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辽宁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4月月考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历史】辽宁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4月月考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历史】辽宁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4月月考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历史】辽宁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4月月考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历史】辽宁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4月月考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就未来,新教育伴你成长联系电话:400-186-9786辽宁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有学者指出,方位观念在华夏先民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据下表可知,当时的方位观念()周人的方位观念出处“惟王建国,辨方正位”“左昭右穆”“左祖右社”《周礼》“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尊省西向,卑省东向”《礼记》“内诸夏外夷狄”《公羊传》A.体现了王政的神权色彩B.反映了周人严谨的地理意识C.规制了周朝的政治秩序D.凸显了基于血缘族群认同【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在周朝的礼制中,不同的方位代表着尊卑等级的不同,具体特定的政治含义,统治者通过严格的方位观念来规范政治秩序,C项正确;方位观念与神权无关,排除A项;方位观念具有政治内涵,而不只是地理意识,排除B项;方位观念与血缘族群认同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2.徙陵之制始于秦,汉因袭之。汉高祖徙齐楚大族昭、屈、景、怀、田五姓于关中以实长陵,与利田宅,徙者十余万口。汉武帝亦“徙郡国豪富至茂陵,赐迁徙者户钱二十万,田二顷”。这些举措意在()A.实现强本弱枝之效 B.强化人身依附关系C.彰显敬祖孝亲观念 D.控制新近征服之地【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秦汉时期,通过将大族迁徙到皇帝陵墓周边地区,实现了“无兼并之民,万里之统,海内赖安”,说明统治者实行该制度的目的是削弱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集权,A项正确;徙陵之制弱化了人身依附关系,排除B项;把大族迁徙到皇陵周边,导致大族远离世代居住之地,远离先祖坟墓,亲戚别离,无法彰显敬祖孝亲之意,排除C项;徙陵之制是将大族迁徙到皇陵所在地区,而非新近征服之地,排除D项。故选A项。3.如图为郑州博物馆所藏隋大业二年《李渊为子李世民祈福造像记碑》碑文。据此可知,当时()A.皇室利用宗教加强统治 B.权贵阶层精通佛学C.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D.佛教具备世俗功用【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型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隋朝时期。根据材料“隋大业二年《李渊为子李世民祈福造像记碑》碑文”可知,该碑文描述的是隋朝时期郑州刺史李渊在寺庙为李世民祈福造碑及祈求佛祖保佑李氏一家的相关内容,说明佛教具有一定的世俗功用,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皇室利用宗教加强统治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材料无法得出权贵阶层精通佛学的结论,表述有误,排除B项;魏晋时期,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佛道思想的冲击,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4.《朱子语类》:“万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一原。但所居之位不同,则其理之用不一。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此理如“月照万川,如月在天,只一而已”。朱熹此番言论旨在()A.探究格物致知以求理的方法 B.说明世界万物相互依存关系C.论证儒家伦理道德的合理性 D.强调“理”是世界的根本原则【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朱熹将万物之理与君臣父子关系类比,旨在论证儒家伦理道德合理性,C项正确。该言论与求理方法无关,排除A项;万物之间的依存关系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理”是世界根本原则不是朱熹表达主要目的,排除D项。故选C项。5.乾隆时期《湖南通志》记载:茶,产安化者佳。充贡而外,西北各省多用此茶,而甘省及西域外藩需之尤切。设之官商,做成茶封,抽取官茶,以充市易,赏赍诸蒙古之用。每年商贾云集。据此可知()A.朝贡贸易推动湖南经济发展 B.湖南茶叶的跨区域贸易兴盛C.官商垄断湖南茶叶交易市场 D.湖南是茶商活动的主要地区【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乾隆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湖南茶叶远销西北地区,商贾云集,可知跨区域贸易兴盛,B项正确;朝贡贸易就是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官方的进贡和回赐关系,材料未体现朝贡贸易对湖南经济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有官商,但没有官商垄断湖南茶叶交易市场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说明湖南是茶商活动的地区之一,不能证明是主要地区,排除D项。故选B项。6.鸦片战争后,西医手术逐渐在中国出现并传播,但被认为是折损人体的妖术;19世纪晚期后,伴随着手术实践与知识译介的进展,西医在大城市中逐步被认可。这一变化反映出()A.中国近代科学不断发展 B.国人医疗观念的进步C.中西医的结合成为趋势 D.西医成为时代的主流【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伴随着手术实践与知识译介的进展,西医在大城市中逐步被认可。”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方医学在中国的整体传播,改变了单一的中医学独立存在的局面,中国出现中西医并存的医疗格局,中国人的医疗观念也发生了转变,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中国近代科学的进步,排除A项;材料不能看出中西医结合,排除C项;材料描述为西医在大城市逐渐被认可,不能得出主流,排除D项。故选B项。7.1897年,出身仕宦之家的孙宝瑄在其日记中写道:“居今世而言,学问无所谓中学也,西学也,新学也,旧学也,今学也,古学也,皆偏于一者也。惟能贯古今,化新旧,浑然于中西,是之为通学……通则无不通矣。”这折射出当时()A.救亡思想新旧杂陈 B.中体西用思想盛行C.变革呼声日渐高涨 D.革命形势风起云涌【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97年(中国)。根据材料“。惟能贯古今,化新旧,浑然于中西,是之为通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宝瑄主张学习西方的科技、文教、法律和行政管理等先进经验,部分渴望变革的进步人士的支持,这说明当时社会上变革呼声日渐高涨,C项正确;材料中仅反映一种救亡思想,而未体现新旧思想的交杂,排除A项;中体西用思想是洋务派的主要思想,排除B项;20世纪初,反清运动不断高涨,革命形势风起云涌,排除D项,故选C项。8.下图所示为1926~1936年中国主要商品进口额(单位:海关两)及进口关税税率(单位:%)的变化情况。这可用于说明该时期()A.关税自主权的实现仍存在较大障碍 B.关税改革改善了民族工业发展环境C.国民政府经济建设扭转了贸易逆差 D.国际经济环境恶化加剧了通货膨胀【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6—1936年(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81936年间南京国民政府的关税改革在客观上体现出了对轻工业制成品课以较高税率,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减少轻工业制成品进口,保护国内产业的效果。因此,与当时中国国内主要轻工业部门构成竞争的各种进口轻工业制成品,随着20世纪30年代进口税率的显著提高,进口量皆呈现出持续剧烈下降的趋势。这说明国民政府的关税改革改善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环境,B项正确;材料侧重于关税政策调整对民族工业的影响,并未反映关税自主权仍存在较大障碍,排除A项;材料并未显示主要商品的进出口情况,无法判定中国贸易逆差是否得到逆转,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关税改革改善了民族工业发展环境,并未反映“通货膨胀”的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9.20世纪50年代初,为预防人在高温环境下产生热痉挛,我国从苏联引进了功能性饮料——盐汽水。尽管利润低于甜汽水,政府还是制定了税收优惠政策,厂家也将盐汽水的生产置于首要位置,一些高温工矿企业还自行建立了盐汽水生产车间。上述现象()A.反映出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 B.受制于重工业落后的现状C.体现了“一边倒”政策的影响 D.彰显了人民至上的治国理念【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据材料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对国民生活健康状况比较关心,尽管盐汽水的利润不高,但仍然多种渠道确保盐汽水的供应,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确保人民的生命健康权,D项正确;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是一五计划的实施,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高温工矿企业需要盐汽水降温避暑,没有体现重工业的落后,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国内建设情况,与外交政策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0.中国不仅能养活自己,而且还是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2006年9月,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发表的《2005年度国际粮食援助检测报告》显示,2005年中国共对外提供了57.7万吨粮食援助,占当年全球粮食援助总量的6.9%,仅次于美国和欧盟。中国成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主要力量,主要得益于()A.现代化农业的实现 B.粮食作物育种技术突破C.粮食储备技术改进 D.联合国粮食组织的推动【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中国能成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主要在于育种技术突破,粮食产量大增,B项正确;中国没有实现农业现代化,排除A项;储备技术是解决粮食安全的辅助手段,排除C项;联合国粮食组织的推动不是主要因素,排除D项。故选B项。11.古埃及的奥西里斯崇拜以正义和来世观念为核心,原本只得到王室的尊崇,而后逐渐向地方权贵乃至普通大众扩展。这一变化有利于()A.宣扬君权神授思想 B.强化社会等级观念C.维护国家秩序稳定 D.促进人文意识觉醒【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埃及)。根据材料“崇拜以正义和来世观念为核心,原本只得到王室的尊崇,而后逐渐向地方权贵乃至普通大众扩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古代埃及,奥西里斯崇拜,逐渐向地方权贵乃至普通大众扩展,这种信仰强调正义和来世观念,有利于底层大众安于现状,有利于维护国家秩序稳定,C项正确;“君权神授思想”思想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根据材料“原本只得到王室的尊崇,而后逐渐向地方权贵乃至普通大众扩展”可知,奥西里斯崇拜逐步扩展至普通大众,突破了社会等级的限制,排除B项;“人文意识”以人为中心,而奥西里斯崇拜以“神”为中心,排除D项。故选C项。12.3-6世纪亚欧游牧民族的大迁徙对区域文化的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下列符合这一论断的是()A.佛教成为印度社会的重要符号 B.中国江南地区的经济得到开发C.阿拉伯文明传播到达北非地区 D.查士丁尼在位时构建法律体系【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3—6世纪欧亚大陆。3—6世纪亚欧游牧部落开始了新一轮大迁徙,在中国,匈奴人逐步内迁,转向定居生活,同时,部分北方人民因战乱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B项正确;佛教成为印度社会的重要符号不属于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的影响,排除A项;7世纪,阿拉伯人开始扩张,征服西亚和北非广大地区,与题目时间不符,排除C项;查士丁尼在位时构建法律体系与亚欧游牧民族的大迁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3.《现代欧洲史》历史丛书的首卷将1460年作为“早期现代欧洲的建立”时间,并开宗明义地强调印刷术在1460年至1500年间满足了“商人、律师、医生、官员”等群体对不同类型书籍的需求,根据这样的历史分期方法,可推测该作者高度关注()A.资本主义萌芽与西方社会变革的关系 B.人类文明从分散走向整体的演进脉络C.技术、观念与西方社会变革间的关联 D.东方科技传入与西方社会演进的关系【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材料“印刷术在1460—1500年间满足了‘商人、律师、医生、官员’等群体对不同类型书籍的需求”可知,该丛书强调印刷术对推动欧洲近代化、思想解放的作用,体现了作者关注技术、观念与社会变革间的关联,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资本主义萌芽,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新航路开辟使人类文明从分散走向整体的演进脉络,排除B项;材料主旨强调印刷术的作用,未强调东方科技,排除D项。故选C项。14.苏格兰学者休谟(1711—1776年)曾对当时流行的“与别国贸易其实是别国要赚我们的钱”的“贸易猜忌说”进行谴责,他指出并不存在总想着“从经济上搞垮邻国”的现象,“各国优势不同,彼此互通有无,不必担心恶性竞争的发生”。休谟意在说明()A.经济民族主义具有必然性 B.自由贸易符合国家利益C.政府应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D.市场具有宏观调控作用【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时空是:18世纪(苏格兰)。据材料“各国优势不同,彼此互通有无,不必担心恶性竞争的发生”可知,休谟主张各国之间应互通有无,自由贸易,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对自由贸易的重视,经济民族主义是指通过政府政策的形式对进口商品建立贸易壁垒,并施加各种各样的保护主义政策以保护其国内产业,与题干所述自由主义相反,排除A项;材料突出的是自由贸易的重要性,并不是重商主义政策,排除C项;仅从材料,并未提及市场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B项15.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工、农业生产部门出现了劳动力短缺。到一战前,国内的外国劳工已达120万之多,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劳动力输入国。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德国()A.工业化推进的速度较快 B.海外移民导致劳动力不足C.战争使得人口大量损失 D.民主政治有了充分的发展【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据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工、农业生产部门出现了劳动力短缺......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劳动力输入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伴随着德国工业革命的进行,其对劳动力的需求进一步增强,德国因工业革命而导致的劳动力缺乏使得德国成为较大的劳动力输入国,A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导致德国劳动力不足的原因是工业革命,并非海外移民,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并没有大规模战争使其丧失大量劳动力,排除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德国的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民主政治没有得到充分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16.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曼哈顿的格莱姆西社区出现了很多居民自发组织的非营利组织,如哈里森夫人组织附近街坊加入了市里的“社区安全运动”,并成立了“格莱姆西公园街区协会”,致力于街道路灯的维护和街区巡逻工作。这些非营利组织()A.稳定了社区周边的秩序 B.秉持了济贫互助的理念C.享有了一定行政管理权 D.弥补了政府管理的不足【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1世纪以来(美国)。据材料中“加入了市里的“社区安全运动”、“致力于街道路灯的维护和街区巡逻工作”等信息可知,这些非营利组织是附近居民结社的一种新形式,通过结成互助小组的形式,居民可以互相帮助,解决面临的困难,弥补政府管理的不足,D项正确;A项中“稳定了社区周边的秩序”的说法夸大了这些非营利组织的作用,排除A项;据材料无法判断这些非营利组织是因秉持了济贫互助的理念而成立的,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该民间组织没有行政管理权,排除C项。故选D项。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孔子曾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张栽认为:“虽三代之英(夏商周三代君王),犹有劣者,以其未成功也。此所以未有不谨于礼,唯谨于礼则所以致大道之行。……六君子所以急于礼者,欲至乎大同也。”材料二20世纪初,康有为在《大同书》中讲,“既无帝王君长,又无官爵科第,人皆平等”,“今欲至大同,必去人之私产而后可,凡农、工、商之北必归之公”,“但使明天赋人权之义,男女皆平等独立,婚姻之事不复名为夫妇,……皆归之于公,即可至大同之世也”。同一时期,李石曾在《新世纪》上发表文章认为,“无国界,无种界,无人我界,以冀大同”。五四运动后,陈独秀提出,以往的理想社会追求,“他们眼见穷人的苦恼是由贫富不均,因此要想把全社会的贫富弄得绝对的平均,至于用什么方法来平均贫富,都全是理想,不曾建设在社会的经济事实上面,所以未能成功。”而马克思社会主义,是用科学的方法证明社会不安的原因,建立在社会的经济的事实上面,因而是客观的、现实的。——均摘编自网络(1)分别概括材料一中孔子与张载关于“大同”的主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大同”思想在20世纪初期的变化,并分别进行评析。【答案】(1)观点:孔子提倡天下为公、崇贤尚德、以民为本、仁爱的“大同”社会;张载认为“大同”要符合礼制,礼与天理结合,顺应天理才能实现大同。(2)变化一及其评析:变化一:康有为主张天下为公,反对财产私有,强调民主平等观念;评析:由于外国侵略,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康有为等有识之士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希望中国能够实现传统社会理想中的“大同”。同时,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他们也吸收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平等思想,使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代西方思想相融合。康有为等的“大同”思想,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发展和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但具有空想性。变化二及其评析:变化二:1919年五四运动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代表陈独秀,强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反对贫富不均,论述“大同”社会实现的根本在于经济基础;评析:由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陈独秀反思以前“大同”思想的局限,使“大同”思想逐渐变为可实现的实践,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为中国传统文化复兴提供新路径,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条件。【解析】【小问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观点:根据材料一“孔子曾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得出:孔子提倡天下为公、崇贤尚德、以民为本、仁爱的“大同”社会;根据材料一“张栽认为:‘虽三代之英(夏商周三代君王),犹有劣者,以其未成功也。此所以未有不谨于礼,唯谨于礼则所以致大道之行。……六君子所以急于礼者,欲至乎大同也。’”得出:张载认为“大同”要符合礼制,礼与天理结合,顺应天理才能实现大同。【小问2】本题是对比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变化一及其评析:变化一:根据材料二“既无帝王君长,又无官爵科第,人皆平等”“今欲至大同,必去人之私产而后可,凡农、工、商之业必归之公”“男女皆平等独立”等得出:康有为主张天下为公,反对财产私有,强调民主平等观念;评析: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由于外国侵略,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康有为等有识之士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希望中国能够实现传统社会理想中的“大同”。同时,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他们也吸收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平等思想,使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代西方思想相融合。康有为等的“大同”思想,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发展和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但具有空想性。变化二及其评析:变化二:根据材料二“五四运动后,陈独秀提出,以往的理想社会追求,‘他们眼见穷人的苦恼是由贫富不均,因此要想把全社会的贫富弄得绝对的平均,至于用什么方法来平均贫富,都全是理想,不曾建设在社会的经济事实上面,所以未能成功。’而马克思社会主义,是用科学的方法证明社会不安的原因,建立在社会的经济的事实上面,因而是客观的、现实的。”得出:1919年五四运动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代表陈独秀强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反对贫富不均,论述“大同”社会实现的根本在于经济基础;评析: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由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陈独秀反思以前“大同”思想的局限,使“大同”思想逐渐变为可实现的实践,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为中国传统文化复兴提供新路径,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条件。1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表2清末新政时期部分商务法规、章程内容商会简明章程(1904年)商务繁富之区设立商务总会,商务发达稍次之地则设商务分会。商人通例(1904年)肯定商人的地位,规定享有的权利和应遵循的通行规则等。公司律(1904年)规定公司的创办程序、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商办公司与官办公司、官商合办公司“享一体保护之利益”。奖给商勋章程(1906年)凡制造新式机器者,奖以三等至一等商勋,赏加四品至二品顶戴。华商办理农工商实业爵赏章程(1907年)凡集股创办企业的华商,根据资本额多少,可分别获一、二、三等子爵和三品卿、四品卿爵赏。——摘编自朱英《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等(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新政在振兴商务方面采取的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中的法规、章程对传统商业的突破性意义。【答案】(1)广泛组织商会;制定商律,保护商人开办公司的各项权益;对商人授予商勋和爵位。

(2)否定了抑商政策,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动摇了传统义利观;突破了旧式商业组织的束缚。【解析】(1)根据“商务繁富之区设立商务总会,商务发达稍次之地则设商务分会”可知广泛组织商会;根据“规定享有权利和应遵循的通行规则”可知制定商律;根据“商办公司与官办公司、官商合办公司‘享一体保护之利益’”可知保护商人开办公司的各项权益;根据“凡制造新式机器者,奖以三等至一等商勋,赏加四品至二品顶戴”可知对商人授予商勋和爵位。

(2)根据表格内容可知,清政府鼓励创办公司,促进商业发展,对商人实行保护政策,实际上是否定了抑商政策,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动摇了传统的义利观,突破了旧式商业组织的束缚。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随着19世纪末移民潮和难民潮的到来,美国语言政策发生了显著变化,突出表现在努力巩固英语的地位,将其上升为国家语言和通用语言。一方面,人们需要通用语言来处理迅速增加的经济、政府及公共事务;另一方面,移民和难民的大批涌入带来差异极大的语言文化。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民族主义情绪空前高涨。到1919年,有15个州通过立法规定必须在所有公众场合使用英语。——摘编自陈新仁《美国语言政策的历史沿革与启示》材料二17世纪以来,法语是法国上流社会“先生”的语言,方言则是各地民众唯一使用并掌握的语言。大革命前夕,法国存在三十多种方言,因语言障碍,方言区的民众对国内巨大的政治风暴不知情或不关注。革命者将废除方言、统一民族语言视为传播共和思想、巩固共和国的一个必要前提。于是,讲法语被视为爱国行为,这一全新的语言观引发了法国历史上首场全民性的语言爱国主义运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反复,直至20世纪初,法语才真正成为法兰西民族的通用语言。——摘编自曾晓阳《从“先生”的语言到公民的语言》(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推广通用语言的社会条件。(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语言爱国主义运动”的影响。【答案】(1)社会条件:19世纪末,英国移民已在美国占据主导地位,具备了推广英语群众基础;美利坚民族意识进一步发展,呼唤使用民族通用语言;随着南北战争的结束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美国国内统一市场进一步巩固并扩大,经济联系的增强有利于通用语言的普及;政府出台政策支持,各州立法加以引导,为推广通用语言提供政治保障。

(2)影响:法国的语言运动有助于传播共和思想,是革命动员的重要手段;民族语言的使用,增进民族认同,强化国家和民族情感;全民的语言运动,淡化阶级差别和身份意识,有助于建立平等社会;法语的普及与流传,推动法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然而,法国这一时期的语言运动较为激进,也对地方语言和文化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以来的美国。社会条件:根据材料一“随着19世纪末移民潮和难民潮的到来,美国语言政策发生了显著变化,突出表现在努力巩固英语的地位,将其上升为国家语言和通用语言。”得出:19世纪末,英国移民已在美国占据主导地位,具备了推广英语的群众基础;根据材料一“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民族主义情绪空前高涨”得出:美利坚民族意识进一步发展,呼唤使用民族通用语言;根据材料二“到1919年,有15个州通过立法规定必须在所有公众场合使用英语”得出:政府出台政策支持,各州立法加以引导,为推广通用语言提供政治保障;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随着南北战争的结束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美国国内统一市场进一步巩固并扩大,经济联系的增强有利于通用语言的普及。【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以来的法国。影响:根据材料二“在此共识下,革命者将废除方言、统一民族语言视为传播共和思想、巩固年轻的共和国的一个必要前提。”得出:法国的语言运动有助于传播共和思想,是革命动员的重要手段;根据所学知识从思想、政治等方面可归纳为:民族语言的使用,增进民族认同,强化国家和民族情感;全民的语言运动,淡化阶级差别和身份意识,有助于建立平等社会;法语的普及与流传,推动法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然而,法国这一时期的语言运动较为激进,也对地方语言和文化发展造成不利影响。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力。第一,和平叙事。中国自古至今求稳定、求平安,不热衷于征战与扩张,主要通过内部治理维护国内的稳定与安全;在战略上以防守为主,主张以退为进、后发制人。第二,发展叙事。中华文明具有包容性和融会贯通性的开放系统,它不断吸收和融入新鲜血液,在“和而不同”中寻求发展。第三,国情叙事。坚持从国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是新中国历代领导人的思想、行为准则,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根本遵循。第四,文化叙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其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建筑风格、民间记忆、传统习俗、医药文化等历久弥坚,成为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其创造并延续的精神追求,更成为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的不竭动力。——摘编自程曼丽《打破西方话语垄断构建中国叙事体系》围绕“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选择材料中任意一个方面,结合相关史实,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答案】示例一:论题: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需着力于和平叙事。论述:受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和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中国从古至今不热衷于征战和扩张不以霸权欺凌他国,寻求和平稳定,谋求与世界共同发展。汉朝开辟丝绸之路后,中国四大发明、丝绸、瓷器、儒家文化等传播至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同时佛教、葡萄等外来文化和物种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在物质、技术、文化等方面和平交流和发展。明朝,郑和下西洋,到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取和平和互利的方式,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提供了不同文明可以和谐相处、兼容并包的实例。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新中国的和平形象与和平外交路线逐渐获得世界的广泛认同。80年代以后,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国坚定不移地反对霸权主义,积极发展新型大国关系以及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推动共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