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排水溢流排口污染物控制技术标准_第1页
城镇排水溢流排口污染物控制技术标准_第2页
城镇排水溢流排口污染物控制技术标准_第3页
城镇排水溢流排口污染物控制技术标准_第4页
城镇排水溢流排口污染物控制技术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XXXXX-20**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 DBJ50/T-XX-20XX FORMTEXT城镇排水溢流排口污染物控制技术标准FORMTEXTTechnicalStandardforPollutantControlatUrbanDrainageOverflowExitFORMDROPDOWN2020-XX-XX发布2020-XX-XX实施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FORMTEXT城镇排水溢流排口污染物控制技术标准FORMTEXTTechnicalStandardforPollutantControlatUrbanDrainageOverflowExitDBJ50/T–XX-20XX主编单位: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重庆大学批准部门: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施行日期:20XX年XX月XX日20XX年重庆

前  言根据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下达2019年度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项目立项计划(第一批)的通知》(渝建标〔2019〕11号)文件要求,针对现有合流制溢流排放口的应急性改造问题,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联合重庆大学及其他相关单位,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经验,参考有关国家标准,并在广泛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与符号;3溢流污染控制标准;4溢流污染控制措施;5运行维护;附录。本标准由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委负责管理,由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者建议,请寄送至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城镇排水溢流排口污染物控制技术标准》编制组。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重庆大学参编单位: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重庆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环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主要审查人: 总则1.0.1为指导解决我市已建排水系统溢流污染问题,助力提升城镇水环境,结合重庆市实际情况,制订本标准。【条文说明】:1.0.1本条说明了本标准编制的目的和用途。我市经过黑臭水体专项整治行动后,污水直排水体造成的污染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已建排水系统溢流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市水环境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为进一步提升我市水环境质量,指导解决已建排水系统溢流污染控制问题,特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市城市建成区范围的合流制溢流排放口溢流污染控制,不适用于旱季长期排口;已形成且短期内无法通过雨污分流改造来消除的污水管雨季溢流排口宜参照本标准执行,雨水管截流溢流排放口可参本标准执行。【条文说明】:1.0.2本条对本标准的适用范围和对象作出规定。已形成合流制溢流排放口应按照标准进行溢流污染控制,受现实条件限制短期内无法实现雨污分流制改造的污水管雨季溢流排口宜采用本标准进行溢流污染控制。经济条件允许且对水环境要求较高区域也可以对雨水管截流溢流排放口进行溢流污染控制,但本标准中不做强制要求。旱季长期排口须根据其排放性质予以甄别确定,存在非法排污现象的,必须根据国家标准和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整改。能够在短期内实施管网改造予以消除的溢流排口,不在本标准适应范围内。规划为雨污分流的区域,最终仍需要实现雨污分流,本标准可在过渡性期间使用。1.0.3现有及新建分流制管网应加强管理,严禁出现新的雨污混接造成的溢流排口。【条文说明】:1.0.3新建排口上游应严格执行雨污分流,避免出现雨污混接溢流排放口,并应国家和地方现行相关标准执行。1.0.4溢流排口污染控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及重庆市相关标准的规定。【条文说明】:1.0.4关于溢流污染控制还应符合国家及重庆市相关标准的规定。术语和符号术语合流制截流溢流排口Combinedsysteminterceptionoverflowoutlet合流制排水体制中,在合流管渠末端设置截流措施的排水口,截流的雨污混合液一般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雨水管截流溢流排口Rainwaterpipeinterceptionoverflowoutlet分流制排水体制中,污水错接入雨水管道,在雨水排水口实施了截流措施的排水口。污水管雨季溢流口Sewagepipeoverflowoutletinrainyseason分流制排水体制中,雨水错接入污水管道,造成雨季在污水管道上频繁发生溢流的点位。雨污混接Staggeredormixedconnectionofpipes分流制排水体制中,雨水管道接入污水管道或污水管道接入雨水管道的现象。管道的结构性缺陷Structuraldefectsofpipes管道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导致管道不能发挥原有作用的管道破损或不可逆转变形。管道结构性缺陷包括破损、形变、错位、脱节、渗漏、腐蚀、胶圈脱落、支管暗接、异物倾入等。管网客水Foreignwater市政管网排水任务以外的来水,包括山溪水、河道水、地下水等。溢流调蓄设施Overflowstoragefacilities按要求收集储存溢流污水的容积式设施,收集的溢流污水可输送至现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或进行就地处理。符号Ch——溢流污染控制后雨污水加权平均排放浓度(以CODcr计);Cf——分流制下雨污水加权平均排放浓度(以CODcr计);P——溢流调蓄容积对应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Hw——污水处理厂服务区域年污水折算径流深;Hy——污水处理厂服务区域年雨水折算径流深;C1——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污染物浓度(以CODcr计);C2——溢流调蓄容积排放污染物浓度(以CODcr计);C3——溢流污水污染物浓度(以CODcr计);Qd——当地典型平均日综合生活污水量;M——污水处理厂设计单位面积服务人口;Ht——年平均降雨量;Ψ——溢流口上游管网服务区域雨量径流系数;C4——生活污水污染物计算浓度(以CODcr计);N——稀释倍数;W——溢流调蓄容积;H——溢流污染控制设计降雨量;A——溢流口上游管网服务区域面积;溢流污染控制要求基本要求存在溢流污染区域在进行溢流污染控制后其雨污水加权平均排放浓度不应高于该区域采用分流制的雨污水加权平均排放浓度,如下式所示:Ch≤Cf(式3.1.1)Ch——溢流污染控制后雨污水加权平均排放浓度(以CODcr计),mg/L;Cf——分流制下雨污水加权平均排放浓度(以CODcr计),mg/L;可参照相似区域实测数据确定,当无相关数据时,可取值65mg/L。【条文说明】:3.1.1本条参考日本的溢流污染控制方法设定。日本较早就发布了《合流制下水道溢流对策与暂定指南》,提出合流制的溢流控制标准为等同于分流制的污染水平;之后又发布《下水道法施行令》,进一步明确雨天合流制系统进行溢流污染控制后,对外界排放的雨污水BOD5加权平均浓度≤40mg/L。本次标准制定按照合流制溢流控制后不高于分流制的污染水平的原则,做出了溢流污染控制后雨污水加权平均排放浓度不大于分流制下雨污水加权平均排放浓度的规定。在重庆地区进行的众多雨水径流污染物的研究中,对于雨水中BOD5浓度监测数据较少,但一般均监测有CODcr指标,故本次采用CODcr作为污染物排放指标。综合中科院、西南大学及重庆大学在开展的《城市区域不同屋顶降雨径流水质特征》、《山地城市暴雨径流污染特性及控制对策》、《山地城市径流污染特征分析》,《重庆市不同材质路面径流污染特征分析》、《重庆市不同材质屋面径流水质特性》、《重庆市城市居民区不同下垫面降雨径流污染及控制研究》等关于重庆市不同下垫面雨水径流水质的研究结果,本标准中对城市雨水EMC取值定为75mg/L。同时,本标准中按照污水处理厂服务区域每平方公里1万人,人均污水量250L/d,污水处理厂排放污染物标准(以CODcr计)50mg/L,测算了理论上单位面积污水经处理后排放至环境的总污染物量(以CODcr计);按照年降雨1100mm,径流系数0.7,雨水径流中CODcr的EMC浓度75mg/L,测算了理论上单位面积雨水径流排放至环境的总污染物量,两者相加除以污水和雨水排放总量,得到理论状态下的分流制下雨污水加权平均排放浓度(以CODcr计)为61.44mg/L,考虑到重庆地区的发展水平和溢流污染控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溢流污染雨污水加权平均排放浓度做出了适当放宽,因此本次标准中分流制下雨污水加权平均排放浓度Cf取值65mg/L。溢流口处设置溢流调蓄容积时,其调蓄的雨污混合液应满足以下要求:1调蓄的雨污混合液输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时,应满足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要求;2调蓄的雨污混合液就地处理时,其排放浓度应满足环境保护部门相关要求,当无该要求应按照表3.1.2执行。表3.1.2溢流调蓄雨污混合液就地处理排放浓度限值项目CODcr,mg/LSS,mg/L总磷,mg/L排放限值≤70≤50≤2【条文说明】:3.1.2对溢流调蓄容积控制的雨污混合液的处理排放作出相关规定。当调蓄容积内的雨污混合液待雨后均匀排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时,应满足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当雨污混合液就地处理时,一般采用一级强化处理方式,《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强化处理CODcr限值为120mg/L,SS限值为50mg/L,总磷限值为5mg/L,2020年最新出版的昆明地方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5301/T43—2020中的E级排放标准(一级强化处理)规定了CODcr限值为70mg/L和总磷限值2mg/L,对SS未做规定。考虑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年代较为久远,而现在人民群众对水环境要求日趋提高,并且考虑了一级强化处理工艺的发展,本次参考了更为严格的昆明地方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5301/T43—2020对污染物的种类和限值,同时为保证出水感官效果,对昆明地标中没有规定的SS取值沿用了国标取值。当环保主管部门根据水体纳污能力对溢流排口进行了排污总量分配的,应按照按照环保相关部门规定执行,无相关规定的,按照本规定执行。雨季时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及排放标准应满足以下要求:1当进水量不超高1.2倍设计处理能力时,应全部处理达标排放。2当进水量超过1.2倍设计处理能力时,超过部分应另行处理并设置单独排口,其排放标准满足表3.1.2的要求。【条文说明】:3.1.3应鼓励污水处理厂在雨季充分调动处理潜力,使得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达到设计的1.2倍时均能达标排放;超过污水处理厂1.2倍的多余部分截流污水,应采用快速处理方式,去除其大部分SS,COD和总磷,尽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相关计算溢流污染控制后雨污水加权平均排放浓度Ch应按下式计算得到:Ch=(Hw×C1+Hy×P×C2+Hy×(1-P)×C3)/(Hw+Hy)(式3.2.1-1)P——溢流调蓄容积对应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当计算值高于50%时,按照50%取值;当计算值低于20%时,按照20%取值。Hw——污水处理厂服务区域年污水折算径流深,mm/y;可按照当地实测数据计算确定,无条件时可按式3.2.1-2计算。Hy——污水处理厂服务区域年雨水折算径流深,mm/y;按式3.2.1-3计算。C1——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污染物浓度(以CODcr计),mg/L;C2——溢流调蓄容积排放污染物浓度(以CODcr计),mg/L,根据3.1.2条取值;C3——溢流污水污染物浓度(以CODcr计),mg/L;按式3.2.1-4计算。Hw=3.65×Qd×M(式3.2.1-2)Qd——当地典型平均日综合生活污水量(L/d.人),可按照当地实测数据取值,无该数据时可按250L/d.人取值;M——污水处理厂设计单位面积服务人口,万人/km2;Hy=Ht×Ψ(式3.2.1-3)Ht——年平均降雨量,mm/y;Ψ——溢流口上游管网服务区域雨量径流系数;C3=C4/N(式3.2.1-4)C4——生活污水污染物计算浓度(以CODcr计),mg/L;取值350mg/L;N——稀释倍数,根据当地实测数据确定,当无该数据时,可按照下图3.2.1取值。年径流年径流总量控制率P稀释倍数N图3.2.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稀释倍数关系图【条文说明】:3.2.1本条规定了溢流污染控制后的理论雨污水加权平均排放浓度(以CODcr计)计算方法。主要目的是用于计算所需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从而确定溢流调蓄容积。溢流污染控制后雨污水加权平均排放浓度计算方式是建立在合流制且旱季污水能够全收集的工况下进行的理论计算,考虑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越高其对应的调蓄容积越大,从而收集的雨污混合液浓度越低,本标准中计算了不同降雨量对应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同时假设上述降雨历时均为1h,计算了生活污水与从溢流排口溢出的雨污混合液浓度之比,即稀释倍数。将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溢流污水稀释倍数做成了关系图。在溢流口处设置的溢流调蓄容积应按下式计算得到:W=K×1000×H×Ψ×A(式3.2.2-1)W——溢流调蓄容积,m3H——溢流污染控制设计降雨量,mm;根据溢流调蓄容积对应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P查附表确定。A——溢流口上游管网服务区域面积,km2;K——安全系数,1.1~1.3。【条文说明】:3.2.2分流制排水系统中,应尽可能的靠近雨污混接点进行截流和溢流控制,避免溢流调蓄容积过大。当溢流口上游管网服务区域面积≤0.1km2时,取值1.1,当溢流口上游管网服务区域面积≥1km2时,取值1.3,其他面积的安全系数采用内插法确定。溢流污染控制措施系统排查【现状分析】在制定溢流污染控制方案时,应先对该溢流排口上游排水管网进行系统排查,厘清溢流产生原因,形成完整的现状分析成果。【条文说明】:4.1.1排水系统管网排查是进行后续设计的基础,溢流能够从收集源头开展管网梳理和分流改造的,应尽量采取源头改造措施,短时间无法改造的,可以采用截流、调蓄等末端控制措施。未厘清溢流原因的,不得直接采取末端控制措施。进行管网系统排查时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技术标准、指南和安全规范要求。管网排查可参照有《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排水口、管道及检查井治理技术指南》(试行)(2016年)执行,安全规范要求有《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6-2009)等。【排查对象】排水管网系统排查应重点关注溢流排口上游管网服务区域面积、排水体制、管网客水(山溪水、河道水、地下水)汇入情况、雨污管道错接混接区域分布、管道的结构性缺陷等级及其分布等。【条文说明】:4.1.2由于管网系统的复杂性,需要对不同排水体制区域进行划分,为后续截流调蓄计算和位置选择提供依据;对管道混接错接及结构性缺陷进行调查,为管道修复提供依据。【旱季污水量】排水管网服务区域内旱季污水排放量有条件时宜采用监测方式取得,无条件时可根据服务区域面积参照相关指标进行估算。【条文说明】:4.1.3设计时对于未实现分流的区域,必须对其人口数、污染物总量等进行详细调查,无条件时也可根当地单位面积人口以及单人每天排污水量估算。源头减量【客水分流】对于管网客水汇入导致排污管网发生溢流的,应采取减少或者防止管网客水进入溢流排口上游管段的相关措施。【条文说明】:4.2.1管网客水(山溪水、河道水、地下水等不属于市政排水任务的外来水)汇入对截流和调蓄等末端控制措施的效益有极大影响,且不满足城市防洪排涝等要求,因此客水必须撇流,不得直接采用截流方式排入市政排水管网,地表客水建议设置单独通道,同时应加强管道防渗措施或者改线等措施,尽可能防止地下渗水进入排水管网。【结构缺陷修复】对于结构性缺陷导致排污管网发生溢流的,应对排污管网修复或改建。【条文说明】:4.2.2结构性缺陷一般包括:破裂、变形、腐蚀、错口、起伏、脱节、脱落、暗接、侵入、渗漏等等。对于管道结构性缺陷导致管道不能发挥原有作用产生溢流的情况,应进行管道修复,对于不能修复的,应该进行改建。同时应定期对管道进行检测并对管道的结构性缺陷进行修复,分析手段包括管龄、管材、地质资料综合分析;管道内闭路电视摄像;内部声纳检查等,修复手段包括开挖施工和非开挖施工修复、局部灌浆或涂层处理等。对于不能修复的,应进行改建。【敷设位置】新建污水管道沿河敷设时,不宜敷设在河道岸线控制线范围内,不应敷设在河道临水控制线内。【条文说明】:4.2.3沿河岸线敷设截污干管是重庆这种山地城市较为常见的做法,重庆市部分区县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存在将截污干管敷设到近河道底部的情况,雨时河水大量倒灌入污水管道,形成满管流,造成整个污水系统效能低下。新建污水排水管道,应严格杜绝该种情况发生,不宜敷设在河道岸线控制线范围内。【排水户管理】工业企业生产废水应优先考虑达标排放室外环境,当确需排入市政管网时,应征得相关排水主管部门许可并宜有均匀排放措施。【条文说明】:4.2.4清污分流也是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工业企业生产废水应优先考虑达标排入室外环境,避免排入污水管网造成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降低。当排入市政排水管网时,首先应满足污水排入下水道的相关标准,同时应综合考虑现状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尽量均匀排放,避免对污水处理厂造成冲击负荷。【源头雨水管控】存在溢流污染的区域,源头新、改、扩建项目应优先采用低影响开发等雨水源头管控建设模式。【条文说明】:4.2.5源头低影响开发能够实现对雨水的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管控,对于存在雨季溢流污染区域,在降雨时可以减缓雨水径流进入管网强度,降低溢流发生频次,同时低影响开发科降低雨水径流污染浓度,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对外界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源头地面清洁】存在溢流污染的区域,应加强溢流排口上游排水管道的日常管理及管道清淤,并适当提高其服务区域内扫街频率。【条文说明】:4.2.6管道清淤是指将管道进行疏通,清理管道里面的淤泥等废物,保持长期畅通,减少溢流污染,可采用推杆疏通、转杆疏通、射水疏通、绞车疏通、水力疏通或人工铲挖等方式。街道清扫可以减少旱季街道污染物量,每天清扫街道、溢流排口可以明显减少污染物。截流【截流倍数】存在溢流污染的区域,应对区域内的截流排口进行核查和改造并满足以下要求:1雨水管截流溢流排口截流倍数宜为2~3倍;2合流制截流溢流口的截流倍数宜为3~4倍;3截流倍数的选择应综合考虑下游污水管网的输送能力,截流污水不得出现二次溢流的现象。【条文说明】:4.3.1截流倍数的选择是关系到工程的环境效益、建设投资以及运行成本的关键参数,合理确定截流倍数需同时考虑截流管道的通过能力、调蓄设施的容纳能力、后续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应以实现“提高污水收集率,提高污水浓度,降低污水溢流,降低初雨污染”为目标,不能仅仅为增大污水收集量而采用大截污系统、大截流倍数方式,造成工程实施效果差,工程投资浪费。截流后不得出现二次溢流的现象。【一级干管】污水处理厂一级干管存在雨季溢流排口时,应采用上游截流或者增大下游输水能力的方式予以消除,截流进入一级干管的污水不得出现二次溢流。【条文说明】:4.3.2污水管雨季溢流排口的雨季溢流量无法采用源头措施予以消除时,应考虑截流。当下游管道输水能力富足,可以敷设截流管道至下游管道;当下游管道已经输水能力已经饱和时,可截流至调蓄设施。【截流位置】截流点的选择宜通过技术经济比选确定,可在现状溢流排口进行截流,也可选择现状溢流点上游管道关键汇流处进行截流;当截流水量需要现场调蓄时,截流点选择还应充分考虑调蓄设施的布设可行性。【条文说明】:4.3.3截流点的选择应充分分析水力学参数、施工条件和截流难度,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同时应考虑调蓄池设置的位置条件等。【重要湖库】当现有的溢流排口位于重要湖库及其上游1000m内时,宜调整其至湖库下游位置。【条文说明】:4.3.4重庆地区河湖串接河道较多,溢流排口设置在湖库上游时极易湖库雨后水质变差甚至黑臭,因此可通过人为调整现有溢流排口的位置使得溢流排口在湖库出口下游段。湖库上游1000m的距离限制为参照一般河流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水域长度为取水口上游不小于1000米”制定。【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溢流排口设置应避开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有条件时宜设置在饮用水源地保护区下游。【条文说明】:4.3.5关于溢流排口不应设置在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规定。重庆地区饮用水源主要为河流,沿河取水的情况普遍存在,排水干管沿江敷设普遍,在设置溢流口时,应避开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有条件时,宜尽量设置在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下游,避免造成不良影响。【截污干管】截流时可充分利用截流点下游污水管道的远期预留输水能力,但不应影响下游污水的正常排入;确有必要时,可考虑新增截污管道。【条文说明】:4.3.6在建设位置条件及经济效益允许情况下,可新增截流干管将污水截流以减少或消除已形成的环境污染;同时应发挥现有管道的富余通过能力,利用现有管道进行截流。条件允许时,也可两种方式并行。【压力流管道】当污水管道截流后出现满管流或压力流时,应进行管道水力和结构校核。【条文说明】:4.3.7利用现有管道进行截流时,不应出现主干管超负荷运行情况,因此必须进行管道近期水力校核;同时不得影响下游主干管接入口。截流后出现满管流或压力流的,须进行管道结构校核。【污水处理厂】截污干管输送至现有污水处理设施的峰值水量超过其处理能力的,应进行峰值调蓄,如调蓄还不能满足时,可考虑扩大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条文说明】:4.3.8应充分发挥现有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潜力,对截流污水进行处理。但须校核现有处理设施各构筑物和设备的峰值流量通过能力,不得超负荷运行,现有污水处理设施能力不足的可增设调蓄设施平抑峰值,当设置调蓄设施后污水处理设施能力还是不足的,可考虑考虑扩大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智能截流】截流方式的选择宜根据现场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选确定,宜采用具有智能可调节限流功能的截流方式。【条文说明】:4.3.9原有的截流方式一般是固定截流堰,其对截流水量的控制精度较低,堰高对截留量的影响较大,现实中出现实际截流水量大大超过设计截流水量,造成部分截流污水在截流干管或者污水处理厂前发生二次溢流。本标准中,原则上不允许发生二次溢流,因此优先选取具有可调节限流功能的截流方式,从源头就限制进入截流干管的水量。溢流调蓄【调蓄位置】溢流调蓄设施位置和个数的选择,应多方案比选,有条件时宜采用数学模型进行优化,并满足以下要求:1宜靠近源头的分流制混接错节点或者合流制污水排放点;2宜靠近截流点;3调蓄设施上游主管道长度宜控制在3km以内;4应考虑与后续处理设施的衔接和水量转输要求;5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散或集中设置。【条文说明】:4.4.1调蓄池既可是专用人工构筑物如地上蓄水池、地下混凝土池,也可是天然场所或已有设施如河道、池塘、人工湖、景观水池等。由于调蓄池一般占地较大,应尽量利用现有设施或天然场所建设雨水调蓄池,可降低建设费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但离人员居住区或者聚集区应有足够的防护距离,防止臭气造成的不愉悦感。【防臭措施】调蓄设施宜采用全封闭式调蓄池,当利用露天的天然洼地或池塘时,周边离居住区等应有足够的防护间距。【条文说明】:4.4.2调蓄池既可是专用人工构筑物如地上蓄水池、地下混凝土池,也可是天然场所或已有设施如河道、池塘、人工湖、景观水池等。由于调蓄池一般占地较大,应尽量利用现有设施或天然场所建设雨水调蓄池,可降低建设费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但离人员居住区或者聚集区应有足够的防护距离,防止臭气造成的不愉悦感。调蓄设施除满足本标准规定外,还应满足GB51174《城镇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相关规定要求。【调蓄池型式】调蓄设施应采用与来水管线并联的方式衔接,作为溢流污水的接收池进行设计,不得设置为通过池方式。【条文说明】:4.4.3作为接收池的调蓄池,充满后,后续来水不在进入调蓄池。作为通过池的调蓄池,充满后,后续来水继续进入调蓄池。一般开始溢流时污水占比较大,溢流污水污染物浓度最高,随着雨量的加大,雨水占比升高,溢流污水污染物浓度降低。调蓄设施应收集最开始溢出的污染物浓度较高的那部分雨污混合液,待调蓄设施装满后,让后续从管网溢出的污染物浓度较低雨污混合液直排环境。【排空时间】调蓄设施排空时间应不大于90%降雨天数间隔时间,当无该数据时可采用2~3天。【条文说明】:4.4.4调蓄设施排空时间需从调蓄池的削污效益和工程造价两方面综合进行考虑,应满足不大于90%降雨天数间隔。【安全措施】调蓄设施应设置警示牌和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条文说明】:本条引用自《城镇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GB51174-2017第4.1.8条。水质净化【污水厂处理】调蓄的溢流污水应优先考虑雨后排至污水处理厂时进行处理时,但不应影响污水处理厂的的正常运行。【条文说明】:4.5.1应结合调蓄设施排放至污水处理厂的水量和水质情况,评估其对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是否造成影响。应以不降低污水处理厂原有处理能力和排放标准为原则,优先将调蓄设施存储雨污混合液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充分发挥现有的污水处理厂效能,避免新建污水处理站场,增加投资和运维成本。【就地处理】调蓄的溢流污水就地处理时,处理工艺应根据其水质情况进行选取,宜选用占地小的物化处理工艺,必要时应进行设计参数试验验证。【条文说明】:4.5.2溢流污水所采取的处理工艺,因根据溢流污水水质,所在地形条件综合考虑后确定,所选工艺的效果应通过试验验证。【生态处理】当利用现有的自然沟渠、洼地和坑塘时作为溢流污水的生态净化设施时,应对其进行适应性调整或改造,确保其净化功能。【条文说明】:4.5.3溢流污染控制宜充分利用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富余能力。有条件时,也可优先选用就近生态的处理方式,将溢流排口附近现有自然沟渠、洼地和湿塘进行适当的改造,加强其去污能力,作为调蓄后溢流污水的处理措施。【排放监督】溢流污水的净化设施应有水量和水质在线监测设施,其排放口应接受排水行业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监督。【条文说明】:4.5.4设置的溢流污水处理设施,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并接受排水行业主管部门以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督,因此在其进、出口应设置流量计量设备,在其出水口应设置水质监测设备。对溢流排口监督性检查时,可以现场即时采样或监测的结果作为判定排污行为是否符合排放标准以及实施相关环境保护管理措施的依据。运行维护【规章制度】溢流污染控制设施(含截流、调蓄)应制定相应的运行管理制度、岗位操作手册、事故应急备案,并定期修订。【条文说明】:5.1.1为保证溢流污染控制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运营单位应建立相应管理制度,特别是安全管理方面,应建立岗位操作手册,对操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岗前培训。同时,溢流污染控制设施如发生事故时影响面较大,应制定完备的事故应急预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定期对上述文件进行更新。【岗前培训】溢流污染控制设施(含截流、调蓄)应有专人维护和管理,运行操作和维护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后上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