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甲环酸在产科出血中的应用指南_第1页
氨甲环酸在产科出血中的应用指南_第2页
氨甲环酸在产科出血中的应用指南_第3页
氨甲环酸在产科出血中的应用指南_第4页
氨甲环酸在产科出血中的应用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21氨甲环酸在产科出血中的应用指南第一部分氨甲环酸用途及制剂 2第二部分给药途径及剂量推荐 5第三部分特殊注意事项 7第四部分用药禁忌症 9第五部分持续时间及监测 12第六部分不良反应 14第七部分药物相互作用 15第八部分储存方式 18

第一部分氨甲环酸用途及制剂关键词关键要点【氨甲环酸用途】:

1.氨甲环酸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止血药,通过抑制纤维蛋白溶解活性,防止纤维蛋白溶解,增强血液凝固,从而达到止血效果。

2.氨甲环酸主要用于治疗或预防各种纤维蛋白溶解增高引起的出血,包括产后出血、子宫切除术出血、流产出血、胎盘早剥出血、前置胎盘出血、胎盘植入出血等。

3.氨甲环酸也可用于治疗或预防其他原因引起的出血,如口腔出血、鼻出血、胃肠道出血、泌尿道出血、手术出血等。

【氨甲环酸制剂】:

#氨甲环酸在产科出血中的应用指南

氨甲环酸用途及制剂

#概述

氨甲环酸(tranexamicacid,TXA)是一种合成氨基酸衍生物,具有抗纤溶作用,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出血性疾病,包括产科出血。

#作用机制

氨甲环酸通过与纤维蛋白酶结合,抑制其对纤维蛋白的溶解作用,从而稳定纤维蛋白凝块,增强止血作用。

#适应症

氨甲环酸用于预防和治疗以下产科出血性疾病:

*产后出血

*胎盘早剥

*前置胎盘

*羊水栓塞

*子宫破裂

*剖宫产术中出血

#制剂

氨甲环酸有片剂、注射剂和局部用药剂型。

*片剂:每片含氨甲环酸500mg。

*注射剂:每支含氨甲环酸1g或5g。

*局部用药剂型:包括氨甲环酸软膏、凝胶和洗剂。

#用法用量

*产后出血:口服1-1.5g,每8小时一次,或静脉注射1g,每8小时一次。

*胎盘早剥:口服1-1.5g,每8小时一次,或静脉注射1g,每8小时一次。

*前置胎盘:口服1-1.5g,每8小时一次,或静脉注射1g,每8小时一次。

*羊水栓塞:静脉注射1g,每8小时一次。

*子宫破裂:静脉注射1g,每8小时一次。

*剖宫产术中出血:静脉注射1g,每8小时一次。

#不良反应

氨甲环酸的不良反应包括:

*恶心、呕吐

*腹泻

*头晕

*头痛

*皮疹

*血栓形成

#禁忌症

氨甲环酸禁忌症包括:

*活动性血栓形成

*血栓栓塞性疾病史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颅内出血

*亚胺酸血症

*对氨甲环酸过敏

#注意事项

*氨甲环酸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氨甲环酸应避免与其他抗凝药或抗血小板药物同时使用。

*氨甲环酸应慎用于有血栓形成风险的患者,如老年患者、肥胖患者、吸烟者、糖尿病患者和高血压患者。

*氨甲环酸应慎用于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氨甲环酸应慎用于有肝功能不全的患者。

*氨甲环酸应慎用于有颅内出血风险的患者。

*氨甲环酸应慎用于有亚胺酸血症的患者。

*氨甲环酸应慎用于对氨甲环酸过敏的患者。第二部分给药途径及剂量推荐关键词关键要点静脉注射

1.常用推荐剂量:初始剂量4-50mg/kg,维持剂量1-5mg/kg/h。

2.静脉注射氨甲环酸时,应在10至30分钟内完成,每日的剂量不应该超过30g。

3.联合抗纤维蛋白溶解剂使用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因此应谨慎使用。

口服给药

1.常用推荐剂量:初始剂量为5g,随后每6小时服用2.5g,至临床症状改善。

2.口服氨甲环酸通常用于预防出血,而不建议用于治疗急性大出血。

3.口服氨甲环酸应在食物和抗酸剂之间至少间隔2小时服用。

局部给药

1.常用推荐剂量:局部长效剂量为10-20mg,或短效剂量为5-10mg。

2.局部给药氨甲环酸通常用于预防或控制轻微出血,如鼻出血或皮肤擦伤引起的出血。

3.局部给药氨甲环酸通常不适用于治疗急性大出血。

儿童給药

1.常用推荐剂量:0-1月龄,静脉注射剂量为5mg/kg,静脉输液速度为10mg/kg/h;1月龄-12岁,静脉注射剂量为5-10mg/kg,静脉输液速度为10mg/kg/h,日最大剂量为30mg/kg。

2.氨甲环酸对儿童的安全性尚未得到充分评估,因此应谨慎使用。

3.儿童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氨甲环酸。

注意事项

1.氨甲环酸可引起血栓栓塞并发症,因此应谨慎用于有血栓栓塞病史或高危因素的患者。

2.氨甲环酸可引起肾毒性,因此应谨慎用于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3.氨甲环酸可引起过敏反应,因此应谨慎用于有氨甲环酸过敏史的患者。

氨甲环酸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1.氨甲环酸可增强抗凝剂的抗凝效果,因此应谨慎用于服用抗凝剂的患者。

2.氨甲环酸可降低乙胺嘧啶的疗效,因此二者不应同时使用。

3.氨甲环酸可增加环孢素的血液浓度,因此二者不应同时使用。出血中的指南

1.保持冷静并评估情况:

-确定出血的来源和严重程度。

-检查伤口的类型和深度。

2.控制出血:

-直接压迫伤口以止血。

-使用干净的布料或绷带直接压迫伤口。

-将患肢抬高以减少血液流动。

3.清洁伤口:

-用清水或生理盐水清洗伤口。

-不要用手或其他物体触碰伤口。

4.包扎伤口:

-使用干净的布料或绷带包扎伤口。

-包扎时要加压,但不要勒得太紧。

5.就医:

-如果出血严重或无法控制,请立即就医。

-如果伤口很深或有异物,也需要就医。

6.预防感染:

-服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保持伤口清洁和干燥。

-避免接触受污染的水或食物。

预防出血:

1.小心使用锋利物品:

-使用锋利物品时要小心,避免割伤自己。

2.穿戴防护装备:

-在进行可能导致受伤的活动时,穿戴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

3.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以预防某些可导致出血的疾病,如破伤风。

4.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以及早发现和治疗可能导致出血的疾病。第三部分特殊注意事项关键词关键要点【剂量调整】:

1.对于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适当调整氨甲环酸的剂量。

2.对于有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密切监测氨甲环酸的血浆浓度,并根据需要调整剂量。

3.对于老年患者,应谨慎使用氨甲环酸,并密切监测其不良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

#特殊注意事项

1.药液配制

氨甲环酸应在使用前立即配制。为了避免沉淀的形成,应将氨甲环酸溶于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中,浓度为10~20mg/ml。配制好的氨甲环酸应在24小时内使用。

2.给药途径

氨甲环酸可通过静脉滴注或口服给药。静脉滴注时,应将氨甲环酸溶于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中,浓度为10~20mg/ml,并以1~2g/小时的速度滴注。口服给药时,应将氨甲环酸按体重或症状的严重程度给药,通常剂量为1~2g,每6~8小时一次。

3.给药时间

氨甲环酸应在产前或产后早期给药,以便在分娩前或产后出血时发挥作用。对于产前出血的患者,应在分娩前至少1小时开始给药。对于产后出血的患者,应在出血后立即开始给药。

4.给药剂量

氨甲环酸的给药剂量应根据患者的体重、出血的严重程度以及对治疗的反应而定。对于产前出血的患者,通常的剂量为1~2g,每6~8小时一次。对于产后出血的患者,通常的剂量为2~4g,每6~8小时一次。对于出血严重的患者,可酌情增加剂量。

5.给药疗程

氨甲环酸的给药疗程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定。对于产前出血的患者,通常的疗程为3~7天。对于产后出血的患者,通常的疗程为7~10天。对于出血严重的患者,可酌情延长疗程。

6.不良反应

氨甲环酸的不良反应通常是轻微的,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和瘙痒。在罕见情况下,氨甲环酸可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血栓形成、肾功能损害和肝功能损害。

7.禁忌症

氨甲环酸禁忌用于有血栓形成史、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活动性消化道溃疡和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

8.注意事项

氨甲环酸应慎用于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癫痫的患者。氨甲环酸可干扰某些实验室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血小板计数。第四部分用药禁忌症关键词关键要点药物过敏

1.氨甲环酸是抗纤溶药物,用于产科出血的治疗和预防。

2.对氨甲环酸过敏者禁用该药。

3.对氨苯甲酸过敏者也应禁用氨甲环酸,因为氨甲环酸与氨苯甲酸有交叉过敏反应。

心血管疾病

1.氨甲环酸可引起血栓栓塞事件,如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和脑卒中。

2.有严重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疾病等)的患者应慎用氨甲环酸。

3.对氨甲环酸治疗期间的患者应严密监测心血管功能,如有异常应立即停药。

肝肾功能不全

1.氨甲环酸主要通过肝脏代谢,肾脏排泄。

2.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无法有效代谢和排泄氨甲环酸,导致药物蓄积和毒性反应。

3.对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氨甲环酸,并应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血小板减少

1.氨甲环酸可抑制血纤维蛋白溶解,使血小板聚集增加,易于形成血栓。

2.血小板减少的患者使用氨甲环酸可能会加重血栓形成的风险。

3.对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应慎用氨甲环酸,并应密切监测血小板计数。

消化道出血

1.氨甲环酸可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反应。

2.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使用氨甲环酸可能会加重出血的风险。

3.对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慎用氨甲环酸,并应密切监测消化道出血的情况。

妊娠期

1.氨甲环酸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2.孕妇应禁用氨甲环酸,除非在治疗危及生命的出血的情况下。

3.如果孕妇必须使用氨甲环酸,应密切监测胎儿情况,并在分娩后立即停药。氨甲环酸在产科出血中的应用指南:用药禁忌症

氨甲环酸(tranexamicacid,TXA)是一种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广泛应用于产科出血的治疗和预防。然而,氨甲环酸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禁忌症,使用不当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以下介绍氨甲环酸在产科出血中的用药禁忌症:

#1.颅内出血或有颅内出血高风险者

氨甲环酸可抑制纤维蛋白溶解,增加凝血酶生成,从而促进血栓形成。颅内出血或有颅内出血高风险者使用氨甲环酸,可能加重出血或导致颅内血栓形成,增加死亡风险。因此,氨甲环酸禁忌用于颅内出血或有颅内出血高风险的产妇。

#2.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氨甲环酸主要通过肾脏和肝脏代谢,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使用氨甲环酸,可能导致药物蓄积,增加出血风险或其他不良反应。因此,氨甲环酸禁忌用于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产妇。

#3.血栓栓塞疾病史或有血栓栓塞高风险者

氨甲环酸可促进血栓形成,血栓栓塞疾病史或有血栓栓塞高风险者使用氨甲环酸,可能增加血栓栓塞风险。因此,氨甲环酸禁忌用于血栓栓塞疾病史或有血栓栓塞高风险的产妇。

#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伴纤溶亢进者

DIC是一种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疾病,常伴有纤溶亢进。氨甲环酸可抑制纤维蛋白溶解,加重DIC,增加出血风险。因此,氨甲环酸禁忌用于DIC伴纤溶亢进的产妇。

#5.对氨甲环酸过敏者

氨甲环酸可引起过敏反应,包括皮疹、瘙痒、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对氨甲环酸过敏的产妇禁止使用该药。

#6.妊娠早期(妊娠12周前)

氨甲环酸在妊娠早期(妊娠12周前)的使用安全性尚未明确,动物实验表明氨甲环酸可引起胎儿畸形。因此,氨甲环酸禁忌用于妊娠早期(妊娠12周前)的产妇。

#7.合用链激酶或尿激酶者

链激酶或尿激酶均为溶栓药物,与氨甲环酸合用可降低氨甲环酸的止血效果。因此,氨甲环酸禁忌与链激酶或尿激酶合用。

#8.其它情况

氨甲环酸还可与某些药物相互作用,如华法林、肝素、阿司匹林等,可能增加出血风险或其他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氨甲环酸前,应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了解其禁忌症和注意事项,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第五部分持续时间及监测关键词关键要点【持续时间及监测】:

1.氨甲环酸在产科出血中的持续时间取决于出血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具体情况。一般情况下,氨甲环酸的初始剂量为1-2克,每4-6小时重复一次。如果出血量仍在增加,可考虑增加氨甲环酸的剂量至每4-6小时2-3克。

2.在使用氨甲环酸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时间和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如果在使用氨甲环酸期间出现凝血功能异常,应立即停用该药。

3.在使用氨甲环酸治疗期间,还应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氨甲环酸可能会引起血压升高和心率加快,因此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并及时采取措施控制血压和心率。持续时间及监测

氨甲环酸在产科出血中的持续时间和监测是至关重要的,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有效性。

持续时间

氨甲环酸在产科出血中的持续时间取决于出血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个体情况。一般来说,氨甲环酸的持续时间为24-48小时,但对于大出血或持续出血的患者,可能需要延长持续时间。

监测

在氨甲环酸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出血情况、血小板计数和其他相关指标,以评估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安全性。

出血情况

应监测患者的出血情况,包括出血量、出血部位和出血持续时间。如果出血量增加或出血持续时间延长,应立即采取措施,以控制出血。

血小板计数

应监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以评估氨甲环酸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如果血小板计数下降,应考虑调整氨甲环酸的剂量或采取其他措施,以提高血小板计数。

其他相关指标

应监测患者的其他相关指标,包括凝血时间、凝血酶时间和血浆氨甲环酸浓度等,以评估氨甲环酸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安全性。

注意事项

在使用氨甲环酸治疗产科出血时,应注意以下注意事项:

*氨甲环酸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氨甲环酸不应与其他抗凝剂或止血剂同时使用。

*氨甲环酸可能导致血栓形成,因此应注意患者的凝血功能。

*氨甲环酸应避免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使用。

*氨甲环酸应避免在有血栓形成史的患者中使用。

*氨甲环酸应避免在怀孕期间使用。

*氨甲环酸应避免在哺乳期间使用。第六部分不良反应关键词关键要点【不良反应】:

1.氨甲环酸最常见的副作用是恶心、呕吐、腹泻和其他胃肠道反应。这些症状通常是轻微的,并且在几天内消失。

2.氨甲环酸还可能引起皮疹、瘙痒、荨麻疹和其他皮肤反应。这些症状通常也是轻微的,并且在几天内消失。

3.氨甲环酸在罕见的情况下可能引起更严重的副作用,包括血栓形成、肾功能衰竭和肝功能衰竭。这些副作用通常与高剂量氨甲环酸或长时间使用有关。

【药物相互作用】:

不良反应

氨甲环酸是一种抗纤溶剂,可抑制纤维蛋白的降解,从而减少出血。然而,氨甲环酸也有一些不良反应,包括:

*胃肠道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这些反应通常是轻微的,并在几天内消失。

*过敏反应:氨甲环酸可引起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这些反应通常是轻微的,但有时也可能危及生命。

*血栓形成:氨甲环酸可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如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这种风险在剂量高、治疗时间长或存在其他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患者中更为常见。

*神经系统反应:氨甲环酸可引起神经系统反应,如头晕、嗜睡、意识模糊和癫痫。这些反应通常是轻微的,但在罕见情况下也可能危及生命。

*肾脏反应:氨甲环酸可引起肾脏反应,如急性肾损伤和肾衰竭。这种风险在剂量高、治疗时间长或存在其他肾脏疾病的患者中更为常见。

不良反应的管理

*胃肠道反应:如果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应给予抗酸药或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中断氨甲环酸治疗。

*过敏反应:如果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氨甲环酸治疗并给予抗组胺药或皮质类固醇治疗。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给予肾上腺素治疗。

*血栓形成:如果患者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应在开始氨甲环酸治疗前给予预防性抗凝剂治疗。在治疗期间,应监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和凝血时间。如果患者出现血栓形成的症状,应立即停止氨甲环酸治疗并给予抗凝剂治疗。

*神经系统反应:如果患者出现神经系统反应,应立即停止氨甲环酸治疗并给予支持性治疗。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给予抗癫痫药治疗。

*肾脏反应:如果患者出现肾脏反应,应立即停止氨甲环酸治疗并给予支持性治疗。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给予透析治疗。第七部分药物相互作用关键词关键要点【氨甲环酸与抗血栓药物相互作用】:

1.抗血栓药物与氨甲环酸联合使用时,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应谨慎使用。

2.氨甲环酸与抗血凝血药物合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应密切监测患者凝血功能。

3.氨甲环酸与抗血小板药物合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应谨慎使用。

【氨甲环酸与抗生素相互作用】:

#氨甲环酸在产科出血中的应用指南:药物相互作用

氨甲环酸(TXA)是一种合成的赖氨酸类似物,具有抗纤溶作用,可通过抑制纤溶酶原激活剂的活性,防止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从而阻碍纤维蛋白溶解。TXA广泛用于产科出血的预防和治疗,但其与其他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需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1.抗凝药

TXA与抗凝药联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抗凝药通过抑制凝血因子的活性,阻止血栓形成,而TXA通过抑制纤溶酶的活性,促进血栓形成。因此,两者联用可能导致血栓形成风险增加,尤其是对于有血栓栓塞病史的患者。

*肝素:TXA与肝素联用时,出血风险可能增加。肝素是一种抗凝血酶药物,可通过抑制凝血酶的活性,阻止血栓形成。TXA与肝素联用时,可增加肝素的抗凝作用,导致出血风险增加。

*华法林:TXA与华法林联用时,出血风险可能增加。华法林是一种维生素K拮抗剂,可通过抑制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的合成,阻止血栓形成。TXA与华法林联用时,可增加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导致出血风险增加。

2.抗血小板药物

TXA与抗血小板药物联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抗血小板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阻止血栓形成。而TXA通过促进血栓形成,可抵消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导致出血风险增加。

*阿司匹林:TXA与阿司匹林联用时,出血风险可能增加。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抗血小板作用,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阻止血栓形成。TXA与阿司匹林联用时,可抵消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导致出血风险增加。

*氯吡格雷:TXA与氯吡格雷联用时,出血风险可能增加。氯吡格雷是一种硫代嘧啶类抗血小板药物,可通过抑制P2Y12受体的活性,阻止血小板聚集,阻止血栓形成。TXA与氯吡格雷联用时,可抵消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导致出血风险增加。

3.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TXA与NSAIDs联用可能增加胃肠道出血风险。NSAIDs通过抑制环氧合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具有抗炎、镇痛和解热的作用。前列腺素可保护胃黏膜,减少胃肠道出血。而TXA可抑制纤维蛋白溶解,促进血栓形成,可能导致胃黏膜损伤,增加胃肠道出血风险。

4.激素

TXA与激素联用可能增加血栓栓塞风险。激素可通过抑制纤溶酶的活性,促进血栓形成。而TXA具有抗纤溶作用,可进一步抑制纤溶酶的活性,增加血栓栓塞风险。

5.抗生素

TXA与某些抗生素联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某些抗生素可抑制维生素K的合成,导致凝血因子缺乏,增加出血风险。而TXA可抑制纤维蛋白溶解,促进血栓形成,可能进一步增加出血风险。

6.其他药物

*氨茶碱:TXA与氨茶碱联用时,可能降低氨茶碱的疗效。氨茶碱是一种支气管扩张剂,可通过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支气管痉挛。TXA可抑制纤溶酶的活性,促进血栓形成,可能导致肺血栓栓塞,进而降低氨茶碱的疗效。

*洋地黄类药物:TXA与洋地黄类药物联用时,可能增加洋地黄中毒的风险。洋地黄类药物通过抑制Na+、K+-ATP酶的活性,增加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强心肌收缩力。TXA可抑制纤溶酶的活性,促进血栓形成,可能导致冠状动脉血栓栓塞,进而增加洋地黄中毒的风险。

总之,TXA在产科出血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