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一单元4即景抒情诗四首题李凝幽居课件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_第1页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4即景抒情诗四首题李凝幽居课件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_第2页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4即景抒情诗四首题李凝幽居课件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_第3页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4即景抒情诗四首题李凝幽居课件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_第4页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4即景抒情诗四首题李凝幽居课件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贾岛题李凝幽居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浪仙,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元和五年(810)冬,至长安,见张籍。次年春,至洛阳,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因诽谤,贬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曾作《病蝉》诗“以刺公卿”。开成五年(840),迁普州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843),在普州去世。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知人论世解诗人

题李凝幽居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阅读思考1、找出诗歌中写景的句子,总结诗歌中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描写了李凝幽居周边环境的寂静清幽。首联写诗人沿着一条杂草丛生的小径走去,寻访友人幽居之处:小径通向荒芜的小园,周围很少有人居住。颔联写夜晚池塘边上,小鸟栖树;月光之下,老僧敲门。颈联写诗人在归途中走过小桥,看到田野色彩斑斓。白云飘飞,山石如在移动。2、从诗句中可以看出李凝是一个怎样的人?过着悠闲、宁静生活的隐士形象。诗歌主旨

这首诗通过写友人李凝居所的清幽环境,表达了诗人归隐的愿望。

全诗紧扣“幽”字,首联写李凝所居之地的幽僻,颔联写所居之地的幽寂,颈联写所居之地环境的幽美,尾联抒发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幽情,层层铺垫,将诗人归隐志向表达得水到渠成。

“僧敲月下门”初拟用为“僧推月下门”,你认为“推”、“敲”两字哪个字用得更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敲”字用得好。“敲”有“轻叩、敲响”之意。诗人寻访友人,是在月光皎洁的晚上,友人外出未归,柴扉紧闭。诗人上前轻敲门,惊动了树上栖息的鸟儿,引起了一阵喧闹。鸟儿或许还飞出几只,转旋几圈又回到窝中。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动作,来刻画环境之幽静,以动衬静,用“敲”更能表现了清幽空灵的景象,暗含着诗人自愿远离尘嚣的情怀。讨论探究

以动衬静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即通过对动态的描写、渲染,反衬出静态,也就是在动态描写中显示出静态。其他例子:王维《辛夷坞》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王籍《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表现手法:以动衬静相关链接:苦吟诗人贾岛“推敲”的佳话:(宋)计有功《唐诗记事》卷四十:“岛赴举至京,骑驴赋诗,‘得僧推月下门’之句,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