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英语词汇的学习问题_第1页
关于英语词汇的学习问题_第2页
关于英语词汇的学习问题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提高词汇量指标,克服词汇瓶颈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词汇的重要地位是公认的。没有词汇,语言的其它一切特征都无从谈起。McCarthy指出,无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法和语音掌握得多好,没有表达广泛意义的词汇,任何有意义的交流都不会发生。在我国英语教学实践中,词汇虽然也被赋予重要的地位,但对词汇量的要求上却相当低。本人认为,词汇量的不足已经成了我国学生英语能力进一步提高的瓶颈。例如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许多课程要求配合课外阅读,特别是英语专业的素质教育的课程和非英语专业的双语课程都要求学生阅读足够量的课外英语材料。然而我们发现学生根本无法按时完成必要的课外阅读,理由一般都是生词太多,造成阅读理解速度过慢。另外词汇不熟及词汇量不足也是听不懂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对词汇习得的研究的日益受到重视,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语言的各种能力中,都相当大程度地隐含着词汇知识。”生成语法的最简方案也将其他语言规则大大简化,而把语言的复杂结构和语义信息放入了大脑词库(mentallexicon)中,从理论上赋予了词汇以更大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习得的主要认知负担就是词汇习得。一般认为,要达到以英语为母语的一般人的语言能力,词汇量应达到25000以上,而Crow和Quigley估计更高,他们认为,如果要达到一个母语为英语的学生的语言能力,就要每天学40个单词,一年365天学上四年,并且一个不忘。这样算来,也就是达到5万以上。国内两本使用最广泛的学习辞典《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第三版)收词条是82000,《牛津高阶英汉汉英双解辞典》(第六版)收词80000,这两部辞典主要目的是供母语非英语的人学习英语之用。我曾试以这两部辞典请教两位从英美大学硕士毕业不久的英语外教,结果,她们基本上没有找到不认识的生词。当我告诉她们这两部辞典词汇量超过8万时,她们自己也对自己的词汇量之大感到吃惊。相比之下,我国的英语教学大纲对词汇的要求是比较低的,高中毕业生只有2000左右,对大学英语专业的要求最高不过12000(八级),许多学生还达不到这一水平。这必然限制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总的阅读量,造成输入不足。在第一语言习得过程中,词汇的学习都是和概念的理解同步进行的,词汇习得很难与知识习得分开。第二语言习得者的词汇习得过程则不同,对习得第二语言的成年人而言,他们已经有了大量的母语语汇,学习外语的很多词汇并不需要伴随着知识的学习。例如,对原译自英语的很多词汇,像摩天大楼(skyscraper)之类,习得者只是将语言符号与已有的意象联系起来而已。所以,在比较短的时间里迅速地扩大词汇量是完全可行的(我这里主要指识别词汇(recognition/receptive/passivevocabulary)就是俗话说能认识能听懂的词汇的数量)。关键在于,我国应当提高英语教育的词汇量目标,例如将高中毕业的英语词汇量要求至少达到3000以上(实际上,这是一个很低的目标,按Meara估计,第二语言学习者在掌握了3000个最常用的词汇以后,阅读真实语言材料时还会遇到多达10%-20%的生词。也就是说,每读100个词就有大约10-20个生词,所以实际上阅读很难顺利进行),最好能达到5000以上,因为著名心理语言学家JeanAitchison的研究表明,如果一个学习者的词汇量限于5000基本词之内,就不能可靠地掌握各个单词之间的概念关系。实际上,如果按我国从小学四年级开始讲授英语计算,到高中毕业有8年时间,平均每天不到2个单词,应当完全没有什么问题。在这个基础上,将大学生的英语词汇量要求提高到25000左右,至少英语专业的学生平均达到这一水平,才能使我们的学生至少在阅读水平上达到一般英语母语者的水平。提出这样一个词汇量的标准其实是一个最起码的标准。对大多数人来言,学习英语的目的是学以致用,而25000个词只是以英语为母语的一般人的水平。Thorndike统计了120本为美国3-8年级儿童编写的书籍,总词汇量达38000。Rinsland根据10万多篇美国小学生作文统计出的小学生使用过的词汇(即复用词汇量),5年级达11449,8年级达17930。当然受过大学教育的人词汇量还要大得多,保守的估计为60000,而高一些的估计超过100000。要能达到与英语世界的无障碍交流,25000个词应当只是一个最基本的标准。造成当前我国学生英语词汇量不足,有多种原因,教学目标对词汇量要求过低造成的是其中之一。其实这一过低的目标与教学大纲的其他方面的要求是有矛盾的。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要求六级能以5分钟读1300词的速度阅读TheTimes之类的报刊,而六级的词汇要求只有7000-9000。按Barnbrook对从TheTimes周刊抽取的一个样本的统计,该周刊的词汇量为27814,显然,我国英语专业八级的词汇量也远达不到这个水平,即使达到八级水平的学生其实际阅读时只能或者经常查字典而降低阅读速度或者降低理解程度。教学目标的词汇量目标低还降低了学生习得词汇的预期,使他们错误地认为,超出大纲的词汇是不需要记忆的,遇到生词学生常问的问题是:“这个词不常见,需要记吗?”好像这些词可能一辈子都遇见不到几次一样,其实“不常见”是阅读量太少的缘固。还有一种现象,学生不去记忆专有名词,似乎专有名词不是语言的一部分(其实有些专有名词出现频率相当高,如地名和著名人物的名字)。当然,什么样的词汇需要记忆,什么样的不需要记忆。这是一个比较难回答的问题。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如果你的词汇量还没有达到三万,那你就应当记忆每一个你读到过的单词,因为你所碰到的真正生癖的词的机率是很小的。设定比较高的词汇量目标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即使学习者只能达到目标的一半,词汇量也可以达到相当的水平,仅就这一点来说,也是值得一试。当然如何扩大词汇量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还需要许多配套的工作。例如,学生要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教材的编写应当更科学化,设置词汇量指标,提高词数/词汇比(token/type),增加学生阅读真实文本的数量,在词汇习得方面,尤其要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国内很多考GRE的考生短期内可以认知大量的词汇,高分通过verbal部分的考试,已经以事实说明,用相对较短的时间使认知词汇达到比较高的水平不但是必需的,而且也是可能的。还有一类词汇,对有些汉语学习者来说,不但语言符号是新的,连概念或意象也是新的,这类词汇的学习的认知负担显然要大于前一类。成年外语学习者每个人的知识结构不同,因而母语词汇构成也不相同。所以词汇的习得更多的应当是自主学习的范围。而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已经掌握了大多数一般概念,词汇学习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词汇常常成为EFL学习中的一个关键。英语学习的学者,有人强调语法的习得的重要性,有的人强调词汇习得的重要性。生成语法的最简方案也将语言规则变得非常简单,而把语言的复杂结构和语义信息放入了大脑词库(mentallexicon)中。如果原则规则是普遍的并且是天生的,参数则是由外部输入设定的,而这种外部输入主要就是词汇。语言习得的主要认知负担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词汇习得。英语词汇与中文词汇的差异。英语的构词方法与汉语的构词方法有很大的差异。英语的词汇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盎格鲁-萨克逊词和非盎格鲁萨克逊词。盎格鲁萨克逊词以主要以单音节词为主,构词方法比较单一,但绝大多数都是使用频率很高的日常用词。而非央格鲁萨克逊的词汇,绝大多数来自法语,有些早已经盎格鲁萨克逊化了,包括一些日常用语,使用频率也比较高。大多数词可以分解成词根和词缀,但它们的意义比较模糊。汉语词汇都是由单字构成,每个汉字一般都以其某一特定的意义构词,比较清楚。显然,这两种语言的词汇各有所长。从阅读的角度看,两种语言中的词汇习得的认知负担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学习初期,汉语需要学习大量的单字,绝大多数单字本身又是基本的词汇,所以识字教育是汉语扫盲的最主要任务。一量掌握了基本的汉字,新词汇的学习负担就会大大减少,因为构成词汇的字本身就起了助记的作用。“激光”可以从字面的意义猜出是一种光,但对laser却无法这样做。因此,汉语与英语母语的词汇习得从认知过程上看存在着负担置换:汉语母语的人开始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来学习构词基本单位,但将来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认知负担就会轻得多;而英语母语的词汇习得开始时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但后来的学习的认知负担要比汉语学习者大。但是两种语言的学习者最终都会掌握所需要的词汇。因此这里有一个学习负担分配的问题:在什么时间用多少精力学习什么?英语词汇学习应当有一个快速增长期,或者叫词汇大爆炸期,词汇量从8-10千迅速增加到2-3万。词汇达到一定的量之后,习得的词汇越多,越容易在各个词之间建立联系,相互关联的词的数量会成几何级数增长,使新的词的习得更容易,这就是词汇大爆炸。但是很多学习者在习得了8-10千个词汇之后,放弃了词汇更大的突破的努力,因为这部分学习者大都处于已经完成大学英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