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_第1页
07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_第2页
07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_第3页
07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_第4页
07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中唐诗坛的两大流派追求怪奇,即以韩愈、孟郊、贾岛、李贺等人为代表的韩孟诗派。追求写实、通俗,即以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为代表的元白诗派。清•赵翼:“中唐诗以韩、孟、元、白为最。韩、孟尚奇警,务言人所不敢言;元、白尚坦易,务言人所共欲言。”(《瓯北诗话》卷四)第一节重写实、尚通俗的诗歌思潮

与张籍、王建、元稹的诗歌创作一、新乐府的渊源1.杜甫:自创乐府新题,如《兵车行》、《丽人行》、《三吏》、《三别》等。2.元结(719—772):《系乐府十二首》并序、《舂chōng陵行》、《贼退示官吏》等,编《箧中集》(收沈千运等七人诗24首,反对“丧于雅正”)。3.顾况(727—815?):《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等,承《诗经》之讽谕精神,仿《诗经》之四句式,取首章一二字为题,且标明主题,开白居易“首章标其目”之先例。二、新乐府及新乐府思潮1.新乐府新乐府指自命新题以写时事且能播之于乐曲的乐府诗,“即事名篇,不复依傍”(元稹),是新乐府的体制特点;“辞质而径”、“言直而切”、“体顺而肆”、“可以播之于乐章歌曲”(白居易),是新乐府的艺术要求。新乐府诗反映广阔的社会现实,揭露抨击时弊,风格浅易通俗,其所体现的文学观是传统的儒家诗教观。2.“张王乐府”

张籍、王建是中唐时期较早从事乐府诗创作的诗人,时号“张王”,他们的创作实践是元白诗派的先河。张籍(766?—830):《野老歌》;王建(766?—830?):《田家行》

、《水夫谣》等。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3.元稹元稹(779——831),字微之,洛阳人。贞元九年(793)明经及第,十年后与白居易同以书判拔萃科登第,元和元年(806)又与白居易一起以制科入等,授左拾遗,后转监察御史。生性激烈,少柔多刚,屡屡上书论事,指摘时弊,因此多次遭贬,于长庆二年升任宰相,但被人诬告,为相仅四个月即被罢为同州刺史,后又任武昌军节度使等。53岁得暴疾卒于武昌。有《元氏长庆集》,存诗八百馀首。

元和四年(809),元稹读了李绅写的20首“新题乐府”后,写下12首和诗。

李绅《悯农》二首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元和十二年(817)作19首《乐府古题》。这些作品或“虽用古题,全无古意”,或“颇同古意,全创新词”,都是“寓意古题,刺美见事”(《乐府古题序》)的讽谕之作。其中《织妇词》、《田家词》较具代表性。讽谕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传统艺术手段,也是文学发挥道德感化作用的方法与途径之一。即用含蓄的带暗示性的言辞和形象,来揭示某些社会现实,传达某种不便言明的政治道德观念和思想情感。元稹的代表作是写于元和十三年(818)的《连昌宫词》。

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第三章:“元微之连昌宫词实深受白乐天、陈鸿长恨歌及传之影响,合并融化唐代小说之史才诗笔议论为一体而成。其篇首一句及篇末结语二句,乃是开宗明义及综括全诗之议论。又与白香山新乐府序所谓‘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者,有密切关系。”此外,元稹的悼亡诗成就尤高,将西晋潘岳以来的悼亡之作推向了极致。《遣悲怀》三首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第二节白居易的诗歌主张

及其讽喻诗一、白居易生平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卒谥“文”,后人又称为“白文公”。祖籍太原,生于河南新郑。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授翰林学士,累官至赞善大夫。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等被刺,他力请惩凶,得罪了权贵,以“僭越言事”罪被贬为江州司马。后任忠州(今四川忠县)刺史、杭州刺史。穆宗即位后,他被召回长安,任尚书司门书员外郎,又改任主客郎中、知制诰、苏州刺史等,武宗初年官至刑部尚书。二、白居易的诗歌理论集中表现在《与元九书》、《新乐府序》二文之中。

1.主张“为时”、“为事”而作的创作原则:“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

2.强调讽谕美刺的政治作用:“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寄唐生》)

3.艺术上,为了充分地发挥诗的功用,更好地达到“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的政治目的,白居易要求主题明确,“首章标其目,卒章显其志”,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主张形式必须服从内容,为内容服务。认为“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白居易的诗歌理论,大体上是汉儒诗说的推衍,没有多少新的创见。从其消极意义来说,他完全从对于政治与教化的作用来看待诗歌的功能,使之处于从属性和工具性的地位,而忽视了诗歌自由抒情的意义,以及它的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对诗歌加上了严厉的限制。这种理论与同时期韩愈在散文领域所倡导的“古文运动”的理论,都是儒家以伦理为本位的文学观在长期受到冷落以后在新的历史条件中的再兴;这种理论不可避免的弊病,是引发出源于政治理念的创作。这种理论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在此之前,普遍注重自我内心伤感、惆怅的风气,造成诗歌的格局窘狭、气势萎靡、内容单薄。白居易等人呼吁诗人正视广阔的社会生活,自然有再度扩展诗歌题材的作用。在这种呼吁下,不少诗人写下了反映社会面貌和民生疾苦的诗篇。三、白居易的诗歌分类其一,讽谕诗:“美刺比兴”、“因事立题”之作,《新乐府》五十首(《上阳白发人》、《杜陵叟》、《缭绫》、《卖炭翁》等)、《秦中吟》十首(《重赋》、《轻肥》、《买花》等)属此。其二,闲适诗:“吟玩情性”之作,《郊陶潜体诗》十六首、《归田》三首等属此。其三,感伤诗:“随感遇而形于叹咏”之作,《长恨歌》《瑟琶行》等属此。其四,杂律诗:“诱于一时一物,发于一笑一吟”之作,《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暮江吟》等属此。以上是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对自身诗歌的分类,实际上可分为两类:关注社会现实与抒发个人情感。白居易今存诗二千八百多首,以四十四岁(815)贬江州司马为界,其创作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兼济天下”是其主导思想,创作不少讽谕诗。后期“独善其身”是其主导思想,创作了感伤诗、大量闲适诗、杂律诗。四、白居易的讽喻诗

白居易的讽喻诗有一百七十余首,这些作品在写实和尚俗一点上,与张籍、王建等人一脉相通,而且在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尖锐性上,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1.白居易讽喻诗的内容①“惟歌生民病”,反映民间疾苦。②批判统治者“轻裘肥马”的骄奢生活。③批判“急敛暴征”,反对各种弊政。④反对穷兵黩武,表达爱国情感。⑤反映妇女痛苦,关心妇女命运。观刈麦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轻肥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尊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2.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点:①一篇咏一事,主旨明确。②形式较为灵活,通俗易懂,口语化。③善于刻划人物形象,感情浓烈。如《上阳白发人》等。3.白居易《新乐府》创作的得与失正面评价:是儒家“诗教”理论的实践,内容有进步意义。探索新的内容,新的形式,在中唐诗坛上独具特色。在后世也产生了影响。负面评价:为突出主题而牺牲艺术性,部分作品甚至内容空洞,枯燥无味;因求通俗而致过于直白。第三节《长恨歌》、《琵琶行》

与元白唱和诗

白居易的感伤诗有一百多首,其中广为传诵的有《长恨歌》、《琵琶行》两首叙事长诗。唐宣宗李忱也有诗赞云:“童子解吟长恨曲,牧儿能唱琵琶篇。”一、《长恨歌》1.创作缘起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十二月,白居易任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县尉时,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谈起50多年前的“天宝遗事”(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根据王质夫的提议,白写了这篇《长恨歌》,陈写了传奇小说《长恨歌传》。2.《长恨歌》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揭露统治阶级荒淫误国的“讽喻说”;有歌颂李杨真挚感情的“爱情说”;有对玄宗批判与同情并存、惋惜与讽喻兼有的“双重主题说”;有认为白居易世界观有矛盾,原想“惩尤物,窒乱阶”,但在具体描写中却逐渐地对李杨爱情产生同情的“主题转移说”。此外还有“无主题说”与“泛主题说”等多种。唐华清池遗址海棠汤(杨贵妃专用)莲花汤(唐玄宗专用)3.《长恨歌》的内容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详尽的叙事,热烈的抒情,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悲剧。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在文学上,爱情是永恒的主题,可是写天子的爱情,而且写得这样回旋曲折,宛转动人,回环往复,缠绵悱恻,可以说古往今来仅此而已。也正因如此,千百年来,才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二、《琵琶行》《琵琶行》自序云其元和十年被贬江州,送友江边,夜遇琵琶女,闻其遭遇,“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琵琶行》以赠之。前人或以为琵琶女之事未必真有,但也有人认为真有琵琶女其人其事。《琵琶行》主题是借琵琶女飘零憔悴沦落天涯的遭遇,写自己遭谗受贬、政治失意的怨愤。

宋•洪迈《容斋五笔·琵琶行海棠诗》条:“白乐天《琵琶行》一篇,读者但羡其风致,敬其词章,至形于乐府歌咏之不足,遂以谓真为长安故倡所作。予窃疑之。唐世法纲虽于此为宽,然乐天曾居禁密,且谪居未久,必不肯乘夜入独处妇人船中,相从饮酒,至于极弹丝之乐,中夕方去,岂不虞商人者他日议其后乎?乐天之意,直欲抒写天涯沦落之恨尔。”

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云:“作此诗之人与此诗所咏之人,二者为一体。真可谓能所双亡,主宾俱化,专一而更专一,感慨复加感慨。”三、《长恨歌》、《琵琶行》的艺术成就1.抒情因素的强化。

《长恨歌》和《琵琶行》与以前的叙事诗相比,事件非常的简要,只用一个中心事件和两三个主要人物来结构全篇,而把重点放在抒情上,加强了诗篇的抒情因素。2.语言明白晓畅而又精纯确当。四、中唐诗人的唱和之风中唐诗人间的唱和在贞元年间已显端倪,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权德舆及其领导的文人集团。

长庆到开成年间,唱和真正形成高潮,东都洛阳乃唱和重地,而白居易为核心人物。1.“通江唱和”元稹、白居易在相识之初,即有酬唱作品,此后他们分别被贬,一在通州,一在江州,虽路途遥遥,仍频繁寄诗,酬唱不绝。多长篇排律,次韵相酬,短则五六十句,长则数百句,洋洋洒洒,蔚为大观。也有短诗。白居易《舟中读元九诗》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元稹《酬乐天舟泊夜读微之诗》

知君暗泊西江岸,读我闲诗欲到明。今夜通州还不睡,满山风雨杜鹃声。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2.元和体:元、白这类以次韵酬唱为主的短篇长章在当时流传颇广,以至“巴蜀江楚间洎长安中少年,递相仿效,竞作新词,自谓为‘元和诗’”(元稹《白氏长庆集序》)。

“元和体”除了上述次韵相酬的长篇排律外,还包括元、白那些流连光景、浅切言情的“小碎篇章”,其中包括元稹的艳体诗。第四节白居易的闲适诗一、闲适诗的内容和情调闲适诗和讽谕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相同。讽谕诗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相关联,多写得意激气烈;闲适诗则意在“独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与元九书》),从而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逸悠然的情调。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刘十九是作者在江州时的朋友。这首诗以如叙家常的语气,朴素亲切的语言,富于生活气息的情趣,写出了朋友间诚恳亲密的关系。《唐诗三百首》云:“信手拈来,都成妙谛。诗家三昧,如是如是。”《唐诗评注读本》:“用土语不见俗,乃是点铁成金手段。”《诗境浅说续编》:“末句之‘无’字,妙作问语,千载下如闻声口也。”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元和十二年(817)初夏,白在江州司马任上。大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