行,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再次中断。同时,这一时期的民法理论采取了全盘学习苏俄民法理论的做法.把民法完全解释为阶级斗争和调整阶级关系的工具,所以。我们并没有形成真正的民法理论。——摘编自冉昊、杜丽红《新中国法治历程:民法56年》材料二1979年中国开始了民法典的第三次起草工作,一年后草拟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征求意见稿)。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了民法通则。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我国统一的民法典得以诞生。——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我国民法典两次“难产”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后民法发展历程所呈现的主要特点,并分析推动我国统一的民法典得以诞生的主要原因。【答案】(1)原因:政治运动的干扰;高度集中的计刘经济体制,民法的作用不被重视;苏联民法理论的影响或民法理论尚未形成;法律人才的缺乏;民众民法知识的匮乏等。(2)特点:重建现代民法;民法编纂进程逐渐加快,民法体系不断完善;统一的民法典诞生。原因:稳定的政治环境;党和国家对法制建设的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不断健全;立法经验的积累;民法理论的逐渐成熟;大量法律人才涌现;民众法治意识不断提高等。【解析】【详解】(1)原因:根据“但接踵而至的反右派扩大化和“共产风”使平等自愿、等价有偿等民法科学赖以建立的基本原则受到践踏,”“接连而至的“四清”、“文革”等破坏了整个法制系统,法律虚无主义盛行,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再次中断”可得出政治运动的干扰;根据“行政性强制调拨代替了民事商品流转,个人民事权利受到随意侵犯”得出高度集中的计刘经济体制,民法的作用不被重视;根据“这一时期的民法理论采取了全盘学习苏俄民法理论的做法.把民法完全解释为阶级斗争和调整阶级关系的工具”得出苏联民法理论的影响或民法理论尚未形成;根据所学可从法律人才的缺乏;民众民法知识的匮乏等方面概括。

(2)特点:根据“1979年中国开始了民法典的第三次起草工作,一年后草拟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得出重建现代民法;根据“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得出民法编纂进程逐渐加快,民法体系不断完善;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我国统一的民法典得以诞生。”统一的民法典诞得出生。原因:根据“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得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所学可从稳定的政治环境;党和国家对法制建设的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不断健全;立法经验的积累;民法理论的逐渐成熟;大量法律人才涌现;民众法治意识不断提高等方面概括。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留学生群体在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道路探索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下表为鸦片战争后至20世纪20年代末部分留学生群体情况统计表。——摘自周棉《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形成、发展、影响之分析与今后趋势之展望》请从材料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信息,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分别对所提取的信息进行简要说明。(要求:明确写出所提取信息,说明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答案】信息一:甲午战争后到民国初年,赴日留学生数量最多。说明: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民族危机加深;对救亡图存道路探索的急迫性增强;清政府支持鼓励向外留学;1905年科举制废除后,留学成为新式教育的重要选择;日本明治维新成功范例的刺激;日本政府推出鼓励接收中国留学生的相关政策;中日两国语言相通、风俗习惯相近、留学费用便宜。信息二:甲午战争后到20世纪20年代末,留学生中涌现许多民主革命人オ。说明: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致使民族危机加深;留学生爱国热情高涨,“革命”成为他们的主要政治诉求;留学生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积极组织及参与追求民主的斗争;新文化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留学生群体中的传播;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中的留学生,积极投身欧洲共产主义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派出多名留学生赴苏,为革命培养了人オ。【解析】【详解】根据表格信息中中国留学生留学国家可以看出,甲午战争后到民国初年,赴日留学生数量最多。说明:根据所学知识,从原因角度分析中国留学生赴日留学人数增加的现象。如民族危机加深、政府支持、科举制度废除、日本的鼓励政策以及中日两国风俗习惯接近等角度分析。具体说明如下: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民族危机加深;对救亡图存道路探索的急迫性增强;清政府支持鼓励向外留学;1905年科举制废除后,留学成为新式教育的重要选择;日本明治维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