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历史(专题版)课件专题2古代中国的农耕文明_第1页
高考总复习历史(专题版)课件专题2古代中国的农耕文明_第2页
高考总复习历史(专题版)课件专题2古代中国的农耕文明_第3页
高考总复习历史(专题版)课件专题2古代中国的农耕文明_第4页
高考总复习历史(专题版)课件专题2古代中国的农耕文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纵横通史贯通上

篇必修系列模块一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与世界专题2古代中国的农耕文明02理清主线栏目导航01考情回顾01考情回顾考纲展示考点热度考纲解读考情趋势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本专题作为中国古代经济的概貌表述,重点要注意了解不同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水平及生产关系的变化;内容探究:本专题的考点有“古代中国的农业”“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古代中国的商业”“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等,其中农业的耕作方式和经济制度、古代商业发展及“重农抑商”政策等是高考的重点,试题难度中等,并且还会与近现代东西方经济发展及同一时期的政治、思想结合命题手工业的发展★★考纲展示考点热度考纲解读考情趋势商业的发展★★★认清古代中国经济从长期领先于世界到后来逐渐落后于欧美各国的发展轨迹,既要看到古代中国经济的辉煌成就,又要看到其中蕴含着导致中国由先进变为落后的消极因素;注意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与政治、文化发展的相互作用与内在联系形式探究:本专题的常见题型为选择题,分值多在4分左右,多采用新材料、新情境进行设计。非选择题也有一定涉及,分值多在8分左右,多以农业为突破口设计,与当前的“三农”问题联系紧密,还需注意以本区域经济发展史为背景材料的命题。从命题思路上看,本专题的命题一是切入点小,视角多变;二是立足区域史,关注社会,突出文明史观、社会史观、近代化史观,时代感强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02理清主线※网络构建※

中国古代的社会经济以小农经济为核心,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的走向都与其息息相关。可按以下四条线索进行整理;1.古代农业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经历了由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的演变。秦汉时期,基本形成了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封建小农经济模式。2.古代手工业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主要有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三个领域(冶金、制瓷、纺织)成就突出,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主线解读※3.古代商业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宋元至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在城市经济、货币源流、对外贸易等层面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古代商业的发展。4.古代经济政策经济政策与经济思想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古代封建土地私有制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战国时期商鞅首倡的重农抑商政策,历朝历代一直沿用;明清时期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第一关真题自测•找差距1.(2017·全国卷Ⅰ·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B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玉制器皿的使用范围由上层社会向普通百姓普及,表明玉制器皿的制作越来越普及化,同时经济的发展使普通人家能够消费玉制器皿,因此B项正确;A、D两项与材料无关,可排除;题干中也没有涉及伦理关系,故C项排除。2.(2017·全国卷Ⅱ·24)下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A

解析:根据图示,陶、曹、鲁均为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相对发达且相距较近,有利于商贸发展,故A项正确;争霸战争导致的是社会生产的破坏,影响经济的交往,故B项错误;图示中没有陶、曹、鲁之间的相关交通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讲述范蠡和子贡经商致富,没有涉及城市规模的扩大,故D项错误。3.(2017·全国卷Ⅱ·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C

解析:据材料“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推知,北朝时,南茶已在北方出现,而不是唐代才开始北运,故A项错误;材料涉及的仅是喝茶习俗在北方的影响,不能得出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故B项错误;由“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到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可以看出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在上升,故C项正确;材料只是提及北方城市中有很多南方的饮食习俗,无法体现经济水平的高低,更无法作出南北方的比较,故D项错误。4.(2017·全国卷Ⅲ·26)表上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A.自耕农经济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C.均田制破坏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A

土地规模(亩)户数户数比例20以下2417.3%20~13010374.1%131~300107.2%300以上21.4%小计139100%解析:根据表可知拥有20~130亩土地的自耕农户数比例达到74.1%,说明当时该地自耕农经济盛行,故A项正确;拥有300亩以上土地的地主仅有2家,而拥有20~130亩土地的自耕农有103家,说明当时该地土地集中现象并不严重,故B项错误;唐朝中期实行“两税法”后均田制瓦解,此时为唐朝后期,均田制已经瓦解,并且材料无法判断当地是否实行均田制,故C项错误;仅凭拥有不同土地规模的户数及所占比例无法判断农业生产效率是否提高,故D项错误。5.(2017·海南卷·4)“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镇将只掌防戍守御。宋代,诸镇“置于管下火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镇的功能变化反映了(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坊市制度被逐渐打破C.地方行政机构权力扩大 D.边患问题得到解决A

解析:材料中宋代镇增加“或兼酒税之事”的功能,在商业繁华地点征收商业税,客观上反映出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只反映出镇的功能变化,没有体现出商业区与居民区的关系,不能推断坊市制度被逐渐打破,故B项错误;材料中镇的主要功能是“防戍守御”,是地方军事机构,而非地方行政机构,故C项错误;由镇的功能变化不能推断出它“防戍守御”的效果,因此没有反映出边患问题得到解决,故D项错误。6.(2016·全国乙卷·25)如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D

解析:此图反映的是集体劳动的场景,而非个体农户分散的生产劳作状态,故A项错误;此图没有反映出耕作技术的进步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因此不能说明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故B项错误;汉代封建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故C项错误;此图反映出汉代豪强地主在庄园内驱使农民集体生产的情形,故D项正确。7.(2016·全国甲卷·26)

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B

解析:土地兼并作为封建社会的毒瘤一直都存在,很多朝代采取抑制的措施,而宋代的土地政策和其他的朝代有很大的不同,宋代对土地兼并放任不管。这样的土地政策也创造出题中所产生的现象,租户和佃户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关系。因此B项正确。A项不符合历史事实,宋代的经济空前繁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高峰;C项与材料无关,坊和市之间的关系是商业的内容,不是农业的内容;D项没有明白这种政策的内涵,这种政策并不是通过严格的管理来控制土地兼并,而是顺其自然,自然而然的产生稳定的秩序。8.(2016·全国丙卷·2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朝中后期产生资本主义萌芽,其特征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两者形成了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明朝是江南市镇经济迅速发展时期,市镇经济与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雇工需求量大,导致雇工态度发生变化。应该选A项。明朝随着一条鞭法出台,人身依附关系放松,排除D项。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排除B、C两项。9.(2016·海南卷·6)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A

解析:由“宁可少好,不可多恶”可看出作者的目的是反对粗放式的滥种,要求把每一块土地达到最理想的产出,故A项正确;作者反对扩大种植面积的目的是要求把每一块土地精耕细作,不浪费有限的土地资源,大土地所有制的产生是封建制度的必然结果,故B项错误;一家一户的生产单位恰好适合在有限的土地上精耕细作,与“抑制农业的进步”不符,故C项错误;在北魏时期,人地矛盾还没有尖锐的程度,明清时期比较明显,故D项错误。10.(2015·全国卷Ⅰ·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A

解析:战国时期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收益增加,使得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的生产成为可能,从而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A项正确;战国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与农业收益的增加无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导致农业收益的增加,故C项错误;国家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与农业收益的增加无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11.(2015·全国卷Ⅱ·26)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C

解析:坊市制度瓦解只体现出商品交换场所的变化,而不能作为促进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土地集中导致自耕农数量减少,国内购买力下降,不利于农业和商业经济发展,不是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动力,故B项错误;农业技术进步会推动农业发展,也会使更多的农产品投入市场,带来商品经济发展,是推动全国经济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动力,故C项正确;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多为官府控制的朝贡贸易,对国内经济发展影响不大,不是促进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动力,故D项错误。12.(2015·全国卷Ⅱ·27)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B

解析:从“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可知明成祖定都北京目的是巩固国家统一,A项是明成祖的主观目的,不是客观影响,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因而促进跨区域贸易繁荣不是明成祖的主观想法,属于定都北京带来的客观影响,故B项正确;商帮是明清时期形成的,没有因定都北京而发展受到限制,故C项错误;南北经济文化格局的改变是随着经济重心南移而形成的,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时期完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核心词:铁犁牛耕小农经济土地制度水利工程第二关知识重构•理考点一、古代农业经济1.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主要方式)。2.经营模式: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3.生产工具(1)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掌握了冶铁技术,铁农具的出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2)唐代,曲辕犁的发明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4.水利灌溉(1)灌溉工具:主要有翻车、筒车、高转筒车、风力水车等。(2)灌溉工程:战国时期的都江堰和西汉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水利工程。5.土地制度(1)井田制:出现于商周时期,是一种土地国有的所有制形式;春秋时期,井田制崩溃。(2)土地私有制:战国时期,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主要有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和自耕农土地私有制。(3)土地国有制:北魏、隋唐都曾经实行过均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唐朝后期,均田制瓦解了。[轻巧识记]古代农业的“二、三、四”1.(2017·洛阳模拟)从汉代画像砖图中,可以看到大量使用的农具有倒三角锄、长柄弯锄、板状锄等;此外涉及田间管理、捡拾牲畜粪肥的图像也很多。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

)A.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B.耕作方式明显进步C.农耕经济已普及全国 D.农业生产经验丰富A

解析:精耕细作就是通过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的革新,提高农业产量的一种生产模式,与材料相符,故A项正确;古代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为铁犁牛耕,这种耕作方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故B项错误;仅凭一幅汉代画像砖图,不能推出农耕经济普及全国,故C项错误;生产经验仅为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一部分,后者涵盖前者,故D项错误。2.(2017·河南高三摸底)下面是秦汉至明清水旱等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及其频率一览表。据此可以推知(

)A.明清政府治灾防灾能力降低 B.经济重心南移造成环境破坏C.明清农业生产面临严峻考验 D.农业生态治理环境逐步恶化C

朝代秦汉唐宋元明清次数37549387451351055344频率0.85次/年1.7次/年2.7次/年5.31次/年18.5次/年18.9次/年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明清自然灾害次数比前朝多,但不能体现明清政府治灾防灾能力低,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出灾害地点在南方还是北方,故不能体现经济重心南移造成环境破坏,故B项错误;从明清时期自然灾害的次数和频率远超前朝,可知明清时期农业生产经常受到自然灾害的侵扰,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对生态环境的治理,故D项错误。核心词:经营形态雇佣劳动瓷器二、素称发达的古代手工业1.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2.主要行业冶金(铜、铁、钢)、制瓷(青、白、彩)和丝织(苏州、杭州)。3.发展历程原始社会晚期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夏商周时期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三种主要形态;明中后期出现雇佣劳动关系。4.主要成就丝织品和瓷器是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5.发展特征规模巨大,分工细密;技术先进,工艺精湛;素称发达,世界领先;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中国古代手工业未出现生产领域的技术革命的原因发展动力中国古代手工业以自给自足为目的,规模小,社会需求不大,缺乏发展的动力和社会基础技术水平代表最高水平的官营手工业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新技术难以向社会推广,而私营手工业的小规模经营和世代严守技术秘密,使生产技术难以交流提高劳动者官营手工业对工匠的束缚和压迫,使工匠缺乏改进技术的积极性统治者统治者往往对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加以限制,如“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手工业的发展,不利于新技术的研究和发明B

4.(2017·北京海淀模拟)首都博物馆举办的《王后·母亲·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引起巨大轰动。下列文物可能在此次展览中展出的是(

)A

核心词:“坊”“市”“交子”“商帮”“工商业城镇”三、古代商业的发展时期发展表现阶段特征先秦时期①商朝人善于经商,是“商人”的来历;②打破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③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兴起秦汉时期①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②商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但还是有所发展初步发展隋唐时期①长安、洛阳等城市商业繁荣;②农村集市(草市)贸易发展起来;③出现柜坊和飞钱繁荣时期发展表现阶段特征宋元时期①商品种类繁多,东京城市商业发达;②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③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④元代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商品品种齐全打破时空限制,商业贸易发达明清时期①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出现专业性工商业城市;②大量农副产品如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进入市场成为商品;③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④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如徽商和晋商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方法规律]

古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规律(1)从城市功能上看先秦至唐代,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商业贸易的规模不大;唐代以后,因手工业和商业发达而兴起的城市增多,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2)从城市的商业活动来看政府对城市的商业活动由限制到逐渐放松。(3)从城市数量和规模看唐代开始,商业城市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至明清时期,出现了大批的工商业城镇。(4)从城市布局上看城市的区域分布与经济重心紧密相连,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中国古代城市有着逐渐由北方向南方转移的趋势。5.(2017·浙江名校协作体联考)古丝绸之路是一条文化之路、商贸之路、友谊之路。在中国西北地区的丝绸之路上发现大量古代的遗迹、遗物。下列遗物中,可能出现在汉代的是(

)A.葛布、曲辕犁 B.玉米种子、水排C.绒类织物、罗马金币 D.丝绸、彩瓷C

解析:曲辕犁出现于隋唐时期,故A项错误;明清时期玉米种子传入中国,故B项错误;汉代纺织业已出现绒类织物,罗马金币经由汉代丝绸之路流入中国,故C项正确;彩瓷出现于明清时期,故D项错误。6.(2017·河南八市质检)16世纪末期,由于中国经济的规模以及消费市场集中于各级政治中心,无论中国人的描述还是外国人的描述,大城市给人的印象总是富庶的。下列说法与材料符合的是(

)A.大多数城市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B.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团体C.中央集权大大加强D.国内贸易有巨大突破B

解析: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江南部分地区,故A项错误;材料认为明末各级政治中心往往也是经济繁荣之地,表明明末大城市商业经济的发达,商帮的出现是商业经济发达的表现,故B项正确;中央集权大大加强会造成地方的灵活性减弱,不能说明地方经济的发展,故C项错误;明末经济的主要形式仍然是自然经济,国内贸易不可能出现巨大突破,故D项错误。

核心词:重农抑商闭关锁国资本主义萌芽四、资本主义萌芽与经济政策1.资本主义萌芽(1)条件: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2)标志: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出现。(3)特点:出现在江南地区和纺织行业;最初表现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发展缓慢、水平低,整个生产未能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4)地位:是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新事物,代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2.重农抑商(1)时间:从商鞅变法开始,贯穿整个封建社会。(2)目的:维护封建统治基础。(3)评价:前期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巩固了地主阶级政权;后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3.“闭关锁国”(1)含义:对外交往的限制政策。(2)根源: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3)目的:维护专制统治。(4)评价:一定时期内、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来侵略,维护了国家主权;但限制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名师点拨]

重农抑商政策和明清闭关锁国政策的比较1.相同点:都是在社会转型时期采取的政策,目的都是维护封建统治;内容上都限制和压制商品经济的发展,都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不同点(1)时代不同:前者最初实施于战国时期,后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后者实施于封建社会衰落时期。(2)目的不同:前者压制商人势力,以维护封建统治基础,发展地主经济;后者防止外来殖民势力,以维护封建体制,巩固封建经济。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7.(2017·怀化模拟)汉高祖刘邦颁布“贱商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商人及子孙不得“仕宦为吏”。汉武帝实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者征收重税。汉武帝与汉高祖的商业政策相比,其不同之处是(

)A.打压商人的社会地位 B.禁止民间商业的发展C.对商业实行干预政策 D.对商业实行放任政策C

解析:据材料“汉高祖刘邦颁布‘贱商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商人及子孙不得‘仕宦为吏’”可知,打压商人的社会地位是汉高祖的商业政策,故A项错误;据材料,汉高祖与汉武帝都实行“抑商”政策,但“禁止民间商业的发展”说法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据材料“汉武帝实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者征收重税”可知,与汉高祖打压商人的社会地位相比,汉武帝政府加强对商业的管理:实行盐铁官营等,对商业活动实行干预政策,故C项正确;据材料,汉武帝时对商业实行限制,故D项错误。8.(2017·乐山模拟)1757年,乾隆降旨限定广州一口通商,并从乾隆中期开始,清廷相继制定了《防范外夷规条》、《交易章程》等一系列全面约束管制外商活动的正式章程。该政策(

)A.旨在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 B.养成了国民的妄自尊大心理C.客观上迟滞了近代化起步 D.成为近代列强侵华的导火索C

解析:民族工业是中国近代的产物,故A项错误;清朝国民自大心理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故B项错误;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外交流,阻碍中国社会向近代化转型,故C项正确;列强侵华的导火索是中西贸易逆差,故D项错误。第三关自我排查•辨疑难1.“自给自足”中的“足”是指富足。(

)提示:自然经济基本特征中“自给自足”中的“足”并非指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