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汇编15篇_第1页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汇编15篇_第2页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汇编15篇_第3页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汇编15篇_第4页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汇编1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汇编15篇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最新培优补差教学计划.新世纪呼唤新

课改,小学数学教学正处在一个大的变革之中,作为教师,我们

要努力探讨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

神,如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不一,

要想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创新数学课堂,就要切实抓好班

级的培养补潜工作。

通过测试进一步了解到班上学生的情况,围绕学校工作目标,

除了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定期评定学生成绩、优质完成

每一节课的教学外,应采取课内外培优补差措施,制定培优补差

计划,并且更有目的的制定培优补差方案:

第一步深入了解基本情况,学生情况分析:综合素质、学习

态度、学习方法。

第二步制订培优补差目标,对于优秀生学习的主要目标放在

能力培养和数学素养上(分析、解决问题迁移能力,而学困生的

主要目标是放在基础知识掌握和基本能力上。

第三步培优补差基本思路及措施:

一、指导思想

以教师特别的爱奉献给特别的学生。“帮学生一把,带他们

一同上路“。对差生高看一眼,厚爱三分,以最大限度的耐心和

恒心补出成效。

二、差生原因分析

寻找根源,发现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有生理因素,也有心理

因素,但更多的是学生自身原因。

1、志向性障碍:学习无目的性、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自己

的日常学习抱自暴自弃的态度,把接受在校教育的活动看作是套

在自己身上的精神枷锁。

2、情感性障碍: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成天无精打采,做一

天和尚撞一天钟。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欠帐日益增加,成绩每

况愈下。上课有自卑心理,不敢举手发言,课上不敢正视教师的

目光,班集体生活中存有恐慌感。久而久之成为学习困难学生。

3、不良的学习习惯:学习困难学生通常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学习缺乏兴趣,把学习当作完成父母教师交给的差事。他们一

般贪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较随便,上课不听讲,

练习不完成,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作业不能独立完成,甚至

抄袭作业,拖拉作业常有发生,即使有不懂的问题也很少请教他

人。不能用正常的逻辑思维和合理的推理分析来对待学习。他们

对自己要求不高,甚至单纯为应付老师家长,学习并没有变成他

们内在的需要。

4、环境因素:其中家庭教育因素是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一个

突出因素。父母的文化程度较低,期望水平低,他们大多缺乏辅

导能力。有的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缺乏耐心;有的

缺乏教育,缺少关心,放纵孩子,甚至认为读书无所谓,有的说:

“我不识字不也过得很好。”这大大挫伤了孩子的上进心。有的

家长长年在外打工,孩子在家无人管束……总之,家庭的文化氛

围差,使学生的学习受到了干扰,造成了学习上的‘困难。

三、采取措施

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造成了学生的学习困难,从而使这些学

生自卑,自暴自弃。但是,他们真的是不想上进吗?不是。有句

格言说得好:没有不想成为好孩子的儿童。我们要让他们都抬起

头来走路。因此,我们针对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着重从以下几个

方面入手。

1、引导学习困难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学习困难学生不善于自我评价、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因而

容易降低学习目标,放弃坚持不懈的学习努力。教师有责任帮助

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形成恰当的自我意识。帮助他们寻找学习困

难的真正原因,以利于取长补短,摆脱学习困难的困境。

2、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正确的学习态度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学习态度端正

的学生一般学习较为持久、认真,即使是自己不感兴趣的科目和

内容,他也可以对它持比较积极的态度,克服困难,坚持学习。

所以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要注重学生学习态度的培养。

3、优化课堂教学的手段。

学习困难学生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因此他们的转变也只能是

逐步进行的,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教学由易到难,使学生层层

有进展,处于积极学习状态。师生活动交替进行,多为学生提供

自我表现的机会,对学生进步及时鼓励,发现问题即刻纠正。对

待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4、教育他们学会如何学习。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困难学生的最大困难是不知道如何学

习,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学习的关键应该是掌握学习策略。应结合

语文学科的知识特点,帮助他们掌握控制自己知觉、注意、记忆

和思维活动的普通认知策略、解决本学科问题的特殊策略、反省

认知策略和学习努力程度调控策略等,对学习困难学生改进学习

肯定是有益的。

5、激发好奇心,引发求知欲。

在讲授教学内容之前,先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生

活问题,引起他们的好奇心。为学习困难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问

题要小而具体,新颖有趣,有启发性,并有适当的难度,使他们

“跳一跳摘到桃子”。引发学习困难学生的求知欲,也要注意知

识的积累。他们的基础知识较差,只有当某一知识领域内的知识

累积到一定程度时,才有可能使他们对这一领域的知识产生求知

欲望。

6、加强个别辅导,提高个别辅导的质量。

帮助学习困难学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课堂教学中要能照

顾到这些学生,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

的教育措施。对在课堂上没有解决的问题,老师帮助补缺。为了

补缺补差,我们要利用空堂课、自习课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补课。

作业要做到区别对待。还应积极开展同桌教学,伙伴教学,合作

教学,以优带差,帮助他们一起进步。

7、提倡积极鼓励评价。

学习困难学生的问题通常不是一天两天就形成的,而是在多

年批评声中、训斥声的逆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很少被人表扬和

赞许,逐渐产生悲观、失望、缺乏自信等消极情绪。“哀莫大于

心死”,这就要求我们对他们特别厚爱,要化腐朽为神奇,要把

这些生锈的锁一把一把地打开,用真诚唤醒他们的自信,用挚爱

催生他们的自尊,鼓励他们抬起头来走路。因此,要尊重学生的

人格,重视学生的存在,平等对待每位学生,经常与学生沟通。

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及时肯定和表扬,进步

大的还要奖励。

8、给予学生成功的机会。

学习困难学生遭遇到的各种挫折和失败甚多,容易体验到焦

虑不安、气愤等消极的情绪。这些消极情绪反过来又阻碍他们的

学习。相反,成功感却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增加学习兴

趣。学习困难学生并非什么都差,他们往往具有某些别人比不上

的长处。我们的老师应创造条件让他们展露自己的特点,包括课

内增加学生动手、动口、阅读的机会,课外开展形式多样的兴趣

活动,使他们在享受成功体验后,努力改变他们其他方面的落后

状态。

通过补差,使学生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

提高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shu_uebal28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2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4)班、(5)班的数学教学。其中一(4)

班有40名学生,男生21人,女生19人,一(5)班有42人,

男生人,女生人。

1、知识掌握情况:两个班的学生对10以内的数数都掌握地

挺好,一半以上的学生都能数100以内的数,知识方面可能对他

们来说不会存在太大困难。但两个班还是存在一部分后进生,如

一(4)班的金翔,范晨刚等。

2、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除了简单的计算能力、数数,

其它的数学思想方法基本上没有,特别是数学语言的表述,由于

年龄的关系,没有任何的表述能力。

3、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学生在幼儿园的学习习惯、行为习

惯养成不好,上课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刚跨入小学,对数学

课堂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

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

相信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和努力,会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

惯,学习习惯,并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地提高。

两个班的数学知识和能力及素质都会得到更好地提高。

二、教材总体分析:

(一)本册教材内容包括:数一数、比一比、1——5的认识

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和二

个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共十个单元。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本册教材

的重点教学内容。

2、难点: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熟练地口算10

以内的加减法,会口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

(三)教材编排特点:

1、每一单元后面都跟有综合练习,形式灵活多样,能很好的

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2、数学乐园很好的体现主体性原则,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

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

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4、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

达到计算熟练。

5、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

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6、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

方法进行计算。

7、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

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

富的资源。

三、单元教学要点分析:

第一单元“数一数”教材设计了一个“美丽的校园”情景,

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另一方面初步感知10以内各数,

体会数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使教师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观察和

语言表达能力情况,为以后教学做好准备。

本单元教学重、难点是使学生充分感知10以内的数,关键是

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和生活情境让学生充分数数。

第二单“比一比”是学习认数、计算和量的准备性知识。

重点是初步感知“多少、长短、高矮”的含义。难点是学会

比较物体多少长短高矮的方法。关键是掌握比一比的方法。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

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重点: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难点:建立

数感、符号感。关键:使学生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

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

重、难点:掌握图形特征,建立空间观念。关键:通过直观操

作,感受图形特征。

第五单元“分类”能力的发展对于将来理解、接受和掌握系

统化的知识,形成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很有益处。

重、难点:确定分类标准,掌握分类方法。关键:掌握初步的

分类方法。

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

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

重、难点:建立数感、符号感,掌握6—10的加减法。关键:

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

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

准备。

重、难点:认识数位和计数单位,掌握数的组成。关键:通过

直观操作,逐步形成数概念。

第八单元“认识钟表”主要是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

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

重、难点:会看整时和半时。关键:掌握看整时和半时的方

法。

第九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

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好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用

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领悟加减

法的含义,又可以为以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

重点: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难点: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

单的问题。关键:掌握一种20以内进位加法的方法。

四、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的内容和我班的

实验情况,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这

四个方面确定全册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熟练地数出数量在

2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

数或事物的顺序,能比较数的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与20以内

数的组成,能认、读、写0—20各数。

2.初步了解数位和计数单位:知道个位、十位上的数各表示

什么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4.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

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

5.认识符号“”、“"、“=”,会用这些符号表示20以内

数的大小。

6.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

形,能辨认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会用这些图

形进行拼图。

7.初步了解事物比较和分类的方法,结合实际,能把同类事

物进行比较和分类。

8.初步认识钟表,会认整时和半时。

9.初步学习对日常生活中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会看、填

写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

10.初步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比较、辩析、整理、概括、语

言表达、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

1.结合现实素材抽象出0—20各数,感受。〜20各数的意义,

能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建立数感。

2.能按一定的顺序整理和记忆: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10

以内数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

3.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法,想10以内的数的组成、分解,想

10以内加减法的得数和20以内进位加法的得数,体会算法的多

样化。

4.能简单地、有条理地思考2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中的应用

问题。

5.通过拼、摆、画、想各种图形,感受和描述各种图形的特

征,通过对几何形体的分类,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6.能用对应、比较等方法,比较出两个事物的多少、长短、

高矮。

7.能根据事物的同一类型的特点把一些事物分类。

8.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自已探究、实践活动等,

发展学生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9.通过数学活动,初步发展学生对应、统计等数学思想方法。

10.初步学习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发展

数学意识。

(三)解决问题

1.能用0—20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2.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10以内的加减、20以内的

进位加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3.能比较出学生生活中事物(在20以内)数量的多少、长短

和高矮,能给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分类。

4.结合自已的生活经验,初步体验1时、几时、半时的长短。

5.能根据简单统计图表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6.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

⑴会看。会看数学书,能在书上找到要学习的内容。

⑵会听。能听懂老师和学生的讲话,能边听、边想。

⑶会想。能根据一些信息想出数学问题;会根据数学问题,

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⑷会说。能把自己想的说出来,会说三句完整的话。

⑸会用。会用学具学习一些数学内容。

⑹会做。会做数学作业,书写规范,格式正确,认真细心,能

自己出题自己做,能检查。

⑺能讨论。能与同学讨论数学问题。

(8)能评价。能作自我评价与评价他人。

2.在合作交流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积极思考,

争取发言,尊重别人,认真倾听他人发言,有获得成功的体验,

增强自信心。

3.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美德。

4.爱护学具、文具、数学书、作业本、书包,养成勤学习、有

条理、讲究美的好习惯。

5.初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感受用数学的乐趣,与同伴交

流的乐趣。

6受到关心集体、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等思想教

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健康发展。

五、综合实践活动:

1、内容:本册教材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

“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联系学

生的生活实际设计的一种数学实践活动情境,都是一些具有现实

性和趣味性的活动材料,让学生在活动中可以进一步经历数学知

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

的乐趣。

2、具体安排

“数学乐园”是安排在第10周。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乐园”

的活动,使学生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巩固10以内的

加、减法,充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练习,学会用数学的

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培养数学意识。

“我们的校园”安排在第周,借助“我们的校园”这一学生

熟悉的题材,启发学生根据各种活动的内容和情景,提出并解决

数学问题,使学生加深理解本册教材所学的内容并学会简单的数

据整理和看简单的统计图。让学生体验校园生活中存在的数学,

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

能力和“用数学”的意识。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3

单元教学内容:认识物体和图形(第32页一第37页)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立体图形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和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

形和圆)的初步认识。由于在现实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

图形,所以把立体图形的认识放在平面图形之前,这是符合儿童

的认知规律的。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知识可以按三个层

次进行:知识的引入-----知识的教学-----知识的应用,符合

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在知识的引入和运用上,要注意体现数学

知识的现实性和生活化。在这部分知识中,应考虑到学生认识事

物都有一个从形象一一表象一一抽象的过程,所以对于每一种图

形,都要按三个层次进行:从实物引入一一抽象为一般模型一一

给出图形名称。最后,让学生说出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分别是这

四种立体图形,使学生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描述所处的生活空

间,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知识要

求充分利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来引入平面图形,让学生

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同时,本单元的活

动设计具有开放性,可以满足不同特点学生的需要。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

图形。

2、通过、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和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和

能力。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5、在愉悦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

究和创新意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法:直观教学、快乐教学、合作交流、联想迁移。

学法:操作法、小组合作学习、想像

单元课时安排:2课时

1认识立体图

形........................................1课时

2、<识平面图

形........................................1课时

NO:1

教学内容:认识立体图形(第32页)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第36页的第2题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和球。知道它们和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弄清形

状的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

新的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

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

学具准备:各种形状的实物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情

1、说学具:

(1)师:同学们,瞧谁来了?(出示课件:带音乐的机器人)

(2)生:对!机器人想和我们共同学习,还给每个小组的小

朋友带来了一篮礼物,想知道有什么礼物吗?赶快打开看看,你

认识什么,就给组里的小朋友说什么,每个人都说说。(学生以组

为单位说出礼物名称)

(3)汇报:哪个勇敢的小朋友能大声说说你们的礼物?其他

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有不同的吗?(组内小朋友轮流说学具)

2、提要求:这么多学具中,你们能把“相同的”放在一起吗?

四个小朋友共同试试看。二、操作感知A:分-----提示概念

(1)活动:按教师提的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2)汇报: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师:

他们是这样分的,和你们一样吗?(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3)揭示概念师:每种物体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知

道是什么吗?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在电脑分出的各类实物中出示名

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4)活动教师板书:球问:请你高高举起球,互相看看拿拿

对了吗?放回学具篮中,依次出现:圆柱、正方体、长方体(长方

体不放回篮中)B:摸感知长方体a:感知长方体

(1)活动: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

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

(2)汇报:师: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

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学生口答)b:感知正方体、

圆柱、球①活动: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还想认识什么

的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再给同组的小朋友说说心中

的感受。②汇报:学生仿照长方体的汇报,依次说:正方体:方方

的,6个面,棱,顶点,不能滚动圆柱:上下一样粗,圆的,能滚

动球:光光的,能滚动学生每汇报完一种物体的特征,老师:请

不是拿这种物体的小朋友赶快找一个看一看,摸一摸,看一看你

有没有这样的感觉。c:比较①电脑出示第33页的做一做的第一幅

图师:看了叮当带来的这幅图: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大家吗?(学生

讨论)②电脑出示圆和球的滚动图师:圆柱和球能滚动,但它们滚

动的一样吗?d:形成表象师:去掉长方体的花外衣,你还认识它

吗?(电脑依次演示,将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长方体、正方体、

圆柱、球)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体........(依

次分四种图形)一样吗?e:出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物体

(板书:认识物体)它们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f:

联系实际说一说在你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这样的。三、活动1、

数一数(电脑出示)数一数刚才的机器人分别用了多少个长方体、

正方体、圆柱、球(学生可以独立地数,也可以自由组合)

2、搭学具

(1)活动:看看你们组的学具,说说准备搭个什么?然后再

分工,由谁来搭,谁来传递,谁来讲解。讨论好了,就用你们的、

智慧和灵巧的双手开始工作吧!(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2)各小组汇报: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不仅认识了各种形状的物体,还用它们装扮了我

们的生活。五、课后作业P36页的第2题学情预测与反思学情预

测与反思预测:学生有可能会这样分:把鞋盒、肥皂、药盒、酸奶

盒放在一起;把魔方、积木放在一起;把易拉罐、笔

筒、铅笔.....放在一起;把足球、玻璃球、小皮球、乒乓球放在

一起。预测:学生有可能说:我知道鞋盒、肥皂、药盒、酸奶盒都

叫长方体;我知道易拉罐、笔筒、铅笔叫圆柱体;我知道足球、玻

璃球、小皮球、乒乓球叫球体。预测:学生有可能说:

①长方体是长长的,我是看出来的。②长方体有6个面,我

是数出来的。③我摸到长方体有“疙棱”④我摸到长方体这里

“尖尖的”⑤我觉得长方体不能滚动。预测:为什么圆柱能滚,

而长方体却不能滚呢?学情预测与反思预测:学生有可能会搭成

的有:城堡、火车、五角大楼........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4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

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所

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

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比一比,1一

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

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总复习。

三、教学目标:

1、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

第几个,掌握数

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1——20

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初步知道加法

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

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

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初步了解位置方向,知道上下、前后、左右。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

学的信心。

9、培养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全册教学重点、难点:

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

内的退位减法

是学生学习认识数的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

用,同时它们又是多

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

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

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

学生切实掌握。

五、内容变动:

lo加强了准备性(主要体现在第一、二单元)

(1)把实验教材中的第一、二单元合并为第一单元“准备课”。

第一单元“准备课”包括数一数、比多少两部分内容。是由

实验教材中的第一、二单元合并而成的。

数一数是原来的第一单元,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

和经验。比多少是原来第二单元“比一比”的内容,而原来第二

单元的'“比高矮”“比长短”与数学学习的关系不是很大,被删

去了。

(2)将“位置”由一年级下册提前到一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位置,主要是认识“上下、前后、左右”。是从一

下移过来的,而原来“位置”中“左右的相对性”以及“用第几

行第几定物体的位置”则删去了。

2o降低了难度

(1)平面、立体图形的认识分散编排。

认识图形原来包括: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主要是加强

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但在实验过程中老师们反映:

学生一下子接触的图形太多,认识辨别难度较大,不易掌握。因

此现在本册先认识立体图形,一年级下册再认识平面图形。

(2)只认识整时。

“认识钟表”原来包括:认识整时和半时,但实验过程中教

师普通反映:半时的认识比较困难,我们把“半时”的认识移到

了二年级上册。本册只认识“整时”。

六、方法与措施:

lo认真研究《标准》和教科书,提升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年

龄特点出发,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寻

找学生熟悉的数学生活,使之进入课堂。

2O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O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

述现实世界的过程。

4。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5O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

是一味的难、偏、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

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6o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7O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习进步快。

80对学生坚持正面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以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5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5班和6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两个班共

有学生98人。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是在经过三年的幼儿园教育后

进入小学的,成为一名正式的小学生。当然也还处于启蒙阶段,

学生在学前教育的基础以及个人的接受能力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接

触和了解,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主要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

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这就是关键。再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

的数学学习习惯,有了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

惯,也就使学生迈向了数学学习成功的第一步。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在

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等内容的教学;在

10以内加减法之前,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

体的个数;通过比大小、比长短、比高矮,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

的比较;在10以内加减法之后,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

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等等。这里所体

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

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

容交叉安排,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

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三、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共分为九个单元:

1、准备课;

2、位置;

3、1〜5的认识和加减法;

4、认识图形(一);

5、6〜10各数的认识和加减;

6、1「20各数的认识;

7、认识钟表;

8、20以内的进位加法;

9、总复习。

四、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

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

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

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

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

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培养学生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五、教学重、难点

1、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及10以内各数的组成。

2、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3、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4、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5、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

题。

6、会进行比一比,直观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初步认识钟表。

六、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刻苦钻研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

法:认真上课批改作业,用教师的言行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使学生愿学、乐学。

2、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资源,提高课

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在课堂上多用儿童化的语言,多给学生微笑和鼓励,努力

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从而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4、抓好单元检测,把好单元教学关。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

一次,比一比看谁学习进步快。

5、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为学生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6、多听优秀教师的.课,多向经验丰富的教师交流学习。

七、培优扶差措施

1、坚持以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为前提,帮助学生提

高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2、在课堂上有意识给学生制造机会,让优生吃得饱,让差生

吃得好。

3、注重思想教育和关心他们,让优生不能自傲,差生不要自

卑。

4、创设有利教学的情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5、课堂教学中要有目的地有层次地让中下等生有发言的机会,

课堂上关注中下生,让他们都有发言的机会。

6、分层布置练习和作业,对中下生的练习和作业进行面批面

改,及时补缺知识。

7、对于差生主要引导他们多学习,多重复,在熟练的基础上

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8、优生要鼓励他们创新,适当增加题目难度,开拓思维。

9、认真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每周至少3次的课后辅导,辅

导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10、多与家长沟通,经常和家长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了

解学生在家做作业情况,让该生的每一次进步,家校共同激励,

共同督促,使之不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重视学习。

八、教研专题与实施措施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研究新课标、新教材。以新的教学理

念来指导教学,积极实践、探索新课程下的课堂教育教学规律。

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用好新教材,通过反复探索、研究、反思、

实践,把课程改革的精神扎扎实实地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2、优化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本学期将把《优化课堂教

学,提高课堂教学质效率》作为我组的重点工作。通过互相听课、

评课,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科研能力。每月组员听本组

教师的课4节。

3、加强教材研讨、集体备课的研讨,在教学中坚持以备课研

究为重点以课例研究为核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开展多样化教研活动,除每周开展一次教研组活动外,还

多开展自发活动,以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5、采用集中学习、教师自学、网络学习的方法,使教师及时

了解最前沿的教改信息,扩展教师知识视野,不断更新教育教学

理念,丰富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教

研水平。

6、加强及格率、优生率的监控,找准后进生的后进点,因人

制宜制定合理的补差计划。给后进生多创设机会,品尝成功,树

信心。多与后进生谈心,多做情感交流。

7、争取获得“优秀教研组”的称号,并涌现出多名活动积极

分子。

8、收集好教研组的各类资料,做好考勤登记。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6

一、数与代数

1、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

将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通过“数花生”等活动,经历从具体

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

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

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一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

第六单元“加与减(三)"。在这些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

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

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100以内加减法(包

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

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

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

切联系。

3、第六单元“购物”。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

购物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各

种面额的人民币;结合购物情境进行简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

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

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

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

形、圆等平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通过大量“动手做”的活

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积累数

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

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并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好玩(分扣子和填数游戏)的实践活动,

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其他具体内容

的学习中,安排了动手做,小调查等活动,旨在对某一知识进行

实际应用。在从事这些活动中,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

决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

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在与同伴合作和

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1、学会10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大小,学会20以内退位减

法、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

1、20以内退位减法。

2、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全册教学建议:

一、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数学学习的兴趣对于数学学习非常重要。教师要注意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

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学时,教师首先应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

热情,学生回答得对与错或语文是否完整,老师可以延缓评价,

要多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老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特别注

意的是不宜用统一的、程式化的语言来训练学生,允许学生用自

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老师要让每个学生首先喜欢上课、喜欢教师,

进而喜欢学数学。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老师

不要急于求成,对学生过早提出统一的、硬性的要求,而应采取

循序渐进的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要求学

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

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

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

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

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

和认识数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

的学习过程。例如,在实践活动”小小运动会”的教学中,老师

可以将教材中的内容设计成一个童话故事,在讲故事的进程中自

然引入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扮演不同的角色,进

行模拟表演;还可以结合学校的运动会,鼓励学生从中发现数学问

题,并尝试解答。

三、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

老师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

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应提供适

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

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

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

的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四、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设立了“问

题银行”等栏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即使有的问题当时不能解

决,可以放在“问题银行”以后解决。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

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

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

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教学中,教师要

根据本班同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

过程。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

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7

一、班级情况分析

这学期我继续任教一年级(4)班和(5)班的数学。一(4)

班的学生人数是58人,一(5)班的人数是60人。学生通过一个

学期的新教材学习,已经初步适应了新课程的教材特点,并能按

时去完成学习任务。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

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

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

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

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

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

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

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

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

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结

合计算教学,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

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

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安排了

关于位置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

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

空间观念。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

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习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方法。

“找规律”和“统计”是两部分新的教学内容。“找规律”

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

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统计是正式教学

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

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

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

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

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

学,并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

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

学习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

学习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

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

习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

计教学过程。

8、课堂上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以鼓励、激励为主,重视

课堂上辅导督促工作。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8

一、班级情况分析

这学期我继续任教一年级(1)的数学,学生人数是24人,

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新教材学习,已经初步适应了新课程的教材

特点,并能按时去完成学习任务。在上学期的期末测试中,最高

分是100,最低50分,其中看图列式的失分率较高,因此还要加

强这方面的练习。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的编写,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

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

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排。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

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

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

求知的材料与环境。

同时,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的一些好的经验、

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

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

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进行直观教学,并

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

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

学习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

学习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

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

习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

计教学过程。

8、课堂上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以鼓励、激励为主,重视

课堂上辅导督促工作。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9

一、学生情况分析

这学期我继续任教一年级(10)班的数学教学。本班共有学

生人数是59人,通过一个学期的新教材学习,已经初步适应了新

课程的教材特点,并能按时去完成学习任务,大多数学生已经养

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个别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在本学期还需

要加强,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的编写,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

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

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排。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

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

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

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同时,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的

一些好的经验、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

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

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本册教材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

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

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

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3.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4.注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

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

5.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

6.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

的空间观念。

7.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

8.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提

供丰富的资源。

三、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

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

法,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

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

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

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

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

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

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

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

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

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

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

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

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

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

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

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

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

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

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

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

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

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

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

学,并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

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

学习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

学习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

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

习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

计教学过程。

8、课堂上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以鼓励、激励为主,重视

课堂上辅导督促工作。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0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一(1)班和一(2)班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

一(1)班有61人,一(2)班有58人。由于刚刚跨入小学校门,

孩子们对很多事情还没有概念,比如进学校不穿拖鞋、不乱丢纸

屑等都没有养成习惯。由于年纪小,课堂上很难坐住,喜欢在课

堂上讲话、做小动作等。但通过几天的相处,我发现他们对数学

有着浓厚兴趣,相信经过我们大家地努力孩子们肯定会有很大进

步的。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七个单元:

1、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2、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3、分一分、认识物体;

4、11—20各数的认识;

5、20以内的进位加法;

6、20以内的退位减法;

7、总复习。

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本册教材主要是

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

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

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

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三、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掌握数的顺序

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法和减

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

问题。

4、认识符号“=”、”>”、“V”,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

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

三角形和圆,发展空间观念。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

学的信心。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

本册的教学重点是20以内的数的认识与计算。它们在日常生

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学生认数和计算的开始,是学习较大数

的认识与计算的基础,是学生适应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

本技能。

难点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是学生

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

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

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五、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

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

是一味的求难、求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

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

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

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5、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习进步快。

六、教学进度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1

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内容是必修4包括第一章《三角函数》和

第二章《平面向量》。按照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必修4教学需要

36个课时(不包含考试与测验的时间);第五章的教学需要22个

课时,共计需要58个课时。必修3需要30个课时。本学期有两

次月考和五一长假,实际授课时间为18周,按每周5.5课时计

算,数学课时达到93课时左右,时间比较充足。这为我们数学组

全面贯彻低切入、慢节奏的教学方针提供了保障,也是我们提高

学生数学水平的又一次极好的机会。

教学计划:

依据年级备课组的高一数学教学进度安排,本学期的期中考

试(5月上旬进行)涵盖的内容为必修3与三角函数前面内容,三

角函数将在上半学期讲授,这样下半个学期的教学任务为38个课

时,完成三角剩内容与平面向量的教学,及整个学期的复习。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高一备课组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提高教学质量

为目标,以优化课堂教学为中心,团结合作,努力提高思想素质

和业务素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